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技术分享

合集下载

触摸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触摸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触摸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一、概述1. 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历程触摸屏技术,作为一种直观、便捷的人机交互方式,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其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科技创新的史诗,从最初的电阻式触摸屏到现代的电容式、光学式以及声波式触摸屏,每一步的进展都极大地推动了人机交互方式的进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电阻式触摸屏就已出现。

这种触摸屏由两层导电材料组成,中间以隔离物隔开。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材料在触摸点处接触,形成电流,从而确定触摸位置。

电阻式触摸屏具有成本低、寿命长等优点,但触摸反应速度较慢,且不支持多点触控,限制了其在高端设备上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容式触摸屏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

电容式触摸屏通过在屏幕表面形成一个电场,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会改变电场分布,从而确定触摸位置。

电容式触摸屏具有反应速度快、支持多点触控等优点,因此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进入21世纪,光学式触摸屏开始受到关注。

光学式触摸屏利用摄像头捕捉屏幕表面的光线变化,从而确定触摸位置。

这种触摸屏具有分辨率高、触摸体验好等优点,但由于其成本较高、易受环境光干扰等因素,目前在市场上的应用相对较少。

近年来,声波式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这种触摸屏通过在屏幕表面产生声波,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会改变声波的传播路径,从而确定触摸位置。

声波式触摸屏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历史。

从电阻式到电容式,再到光学式和声波式,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为我们带来了更便捷、更高效的人机交互体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触摸屏技术将会更加先进、更加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

2. 触摸屏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现代生活中,触摸屏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设备的普及,触摸屏已经成为我们日常互动的主要界面。

四大触摸屏技术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

四大触摸屏技术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

四大触摸屏技术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为了操作上的方便,人们用触摸屏来代替鼠标或键盘。

工作时,我们必须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摸屏,然后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

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触摸屏的主要类型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我们把触摸屏分为四种,它们分别为电阻式、电容感应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

每一类触摸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要了解那种触摸屏适用于那种场合,关键就在于要懂得每一类触摸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下面对上述的各种类型的触摸屏进行简要介绍一下:1.电阻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这种触摸屏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

电阻触摸屏的主要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电阻薄膜屏,这是一种多层的复合薄膜,它以一层玻璃或硬塑料平板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氧化金属(透明的导电电阻)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擦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涂层、在他们之间有许多细小的(小于1/1000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两层导电层隔开绝缘。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X 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送触摸屏控制器。

控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并计算出(X,Y)的位置,再根据模拟鼠标的方式运作。

这就是电阻技术触摸屏的最基本的原理。

电阻类触摸屏的关键在于材料科技,常用的透明导电涂层材料有:(1)ITO,氧化铟,弱导电体,特性是当厚度降到1800个埃(埃=10-10米)以下时会突然变得透明,透光率为80%,再薄下去透光率反而下降,到300埃厚度时又上升到80%。

ITO是所有电阻技术触摸屏及电容技术触摸屏都用到的主要材料,实际上电阻和电容技术触摸屏的工作面就是ITO涂层。

平板电脑的触控技术解析

平板电脑的触控技术解析

平板电脑的触控技术解析如今,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轻薄便携、操作简洁的特点使得平板电脑成为许多人的首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对平板电脑的触控技术进行深入解析。

