2003年江苏自考《世界文化史》试题

合集下载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世界文化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世界文化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级世界文化史试卷
1、为什么说远古人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文明史的滥觞?
2、简述原始宗教观念的主要表现及其文化内涵?
3、为什么说金属工具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4、农业的诞生对人类文明的确立与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5、简述罗马帝国初期奴隶制物质文明兴盛的概况。

为什么说远古人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文明史的滥觞?
答:1 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而不断的与大自然进行抗争。

通过各种生产工具的发明与采集、狩猎经验的积累,产生了原始的农业与畜牧业。

2 原始人类在改变其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不断的改变着人本身,人的体质
状况、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随着生产实践活动而日益进化,进而组织
起氏族部落社会,并开始了文化领域的初始性创造。

原始人类的社会文明尽管还十分低下与粗陋,但它毕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坚定了第一块基石。

简述原始宗教观念的主要表现及其文化内涵?
答: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原始巫术、生殖器崇拜、祖先崇拜
为什么说金属工具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答:金属器具尤其是铁器的使用,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方面意义重大。

1、金属工具远比石器锋利、坚固的多,它的使用,使人类有了征服自然
的更有力的武器。

在此情况下,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发生了其早期历
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2、金属武器特别是铁制武器的出现,极大地强化了武器的杀伤力,再配
之以大型驼畜的参战,其威力更加显著。

增加了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
度。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4[全文5篇]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4[全文5篇]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4[全文5篇]第一篇: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4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伊利亚特》通过一个发生在特洛亚战争期间的故事,全面地反映了()A.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B.奴隶制繁荣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C.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 D.封建制时代希腊的社会生活2.恩格斯所说的“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A.莎士比亚B.歌德 C.但丁D.索福克勒斯3.《十月谈》“ 果”。

这个“主要形象”指的是()A.民主的形象B.平等的形象 C.劳动者的形象D.战斗者的形象 8.《红与黑》 C.资产者D.地主16.在高尔基《春天的旋律》中“大声地谈论春天”,并“向同伴们唱着他从什么地方听来的一首关于海燕的歌”的是()A.金翅雀B.云雀 C.寒鸦D.鸽子17.在小说《一个文官的死》中,主人公因打了个喷嚏而反复向将军道歉。

C.视死如归的心理D.忠于爱情的思想26.在《蔷薇园》中,一个暴君问圣徒“怎样的修行才最有价值?”圣徒回答()A.“你最好每天睡午觉”B.“你最好每天行善” C.“你最好每天劳动”D.“你最好每天祈祷” 27.“像七月的湿云,带着未落的雨点沉沉下垂”,“像一群思乡的鹤鸟,日夜飞向它们的山巢”。

这样美妙而富于想像力的诗句出自教材节选的()A.《吉檀迦利》()A.小人物的奴性心理B.“金星英雄”式的卓越风采 C.普通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D.小人物可鄙的生命状态 E.苏联人民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35.《雅歌》他呀往往一下子就像一滴雨水似的,沉入你的深处,浮起几个苦痛的气泡,没有坟墓,不打丧钟,不用棺材,没人知道。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印度教徒为了防止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对种姓制度作了更严格的规定,使低级种姓的人深受其害而改信了伊斯兰教。因此,低级种姓的数量有所减少,使印度教种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3)对婚姻的影响。
为防止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通婚,想出了四种办法:
第一,实行童婚。第二,在高级和中级种姓中流行戴面罩的习俗。
第三,对寡妇再婚作了严格规定。第四,大力宣传寡妇为夫殉葬。
哲学:
希伯来文明在哲学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神学思考上。斐洛是第一个指出上帝的存在的可知性与上帝本质的不可知性是有区别的,将犹太神学与柏拉图的理念说调和起来的人,被视为“基督教之父”。希伯来文明的信仰体系不仅直接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所吸收和继承,而且传遍全世界。希伯来文明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西方文明来源之一。2.试论述古希腊的文明成就:
简答题
1.简述世界文化体系是如何划分的:
在研究世界文化时,要按照不同的文化区域对国家民族进行划分,这种划分以地域文化或行政区域等方面为标准。季羡林将世界文化归为四个体系:
1、xx文化体系;
2、xx文化体系;
3、xx、xxxx文化体系;
4、欧类文化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
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从后冷兵器时代起,骑士精神逐渐转化成了绅士风度,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侠义精神,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分,又兼具信守诺言,乐于助人,为理想和荣誉牺牲的豪爽武人品格。这种由骑士精神转变而来的绅士风度,已经成了现代文明生活中男人的基本人格准则,甚至某种意义上成了男人素质的象征,并推而广之蔓延到了全世界。
与启蒙思想家一样,浪漫主义者也以人和人性为关注焦点。但不同的是,启蒙思想家关注的是整体意义上的人和为所有人共同分享的人性特征,而浪漫主义者所强调的是人的独特性,即将这个人与那个人区分开来的独特性。

