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其人,读其诗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鉴赏四法

古代诗歌整体阅读鉴赏四法
作 品 。
3 挖 掘 意境
2 沿波讨 源
“ 波 讨源 ” 语见西 晋诗人陆 机 Ⅸ 沿 , 文 赋 》:“ 沿 波 而 讨 源 ” 南 朝 . . 勰 或 。 梁 刘 《 心 雕 龙 知 音 》 “ 缀 文 者 情 动 而 辞 文 : 夫 发 , 文 者披 文 以入 情 。沿 波 讨 源 , 幽必 观 虽 显。 在古典诗词鉴赏上, ” 会 “ 波 讨 沿 源” 。就是 指 会根 据 诗 中的 线 索去 探 究作 品 之 源乃 至作 者 的 师承 之 源等 。如 , 宋代 大 读 文 学家 王安 石 的词 《 枝 香 ・ 陵 怀 古》 对 桂 金 , 其中的 “ 今商女, 至 时时 犹 唱 , 庭遗 曲 4 比勘异 同 后 , 就不能不沿波 讨源 , 了解这 是化用唐 代人杜牧 俗 话 说 :“ 比 较 , 有 鉴 别 。 在 鉴 有 才 ”

的 诗 《春 望 》: 国破 山河在 , 春草 木 深。感 时花 溅 泪 , 城 恨别鸟惊 心。 烽 火连 三 月 , 书抵 万金 。 白头搔 更短 , 家 浑欲不胜 簪。 我们 了解杜 甫其人及 此诗的 写作背景 , 就 有助 于读 透 它 。杜 甫 , 有治 国的理 想 。 他 具 在 《 赠 韦左 丞丈 二 十二韵 》一 诗 中表 白: 奉 “ 致君 尧 舜 上 , 使 风 俗 淳 。 再 ”其 诗 , 往 与 往 反映 社会 现 实 紧密联 系在 一起 , 因而 有 “ 诗 史”之美誉。诗风沉郁顿挫 。《 望》 当 春 , 作于 “ 史 之乱 ” 中 , 人住 在安 禄 山叛军 安 诗 统治之 下的长 安城 。了解 了诗 人 及此诗 的 写 作 背 景后 , 们 也就 不 难理 解 :为 何 感时 伤 我 别 , 本 无情 感 的 花 也 会 “ 泪 ” 鸟 也 会 连 溅 , “ 心 ”;为 何 “ 书 ” 如 此 珍 贵 , 抵 万 惊 家 “ 金 ;为 何诗 人年 仅 4 O余 岁就 已成 “ 白头 ” 而且 “ 搔更 短 , 欲 不 胜簪 ” 浑 。这 一 切 都 是 “ 史 之乱 ”所 致 。 感 时伤 别 , 诗 人 其 他 安 与 同题 材 的 作 品如 “ 吏 ” 三 、三 别 ” 等 相 近 , 所 体现 的诗 风 也是 沉 郁 顿挫 。知 人论 世 , 这 要求鉴 赏者除 了多读 诗人的 作品之外 , 还要 尽 可 能 多读一 些 史传 、笔记 、诗 话 、词 话 等 。 唯 有如 此 , 能 由 “ 才 知人 论世 ”而读 懂 读 透

读书的经典诗句或格言

读书的经典诗句或格言

读书的经典诗句或格言读书的经典诗句或格言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3、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4、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

——葛洪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葛洪6、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王符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9、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陶宗仪10、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李诩读书的经典诗句1、知识比金钱宝贵,比刀剑锋利,比枪炮威力大。

2、人的一生或许是一个不间断的学习过程,但无需在学校完成。

——蒙田3、记诵之法,学问之舟。

——(清)章学诚4、读书是点亮人生的火炬,实践是成就人生的摇篮。

5、学习名人是方法,点亮自己是目的。

6、人是活的,书本是死的。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

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7、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

兵多行虑之华(声大而杂),书多语愁蔓(*繁杂冗长)……要以我用书,勿以书所绊。

——彭兆荪8、读书眼欲黠,如贾胡,到处辄止;心欲检,如惜福人,饭间粒坠,必拾入口。

——陈士奇9、由书本得来的学识,不是真学识。

由书本得来的经验,不是真经验。

欲求真学识、真经验,须抛开书本,对人情物理,随时随地地用心考究。

我愈读书,愈不会为人,不能做事,从今以后,我不再读书,我立志先读人。

——宣永光10、模仿写不出好*来,要像勤劳的蜜蜂那样,博览群书,吸取各种各样的花露,在你自己的人格中,经过一番消化调和组织,酿出你自己的蜜来。

——冰·心11、身边要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读诗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12、养成读书的习惯,对孩子是很重要的。

