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道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五台山
五台山文殊菩萨的故事

五台山文殊菩萨的故事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被誉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文殊菩萨是佛教四大菩
萨之一,主要负责智慧和文化的培养。
下面,我将为您讲述五台山文殊菩萨的故事。
据传,很久以前,五台山原是一片荒山野岭。
有一天,文殊菩萨乘坐五色祥云
从天而降,来到五台山。
文殊菩萨的身姿庄严端庄,头上戴着宝冠,手持智慧宝剑,身披罗佛袈裟,身后还有五色法轮。
文殊菩萨的出现使得五台山充满了灵气和光芒。
文殊菩萨游历五台山,拨云见日,感应众生的喜悦和苦难。
他用无尽的智慧帮
助众生解决难题,传播佛法的智慧光芒。
五台山的众多山峰、庙宇、佛塔等都成为了文殊菩萨的道场。
文殊菩萨同时也广泛受到人们的供奉和崇拜。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
客纷纷来到五台山,向文殊菩萨祈福、虔诚礼佛。
五台山的庙宇中供奉着文殊菩萨的像像。
信众们为了感谢文殊菩萨的智慧和恩赐,常常献上鲜花、香烛和供品。
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神话传说,更是一种信仰和精神的象征。
文殊菩萨的智慧和智慧之光激励着人们追求智慧、宽容和慈悲。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成为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和学习佛法的圣地。
总而言之,五台山文殊菩萨的故事传承了几千年来的信仰和文化。
文殊菩萨的
智慧和慈悲感化着人们,成为了追求智慧和宽容的榜样。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吸引了无数信众前来朝拜,祈求文殊菩萨的庇佑和加持。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建寺最早、素有华北屋脊之称的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孤悬碧海清波之中的浙江普陀山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地处四川盆地绵延数百里常有金顶佛光奇观的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号称山有四百八十寺的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四大菩萨一般指:文殊菩萨-释迦牟尼佛左胁侍,以智慧闻名。
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右胁侍,以大行闻名。
观音菩萨-既为阿弥陀佛左胁侍,又以大慈大悲闻名,在人间以千手千眼不遗余力地救度苦难众生。
地藏菩萨-救度一切有情,直至地狱尽空,以大愿闻名。
释迦佛灭度后弥勒佛出世前娑婆众生之救世主。
在弥勒佛时代尚未来临以前,释迦牟尼佛与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会以佛法济度众生。
观音菩萨以慈悲闻名,常以各种化身救济世人苦难,广受世人尊敬。
而地狱的众生,就由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愿意牺牲自己,而不立即成佛的地藏王菩萨救度。
一般常把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合称四大菩萨。
中国有四大菩萨道场(四大佛教名山)之说: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浙江普陀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是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是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萨的道场是安徽九华山。
阿弥陀佛的另外一位胁侍:专修念佛法门的大势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示现为代表神通力、现愤怒相的金刚手菩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五台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
五台山绕周约250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
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
有东西南北中五台。
五峰之内为台内,五峰之外称为台外。
五台各有其名,东台望河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
五台中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是华北地区最高峰,素称华北屋脊。
山中气候寒冷。
4月解冻,9月积雪,故又名清凉山。
五台山不仅风光怡人,更以佛教圣地著称。
东汉永平年间,山上已有寺庙,后经北魏、北齐、隋、唐直到清末的多次修建,寺庙众多。
在全盛时期,建筑多达300余处。
历史上几经兴衰,现存庙宇47座,台内39座,台外8座。
五台山-悠悠清凉文殊界

五台山:悠悠清凉文殊界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 公里。
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1982 年11 月国务院首批公布五台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2 年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7 年 5 月国家旅游局审定为“首批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
2009年6 月26 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可以说,旅游业最高的荣誉称谓―或官方或民间―全被它占了。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所谓“五台”。
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东台望海峰,海拔2795 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
”故冠此名。
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
西台挂月峰,海拔2773 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
”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
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
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
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 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
”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
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
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
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 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
”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
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 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
中国四大 佛教名山是指哪四座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哪四座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
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志》一曰:“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
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贤);五台,风也(文殊);普陀,水也(观音)。
”后世遂称九华峨眉五台普陀为四大名山。
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住处。
五台山为文殊菩萨住处。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住处。
九华山为地藏菩萨住处。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哪些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道场。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
山高海拔二千八百九十米,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
故名五台。
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方圆达250千米,总面积592.88平方千米。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
文殊菩萨碰巧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
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
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
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
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
”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
【地理常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考点汇总

