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精选五篇)

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精选五篇)第一篇: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第0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一、基础练习1、布衣将相、世袭贵族主宰政治2、无为而治、豪族、土地兼并3、D4、A5、D6、D二、拓展练习7、(1)经济萧条,国家贫弱。
(2)汉高祖。
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轻百姓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3)受到秦朝横征暴敛导致失国的历史教训的影响,同时汉初统治者作风朴实谨厚也对国家政策的实施有影响。
(4)汉初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
史家称其为“文景之治”。
8、(1)主张无为而治,实行仁义。
反对严刑峻法;反对滥用民力,主张减轻徭役;反对奢侈骄淫,崇尚俭朴。
(2)以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为主体,体现儒家的仁政思想。
西汉的无为不是消极、倒退思想,而是把无为作为实行仁政的具体体现,这种思想顺应了当时的客观形势和人心所向,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第09课汉武帝时代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一、基础练习1、亲信近臣、内朝、外朝2、C3、D4、C5、D6、C二、拓展练习7、(1)西域、河西四郡(2)A:西域都护府;B:酒泉郡;C:长安8、(1)可以参考汉代出土的农书记载;(2)还可以通过大量出土的各类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或种子遗存、汉代水利工程遗址、汉代画像砖以及墓室画上关于农业生产画面的描绘等丰富的一手资料,发现、了解这一时期我们农业的发展情况。
第10课东汉的兴衰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一、基础练习1、王莽、托古改制2、文教治国、皇家图书馆、郡国学3、C4、D5、C6、C二、拓展练习7、(1)近亲、近臣是东汉最大的豪强地主。
反映出豪强地主虽田宅逾制,但地方官员慑于压力或出于自身利害考虑,无法解决尖锐的矛盾。
(2)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在经济上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生产,生活富有奢靡。
上海市历史高一上学期2024年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他虽熟读兵书,但只会按图索骥,不能灵活变通。
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赵括被秦军大败。
这说明A. 间接经验往往不可靠B. 书本知识是认识的基础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答案:C解析:A选项错误,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取决于其来源和是否被实践所证实,不能一概而论说间接经验不可靠。
B选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并非认识的基础。
C选项正确,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在实战中失败。
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
D选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多种,包括通过学习书本知识、与他人交流等。
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经济凋敝,汉高祖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汉初与汉武帝时期采取不同统治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 阶级矛盾是否尖锐B. 社会经济状况C. 皇帝个人喜好D. 主流思想演变答案:B解析:A选项,汉初与汉武帝时期,阶级矛盾虽然存在,但并不是两者采取不同统治政策的主要依据。
汉初社会经济凋敝,需要恢复和发展经济,因此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而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了巩固大一统的局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故A选项错误。
B选项,汉初社会经济凋敝,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汉高祖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了巩固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因此,社会经济状况是汉初与汉武帝时期采取不同统治政策的主要依据。
故B选项正确。
C选项,皇帝的个人喜好虽然会对政策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政策的主要因素。
上海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答案

上海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答案1、68、学习书法,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重要方法。
如果你想临摹唐代书法家的字帖,可以选择()[单选题] *A.王羲之和王献之B.王羲之和颜真卿C.王献之和欧阳询D.欧阳询和颜真卿(正确答案)2、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
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单选题] *A.亚历山大帝国B.西罗马帝国C.奥斯曼帝国(正确答案)D.阿拉伯帝国3、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单选题] [单选题] *A. 国民革命运动B. 工农武装割据(正确答案)C. 开辟敌后战场D. 解放战争胜利4、2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单选题]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正确答案)5、36.以下统一王朝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单选题] *A.秦朝B.西汉(正确答案)C.东汉D.西晋6、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
”张择端通过画笔也生动描绘了开封繁华和市场繁荣的景象,这幅画作是()[单选题] *A.《兰亭集序》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正确答案)D.《盛世滋生图》7、康熙帝不仅是“康乾盛世”的开拓者,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通过平定地方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
下列属于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有①设置台湾府②平定噶尔丹叛乱③雅克萨战役④设置驻藏大臣()[单选题] *A.①②③(正确答案)B.②③④C.②③D.③④8、61.《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2)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第一章:古代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1.1 古代中国的历史观古代中国人的历史观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他们认为历史是循环往复的,有着明显的周期性。
他们相信人类社会的起源是自然出生的,天际有贤人、圣人的存在。
同时,他们也强调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是人们的努力的结果。
1.2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历史理论,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表现。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2.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封建社会是指农业社会中的一种社会制度,它的主要特点是土地私有制、农业经济为主、以地主、贵族为统治阶级、依靠农民进行生产。
