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儿童安全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合集下载

浅析居住景观中的儿童活动设施设计

浅析居住景观中的儿童活动设施设计

浅析居住景观中的儿童活动设施设计
居住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为了满足居民对生活的需求和精神文化的追求,居住
区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景观,而其中的儿童活动设施的设计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不可忽略的
一个重要环节。

如何设计出既安全、实用又符合儿童心理的儿童活动设施,成为了社会关
注的热点问题。

首先,儿童活动设施的设计需要优先考虑安全因素。

在设计儿童活动设施时,需要充
分考虑到儿童年龄、身高等因素,选用安全材料,确保设施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同时,设施上需要设置绳索、扶手等抓握手的装置,防止儿童滑落或者失去平衡而导致受伤。

另外,在设计设施时需要考虑到可调节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年龄的儿童,同时也要避免高
低差异过大。

其次,儿童活动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实用性。

在设计设施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喜好和
能力选择合适的活动项目,如滑梯、秋千、攀爬架等设施,以及足够的跑道、场地等,还
需要考虑到不同季节的气候因素,如夏季需要考虑遮阳问题,冬季需要考虑保温问题。


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实用性和美观性,力求达到完美统一。

最后,儿童活动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符合儿童心理。

在儿童的心理上,他们往往喜
欢色彩鲜明、造型新颖的儿童设施,因此在设计设施时需要用到比较明亮的色彩,并且需
要配备相应的音乐等陪伴设备,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居住区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为了让儿童在这里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必须注重居住区内的儿童活动场地设计。

本文将探讨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的相关问题。

首先,设计者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居住区内儿童的年龄、数量和兴趣爱好等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

比如,针对儿童年龄层次不同,可以设计既有幼儿乐园和亲子活动区,又有篮球场、足球场等大型运动场地,以满足儿童的多元需求。

同时,在儿童活动场地设计中,要注重安全性。

儿童活动场地是儿童们玩耍、锻炼身体的场所,因此场地设计应该考虑到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动作特点,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软垫、护栏等,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此外,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爱好,打造各具特色的场地。

例如,在花园活动场地的设计中,可以考虑在场地中布置水池、草地、石头等自然元素,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带给他们更多的乐趣。

在儿童活动场地的布局上,也应该充分考虑场地的空间利用率和便利程度。

在场地的设置上,应该避免冗长而单调的走廊和围墙,而是应该在场地内增加更多的连通通道,使儿童在不同场地之间能够更加便捷地移动。

最后,儿童活动场地的设施应该符合环保要求,建立绿色的儿童活动场地。

在场地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材料和塑料制品,选择环保材料和自然材料,保持场地的绿色和生态性,让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到自然之美。

综上所述,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儿童的兴趣、安全和便捷需求,还应该考虑到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只有在设计者充分了解儿童的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真正适合儿童成长的儿童活动场地。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关乎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设计儿童活动场地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应该安全可靠。

我们应该将儿童的安全放在首位,避免设计上的潜在风险。

在设计游乐设施时,要确保设备的稳固性和安全性,防止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发生意外。

儿童活动场地应该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和身高差异,设置不同的游乐设施,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应该有足够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儿童是天生爱玩的,他们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和探索未知。

我们应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游乐设施,鼓励孩子们参与到游戏中。

可以设计一座攀爬架,让孩子们锻炼身体的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儿童活动场地还应该有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游戏区域,比如模拟商店、厨房,让孩子们在扮演中学习和发展。

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

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绿地和植物资源来打造一个绿色、环保的儿童活动场地。

可以设置一些花园区域,供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种植。

还可以设置一些节水设施,教育孩子们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安全的活动场所,还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还应该有一些亲子互动区域。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设计一些亲子活动区域,比如亲子游戏区、亲子阅读区,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和学习,促进家庭和谐,培养亲子关系。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可玩性、环境保护和亲子互动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地居住在大型住宅小区中,而小区的儿童活动场地成为居民的一项基础设施需求。

合理的儿童活动场地设计能够满足儿童游戏、学习、锻炼的多重需求,同时也为小区增加了活跃度和归属感。

为了加强对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的研究,以下是针对该领域的探讨:一、空间规划设计在儿童活动场地的空间规划上,需要注意儿童活动场地的合理布局、活动场地的面积以及活动场地的标准化,在布置儿童活动场地的时候要根据小区业主儿童年龄段分类,如0-3岁,3-6岁,6-12岁等,然后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合适的活动设施。

二、活动设施设计儿童活动场地的活动设施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活动设施能够起到保护儿童安全和丰富儿童生活的作用。

在活动设施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经过权威认证的设备,如儿童游乐设备的质量、安全标准等。

