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特征及其最佳施肥量的确定

合集下载

农业管理办法解析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农作物肥料

农业管理办法解析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农作物肥料

农业管理办法解析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农作物肥料农作物肥料的科学合理使用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使用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优化土壤生态系统,创造可持续农业发展。

本文将详细解析农业管理办法中关于科学合理使用农作物肥料的相关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肥料使用和管理制度根据农业管理办法,农作物肥料的使用和管理应当符合以下原则:科学施肥、减量增效、分类管理、安全使用、健康环保。

这些原则为肥料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1.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指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期和需求特点,合理确定施肥时间、数量和方法。

应当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农作物品种和生长特性等因素进行精确施肥,避免浪费和过度施肥。

2.减量增效减量增效是指通过调整施肥量和施肥配方,实现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同时减少肥料的使用量。

可以采用精细化施肥技术,如分层施肥、滴灌等,提高施肥效率,减少肥料流失。

3.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是指根据不同种类的肥料特点、用途和安全性,进行合理管理和使用。

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肥料进行分类,确保合规使用,防止非法或低质量肥料的流通和使用。

4.安全使用安全使用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农业从业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应当注意肥料采购、贮存、运输和施用等环节的安全措施,并保持相关记录以备查阅。

5.健康环保健康环保是指合理使用肥料,在保证农作物高产高质的同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对水体和空气的污染。

应当避免溢出、渗漏和飘散等现象的发生,适当采取防控措施,如建设肥料收集和处理设施。

二、肥料使用技术和方法农业管理办法还对肥料使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规范和指导,旨在提高施肥效果,降低环境风险。

1.土壤测试和调查在施肥前,应当对农田土壤进行测试和调查,了解土壤肥力状况和农作物的养分需求。

可以采用土壤样品收集和分析技术,了解不同地块的肥力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计划。

2.肥料配方施用根据土壤测试和农作物需求,制定合理的肥料配方。

水稻的需肥特点及化肥施用量

水稻的需肥特点及化肥施用量

水稻的需肥特点及化肥施用量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农作物品种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和稻草各500公斤,需吸收纯氮6.7~15.8公斤、纯磷3.9~8.1公斤,纯钾9.6~26.7公斤。

氮、磷、钾的配合比例为1:0.5:1.5。

但在生产实践中,因为栽培地区不同,作物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水稻的吸肥量也有所不同,一般应高于此需肥量。

即如果每亩产量要达到400~600公斤,全年总施肥量每亩为40~60公斤硫酸铵(有效含量10%~21%),或等氮量的碳酸氢铵(有效成分含量16.8~17.5%),或等氮量的氯化铵(有效成分含量为22%~25%),或等氮量的尿素(有效成分含量45%~46%)。

水稻对各种养分的吸收均在抽穗前达到最大值,以抽穗为界限。

在此期水稻所需的各种养分中氮、磷、钾的吸收速度最快,在抽穗前20天就达到最大值。

水稻对磷的吸收各生育期差异不大,吸收量最多的时期是分蘖至幼穗分化期;水稻对钾肥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其次是分蘖至穗分化期,水稻抽穗后基本不需要钾肥。

- 1 -。

化肥施用操作规程

化肥施用操作规程

化肥施用操作规程化肥是农田施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过量或不当使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损害。

为了保证化肥的合理使用,制定一套科学的施肥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1. 了解土壤状况在施肥之前,了解土壤的类型、pH值、养分含量等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土壤测试或请专业人员进行土壤分析,以确定植物的具体需求。

了解土壤状况有助于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或缺乏养分的问题。

2. 根据作物需求确定施肥量化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调配。

通常适合的氮、磷、钾(N-P-K)比例是1:1:1或1:2:1,但具体比例还需要参考具体的作物要求。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要根据作物生长的特点进行合理施肥。

3. 分区施肥为了提高施肥效果和减少浪费,可以将农田划分为不同区域,并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施用合适的化肥。

比较常见的分区施肥方式是根据不同作物、土地施肥状况和施肥需求进行划分。

4. 施肥时间化肥的施用时间也是关键。

一般来说,施肥应在植物生长初期进行,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

诸如麦冬、人参等需温度较低的植物可在霜前施肥,以促进其生长。

晚熟或贮藏作物在果实发育早期施肥,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5. 施肥方法常见的施肥方法有深施、浅施、沟施、叶肥等。

