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海洋开发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33

高中地理第五章海洋开发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33
高中地理第五章海洋开发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选修2170333

第五章海洋开发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海岸带是自然地理要素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最活跃的地带,这里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好、城市集中,既是内陆资源开发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资源的前进基地。据此回答1~3 题。

1.下列自然地理过程必定发生在海岸带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B.冲积扇和三角洲的沉积作用

C.潮汐、海浪、洋流活动

D.岩浆活动与地质作用

2.下列关于海岸资源利用不正确的连线是( )

A.海南岛西岸—盐业生产,海南岛东岸—滨海旅游

B.台湾岛西岸—盐业和水产养殖业

C.崇明岛东岸—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

D.舟山群岛—渔业、盐业生产

3.下列位于海岸带的城市群及城市带的是( )

A.沪宁杭城市群

B.美国五大湖城市群

C.日本太平洋—濑户内海城市群

D.鲁尔城市群

解析:第1题,冲积扇是由从山口地区流水作用搬运沉积的碎石、泥沙堆积而成;大多数洋流分布在海洋中部地区;地质作用发生地区很广泛。第2题,舟山群岛为基岩海岸,不利于晒盐。第3题,沪宁杭城市群只有一部分城市位于海岸带,五大湖和鲁尔区不临海。

答案:1.A 2.D 3.C

4.全球大约有50%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带,下列有关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气候温和湿润

C.具有信息、技术、资金优势

D.丰富的矿产资源

解析:选D。海岸带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是人类早期发展农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因此人们多在海岸带居住。

5.目前,人们利用海水资源的主要途径有( )

①直接作为农业灌溉水源②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

③直接作为水产养殖水源④提取化学工业原料

⑤海水淡化处理,解决淡水资源不足⑥扩大海域面积,增加海水调节气候的功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D.①③⑤⑥

解析:选B。本题考查目前利用海水资源的主要途径。海水因为盐度高不能直接作为农业灌溉水源;扩大海域面积不是人们利用海水资源的途径。

6.关于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①阳光集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浮游生物分布均匀③临海国家都对海洋水产品需求量大④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7.下列关于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远洋深海区

B.潮汐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C.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难度不大

D.海水不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

答案:6.D 7.B

8.有关渔业产量的叙述,与下图不相符的是( )

A.当捕鱼量达到C点时,鱼群就耗竭到无法再生产,无鱼可捕B.OX表示与最大捕捞量相适应的最大资源再生量

C.通过控制捕捞活动可以使渔业资源持续利用

D.一旦捕捞量超过C点,渔业产量将开始下降

解析:选D。一旦捕捞量超过B点,渔业产量就开始下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9~12题。

材料一大洋中部的表层磷酸盐类物质是随冷水上升而从海区深层带来,盐类物质越多,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发育越快。

材料二下图是太平洋中部南北纬40°间大洋表层(0~100米)生物生产率的纬度分布图,横向为纬度,纵向为每立方米表层海水中的生物生产量。

9.据图可判断( )

A.海洋生物的纬度分布均匀

B.温带海区海洋生物丰富

C.海洋生物的经度分布均匀

D.信风带海区海洋生物丰富

10.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鱼类最少的原因是( )

A.洋流影响B.海水温度变化小C.上升流发育D.地处大陆架

11.拟绘制太平洋东岸附近的此类图,则图中变化最大的可能是( )

A.赤道海区B.信风带海区

C.副热带海区D.温带海区

12.拟绘制太平洋西岸附近的此类图,则图中变化最大的可能是

( )

A.10°N~20°N B.10°S~20°S C.30°N~40°N D.30°S~40°S 答案:9.B 10.B 11.B 12.C

渤海沿岸曹妃甸的填海造陆工程已全面启动,北连大秦线的迁曹铁路和曹妃甸港区的建成,将使曹妃甸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经济增长极。读图完成13~15题。

13.对影响曹妃甸港主要区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有( )

①海岸线曲折,利于建港

②以环渤海滨海经济带为依托

③其腹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和外贸基地

④附近煤、铁、石油、海盐等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4.甲地开发利用的方式有( )

①水产养殖②港口运输③盐田晒盐④粮食种植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15.曹妃甸港建成后,可缓解邻近港口的运输压力,届时,其出港的矿产品主要是( )

A.煤B.石油

C.铁矿石D.海盐

解析:第13题,曹妃甸港的发展以环渤海滨海经济带为依托,其腹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第14题,甲地为滩涂,可以发展水产养殖和盐田晒盐等。第15题,曹妃甸港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运输港。

答案:13.B 14.C 15.A

下图是某地海岸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如果从避风的角度来看,图中哪个地点比较适合建渔港( ) A.甲B.乙

C.丙D.丁

17.波浪能较为丰富的地点是( )

