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什么要收购Foxmail
从一则腾讯收购案例分析互联网行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

从一则腾讯收购案例分析互联网行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进步,海外市场成为互联网公司加速扩张的重要一环。
然而,在海外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是不行轻忽的难题。
本文将以腾讯收购案例为切入点,探讨互联网行业海外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腾讯收购案例分析腾讯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以其广泛的业务遮盖、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财力备受瞩目。
其海外并购案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Supercell的收购。
Supercell是一家芬兰的游戏开发公司,自成立以来迅速进步并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挪动游戏开发商之一。
腾讯于2016年花费82.8亿美圆收购了Supercell的84.3%的股权,这是腾讯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例之一。
然而,腾讯并购Supercell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财务风险。
起首,来往金额极高,对腾讯的财务状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其次,Supercell的游戏产品若果市场反应不佳会直接影响腾讯的回报率。
第三,收购后的整合和运营管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互联网行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1. 外汇风险互联网公司进行海外并购时,涉及跨国来往,必定涉及到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
汇率波动可能对并购来往造成不利影响。
企业在并购前需要详尽评估和规避外汇风险,实行相关对冲措施。
2. 法律风险不同国家之间法律体系的差异,可能给互联网公司的并购带来法律风险。
包括财务合规的法律要求、知识产权保卫、劳动法规等。
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前需要专注分析和评估目标国家的法律环境,确保能够恪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3. 经营风险海外并购后,对目标公司的整合和运营管理是关键一环。
互联网行业特殊是游戏行业,市场反应极其敏感,若管理不善,可能遭受巨大损失。
企业在收购后需要尽早实施整合规划,加强对目标公司的经营管理,降低经营风险。
4. 资金风险海外并购的来往金额通常极其巨大,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可能对其财务状况带来巨大的挑战。
企业需要充分评估来往的资金需求,并寻找合适的融资方式,确保丰富的资金支持。
腾讯 马化腾(管理)

腾讯:鲜为人知的“水”凶猛2009-10-12 10:36:13 作者:林涛来源:中国企业家[字体:大中小]关键字:腾讯鲜为人知发展策略--------------------------------------------------------------------------------自1999年2月QQ上线到现在,十年间,马化腾把一个最轻、最不主流的IM做成了中国互联网王国里无处不在的“水公司”,腾讯的王道是什么?是“抄袭”吗?仅是跟随战略吗?看上去,马化腾和腾讯王国达到了一个巅峰:2300亿港元的互联网“市值王”,2009年上半年54亿元的销售额,活跃帐户数达到4.480亿,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达到6130万。
这些破天荒、彪悍数字的背后却站立着一个并不彪悍的人。
这个被称作“小马哥”的潜行者,在中国互联网大佬里,不是最先行的(早期ICQ有五六十款模仿者),不是最帅的(以前是张朝阳,现在是李彦宏),也不是最有野心的(你当然会想到马云),“不比一般人聪明”,不够凶猛、缺乏传奇,总之,不够酷。
业界对腾讯有敬畏也有愤怒。
腾讯有点像互联网界的微软,凭借着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后发制人”战略,先后在休闲游戏、网络游戏、门户、电子商务等领域攻城略地,最近,被谈论得最多的则是QQ邮箱、QQ输入法、QQ旋风、QQ影音等的来势汹汹。
