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明末

合集下载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著 《焚书》 作
《藏书》
黄宗羲
生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人称梨洲先生。 平
⑴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⑵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 思 思想 想 ⑶提倡“法治”,保证人民的基本权 利 ⑷主张“工商皆本”\\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影 ,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 响 用 著 《明夷待访录》 作
三、你如何看待李势的思想?
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巩固二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 君主专制独裁统治 1、政治上:反对 , 提倡“ 人民为主 ”。 手工业和商业 2、经济上:重视 ; 经世致用 提倡“ ”。 3、思想上:批判继承 传统儒学 ,构筑具 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材料二: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 在意识形态的反映.
材料三: “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 。
思想上: 明清文化专制、 理学仍占统治地位, 西学东渐
四书五经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李 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李贽 离经叛道
生 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平 经历:少年求学—中年做官—晚年入狱
隋 唐
宋 明
明 清
自主学习(请大家自学本课,然后完成下表)
背景 人物 明后期,中国社 李贽 会内部矛盾尖锐; 市民成为不可忽 视力量。 主张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 准;向正统思想发起挑 战,批判 道学家 __ “存 _______________,强 人的正当私欲 调 天理,灭人欲” _______。 明清之际,参加 黄宗 指出 君主专制 __是天下之 天下为主 过反清斗争,明 羲、 大害;“________,君 朝专制黑暗加速 为客”;保证人民权利; 工商 其统治灭亡。 主张“_______皆本。 同上 顾炎 形成 经世致用 ___思想; 武 主张实践中求真知; 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_________” 影响 我国反封建思想 的________,一 先驱 定程度上反映了 资本主义萌芽 ______________ 时代的要求 封建专制 抨击了______ 制 度,对以后的反 专制斗争起积极 推动作用。 朴实 开一代_____学风 的先河

医学知识一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医学知识一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 很大的进步性。
第八页,共二十页。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
顾炎武
黄宗羲
第九页,共二十页。
王夫之
共同的生活背景
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锋利,封 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土地兼并 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经济——商品经济开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开展〔根源〕
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开展 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顾炎武—亭林先生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材料二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 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
之。 观点: “众治〞。把君主的 宗法立权而刑力清分。散天给下百之官宗,子以,削各减治其君族主,以辅人
君之治。权力 .
评价:—反—映顾了炎武当?时日社知录会?进步 根据以上的材愿料望,和结合要时求代,背这景,些归具纳有、民评价顾炎武的 观点。 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 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 儒家学说的开展。
第一页,共二十页。
明清时期时代特征:
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开展 文化:明八股取士,清大兴文字狱;心学.
第二页,共二十页。
一、反正统意识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 死,公也。〞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也,非 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 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 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 哉!〞
根据材料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 主旨。
第十五页,共二十页。
主要思想: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顾炎武《日知录》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明末清初时的思想文化领 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活跃的局面?
合作探究 二、为何要挑战正统观念
明末清初时的思想文化领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活跃的 局面?
1、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重农抑商政策
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3、阶层:工商业者阶层日益壮大,追求个性自由。 4、思想: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 5、外部:西学东渐(西方科技)传入同时也冲击中国文化思想。
9
李贽——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先驱
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1)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 活之中,从而否定了“存天理, 灭人欲”的理论; (2)反对盲从孔子,儒家经典也 不是“万事之至论”;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 说”, 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 欺诈; (4)主张男女平等; (5)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主张 “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明清儒学的评价。 积极影响:

(1)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
(2)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 具有启蒙作用,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先声。
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加之缺少必要的社会条件,对当时社会影响有限。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挑战儒学正统的权威性, 是否是对儒学的全盘否定?我们应该如何定位 明清时期思想与儒学的关系?
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君臣平等 13
黄宗羲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 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明夷待访录》
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 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难点: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影响及其评价。