A.甲、乙B.丙、丁

C.甲、丁D.乙、丙

解析:从图中的经纬度来看,此处位于东北信风带,东北部的甲、乙为迎风坡,丙、丁为背风坡,所以甲、乙两地的波浪能较大;丙为海湾,比丁更适合港口建设。

答案:16.C 17.A

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形态,就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温度差、盐度差等方式表达的动能、势能、热能、物理化学能等能源,即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据此回答18~20题。

18.建造波浪发电站最适合的选址是( )

A.赤道海区B.副热带海区

C.中纬西风带海区D.两极地区

19.目前,海洋能源开发不广泛的原因是( )

A.蕴藏能量比较有限,开发价值不大

B.有污染,大规模开发会带来比较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C.能量密度比较小,需要比较大的投入

D.能量分布在远海,难以开发

20.据估算,一次日常潮汐涌入杭州湾的海水即达30亿立方米,从开发利用的角度考虑,可以在杭州湾( )

A.利用潮汐发电B.建设大型港口

C.发展海水养殖D.进行海盐晒制

解析:第18题,波浪发电站应建在风浪大的地方,在地球上中纬西风带海洋上的风浪最大,波浪能最丰富。赤道和副热带海区风浪比较小。两极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建发电站。第19题,海洋能源与陆地能源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有总量巨大、可再生、无污染;劣势有密度小、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困难等,需要比较

大的投入。第20题,题干中指出日常潮汐涌入杭州湾的海水量巨大,具有巨大的开发潮汐能的潜力。

答案:18.C 19.C 20.A

21.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可提高潮汐发电效果的是( )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新月、满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处在一条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叠加在一起,使地球海洋出现天文大潮,潮差大,利于潮汐发电。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海洋要淡水,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水荒”的主要途径

B.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都是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C.在海洋资源中,食盐储量大,是储量最多的矿产资源

D.海底锰结核矿物由以锰为主的多种元素构成,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

答案:B

读图,完成23~25题。

23.该海峡建有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与其开发利用海洋方式相同的是( )

A.长芦盐场

B.鱼虾贝藻养殖

C.杭州湾跨海大桥

D.海水淡化厂

24.此海峡在海洋能开发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

A.潮汐能B.波浪能

C.盐差能D.温差能

25.图中岛国从其东部海域海洋资源开发中获利最大的两种为( )

A.石油、海盐B.淡水、溴

C.石油、鱼类D.锰结核、天然气解析:第23题,图中海峡为英吉利海峡,其海底隧道属于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选项中跨海大桥属于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24题,英吉利海峡位于西风带,风浪大,因而波浪能最丰富。第25题,图中岛国为英国,其东部海域为北海,是世界著名渔场和重要产油区。

答案:23.C 24.B 25.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海南省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莺歌海盐场是我国主要盐场之一,从海水中获取海盐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说出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4分)

(2)海南岛周围海洋空间十分广阔,与海上活动相比,深海活动面临哪些问题?(3分)

(3)随着海南省的发展,向海洋要陆地成为必然。人类“造陆”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分)

(4)海底仓库是未来海南省储存物品的方式之一。与陆地环境相比,海底储藏具有哪些优点?(4分)

答案:(1)盐田法

原因:坡度较缓的淤泥质滩涂;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2)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3)围海造陆填海造陆

区别:围海造陆是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填海造陆则是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等建造陆地。

(4)空间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缓、远离居民区、低温缺氧。

27.读海洋开发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①盐场②潮汐发电

③钻井平台④海上工厂

⑤海洋捕捞⑥海上旅游

⑦海洋运输⑧海底隧道

⑨石油、天然气⑩藻类

○11蟹类○12贝类

○13海底居室○14锰结核

○15海水制取镁、钾、溴、碘、铀等○16鱼类

(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入下面表格内。(5分)

代号资源及其开发在示意图上的具体反映

11○12________

A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⑤⑩○

B 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③⑨________

C 海洋化学资源及其开发①________

D 海洋能源资源及其开发________

E 海洋空间资源及其开发④⑥⑦⑧________

(2)以上图表反映了海洋资源的________性,在开发利用中,必须注意________开发,避免片面开发。(2分)

(3)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3分)

A.目前海水的运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B.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是利用人力或风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

C.目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工业规模的是深海锰结核D.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的根本途径

答案:(1)(由上而下)○16○14○15②○13

(2)多样综合(3)CD

28.下图是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现拟对该岛进行综合开发。该岛白天热晚间凉爽,全年盛行强劲的东北风;没有煤、石油、天然气资源;森林密布;多温泉;有流速很快的河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A、B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如图中所示,拟在该岛平原地区建一个小型农场。根据图中农场的布局,为满足农场的能源需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出发,在E处应充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_,该能源项目的开发利用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向________方向发展。(2分)

(3)D处应大力营造__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该岛除在E处开发的新能源外,还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请列举三种。(4分)