一、电容触控技术平板电脑中最常见的触控技术之一便是电容触控技术。

在电容触控技术中,触摸屏表面覆盖着一层电介质材料。

当手指接触到屏幕表面时,人体的电荷会引起电介质材料内部电场的改变,进而通过传感器进行检测,最终实现电流的流动从而实现对平板电脑的操作。

这种触控技术具有高灵敏度、触摸反应迅速的特点,因此在大多数平板电脑上得到广泛应用。

二、电阻触控技术除了电容触控技术,电阻触控技术也是平板电脑中常见的一种触控方式。

在电阻触控技术中,触摸屏由两层特殊导电涂层组成,涂层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

当手指触摸到屏幕表面时,其压力会导致两层导电涂层形成接触,从而改变通过触摸屏的电流。

电流的变化将被传感器感知,从而实现对平板电脑的操作。

尽管电阻触控技术的灵敏度相对较低,但其对触摸对象的压力要求较高,能够实现更为准确的触摸操作。

三、声表面波触控技术除了电容触控技术和电阻触控技术,还有一种相对较新的触控技术被应用于平板电脑中,那就是声表面波触控技术。

在声表面波触控技术中,屏幕表面覆盖着一层由传感器和发声装置组成的表面声波载体。

当手指触摸屏幕表面时,声波载体会产生超声波信号,这些信号将通过传感器感知,从而定位手指的位置。

声表面波触控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能在较大触摸面积上实现多点触控,因此在一些高端平板电脑上得到了应用。

四、其他触控技术除了上述提到的主流触控技术,还存在一些其他未被广泛应用的触控技术。

例如,电子静电触控技术通过感应人体静电信号实现对平板电脑的操控;光学触控技术则通过光纤等设备实现对手指触摸的感应。

虽说这些技术在平板电脑领域应用较少,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它们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总结:平板电脑的触控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触摸技术原理

触摸技术原理

触摸技术原理
触摸技术原理是指通过手指或其他物体对触摸屏进行接触,从而实现与设备的交互操作。

触摸屏一般由触摸感应器、控制电路和显示屏组成。

常见的触摸感应器有电阻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

电阻式触摸屏由两层并排的导电薄膜组成,当手指触摸屏幕时,导电薄膜之间产生接触,形成电阻,导电薄膜角标电流的改变可以被控制电路感知,从而确定触摸位置。

电容式触摸屏则利用了人体本身的电容特性。

触摸屏上覆盖一层电容板,当手指触摸屏幕时,导致电容板的电荷分布发生改变,通过控制电路检测这种电荷变化,就可以定位触摸位置。

除了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外,还有表面声波触摸屏等其他种类的触摸技术。

表面声波触摸屏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发送和接收声波信号,当手指触摸屏幕时,触摸区域会发生声波的反射和衰减,通过分析声波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

无论是哪种触摸技术,控制电路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控制电路会根据感应器的信号,计算出触摸点的坐标,并将坐标信息传递给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将根据触摸点的坐标,执行相应的命令,实现各种交互操作,如点击、滑动、放大缩小等。

综上所述,触摸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感应器和控制电路来实
现对触摸点位置的感知和计算,并将触摸信息传递给设备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与设备的交互操作。

触摸屏的技术原理

触摸屏的技术原理

触摸屏的技术原理触摸屏是一种在屏幕表面上能够感应触摸位置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工业控制设备、自动取款机等。

触摸屏的技术原理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包括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声波式触摸屏和红外线触摸屏。

电阻式触摸屏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触摸屏技术。

它由两层透明导电薄膜构成,中间有一小段间隙。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薄膜相互接触,形成一个电路。

屏幕四角处有四个传感器,用于确定用户的触摸位置。

传感器测量电流的变化,将其转换为坐标,以确定触摸位置。

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点是触摸灵敏度好、可在任意物体上触摸。

然而,它的缺点是需要外力压缩屏幕才能进行操作,使触摸体验不够顺滑。

电容式触摸屏是目前最常见的触摸屏技术,其原理基于电容传感器。

电容式触摸屏涂覆了一层导电层,通常是玻璃或薄膜。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人体带有电荷,与电容层产生电场。

传感器测量电场的变化,以确定用户的触摸位置。

电容式触摸屏的优点是触摸感应灵敏、高清晰度、不需要外力压力,触摸体验更加顺滑。

然而,它的缺点是不能使用手套或非导体物体触摸。

声波式触摸屏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用户触摸位置。

触摸屏上方或周围放置了一组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

通过发射器发出超声波,当用户触摸屏幕时,触摸点引发超声波的反射。

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后,计算触摸位置。

声波式触摸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多点触摸和透明触摸屏。

但受到环境噪音和杂散声波的干扰,可能会影响精度和稳定性。

红外线触摸屏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触摸位置。

触摸屏的周围装有一组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形成一个无形的光栅网格。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被触摸的区域会阻挡红外线,使对应位置的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较少的红外线信号。

