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蛋的管理

合集下载

南京市种畜禽管理条例-

南京市种畜禽管理条例-

南京市种畜禽管理条例正文:---------------------------------------------------------------------------------------------------------------------------------------------------- 南京市种畜禽管理条例(1996年3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1996年4月12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第三章畜禽品种培育和审查第四章种畜禽生产经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培育畜禽品种资源,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本市畜牧生产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种畜禽,是指人工饲养用于繁殖的家畜家禽和特种经济畜禽及其卵、精液等遗传材料。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行政区域内种畜禽管理工作,县、区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种畜禽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繁育、选育、生产、经营、实验研究、检疫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农户自繁自用种畜禽的除外。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并扶持繁育、推广、使用畜禽良种和培育畜禽新品种,并设立专项资金予以保证;对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科研、生产、推广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划,有计划地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保种场、基因库和测定站,对有利用价值的濒危畜禽品种实行特别保护。

市级保种场应当保存优良基因,禁止在其保种群内进行杂交;确因育种需要进行杂交的,应当报市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七条国有种畜禽场是培育和繁殖良种畜禽的事业单位,其主要任务是保护品种资源、改良品种、开发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等。

种蛋的保存管理

种蛋的保存管理

种蛋的保存管理
1、环境
储蛋室和接触种蛋的蛋盘、蛋架等要清洁,蛋盘要有缝隙,不要把种蛋装在不透气的箱子内。

贮蛋室内空气一定要保持清新。

2、温度要适宜
保存种蛋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

如果高于24℃,胚胎便开始发育,会导致鸡胚衰老、死亡,孵化时死胎增多;低于5℃时,种蛋受冻,会失去孵化能力。

保存种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0℃~15℃。

3、湿度要适宜
种蛋壳上有许多气孔,在保存期间,蛋内水分不断通过气孔蒸发丢失。

为减少蛋内水分的损失,必须使贮蛋室保持一定的湿度。

种蛋贮藏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湿度过高易使霉菌繁殖,不利种蛋贮藏。

4、不洗刷种蛋
种蛋产出后,蛋壳表面有一层胶质膜覆盖着蛋壳的气孔,即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又可防止细菌等微生物从蛋壳气孔侵入蛋内而变为坏蛋。

为使种蛋清洁,用水进行洗刷,反而会导致破坏蛋壳上的胶质膜,降低种蛋品质。

5、定期翻蛋
种蛋保存期间,如摆的位置不当,或放置不动,时间过久则易发生蛋黄、胚盘与蛋壳粘连,以致引起胚胎早期死亡。

为防止这种情况,
宜将种蛋钝端朝上放置,这样,可使蛋黄位于种蛋的中心。

保存时间稍长,每天应翻蛋一次,以防胚胎粘连,保持正常的孵化率。

孵化操作流程

孵化操作流程

1 .入孵前准备2. 入孵3. 孵化过程管理4. 照蛋 (1) 温度 厂⑵湿度三.岀一.1.种蛋入库前(1)种蛋入库前应在鸡舍进行初级分拣 .种蛋小头向下放置(2)勤拣蛋以减少种蛋在鸡舍的停留时间, 并及时在种蛋存放室进行熏蒸消毒 ..2.运输:运输过程中,(1)应做好防冻防高温防雨淋工作; (2)蛋托应正确安放.(3)运送过程中避免震动.(4)冬季和夏季 种蛋应及时从鸡舍运走避免低温与高温.3.入库放置 种蛋入库后要按照统一高度摆放整齐 ,并按栋别、日期分清,做好标记;墙壁、暖气周围留岀一定距离, 破蛋放在指定位置;清点数量,分开做好记录。

种蛋保存温度为13 - 18 'C,保存时间短取上限,保存时间长取下限。

相对湿度为75 - 80%。

.种蛋的处置孵化操作流程 1. 种蛋入库前 2. 运输 3. 入库放置 4. 码蛋二.孵化管理1. 落盘2. 岀雏期管理3. 拣雏4. 雏鸡存放 -5.防疫6. 选雏7. 岀库(3) 通风 (4) 翻蛋4. 码蛋(1 )码蛋时应根据计划安排分清栋别、日期,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2)装满蛋车以后,挂上标签注明栋另U、日期、参与人员等内容.(3)码蛋结束之后对剩余种蛋标注原栋别、日期,放到指定位置;次蛋按要求位置放置;清理蛋库卫生并消毒。