(5)根据现有条件,请你为综合开发该岛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答案:(1)B B地处东北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2)沼气良性循环

(3)海防林防止强风和海浪侵袭

(4)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太阳能等。(任答三项)

(5)①开发海岛旅游资源,突出热带海滨和岛屿的特色,如发展海洋生态游;②着重开发海洋资源、耕海牧渔,着重发展资源加工,以及热带动植物资源等;③加强港口建设,通过海运发展外向型经济。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环杭州湾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杭州、嘉兴、绍兴、宁波、舟山等地区,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最有活力的区域,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杭州湾跨海大桥。

(1)该海域有我国最大的渔场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拟在杭州湾建一潮汐电站,如果计划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可行,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讨论分析,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会遇到哪些自然障碍?(6分)

解析:本题利用杭州湾相关信息作为材料,考查了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形成条件等。其开放性较强,答案并不唯一。

答案:(1)舟山渔场处于浅海大陆架,阳光充足;陆地入海河流携带大量营养物质;寒暖流交汇

(2)杭州湾口大内小,潮位高,潮差大夏季夏季风加剧了潮势,潮差较其他季节大,所以该季节发电量大潮汐发电和筑坝成本高;收益低,影响钱塘江大潮观赏效果,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3)①风:杭州湾是台风、热带风暴和季节性龙卷风时常“光顾”的区域。

②潮: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夏秋季节夏季风加剧潮势,潮水落差大,海上作业难度更大。

③流:东海、杭州湾波浪都很大,增加了施工难度。

④气:大陆架浅层海底沼气对施工的威胁很大。

高中化学选修五(人教版检测)第五章章末系统总结Word版含答案

章末系统总结 (对应学生用书P91) 一、重点知识梳理 二、实验专项探究——酚醛树脂的制备 1.合成方法。 (1)酸催化。 在酸催化下,等物质的量的苯酚与甲醛反应,苯酚邻位或对位的氢原子与甲醛的羰基加 成生成羟甲基苯酚: 然后羟甲基苯酚之间相互脱水缩合成线型结构高分子:

(2)碱催化。 在碱催化下,等物质的量或过量的甲醛与苯酚反应,生成羟甲基苯酚、二羟甲基苯酚、 三羟甲基苯酚等,然后加热继续反应,就可以生成网状结构(也称体型结构)的酚醛树脂。 2.实验探究酚醛树脂的制备和性质。 1.实验室制取少量酚醛树脂的过程如下:在大试管中加入2.5 g苯酚,加入2.5 mL 质量分数为40%的甲醛溶液,再加入1 mL浓盐酸,加热,等反应不再剧烈进行后,再加热一会儿,即可看到黏稠的近似固体的酚醛树脂。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加热的方式是________。 A.用酒精灯直接加热B.沸水浴 C.50 ℃~60 ℃水浴 D.用手微热 (3)本实验中还用到乙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制取酚醛树脂时,甲醛和苯酚在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沸水浴加热可制得线型结构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该树脂可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乙醇清洗盛酚醛树脂的试管。 答案:(1)催化剂(2)B (3)清洗盛酚醛树脂的试管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AB ∥CD ∥EF ,AF ∥CG ,则图中与∠A (不包括∠A )相等的角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2.如图,要得到AB ∥CD ,只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不可以... 是( ) A .∠1=∠3 B .∠B +∠BCD =180° C .∠2=∠4 D .∠D +∠BAD =180° 3.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CD 、BE 相交于F ,90A ∠=?,//EG BC ,且CG EG ⊥于G ,下列结论:①2CEG DCB ∠=∠;②CA 平分BCG ∠;③ADC GCD ∠=∠;④1 2 DFB CGE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4.已知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 5.已知: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如果AB =10cm ,AC =8cm ,那么线段MN 的长度为( ) A .6cm B .9cm C .3cm 或6cm D .1cm 或9cm 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同角的余角相等 C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如图,直线1 2l l ,130∠=?,则23∠+∠=( ) A .150° B .180° C .210° D .240°

8.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 ∥b 的是( ) A .∠1=∠3 B .∠2=∠3 C .∠4=∠5 D .∠2+∠4=180° 9.如图,直线a 和直线b 被直线c 所载,且a//b ,∠2=110°,则∠3=70°,下面推理过程错 误的是( ) A .因为a//b ,所以∠2=∠6=110°,又∠3+∠6=180°(邻补角定义) 所以∠3=180?-∠6=180?-110?=70? B . //,13,12180a b ?∴∠=∠∠+∠= 1180218011070????∴∠=-∠=-= 所以370?∠= C .因为a//b 所以25∠=∠又∠3+∠5=180°(邻补角定义), 3180518011070????∴∠=-∠=-= D .//,42110a b ?∴∠=∠=,43180?∠+∠=,∴∠3=180°?∠4=180°?110°=70° 所以 3180418011070????∠=-∠=-= 10.如图,直线12l l //,被直线3l 、4l 所截,并且34l l ⊥,144∠=,则2∠等于( ) A .56° B .36° C .44° D .46° 1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个 ①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 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A .0 B .1 C .2 D .3

