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感受道德之美 教案
感受道德之美——有德幸福常伴

教学方案设计时间:2014年9月23日学科职业道德与法律执教者教学课题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有德幸福常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知道什么是道德。
2、了解道德的分类。
3、理解道德的作用,知道良好的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2、崇尚道德高尚的人,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
运用目标:1、自觉遵从道德的要求,纠正自己不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不良行为,做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道德的作用,知道良好的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2、主动、有意识地成为道德的人。
教学难点1、理解道德的作用,知道良好的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2、主动、有意识地成为道德的人。
3、理解道德的作用,知道良好的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提问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技能(时间分配)教师活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授课总计(45’)授课Part1 道德成就人生(13’)[导入]4''引用:《左传》有言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按的言论。
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居于“三不朽”之首的便就是“立德”,可见“立德”是“立功”、“立言”的先导,“立德”是成就人生的根基。
[男神排行榜][即:“你喜欢谁”+自省互动]10''1、道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说说你喜欢的明星,为什么喜欢Ta?(2)说说班上你喜欢的同学,为什么喜欢?(潜在道德品质:认真、诚实、努力、真诚、有上进心、自律、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等,在黑板板书)2、道德对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承接上个问题,一笔带过)3、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发挥自己的潜能。
第三课 感受道德之美

(三).道德的特点
1、评价标准 善 ——恶 荣 ——辱 正义
——非正义
17
(三).道德的特点
2、 道德的内容因时代不同会有所变化
古人道德观 : 三从四德
现代人道德观:男女平等
中国古代妇 女应有的品德, 三从是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夫死 从子
18
(四)内容
公民基本 道德规范
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
20
大力弘扬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以增强诚信意识 为重点,加强社 会公德、职业道 德、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建设。 ——十七大报告
学以致用 • 餐厅里,大家有秩序地排队打饭。这 时,一个男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径 直挤到售饭窗口。队伍一下子骚乱起 来,后面的往前挤,队伍乱了套。 ①请你评论一下夹塞儿的男生的行为。 ②结合此事,说明在公共场所和公共生 活中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
14
1. 什么是道德?
(一)含义: 人类特有的调整 人与人 人与社会 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人与自然 道德主要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 维系的。
15
(二)特征:1、调节手段的非强制性。 ①道德是自律和内化的规范。 ②主要借助于教育宣传、传统习惯、社
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
2、内容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主要 因为时代的不同,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 化的冲击使原有的道德文化和人们的道 德观念发生变化。
推荐作业
1. 你认为自己在家中做的哪件事情最能 体现家庭美德 2. 为教室、餐厅、公寓、广场、操场、 公厕等场所设计几条社会公德警语。
走近道德
做 人 以 德 为 先
公民基本 道德规范
(自律) (内化)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勤俭自强 团结友善 敬业奉献 文明礼貌 遵纪守法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助人为乐 尊老爱幼 邻里团结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男女平等
感受道德之美—做人以德为先有德幸福常伴PPT教案

会计学
第1页/共65页
1
温故知新
第一单元 习礼仪 讲文明
第一课 塑造良好形象 增添我们的魅力
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交往礼仪交谈 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
编制魅力的网络形象
第49页/共65页
49
互动
认真 努力 自律
诚实 有上进心
……
真诚 关心他人
第50页/共65页
50
思齐·自省
见贤思齐思齐焉, 见不闲而内自省也。
你所欣赏的道德品质:
你所讨厌的不道德的品质:
第51页/共65页
51
活动
第52页/共65页
52
逐梦阶梯
感恩
坚持
自律
第53页/共65页
53
名言警句解析
一个人除了审慎地、正大光明地。正当地 活着外,就不可能愉快地活着。 ——伊壁鸠鲁
“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 “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 “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按的言论。 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居于
“三不朽”之首的便就是“立德”,可见 “立德”是“立功第4”7页/、共65“页 立言”的先导, 47
周星驰——9月男神排行榜No.2
1982年,与梁
朝伟一起报考
41
第42页/共65页
42
第43页/共65页
43
第44页/共65页
44
名言古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第45页/共65页
45
第二单元 知荣辱,有道德
第三课 感受道德之美
——有德幸福常伴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三课2-有德幸福常伴

