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题

合集下载

中国工艺美术史题库和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题库和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题库和答案一、名词解释 1 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1)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1)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1)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1)其闻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1) 2 新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普遍磨光、常常钻孔的石器。

(1)是新石器时代要紧的生产工具,(1)注重材料的挑选,(1)并体现了对称、质感等重要的工艺美术法则。

(1)其材料、技术和若干器形为原始玉器继承。

(1) 3 青铜器基本为以红铜与锡的合金铸造的器物。

(1)在红铜中加入锡,能够落低熔点、提高硬度、增加美感。

(1)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等多种。

(1)起源于商代往常,(1)商周时代繁荣,汉代开始衰降。

(1) 4 金银错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办法,又称“错金银”。

(1)始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往后仍在沿用。

(1)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1)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

(1)使器物有精致华丽的装饰效果。

(1) 5 铜镜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

(1)正面光滑璀璨,背面常有装饰图案。

(1)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1)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降,(1)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1) 6 带钩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物品的器具,(1)形如微曲的长条或琵琶等。

(1)因展示性强,往往制作考究、装饰华丽,(1)材质虽以青铜居多,但也常见金银、玉石。

(1)浮现于西周晚期,战国秦汉风靡。

(1)7 夹纻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办法,纻即麻布。

(1)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1)再于麻布壳上髹漆。

(1)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

(1)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

(1)8 玻璃中国古代,常称“琉璃”等,(1)入清,又称“料器”。

(1)曾长期属于铅钡玻璃,(1)其透明度及耐热性都别及西方的钠钙玻璃,(1)这种事情直到清代才改变。

《中国工艺美术史—下》课程复习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下》课程复习题
(3)、粤绣:花纹繁缛,喜用百鸟,鸡等题材,色彩浓烈,对比强烈,具有明快热烈的艺术效果。
广东东部潮州地区的刺绣,别称潮绣。喜用金线,产生金壁辉煌的效果。
(4)、蜀绣:以成都为中心主产底。多采用各色绸缎。用散线和红线绣制。
“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车,是由中心起针,向四周展开。拧,是用长短针向里添针或减针。
5、简述五大名绣及其艺术特征。
答:(1)、苏绣:平,绣面平服齐,轮廓齐整密,针迹紧密细,针线纤细匀,疏密一致顺,丝理圆顺和,色调调和光,色泽明亮
(2)、湘绣:具写实作风,针法多用施针,因而刻划物象真实感强。
传统题材以狮、虎、猛兽为最具特色。
用色彩衬,然后在上施以刺绣,增加层次感,是它所独有的手法。
12、纳石失---指一种加金的丝织物,是以金钱为纹纬织成的金锦,这种织物战国时已有,元代空前的发展。又叫“织金锦”,一般指以片金线或圆金线为纹纬的织金锦或织金缎。
13、满地娇---传统纹样,即池塘小景图案,还常配以嬉戏的鸳鸯等水禽,得名于元代的御衣刺绣纹样,而后渐趋定型推广。元朝花常采用这样的纹样,明清时相沿不衰。
18、顾绣---就是传统的刺绣,本指明代上海的顾名世后人所做的刺绣。
19、宣德炉---明宗三年工部为适应宫廷和寺宙作祀祠或薰衣之用的需要,利用我南洋所得风磨铜铸造一批小型铜器,称为宣德炉。
20、果园厂雕漆---果园厂是明代官营的漆器生产机构,生产的雕器最有特色,永乐、宣德时期的雕漆,刀法明快,讲究磨工,花纹浑厚圆润,题材多用动物,植物纹、种类繁多,嘉靖万历时期的雕漆刀法棱线清楚,不藏锋,装饰内容常采用情节情体裁如龙舟竞渡、货郎图、聚宝盆等,也流行花棒字,如双龙捧寿等。
8、缂丝---织丝的一种方法,后来成为这种纺织品的代称,由于主要使用小棱,并可以随意断线赋色,织造的图案可以达到极其精细的程度,由于图案与素地、色与色之间有小孔和断痕,如雕镂之象,故名缂(刻)丝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第一题:简答题(共5个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 简述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演变历程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类物品、技艺、工艺、材料等。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涉及到各类工艺品的历史演变。

