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医疗设施的扩展,医院污水成为城市污染的一个主要源头之一。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去除医院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

泡沫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处理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一、泡沫分离技术的原理1.1 泡沫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泡沫分离技术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气泡产生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溶解物质与气泡结合形成泡沫,然后通过气泡离心、脱水、重复产生泡沫,最终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1.2 泡沫分离技术的特点- 高效性:泡沫分离技术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溶解物质,大大提高了处理效果。

- 简便性:泡沫分离技术操作简便,设备和工艺流程相对较简单,易于实施。

- 可调性:泡沫分离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污水的特性进行调节和优化,适应性强。

二、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2.1 实验设计和条件为了验证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条件包括污水样品的取样和处理、表面活性剂和气泡产生器的选择、泡沫的离心和脱水等。

2.2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表明:- 泡沫分离技术可以高效去除医院污水中的悬浮物质、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 泡沫分离技术对于有机物质和药物残留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 不同表面活性剂和气泡产生器的选择会影响泡沫分离技术的处理效果,在实验中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

2.3 实验讨论和展望根据实验结果,泡沫分离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验来优化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提高泡沫分离技术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此外,泡沫分离技术在工业化应用时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泡沫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泡沫分离技术能够高效去除医院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的方向。

泡沫分离技术与应用

泡沫分离技术与应用

浅析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摘要:泡沫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离与净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

本文依据近年来有关泡沫分离的报道,综述了泡沫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分离过程中操作参数,溶液体系性质,分离设备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介绍了泡沫分离在固体粒子、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废水处理以及生物产品的分离过程中的应用,指出了泡沫分离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泡沫分离技术;原理;设备;影响因素;应用Abstract: The foam fraction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ique,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Based on recent reports of foam separ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review the foam fractionation, introduced the effects of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the nature of solution system and the equipment, and also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foam separation. To discuss the current problem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oam fractionation.Key words: foam fractionation; theory; equipment; the factors of effect; applications第一章引言泡沫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比较快的新兴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

泡沫分离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它是以泡沫作为分离介质,以组分之间的表面活性差异作为分离依据,利用在溶液中的鼓泡来达到浓集物质目的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1】。

泡澡法分离作业

泡澡法分离作业

泡沫分离法在皂苷分离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分析了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分离原理,着重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分离皂苷类成分的可行性、优越性,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若干需要深入研究的文体。

关键字:泡沫分离技术皂苷应用1 前言皂苷别称:碱皂体;皂素;或皂草苷,是一类在水溶液中经振摇能产生大量持久泡沫的复杂分子,由糖链与三萜类、甾体或甾体生物碱通过碳键相连而成。

皂苷主要分布在陆地高等植物中,也少量存在于海星和海参等海洋生物中。

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茎、叶和根中,如人参、三七、绞股蓝、黄芪、甘草、毛冬青、远志、无患子等。

经大量研究表明,这些皂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如免疫作用、抗肿瘤、抗真菌、灭螺、杀血吸虫、防治心血管疾病等,而且还可以作为食品天然甜味剂、保护剂、发泡剂、增味剂、抗氧化剂等。

许多中草药如人参、原汁、桔梗、甘草和柴胡等的主要成分都含有皂苷[1]。

由于皂苷类化合物极性大、水溶性强,分离、精制有一定难度。

近年来,随着分离手段的显著进步,国内外除使用经典的皂苷分离方法外又发展了一些对皂苷有效的新分离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半仿生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等提取技术及高效液相层析法、液滴逆流色谱法等分离、精制方法。

本文试引用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泡沫分离技术于皂苷成分的提取、分离中。

2 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情况泡沫分离是一项利用物质在气泡表面上吸附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技术。

20 世纪初泡沫浮选就已广泛应用于矿冶工业[2],近30年来又针对金属离子、蛋白质、酶及微生物细胞等的分离发展起新型的泡沫吸附分离技术[3-5]。

所谓泡沫分离法就是指采用鼓泡的方式,向溶液中通人大量微小气泡,在一定条件下使呈表面活性的待分离物质吸附或粘附于上升的气泡表面而浮升到液面,从而使某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得以分离。