儿童活动场地的附属设施也是关键,因为这些设施能够让儿童体验到更加丰富的娱乐和学习方式。

例如:休息区、饮水设施和厕所等。

四、美化设计除了基础设施的设置,美化设计对于儿童活动场地的吸引力也非常重要,因为好的美化设计能够与儿童互动,并在儿童心之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因此,美化设计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考虑,例如:针对年龄小的儿童选择更加色彩鲜艳的设计方法,针对年龄大的儿童选择更加简洁清晰的设计风格。

五、维护管理儿童活动场地的维护管理是非常关键的,这些设备不仅需要安全、耐用,也需要防盗防潮、保养等。

因此,小区管理方需要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维护,维修或更换设备的故障或过期设备。

以上五个方面是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的核心内容。

通过这些方面的考虑,在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帮助儿童锻炼身体、丰富儿童生活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居民们对小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关于基于儿童安全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关于基于儿童安全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关于基于儿童安全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摘要]本文从满足儿童安全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我国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根据儿童活动特征,选取居住区中儿童活动最集中、使用率最高的道路空间、植物绿化、水体、铺地、健身器械、小品等几个方面提出针对儿童的安全设计观点。

[关键词]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儿童安全一、研究背景、现状与意义1.背景与现状:安全,是人类仅次于吃饭、睡觉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的第二位基本需求。

作为居住环境设计的三个原则,安全原则位列方便原则和舒适原则之前,被摆在首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安全的需要从过去简单的防火、防盗变的更加多元化、综合化。

与成人相比,儿童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其活动半径小,活动范围固定,居住区内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儿童可达性最高、活动最频繁的地方。

而儿童并没有活动场地的概念,每个孩子都有把任何身边的事物变成游戏对象的天赋。

因此,居住区内的任意角落都有可能变成他们的游戏环境。

由于我国住宅市场化的时间不长,在居住区内设置专门的儿童游戏场地尚属于起步阶段,且存在着数量太少、使用率低等问题。

儿童作为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之一,通常是与成人“共用”居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

虽然这些公共活动空间满足了大部分成人活动的需求,但是对儿童活动的考虑却少之又少,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儿童由于年龄小、缺乏常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与成人相比,对公共活动空间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

居住区内儿童专门游戏场地的缺乏、活动空间与尺度成人化的设计、不安全隐患的存在等等,都对儿童的安全造成威胁。

据研究显示,城市儿童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乡镇。

城市中有关儿童安全防范措施明显不足。

现代城市在建筑设计时,并没有对儿童的活动及其安全予以充分的注意,导致城市儿童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据调查显示,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儿童伤害案例中,发生在居住区中的儿童伤害案例占40%以上。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对于提供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应以儿童的需求为出发点。

儿童活动场地应满足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包括运动、游戏、社交、学习等方面。

运动场地应设置各种儿童运动设施,如滑滑梯、秋千、跷跷板等,以促进儿童的体能发展。

游戏场地应提供各种有趣的游戏设施,如踢球场、篮球场、乒乓球桌等,为儿童提供各种游戏体验。

社交场地应有丰富多样的互动项目,如沙坑、水池、互动游戏区等,以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习场地应提供图书角、绘画区、手工制作区等,为儿童创造学习的环境和机会。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

儿童活动场地应具备安全的设施和环境,以避免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游戏设施应设置合理的防护措施,如采用柔软的材料、加装防护网等,以保护儿童的安全。

儿童活动场地应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儿童进行监护和引导,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救助措施。

儿童活动场地应设置合适的警示标识和指示牌,提醒儿童和家长关注安全事项,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

儿童活动场地应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设计中应注重绿化和景观的布局,保留和利用现有的植被和自然元素,营造出绿色、自然的氛围。

儿童活动场地的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选择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生态影响。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应注重共享性。

儿童是社区的重要一员,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并提供适用于所有儿童的活动设施。

儿童活动场地也应考虑到家长的需求,提供便利的休息和观察设施,为家长提供一个安心放心的环境。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应以儿童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安全性、环境保护和共享性。

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有趣和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场所。

安全性理念下的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探讨

安全性理念下的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探讨

安全性理念下的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探讨摘要:户外活动对于释放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居住区,往往会建设各种类型的儿童户外活动场所,但当前的市场愈加重视个人利益,对于营造真正可以培养儿童耐心、创造力,提高儿童身体素质的户外场所有所忽略。

本文从景观设计入手,着重探讨在保持安全性的前提下,如何为儿童提供更舒适、健康的户外活动空间。

关键词:户外空间;儿童活动;景观设计引言:有健康稳定的社会秩序,才有中国当今社会的井然有序。

儿童的户外活动空间亦是如此。

其包括关于儿童休息、儿童观察力培养以及儿童游戏等多种类别。

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儿童们原本的自然活动空间已经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城市中真正为儿童提供的户外活动空间少之又少,就算有也存在很多安全性上的问题,这些场所的绿植、娱乐设施等布局设计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现状及问题城市中的居民越来越多,当今家长也逐渐加大对儿童的能力培养,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或者有些儿童沉迷于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从而导致大部分人对于儿童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所忽视。