2019高中物理 第三章 磁场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1

第三章磁场 章末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磁通量,正确的说法有( ) A.磁通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B.在匀强磁场中,a线圈面积比b线圈面积大,则穿过a线圈的磁通量一定比穿过b线圈的大 C.磁通量大,磁感应强度不一定大 D.把某线圈放在磁场中的M、N两点,若放在M处的磁通量比在N处的大,则M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比N处大 解析:磁通量是标量,大小与B、S及放置角度均有关,只有C项说法完全正确. 答案:C 2.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矩形闭合线圈abcd在条形磁体N极附近竖直下落,保持bc边在纸外,ad边在纸内,由图中的位置Ⅰ经过位置Ⅱ到位置Ⅲ,且位置Ⅰ和Ⅲ都很靠近位置Ⅱ.在这个过程中,线圈中的磁通量( ) A.是增加的 B.是减少的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解析:要知道线圈在下落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情况,就必须知道条形磁体的磁极附近磁感线的分布情况.线圈位于位置Ⅱ时,磁通量为零,故线圈中磁通量是先减少,后增加的. 答案:D 3.如图所示,一根有质量的金属棒MN,两端用细软导线连接后悬于a、b两点,棒的中部处 于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有电流,方向从M流向N,此时悬线上有拉力.为了使拉力等于零,可以( ) A.适当减小磁感应强度B.使磁场反向 C.适当增大电流D.使电流反向 解析:首先对MN进行受力分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受两根软导线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安培力.处于平衡时有2F+BIL=mg,重力mg恒定不变,欲使拉力F减小到0,应增大安培力BIL,所以可增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或增加通过金属棒中的电流I,或二者同时增大. 答案:C 4.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在电磁场区域中,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圆环,环上套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O点为圆环的圆心,a、b、c为圆环上的三个点,a点为最高点,c点为最低点,Ob沿水平方向.已知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现将小球从环的顶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1.有关乙炔(H-C=C-H)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 2.下列物质中,难溶于CCl4的是 A.碘单质 B.水C.苯酚 D.己烷 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A.H2O B.CH4 C.SiH4 D.NH4+ 4.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 .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B.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C.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D.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5.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C.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D.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6.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 C.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8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 7.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B.HF C.Cl2 D.F2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章末检测(含详解)

曲线运动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D.以上都不对 解析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受到两个互成角度的恒力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选项正确.答案 A 2.(2012·琼海市)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 m/s,渡过一条宽150 m,水流速度为4 m/s的河流,则该小船() A.能到达正对岸 B.以最短时间渡河时,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00 m C.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50 s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 m 解析由于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 m/s小于水流的速度4 m/s,所

以小船不能到达正对岸,选项A错误;当小船船头垂直河岸时,小船 渡河的时间最短,t短=l v=150 3s=50 s,所以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50 s,而小船的合运动可分解为沿垂直河岸方向1.5v1=3 m/s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河岸平行方向1.5v2=4 m/s的匀速直线运动,则渡河后,小船的位移为(v1·t短)2+(v2·t短)2=250 m,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小船不能达到正对岸,则小船渡河后的位移必须大于150 m,故选项D 错误. 答案 C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C.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D.平抛运动物体的落地速度和在空中运动时间只与抛出点离地面高度有关 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故加速度恒定,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它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因为Δv=at,而a方向竖直向下,故Δv的方向也竖直向下;物体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只由高度决定,但落地速度应由高度与初速度共同来决定.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6

第五章环境管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我国基本国策的是( ) ①环境保护②男女平等③以人为本④计划生育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选D。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我国对企业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规定,属于环境保护的( ) A.战略方针B.基本国策 C.基本政策D.环境规划 解析:选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三项基本政策。 下面是某市对生活垃圾处理的两条规定,思考并完成3~4题。 第五条本市对生活废弃物的治理,实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实行分类收集,推行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处置,促进生活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第六条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同市规划、建设、环保等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本市生活废弃物治理规划。 3.第五条规定的贯彻执行,符合环境管理中哪一管理的直接要求( ) A.资源环境B.区域环境 C.专业环境D.城市环境 4.“编制本市生活废弃物治理规划”符合环境管理中哪些管理的要求( ) ①资源环境②区域环境③专业环境④城市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3题,第五条规定可以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使自然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第4题,该规定既确定了区域——本市(区域环境),又有具体的行为——生活废弃物的治理(专业环境)。 答案:3.A 4.C