它是分离和富集痕量物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溶液中含有表面活性成份是泡沫分离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中草药中的皂苷、蛋白质、树胶以及其它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性,能够在强烈搅拌或沸腾时产生稳定的泡沫[6],并且泡沫反应是皂苷类有效成份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7]。

泡沫分离技术及其在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泡沫分离技术及其在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及发展大致可以看出,泡沫分离 的应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本身为非表面活性物质(如铜、 锌、银、镉、铁、汞等金属类物 质),需通过配位或其他方法使 其具有表面活性,这类体系被广 泛地下用面本于文工将业就泡污沫水分中离技各术种及金其在属离 子质的分离分蛋离白回质中收的,应以用作及一海个水简单中介铀、 钼绍、铜等的富集和原子能工业中
第2页/共13页
含放射性元素锶的废水的处理; 另一类是本身具有表面活性的物
蛋白质和酶的分离浓缩
泡沫分离蛋白质主要是由于蛋白质具有一定 的表面活性能够吸附于气液界面,因此知道能够 利用泡沫分离技术分离提取的蛋白质首先应具有 一定的表面活性,但并非拥有表面活性的蛋白质 就能够用泡沫分离法进行分离。目前能够利用泡 沫分离技术成功分离出的蛋白质有:磷酸酶、链 激酶、蛋白酶、血清白蛋白、溶菌酶、胃蛋白酶、 尿素酶、过氧化氢酶、明胶、大豆蛋白、卢一酪 蛋白、抗菌肽类等一系列蛋白质。
泡沫分离技术的操作方式
第6页/共13页
分离技术的基本流程:间歇式和连 续式
连续式泡 沫分离装 置与间歇 式没有什 么本质区 别,只是 含表面活 性剂的料
第7页/共13页
第8页/共13页
• 应用连续型泡沫分离装置,便于工业化、自动化生产。
• 三种不同的连续型泡沫分离装置分别为浓缩塔(精 馏塔)、提取塔(提馏塔)、复合塔(全馏塔),可 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塔。
泡沫分离的简介
泡沫分离,又称泡沫吸附分离技术,是一种用来分离金属离子、 胶体、分子及沉淀等物质的一种新型分离方法,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 作为一种单元操作加以研究。至今为止,泡沫分离技术不但在矿物浮 选的应用上已经相当成熟,并已成功应用于很多表面活性物质(诸如 蛋白质、酶、胶体、合成洗涤剂等)的分离。近年来,科学研究者们 仍在不断探索更高效、环保、适于工业化操作的泡沫分离操作方式, 并不断尝试分离新的活性物质以满足现代社会及工业的需求。继用泡 沫分离技术从溶液中回收微量金属离子的相关研究开始之后,随着对 整个分离过程的原理、机制、操作方式、分离条件的深入研究,泡沫 分离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蛋白质、DNA、酶等各种生物活性 物质以及合成洗涤剂的分离。其环保、温和、操作简单的特点无疑将 使其在有关生物、环境、食品、化工等工业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泡沫分离在食品中的应用——郝旭艳

