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测定.ppt
甲型肝炎汇报ppt课件

饮食卫生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确保 食品清洁安全,避免食用 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
疫苗接种
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型 肝炎的有效手段,疫苗可 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感 染风险。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甲型肝炎的相 关知识,包括传播途径、症状表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类型。轻型患者症状轻微,病程较短;中型患者症状较重,病程较长 ;重型患者症状严重,可出现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与方法
01
02
03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6周内有不洁饮 食史或与甲型肝炎患者密 切接触史。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 、食欲减退、恶心、疲乏 等症状,部分患者有肝大 、肝区疼痛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清抗-HAV IgM阳性, 或抗-HAV IgG急性期阴 性、恢复期阳性,且滴度 升高4倍以上。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乙型肝炎
与甲型肝炎相似,但乙型肝炎病程较 长,多呈慢性经过,且常有肝外表现 。
丙型肝炎
药物性肝炎
有明确的服药史,停药后肝功能可逐 渐恢复。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临床表现较轻, 易漏诊。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青少年及免疫力低 下者更易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再次感染少见。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6周,平均4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两种类型。急性黄疸型患者起病较急,有发 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表现。无黄疸型患者症状较轻 ,仅表现为轻度乏力、食欲减退等,无黄疸表现。
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的PPT课件

21.09.2020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竞争法测抗体
1.其原理为标本中的抗体和一定量的酶标抗体竞争 与固相抗原结合。
2.标本中抗体量越多,结合在固相上的酶标抗体愈 少,因此阳性反应呈色浅于阴性反应。
3. 抗HBc.抗 Hbe: ELISA一般采用此法。
21.09.2020
10
试剂盒选择
◎卫生部规定乙肝试剂,丙肝试剂,艾滋病试剂, 梅毒试剂及血型试剂必须使用经卫生部生物制品 检定所检定合格,并贴有防伪标签的产 品,试剂 应从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稳定性,简便性, 安全性及经济性作出全面的评价。 ◎灵敏度:
1)为试剂检出被检物质的最低量的能力; 2)为试剂对人群或大量样品中阳性检出的能力(假阴性
越少越好) ,取决于包被物的全面性。 3) 每一批新试剂应作实验对照
21.09.2020
11
血液检测HBsAg ELISA阳性结果确证分析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4年第3卷第5期 >
1.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1ng/ml HBsAg质控血清,用正常血清稀释随标 本检测,国产试剂检测灵敏度为0.5ng/ml,进口试剂为0.10ng/ml。
3.其中进口试剂S/CO值分布以>3为大多数,占91.7%,表 明进口试剂灵敏 度高,不易漏检。国产试剂S/CO值分布以1~10之间为多数占65.5%,而 1~0.7区间有11例,占9%,表明试剂灵敏度欠佳。
21.09.2020
4
两对半与美国Abbott试剂的比较
1.本次试验Abbott Axsym系统检测标本中HBsAg结 果最高至210 S/CO,HBsAb结果最高至6000 mIU/mL,HBeAg最高至11600 PEIU/mL,以Abbott 试剂测定标本的S/CO值为横坐标,五家试剂测定 相应标本的OD值为纵坐标,分别绘出了HBsAg、 HBsAb及HBeAg的浓度关系图,故在实际应用中的 许多一步法试剂仍有HOOK效应存在。对于 HBsAg,A、C、D三家试剂存在HOOK效应;对于 HBsAb,A试剂存在HOOK效应;对于HBeAg,D试 剂存在HOOK效应。此结果可供临床检验部门参考。
甲肝抗体IGM的检测课件

