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言,老子名言名句

合集下载

老子的经典名言有哪些

老子的经典名言有哪些

【导语】⽼⼦,姓李名⽿,字聃,是中国古代伟⼤的思想家、哲学家、⽂学家和史学家。

那么在他的众多名⾔当中,⼜有哪些经典呢?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的经典名⾔有哪些,欢迎阅读! 经典名⾔ 1)以正治国,以奇⽤兵,以⽆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民弥贫;⼈多利器,国家滋昏;⼈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云:“我⽆为,⽽民⾃化;我好静,⽽民⾃正;我⽆事,⽽民⾃富;我⽆欲,⽽民⾃朴。

” 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不割,廉⽽不刿,直⽽不肆,光⽽不耀。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之迷,其⽇固久。

4)⼤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邦以下⼩邦,则取⼩邦;⼩邦以下⼤邦,则取⼤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取。

⼤邦不过欲兼畜⼈,⼩邦不过欲⼊事⼈。

夫两者各得所欲,⼤者宜为下。

5)为⽆为,事⽆事,味⽆味。

6)图难於其易,为⼤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事,必作於细。

是以圣⼈终不为⼤,故能成其⼤。

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犹难之,故终⽆难矣。

8)合抱之⽊,⽣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千⾥之⾏,始於⾜下。

9)民之从事,常於⼏成⽽败之。

慎终如始,则⽆败事。

10)古之善为道者,⾮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王。

是以圣⼈欲上民,必以⾔下之;欲先民,必以⾝後之。

是以圣⼈处上⽽民不重,处前⽽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2)我有三宝,持⽽保之:⼀⽈慈,⼆⽈俭,三⽈不敢为天下先。

13)慈故能勇;俭故能⼴;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4)善为⼠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者,为之下。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这句话告诉我们,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明智。

能够战胜别人是一种力量,但能够战胜自己更是一种强大。

2. "治大国如烹小鲜。

"
这句话告诉我们,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饪一道小菜一样,需要细心、耐心和技巧。

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用心去做。

3. "行者无疆,径者不直,言者无文,讼者不强。

"
这句话告诉我们,行动者没有固定的边界,直行者不一定走的是直路,说话者不一定有文采,争论者不一定是强者。

意味着事物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需要深入去了解。

4.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足常乐,不要贪得无厌;知止常安,不要
贪图无度。

只有知足和知止,才能避免羞辱和危险。

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对我们的生活和处世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思索,体会其中的道理,以便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

关于老子的名言「精选」

关于老子的名言「精选」

老子的名言「」关于老子的名言「精选」导语: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

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老子的'名人,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

老子的名言警句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道德经》第九章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第二章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9、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2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名言100句

老子名言100句

老子名言100句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大家想知道老子有什么经典的名言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老子名言100句,欢迎阅读。

更多资讯尽在名人名言栏目!1、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7、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1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4、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15、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

《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

《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快来看看吧!《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

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

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也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

老子10句经典名言

老子10句经典名言

老子10句经典名言以下是老子10句经典名言: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是说,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言语表达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这是老子对“道”和“名”的独到理解。

2.“无为而治。

”:这句话是说,不要过分干预自然规律,让事物自由发展,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是老子推崇的一种治理方式。

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这句话是说,当道德沦丧时,人们才会强调仁义;当智慧被滥用时,人们才会看到很多虚假的现象。

这是老子对道德和智慧的深刻理解。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句话是说,最美好的品质就像水一样,它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斗。

这是老子对美好品质的比喻。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句话是说,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是明白的。

这是老子对自我认知的强调。

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句话是说,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

这是老子对自我控制的强调。

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句话是说,自然的法则是不停地减少多余的部分来补充不足的部分。

这是老子对自然法则的理解。

8.“大道至简。

”:这句话是说,最深刻的道理往往是最简单的。

这是老子对简约的推崇。

9.“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句话是说,最宏大的声音往往听不到,最宏大的形象往往看不到。

这是老子对无形和无声的理解。

1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句话是说,解决困难的事情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节做起。

这是老子对解决问题和做事的态度。

老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老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老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老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欢迎大家分享。

老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11、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夫人拘于世俗,必形系而神泄,故不免于累。

3、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5、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顾不免也6、血脉无郁滞,五藏无积气7、重积德则无不克8、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9、道者守其所已有,不求其所未得。

求其所未得,即所有者亡,循其所已有,即所欲者至。

1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1、圣人之心,明如止水,物来则见,物去则静,曾何滞于吾心哉?澄鉴不挠,是谓守清。

12、势利不能诱,声色不能淫,辩者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恐,引真人之游也。

13、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起一废,故圣人损欲以从性。

14、饰其外伤其内,扶其情者害其神,见其文者蔽其真。

15、清静者德之至也,柔弱者道之用也。

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祖也,三者行则沦于无形,无形者一之谓也。

16、夫哀乐者德之邪也,好憎者心之累也,喜怒者道之过也17、王公有功名,孤寡无功名,故曰:圣人自谓孤寡,归其根本,功成而不有,故有功以为利,无名以为用。

18、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19、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20、道生之,德处之,物行之,事成之。

21、先唱者穷之路,后动者达之原。

22、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23、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姑去彼取此。

关于老子的名言名句

关于老子的名言名句

关于老子的名言名句
1. "治大国如烹小鲜" 在治理国家时,要像烹饪小鱼一样细致入微。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他人的人是聪明的,能了解自己的人是有智慧的。

3. "行为不言而信" 通过行动而不是言语来展示自己的信念和品格。

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当所有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时,恶劣的事物也就随之而来。

5. "知足者常乐" 知足的人常常感到快乐。

6.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最大的声音是无声的,最大的形象是无形的。

7.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习越多,道理就越少。

8. "反者道之动" 反思是道路上的一种行动。

9.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续不断地充实,不如知足。

10.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如果人民不害怕死亡,又怎么会被用死亡来威胁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的名言,老子名言名句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短文学网名人名言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关于老子的名言,老子说过的话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飞驰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老子的名言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11.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2.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谓不争之德,谓用人之力,谓配天古之极。

老子的名言1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1.谷神不死,谓玄牝。

玄牝之门,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2.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3.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缺乏。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7.俗人昭昭,独昏昏。

俗人察察,独闷闷。

2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9.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0.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3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7.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8.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以不我知。

3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以不病。

老子的名言4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1.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以不厌。

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42.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4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4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

4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精选公文范文-------------------------- 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7.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缺乏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缺乏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精选公文范文----------------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