尽管在城市居住区的一些大型购物商场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专为儿童设计的游戏场所,而一些户外的空间则逐渐被建设为经济利益相对高的一些活动场所。

当然,在中国也有十分出名的一些户外活动场所,比如迪士尼乐园、儿童王国以及星球乐园等,都是适合儿童的户外活动场所,这些户外活动地在景观设计上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这些场所在实际运行中更多的去迎合了成年人的序需求,对儿童自身的需求上有所忽视。

从总体上来看,在城市居住区范围内,在安全性基础上建设的一些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还很少,国内一些儿童户外活动的空间也大多从国外引进,缺乏创新性。

在景观设计上,城市居住区的儿童户外场所与其它种类的户外场所相比仍有待提高改善,很多景观设计一昧追求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没有真正做到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等。

浅析居住景观中的儿童活动设施设计

浅析居住景观中的儿童活动设施设计

浅析居住景观中的儿童活动设施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活动设施在居住景观中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儿童活
动设施是为了满足儿童游戏和运动需求而设置的设施,其设计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安全性、
趣味性和适用性等因素。

本文将从儿童活动设施的设计原则、设计要素和设计技法三个方
面对居住景观中的儿童活动设施设计进行浅析。

儿童活动设施的设计原则是确保儿童的安全性。

在设计儿童活动设施时,必须要考虑
到儿童的安全因素,例如采用圆滑无棱角的边缘设计、避免尖锐物体和危险的材料。

设计
儿童活动设施时还应该遵循人机工程学原理,确保设施的高度和尺寸适合儿童使用,以防
止儿童因为玩耍不当而发生意外。

儿童活动设施的设计要素需要注重趣味性。

儿童活动设施是为了满足儿童游戏和运动
需求而设置的,因此其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兴趣和喜好。

可以在设施中设置幻灯、喷
泉和音乐设备,增加设施的趣味性。

还可以在设施的颜色和形状上下功夫,使其具有吸引
力和互动性,以吸引儿童参与游戏和运动。

设计儿童活动设施还需要运用一些设计技法。

其中之一是运用环境配色技法。

在设计
儿童活动设施时,可以在设施的颜色上运用一些明亮和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和蓝色,以增加儿童的兴趣和吸引力。

还可以在设施的周围种植一些花草,以增加设施的美感和观
赏性。

另一个设计技法是运用多功能设计。

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设计出多功能的儿童活
动设施,以满足儿童的多样化需求。

可以在一个设施中设置攀爬、滑梯和秋千等不同功能,以提供给儿童多样化的游戏和运动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关于儿童安全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作者:杨明强薛波涛寇瑞超
来源:《建筑与文化》2012年第12期
【摘要】本文从满足儿童安全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我国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根据儿童活动特征,选取居住区中儿童活动最集中、使用率最高的道路空间、植物绿化、水体、铺地、健身器械、小品等几个方面提出针对儿童的安全设计观点。

【关键词】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儿童安全
1 研究背景、现状与意义
1.背景与现状:安全,是人类仅次于吃饭、睡觉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的第二位基本需求。

作为居住环境设计的三个原则,安全原则位列方便原则和舒适原则之前,被摆在首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安全的需要从过去简单的防火、防盗变的更加多元化、综合化。

与成人相比,儿童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其活动半径小,活动范围固定,居住区内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儿童可达性最高、活动最频繁的地方。

而儿童并没有活动场地的概念,每个孩子都有把任何身边的事物变成游戏对象的天赋。

因此,居住区内的任意角落都有可能变成他们的游戏环境。

由于我国住宅市场化的时间不长,在居住区内设置专门的儿童游戏场地尚属于起步阶段,且存在着数量太少、使用率低等问题。

儿童作为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之一,通常是与成人“共用”居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

虽然这些公共活动空间满足了大部分成人活动的需求,但是对儿童活动的考虑却少之又少,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据调查显示,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儿童伤害案例中,发生在居住区中的儿童伤害案例占40%以上。

研究意义:基于以上现状,从儿童安全的角度对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进行探讨和研究,充分了解儿童活动特征及其对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特殊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创造出既能满足成人使用需要,同时又能兼顾儿童安全考虑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是建筑师们不容忽视的课题,对我国现阶段的居住区设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定义
如果将住宅作为容纳室内居住生活的容器,那么社区物质环境则是容纳户外居住活动的空间载体。

本文中的公共活动空间既包括那些供居住区内居民日常活动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活动空间与场所,也包括构成、围合、界定空间的建筑小品、装饰小品、游憩设施小品、铺地等。