泡沫分离在食品中的应用——郝旭艳

实验流程
间歇式泡沫分离塔 实验流程 • 样品溶液置于塔的底部,从 塔底连续鼓进空气,在塔顶 连续排出泡沫液。根据表面 活性剂的消耗情况,间歇地 从塔底补充表面活性剂。料 液因形成泡沫而不断减少, 待目标物质分离完成后,残 液从塔底排出。
发展前景
•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一种物质的分离往往需要几 种分离方法才能达到分离的要求,泡沫分离常常与 萃取、沉降、生化等方法共同应用于化工、生化、 医药、污水处理等领域,它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十分 广阔。因此,对泡沫分离技术分离效率的影响因素 及其影响程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分离设备的 创新和改善对于泡沫分离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也起到 了重要作用。此外,由于吸附而引起的溶液黏度等 物性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到泡沫排液和泡沫稳定 性。单级、半间歇及连续操作的泡沫塔的分离能力 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而多级逆流或错流模型还需进 一步考察。有效的泡沫分离和破沫模型的放大,对 于多级泡沫塔的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多数食 品料液都具有起泡功能,因此泡沫分离技术在食品 工业上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性质
• 泡沫分离性质:又称泡沫级分,起泡分离。 将气体通入溶液或悬浮液中时,产生气泡, 气泡表面会将溶液中的溶质或悬浮液中分 散的粒子加以吸附或附着,这种操作即称 为泡沫分离。
分离过程
• 泡沫分离过程是利用待分离物质本身具有 表面活性或能与表面活性剂通过化学的、 物理的力结合在一起,在鼓泡塔中被吸附 在气泡表面,得以富集,借气泡上升带出 溶剂主体,达到净化主体液、浓缩待分离 物质的目的。
泡沫分离在食品中的应用
化工1003班 郝旭艳 100110055
泡沫分离
• • • • • • • • 原理 性质 分离过程 条件 特点 应用(主讲在食品方面) 实验流程 发展前景

泡沫分离法分离蛋白质

泡沫分离法分离蛋白质

分离工程期末论文泡沫分离法分离蛋白质Foam separation separation protein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081 学生姓名:喻唯学号: 050811103 指导教师:戴卫东(副教授)2011年6月期末论文中文摘要泡沫分离法分离蛋白质摘要:泡沫分离蛋白质是利用蛋白质的表面活性对其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分离过程中的条件温和,对蛋白质的活性影响较小,是一种成本较小、有着很好应用前景的分离方法.实验中,以两种蛋白质BSA和HSA作为分离模拟体系的目标蛋白质,利用自制的泡沫分离塔,作了一系列的泡沫分离实验,考察了各种操作参数对分离结果(回收率和增浓比)的影响.实验发现,液柱高度、泡沫层高度、鼓入气体的流速、进料流量和pH值、料液浓度以及温度等对分离的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较低的进气速度、较高的泡沫高度与液柱高度、适宜的温度(BSA在25℃,HSA在35℃)、适当的pH值(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以及较低的母液浓度有利于得到较高的富集比.在最佳条件下富集比最高可达28.6,回收率可达93.1%.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假设吸附过程始终处于平衡态、气泡大小均一以及每一个气泡均为正十二面体,建立了分离的数学模型,得到可以求解的微分方程组.关键词:蛋白质泡沫分离数学模型回收率富集比泡沫分离法期末论文外文摘要Foam separation separation proteinAbstract:Foam separation protein is the surface activity by protein on the separation of a kind of method, the separation process of mild conditions, the less influence the actiity of the protein, is a kind of cost, lesser, has the very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separation method. Experiments with two proteins, BSA and HSA as the target protein separation simulation system, a self-made foam separation tower, made a series of foam, examined the separation experiments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n the separation results (recovery and increase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than). Experiments have found that fluid column height, foam height, drums into gas velocity, feeding flow and pH value, material liquid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effect: lower inlet velocity, higher foam height and fluid column height,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25 ℃, BSA HSA in 35 ℃), appropriate in the pH value (protein isoelectric point) and low near the mother liquor to get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enrichment ratio. At the best possible conditions than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recovery can reach dropped to 93.1% 28.6. In model of the process, the hypothetical adsorption process always in equilibrium, bubble size uniformity and each bubble are are twelve surface bod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get separation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can be solved.Keywords:Protein foam separ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recovery than bubble separation enrichment1 引言1.1 泡沫分离泡沫分离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之一。