在这过程中,腾讯的一些做法被某些同行指责为“抄袭”。
一贯谨慎的马化腾喜欢使用“渗透”这个词汇来代替进攻。
这份谨慎使得腾讯在过去十多年里几乎没有犯过大错,同时代的中国互联网大佬,大都曾经因为冒进而吃过苦头,包括盛大陈天桥的“盒子”、马云收购雅虎中国。
对外部人而言,马化腾的凶猛王道只是一个垄断者不断扩张的传统故事,但对腾讯内部员工而言,让腾讯一骑绝尘的并不仅仅是所谓的腾讯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马化腾管理公司的方式。
其核心在于,永远认为公司处于危险之中的马化腾,在“用户体验,快速迭代”这一战略下,建立了一整套从运营、产品、技术创新、管理,到数据挖掘、企业文化等的学习型系统。
腾讯商业模式分析

腾讯商业模式分析(共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腾讯商业模式分析报告一、价值目标定位及分析(一)目标价值寻找1.价值主张目标顾客:腾讯的典型用户群体是年轻且追求时尚的用户,他们有向别人展示自我以及自我娱乐的需求。
价值内容:通过腾讯,用户能够展现自己个性的一面;同时腾讯提供了大量的娱乐内容,用户能够在娱乐中打发时间以及交友;大量的新闻类内容源也是用户群获取知识以及了解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另外腾讯的在线商城也能够满足用户群体的在线生活渴求。
2.价值网络网络形态腾讯的价值体系是立体多维的,用户可能会接触到腾讯的价值体系的不同等级,但是不影响框架的定位,底层的基础服务和金融体系主要作用在做支撑体系,赢利目前不是关注的重点,更多的强调可用性和灵活性。
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交互是现金流的主要切割点,用户通过腾讯的产品服务把金融系统里面存储的钱或者其他第三方的账户钱消费,给腾讯带来了滚滚财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能够充实基础服务的数据库,方便针对性的进行商品和业务进行精准营销。
(二)价值目标分析1.顾客价值腾讯QQ作为一个即时聊天通信软件,客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青年群体作为即时通信软件的主要群体,在腾讯眼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腾讯往后推出的绝大部分业务就是面向青年群体的。
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客户,就应该思考怎样去吸引客户了。
于是在1999年腾讯实行了免费注册战略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战略,首先腾讯将QICQ软件挂在网上供大家免费下载,然后OICQ 解决了ICQ信息只能保存在单机上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腾讯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用户就达到了3000万。
到2004年注册用户已经达到惊人的3亿,这时的腾讯俨然已经成为了拥有中国最大即时通信客户群的企业。
既然已经得到了如此多的客户,在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应该想的便是怎样提高客户忠诚,这就需要更多的了解客户需求。
Foxmail邮箱密取原理与方法研究

Foxmail邮箱密取原理与方法研究一、Foxmail简介Foxmail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张小龙开发的一款优秀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由于其体积小巧、使用方便,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市场占有率非常高,2005年3月16日被腾讯公司收购。
目前,Foxmail使用者遍及全球四十多个国家,是在互联网上唯一能与微软Outlook对抗的邮件处理软件。
二、实验目的通过对一定环境下、多组Foxmail加密后的密文Password(记为P)进行分析、计算,找出Foxmail的加密密钥Key(记为K)和加密算法,并通过密文P计算出加密前的密码(记为M)来验证密钥K及算法的正确性。
三、实验环境硬件配置:笔记本电脑:迅驰2 P7350、6G内存、500G 硬盘、GT240独立显卡等软件环境: Windows 7 64位旗舰版、Foxmail 6.5 Build26 正式版四、实验方法1、本次实验以密码为“o”(其对应的ASCII值为0111(6FH))、长度从1至16位不等,分别在Foxmail 6.5邮件客户端中建立16个邮箱,并得到密文。
2、观察所得密文并从中找出规律及特点。
a、密文位数n与密码长度m是之间的关系。
b、密钥 K与密文P和密码M是之间的关系。
c、如何计算密钥K值。