适用的施肥方法应根据具体作物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

对于穗肥,应避免直接接触作物叶片,以免造成叶片灼伤。

6. 施肥后的管理施肥后的管理也是确保施肥效果的关键。

及时覆盖施肥后的肥料,避免揭露在外,以减少养分的流失。

在需要时进行补充施肥,确保作物的养分供应。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些施肥的常见问题:- 避免过量施肥:过量施肥会导致养分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并可能对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施肥时应根据作物需求进行适量施肥。

- 避免错施化肥:不同作物对化肥的需求有所不同,选择适合的化肥种类和施用方式是必要的。

- 遵守施肥期限:施肥应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施肥期限进行合理安排。

如何确定肥料的施用量

如何确定肥料的施用量

如何确定肥料的施用量
如何确定肥料的施用量
关于肥料的施用量,我国权威界认可的公式是:(作物的需肥量-土壤的供肥能力)-肥料的利用率=田间各元素肥料的施用量。

在确定作物的需肥量时,一定要以在保证物正常发育的前提下,整个生长发育周期所吸收的各种元素的量,同时也要考虑到类似于催化剂和酶的那些元素;在确定土壤的供肥能力时,在分析土壤各种营养万分数量的基础上,一定要考虑到土壤溶液PH值,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保持力(CEC),电气传导度(EC)、氧化还原电位(EH)、阴阳离子及盐基的平衡,无机营养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等诸多因素,以确定土壤的实际供肥能力;在确定肥料利用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肥料施入后,土壤溶液PH值。

CE、CEC、EH、各营养元素之间的重要作用,阴阳离子及盐基的平衡,成土母质、微生物、有机质及水、气、光、热等诸多因素对肥料有效性的影响。

要以施入肥料。

新的平衡形成后的土壤供肥能力,实际上被作物吸收的百分比数作为肥料利用率。

综上所述,科学的施用肥料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在考虑施肥品种时,首先要知道土壤中缺少什么元素,是这些元素绝对量确实缺少,还是有什么原因使这些元素的利用率受到限制,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消除这些限制,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施用什么样的肥料。

二、要有生态意识,要在提高肥料利用率上下功夫,避免因施肥量过大既增加了成本,污染了环境;三、要有种地养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只要我们注重有机肥,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不断地调整土壤溶液PH值、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保持力(CEC)等的平衡,使无机营养元素之间交互作用由相互拮抗转为相互促进,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这个生态环境不断地由较低级别的平衡向较高级别的平衡螺旋发展,土地是可以越种越肥的。

根据各大农业技术标准对农作物施肥量的规定

根据各大农业技术标准对农作物施肥量的规定

根据各大农业技术标准对农作物施肥量的
规定
根据各大农业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农作物的施肥量有一定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农作物的施肥量标准:
1. 水稻:根据土壤肥力、水质和季节等因素,水稻的施肥量有
所不同。

一般来说,水稻的追肥建议每亩施用氮肥15-20公斤,磷
肥10-15公斤,钾肥20-30公斤。

2. 小麦:小麦的施肥量也因地区和品种而异。

一般而言,每亩
小麦的追肥建议施用氮肥10-15公斤,磷肥8-10公斤,钾肥10-15
公斤。

3. 玉米: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等因素,玉米的施肥量也会变化。

通常情况下,每亩玉米的追肥建议施用氮肥15-20公斤,磷肥10-
15公斤,钾肥20-30公斤。

4. 蔬菜:不同种类的蔬菜对施肥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通常情
况下,施肥量的建议可以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来确定。

一般在种子
发芽前施用磷肥,生长期间适量施用氮肥,果实成熟时施用钾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农作物的施肥量规定,具体
的施肥量还应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农作物品种等因素进行调整。

此外,农作物施肥过量也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因此农民在施肥时应注意合理使用肥料,遵循农业技术标准的要求。

> 提示:由于地区、品种、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具体的施肥量
建议还需参考当地的农业技术标准和专业人士的建议。

农业种植行业肥料使用规范

农业种植行业肥料使用规范

农业种植行业肥料使用规范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肥料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产品产量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和执行肥料使用规范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肥料的分类与选择不同的农作物和土壤类型需要不同种类的肥料。

肥料主要包括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而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对于促进农作物生长和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三、肥料施用的时间和数量合理的施肥时间和肥料数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选用肥料时,应该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特性以及土壤的养分状况,来确定施肥的时间和数量。