泡沫浮选分离技术应用进展

泡沫浮选分离技术应用进展

第35卷第2期辽 宁 化 工Vol.35,No.2 2006年2月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February,2006泡沫浮选分离技术应用进展张海明,李成海,唐雅娟(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 要: 综述了泡沫浮选在分离固体粒子、分离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处理工业废水、油田开发、脱墨、土壤的清洗、回收、浓缩生物活性物质、分离全细胞的应用,并提出将来的发展方向。

关 键 词: 泡沫;泡沫浮选;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 TQ028.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06)02009204泡沫浮选是一项利用物质在气泡表面上吸附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技术,根据被分离介物质的不同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具有表面活性的分离以及各种天然或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分离例如医药生物工程中蛋白质、酶、病毒的分离;另一类是本身为非表面活性剂,但可以通过配合或其他方法使其具有表面活性,这类体系的分离被广泛地用于工业污水中各种金属离子如铜、锌、镉、铁、汞、银等的分离吸收[1]。

人们通常把凡是利用气体在溶液中鼓泡,以达到分离或浓缩目的的这类方法总称为泡沫浮选分离技术,简称泡沫浮选技术。

泡沫浮选分离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已开展了近一个世纪,为统一泡沫分离的概念,1967年Karger,Grieves等人共同推荐并向I UPAC提出一项建议把泡沫分离技术分为下列7种:矿物浮选、粗粒子浮选、细粒子浮选、沉淀浮选、离子浮选、分子浮选和吸附浮选[2]。

1 泡沫浮选分离器研究进展自浮游选矿法1860年被应用以来,研制了多种浮选机。

1920年研制成的下部充气式浮选机成为主要机型,现在还正被广泛应用。

在下部充气式浮选机中,采用叶轮作为空气泵的机构吸入空气的方法,或强制的吹入加压空气的方法充气,同时采用叶轮剪切的方法提高矿粒的回收率。

近年来,浮选槽实现了大型化,斑岩铜矿浮选的粗选回路正在应用容积为100~200m3的浮选机。

泡沫浮选分离法去除废水中Cr(Ⅵ)的应用研究

泡沫浮选分离法去除废水中Cr(Ⅵ)的应用研究

泡沫浮选分离法去除废水中Cr(Ⅵ)的应用研究1.引言- 介绍废水中Cr(Ⅵ)的污染问题- 目的:研究使用泡沫浮选分离法去除废水中Cr(Ⅵ)2.泡沫浮选分离法基本原理- 泡沫浮选分离法的定义和作用- 分离原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泡沫特异性吸附污染物,从而分离出来3.实验设计与方法- 材料和仪器- 实验步骤:废水样品的前处理、实验参数的设置、泡沫浮选实验、Cr(Ⅵ)的检测4.实验结果与分析- 不同条件下的Cr(Ⅵ)去除效率- 不同物质的加入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确定最佳实验条件5.结论与展望- 泡沫浮选分离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Cr(Ⅵ)-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引言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环境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

其中,Cr (Ⅵ)污染已成为一种严重的问题。

Cr(Ⅵ)通常来源于电镀、锻造、化学加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含铬化合物,也可以通过自然地下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等途径被排放到环境中。

Cr(Ⅵ)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都有非常负面的影响。

因此,寻找高效、经济的Cr(Ⅵ)污染治理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泡沫浮选分离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在处理Cr (Ⅵ)废水方面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泡沫浮选分离法利用表面活性剂和气体作用,使污染物吸附在气泡上,并随着气泡形成泡沫状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具有去除效率高、使用条件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使用泡沫浮选分离法去除废水中Cr (Ⅵ)的可行性,探讨实验参数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以期为Cr(Ⅵ)污染的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新思路。

论文下一部分将介绍泡沫浮选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设计及方法。

然后,展示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最佳实验条件。

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泡沫浮选分离法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应用研究。