ELISA类型
夹心法 间接法测抗体 竞争法 捕获法
捕获法测IgM抗体
血清中针对某些抗原 的特异性 IgM 常 和特异 性IgG同时存在,后者会 干扰IgM 抗体的测定 。 因此测定 IgM 抗 体多用 捕获法
➢ 包被抗体:用抗人μ链抗体包被固相载体上,形成固相抗 人μ链;
➢ 加入病人的血清标本; ➢ 加入特异性抗原试剂;, ➢ 加入针对特异性抗原的酶标抗体, ➢ 加底物显色.
抗HAV总抗体 抗HAV-IgM
临床意义
• 血清中抗HAVIgM出现于感染的早期(发病后数日)抗体的效价很快升 到峰值并持续较长时间(2-4周),经1-2个月后抗体的效价和阳性率明 显不降,于3个月后消失.因此抗HAVIgM阳性,尤其是效价较高时,表明 处于感染的早期,被公认为早期诊断甲肝的依据,是区别是急性感染 还是慢性感染的有力佐证。
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的测定 (捕获法)
黄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将抗体(抗原)包被在固相表面后,按不同的步骤加入 待测抗原(抗体)和酶标抗体(抗原),充分反应后用洗涤的方 法,使固相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洗 去游离的酶标抗体(抗原),最后加入底物,根据酶对底物 催化的显色反应程度,而对标本中的抗原(抗体)进行定性 或定量。
操作步骤
1.将微孔条固定在支架上,按顺序编号。 2.分别将待测标本,阴、阳性对照100μl(2滴)加入相应的 孔中,设空白对照孔。置37℃20分钟。 3.洗涤:甩去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注满各孔,静置5秒,共 三次,每次洗后均需扣干。 4.每孔加HA·Ag50μl,酶结合物50μl(空白对照除外),振 荡混匀,置37℃20分钟。 5.洗涤:重复上述3 6.显色:每孔加显色剂A液50μl,再加显色剂B液50μl,振荡 混匀,置37℃15分钟。 7.每孔加终止液50μl
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操作步骤

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操作步骤1.检验目的: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抗HA V-IgM。
2.检测原理:本品系用抗人-IgM(u链)包被的微孔板,配以纯甲型肝炎抗原(HA V-Ag)和酶标记的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 V-HRP)及其它试剂,采用捕获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抗-HA V-IgM。
34.操作:4.1 配液:浓缩洗涤液配制前充分摇匀(如有结晶析出应充分溶解)浓缩洗涤液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1:19稀释后使用。
4.2 编号:将微孔条固定于支架,按序编号。
4.3 加样:待测样本用生理盐水作1:1000稀释,每个样本检测孔加入稀释样本100 uL。
设阴阳对照各1孔,每孔加入100 uL,并设空白对照1孔。
4.4 温育:置37℃温育20分钟,室温平衡2分钟。
4.5 洗涤:用洗涤液充分洗涤5次,洗涤完后扣干(每次应保持30-60秒的浸泡时间)。
4.6 加抗原、酶:每孔加入抗原(HA V-Ag)30 uL、酶标记抗体50uL(1滴),充分混匀。
4.7 温育:置37℃温育20分钟。
4.8 洗涤:用洗涤液充分洗涤5次,洗涤完后扣干(每次应保持30-60秒的浸泡时间)。
4.9 显色:每孔加底物A、B各50uL,轻拍混匀,置37℃暗置15分钟。
4.10 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uL,混匀。
4.11 测定:用酶标仪单波长450nm/630nm测定各孔OD值(用单波长测定需设定空白对照一孔,30分钟完成测定,并记录结果)。
5. 结果判定:5.1 临界值(C.O.)的计算:临界值=阴性对照孔OD均值N×2.1阴性对照OD值低于0.050←0.050计算,高于0.050按实际OD值计算。
5.2结果判定:样品OD值S/C.O.≥1者为HA V-IgM阳性样品OD值S/C.O.<1者为HA V-IgM阴性5.3 失效:如果阳性对照OD均值小于0.05,则表明不正常的操作或试剂盒已变质损坏。
在此情况下,应再次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用新的试剂盒重新测试。
甲型病毒性肝炎演示课件

毒RNA进行鉴别。
药物性肝损害
某些药物可引起肝损害,表现 为肝功能异常,需详细询问用 药史,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鉴 别。
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功能异 常,结合饮酒史、肝功能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自身免疫性肝病
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自身抗体 阳性,需检测相关自身抗体并
症状较轻,主要为全身乏力、食欲减 退、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肝肿 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此型肝 炎症状轻常被忽视诊断。病程长短不 一,部分患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
临床表现及分型
• 瘀胆型:旧称毛细胆管性肝炎,现证明其原发病变在肝细胞泌胆机制而不在毛细胆管,故原称病名已不用。主要是急性甲 型肝炎引起的肝细胞裂解导致胆汁分泌下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上升和胆酸浓度增加,引起黄疸和全身皮肤瘙痒。起病类 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消化道症状较轻。该病病程较长,黄疸至少持续3~6个月。本型为黄疸型的一种特殊表现,临床特 点是胃肠道症状较轻,发热时间较长,肝内梗阻性黄疸持续较久(数周至数月),可有腹胀、皮肤瘙痒、一过性大便颜色 变浅,尿色深呈浓茶色,肝肿大、有压痛。需与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鉴别。
免疫调节治疗
通过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已成为甲肝治疗的新方向。例如,采 用免疫调节剂、细胞因子等治疗手段,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载量。
肝移植治疗
对于严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肝移植在甲肝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流行病学特点
地区分布
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但在发展 中国家尤为常见。
甲型肝炎 PPT课件