5. 熏蛋温度控制在20 C以上,湿度控制在70%,时间>30分钟(注:种蛋表面有“岀汗”现象时禁止熏蒸)二1.入孵前准备:入孵前应做好以下方面准备(1)孵化箱要彻底清理、消毒,除探头及重要电器部件,其它位置要用消毒药喷透;(2)开机检查:观察所有水管(特别是接头)有无漏水,加湿盘水位,门表、导电表水银柱是否断开;照明灯;风门显示是否与实际相符;皮带张紧情况,报警系统必须工作正常。

(3)烘箱> 1小时,待湿度V 60 %后将翻蛋翻至“―”位置停机备用。

(4)将熏蒸好的种蛋车预热 8- 12小时。

2. 入孵(开机):根据计划确定开机时间(1 )将蛋车卡入翻蛋连杆,装好固定销并确认是否牢固(2)开机观察翻蛋是否正常、各项参数设定是否正确,停电报警确定为开启。

孵化生产技术及管理(1)

孵化生产技术及管理(1)

33.5 34.5 35.5 36.5 37.5 38.5 39.5 40.5


重(克)
6 0.05 0.07 0.21 0.3 0.37 0.45 0.68 0.5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 1.62 1.88 3.21 5.81 7.31 9.32 8.76 7.09
下列四种情况必须定期看胎检 查
• 入孵某种蛋的头几批 • 室温变化较大 • 不熟悉孵化机性能 • 孵化率不稳定
2、室温的改善。 3、孵化机进风口面积控制最佳。 4、高精度的温度控制。 5、箱体结构。 6、通过孵化操作,尽可能减小温差危害 增加翻
蛋次数、定期调盘调车。
孵化过程中种蛋的失水
• 孵化器生产商把孵化设备推广到世界各 地。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气候条件。 但孵化器采用相同的控制。所以,对于 孵化场员工,找出一个合适的干,湿球 温度是非常必要的。种鸡遗传上的变化 也要求设备与其一致。这对孵化又提出 了更大的挑战。
3、死胚蛋
头照可见血点、血线或血环紧贴内壳面, 血管色因氧化而比活胚深,有时散黄或有灰白 色凝块;中期死胚特征是气室界线模糊,胚胎 呈黑团状,常与壳粘连,不动,当手摇胚蛋时, 胚胎随之转动,停止摇晃时也随之停止。而活 胚时刻在活动;三照死胚的小头发亮,血管色 深,气室界线模糊,蛋体发凉;对尚未出壳的 也可用温水来判断将蛋放入40°C温水中,凡 是在水中轻微晃动的为活胚,反之则为死胚。
温并转换成电量参数,再通过 一系列电子转换线路后, 通过数显表所显 示的温度。
调温依据
就某种禽蛋来说,其恒温或变温孵化 的最佳用温方案只有一种,机型不同, 门表温度及设定温度也有所差异,但如 果某一种蛋用不同机型的孵化机孵化, 其孵化效果均很好,则说明这些机型孵 化机内的小气候环境温度即孵化温度。

加强畜禽养殖中禽蛋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加强畜禽养殖中禽蛋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禽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遏制禽蛋产品中违规使用抗菌药、严禁使用、停用和药物残留超出规定标准等乱象,全力确保禽蛋食品绿色、无公害和群众安康,必须做好禽蛋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为此笔者根据实际工作提出以下措施,以期提高禽蛋产品质量安全。

一、实现目标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产出来”“管出来”双向发力,聚焦蛋禽养殖中使用禁限用药物、产蛋期不规范用药、禽蛋产品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集中力量开展禽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通过开展蛋禽养殖场排查实施“一对一”精准监管,加强宣传培训和警示教育压实主体责任,加强蛋禽饲养管理提升养殖水平,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规范养殖行为,加强质量安全监测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措施,促使蛋禽养殖场诚信守法意识明显增强、科学用药技术明显提高,禽蛋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1、“一对一”监管。