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卷

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卷

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______。

2.我国的山西历来有居“______”之说。

3.韩非子是后期______家的集大成人物。

4.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______。

5.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______。

6.我国旧时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如木匠的祖师是______。

7.东汉初年,为避光武帝刘秀讳,将秀才改称______。

8.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______。

9.朝鲜语、______、越南语这三种语言受汉语的极大影响,故有“域外方言”之称。

10.印度佛教的《______》对中国的寓言创作有很大影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如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 )2.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

( )3.科举制是在隋唐时期确立起来的。

( )4.在中西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传教士起着特殊作用,明代最著名的传教士是利玛窦。

( )5.我国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

( )6.我国传统节日中三大悼亡节是清明、元宵、十月朔。

( )7.《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

( )8.《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 )9.汉字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甲骨文、小篆、隶书、金文和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 )10.在元朝担任官职达17年之久的马可·波罗在《中国札记》中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作了深入介绍。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文化的两个层次指( )。

A.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B.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C.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D.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2.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主要是(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淮河流域D.珠江流域3.“不违天时”的观念是( )提出的。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A. 金字塔 B. 狮身人面像 C. 甲骨文 D. 神秘的神话故事正确答案是:C. 甲骨文。

2、以下哪个是古希腊哲学家? A. 孔子 B. 柏拉图 C. 孟子 D. 老子正确答案是:B. 柏拉图。

3、以下哪个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A.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B. 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像》 C.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D.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正确答案是:D.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4、以下哪个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A.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B. 杜拉斯的《情人》 C.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D.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正确答案是:C.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5、以下哪个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 A. 毛利文化 B. 阿兹特克文化 C. 苏族文化 D. 爱斯基摩文化正确答案是:C. 苏族文化。

二、简答题1、请简述古希腊神话中命运三女神的故事。

答: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分别是克洛托、拉刻西斯和阿特洛波斯。

克洛托负责纺织生命线,拉刻西斯负责维护生命线,阿特洛波斯负责切断生命线。

她们的象征是剪刀、轮子和纺锤。

故事中,她们决定了人的命运,但也受到了俄尔甫斯的质疑和挑战。

2、请阐述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答:佛教是在西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融合,佛教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禅宗和净土宗等流派。

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对哲学、文学、艺术和建筑等方面的影响。

例如,佛教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观念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和道德观。

同时,佛教也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社会角色,如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融合。

3、请介绍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的欧洲背景和主要特征。

答:20世纪初的欧洲处于社会动荡和思想变革的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在这种背景下兴起。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反传统、强调个人体验和内心世界、运用非线性叙述和意识流等创新手法。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 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   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答案简答一.文化与文明有什么区别?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的承载者是一个地域。

6.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

二.简述两河流域宗教的主要特征:1.多神论:信奉多个神,早期的神大都和天文有关,后期则多数应乎人事。

2.拟人性:赋予神以人性,神也有喜怒哀乐,有善有恶的特点。

3.现实性:从未有过灵魂不朽之说。

所祈求的是现实福祉而非永生和来世的享乐。

4.盛行祖先崇拜。

三.简述古埃及人宗教信仰的特点:1.从多神教向一神教转化2.强烈的来世观念3.初步的伦理意义四.简述犹太教的基本教义:1. 一神观2. 契约观3. 神选观4. 弥赛亚救世观五.佛教的发展和传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①原始佛教时期(前六世纪——公元前四世纪中叶)②部派佛教时期(前四世纪中叶——公元一世纪中叶)③大乘佛教时期(一世纪——七世纪)④密教时期(七世纪——十二世纪)六.简述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1)认为世界上有一个绝对存在物主宰着世界,即“梵”。

(2)认为现世的物质世界是灵魂的体现,是不真实的。

(3)人生是一种轮回,前世行善,下世可以升迁;前世作恶,下世降级。

(4)若想摆脱人生苦恼,就要争取与绝对存在物合为一体,即与“梵”合为一体,所谓“梵我合一”。

七.简述古希腊史学成就:1.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历史》(《希波战争史》)2.修昔底德(前460—前400)《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色诺芬(约前430—前355)《希腊史》、《万人军远征记》八.简述古希腊的文学成就:1.荷马史诗:伊利亚诗奥德赛2.戏剧: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前485-前406)《美狄亚》喜剧:阿里斯托芬(前446-前385)《阿卡奈人》《骑士》九.简述古希腊时代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①天文学:亚里塔斯克(前310—230)②数学:欧几里德(前323年—285)③地理学:埃斯托拉特尼(前276—195)④物理学:阿基米德(前287—212)十.简述古希腊宗教信仰的特征:1.多神崇拜2.神的人性化3.世俗性十一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文学1.拉丁字母2.诗歌与戏剧安得罗尼库斯(约公元前284—前204年)是罗马第一位诗人。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全国2003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