1、校园中——
2、公共场所——
3、家庭中——
4、与他人交往——
五、小结本堂课内容
六、作业
1、养成良好的道德对于我们人生有哪些意义?
2、列举校园中的不和谐现象,反省自己有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们每一位公民都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
A、在家中——孝老爱亲
B、与他人交往——助人为乐,诚实守信
C、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二)理解谚语“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当今,市场经济把每个人都推向市场,利益驱动越来越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如此,非功利因素在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依然显得非常重要。一个人面对挫折的乐观程度,情绪控制能力,认识他人情感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都是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它对加深沟通交流,提高人格魅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关于幸福生活
2、古今中外思想家对幸福人生的总结
三、社会和谐,从德开始
创造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A、在家中——孝老爱亲
B、与他人交往——助人为乐,诚实守信
C、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由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导入新课。
二、道德成就人生
(社会和谐,从德开始
(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9页案例,思考以下问题。
1、这则材料对你有什么启发?
2、要创造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
总结: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身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家庭和谐、组织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多层次和谐不仅是有机的、动态的,而且是具体的、实在的,应该体现在每一个人现实的生活中,体现在每一个人衣住行的点点滴滴上。而只有每一个人的应有权利得到尊重与保护,才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之动力与源泉。
感受道德之美教案

教学设计说明
时间 分配
通过名人事例告诉学生, 道德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健 康成长、人生事业的成功 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获 成良好的道德,这样才有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PPT 展示的题目,推荐 1-2 名同学 得成功的人生,必须要养 教师小结:长江──容纳百川,不择细流,百折不回, 利于我们人格的发展。
联系护理专业,通过情景 剧表演,达到直观形象的 效果,加深感性认识。学 生合作探究学习,分析、 讨论任务,教师层层引导,
知荣辱,有道德
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
教案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教具准备 课 题 德育 授课教师 2011 级护理专业 2012 年 3 月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1版 总 学 时 课 主编:焦宏昌 扈文华 序 授课学时 36 4 2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人教网本课程的有关资料、图片、网络资料、治疗车、治疗 盘、轮椅等。 感受道德之美 认知: 了解道德的含义、特点及其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知道社 会公德、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理解道德的作用,知道良好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 谐的重要条件。 情感态度观念: 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 求;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憎恶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培养自觉遵守家庭美 德、建设和谐家庭的意识。 运用: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分辨遵守道德和不守道德的行为;自觉践行公民基本 道德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各项要求;在家庭生活中,自 觉践行家庭美德的要求。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内容与要求 指导学生如何践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基本规范 通过探究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流程
PPT 出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发言, 我们应该为社会的发展, 教师小结: 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我为人人” 献。 做到 ,
第三课____感受道德之美

感受道德之美
第一框 做人以德为先
一, 走近道德
这是一所职业学校的真是情况,在这所学校里: 学生穿着简朴、但不失落落大方、清纯可爱; 教室整洁、干净、简朴,墙上的宣传画都是学生自己画的; 教室里听不到脏话,更没有打架斗殴现象; 学校一直实行无人监考制,但无论什么考试,都没有作弊现象的 发生; 学校食堂的洗碗槽里,看不到剩饭和剩菜,因为学生吃多少盛多 少,从不浪费; 学校没有一名清洁工,但校园清洁如洗,就连厕所都没有臭味; 学校没有一名养花工,校园内却繁华似锦绿树成荫;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1 2 3 4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5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日本街头剪影(东京、横滨)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
为什么我们居住的地方的公共卫生状况和日本相比存在 较大的反差?
社会公德
公共卫生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公德水平。中日两 国公共卫生状况有较大差异的一个原因是国民的社会公德 水平不同。
社 会
·
(自律) (内化)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
人 生 离 不 开 道 德
你更愿意在哪一所学校就读?道德看似空洞抽象,其实道德 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当中,道德不 应仅仅被用来要求别人,更应该时时拿来提醒我们自己: 我们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
案例1
• 一男青年将一位老太太撞倒后扬长而去,一位名叫丁丁 的年轻人将老人扶起,送进了医院,并打电话通知了老 太太的亲属。谁知当老太太的亲属竟然一口咬定丁丁就 是肇事者。老太太摄于家人压力,竟也说是丁丁撞的。 • 此事引导媒体广泛讨论,对丁丁表达赞扬与支持,对老 太太及亲属进行批评与谴责,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善 与恶的标尺,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 肇事逃逸的年轻人受到震撼,给报社写信承认自己的过 失,检讨自己的行为。 ①:大家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生活现象的? ②: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感受道德之美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通过对人类生活,特别是对辛福人生的,总结得出一个结论:道德是使人获得幸福的源泉。
作业:找出生活中违背良好道德品质的行为写写自己的感受。
板
书
设
计
感受道德之美
1.个人品德: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
2.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重点
道德的分类和主要内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难点
增强自觉提升道德修为的意识。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导入
预热活动
教师展示材料:某职校学生学生穿着俭朴,却不失落落大方、清纯可爱;教室整洁、干净、简朴,墙上的宣传画都是学生自己画的;学校里听不到脏话,更没有打架斗殴的现象;学校一直实行无人监考制,但无论什么考试,都没有考生作弊;
3.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
教后札记
学校食堂的洗碗槽里,看不到剩饭和剩菜,因为学生吃多少盛多少,从不浪费;学校没有一名清洁工,校园却干干净净,连厕所都没有臭味…
学生思考讨论:这所职校的环境美吗?这体现了学生思想品质怎样的特点?
教
学
内
容
明确:体现了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道德,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词语,道德修养,一个简单而深刻的话题。道德与道德修养,伴随着人生之旅的时时刻刻,体现在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校园时我们平时生活的地方,校园环境也体现着我们的个人品质和道德素质。
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遵守社会公德体现我们的文明素养,展示我们的尊严和价值。
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1) - 副本