包括蛋鸡、蛋鸽、蛋鸭、蛋鹅、蛋鹌鹑养殖场和部分出售商品蛋的种蛋场等,逐一登记养殖场地址、养殖规模、负责人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摸清蛋禽养殖场底数,建立监管对象清单。

落实“一对一”监管。

对辖区内蛋禽规模养殖场建立“一对一”监管制度,落实“一对一”监管责任人,监管人员既要落实监管责任,也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实行“一岗双责”。

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

依托“智慧畜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升蛋禽养殖场信息化管理水平,对监管服务对象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

2、开展质量安全宣传培训。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发放安全用药知识手册、明白纸等,宣传蛋禽养殖安全科学用药知识,在蛋禽养殖企业中营造“科学用药、质量至上、保障安全”的良好氛围。

加强质量安全警示教育。

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相结合,通过养殖违法违规用药典型案例、媒体曝光违法违规行为等以案说法、以例警示,对养殖场超范围、超剂量用药,使用原料药、人用药以及其他违禁物质等形成震慑。

实施质量安全告知承诺。

向蛋禽规模养殖场发放规范使用兽药告知书,并签订规范使用兽药承诺书,要求养殖场切实提升蛋禽养殖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种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种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种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作者:李恒山来源:《科学种养》2015年第06期一、产蛋期的饲养1. 产蛋前期从开产到产蛋高峰阶段为产蛋前期,即25~30周龄。

该阶段是产蛋率上升时期,也是母鸡的生长发育从性成熟向体成熟转变的时期,营养需要除供产蛋以外,还要供生长需要。

所以,在饲养上要求日粮的能量、蛋白质、钙、磷水平都较高,增加饲料喂量,以适应产蛋率越来越高和母鸡生长的营养需要。

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从产蛋率达到3%开始增加饲料喂给量,按周调整,通常每周增加日粮喂料4~6克/只,直至出现产蛋高峰为止。

确定母鸡群的产蛋高峰一般采用试探性饲喂方法。

当鸡群产蛋量持续几天停留在一定水平时,可用增加喂料量的方法进行试探,一般每只母鸡在原来的日喂量基础上增加3~5克饲料,连喂3~4天,观察鸡群的产蛋情况,如果产蛋量有所增加,则说明真正的产蛋高峰尚未到来,应继续增加饲料喂量,提高产蛋率。

如果增加饲料的第四天以后,鸡群并没有提高产蛋率,则说明产蛋高峰期已经来到,应该立即恢复试探期之前的喂料量。

2. 产蛋中期从产蛋高峰到产蛋逐渐下降阶段称为产蛋中期,一般指31~50周龄,由于该阶段母鸡产蛋量多,种蛋受精率、合格率好,故称为盛产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产蛋高峰持续较长时间,产蛋率下降缓慢一些,故在饲养上应注意日粮的能量、蛋白质水平要保持不变,当产蛋量下降时可适当减少喂料量。

水是重要的营养之一,供给充足的清洁饮用水是保持高产的基本条件。

3. 产蛋后期产蛋后期是指产蛋量下降到淘汰为止,一般为51周龄以后到淘汰。

这个时期产蛋下降,在生理上由于体成熟后多余的营养主要用于沉积脂肪,在饲养上应根据产蛋量下降的速度适当减少喂料量,或者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使营养满足维持体能与产蛋的需要便可。

饲料喂给量应根据舍温、产蛋率和饲料质量等决定,在气温低、产蛋率高时,应适当增加喂料量,在天气热、产蛋率低时应适当减少喂料量;特殊情况下,如鸡群受到刺激,接种疫苗或光照管理不当出现暂时性产蛋量下降时,则不应减少喂料量。