2.泡沫浮选分离法基本原理泡沫浮选分离法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和气体作用,让污染物吸附在气泡上并随着气泡形成泡沫状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摘要:泡沫分离技术是近些年得到重视的分离技术之一,介绍了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介绍了此技术可分离细胞,可分离富集蛋白质体系,泡沫分离_Fenton氧化工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泡沫分离_Fenton 氧化处理炼油废水,两级泡沫分离废水中大豆蛋白的工艺,聚氨酯泡沫塑料分离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硅片线锯砂浆中硅粉与碳化硅粉的泡沫浮选分离回收,超滤与泡沫分离内耦合应用于表面活性物质浓缩分离的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此技术分离皂苷的有效成分。

关键词:泡沫分离;富集蛋白质;泡沫浮选法;两级泡沫分离;聚氨酯泡沫塑料分离;超滤与泡沫分离
0 前言
泡沫分离技术可用于分离各种物质——小到离子而至粗大的矿石颗粒。

泡沫浮选法精选矿石已有60年以上的历史。

虽然1937年Langmuir 等已发现离子也有可能应用浮选来提取,可是直到1959年才由Sebba提出泡沫浮选也可能应用于分析技术中。

但实际应用于分析分离还只是近十年左右才实现的。

到目前为止已对Ag、As、Au、Be、Bi、Cd、Ce、Co、
Cr、Cu、F、Fe、Hg、In、Mn、Mo、Ni、Pb、Pd、Pm、Ra、Re、Sb、Th、U、V、W等元素以及一些有机物的泡沫分离作了广泛的研究。

1 泡沫分离技术的简介
泡沫分离技术是通过向溶液中鼓泡并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层与液相主体分离,由于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泡沫层内,就可以达到浓缩表面活性物质或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也可以是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相结合的任何物质吸附作用使气泡表面的溶质浓缩,清除在液体表面上形成的泡沫,即可除去被浓缩的物质。

泡沫分离是吸附性气泡分离技术中的一种,由于气泡能够以极少量的液体提供极大的表面积,因此如果某种溶质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在气液界面,该溶质在泡沫中的浓度将大于其在主体液相中的浓度。

这种技术最初用于矿物浮选、污水处理等领域。

近年来,基于其在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泡沫分离技术在生物分离特别是分离稀溶液中蛋白质的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泡沫分离技术是近些年得到重视的分离技术之一。

泡沫分离是根据吸附的原理,向含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中鼓泡,使液体内的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气液界面(气泡的表面)上,在液体主体上方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层和液相主体分开,就可以达到浓缩表面活性物质(在泡沫层)和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

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也可以是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相络合的物质,但它们必须具备和某一类型的表面活性物质能够络合或鳌合的能力。

人们
通常把凡是利用气体在溶液中鼓泡,以达到分离或浓缩目的的这类方法总称为泡沫吸附分离技术,简称泡沫分离技术。

2 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
2.1 分离皂苷有效成分
皂苷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成分,具有亲水性的糖体和疏水性的皂苷,并且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因此可用泡沫分离技术来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皂苷。

日前,人参皂苷和三七皂苷等中药皂苷类有效组分的富集分离都使用泡沫分离技术。

中药生产包括提取、分离富集、浓缩、干燥等一系列复杂操作,提取后的分离富集是改变传统中药"粗、大、黑"的关键一环.浮选分离是一项利用物质在气泡表面上吸附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技术溶液中含有表面活性成份是泡沫分离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中草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具有表面活性的特性,能够在强烈搅拌或沸腾时产生稳定的泡沫,因此中药水提液具备了泡沫分离的必要条件。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特产的传统珍贵药材,其药用部分为干燥块根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和滋补强壮等多种药理和生物活性.三七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含有皂苷、黄酮、蛋白质、氨基酸、多糖蛋白、甾醇、挥发油和油脂等成分[6]。

2.2泡沫分离_Fenton氧化工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
含表面活性剂废水易在气液界面聚集并形成排列整齐的分子膜, 使界面附近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相对提高,隔绝水和氧的交换,抑制其他有毒物质的降解,影响水体自净[10]。