链接: 影响与周围人群和谐相处的因素
• • • • 1、道德素质 2、利益 3、性格爱好 4、文化素质
二、播种道德 收获幸福
阅读教材第37~38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猜猜智者给娇娇写的那句话是什么。 2.说说为什么这一天娇娇会获得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 3.谈谈你能为他人做些什么。 主动为身边及他人做好事,你就会获得快乐和幸福。 ——智者
健康成长 事业成功 努力践行 获得快乐与幸福
加强修养 从自己从身边从点滴做起
播种道德 收获幸福 社会和谐 从心开始
一、单项选择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充 D ) 分说明了( A.幸福的生活,必然是道德的生活 B.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发挥我们的潜能 C.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D.人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社会和谐 从德开始
阅读教材第39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这则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
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 ——谚语
传承民族文化
体验生命价值
光大志愿服务
结合自身 实际,谈 谈如何为 构建和谐 社会作努 力。
献身公益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从心灵开始,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道德成就人生
勤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 活条件的显著改善,部分年轻 人(尤其是部分城市的青年人) 比较注重享受,却不大愿意为 此付出较多的劳动,明显不如 祖辈和父辈勤快和吃苦耐劳。 此所谓未富先娇。
俭
中职生生活省钱方案。
自强
• 什么是“啃老族”? • 为什么会出现“啃老”现象?
自强
“啃老族”的出现原因是 复杂多样的。但是,部分年轻 一代丧失自强自立的信念和勇 气是该社会现象的主因。极少 数的年轻人在遭遇生活困难时 选择逃避,退缩到父母身边, 依赖已经年老的父母生活。因 此,树立自强和自立的观念是 年轻人克服生活和工作困难的 前提和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校教案 NO:
※—重点Δ—难点
讲稿
一、“丁丁现象”引出道德的定义和特点
从案例“丁丁现象”切入,引出两个问题引发学生探讨:
第一个问题: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们是以什么标准来评价社会生活行为的?导出道德的特点,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来维系的,道德的内容因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从而引出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爱国守法
主要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其中,“守法”是“爱国”的延伸,即把“守法”作为公民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底线”。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唱国歌是爱国的表现吗?”“我自己的守法意识如何?”
三、社会公德
1、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让学生对“四幅漫画”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第二、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第三、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还不尽如人意。
最后,总结: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怎样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第一,列举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要点。
第二,引导学生讨论:我们都养成良好的公德行为习惯吗?在校园内,最常见的缺德行为是什么?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树立公德意识,认同“遵守公德,人人有责”的观念;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要自觉把社会公德放在首位,尊重和关心他人,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并长期坚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良好公德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
四、家庭美德
1、通过列举谢延信、罗映珍的事例,引导家庭美德的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讨论:勤俭持家,我们还需要这样做吗?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懂得“勤俭持家”与追求幸福生活并不矛盾,认同“勤俭持家”的道德要求。
五、养成良好道德的作用
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通过举“两个男孩两种不同的人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良好道德是如何促进人生发展。
2、良好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通过举“中国微尘”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良好道德对推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六、学以致用及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