种鹧鸪的饲养和管理

种鹧鸪的饲养和管理

种鹧鸪的饲养和管理饲养种鹧鸪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蛋。

种用鹧鸪的饲养和管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生长阶段,二是产蛋阶段。

生长阶段包括育雏和育成两期。

育雏期是指鹧鸪需要人工进行保温的生长阶段。

产蛋阶段包括产蛋和休产两期,产蛋期和休产期最适当的安排为70天,产蛋期后,马上强制进行70天休产,依此轮回进行,这是保持鹧鸪较高产蛋量的先进管理方法(产蛋期公母混养,休产期公母分养)。

育雏期的饲养与管理1.育雏期的温度、湿度、光照标准及饲养密度。

育雏期的温度、湿度、光照标准及饲养密度见下表:周龄温度(℃) 湿度(%) 光照(小时/天) 饲养密度 1 35~37 60~70 23 80只/米2 2 32~34 55~60 18 50只/米2 3 29~31 55~60 18 50只/米2 4 26~28 55~60 15~16 50只/米2 5 24~25 55~60 自然光照25只/米2 6 22~23 55~60 自然光照25只/米22.饮水。

出雏后24小时要饮水,先用1:3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让其自由采饮,第二天开始饮0.5%葡萄糖水,连续5天。

再用恩诺沙星(按说明书配水)饮水5天。

育雏期多用干粉性饲料喂鹧鸪,因此,必须保证全天24小时都有饮水供应,绝不允许间断供水、断水或供给不卫生的水。

饮水最好为温开水,不宜太凉。

3.喂料。

雏鸪饮水后,开始寻找食物,这时就可以开食。

可将玉米粉、小米拌熟鸡蛋黄作为开食料门(1000只雏鸪加3~4枚熟鸡蛋黄捣成碎末拌玉米粉、小米),第二天用50%配合料加第一天用料,第三天全用雏鸪配合料。

3日龄内的雏鸪应保持不断料,让其自由采食。

3~10日龄,每天饲喂6次,即上午2次,下午2次,上半夜1次,下半夜1次。

10~ 28日龄,每天喂5次,即减少下半夜那次。

4周龄后每日喂3~4次。

投饲量第一周内日平均8克/只,以后逐渐增加,以当次吃完为准,最好不留料底。

雏鸪的饲料配方为:玉米28.5公斤,豆粕19公斤,麸皮2.5公斤,种鸪专用浓缩料2.5公斤。

家禽种蛋的管理制度

家禽种蛋的管理制度

家禽种蛋的管理制度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蛋类作为高蛋白、低热量的营养食品备受青睐。

而家禽种蛋的管理制度,对于保障蛋类品质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家禽种蛋的管理制度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家禽种蛋管理的意义1. 保障蛋类食品安全家禽种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有效保障蛋类食品的安全性,减少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2. 提高蛋类质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质量,促进禽类生长发育,进而提高蛋类的质量、口感和营养价值。

3. 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养殖成本,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保护环境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降低污染排放、减少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循环利用。

三、家禽种蛋管理制度的内容1. 疫病防控(1)建立健全的预防接种制度,对禽类进行常规疫病的接种;(2)建立健全的动物监测体系,随时监测家禽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疑似疫病;(3)建立隔离和检疫制度,确保新引进的禽类不携带疫病,防止传染。

2. 饲养管理(1)建立科学的饲料配方制度,保证禽类获得均衡的营养;(2)建立规范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定时定量投喂、清洁卫生、规律运动等;(3)严格管理饮水,确保饮水清洁卫生,充足供给。

3. 环境管理(1)建立规范的饲养场所管理制度,保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饲养密度过高;(2)建立垃圾处理和卫生清洁制度,定期清理禽舍、消毒杀菌,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

4. 蛋类采集管理(1)建立规范的蛋类采集制度,定期巡查、清理和消毒蛋笼;(2)采用适当的蛋类保存方式,确保蛋类新鲜、无异味、无脱皮等质量问题。

5. 冷链及运输管理(1)建立冷链管理制度,保证蛋类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适宜,保持蛋类品质;(2)严格执行运输规范,确保蛋类运输车辆清洁卫生、无异味。