ppt课件
4
直径27-28nm,无包膜,球形,32个壳粒组成的20面体
ppt课件
5
单股正链RNA,7500个核苷酸,不同 HAV毒株具有相同的序列,可用此区的 核苷酸序列作探针,进行核酸杂交,或 用RT-PCR检测标本中的HAV 迄今为止,世界各地HAV一个血清型。 抗体: 抗HAV-IgM,起病后3~6个月之内, 近期感染的标志;抗HAV-IgG,可保存 多年,既往感染的标志
ppt课件
26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 CLF)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脉 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 失代偿
ppt课件
46
肝衰竭:综合支持疗法
热卡:1800-2200佧/天,液体 1200ml---2000ml左右 注意电解质酸碱平衡 补充蛋白及血浆 NH3中毒 抗生素
ppt课件 47
预防和治疗出血 胃粘膜保护药 输凝血酶原复合物 鲜血浆,鲜血,纤维蛋白原等 促进肝细胞增生的药物 防治肾功能不全: 多巴胺、前列腺素E1等
高,患者多因脑水肿、脑疝、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等死亡,
病程不超过3周。
ppt课件
25
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 SALF):
又称亚急性肝坏死
起病较急,发病15d~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候群
脑病型: 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
腹水型: 首先出现腹水及相关症候者 晚期可有难治性并发症: 脑水肿,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 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肝肾综合征
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的基础与实践PPT课件

HBsAg 抗- HBeAg 抗- 抗-
HBs
HBe HBc
临床意义
+
-
+
-
+
感染、传染性强
+
-
-
+
+
感染、有传染性
+
-
-
+
-
感染、有传染性
+
-
-
-
+
感染、有传染性
+
-
+
-
-
感染、传染性强
+
+ +/- +/- +/- 感染、有传染性、病毒
可能变异
+
-
-
-
- 感染潜伏期、有传染性
+
-
-
-
- 接种疫苗后、无传染性
Fab段
CH1
CL s-s
s-s
s-s
CH2 s-s
CH3 Fc段
CDR1 CDR2 CDR3
Fab段
IgM是五聚体,与抗原具有5或10价结合力。
Fab:fragment antigen-binding CDR: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抗体产生过程简图
间接ELISA检测抗体
HBV双层壳膜结构,外层是HBsAg,内层是HBcAg
HBV基因与基因产物
pre-S1 pre-S1
pre-S2 pre-S2
ORF S
HBsAg
HBcAg ORF C HBeAg pre-C
- + 5’ 5’
ORF X HBxAg
教学查房甲肝PPT课件