知识结构: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历史背景(明朝后期):①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上: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严重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2、生平及代表作品:《焚书》《藏书》等、1527-1602,明朝后期反封建专制启蒙运动的先驱,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自称“异端” ,一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永不妥协,晚年被捕入狱,死于狱中3、主要思想:①否定孔孟及儒学的权威性③强调人正常的私欲(反权威)(尊人性)②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性④倡导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反正统)(倡个性)(八股取士)4、评价: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②将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明清时期反封建专制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背景和经历(明末清初):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②政治上:社会动荡,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深化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文字狱),自然科学有一定发展,西学东渐④生活经历: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2、思想主张及其影响、代表作品:黄宗羲主要思想具体主张抨击封建君主专制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其他思想代表作品具体影响共同影响“工商皆本” 《明夷待访录》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一定影响区分“亡国”与“亡天下” 朴素辩证法思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开一代脚踏实地学风;对近代民权有启蒙影响《周易外传》《读通鉴论》、(《船山遗书》)影响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顾炎武经世致用①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②学以致用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有规律;③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①批判地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②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③影响了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明末清初三大儒

明末清初三大儒

明末清初三大儒在我国的历史上,百花齐花,每一个朝代都有每一个朝代的方方面面的代表人物,作为文学如家思想家,在明末清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儒家思想家是谁?分别叫什么名字?如果你也想对这类文史内容感兴趣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看相关的介绍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明末清初三大儒介绍明末清初时期,整个社会正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变革,人们的思想也开始觉醒。

其中,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三人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观点,反对君主专制,他们提倡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讲求经世致用,被后人称为“明末三大儒”。

三大思想家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植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新因素,在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形势下,开创了新思潮、新学风。

黄宗羲简介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

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

顾炎武简介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

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

汉族,南直隶(清改江南省)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简介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

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

汉族,南直隶(清改江南省)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尖锐。
材料二:
自明中叶始,传统的封建经 济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变,无论是 城市或是农村商品经济的成分正 在日益渗透加强。 清代前期手工 业中的雇佣劳动有了进一步发展, 雇佣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受 雇于江宁、苏州、杭州、广州等 地丝织业作坊的织工,不下10万 多人。还有大批待雇织工,如苏 州每天早晨都有大批织工在一定 地方待雇……这样庞大的雇佣工 人队伍是前所未有的。
若必待取给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
乎?
——《焚
书.答耿中丞书》
材料六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
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3.影响
(1)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 (2)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归纳总结】
共同思想主张:
1.经济上,“工商皆本”,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要求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 2.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冲击专制统治,对后 世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具有启蒙作用。 3.学术上,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 4.思想上,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发展注 入新的活力,具有时代特色和解放思想的进步意 义。
法而后有治人,法非为桎梏天下而设,为天下之心
而设。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四 “是非决于学校”,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 的场所,而且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机构,有权对皇帝 和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
——《明夷待访录.学校》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二)黄宗羲 2.思想著作
(3)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2014年南通海安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公开课: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

2014年南通海安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公开课: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
对外: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对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二)模块体系
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春秋
孔子创立,不受重视
宋明
理学产生,儒学复兴
战国
孟荀发展,蔚然大宗
明清
早期启蒙,批判继承
秦朝
焚书坑儒,遭受压制
维新变法
托古改制,创出新意
西汉
仲舒改造,正统独尊
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孟,彻底批判
魏晋
佛道盛行,受到冲击
文革时期
3经世致用思潮,学以致用,以实用为宗;
4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潮;
5实学思潮。
这些概括都能反映明清思潮的一些特点,并且这些概念之间多有相互沟通之处,但究竟哪种提法更为合适,则学者见仁见智,颇有异同。
课中探究案
三:重点突破,探究历史
(一)、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
探究一:明清进步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一:
《南都繁会景物图》明农耕图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著作
评价
李贽
(1)学术上批判孔孟权威。大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为是万世之至论;
(2)道德上反对儒家伦理。批判传统道德,认为人皆有私,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提出男女平等;
(3)哲学上否定天理存在。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阴阳二气,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3)伦理学:他还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船山遗书》
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三)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
1.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2.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冲击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对后世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具有启蒙作用。