5.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是由一个个的国家或地区所造成的,没有必要进行国际合作 B.环境问题不存在普遍性和共同性,无需加强国际合作 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因此在保护环境中要实行国际合作 D.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解析:选C。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有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26度空调节能行动”是一个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公益活动。该活动自2004年发起,旨在呼吁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地区的非政府组织响应,并陆续在当地开展节能倡导行动。据此回答6~8题。 6.环保组织倡导发起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主要作用有( ) ①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④保护臭氧层 ⑤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⑤D.①②④ 7.“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 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B.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 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推行清洁生产 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8.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在下列哪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①青少年普及教育②提供法律援助 ③表彰优秀人物④相关法律的制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第6题,空调所需能源为电能,而部分电能是由燃烧化石燃料转化而成的,倡导“26度空调节能行动”可有效地节约电能,从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减少酸雨的危害,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第7题,倡导“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

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单元测试题

高二物理选修3-1《磁场》单元测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共48分) ⒈关于磁感应强度,正确的说法是 ( ) (A)根据定义式IL F B ,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 与F 成正比,与IL 成反比 (B)磁感应强度B 是矢量,方向与电流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 (C)磁感应强度B 是矢量,方向与通过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相同 (D)在确定的磁场中,同一点的B 是确定的,不同点的B 可能不同 ⒉.下列单位中与磁感应强度B 的单位T 不相当... 的是-( ) (A)Wb/m 2 (B)N/A·m (C)N/C·m (D)V·s/m 2 ⒊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安培 (B)奥斯特 (C)库伦 (D)麦克斯韦 ⒋如下左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着一根长直流导线,电流方向指向读者,a、b、c、d是以直导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在这四点中( ) (A)a、b两点磁感应强度相同 (B)a点磁感应强度最大 (C)c、d两点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 (D)b 点磁感应强度最大 ⒌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通电闭合线圈ABC 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垂直纸面向里,则线圈所受磁场力的合力为 ( ) (A)大小为零 (B)方向竖直向上 (C)方向竖直向下 (D)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⒍.用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可以解释下列哪些现象-( ) (A)永久磁铁的磁场 (B)直线电流的磁场 (C)环形电流的磁场 (D)软铁棒被磁化的现象 ⒎两个相同的圆形线圈,通以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电流I 1和I 2,如图所示。先将两个线圈固定在光滑绝缘杆上,问释放后它们的运动情况是 ( ) (A)相互吸引,电流大的加速度大 (B)相互吸引,加速度大小相等 (C)相互排斥,电流大的加速度大 (D)相互排斥,加速度大小相等 ⒏如图所示,要使线框abcd在受到磁场力作用后,ab边向纸外,cd边 向纸里转动,可行的方法是- ( ) (A)加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通方向为a→b→c→d→a的电流 (B)加方向平行纸面向上的磁场,通方向为a→b→c→d→a电流

化学选修3第三章测试题

髙二化学选修3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2.只有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的晶体是 ( )。 A .金属晶体 B .原子晶体 C .离子晶体 D .分子晶体 3.下列化学式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 A .NaOH B .SiO 2 C .Fe D .C 3H 8 4.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晶体后均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NH 3、HD 、C 3H 8 B.SiO 2 、CO 2 、H 2SO 4 C .SO 2、PCl 5、AlCl 3 D.H 2O 、NaCl 、Si 3N 4 5.只需克服范德华力就能气化的是( ) A .液态二氧化硫 B .液态氨 C .液态氟化氢 D .水 6.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 水结冰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少 C .CH 4、SiH 4、GeH 4、SnH 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升高 D .HF 、HCI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7.下列各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能组成化学式为XY 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A.6和8 B.16和8 C .12和17 D.11和16 8.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和晶体类型都相同的是( ) A.金刚石和CO 2 B.NaBr 和HBr C .CH 4和H 2O D.Cu 和KCl 9.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 .沸点:333NH PH AsH >> B .熔点:344Si N NaCl SiI >> C .酸性:42434HC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g OH Al OH 2>> 10.若金属铜的晶胞是一个"面心立方体",则金属铜平均每个晶胞占有的铜原子及配位数分别是( ) A.4 12 B.6 12 C.8 8 D.8 12 11.在30gSiO 2晶体中含有Si 一O 键的物质的量为( ) A.1mol B.1.5mol C.2mol D.2.5mol 12.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章末检测试卷(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第5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均可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水解 C.较弱光照条件下,因与光反应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减小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药剂后会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 2.在常温下H2O2溶液几乎不分解,但加入肝脏研磨液后,会快速分解成H2O和O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活化能的是( ) A.E2B.E3C.E3-E2D.E2-E1 3.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 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 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无砖红色沉淀 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无砖红色沉淀” B.加入斐林试剂后通常还应沸水浴加热 C.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 D.为省去水浴加热步骤,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4.下图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02分解产生的02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降低时,乙图中的e 点不变,d 点右移 B .H 202量增加时,乙图中的e 点上升,d 点左移 C .最适温度下,pH=c 时,乙图中e 点的值为0 D .最适温度下,pH=a 时,乙图中e 点下移,d 点左移 5.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TP 的合成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B .细胞内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 .ATP 在细胞内含量不多,但却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D .细胞内合成ATP 所需能量只来源于细胞呼吸 6.如图表示ATP 的结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 键断裂后形成ADP 和Pi B .图中的3表示ATP 中的“A” C .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DNA 的基本单位之一 D .与b 键相比,a 键更容易发生断裂 7.下列有关“ATP ADP Pi ++酶 酶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向左进行和向右进行时所需的酶是一样的 B .反应向右进行时释放能量,向左进行时储存能量 C .整个反应是一个可逆平衡的过程 D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发生这个反应的生理过程都一样 8.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隔绝O 2的一组产生的CO 2量远大于通入O 2的一组 B .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并去除培养液中的O 2 C .可以用溴麝香草酣蓝水溶液检测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导致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坡度 C.海拔D.坡向 2.图中褐红壤地带分布的自然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D.温带针阔混交林 3.高黎贡山西坡的黄壤分布区( ) A.降水量最大B.土壤肥力最高 C.光照条件最好D.应防止水土流失 解析:第1题,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区,呈南北走向,阻挡了西南季风的东进,使东西两坡水热条件明显不同,因此导致高黎贡山两坡的植被出现差异。根据“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判断气候、植被的差异导致土壤出现差异,所以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坡向;从图中可知,高黎贡山东西坡的纬度、海拔和坡度都相差不大。第2题,图中5为褐红壤,其主要分布在龙川江河谷、高黎贡山东坡等地区,这些地区受干热风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适合耐旱的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生长。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可以判断,黄壤分布区水分条件较好,但在高黎贡山西坡黄壤分布的海拔低,气流仍会继续沿山体上升形成降水;黄壤肥力不是最高;黄壤分布区降水相对较多,光照条件不会是最好;黄壤所在地坡度大,降水较多,而且海拔较低,植被易遭人类破坏,因此应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D 2.C 3.D (2019·韶关模拟)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CO2,而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CO2主要来自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某科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