3、验证通过上面所求得到的关系,通过密文P、密码M验证密钥K及算法的正确性。
五、实验过程1、密文位数n与密码长度m的关系以密码为“o”(其对应的ASCII值为0111(6FH))、长度从1至16位不等,分别在Foxmail 6.5邮件客户端中中建立16个邮箱,得到如下密文。
a、POP3Password=E450b、POP3Password=55000Bc、POP3Password=49FC0805d、POP3Password=DC8B9E7C8Ae、POP3Password=17C256B746F2f、POP3Password=B024F715E512EEg、POP3Password=4BFE0A0B1BCD52AFh、POP3Password=5C0B1EFF0E3AC658B9i、POP3Password=47F2060717C15EA36DA2j、POP3Password=E753A664B265BB45CA44D7k、POP3Password=9044D735C5728E937D9266A7l、POP3Password=47F2060717C15EA36DA2769766m、POP3Password=9440CB49D90E12EF21EE3ADB2ADEn、POP3Password=1ECD59BA4BFD021FF01EE92BFB2CF4o、POP3Password=36A5719263956AB759B642C352869A64p、POP3Password=CA7E898A984FD12FE02EF91BEB1CE43AD7从上面密文位数n与密码长度m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密文位数n为4位时,密码长度m为1位(记为4—1),密文位数n为6位时,密码长度m为2位(记为6—2),……当密文位数n为34位时,密码长度为16位(记为34—16),整理如下:4—1 6—2 8—3 10—4 12—5 14—6 16—7 1—8 20—9 22—10 24—11 26—12 28—13 30—14 32—15 34—16我们可以从上面的数据中分析得到,密文位数n除以2减1即为密码长度m,即:n/2 -1=m。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微信之父”张小龙:坚守纯粹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微信之父”张小龙:坚守纯粹如今,在中国互联网圈里,得见张小龙似已成为一种殊荣。
一是因为他已绝少露面,二是因为微信的影响力举足轻重。
过去两年,微信用户从5000万猛增为4亿多,腾讯控股则因微信的想象空间,市值破千亿美元。
张小龙亦从小圈子熟知的技术牛人变为众人知晓和媒体追逐的“微信之父”,甚至被“神化”。
他的出现和成功是极客精神和乔布斯式创新在中国的体现,不善交际,但他对文艺和哲学的理解让他成功地把自己的价值观放到微信上,成就了微信的简洁之美。
对这匹千里马来说,最幸运的莫过于他遇到了马化腾这位伯乐以及腾讯这个足够驰骋的平台。
从推出foxmail到被腾讯收购,并为腾讯开发出qq超大附件邮箱,再到推出微信,张小龙走的是一条极客或产品经理之路。
很多企业家亦经常自称为产品经理,如乔布斯、马化腾、扎克伯格、李彦宏、雷军、周鸿祎等,但产品经理不一定是企业家。
2013年,与张小龙一样不善社交的扎克伯格已完成从极客向企业家的转化,而张小龙没有选择同样的道路。
从程序员到产品经理1994年,张小龙研究生毕业后去了一家软件公司,两年后该公司解散,他便开始写foxmail程序。
张小龙给世界的第一张名片是foxmail创立者。
1997年,张小龙自己编程的foxmail面世,并凭借口碑迅速拥有400万用户。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张小龙是与求伯君、雷军、王江民等齐名的软件程序员,但他并未选择创业。
2000年年初,foxmail软件被博大公司以1200万元买走。
对此,张小龙说:“相比从程序员直接过渡到职业经理人,成为一个带着许多人一起做产品的产品经理更适合自己。
”张小龙在博大度过了沉寂的5年。
2005年,博大又将foxmail及其知识产权卖给了腾讯,张小龙及其团队成为腾讯员工。
腾讯给予张小龙较大的自由空间,任命其为腾讯广州研发中心负责人,该研发中心被允许在腾讯总部深圳之外自成一体。
2007年,qq邮箱因推出“超大附件”等功能一举成功,成为中国用户人数最多的邮箱,张小龙团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电商风云人物之马化腾

关于抄袭的问题
• 阿里巴巴的CEO马云认为:现在腾讯拍拍 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创新,所有的东西 都是抄来的。 • 新浪网原总裁兼CEO王志东更严辞批评: 马化腾是业内有名的抄袭大王,而且他是 明目张胆地、公开地抄。 马化腾对于抄袭则是如此看待:抄可以理 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 的方法。
马化腾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腾讯 的成功,首 先就是技术、 产品和用户 感,这个要 非常强。而 且要学会观 察社会流行 些什么
