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春期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春期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 《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2.下图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这一“伟大转折”是指()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的是()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以下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一国两制”的构想D.三个代表思想7.2018年,我国将迎来纪念改革开放暨十一届三中全会40周年。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题: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题: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选择题1.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下图所示的这篇文章引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的伟大作用在于(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B.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党的诞生 B.曲折探索C.历史转折 D.动荡岁月5.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

下列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D.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6.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②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④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7.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

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

因刘少奇案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

这一举动( ) A.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C.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D.彻底纠正了“左”的错误8.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 ) A.中心转移 B.解放思想C.平反冤假错案 D.拨乱反正二、非选择题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2022部编版历史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人教)

2022部编版历史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人教)

2022部编版历史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人教)选择题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A. 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B. 真理标准C. 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D. 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故答案选B。

选择题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点。

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选C。

选择题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新中国诞生B.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D. 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所以“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新中国诞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故选B。

选择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党的工作重心A.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 坚持改革开放【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选择题“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A. 毛泽东、周恩来B. 毛泽东、邓小平C. 邓小平、江泽民D. 江泽民、胡锦涛【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领导者是毛泽东;”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领导者是邓小平,所以答案选B。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堂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邓小平B.华国锋C.刘少奇D.叶剑英2.下列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①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实行改革开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最近有一系列重要文章……总结了对待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的真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

……它们揭示了毛泽东的教导的本质﹣﹣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于当前的具体实际。

﹣﹣1978年《参考消息》。

材料评价的是()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揭示历史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

如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C 文化大革命结束全面拨乱反正开始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A.A B.B C.C D.D5.“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全社会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这场讨论()A.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B.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C.提出“两个凡是”的主张,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延续D.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6.不符合如表主题内容的是()转折的表现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中心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领导核心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A.伟大的历史转折B.吹响了拨乱反正的号角C.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开始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7.如图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重大拨乱反正现象,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这是()A.恢复高考制度B.邓小平的“三个面向”题词C.实施普遍义务教育D.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8.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课一练(含答案)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课一练(含答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选择题1.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峻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为此,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表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A.是顺应时势的重大行动B.面临着保守势力的阻挠C.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D.成为新中国的历史起点2.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别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

这是因为这篇文章针对的是当时哪一错误倾向()A.浮夸风B.“共产”风C.“以阶级斗争为纲”D.“两个凡是”的方针3.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

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是()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C.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实行改革开放4.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A.党的诞生B.曲折探索C.历史转折D.动荡岁月5.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

下列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D.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6.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②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④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A.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对城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某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要求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每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以回顾历史,启示后人。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后练习(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后练习(有答案)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后练习一、擦亮慧眼,认真识别,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相信你是最棒的噢!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A.1976年底B.1977年底C.1978年底D.1979年底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改革开放B.民主集中制C.四项基本原则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在( )A.中共八大上B.中共十一大上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D.中共十二大上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战略决策是( )A.进行“文化大革命”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C.把生产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D.把党的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5.中共作出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和城市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B.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C.解放生产力D.纠正分配中的平均主义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同之处是()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③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其根本特征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实行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9.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的转折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10.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二、历史文本只能展示给我们不同视角下的观点,更多的了解与感受还需要自己的思维,请用心体会,展示一个特别的你!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完整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完整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选择题1.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A.“以阶级斗争为纲”B.资产阶级自由化C.“两个凡是”方针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那么为“它”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两个凡是”方针3.《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4.国外一位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对于中国来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下列事件发生在1978年的是()①粉碎了“四人帮”②西藏和平解放③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一国两制”的构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以下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旧观念,摆脱了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伟大的历史转折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 毛泽东、周恩来B. 毛泽东、邓小平C. 邓小平、江泽民D. 江泽民、胡锦涛【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领导者是毛泽东;“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领导者是邓小平,所以答案选B。

2.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

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粉碎“四人帮”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后,为了纠正“两个凡是”的左倾思想,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所以答案选A。

3.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 党的诞生B. 曲折探索C. 历史转折D. 动荡岁月【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的时间是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诞生是1921年;曲折探索的时间是66年;历史转折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是1978年;动荡岁月指的是文化大革命,时间是1966-1976年,ABD不符合题意时间,所以答案选C。

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作用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经过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 毛泽东、周恩来
B. 毛泽东、邓小平
C. 邓小平、江泽民
D. 江泽民、胡锦涛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领导者是毛泽东;“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领导者是邓小平,所以答案选B。

2.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

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粉碎“四人帮”
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后,为了纠正“两个凡是”的左倾思想,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所以答案选A。

3.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党的诞生
B. 曲折探索
C. 历史转折
D. 动荡岁月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的时间是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诞生是1921年;曲折探索的时间是66年;历史转折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是1978年;动荡岁月指的是文化大革
命,时间是1966-1976年,ABD不符合题意时间,所以答案选C。

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作用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经过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5.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求我们选出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思想路线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6.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这里“拨乱”主要是指( )
①停止“以钢为纲”②彻底否定“两个凡是”③停止“共产风”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停止“以钢为纲”是大跃进之后的政策,不符合题意;②彻底否定“两个凡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符合题意;③停止“共产风”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后的政策,不符合题意;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

这种深刻性集中表现在( )
A. 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是落后的
B. 认识到中国必须走工业立国之路
C. 认识到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 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社会主要的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做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正确决定。

故选D。

8. 如果请你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

在你所拟的提纲绝对不能出现的内容是( )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将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 实行改革开放
【答案】B
9. 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
A.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 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打破“两个凡是”和思想里的教条主义与个人崇拜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以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舆论的准备,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新中国诞生;选项B土地改革;选项C十一届三中全会,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 )
A.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 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C. 决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重新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所以答案选D。

11.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

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 实现国家工业化
B.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实行改革开发
D. 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的内容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等;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有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所以两次大会的共同点:都大力发展经济,所以答案选D。

12. “文革”中他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党籍,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他的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件冤案得以平反。

上文中的他是指( ) A. 刘少奇 B. 邓小平 C. 周恩来 D. 彭德怀
【答案】A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各项立法工作,已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它的核心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后,党中央加强了民主法治建设,健全了法律系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核心,所以答案选C。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1) 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 1978年12月,北京;邓小平。

(3)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 材料一中这篇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材料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