现在有的孩子家庭教育基础不好,家长没能让他们在读书中得到乐趣。

孩子应该有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我在看书时,一看到好的*,就要叫第三代过来,说"这篇*很好玩",然后再讲给他们听,想以此来培养他们得到读书的乐趣。

劝人努力读书的古诗

劝人努力读书的古诗

劝人努力读书的古诗劝人努力读书的古诗不能做书的奴隶,而应做书的主人,让书服从我们的意志,供我们运用。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劝人努力读书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劝人努力读书的古诗1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4、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藏克家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华罗庚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焕9、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1、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1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13、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王符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1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培根1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17、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越恒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1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唐诗三百首序》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22、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王安石23、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唐·高适2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25、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26、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

——唐·李益2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阮元28、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鲁巴金2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朱用纯30、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藏克家3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3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人赠书的诗句

古人赠书的诗句

古人赠书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古人赠书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古人读书的诗句,谚语,格言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5、3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有3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0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0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0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0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0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10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0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0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109、立志宜思真品行,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3国志》22、熟读唐诗3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3百首序》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国志》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10、奇文共观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2.古人爱书的诗句1心只读圣贤书--,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天机云锦用在我,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310首》文章千古事,书中自有颜如玉.杜甫《奉赠韦左丞丈2102韵》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1语自然万古新,学海无涯苦坐舟--谚语两耳不闻窗外事.杜牧《读韩杜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百事荒芜--李诩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万卷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书读百遍,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5绝》书中自有黄金屋,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2首》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预支5百年新意?1日不书.苏轼《送安惊落第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9月1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奇文共观赏,其义自见--?书山有路勤为径3.我国古人赠书、藏书从详细内容方面来说,任何1则书写完整的赠言,通常均应包括赠言主体内容、受赠者姓名、赠言缘由、书赠者姓名、书赠时间等等。

勉励人的诗句

勉励人的诗句

勉励人的诗句勉励人的诗句 11、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谢逸《送董元达》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5、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于鹄《题邻居》6、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商量。

——陆九渊《读书》7、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史记》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1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1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14、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

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仿徨。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秋》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16、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韩愈《符读书城南》17、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黄庭坚《送王郎》18、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19、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于谦《观书》20、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太宗《勤读》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三到》23、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

——李贺《春归昌谷》24、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探究文本,让多元解读开出绚烂之花——浅谈语文教师如何钻研文本

探究文本,让多元解读开出绚烂之花——浅谈语文教师如何钻研文本
全人 , 及 他 所 处 的 社 会状 态, 样 才 较 为 确 凿, 不 然 , 很 容 易 以 这 要 是
语 文 课 程 改 革 不 可 能 一 蹴 而 就 , 是 一 个 循 序 渐 进 的过 程 。 而
在这 个 过 程 中提 高 语 文 教 学 质 量 .实 现 语 文 高效 课 堂 是 我 们 追
入 , 讨 了 如 何 钻 研 文 本 探
关键词 : 多元 解 读
文本
教师
探 究
中图分 类号 :G6 2 3
文献标识 码 :C
文章编号 :6 2 1 7 (0 00 — 1 5 O 1 7 — 5 8 2 1 )4 0 0 一 2
鲁 迅 曾 说 :倘 要 论 文 , 好 是 顾 及 全 篇 , 且 要 顾 及 作 者 的 “ 最 并
课 堂 的多 元 解 读 中 对 学 生 做 到 正 确 的 价值 引导 ,使 学 生 获得 审
美 愉 悦 , 出现 脱 离 文 本 的误 读 、 读 等 现 象 , 求 教 师 必 须 做 不 创 要 到客观 、 证 、 辩 历史 地把 握 文 本 主题 。 比如 《 褒 禅 山记 》 游 一文 , 于 这 篇 文 章 的 主 题 , 般 人 根 据 对 一 文 章 的 第 三 段 感 悟 认 为 是 “ 成 大 事 必 须 立 志 ” 也 有 人 认 为 是 做 :
彩纷呈的解读中 , 行有效引导和评判。 进
说。
2 探 究 主题
文 本 是 作 者 所 见 所 闻所 思 的 载 体 。作 者 把 自己 的 “ 目的 、 感 受 或 思 想 ” 过 文本 传 达 给读 者 , 望 读 者 可 以 从 中 体 验 到 这 种 通 希
目 的 、 受 或思 想 , 单 的 说 这 就 是 文 本 的 主题 。 主 题 是 文 本 的 感 简