四、肥料施用的方法4.1 施肥前的土壤制备在施肥前应充分翻晒土壤,清除杂草,确保土壤充分松软,有利于肥料的渗透和吸收。

4.2 施肥的方式施肥的方式主要有基本施肥、追肥和叶面施肥。

基本施肥是在耕种前将肥料均匀撒在土壤表面,追肥是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补充肥料,叶面施肥则是通过叶片的吸收来提供养分。

4.3 施肥的技术要点a. 尽量避免将肥料撒在植株的叶片上,以免烧伤叶面。

b. 不同作物对肥料的吸收能力不同,要根据作物需求来确定肥料的种类和用量。

c. 肥料的施用应该均匀,避免集中施肥造成局部养分过量。

d. 合理的施肥时机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浪费。

五、肥料的贮存和使用5.1 肥料的贮存要求肥料的贮存要求干燥、避光,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贮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避免肥料吸湿、结块和变质。

5.2 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a. 在使用肥料时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肥料。

b. 肥料应该均匀撒在土壤上,避免肥料的过量使用或者漏施。

c. 使用肥料的部位应避免近水源或者水田,防止肥料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六、肥料施用后的监测与调整肥料施用后,需要及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营养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监测可以通过土壤检测和植物检测来完成,及时调整施肥计划,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施肥技巧合理施用肥料的方法

施肥技巧合理施用肥料的方法

施肥技巧合理施用肥料的方法肥料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补给剂,合理施用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一些施肥技巧和合理施用肥料的方法,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更有效地进行农作物种植。

一、了解土壤状况在施肥之前,了解土壤的状况非常重要。

使用土壤测试工具或通过将土壤送到农业服务中心进行检测,可以确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pH 值。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所需的肥料种类和施用剂量。

二、选择适合的肥料根据土壤测试的结果,可以选择适合作物需求的肥料种类。

一般来说,肥料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类型。

有机肥来源于动植物的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秸秆等,具有较高的养分含量和长效供应特点。

无机肥一般是经过化学加工得到的,包括氮、磷、钾等元素,可以提供快速有效的养分补给。

三、注意肥料配比肥料中不同元素的含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一般来说,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比例为4:2:1。

根据不同的作物类型和生长阶段,可以适当调整此比例。

例如,在生长期,作物通常需要较高的氮素含量促进叶片生长,而在开花结果期,磷素含量较高有助于花果的发育。

四、合理施肥时机施肥的时机对作物生长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分蘖期和休眠期是施肥的最佳时机。

在分蘖期,作物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以促进新枝条的生长。

在休眠期,由于生长速度减缓,施入适量的肥料可以为作物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并为下一生长季节做好准备。

五、正确施肥方法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确保养分有效吸收,并减少浪费和污染。

在施肥时,应将肥料均匀撒播在整个农田上,避免肥料的过量集中施用或浪费。

根据不同的作物类型和生长阶段,可以将肥料埋入土壤中或撒在作物旁边,然后轻轻耙松表土以将肥料埋入土壤中。

六、合理利用有机肥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农民朋友可以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秸秆等,制作堆肥或发酵堆肥,再将其施入土壤。

这不仅可以有效提供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肥料计算及使用量

肥料计算及使用量

肥料计算及使用量
肥料的计算和使用量是根据所种植的作物和土壤的养分需求来确定的。

一般而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肥料计算和使用量的方法:
1. 确定作物需求:根据所种植的作物和其生长期内的养分需求,确定所需要的肥料种类和比例。

可以咨询农业专家或参考农业手册来获取相关信息。

2. 土壤测试:进行土壤测试以确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这对于确定需要添加的肥料和使用量至关重要。

土壤测试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或者使用土壤测试盒进行初步测试。

3. 肥料施用量计算: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土壤测试结果和肥料包装上的建议用量,计算所需的肥料施用量。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每亩施用的养分量来计算,然后根据实际种植面积来确定具体的施用量。

4. 分期施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将施肥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

一般来说,作物的生长阶段分为种子发芽期、生长期和结果期,每个阶段的施肥量可能有所不同。

5. 施肥方法:根据肥料的类型和作物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如基肥施用、叶面喷施或灌溉施肥等。

需要注意的是,肥料的使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有农业专家的指导或经验,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所需的肥料和使
用量。