第二,团队 稳健、股东 架构稳健很 重要。 马化 腾是个崇尚 共享、自由 精神的人, 不会单纯强 调“我”的 价值,他知 道团队的意 义。
第三,俗话 说,一口吃 不了胖子, 凡事要慢慢 来,别光想 挣钱,要有 自己的理想, 小钱不想挣, 大钱挣不来, 这话说的多 有道理 。
主要观点
1、2000年网络泡沫破之前 ,融资是一轮一轮的,大 都想着赶紧花完再去融资 ,我不是这样想。 2、“我很多年没有写代码了, 但做主要决策的时候,你 要是写过代码,你就知道 你必须要有技术底,否则 不能做判断”。 3、我认为腾讯的成功,首先 就是技术、产品和用户感 这个要非常强。第二,团 队稳健、股东架构稳健很 重要。 4、平面媒体这样聊比较好, 我对镜头不太舒服。社交 这种交流就不太喜欢,不 太喜欢应酬。
那你们都知 道是谁创造 了QQ吗?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QQ企鹅之父:马化腾》
By:占赫珅
人物履历
1971年10月出生于广东汕头市潮阳 1984年随父母从海南迁至深圳。 1986年-1989年,就读于深圳中学。 1989年-1993年,就读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 1993年深大毕业,进入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从专注于寻呼软件开发 的软件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 1998年,和好友张志东创办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2009年当选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 201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陆富豪第9位。
遇到outlook,foxmail不能发邮件了怎么办

许多不熟悉邮件的朋友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outlook客户端突然不能发邮件了,显示一个进度条,但是邮件就是出不去,也不会收到退信,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道理,使用foxmail的朋友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邮件卡在那里,出不去。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以下outlook和foxmail。
outlook是微软推出的一款跟office集成在一起的邮箱客户端软件,可以跟微软官方推出的邮箱server exchange相集成,功能非常强大。
而foxmail之前是一家做邮箱运营的公司,后来被腾讯收购后,才出现在大众视野,现在主要专注于免费的邮箱客户端软件foxmail。
首先我们需要申请一个邮箱,如:allen.zhong@下面我跟大家分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自己的邮箱账号是否配置正确,然后检查自己的邮箱如果检查自己的账号配置没有出错的话,那一定要确认好自己的账户密码是否正确,如果因为密码问题错误,会弹出一个密码的错误提示框。
另外如果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时候出现进度条,卡在那,务必让公司网管或者邮箱运营商检查服务端是否正常,因为出现类似的问题,很可能是连接服务器出现故障了。
你可以通过自己电脑的命令检测邮件服务器是否出错,简单介绍以下相关命令,ping 。
该命令是检测邮件服务器是否正常,一般正常的话会反馈回来IP地址和ping通的时间。
另外检查端口是否正常可以使用telnet命令,telnet 25。
该命令是检测邮件服务器的25端口是否正常,25端口是常规邮件的传输端口。
如果你检测到邮件服务器出现故障了,需要及时联系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故障排除修复,等邮件服务器恢复正常后,即可尝试重新使用outlook或者foxmail连接服务端,是否能正常发送邮件。
全民公敌马化腾

“全民公敌”马化腾在中国互联网,有一个人跟陈天桥、马云、丁磊、张朝阳、李彦宏五个人同时过招。
他长相斯文行止儒雅,却被叫做“全民公敌”,他掌管着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过去五年中,王雷雷、丁磊、周鸿礻韦、马化腾、还有杨元庆都尝试过同一件事情。
不过最后只有一个人成功了。
他们都想在门户格局中取得一席之地,将流量领先的新浪和搜狐取而代之。
Tom 在线沿袭李嘉诚旗下Tom集团做大媒体集团的思路,王雷雷在2002年大举投入、发狠要进“门户前三”。
倍感Tom紧逼压力的网易也一直没有放弃赶超新浪搜狐的努力,为此,丁磊先后用了四任总编辑。