6. 检测和质量监控(1)建立蛋类质量检测制度,定期进行水质、蛋壳、蛋液检测,确保蛋类质量符合标准;(2)建立蛋类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蛋类质量档案,记录蛋类生产过程,追溯质量问题的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蛋的管理一、种蛋在产出前后的变化过程在输卵管中,潮湿的蛋白膜可使水分自由通过,一些细菌也可以“穿透”蛋白膜进入蛋壳;此后,蛋白膜渐渐变干,形成防止细菌“穿透”的结构;“穿透”进入蛋壳的细菌还可能进入蛋白,蛋白中的抗菌蛋白质在产前的酸度下对细菌具有杀伤作用。

最后一道抗菌屏障是卵黄膜。

同时,外壳膜变干,包缠在内壳膜上,形成一道生理屏障,完成这一过程约需24小时。

当细菌“穿透”作用减弱时,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蛋白开始发生变化,为胚胎发育做准备,这包括在外胚层两侧建立最佳酸碱梯度和液化蛋白,以降低气体交换和养分释放的阻力;完成这一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鸡蛋的蛋白质量,而蛋白质量又取决于遗传、环境和营养等因素。

如果种蛋贮存时间过长,那么蛋白的变化会超出胚胎发育的最佳生理点,因此,为了降低储存对种蛋品质的影响,人们常常采用控制环境的方法,放慢蛋白的液化速度和降低代谢,推延达到最佳点的时间。

二、加强开产母鸡的培训,避免在地面产蛋开产前后的一段时间(23-29周)是一个关键时期,母鸡的产蛋习性在这个时期内形成,如果母鸡形成在地面产蛋的习惯,那么它们将终生在地面产蛋,这些蛋将不能作为入孵种蛋,这极大地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对母鸡的培训,使其习惯在产蛋箱内产蛋。

安装产蛋箱后,应添加足够的垫料,每天翻动一次垫料,全天开启产蛋箱门,可在产蛋箱内放置一些乒乓球,引诱母鸡在产蛋箱内产蛋。

开产后,增加巡视鸡舍的次数;发现有地面蛋,随时捡起;发现在地面做窝并准备产蛋的母鸡,抓起放进产蛋箱。

尽量减少鸡舍内的阴暗角落,防止母鸡在这种地方产蛋。

比如,在平养鸡舍,产蛋箱底距地只有30-40厘米,母鸡极易在下面产蛋,因此建议用塑料网或其它材料封闭产蛋箱下方的空间;在“两高一低”的鸡舍,人们常常使用木条板,作人员阶梯,母鸡也易在下方产蛋,因此建议将其移出室外或将其封闭好。

三、加强产蛋箱的管理,防止种蛋污染由于鸡蛋产出后首先接触的是产蛋箱,产蛋箱的环境将直接影响鸡蛋的卫生,因此在产蛋舍的日常管理中应把产蛋箱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

操作建议1在产蛋箱顶部安装一条铁丝,防止鸡只在上面栖息和大便。

2用湿布檫拭产蛋箱的顶部,每周两次。

3每天检查产蛋箱的底部,发现有问题及时修理。

4产蛋箱的垫料最好使用稻壳。

5在关闭产蛋箱前检查垫料是否充足,如不足立即补足。

6产蛋箱的垫料应经常更换,一般每两周换一次。

7在捡蛋时,如发现产蛋箱内有鸡粪或破蛋,随手将它们和脏垫料去除。

8开灯后开启产蛋箱,关灯前关闭产蛋箱。

表一种蛋表面的细菌数种蛋的卫生状况细菌数(个)洁净3000-3400带粉尘25000-28000脏390000-430000表二细菌穿透细菌穿透进入蛋壳的百分率种蛋比重30分钟后60分钟后24小时后1.073441541.081825271.09111621四、精心选择种蛋,防止种蛋交差污染这项工作应主要在鸡舍内集蛋时完成,以减少摆弄种蛋的次数,但在大多数养鸡公司,则主要在孵化厅完成。