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章末检测(A)新人教版选修3_1

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章末检测(A)新人教版选修3_1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一个质子穿过某一空间而未发生偏转,则( ) A.可能存在电场和磁场,它们的方向与质子运动方向相同 B.此空间可能有磁场,方向与质子运动速度的方向平行 C.此空间可能只有磁场,方向与质子运动速度的方向垂直 D.此空间可能有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它们的方向均与质子速度的方向垂直 答案ABD 解析带正电的质子穿过一空间未偏转,可能不受力,可能受力平衡,也可能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2. 两个绝缘导体环AA′、BB′大小相同,环面垂直,环中通有相同大小的恒定电流,如图1所示,则圆心O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AA′面水平,BB′面垂直纸面) A.指向左上方 B.指向右下方 C.竖直向上 D.水平向右 答案 A 3.关于磁感应强度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中某点B的大小,跟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的情况有关 B.磁场中某点B的方向,跟该点处试探电流元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一致 C.在磁场中某点试探电流元不受磁场力作用时,该点B值大小为零 D.在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B值越大 答案 D 解析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由磁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流元无关.而磁感线可以描述磁感应强度,疏密程度表示大小. 4.关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不考虑其他场力(重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只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 A 解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所受的洛伦兹力跟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有

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选修3 第3章 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化学选修3 第3章单元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关于晶体与化学键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原子晶体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C.金属晶体中存在离子,但却不存在离子键 D.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答案 C 解析离子晶体中可能有共价键(如NaOH),也可能没有共价键(如NaCl);原子晶体中只有共价键,因为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而金属晶体中存在离子,但只有金属键;分子晶体中可能有共价键,也可能没有(如He)。 2.由下列各组的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晶体,又有分子晶体的是() A.H、O、C B.Na、S、O C.H、N、O D.H、S、O 答案 C 解析A、D中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只能为分子晶体;B项中三种元素只能形成离子晶体;C项中HNO3为分子晶体,NH4NO3为离子晶体。 3.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B.CI4>CBr4>CCl4>CF4 C.MgO>H2O>N2>O2D.金刚石>生铁>钠>纯铁 答案 B 解析A项中物质全部为原子晶体,判断其熔、沸点高低可比较其原子半径:Si>C>O,故键长关系为Si—Si>Si—C>Si—O>C—C,故A项中的熔、沸点顺序错误;B项为同种类型的分子晶体,可比较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C项中,N2与O2为同种类型的分子晶体,O2的熔、沸点比N2高;D项中,熔、沸点关系为金刚石>纯铁>生铁>钠,合金的熔、沸点比纯金属低。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②构成晶体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③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④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离子化合物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并不是只含有离子键,如KOH是由K+和OH-通过离子键构成的离子晶体,其中OH-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构成的,还有NH4Cl,Na2O2等也有类似情况;关于②的叙述,要注意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性,稀有气体的晶体是分子晶体,但其中却没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非极性分子有可能是由于极性键的极性抵消而形成的,如CO2、CH4等。 5.下表所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解析在石墨晶体内还存在着范德华力、金属键。 6.已知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下