2003年末开始,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礻韦声称要为“全球第一门户”在中国夺回“应有的位置”。
腾讯则几乎在同时推出。
马化腾说得很明白:“我们会进入门户前三,前三中有一家会是新浪,另一家我不知道是谁。
”而比这还早三年,联想和AOL成立合资公司,为把烧成“中国AOL”准备了1亿美金。
他们可都是中国互联网甚至IT界最厉害的角色。
杨元庆的能力勿需多言。
在中国互联网,周鸿礻韦以“强势”著称。
Tom在线虽然是后辈,但2001年才发力,2005年利润就追过新浪、营收超搜狐70%。
盛气凌人的周鸿礻韦也常常跟人讲:“王雷雷后发制人,很不容易。
”丁磊更不在话下。
这个“技术精英”加“天才商人”掌管的是中国互联网业利润最高的公司。
只有马化腾给人印象最为模糊。
他偏安于深圳,极少在媒体露面。
马化腾做门户所用的人,也是丁磊和王雷雷用过的人。
孙忠怀,在来腾讯担任网站部总经理之前,就分别任Tom在线和网易的内容总监。
这个人三番受命构建大门户,最终在马化腾旗下成就夙愿。
孙忠怀说,丁磊是个天才。
既对未来抱有“精准的预见”,也能坚决执行,直到“把每一个细节都抠透”为止。
而王雷雷“激情澎湃”,这个大学时候的体育尖子工作到后半夜,累了就去跑步,再回来工作,到凌晨5点回家睡觉,早上10点又到公司。
相对来说,马化腾是另一类人物,从不发脾气,为人儒雅,但每一步都有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讯为什么要收购Foxmail
腾讯忽然闪电式收购Foxmail,令复杂混乱的网络棋局变得更为微妙。
2005年注定是中国互联网动荡不宁的一年。
3月16日,深圳腾讯公司突然宣布成功收购Foxmail软件和有关知识产权,Foxmail的创始人张小龙及其研发团队20 余人不久后也将全部并入腾讯。
在盛大“不宣而战”般入主新浪后,腾讯亦在毫无征兆之下以迅雷之势将中国最早、也是最优秀的邮件系统揽入怀中。
这是最新上演的又一出网络收购大战。
这仅是腾讯收购战略的开始,还是昭示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一时之间,各种猜测纷至沓来,使这次收购的影响更显扑朔迷离,也使刚刚稳定的门户网站格局再次横生变数。
堪比微软当年拿下Hotmail
据观察,现时腾讯的处境略微有些不妙。
一方面,由于转移到移动信息服务中心(MISC)平台导致对不活跃用户的清理,腾讯的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了2.9%;另一方面,从2005年第一季度起,腾讯与中国移动“161移动聊天”分成协议结束,对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在
经过严密的分析论证之后,腾讯认为,互联网增值服务以及移动和电信增值服务还将保持高速的长期增长。
所以,腾讯控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加大了收购互联网工具的投入。
基于对现状的乐观预期,腾讯开始在研发、内容、服务器、带宽以及营销等方面加大投入,以期近一步充实自身发展实力,提高各项业务的全面竞争力。
而腾讯公司全资并购Foxmail正是基于该战略迈出的第一步。
3月17日,在最新财季业绩报告中,腾讯宣称计划利用此项交易获得的技术和人才,提升QQ电子邮件客户端的服务质量,并计划在今年稍后推出优质的网络版邮件服务。
“我们看中的是Foxmail的技术和客户。
”马化腾告诉《IT 时代周刊》,“国内网民刚超过1亿人,预期未来3、4年内网民人数可达2亿人。
我们认为这段时期是争取客户的关键时刻。
”
履新不久的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投资官刘炽平进一步向《IT时代周刊》指出:“去年,我们在这两方面的开支为1.08亿元,占全年收入不足10%,今年在此方面投入必超过此比例。
”从刘炽平的观点来看,腾讯仍会积极寻求收购一些在技术、业务及内容上与腾讯相结合,以及能增加公司赢利空间的对象。
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分析师林志远长期为腾
讯做研究报告,他告诉《IT时代周刊》:“邮箱服务本身并不会直接给公司带来利润,但随着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用户群黏性会进一步提升,依托QQ庞大的用户群和人脉,从而给其他的增值服务和网络游戏带来相应的收入,公司更加看中的是长远利益。
”
而业界则普遍认为,腾讯收购Foxmail堪比微软当年收购Hotmail,将极大的完善其邮箱的研发和服务。
在互联网上,Foxmail是至今惟一能与微软Outlook对抗的邮件软件。
腾讯完成对Foxmail的收购后,将一举拥有对抗MSN的两大法宝(IM和邮件系统)。
博大神秘操盘手甩货走人
在2000年4月张小龙连人带Foxmail被博大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大)收购,这是他们遭遇的又一次被收购。
在腾讯宣布收购Foxmail当日,本刊记者拨通了张小龙电话。