若该废水排入水体环境中,则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目前处理含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方法有物理法(泡沫分离法、光催化氧化法、超声降解、膜过滤技术)、化学法(化学絮凝法、化学氧化法、离子交换法)和生物法(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等。

其中泡沫分离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等特点, 但由于其对COD去除率较低,费用高等问题,因此常需要和其他工艺联合进行[9]。

2.3泡沫分离_Fenton氧化处理炼油废水
大多数表面活性剂属于难生物降解物质,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11]。

目前含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物理法(泡沫分离法、光催化氧化法、超声降解和膜过滤技术等) 、化学法 (化学絮凝法、化学氧化和离子交换法等 ) 、生物法(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消化法 )等。

其中泡沫分离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等特点 ,但由于存在 COD 去除率较低、费用高等问题 ,因此常需要和其他工艺联用某炼油公司废水处理站采用隔油/浮选(气浮—曝气) /生化曝气处理工艺。

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出水各项指标均可达标,但由于废水具有很强的发泡性,生产运行过程中
会间歇产生大量泡沫(生化曝气工段) ,生物处理效率低;此外,达标水在排放过程中遇到气流、水流等的搅动会间歇产生大量泡沫[12]。

针对此问题,经过调研及多方论证,采用泡沫分离—Fenton氧化联用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出水排放过程中产生泡沫的问题。

3 泡沫分离技术的优缺点
3.1优点:
1.泡沫分离设备简单,易于放大;
2.操作简单,能耗低:
3.可连续和间歇操作;
4.在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的初期使用,处理体积庞大的稀料液;
5.可直接用于处理含有细胞或细胞碎片的料液;
6.只要操作条件设计合理,可获得很高的分离效率。

3.2缺点:
影响因素多,如溶液的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气流速度,离子强度。

此外,泡沫的性质、层高、排沫方式、搅拌等也是影响泡沫分离的因素。

4 结语
泡沫分离法在污水处理,矿物浮选,金属特别是稀有金属的回收检测等方面都有很重大的意义,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始于19世纪90年代,当时欧洲国家用它来处理溶解于水的各种表面活性物质。

参考文献
[1]邓修.泡沫吸附分离技术进展[J].石油化工,1984,13(9):627-635.
[2]董红星裴健刘剑.化工的基本应用《化工时刊》2004年第5期20-22
[3]郑瑞东刘鹰.泡沫在现代渔业中的应用《现代渔业信息》2005年第9期 18-25
[4]董红星李占双.科技的前沿应用《应用科技》2003年第3期120~140
[5]修志龙张代佳.泡沫分离的过程《过程工程学报》2001年第3期84~90
[6]修志龙张代佳等.泡沫分离法分离人参皂苷[J].过程工程学报.2003,15(6):85~87.
[7]周长春.泡沫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3,14(1):85~87.
[8]杜红延, 季勤. 大豆蛋白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 2002,(01)
[9]陈莉娥, 周兴求, 伍健东. 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危害及处理技术[J]. 工业水处理 ,
2003,(10)
[10]曹荣鑫. 含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的国内外简况[J]. 日用化学工业 , 1983,(06)
[11]陈洪斌, 庞小东, 李建忠, 周光霞, 夏芳. 炼油废水的处理和回用进展[J]. 给水排
水 , 2002,(02)
[12]李淑芳, 史佩红. 炼油废水再利用技术的试验研究[J]. 河北化工 , 1998,(01
[13]张延喜. DOSD——聚氨酯泡沫塑料萃取吸光光度法测定化探样中的微量金[J]. 黄金地
质 , 1988,(01)
[14]陆晓峰, 卞晓锴. 超滤膜的改性研究及应用[J]. 膜科学与技术 , 2003,(04)
[15]张志国, 陈锦屏. 浅析UF膜分离过程中的浓差极化问题及其控制方法[J]. 食品工业
科技 , 2005,(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