通过计算接收到的光强变化,确定用户的触摸位置。

红外线触摸屏的优点是透明度高、可使用任何物体触摸。

然而,它的缺点是易受到外界干扰,可能产生误触。

总结来说,触摸屏的技术原理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声波式和红外线式。

单点触摸、点触摸与多点手势触摸三种触摸技术全剖析

单点触摸、点触摸与多点手势触摸三种触摸技术全剖析

单点触摸、点触摸与多点手势触摸三种触摸技术全剖析就电子产品,特别是消费类产品而言,如何将用户复杂的控制动作转变为直观、便捷且可生产的体验,是用户界面设计面临的终极挑战。

用户界面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到用户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五种感官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用户需求对器件或系统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大部分产品虽然有效,但主要都是将用户的视觉和触觉分开来处理。

从计算机键盘、手机键盘、MP3播放器、家用电器甚至电视遥控器等上面的简单按钮或按键,到音量调节滑条、滚轮和跟踪板[LU1]等上面更高级的单击和滚动特性,输出位置(也就是用户的输入或操控动作的结果[LU2])与用户的输入位置是截然不同的。

要是能让输入和输出,即视觉和触觉完全达到一致,那该有多好啊!而这种视觉和触觉的一致性正是触摸屏的基本优势所在。

让视觉和触觉完全达到一致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则不啻为一场意义深远的技术突破,其将彻底改变用户与电子产品互动的方式,因此有人将此称为用户界面的革命。

触摸屏的透明特性允许用户直接“触摸”显示屏上的不同内容,人们对这样的用户界面设计发出感叹。

因为用户再也不用去找电子设备周边的这个或那个按钮,如计算机鼠标或键盘甚至手机上的拨号按键,而是直接与固化在设备“大脑”(即其操作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互动。

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这种操控方式可让用户直接掌控强大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一切尽在用户的指尖。

当然,我们能在计算机屏幕上使用鼠标和跟踪[LU3]板访问应用程序,不过这种操控不是直接触摸显示屏,不能让用户与屏幕及内嵌的应用融为一体。

实际上,我们能通过我们所能想象出来的各种动作或手势来使用触摸屏,让显示屏变得鲜活生动,只要眼睛看到的,都能简单地通过触摸进行互动。

目前触摸屏主要分为三大类:单点触摸;多点触摸识别手指方向;多点触摸识别手指位置。

单点触摸屏触摸屏的功能发展由简及繁,最初的产品只支持最简单的操[LU4]控,就是一个手指触摸屏幕上的一点来实现操控。

超级触控工作原理

超级触控工作原理

超级触控工作原理
超级触控是一种先进的触摸技术,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1. 电容感应:超级触控采用电容感应技术,屏幕表面覆盖了一个极薄的电容层。

当人的手指或其他带电物体接触到屏幕表面时,屏幕和手指之间会形成一个微小的电容变化。

2. 感应电极:超级触控屏幕的背后有一系列的感应电极,它们位于屏幕的边缘或背面。

这些电极会在屏幕表面形成一个电场。

3. 电容变化检测:当手指接触到屏幕时,电场会被改变,感应电极会感应到这种变化。

这些感应电极会通过精密的电路将电容变化转换为数字信号。

4. 数据处理:经过一系列的算法处理和解析,超级触控系统可以准确地检测到手指的位置、动作和触摸压力等信息。

5. 反馈输出:根据检测到的手指动作和位置,超级触控系统可以产生相应的反馈输出,比如触觉振动或声音反馈。

总的来说,超级触控通过电场感应和电容变化检测来实现对手指触摸的精确检测,同时结合数据处理和反馈输出,使用户能够与屏幕进行高度互动的操作。

触摸屏技术原理与人机交互的便捷性

触摸屏技术原理与人机交互的便捷性

触摸屏技术原理与人机交互的便捷性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触摸屏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自助服务终端和汽车导航系统,触摸屏无处不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与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方式。