此外,注意遵守施肥的时间和方法,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特征及其最佳施肥量的确定摘要:本文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特征、最佳施肥量的确定及化肥施用与环境污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化肥施用技术相对较差,政府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相对较低;农户单位面积化肥投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耕地面积、家庭农业收入比重、户主文化程度、劳动力投入、有无外出务工人员等;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开封农户施肥还没有达到最佳水平;化肥施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关键词:农户化肥施用最佳施用量环境污染引言当前,我国化肥年生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3,表观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35%,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化肥进出口贸易大国。

作为一种工业品和极其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化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有力推动了农作物增产,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然而,近年来我国农业施用化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过量、不均衡施肥导致的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些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农户是化肥的最终消费者,其化肥施用行为特征及施肥量的确定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和施用化肥所导致问题的解决,都至关重要。

一、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特征(一)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特征总体状况农户化肥施用行为是化肥需求与施用的重要方面。

为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特征进行分析,赴河南省开封县和通许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部门访谈1。

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4份,基本能够反映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特征。

由下表可以看出,对于施肥技术信息的获取方式上,有41.94%的农户是通过邻里相互之间口头介绍获取的,有23.39%的农户是通过销售人员介绍学习到的,还有64.52%的农户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通过了解,这里的“其他”方式主要是指农户根据长期以来形成的施肥习惯来施用化肥,而并非从选项中列举的方式来获取技术信息)。

有74.19%的农户认为增加化肥施用量对农业增产的效果比较好,认为增产效果一般的农户占15.32%,认为非常好的农户占9.68%,说明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农产品产量增长的作用还是比较显著的。

对于氮、磷、钾三种化肥的施用比例,基本没有农户“非常了解2”,有一点了解的农户占69.35%,还有30.65%的农户不太了解,这些农户对三种肥料的施用选择只能根据自己的施肥习惯,这种状况导致了当前我国化肥施用结构不够合理的现状。

有52.42%的农户“不清楚”自家的化肥施用结构是否合理,只有不到一半(47.58%)的农户认为自家化肥施用结构是合理的。

对于“测土配方”和“精准施肥”等技术要求较高的化肥施用方式,有66.94%的农户对其“不太了解”,还有32.26%的农户对其仅“有一点了解”,“比较了解”的农户只占0.81%。

有一半农户对当地常见的化肥产品及其作用“不太了解”。

在所调查的124户农户中,仅有1本次调研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1.农户化肥施用行为;2.农户对化肥市场的认知;3.化肥市场政策。

2调查问卷中设置了这一选项,但没有农户对这一选项作出选择。

6户使用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其他农户均没有使用过。

当地政府等相关部门对农户测土配方等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相对较低,从调查结果来看,普及率仅为4.03%,说明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还应继续加大。

在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农户只有通过粗放式的施肥方式来施用化肥(有高达91.13%的农户采用“撒施”这样一种化肥利用率较低的施肥方式)。

表-1: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特征调查表统计结果资料来源:河南开封抽样调查统计结果。

(二)单位面积化肥投入的影响因素:农户微观分析1.模型、变量与数据选择农户单位面积化肥投入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同家庭特征的农户其家庭亩均化肥投入存在明显差异。

为分析农户单位面积化肥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大小,建立如下形式的农户单位面积化肥投入影响因素模型(Cobb -Douglas 函数形式):1234561()()()()()Ln fert C a Ln area a Ln edu a Ln perc a Ln lab a Trans a D ε=+++++++其中:fert :每亩化肥投入费用;area :家庭耕地面积;edu :户主受教育年限;perc :农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3; lab :家庭劳动力人数;Trans :有无外出务工人员虚变量;1D :地区虚变量;:残差;1a 、2a 、3a 、4a 、5a 和6a 为待估计参数,分别表示耕地面积、户主受教育年限、农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家庭劳动力个数、有无外出务工人员虚变量和地区虚变量的待估计系数。

理论上讲,化肥价格是影响农户化肥投入量的重要因素,但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距离较近的河南开封县和通许县的农户抽样调查,化肥价格在两个地区差异较小,不同农户所面对的化肥价格基本相同,因此模型中没有考虑化肥价格对亩均化肥投入的影响。

2.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下表给出了模型回归结果。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校正后的拟合优度为0.42,由于使用数据为截面数据,这一结果基本可以接受。

耕地面积、、农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劳动力人数、和有无外出务工人员虚变量对亩均化肥投入费用的影响均在95%的置信水平上高度显著。