张小龙称在敏感时期不会接受任何采访,目前自己不是独立身份,并且和腾讯已签有协议,因此不便发表任何评论。
Foxmail的命运始终和张小龙紧密相连。
在Foxmail并入博大之前,张小龙几乎是单枪匹马完成对该邮件系统个人客
户端1.0和2.0两个版本的开发,直到被博大公司以1200万元价格收入旗下。
据熟悉张小龙及Foxmail的知情人士透露,张小龙担任博大CFO之后希望能在博大平台上有所作为,事事亲力亲为,一手组建了Foxmail研发团队,并主持开发了后续的升级版本和企业版,及对应的应用解决方案。
当时中国互联网正经历第一波冲击纳斯达克的高潮,亚信、新浪和搜狐公司接连上市融资成功,博大也随大流将公司注册地迁至英属开曼群岛并积极谋划上市。
但由于与英豪科教的资本关系过于密切,随着被称为中国“教育狂人”的英豪大老板陈忠联(业界视此人为博大公司的真正操盘手)因资金链断裂成为没落庄家后,博大也缺少强劲的经济实力而走向没落。
张小龙及其团队受此株连后,原希望借Foxmail 成就伟业的抱负顿成“明日黄花”。
《IT时代周刊》还了解到,现在的博大已是人心惶惶,除了核心技术团队,每个人都在考虑何去何从。
前述知情人士进一步说道:“张小龙是空有双拳难以施展,博大则是急于套现弥补损失,而腾讯公司更是渴望在互联网成就霸业,在三方均有意借助外力的共同需求下,腾讯的大方出手可谓正合各方心意。
”
由于英豪前前后后已在博大和Foxmail上投了3千多万元人民币,业界分析腾讯动用的现金也可能在3、4千万元
人民币之间。
对于此番新的动向,该人士认为从中收益最大的是腾讯公司。
他分析指出:“马化腾借此提高了腾讯的邮箱服务和研发实力,还会进一步扩充其用户群。
”
据了解,Foxmail推出过一系列企业级邮件服务,昆明电信、铁通、中国网通企业在线和广东省信息中心等一系列商务和较为高端的用户群都在使用Foxmail邮件系统,而这组用户群正为腾讯所缺失。
另据第三方的数据统计显示,Foxmail的常用用户有500万,分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大约300万正是腾讯所没有的用户。
互联网进入并购时代
在解读腾讯收购Foxmail之后,业界也普遍认为,依据马化腾的志向和气魄,他们并不会仅求自保或是止步于此,这或许代表着腾讯公司在互联网业开疆拓土的又一个开始。
而此前曾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腾讯收购Foxmail是受盛大收购新浪影响,或至少使腾讯加快了收购步伐,而进入网游领域挑战盛大将是腾讯的下一个目标。
早在半个月前,著名投行高盛在一份内部报告中指出,如果有势力今后打算挑战盛大新浪联合体,“理论上最可行的挑战者是腾讯和网易的合并,这将产生一个扎根于广东省
的集即时短信、线上游戏、门户网站于一体的强大实体。
”
对此,国泰君安林志远认为腾讯在未来1、2年之中,最有发展潜质的领域是互联网增值业务和网游产业。
林志远指出:“虽然在这之前,腾讯专注于传统的休闲游戏和盛大的业务并无直接冲突,但随着他们依托其庞大的用户群不断向大型网络虚拟游戏的进一步拓展,双方的业务将会有更多的重合和冲突。
”
马化腾留给业界的猜想并不少于陈天桥。
此前,马曾经表示微软其实并不可怕,他认为微软主要针对企业用户。
“具体到中国市场,我们会从定位上考虑和微软分开,我们就更偏向于娱乐化,把我们原本就具备的优势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马化腾告诉《IT时代周刊》。
林志远也认为,腾讯收购Foxmail是公司在资本运作领域的探索,其收购投资行为还会继续。
“在盛大收购新浪前景不明的情况下,腾讯花巨资去收购门户网站的可能性不大,腾讯应该在近期还会陆续收购一系列有发展潜质的小型网站。
”林志远说。
在腾讯收购Foxmail之后,微软MSN显然也感受到了“中国企鹅”带来的压力。
《IT时代周刊》从多种途径了解到,为加强同QQ的竞争,MSN将弥补其在网络虚拟形象上的不足,在近期推出唐装版的MSN新形象。
而据记者截稿时得知MSN已将其联系人名单紧急扩容至300人。
不敢小瞧腾讯的还有全球最大互联网巨头雅虎。
雅虎中国掌门人周鸿?t就透露了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的迎击策略:引入第3方的垂直网站,以其无偿提供给雅虎的即时通讯平台底层技术,把市场切割得更碎。
周鸿?t打一个比喻说道:“要打破别人的核心垄断,我就把核心技术扩散,让这些厂商得到雅虎支持。
这样就不是我们一家跟QQ和MSN竞争,而是很多厂家在竞争。
”TOM在线的首席执行官王雷雷也表示,公司希望通过并购,成为更强大的入门网站。
据了解该公司计划明年大举推动移动电话游戏,希望该业务明年可最多占收入的10%,他们公司希望收购一些拥有主题的网站,例如关于时尚和政治方面,但王雷雷没有提及收购目标和可能会动用的收购金额。
如此看来,如果说盛大收购新浪是互联网门户网站格局大变动之前的平地惊雷,那么腾讯收购Foxmail显然让业界再次感到了震动,而这次收购只不过是腾讯构筑“企鹅帝国”的第一块敲门砖,那么谁会成为腾讯看中的第二块呢?
互联网新格局的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