那么,触摸屏技术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它又是如何为我们带来便捷的人机交互体验的呢?触摸屏技术的核心原理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和表面声波式等几种。

电阻式触摸屏是早期常见的一种技术。

它由两层电阻薄膜组成,中间隔着微小的间隙。

当我们用手指或触控笔按压屏幕表面时,两层薄膜接触,从而检测到触摸位置的电阻变化,进而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点是成本较低,对压力敏感,适用于手写输入。

然而,它的透光性较差,触摸精度相对较低,且容易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磨损。

电容式触摸屏则是目前主流的技术之一。

它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

人的手指可以看作一个导体,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会改变屏幕特定位置的电容值。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系统可以精确地确定触摸位置。

电容式触摸屏具有高透光性、触摸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支持多点触控,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和自然的操作体验。

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需要用手指直接触摸,戴手套时可能无法操作。

红外线式触摸屏通过在屏幕边框安装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来检测触摸。

当有物体阻挡红外线时,接收管的信号会发生变化,从而确定触摸位置。

这种触摸屏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干扰,适用于恶劣环境,但容易受到外界光线的影响,并且分辨率相对较低。

表面声波式触摸屏则是通过在屏幕表面传播声波来检测触摸。

当触摸屏幕时,声波会被部分吸收或阻挡,从而改变接收信号,实现触摸定位。

它具有清晰度高、反应灵敏等优点,但成本较高,且怕灰尘和水滴的干扰。

触摸屏技术为人机交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

首先,它使操作变得更加直观和自然。

与传统的键盘和鼠标相比,我们只需用手指直接在屏幕上点击、滑动、缩放等,就能够轻松完成各种任务,无需复杂的操作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被接触物阻隔即可计算出接触物(如手指)之位置。 • 电阻式 :藉由压力接通上下二层电阻网络,由电阻分布以决定压力点的位置。 • 表面电容式:原理类似电阻式,但使用电容值而非电阻值为计算量以决定触摸位
置。
A
3
电阻式触控板的原理
电阻式触控板主要由两片单 面镀有ITO(氧化铟锡)的薄膜 基板组成,上板与下板之间 需要填充透光的弹性绝缘隔 离物(spacer dot)来分开,如图 所示,下极板必须是刚性的 厚玻璃防止变形,而上极板 则需要感应外力产生形变所 以需要爆玻璃或者塑胶。
平面结构的触摸键示意图 常用电极形状
A
11
触摸按键的常用结构
B.非平面结构
非平面结构中,触摸键的感应电极和到触 摸检测通道的连线处于不同平面。 一般使用螺旋弹簧充当感应电极。这种结 构常用在感应电极和面板在物理上分离的 应用,比如电磁炉、洗衣机等。右图为使 用螺旋弹簧做感应电极的示意图。
A
12
触摸按键的应用场合
触摸技术分享
讲解:张绪春
A
1
触控技术起源
• 触控面板最早是E.A. Johnson于1965年提出概念, • 到1970年由CERN的两位工程师在1970年代初期发明的透明
触控面板, • 再后来到1975年一个美国人George Samuel Hurst发明了电阻
式触控面板并拿到美国专利,并与1982年投入商用。 • 2010年苹果引爆触屏市场。
• 目前市场上规模较大的触摸IC厂商有: 微芯(Microchip)、(爱特梅尔)Atmel、(芯旺微 )ChipON、(赛普拉斯)Crypress、(合泰)Holtek ,意法半导体(ST)
A
14
触摸按键IC的选型
• 电容式触摸按键因为没有机械构造,所有的检测都是电量的微小变 化,所以对各种干扰敏感得多,触摸按键设计、触摸面板的设计以 及触摸IC的选择都十分关键。