例如陶瓷、金属器、漆器、纺织品等各类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技术特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等。

其次,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需要对传统工艺技艺进行深入了解。

中国传统工艺技艺丰富多样,如陶瓷的制作、漆器工艺、金属器的铸造等。

对这些技艺的历史变迁、传承与创新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的形成。

另外,中国工艺美术史还需要关注工艺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工艺美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工艺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最后,中国工艺美术史还需要关注工艺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工艺美术作品,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各具特色。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2. 简述陶瓷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瑰宝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陶瓷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陶瓷的出现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从红陶、灰陶到青铜器时代的青瓷,再到宋代的钧窑、汝窑、官窑等各类名瓷,都代表了中国陶瓷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魅力。

其次,陶瓷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艺术性强。

中国陶瓷制作技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方法和技术体系。

从原料的选取、配比到繁琐的制作工序、烧制过程,都需要工匠们精心设计和细致操作。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复习资料小题:1.仰韶文化彩陶最早在河南省渑(mian)池仰韶村发觉,故称作仰韶文化彩陶;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东北等地区均有发觉,尤以黄河中下游地区显现最繁荣。

彩陶以黑色与红色为主。

装饰图案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等,其中以鱼纹为主。

2.黑陶文化,因最早显现在山东章丘龙山镇,故称“龙山文化”;黑陶工艺的要紧特点是:黑、薄、光、纽。

3.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工艺最突出的是红山文化玉器。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按功能和用途分为:礼玉、饰玉。

良渚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时代玉器的最高成就,其中最闻名的是玉琮。

玉琮象征着“天圆地点”的宇宙观。

玉器造型分为:艺术造型、组合造型、几何造型。

4.商朝经历六百多年的时刻,其工艺要紧成确实是青铜器。

(青铜性能:熔点低、硬度强、是铜与锡与铅的合金)。

5.夏、商、西周的陶器制作工艺大大提高,由于商饮酒之风盛行,因此陶质酒器专门多。

到西周,陶质的酒器明显减少。

6.春秋时期青铜工艺中的莲鹤铜方壶是一件突出的珍品,造型新颖,龙形大双耳,圈足下的双兽,蟠曲的龙纹,绽开的荷花,中间站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鹤,一反商周造型的威武、奇异、严肃之风,而变得自由潇洒。

战国时期宴乐狩猎攻战纹,成为青铜器风光的装饰纹样,表现出那一时代猛烈的战争场面和人们采桑、狩猎、宴乐的场面。

如:战国——镶嵌宴乐水陆攻战纹壶的纹样,表达生活化的一种手法。

7.西周——是在玉器的造型与装饰方面进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战国时期的玉器是继西周后显现又一个高峰期。

现在玉器进展趋势:生活有用品的显现。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多是日常生活用品,漆器的颜色大多是红色和黑色;主体纹样用红色,空间部分施黑色。

战国时期的装饰要紧表达在纹饰方面;战国时期,铜镜装饰纹样显现了多样化,如龙纹、凤纹、兽纹、棱纹、花叶禽鸟纹、蛛网纹、三角勾连雷纹、狩猎纹等。

也出现出规范化趋势:云雷纹——几何纹,山形纹饰等。

8.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马踏飞燕。

属于东汉时期的珍品。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前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前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前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_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玉龙曾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的遗址中,而琮(外方内圆)是_良渚文化(浙江)玉器的代表性器物。

最早出现于__周__时期,而__汉__代的作品最为精美。

2、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3、龙泉窑以烧造_青瓷釉瓷器著称是南宋时期的重要窑场4、晋南北朝植物纹样的代表是_莲花_纹和__卷草(忍冬)__纹。