种蛋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 脏蛋、破蛋、裂纹蛋不可当作种用。

若不挑出,在孵化过程中,则是一大污染源。

2 种蛋带有小粪粒,不能用手搓,要用刀片刮。

3窝外蛋不可作种用。

有的窝外蛋看上去很干净,一些人认为淘汰很可惜,就作了种用,这一点不可取。

4 薄壳蛋、沙皮不可作种用。

五、种蛋外观质量监测种蛋收集和选择时常出现一些问题,并造成孵化率降低。

若这一问题不解决,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雏鸡质量问题。

本监测简单、用时少,易于发现和量化种蛋选择和收集问题。

种蛋质量监测应每周做一次,从每个鸡群所产种蛋中抽取五盘一一检查,并在检测中记下有问题的蛋数,以此来量化种蛋收集和选择中的问题,建立各项指标的标准,对每个鸡群进行评估。

表三为鸡蛋质量监测单。

这一规程将证明哪些鸡群集蛋工作令人满意;哪些鸡群需要再做培训(如本例中的B群)。

从种蛋质量监测中获得的信息应通知鸡场管理人员,以便他们与生产者一起提高种蛋收集与选择的操作质量。

表三种蛋选择与收集项目/群号A B C D E 大头朝下103181210脏611654污染27461沾木削24463破裂15122薄壳46354其他不合格蛋38484沙纸擦净蛋00000蛋匡状况(净或脏)净脏净净净六、蛋壳质量评估文献早已证实,低劣的蛋壳质量对孵化率有不良影响。

及时、准确地评估蛋壳质量,能及时发现种鸡饲养中的问题(应激、疾病和营养缺乏),改进管理、疾病治疗和增加日粮营养,以便提高种鸡群所产种蛋的蛋壳质量;并能为湿度设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蛋壳质量的评估方法有多种。

一是目测法,当破蛋、畸形蛋、皱蛋、大小头沙皮和暗纹蛋发生率高时,蛋壳质量低劣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量化法,测定蛋壳厚度、孔积率、破壳强度、弹性和比重的方法。

在上述的量化方法中,比重法为种鸡质量控制规程提供了一个简易的操作方法。

用比重为1.075、1.080和1.085的盐溶液来测定蛋的比重,这种方法既保证了准确性,又增加了获得可靠蛋壳质量评估的时效,极好的兼顾了准确性和时效这两个方面。

这些溶液可以用比重计来掌握配制。

用表四确定配制这些溶液所需的盐和水的近似量。

盐溶液的温度必须维持在18.3摄氏度,以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表四每4加仑的水配制比重溶液所需的盐量溶液比重每4加仑水所需盐量(磅)1.075 1.080 1.085标准溶液2.60 4.00 4.10 7-10把鸡蛋放入三个盐溶液中,顺序是比重小、中、大,取出浮起的鸡蛋,计数并记录。

例如,如果有100个蛋,其中20个在1.075溶液中浮起,40个在1.080溶液中浮起,40个在1.085的溶液中浮起,那么鸡蛋的平均比重用下面方法计算得出:〔(20×1.075)+(40×1.080)+(40×1.085)〕/ 100=1.081一般地,鸡群所产种蛋比重低于1.080,则表明蛋壳质量不良,在这种情况下,应请教营养学家或添加贝壳。

七、种蛋消毒种蛋消毒有两种流行方法,一是福尔马林熏蒸,二是消毒药喷洒。

西方一些国家考虑人体健康,已禁止使用福尔马林熏蒸,只使用消毒药喷洒。

当今,中国已开始提倡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家禽界应率先提倡禁止使用福尔马林熏蒸,而改用喷洒消毒。

1.福尔马林熏蒸用福尔马林熏蒸脏蛋,效果不好。

熏蒸后的种蛋表面无药物残留,要防止重复污染。

贮存在低温条件的种蛋,熏蒸前要先预温;凉蛋直接熏蒸,甲醛气体与冷凝水结合,渗入蛋内,造成胚胎死亡。

一般用3倍浓度熏蒸,即42毫升福尔马林和21克高锰酸钾,或者7克多聚甲醛/立方米。

熏蒸时间20-25分钟,这是指达到有效浓度后的时间;对于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反应的方法,混合后就能达到有效浓度;而对于多聚甲醛加热分解的方法,只有全部分解后,才能达到有效浓度。