• 与传统的机械按键相比,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不仅美观时 尚而且寿命长,功耗小,成本低,体积小,持久耐用。
• 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磁炉、油烟机、 热水器、空调、洗衣机、微波炉、咖啡机、电冰箱等等。
A
13
触摸按键IC的厂家
• 触摸按键IC的厂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用触摸 IC,另外一种是触控结合的MCU
A
8
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原理
ST的电容式触摸按键方案通过一个 电阻和感应电极的电容CX构成的阻 容网络的充电/放电时间来检测人 体触摸所带来的电容变化。 如右图所示,当人手按下时相当于 感应电极上并联了一个电容CT,增 加了感应电极上的电容,感应电极 进行充放电的时间会增加,从而检 测到按键的状态。
A
自电容
A
互电容
6
触控按键的分类及原理
• 触摸式按键可分为两大类: 电阻式触摸按键与电容式感应按键
电阻式的触摸按键原理非常类似于触摸 屏技术,需要由多块导电薄膜上面按照 按键的位置印制成的,因此这种按键需 要在设备表面贴一张触摸薄膜
电容式触摸按键的结构与电阻式的相似,但 是其采用电容量为判断标准。按键的操作界 面可以是一整块普通绝缘体(如有机玻璃一 般材料都可),不需要在界面上挖孔,按键 在介质下面,人手接近界面和下面的电极片 形成电容,靠侦测电容量的变化来感应。
A
2
触控面板的分类
• 从技术原理来区别触摸屏,可分为五个基本种类:矢量压力传感技术 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电阻技术触摸屏 、电容技术触摸屏。
• 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已退出历史舞台。 • 表面声波式:利用声波发放器传送至平面玻璃,造成均匀分布之表面声波,当表
面波手指或软性界面触碰,即产生声波遮断以藉此计算触碰位置。 • 红外线式:原理是以红外线的发射与接收构成X、Y之矩阵,当红外线波在特定位
• 关于触摸IC的选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基本项
其他项
工作电压
灵敏度是否可调
平均功耗
抗电磁干扰能力
平均电流
环境适应能力
工作温度
电源保护
按键数量
是否需要烧录
接口方式 封装形式
对结构和PCB的要求
A
防溢水功能
15
Thank you !
A
16
A
7
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原理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的基本原理 如图所示,当人体(手指)接触金 属感应片的时候,由于人体相当于 一个接大地的电容,因此会在感应 片和大地之间形成一个电容,感应 电容量通常有几pF到几十pF。利 用这个最基本的原理,在外部搭建 相关电路,就可以根据这个电容量 的变化,检测是否有人体接触金属 感应片。A Nhomakorabea4
电容式触控板的原理
电容式触控板是由一片双面镀
有导电膜的玻璃基板组成,并 在上极板上覆盖一层薄的SiO2 介质层。如图所示,其中上电 极是用来与人体(接地)构成平板 电容感测电容变化的,而下极 板用来屏蔽外界信号干扰的
A
5
电容式触控板的原理
由于现在主流都是多点触控(Multi-Touch),所以稍微多讲一点。 多点触控的Projected Capacitive主要有两种: 自电容(Self-Capacitive)和互电容(Mutual Capacitive)。 不管是自电容还是互电容,都是依赖于将电容从人体电容中导到电极上,所以 这两种技术都叫做电荷转移型电容触控(Charge-Transfer)
9
触摸按键的几种形式
触摸按键可以组成以下几种按键 •单个按键 •条状按键(包括环状按键) •块状按键
单个按键
条状按键
A
块状按键
10
触摸按键的常用结构
A.平面结构
平面结构中,触摸键的感应电极和到 触摸检测通道的连线处于同一平面。 平面结构的触摸键的示意图如图右图 所示。
平面结构中,感应电极的形状没有特 别的要求,但要确保在手指等触摸时 ,能够覆盖足够多的感应电极面积, 保证触摸能够产生足够大的电容。右 图为几种常用的电极形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