【地理常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考点汇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一、山西五台山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合成,五峰高就,峰顶平坦宽阔,其状如石垒之台,是故,称“五台山”。
五台山鼎盛时期寺院达300余座,规模之大,可称“诸宗翘楚,一教首班”。
最著名的五大禅寺有:显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龙虎寺。
二、浙江普陀山普陀山的名称,出自佛教《华严经》等六十八卷,全称为:“补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由于中国历代帝王多建都在北方,所以自元朝以来,惯称此山为“南海普陀”。
普陀山又有“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的美誉。
三、四川峨眉山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
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
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
三、安徽九华山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唐代大诗人李白三次游历九华山。
见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后人便削其旧号,易九子山为九华山。
【小试牛刀】1.【2020南昌】(单选)佛教诞生距今有2500多年,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下列佛教四大名山中纬度最高的是()。
A.五台山B.普陀山C.九华山D.峨眉山【答案】A。
A项正确,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在北纬38°50-39°05之间。
B项错误,普陀山位于杭州湾南麓、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处北纬29°58-30°02之间。
五台山是谁的道场

五台山是谁的道场
文殊菩萨的道场。
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共有五座山峰,因称五峰山,又名清凉山。
因山高顶平,好像平台,故又称五台山。
山上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明帝时建立的显通寺,寺中供奉无量寿佛。
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
到了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白马寺来到五峰山一带,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
可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由汉明帝在洛阳白马寺主持,举行道士与两位高僧的赛法,结果两位高僧获胜。
从此,佛教界在台怀镇一带就取得了建筑佛教寺院的权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
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360多座,直到今天还保留着100多座。
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五台山风景作文300字(通用3篇)

You have to do things that others don't want to do today, so that you can have things that others can't havetomorrow.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__五台山风景作文300字(通用3篇)五台山风景作文1在上周五,爸爸妈妈我和妹妹跟着旅行社的导游一起去五台山游玩。
在路上,导游对大家讲,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几乎每一个寺庙内都供奉着一位文殊菩萨,五台山的五个台顶分别是:中台,东台,西台,南台和北台。
这五个台顶中南台是最美的,大家简称为花海。
北台是这五个台顶中最冷的一个台顶,顶上常年下着大雪只有在七八月可能不下雪会下雨。
而中台是最高的。
而且,五台山的特产台蘑也是生长在海拔高的山顶上。
我们到了以后,就先去了殊像寺然后去了黛螺顶就回到了宾馆。
转天早上三点我们就要起床了,四点多钟就集合出发去五爷庙了。
我们七点多钟回到宾馆吃饭吃完后,就去了五个台顶先到了中台,然后到了西台和南台,然后我们下山吃了中午饭,就又去了北台和东台。
前四个台顶都云雾迷蒙只有东台还行。
下了台顶后,就回到了宾馆。
转天就去了镇海寺。
就坐车回家了。
五台山风景作文2五台山是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五台山的价值在于其历经千年的佛教文化和古老的历代建筑,是研究佛教和古代建筑宝库的地方。
我们去了五台山唯一的全铜铸造大殿,全木结构的五台山最大的佛教以及全砖石的仿木结构大殿,参观五台山标志大白塔所在地,塔院寺,我们拜了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珠菩萨等等。
要菩萨保佑我们一切平平安安,身体健健康康,爸爸还求菩萨保佑我们要学习更上一层楼,我们出来时看见和尚在诵经,我们在那儿看了一会我感觉晕头转向,一点也不懂,我叫爸爸走吧。
我们就出来了,在外面东看看,西看看,那儿的环境特别美,郁郁葱葱,古老的大树可能生长了几百年了,我以来没看见过这么大的树,看得我都流连忘返。
五台山-佛教圣地