高中地理 第五章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资料专题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 A.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 B.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形 C.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 D.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 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他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河流水位降低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第2题,如果当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①②④正确。 答案 1.A 2.D 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下图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中循环的过程 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C.如果⑤环节循环速度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受阻 4.有关作用于⑤环节的人类活动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降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 C.发展火电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 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 解析第3题,①②③反映了碳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循环的过程,故A项错误;④环节表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氧化物排放到大气圈中,会导致大气污染加重,故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B项正确;碳排放速度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关,故C项错误;人类无法改变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故D项错误。第4题,人工降雨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格局,故A项错误;建设水电站后会减少洪涝灾害,故B项错误;发展火电会导致温室气体增多,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故C 项正确;北京冬季燃煤取暖会导致大气污染,故D项错误。 答案 3.B 4.C 下图为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磁场 章末知识整合课时检测 粤教版选修3-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磁场章末知识整合课时检测粤教 版选修3-1 专题一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公式F=BIL中L为导线的有效长度. 2.安培力的作用点为磁场中通电导体的几何中心. 3.安培力做功:做功的结果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4.分析在安培力作用下通电导体运动情况的一般步骤. ①画出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线方向及分布情况.

②用左手定则确定各段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 ③据初速度方向结合牛顿定律确定导体运动情况.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垂直纸面放置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直导体棒.当导体棒中的电流I垂直纸面向里时,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可将导体棒置于匀强磁场中,当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在纸面内由竖直向上逆时针转至水平向左的过程中,关于B大小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根据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在纸面内由竖直向上逆时针至水平向左的条件,受力分析,再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合成变化图,由此可得B大小的变化情况是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练习 1.如右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均匀金属杆用两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水平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金属棒中通有由左向右的电流I时,两根轻弹簧比原长缩短Δx后金属杆平衡,保持电流大小不变,方向相反流过金属杆时,两弹簧伸长Δx后金属杆平衡,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多大?

解析:根据安培力和力的平衡条件有(设棒的重力为mg ): 当电流方向由左向右时:BIL =2k Δx +mg , 当电流方向由右向左时:BIL +mg =2k Δx , 将重力mg 消去得:B =2k Δx IL . 答案:B =2k Δx IL 2.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 =0.40 m ,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 =0.50 T 、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 =4.5 V 、内阻r =0.50 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m =0.040 kg 的导体棒ab 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 =2.5 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g 取 210 /m s .已知sin 37°=0.60,cos 37°=0.80,求: (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 (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 解析:(1)导体棒、金属导轨和直流电源构成闭合电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高中化学选修三综合检测三

高中学选修三综合检测三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微粒的个数比不是1∶1的是()。 A.NaHCO3晶体中阴、阳离子 B.NH3分子中的质子和电子 C.Na2O2固体中阴、阳离子 D.12H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 解析Na2O2固体是由Na+和O22-构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答案 C 2.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 B.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C.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 解析B项熔点由高到低应为Al>Mg>Na 答案 B 3.如下图,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γ-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 B.α-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 C.将铁加热到1 500℃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 D.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相同

解析A项中,γ-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为12个; C项中,冷却到不同的温度,得到的晶体类型不同,D项,同素异形体的性质不同。 答案 B 4.下列关于物质熔点的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HI>HBr>HCl>HF B.CI4>CBr4>CCl4>CF4 C.NaCl>NaBr>KBr D.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解析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先判断晶体类型,然后根据各类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的强弱规律去判断物质熔点的高低。A中全是分子晶体,但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HF的熔点最高,排列顺序应为HF>HI>HBr>HCl,A 项错误;B中全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CI4分子量最大,故CI4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熔点最高,B项正确;C中全是离子晶体,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Na+<K+,Cl-<Br-,故离子键NaCl最强,KBr最弱,熔点的排列顺序为NaCl>NaBr>KBr,C项正确;D中全为原子晶体,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越高,故D项也正确。 答案 A 5.在冰晶石(Na3[AlF6])晶胞中,[AlF6]3-占据的位置相当于NaCl晶胞中Cl-占据的位置,则冰晶石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与NaCl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之比为 () A.2∶1 B.3∶2 C.5∶2 D.5∶1 解析本题考查NaCl的晶胞结构和对新信息的变通能力。根据题目信息,一个NaCl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为4+4=8个;一个冰晶石的晶胞中含有4个[AlF6]3-,则含有12个Na+,则一个冰晶石晶胞所含的原子总数为12+4×(1+6)=40个,故选D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共有对顶角(平角除外)( ) A.6对 B.5对 C.4对 D.3对 2.如图1所示,∠1的邻补角是( ) A.∠BOC B.∠BOE 和∠AOF C.∠AOF D.∠BOC 和∠AOF 3. 如图2,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在下列四个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 A.∠1=∠2 B.∠B=∠DCE C.∠3=∠4 D.∠D+∠DAB=180° 4.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 的角度是( )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5. 如图3,AB ∥CD ,那么∠A ,∠P ,∠C 的数量关系是( ) A.∠A+∠P+∠C=90° B.∠A+∠P+∠C=180° C.∠A+∠P+∠C=360° D.∠P+∠C=∠A 6. 一个人从点A 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 点,那么∠ABC 等于( ) A.75° B.105° C.45° D.135° 7.如图4所示,内错角共有( ) A.4对 B.6对 C.8对 D.10对 C B A D 1 C B A 32 4 D O F E D C B A 8.如图5所示,已知∠3=∠4,若要使∠1=∠2,则需( ) A.∠1=∠3 B.∠2=∠3 C.∠1=∠4 D.AB ∥CD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同位角相等;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交点; ⑤若a ∥b ,b ∥c ,则a ∥c. 图1 F E O 1 C B A D 图4 图5 图6 图3 D A P C B