儿童的好奇心重,对于危险的认识不足,常常会在人行道施工工地、停车场角落、边界
围栏驻足玩耍,这些场地对于平衡能力发育成熟、警惕心完备的成年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些城市惯有的环境和角落,而对于儿童来说,则是潜伏的伤害。

3 与儿童安全关联度最密切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安全设计
日本着名儿童研究学家仙田满以儿童活动地点环境特征和活动方式为依据将儿童游戏场所分为以下几类:自然地空间、开放空间、街道空间、冒险空间、隐匿空间、游戏设备空间。

儿童主要是在活动集中的场所,或者最有可能发生趣事的地方逗留和玩耍。

孩子们都倾向于更多地在街道、停车场和居住区出入口处玩耍,而较少光顾那些位于独户住宅后院及多层住宅向阳一侧专为儿童设计的游戏场,因为那里既没有交通,也看不到人。

根据需要,本文选取居住区中儿童活动习性最接近、活动最集中、使用率最高的道路空间、植物绿化、水体、健身器械与各类小品、特定活动空间几个类别,对其针对儿童活动安全的方面进行讨论与探析。

1.道路空间:道路空间是居住区中人流、车流集中的空间,也是活动比较集中的一个空间。

居住区内道路设计尽量采取车行道与人行道分别设置,或者采取种植绿化带的方法进行分隔。

尽量建立人车分流的道路体系,道路表面要平整防滑,方便婴儿手推车和儿童自行车、滑板车的通行,以保证儿童安全。

2.植物绿化:居住区室外环境中,植物在儿童的户外游戏空间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潜在资源。

植物既是绿化的工具,又是空间界定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上,要注意宜选用无刺、无刺激性、无异味、不易引起过敏反应、无虫害、不易倒伏的植株。

3.大门、出入口。

大门和出入口因充分考虑车流与人流的分离,进出有序,人车分离;特别是在大人上下班、儿童上下学的高峰期,门禁与刷卡制度能起到人为降低车速,提高儿童在大门、出入口处的行进安全。

4.围栏、栏杆。

围栏和栏杆能起到划定区域、围合场所的作用,把人们与机动交通和危险区隔离开,同时能保证行人安全,场地边界的围栏至少1.2米高且不允许攀爬。

在居住区内可能产生危险的地界设置围栏,避免儿童闯入危险地带,同时也要注意围栏与栏杆的宽度与高度,避免儿童攀爬穿越,防止卡住儿童的头部、身体、四肢等。

5.水体。

人类有亲水的天性,水体对儿童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居住区中常见的水体设置有鱼池、戏水池、涉水池、小喷泉、跌水景观等。

戏水池、涉水池等参与性水体,应设置满足儿童身体尺度的与连续跨越要求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水的深度不宜过深,一般在15—30cm 之间,水体的边缘和底部应有防滑处理。

养鱼池、喷泉、跌水等景观性水体,要有适当的栏杆阻隔,避免儿童跨越跌落,同时安装水质过滤装置,或保持更换用水,保证水源清洁。

6.座椅、桌凳、健身器械。

座椅、桌凳的设置应该为居民提供休息、交往和赏景的便利,注意保持与车行道的距离。

它们应该设置在铺装地面上,并有道路可达。

必须保证桌子一边设有固定的椅子,桌面上部应不高于地面90cm,下部则应至少高于地面60cm。

多采用木头、塑
胶等软材质,缓冲儿童在玩耍过程中的碰撞。

同时充分考虑儿童的身体尺度,避免跌落摔伤。

居住区中的成人健身器械针对成年人的尺寸设计,符合成年人的安全标准,但却不适宜儿童使用。

应隔离儿童游戏器械区和成人健身器械区,并设立醒目警示标示,标明器械使用者上下限年龄段。

7.铺地。

路面铺装设计应以安全为核心。

在儿童活动集中的区域,地面铺装应当充分考虑安全性能,选择硬度小、弹性好、抗滑性好、表面光滑的材料,以避免儿童玩耍时跌倒受伤。

4 结语
居住区的户外活动空间是儿童可达性最高的空间类型,而这个儿童活动频繁的环境中却缺乏适合的儿童游戏器械和游戏场所。

作为设计师,对居住区安全的理解应当从过去的“亡羊补牢”转变成“未雨绸缪”,将“安全设计”转变为“设计安全”。

本文列举只是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中对儿童安全影响较密切的部分,而关注儿童的诉求,考虑细节,设计出满足儿童使用安全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是我们应继续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晔,3-10岁儿童对居住区活动环境设施的需求,同济大学,2007:51
[2]姚鑫杨玲王龙海:城市儿童活动空间调查研究—以天津市儿童活动空间为例,华中建筑,2007(6):85
[3]杨雄;陈建军:关于中国儿童安全现状的若干思考,当代青年研究,2005:4
[4]杨姿倩: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9:44,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