模型基本上反映了亩均化肥投入费用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表-2:农户单位面积化肥投入影响因素模型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 t-Statistic Prob. C 5.523909 28.03922 0 LOG(AREA) 0.12817 2.050458 0.0426 LOG(PERC) 0.130576 3.621167 0.0004 LOG(EDU) -0.16623 -2.51131 0.0134 LOG(LAB)-0.23327 -4.06513 0.0001 TRANS (有外出务工人员=1,其他=0)0.119743 2.404069 0.0178 D1(通许=1,开封=0)-0.06311 -1.25067 0.2136 R-squared 0.448965 Durbin-Watson stat1.658559 Adjusted R-squared0.420706F-statistic15.88792资料来源:根据抽样调查数据经Eviews5.0回归得出。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亩均化肥投入费用的弹性为0.128,说明家庭耕地面积每多出1%,亩均化肥投入费用将增加0.128%,即家庭耕地面积较多的农户倾向于施用更多的化肥;农户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其弹性为0.131,说明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每提高1%,农户亩均化肥投入费用将增加0.131%,即农户家庭农业收入比重相对较高的农户更加注重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会施用更多的化肥;户主受教育年限对亩均化肥投入费用也有显著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在农业生产中会使用更少的化肥,可能的原因是,户主受教育程度高,对化肥施用方式的选择上会更加科学,较少的化肥投入便可获得更高的化肥利用率;家庭劳动力人数对化肥投入费用的影响也为负值,说明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亩均化肥投入越少,劳动力投入对化肥投入存在一3事实上,用“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更为合理,但由于被调查地区为粮食主产区,种植业收入为农业收入的主要部分[王姣(2006)对粮食主产区的调查显示,在20个行政村331个农户中仅有18户有养殖行为,占所有样本的比例仅为5.1%,每户养殖业年均收入为823元,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6.7%],所以用“农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这一指标基本能够反映农户化肥施用特征。

定的替代性;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农户相对于没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农户其家庭亩均化肥投入较多,外出务工收入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相对较高,是其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机会外出,农户会尽量选择外出,并利用其务工收入加大对耕地的化肥投入力度以期获得更高的农业产出;地区虚变量回归结果并不显著,说明处在同一地区4的开封县与通许县在亩均化肥投入费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农户最佳施肥量的确定(一)农户最佳施肥量确定的理论分析理论上讲,对于作为生产者的农户而言,化肥投入的目的是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按经济学边际报酬递减律,过量施肥会造成经济效益下降。

因此在施肥时应选择适宜用量,少施则化肥增产的潜力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足量施肥虽可能获得高产量,但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讲很可能是大大增加化肥成本,增产不增收 (产品产量较高,但按价格计算却不是收益最高)。

这一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设增施化肥的增产量为Y Q ,产品价格为Y P ,增施化肥量为X Q ,化肥价格为X P ,则: 1. Y Y X X Q P Q P ⨯>⨯此时,增施化肥既增产又增收,应该选择继续增加化肥投入。

2. Y Y X X Q P Q P ⨯=⨯此时,化肥成本与增产产品的价值相同,但施肥的总收益此时最高,一般把这一施肥量叫最佳施肥量。

这里应当指出:最佳施肥量时的作物产量不是最高产量(它一般低于最高产量,往往是最高产量的95%左右)。

这一水平是应当采用的科学合理施肥量。

3. Y Y X X Q P Q P ⨯<⨯此时,增施的化肥可能会使作物略有增产,甚至达到最高产量,但增施化肥却使总收益下降。

对农户而言,一般不会选择这一施肥水平。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农户一般会选择上述第二种施肥方案,即最佳施肥量水平,由此可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但是,在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政府一般会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农户选择上述第三种施肥方案,即选择粮食最高产量水平的施肥方案。

因此,我国政府为鼓励农民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直对化肥市场价格进行限制,同时自2004年开始采取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粮食产量,弥补农民因加大要素投入量和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损失。

(二)农户最佳施肥量确定的实证分析:一个典型案例上面对农户最佳施肥量水平进行了理论探讨,这里将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对上述理论进行实证分析。

以尿素为例,根据对河南省开封县农户的调查可知5,当前农民小麦生产每亩尿素投入约50千克,尿素价格为1.8元/千克,即每亩小麦尿素投入费用为90元。

当地小麦4 开封县与通许县同属于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距开封市相对较近,经济状况比通许县稍好。

52008年1月对河南开封县和通许县农户化肥施用行为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回收有效样本农户124户。

平均产量为400千克/亩6,小麦价格约为1.5元/千克,即每亩小麦总收益为6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