高中物理第3章磁场章末检测教科版选修3_1

第3章 磁场 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关于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运动的表述,以下正确的是( ) A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B .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C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与粒子的速度方向垂直 D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答案 C 解析 当带电粒子带负电时,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当带电粒子带正电时,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故A 错误;由U AB =WAB q 知,若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电场力做负功,则正电荷将从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故B 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一定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故C 正确,D 错误.所以选C. 2.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MN 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 ) 答案 A 3.如图1所示,当开关S 闭合的时候,导线ab 受力的方向应为( ) 图1 A .向右 B .向左 C .向纸外 D .向纸里 答案 D

4.如图2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M、N间为一个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区域,电场方向由M板指向N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OO′为距离两极板相等且平行两极板的直线.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从O点射入,沿OO′方向匀速通过场区,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2 A.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v0从O点沿OO′方向射入仍能匀速通过场区 B.电荷量为2q的粒子以v0从O点沿OO′方向射入仍能匀速通过场区 C.保持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变,方向均与原来相反,粒子以v0从O点沿OO′方向射入,则粒子仍能匀速通过场区 D.粒子仍以速度v0从右侧的O′点沿O′O方向射入,粒子仍能匀速通过场区 答案 D 5.如图3所示,空间存在水平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内有一绝缘的足够长的直杆,它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负电小球套在直杆上,从A点由静止沿杆下滑,小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an θ.则小球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 ) 图3 答案 C 解析带电小球静止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小球下滑后,再受到一个垂直斜面向上的洛伦兹力F,沿斜面方向有:mg sin θ-μ(mg cos θ-F)=ma,在垂直于斜面方向有:N+F=mg cos θ,由于小球加速,据F=qvB,F增大而支持力N减小,据f=μN,摩擦力减小,导致小球的加速度a增加;当速度v增加到某个值时,出现mg cos θ-F=0,有mg sin θ=ma,此时小球的加速度最大;此后,F>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N2 B .HBr C .NH3 D .H2S 列物质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HF H2O NH3 CH4 B .CH4 NH3 H2O HF H2O HF CH4 NH3 D .HF H2O CH4 NH3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于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由于乙醇与水间有氢键的存在,水与乙醇能互溶。 B.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反应,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都属于取代反应。 C.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难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6.下列化合物中含有 2 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A. B A.丙烯分子中有 6 个σ 键, 1 个π 键 B.丙烯分子中 3 个碳原子都是sp 3杂化 C.丙烯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C. D . 7.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中正确的() 1.列化学键中,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A.C—F B.C—O C.C—N D.C—C 2.列物质中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是 A. A.N a2O2 B.HCHO C.C2 H4 D.H2O2 4.列各组分子中,按共价键极性由强到弱排序正确的是 3. A. C.

D.丙烯分子中 3 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8.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 .溴溶于CCl4 C .蔗糖溶于水 D .HCl 溶于水 9.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阿司匹林属于分子晶体 3 C.阿司匹林中C原子只能形成sp3杂化D.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1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卤化氢分子中,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共价键的极性越强,稳定性也越强B.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C.判断A2B 或AB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依据是:具有极性键且分子构型不对称,键角小于180°,为非直线形结构 D.非极性分子中,各原子间都应以非极性键结合 11.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是sp 2杂化的是() A.PBr3 B .CH4 C .H2O D .BF3 12 .用VSEPR理论预测下列粒子的立体结构,其中正确的() A.NO3-为平面三角形B.SO2为直线形 C.BeCl 2为V形D.BF3为三角锥形 13.已知A、B 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