熏蒸温度20℃以上。

熏蒸湿度60-80%。

熏蒸后排风时间40分钟以上。

外卖的种蛋,熏蒸后应在蛋库内贮存一天后再打包。

2.喷洒消毒喷洒消毒不适合脏蛋消毒。

因为蛋表面赃物与消毒剂起反应,降低消毒效果;喷洒后,蛋温下降,蛋内形成较强负压,鞭毛类杆菌“穿透”加强,造成蛋内容物污染。

最好在集蛋后尽快实施喷洒消毒。

喷洒时,消毒药应覆盖种蛋表面。

消毒药中,不应含有福尔马林,季胺浓度不宜过高;AA公司建议配方是:1%双氧水、0.05%过氧乙酸和175ppm的季胺。

八、最佳贮存条件与时间正如上文所述,在贮存期间,种蛋内部只有蛋白在结构和形态方面发生变化。

为使种蛋在入孵前拥有良好的蛋白质量,保持胚胎活力,我们应制定一套科学的种蛋贮存规程。

由于种蛋的蛋白质量取决于母鸡周龄和遗传两个因素,因此,我们很难制定出一套同时适应于所有公司的种蛋贮存规程。

应根据各公司的实际情况,先拟定一个规程,经过试验,作出必要的修正,并确定下来。

表二,是种蛋贮存条件与时间的建议。

表二最佳贮存条件与时间种鸡周龄温度(℃)湿度(%)时间(天) 35周龄前2050-607-8 36-50周龄18.3752-5 51周龄后13801-2九、种蛋库的管理每三小时,记录一次蛋库的温度、湿度值,了解温、湿度的变化情况,检讨蛋库的保温性能,及时检查空调和加湿器的运转状况。

若温度、湿度偏离正常设定值,则应及时调整空调和加湿器的设定值。

每天打扫两次蛋库,早晚各一次,保持蛋库整洁,并用消毒药消毒地面。

蛋车或蛋盘距墙不少于20公分,蛋车或蛋盘之间应保持10公分的距离,使空气循环通畅。

应在种蛋或蛋车上作入库时间的标记,防止某车或批种蛋长期压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十、落地蛋处理(脏蛋)A.洗蛋仅用于脏蛋,洁净蛋一般不用洗蛋。

因为洗蛋造成的孵化率下降和破损率上升(一般为2%左右),而且即使洗蛋方法得当,种蛋表面的细菌数也比其他方法高。

B.洗蛋的时机:种蛋产出后,随着时间推移,种蛋表面污染程度迅速提高,细菌的壳膜间穿透作用加强,因此,每天必须收集脏蛋不少于五次,并立即洗蛋。

但早晨的第一遍脏蛋不作种蛋,也就不必洗蛋。

C.洗涤用水的质量:如果所用水中铁、镁、钙含量高,由于这些成分与洗涤剂/消毒剂起拮抗作用,影响洗蛋效果。

因此必须用软化水作为洗涤用水。

洗涤用水不可重复使用。

D.洗涤水的温度;最佳洗蛋水温度为42--45℃。

如果温度过低,蛋内容物收缩,洗蛋脏水被吸入蛋内,造成污染。

如果水温过高,可能造成胚胎死亡,孵化率下降。

E.洗蛋时间:洗蛋时间不得超过3--4分钟。

如果3--4分钟仍洗不干净,这种蛋不可作种用。

洗蛋时间越长,破损率越高。

F.洗涤剂/消毒剂的选择:用做洗碗的洗涤剂就可以,建议浓度为0.5--1%。

苏达是较好的消毒剂,洗涤效果也很好。

G.漂清:蛋洗涤后,应作漂清。

漂清水需用无菌水,其温度应高于洗涤水,一般为45-- 48℃。

H.洗净蛋的干燥:不得用布擦干蛋表面。

干燥过程应在洁净、无粉尘、室温22℃的房间内进行。

在蛋表面干燥前,不得码盘,以免造成再次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