五台山:佛教圣地一部佛国史,百座艺术宫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
跨忻州地区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县、定襄县,方圆五百余里。
中心地区台怀镇,距五台县城78公里,忻州市150公里,山西省会太原市240公里。
山西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与尼泊尔蓝毗坭花园、印度拘尸那迦、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称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在《2008中国避暑名山榜》上,五台山位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榜首。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属太行山系,呈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侧为滹沱河所环绕,东南侧与太行山中北段相接。
境内奇石、怪洞、古树、名泉遍布于高山大壑之间。
有主峰五座,分东、南、西、北、中环护而列,海拔3000米上下。
其中北台海拔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
因五峰顶部平展如台,故名五台。
五峰之内称为台内,五峰之外称为台外。
五台山位居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自东汉永平11年修建大孚灵鹫寺始,历经兴修,到极盛时期的唐代,寺庙达360余座。
目前,五台山有寺68座,其中台外21座,台内47座。
台外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建于唐代,至今有一千一、二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余寺庙为宋、金、元、明、清及民国年间建筑。
五台山地处长城脚下,位于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历来受到封建王室的极端重视。
从北魏孝文帝在山内建立避暑胜地开始,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山。
至于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遣使礼扎五台山者,更是从未间断,数不胜数。
翻开五台山各大寺庙史册,第一页上总是赫然书写着“敕建”二字。
达官显贵,纷纷效仿;文人墨客,挥笔吐情。
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就是五台山历史的真实写照。
正因为如此,五台山佛教以其在中国思想史中的特殊位置与功效,于北方地区民族团结融合问题上一直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台山朝圣:文殊菩萨道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五台山
五台山与文殊菩萨
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
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
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
据《清凉山志》记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辅轮相,十指皆现。
”相传传入佛教的摄摩腾、竺法兰二僧不仅发现了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再加上此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修行处)相似,故决定在此建寺,并取名灵鹫寺。
明帝为表示信佛,追命“大孚灵鹫寺”。
“大孚”即弘信的意思。
“大孚灵鹫寺”就是今显通寺的前身。
从那时起,佛教就在五台山深深扎下了根,并开始成为我国的佛教中心。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地方之一。
自东汉永平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
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代全盛时期,五台山共有寺庙三百多座,经历几次变迁,寺庙建筑遭到破坏其中佛光寺和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
显通寺(灵鷲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台怀镇是寺庙集中分布的地方,是五台山佛事活动和经济生活的中心。
相传五台山是文殊师利菩萨讲经弘法的场所。
历史上,印度、尼泊尔、朝鲜、日本、蒙古、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信徒,来此朝圣求法的甚多。
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
圣地五台山历史
佛教传入五台山始于东汉。
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
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御道之南,
建造一座僧院以供这两位印度高僧居住。
为纪念白马负经(《四十二章经》)输像(佛像)之功,因名白马寺。
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
由于山里很早就有
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因此奏知汉明帝。
汉朝廷为辨别佛教与道教的优劣高下,让僧人与道士表演、说明、验证,因此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西安焚经台)。
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完好如初,故他二人获得建寺的权利。
台内山多地广,河流纵横,何处适合建寺。
《清凉山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牟尼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
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此足迹,而且还发现佛“舍利”,此外,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气象非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相似。
由于这三种原因,故决定在此建寺。
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
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
大孚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
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三百座,直到今天
还保留着一百多座。
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五台山清凉山的传说
至于五峰山更名为五台山,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传说,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
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
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
当他把那块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
此后,那条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凉谷。
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
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
隋文帝听说此事后,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
即东台顶的聪明
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
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望瑞雪。
五台山大朝台与小朝台
五方文殊是山西五台山黛螺顶的正殿。
五台山有五个山峰,峰顶平坦,叫做五台。
每个峰上供奉一位文殊菩萨,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
黛螺顶是五个台内的一座小山峰,顶上的寺庙里把五位文殊像塑在一起,一同供奉,因此正殿叫做五方文殊殿。
来这里拜,相当于把五个峰就是五个台的五位文殊都拜了,这叫做小朝台,分别参访朝拜五个台,叫大朝台。
大朝台与小朝台都是五台山朝圣的必到之处。
选自蝉友圈·佛旅网五台山朝圣游学专题宽宇
【五台山朝圣文殊菩萨圆满智慧游学之旅】
蝉友圈·佛旅网组织的五台山朝圣游学(五天四夜),以参访五台山最殊胜之五寺、朝圣五峰、参访五洞为核心,礼五方文殊,悟五种智慧,深度朝圣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体悟文殊菩萨之加持,福慧增上,圆满善愿。
以一颗恭敬、虔诚之心,朝圣五台山文殊菩萨,必定能蒙大智文殊菩萨之加持,消减业障,增上福慧,善愿圆满。
附:【蝉友圈·佛旅网】介绍
1.蝉友圈文化
蝉友圈文化传播创建于二零零七年元月,是中国专营禅文化产业最早的企业之一,以“传播正信的佛文化、接引大众亲近正法”为宗旨,以推广“禅茶素食、朝圣游学、健康养生、公益慈善、自在分享”的禅意生活方式为载体,主营佛教朝圣游学、素食养生产品、禅修用品、禅文化产品、佛教名山特产等,致力于推动禅佛智慧在日常生活休闲学习中的运用与传播。
2.佛旅网
创建于二零零七年元月,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佛文化旅游网站,团队成员全部为佛教居士素食主义者,以“接引大众亲近正法、护持四众朝圣游学”为宗旨,历八年时间探索出了素食观光与朝圣学习的新型佛旅模式,已开拓: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梵净山及鸡足山、终南山、西藏、印度尼泊尔、台湾等十大专线,影响遍及两岸四地以及东南亚、北美、澳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