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2.2 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起义的爆发往往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困苦和压迫,他们希望改善自己的命运。
农民起义促使封建社会的变革和演进,对封建制度的稳定产生了冲击。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3.1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开始。
这场革命推翻了满清帝国,建立了共和国。
辛亥革命为中国社会的变革铺平了道路,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3.2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场重要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运动。
它于1919年5月4日爆发,标志着中国青年对封建道德和外国侵略的抗议。
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和现代化进程。
第四章:世界历史4.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全球范围的战争,起因于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
战争的结果是纳粹德国和日本的失败,以及世界格局的重塑。
这场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二战后世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2 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冷战是1945年至1991年期间的一段时期的国际关系。
上海高中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分册练习册答案

上海高中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分册练习册答案第一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基础练习1.林则徐虎门销烟2。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3。
B 4。
A 5。
B 6。
D二.拓展练习7.(1)“我”指香港。
“母亲”指祖国——中国。
“海狮”指英国。
(2)该诗既唱出了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又颂扬了中华名族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意在唤起民众,共同抗击外侮,兴我中华,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8.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不是把中国拉向近代化,鸦片战争确实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但这只是战争的客观影响,并非侵略者的本意;而且战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种文明是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为代价的。
这种观点没有正确区分战争发动者的本意与战争的客观影响。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基础练习1.亚罗号马神甫第二次鸦片战争2。
英国法国3。
D 4。
D 5。
A 6。
B 7。
1858年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约4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1864年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裹斋桑湖、特穆尔图卓尔在内)44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中俄《伊犁界约》等几个边界协定书割占斋桑湖东北,霍尔果斯河以西、特穆尔图卓尔东南和阿克塞河源7万多平方公里中国领土。
二.拓展练习8.特点:数量多(5到10),地域广(从局限于东南沿海扩展到全国的海岸线),由海岸而深入到腹地的长江。
说明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
9.(1)材料一、二反映了五口通商后,英国的某些工业品没有占据中国市场。
材料三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比鸦片战争前更多。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后,英国资产阶级认为中国地广人多,是一个落后的大国,是英国商品侵略的理想对象。
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三一文库()/高一〔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一、基础练习1. .D2. C3. C4. A二、拓展练习5.(1)B(2)人身自由,但不属于罗马氏族成员,没有氏族权利,无权分得公地,不能参加人民大会,租佃贵族的土地,有的因借债而沦为奴隶。
(3)A(4)平民在经济和军事事务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罗马的工商业多由平民经营,税收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平民。
一切与罗马有关的战争,无论是自卫战,还是对外扩张都离不开平民的参与。
(5)B(6)成果:打破贵族的特权,百人队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打破氏族部落的血缘纽带,以地域部落代替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
局限:按照财产多少决定百人队的数字,以及在百人队会议进行表决时,每个百人队只有一票的规定使第一级的富有者还可操纵绝对多数。
(7)C(8)土地少,加上连年出征,负债严重。
债权人可以任意把债务人拘禁起来,强迫他们以劳动偿还债务,有的甚至把他们卖往海外。
(9)贵族答应减轻平民的债务负担,平民有权选出两名“保护官”,以保护平民利益。
颁布了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6.内因:统治者腐朽;奴隶制度的腐朽性使奴隶和奴隶主都失去了改进技术的积极性;军队和官僚机构过度的开支,导致通货膨胀;经济上的分散伴随以政治上的分权,随着贸易的衰落和国家岁入的减少,帝国大厦开始崩溃。
外因:蛮族大规模入侵。
第9课罗马法体系一、基础练习1. A2. A3. D4. A5. D二、拓展练习6.(1)C (2)“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体现了罗马人的法制精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利,规范了社会生活。
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的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
但是,这部法只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3)《民法大全》说明古罗马人已有制定法律来约束人民行为,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地位平等的决心。
2022-2023学年上海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海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练习历史学科1.“宅兹中国”西周青铜器何尊内铸铭文“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1)就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而言,你如何看待何尊及其铭文的史料价值?(2)“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大,请将以下中国古代国家版图与朝代相对应(填写字母)。
秦朝:______;唐朝:______;元朝:______;清朝:______(3)中国版图的扩大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关系密切,请将以下文献与其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相对应。
(填写字母)《封建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______《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______《元史·地理志》:“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______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4)请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版图奠定的作用。