“人文”指的是()A. 自然现象和规律B.社会现象和规律C.人的文化水平D.人体花纹2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A.必要条件B.重要条件C.先决条件D. 唯一条件3 .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A.文化现象B.文化结构C.文化产品D.文化方向4 .中国文化曲折演进的历史阶段是()A.西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魏晋南北朝5 .在我国历史上,南方水稻生产升至全国粮食作物产量第一位是在()A.唐代B.北宋C.南宋D. 明中叶6 .在历史上,七巧板是以下哪个民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A.汉族B.匈奴族C.高车部D.蒙古族7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A. 《神农本草经》B. 《本草纲目》C. 《脉经》D. 《素问》8.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A.夏代B.商代C.周代D.汉代9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是()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10.《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A.抽象思维B.类比思维C.辩证思维D.整体思维11.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A.元始天尊B.灵宝天尊C.道德天尊D.太上老君12.中国古代学者重视讨论语言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其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13.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A.仓颉B.太史籀C.李斯D.许慎14.主张对“泰西之学”应取“欲求超胜,必先会通”姿态的学者是()A.王征B.徐光启C.李之藻D.焦循15.“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是()A.孙中山B.钱穆C.胡适D.张之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世界文化史试卷(一)

世界文化史试卷(一)

《世界文化史》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利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的音符字母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是()人A、腓尼基人B、古希腊人C、巴比伦人D、古罗马人2、我们仍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起源于:()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西亚D、古代中国3、集中体现希腊建筑和雕刻艺术成就的是()A、卡尔纳克神庙B、万神殿C、雅典卫城D、圆形大剧场4、佛教的经典是()A、《吠陀》B、《罗摩衍那》C、《大藏经》D、《摩诃婆罗多》5、古埃及与印加帝国相似之处为何?()A、皆无自创文字B、皆以稻米为主食C、皆以月一圆为一月D、皆以国王为太阳神的后代6、现在的西班牙是天主教的国度,但在8、9世纪时曾是哪一宗教的信仰地?()A、希腊正教B、犹太教C、伊斯兰教D、东正教7、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最早的真正现代人”的是()A、但丁B、拉斐尔C、彼特拉克D、薄伽丘8、欧洲艺术史上,哪一时期之风格兴起重视明暗对比、利用透视法、缩影法,以创造立体感、生动自然且具深度的感觉?()A、希腊时代B、中古时代C、文艺复兴时代D、启蒙时代。

9、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是()A、吉卜林B、泰戈尔C、川端康成D、大江健三郎10、有一种文艺思潮,认为所谓客观的世界变幻无常,要描写外在世界,充其量只能以暗示的方式,来营造意象以表达某种特殊的观念,这种文艺思潮称为() A、浪漫主义 B、象征主义 C、意识流 D、现实主义。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荷马史诗教父哲学司汤达罗可可艺术“湖畔派”三、简答题:(每题8分,计32分)1、试比较中国和印度的古代哲学异同点2、试述古罗马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

3、文艺复兴产生的社会背景如何?4、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四、论述题:(28分)1、如何看待宗教文化在西欧文化生活中的统治地位(14分)2、试析现代文化交流的特点(1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下江苏8214世界文化史
一、填空题(20分)
1.古希腊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

2.罗马时代著名的科学家是,他所著的《自然史》共37卷。

3.道教奉老子的——为主要经典,其教义一方面是追求——的
太平世界;另一方面追求的仙境世界。

4.盛唐诗人以、、、为代表。

5.古印度戏剧家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是。

6。

马格里布是指埃及以西的所有地区,包括、、和。

7.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和
二、判断题(10分)
8.立体派画派的代表是毕加索,其代表作有《亚威农少女》等
9.现代西方史学在20世纪后出现了先锋派等流派。

10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尼采。

11.俄国启蒙运动的先驱罗蒙诺索夫是俄国杰出的学者和诗人。

12. 《yd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纪城市文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民间长篇故事诗。

……( )
13.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明清世情小说的精华。

…( )
14.十二缘起和三法印等是佛教哲学的主要观点。

15.《日耳曼尼亚志》是恺撒留下的历史著作之一。


16.《奥狄普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

(
17.《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是荷马史诗的两个组成部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8.《佛本生经》
19.孟德斯鸠
20.教父哲学
21。

汤因比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2. 简述古代东方文学的特点。

23. 简述罗马法及其发展的四个阶段。

24.述评人文主义运动。

25.简述现当代世界三大宗教的新特点。

五、论述题(共22分)
26.试述古希腊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概况。

(12分)
27.沦述从中日文化的交流中认识日本传统文化的特点。

(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