第四课明末清初的思想的活跃2

第四课明末清初的思想的活跃2
6、融合: 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7、理学: 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
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8、批判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
继承: 想体系。
宋明
高潮----理学 新的儒学体系
明清
批判继承 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一、明末清初思想的概况
1.儒学再次受到批判,正统地位再次面临冲击; 2.思想家对儒学进行修正,儒学进一步发展,思想领域出 现继百家争鸣以后的又一次活跃局面。
二、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原因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1、内因: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明末清初的思想的活跃局面
高考说明: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高考指导意见:
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明清时期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 “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唐甄论“凡帝王者皆贼也” 为课外阅读
春秋 兴起
战国 秦朝 西汉汉武帝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正统
屋内遗物。最引人注目的是湘西特有的一双木屐和 一把油纸伞。据说,船山先生对异族满清的统治一直无 法接受,骨子里都是反清复明的念头。他出外必穿木屐, 以示脚不踏清王朝之地;又不管天气是晴还是雨,皆手 撑着一把油布伞出门,以示头不顶清王朝之天。
王夫子是清初的思想巨人,以“六经责我开生面” 的气魄对先秦以来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传 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
主要内容:
1、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2、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3、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贞节牌坊——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苦守, 一个女人终身幽禁的证明。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高三历史
新高考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请阅读下面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三方面概括历史背景: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 巨变的时代。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 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 政教失控,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面暴露得更加 充分。特别是明末农民战争“武器的批判”带 动了批判的武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促进了对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的怀疑批判。明 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西学 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地开阔了人们 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一 些先进知识分子……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
★ 用“众治”来取代“独治”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 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
小结顾炎武的思想观点: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 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 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朱熹 C.王阳明 D.董仲舒
西汉时代,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 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 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 “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三纲五常”学说 B.“大一统”主张 C.“天人感应”学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顾炎武
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
(1613-1682)
王夫之
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
(1619-169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列表归纳
著作
李贽
观点
评价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㈠李贽的离经叛道
李贽,明末思想家。号卓吾, 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为官 期间,他目睹朝廷腐败,常与上 司争执。他经受过倭寇侵掠、灾 荒贫困的痛苦,看到了资本主义 萌芽发展的艰难,在新兴的市民 运动推动下,希望能找到与宋明 理学不同的“道”。主要著作有 《初潭集》《焚书》《藏书》等。 76岁时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下狱,在 狱中自杀身亡。其著作多次遭禁毁,但仍流传于世。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
★ 其学说的核心是“非君说”,否定君主专制 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 ……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 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 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 为一人之淫乐。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
★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练习
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礼科教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某人:“刻 《藏书》,《焚书》等书,流行海内, 惑乱人心.……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 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 这里的“某人”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李贽的离经叛道◇◇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 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耳……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 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 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书》
◇◇李贽的离经叛道◇◇
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何心隐论》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㈡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学 者尊为南雷先生,浙江宁波人。明 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 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 誉。十九岁进京为父讼冤,并在公 堂之上出锥击伤主谋,追杀凶手, 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
清军入关后,黄宗羲召集数百人反清,达数年之 久。失败后返乡闭门著述,清庭屡次诏征,皆辞免。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
★ 痛斥理学的空谈误国,主张学以致用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 覆,宗庙丘墟。 ——《日知录》 ★ 区分亡国与亡天下,提倡匹夫有责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 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 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 贱与有责焉耳矣!
天下之治乱,Leabharlann 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主张建立监督机构限制君权 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天子 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明夷待访录》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㈢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 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 加抗清武装斗争,他能文能武, 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两朝多次 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 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 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 庄经营成绩卓越。 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 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理学之穷。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历史背景
政治上: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盛极而衰。 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阶级上: 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思想上: 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李贽
温陵居士 明末
(1527-1602)
黄宗羲
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
(1610-1695)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 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拱)之。” B.“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C.“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 以富兼人者贫。”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 君也。”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 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 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 相同者也。 ——《焚书·答邓石阳》
◇◇李贽的离经叛道◇◇
小结李贽的思想观点: ⑴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⑵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和个性的发展。 对李贽的思想的评价: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