2.“衣冠南渡”“衣冠南渡”,语出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邑里》:“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
”指西晋为匈奴所灭,中原士族避乱江左,政权南迁建立东晋的事件。
材料一:晋为无道,奴隶御我。
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渊少好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晋书·刘元海(匈奴单于刘渊)载记》(1)根据材料一,请简析西晋遭匈奴灭国、被迫衣冠南渡的原因。
(2)按照中原士族南逃避乱、中原政权南迁的定义,中国古代史上还发生过一次“衣冠南渡”,发生的时代是()A.隋末唐初B.北宋初年C.北宋末年D.元末明初(3)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在发生战争冲突之外,各民族亦以不同的方式逐渐融合,推动历史的发展。
请将以下事件填入对应的民族融合方式。
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一、基础练习1. .D2. C3. C4. A二、拓展练习5.(1)B(2)人身自由,但不属于罗马氏族成员,没有氏族权利,无权分得公地,不能参加人民大会,租佃贵族的土地,有的因借债而沦为奴隶。
(3)A(4)平民在经济和军事事务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罗马的工商业多由平民经营,税收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平民。
一切与罗马有关的战争,无论是自卫战,还是对外扩张都离不开平民的参与。
(5)B(6)成果:打破贵族的特权,百人队大会成为权力机构;打破氏族部落的血缘纽带,以地域部落代替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
局限:按照财产多少决定百人队的数字,以及在百人队会议进行表决时,每个百人队只有一票的规定使第一级的富有者还可操纵绝对多数。
(7)C(8)土地少,加上连年出征,负债严重。
债权人可以任意把债务人拘禁起来,强迫他们以劳动偿还债务,有的甚至把他们卖往海外。
(9)贵族答应减轻平民的债务负担,平民有权选出两名“保护官”,以保护平民利益。
颁布了罗马历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6.内因:统治者腐朽;奴隶制度的腐朽性使奴隶和奴隶主都失去了改进技术的积极性;军队和官僚机构过度的开支,导致通货膨胀;经济上的分散伴随以政治上的分权,随着贸易的衰落和国家岁入的减少,帝国大厦开始崩溃。
外因:蛮族大规模入侵。
第9课罗马法体系一、基础练习1. A2. A3. D4. A5. D二、拓展练习6.(1)C (2)“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体现了罗马人的法制精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利,规范了社会生活。
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的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
但是,这部法只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3)《民法大全》说明古罗马人已有制定法律来约束人民行为,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地位平等的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txt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
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
第一单元古代东方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练习与测评1.两河流域早期国家产生于什么时候?主要是哪些古代民族建立了这些国家?产生时间: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7世纪主要古代民族: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
2.为什么说《汉穆拉比法典》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汉穆拉比法典》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宝贵的第一手文献。
探索与争鸣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结合课文相关内容,你对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有了哪些了解?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阶级特征;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处于文明早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程度。
第2课古代埃及读图学史观察地图,你发现古代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对埃及早期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特征:①自然条件优越,是沙漠里的一块绿洲;②相对封闭。
影响: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带来了充沛的水量,古代埃及成了适于发展农业生产和人类的居住。
尼罗河水泛滥后形成的沼泽,使大规模的排水灌溉工程成为埃及人生存的必须,在一定意义上促成国家的产生。
古代埃及的居民成份相对稳定,没有受到更多外来人口冲击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发展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古代埃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又一发祥地。
练习与测评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希罗多德强调了以尼罗河为代表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2、为什么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未能流传后世?文字本身缺乏普及性;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复杂难懂,只有祭司、书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掌握读写能力。
受到强势文化的冲击;、埃及受到了强势的希腊文化阿拉伯帝国的冲击,象形文字逐渐被人们忘却。
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与测评比较印度国家与埃及国家、两河流域国家建立的异同点。
相同点: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化的加剧,部落首领将氏族公社管理机构转变为国家机构,用暴力手段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国家建立。
大河流域农业生产中,管理公共事务(比如,水利设施建设)的需要加速国家产生。
不同点:埃及国家和两河流域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因素比较突出,而印度国家运用国家机器实行阶级统治的因素比较突出。
为什么佛教能得到迅速传播?*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较为广泛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得到受婆罗门教排斥的首陀罗和贱民的拥护,传播迅速。
*佛教教义“四谛”中所包含的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饱受艰难的民众具有心灵慰籍的作用。
*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政府大力推崇佛教。
所以佛教得到迅速传播。
探索与争鸣种姓制度有什么特点?从《摩诃婆罗多》片段中,你对印度种姓制度和社会生活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你认为这一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种姓制度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更深入的了解:(本题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但是,必须从材料中找出依据)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第二单元古代美洲与黑非洲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读图学史1、观察美洲的地理位置。
这种地理位置的特征对印第安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远离欧亚大陆。
印第安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的状况。
因此印第安文明发展相对缓慢。