19
六、实验室检查
1血尿常规: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一般减少或在正 常范围,可伴有轻度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比例增高 ,病程早期尿中尿胆原增加,黄疸期尿胆红素及尿 胆原均增加。肝功能检查以血清ALT、AST、总胆红 素水平检测最为有用,有研究显示甲型肝炎患者的 ALT平均峰值可达1952IU/L,AST可达1442IU/L,多数
及炝虾等水产品被彻底纳入“禁食”行列。
4
定义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 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 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 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 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 ,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 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 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 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 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此次教学查房
性感染。 1.急性黄疸型 (1)潜伏期 甲型肝炎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持续30天。患者在此期常无自 觉症状,但在潜伏期后期,大约感染25天以后,粪便中有大量的HAV排出,潜伏 期的患者的传染性最强。 (2)黄疸前期 起病急,急数患者有发热畏寒,体温在38~39℃之间。平均热 程3日,少数达5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 或轻度腹泻。少数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 色。本期持续5~7日。 (3)黄疸期 自觉症状好转,热退后黄疸出现,可见巩膜、皮肤不同程度黄染 ,肝区痛,肝脏肿大,有压痛和叩痛,部分患者有脾肿大。本期可有短期大便 颜色变浅,皮肤瘙痒。肝功能明显异常。持续2~6周。 (4)恢复期 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好转以至消失,肝脾回缩到正常,肝功能逐 渐恢复正常,IgG介导的免疫系统建立。本期持续2周至4月,平均1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LISA类型
• 夹心法
• 间接法测抗体
• 竞争法 • 捕获法
捕获法测IgM抗体
血清中针对某些 抗原的特异性IgM 常和特异性IgG同 时存在,后者会干 扰IgM抗体的测定。 因此测定IgM抗本 多用捕获法。
• (1)包被抗体:用抗人μ 链抗体包被 固相载体上,形成固相抗人μ 链; • (2)加入病人的血清标本; • (3)加入特异性抗原试剂;, • (4)加入针对特异性抗原的酶标抗体,
• (5)加底物显色.来自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一、基本结构:四肽链结构 由两条相同的轻链 (Light Chain)和两 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通过链间二硫 键连结形成。 分子式为:H2L2 四条肽链两端游离的 NH2和COOH方向一致 分别命名为N端和C端
(一)轻链和重链
轻链(L链) κ链 轻链决定型别 κ型 正常人κ:λ≈2 :1 λ链 λ型
结果判定
• 酶标仪读数:450nm波长630nm副波长读 数, • 临界值=阴性对照孔 OD 均值 × 2.1( 阴 性对照 OD 小于 0.05 以 0.05 计算) • 结果判定: S/CO≥1 为 HAV-IgM 阳性, • S/CO<1为 HAV-IgM 阴性。
Cut off value(临界值)
试剂盒组成
• • • • • • 1 抗-μ 链包被干板条 4×12 孔 2 抗-HAVIgM 阴性对照 1 ml×1 瓶 3 抗-HAVIgM 阳性对照 1 ml×1 瓶 4 HA-Ag 2.6 ml×1 瓶 5 酶结合物 2.6 ml×1 瓶 6浓缩洗涤液 20 ml×1 瓶(用蒸馏水 1: 20 稀释) • 7 显色剂 A 3 ml×1 瓶 • 8 显色剂 B 3 ml×1 瓶
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的测定 (捕获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 将抗体(抗原)包被在固相表面后,按不同 的步骤加入待测抗原(抗体)和酶标抗体 (抗原),充分反应后用洗涤的方法,使固 相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 分离,洗去游离的酶标抗体(抗原),最后 加入底物,根据酶对底物催化的显色反 应程度,而对标本中的抗原(抗体)进行定 性或定量。
思考题
• 血清的类风湿因子及其它非特异 IGM是影响捕获法检测中的主要 物质,如何避免这些物质的影响?
Cut off value(临界值):阴阳性判断值,简称 CO值。 夹心法:若S/CO值>1,为阳性; S/CO值<1,为阴性; 竞争抑制法:若S/CO值<1,为阳性; S/CO值>1,为阴性。
HAV HBV 肝炎病毒---- HCV HDV HEV 其他(HGV、TTV) (SEN、TLMV)
甲型肝炎急性期血清标志物出现过程
重链(H链):根据其抗原性的差异,人类Ig的H链分 为 链 链 链 链 链 重链决定Ig类别 IgG IgA IgM IgD IgE
捕获法
• 主要用于 血清中某种抗体亚型成分(如 IgM)的测定。
实验原理
• 用抗人μ链抗体包被酶标板,用以捕获血 清中 IgM 类抗体,然后用特异性 HAVAg 与 IgM 抗体结合,再加酶标抗 HAV 抗体, 最后加底物显色,显色深浅与 HAVIgM 的含量成正相关。
要点: 1. HAV的传播途径(粪—口) 2. HAV的潜伏期(30天±2周) 3. 血清标志物出现的规律 4. 免疫学检测指标—HAV Ag 抗HAV总抗体 抗HAV-IgM
临床意义
• 血清中抗HAVIgM出现于感染的早期(发病后数 日),抗体的效价很快升到峰值并持续较长时间 (2-4周),经1-2个月后抗体的效价和阳性率明显 不降,于3个月后消失.因此抗HAVIgM阳性,尤其 是效价较高时,表明处于感染的早期,被公认为 早期诊断甲肝的依据,是区别是急性感染还是慢 性感染的有力佐证。
• 9 终止液 3 ml×1瓶
操作步骤
• 1.将微孔条固定在支架上,按顺序编号。 • 2.分别将待测标本,阴、阳性对照100μl(2滴) 加入相应的孔中,设空白对照孔。置37℃20分 钟。 • 3 .洗涤:甩去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注满各孔, 静置5秒,共三次,每次洗后均需扣干。 • 4.每孔加HA· Ag50μl,酶结合物50μl(空白对 照除外),振荡混匀,置37℃20分钟。 • 5.洗涤:重复上述3 • 6.显色:每孔加显色剂A液50μl,再加显色剂 B液50μl,振荡混匀,置37℃15分钟。 • 7.每孔加终止液50μ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