《歌德(全集)(世界名著名译文库)》读书笔记模板

《歌德(全集)(世界名著名译文库)》读书笔记模板
去从事绘画艺术,可他缺少天赋;去投身职业生涯,可他不善于屈伸迎合;去进行科学研究,可他没有足够 的毅力。但是,由于他对这三者均抱着求知的态度,由于他处处坚持题材和内容的现实性与形式的统一和适当, 这样,就是这些错误的奋斗方向无论是进入内心还是转向外界不会是没有收获的 水的颂歌总序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总序
早来的春天
1
总忏悔
2
牧羊人的怨歌
3
变化中的持久
4
泪中的慰藉
5 十四行诗十七

现场 五月之歌
风景
发现 财产
新哥白尼 格言诗辑
0 1
年岁
0 2
蛇皮
0 4
一年到头总 是春
0 6
午夜时分
0 3
《西东合集》 选25首
0 5
目光环绕目 光
三月 让我哭吧
四月
五月 六月
一和一切 风鸣琴
0 1
致拜伦爵士
下面的这段话既是他的人生智慧之语,也是他的性格的一种写照:“事情肯定如此:错误的倾向比正确的倾 向使人更能兴奋起来,他为那种他必然失败的事情奋斗起来远比他能成功的更加努力。”
愚人才目光向彼岸闪烁,想象着有同类住在天国;有为者岿然看定四周,这世界对他几曾沉默!他何须去到 永恒中漫步!认识到了的就径直抓住。他只踏住这一世光阴,任魔怪现形,我行我素。前进中会有苦乐悲欢,他 任何时候也不满足。
我们有理由说,浮士德是一个永远在追求,永远在探索,永远在完善自我,永远在超出自我,又永远在确定 自我的典型人物;《浮士德》写的是人性在艰难的环境中艰难地展开的苦难历程。

写善识人才的诗句

写善识人才的诗句

写善识人才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描绘善识人才的诗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译文: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译文:世上难道没有千里马吗?只是人中难遇识马的人啊!
慧眼识英才,明眸照四方。

——佚名
译文:有智慧的人能识别出优秀的人才,明亮的眼睛能洞察四方。

知人善任,乃为良将。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知人性》
译文:能识别并善于任用有才能的人,才算是优秀的将领。

善识人才者,方能驾驭群英。

——佚名
译文:善于识别人才的人,才能驾驭众多英才。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识别人才的重要性,并赞美了那些能够识别和任用优秀人才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其人,读其诗
——《杜甫诗歌专题展示课》教学反思
杜甫作为中国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其光芒穿越千年熠熠生辉。

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篇,更有颠沛流离中的悲天悯人的呼喊。

学习杜甫的诗歌,更要了解杜甫的人格魅力。

将杜诗放置在杜甫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中去理解,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深层次诗歌阅读,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做了几个突破:
1、强化整合意识。

本节课我进行了跨年段整合,将本册教材中的《望岳》与八年级下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整合,同时也进行了文体的整合,除了这三首诗我又在第一课时安排学生朗读现代文《身寒尤念庇天下》。

通过整合学生能对杜甫不同时期的诗歌有了了解,更有助于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

2、注重“知人论世”的理念。

“知人论世”是诗歌学习的基本原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杜甫,让学生通过预习查找杜甫资料,给杜甫设计名片或制作简历,学生在学习诗歌之前对杜甫的经历、思想有了了解,能更好的理解诗歌,为深层次阅读提供保障。

3、渗透“诗画结合”的方法。

古代诗歌的画面感极强,引导学生将诗歌内容再现成画面,有助于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感悟能力和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反思不足:
1、教学内容的预设应该更合理些,注重“一课一得”。

本节课设
计时“推荐阅读”和“颁奖词”两个环节,我一直处在“鱼和熊掌”的纠结中,导致课堂容量过大,没有完成任务。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课堂不是表演,能给学生收获的就是应该保留的,学生是教师第一考虑的。

2、诗歌教学的延伸很重要,教学应该放慢脚步。

这节课因为推荐阅读没有完成,我用利一节课进行交流,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杜甫诗歌,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补充,思维得到碰撞。

很多时候我们忙于追赶进度,其实教学中我们的确应该放慢脚步,等等学生,不要让学生为追赶老师而奔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