2、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的功能相同吗?请查阅资料后说明。
不一样。
玛雅人的金字塔是宗教建筑,塔呈阶梯形,塔顶有庙宇;埃及金字塔则是法老的陵墓。
练习与测评填写下表,梳理知识。
美洲印第安文明一览表名称区域范围存在时间主要成果(举典型例子)玛雅文化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一带。
公元前2500年开始,15世纪中叶急剧衰落,16世纪上半叶毁灭。
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太阳历,推算日食周期的方法和月亮运行的规律;发明和使用了“0”的概念;建立金字塔式神庙和圆塔式天文观象台阿兹特克文化今墨西哥一带 12世纪开始,15世纪强盛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建立金字塔式神庙、使用奎宁等印加文化安第斯高原 15世纪向外扩张16世纪30年代消亡印第安文明集大成者探索与争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农作物是印第安人首先培植的?印第安文明的成果对现代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影响?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等。
这些作物的培植极大地丰富人类物质生活,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此外,印第安人修筑的神庙、道路、城墙、城市等建筑物遗址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
第5课古代非洲读图学史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黑非洲”可以通过哪些地方与外界交往?这种地理环境对其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仅在东北角上,通过尼罗河、或通过红海与外界有所联系。
影响:这种闭塞的环境使黑非洲文明大部分处于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因此文明发展进程缓慢;位于红海边的阿克苏姆文明相对发展快一些。
练习与测评1.列举古代“黑非洲”两个主要文明区域及其重要文明成果。
位于东北非前后相继的麦罗埃与阿克苏姆文化。
麦罗埃的冶铁业发达,采金、制作陶器、种植棉花等都是重要文明成果。
有象形文字,已失传;阿克苏姆文化兼收并蓄各国、各地区文化,拥有广泛的贸易往来,自己铸金币,巨石建筑等。
位于南非的大津巴布韦文化,石头城。
2.阿克苏姆文明的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特征: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与阿克苏姆王国的兴衰相始终。
原因:阿克苏姆王国地处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
阿克苏姆文明正是在各种文明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探索与争鸣用这个观点(弗朗兹?博厄斯《种族的纯洁》中关于文化交流的言论,略)考察非洲,尤其是撒哈拉大沙漠以南非洲的历史,你有什么体会?封闭的环境使其文明发展缓慢;开放的环境使其文明发展相对比较快,对后世影响也是积极的。
在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主动开放,学习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读图学史仔细观察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联系第一单元的内容,你认为希腊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这种环境对于古代希腊文明的发展具有什么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古代希腊除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境内多山,多岛屿,海岸线长而曲折。
人文地理环境特点:古代希腊与埃及、巴比伦、波斯等亚非文明古国相毗邻。
这种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文明产生深刻的影响: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比较发达;地小人多,向海外大规模移民;本土和殖民地建立起一批城邦,形成城邦政治;通过海外贸易等途径,吸纳亚非文明古国的文化成果,又向外传播希腊文化。
练习与测评1.古代希腊为什么会形成众多城邦?古代希腊形成数以百计的城邦,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也是希腊地理环境影响与制约的结果。
由于希腊的地理环境山地多,岛屿多等特点,希腊形成了200 “城邦”。
2.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怎样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它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古代民主政治迎来了全盛时期。
探索与争鸣请你联系雅典民主政治的史实,评价伯里克利和柏拉图的观点。
伯里克利和柏拉图的观点都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某一方面做了评价,有事实依据,但是有一定的片面性。
伯里克利全面肯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它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如实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的基本面。
柏拉图则强调了雅典民主政治不成熟的一面,值得重视,但是比较偏激。
雅典民主政治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和外邦人则都被排斥在外。
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练习与测评1.结合史实,分析古代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希腊古典文化的高度繁荣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充分发展的产物。
在城邦制度下,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思想活跃,重视个性发展,从而营造了一种有利于精神文化自由发展的社会氛围。
城邦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则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专业人员基础。
2.制作一个双向表格,列举古代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历史年代代表性人物代表作代表性成果影响和评价史诗相传公元前9世纪创作传说中的盲诗人荷马荷马史诗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戏剧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起,公元前5世纪鼎盛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代表了古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建筑艺术建成于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理想国》、《政治学》等古代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
苏格拉底等被誉为“三大哲人”史学古典时代,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欧洲历史的源头。
希罗多德被誉为“西方历史学之父”探索与争鸣按照希腊文对“历史”的定义,《荷马史诗》是不是历史书?如何理解它的史料价值?希腊文对“历史”的定义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
《荷马史诗》不是历史书。
它最初是由民间艺人吟唱,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补充和修改,最后整理加工而定型的口头文学作品。
但是,《荷马史诗》所叙述的关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反映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
对于研究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这种口传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读图学史罗马帝国的疆域包括哪些古代文明区域?古代东方埃及、巴比伦、波斯;古代希腊以及爱琴海文明、古代罗马(早期)等文明区域……练习与测评1.古代罗马为什么会从一小城邦发展为地跨、亚、非的大国?不断改善的内部优势;优越的军事组织以及严格的军事纪律;灵活有效的外交策略;强盛的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