5、吉州窑的窑址在江西省的吉安,它鼎盛于宋代(南宋)时期。

6、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和马厂。

7、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满城县,它以青铜瑬金工艺制成。

9、青铜是红铜与锡合金。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主要以六朝青瓷为代表。

11、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 _红山__文化的遗址,这个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省的 _西北_部12、邢窑的窑址在今__河北__省__内邱__ 县。

盛于_唐朝__时代,常见的装饰手法有__白_地黑花等。

13、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三个类型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家窑型,它们分别代表了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期。

14、“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时期青铜器。

18、料器雕,所谓料器其实就是玻璃 .15、我国已知最早的漆器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度遗址发现的木胎漆碗和漆筒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16、秦汉陶塑首推陕西临潼的秦始黄兵马俑。

17、宋代漆器最讲究的装饰手法是雕漆。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9分)1. 剔犀是雕漆的一种。

(√ )2. “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 )3. 明清时代,吉祥图案极其流行。

(√)4. 彩绘陶主要用于陪葬。

(× )5. 汉代青铜器常常素面无纹。

(× )6. 彩绘是汉代漆器的主要装饰方法。

(√ )7. 典型的龙山文化以黑陶著称。

(√ ) 8. 开片即瓷胎中的裂纹。

《中国工艺美术史》基础知识测试

《中国工艺美术史》基础知识测试

《中国工艺美术史》基础知识测试1.中国的彩陶出现于()时代。

[单选题] *A.新石器(正确答案)B.旧石器C.父系社会D.母系社会2.艺术的起源包括:()等。

*A.模仿说(正确答案)B.劳动说(正确答案)C.图腾说(正确答案)D.娱乐说(正确答案)3.()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陶器,是原始社会制陶工艺中最出色的品种。

[单选题] *A.黑陶B.彩陶(正确答案)C.红山文化D.良渚文化4.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发现于()芮城的西侯度,距今180万年。

[单选题] *A.西安B.山西(正确答案)C.江西D.青海5.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出土在()万年的仙人洞,距今有两万年。

[单选题] *A.西安B.青海C.江西(正确答案)D.山西6.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较多;晚期以至商周,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灰陶较为常见。

[单选题] *A.灰陶B.黑陶C.红陶(正确答案)D.红陶7.彩陶工艺以()取胜,而黑陶以造型见长。

[单选题] *A.装饰(正确答案)B.色彩C.造型D.釉料8.()和半坡型是仰韶文化中最为典型的彩陶。

[单选题] *A.马厂型B.庙底沟型(正确答案)C.半山型D.马家窑型9.半坡类型彩陶首先发现于()半坡村,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

[单选题] *A.西安(正确答案)B.青海C.江西D.山西10.舞蹈人纹彩陶盆出土于(),是马家窑文化的代表。

[单选题] *A.西安B.山西C.江西D.青海(正确答案)11.仰韶文化彩陶,仰韶文化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的仰韶村。

[单选题] *A.青海B.江西C.西安D.河南(正确答案)12.以下()不是马家窑彩陶的艺术特点。

[单选题] *A.满B.内彩C.点和螺旋纹D.光(正确答案)13.下面哪些器物及特点属于半坡型陶器的特征() [单选题] *A.人面鱼纹盆(正确答案)B.人头器口瓶C.似蛙神人纹D.舞蹈人纹彩陶盆14.舞蹈人纹彩纹盆是()陶器的代表器物。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

16、分析明朝家具的艺术特色和设计原理:艺术特色:简、厚、精、雅来概括。简,是指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朴质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设计原理:1、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2注意材料美:充分运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不加以遮饰,色调深沉,质感坚细,达到稳定调合的艺术要求。3、注意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而主要运用榫的结构,不同的部位运用不同形式的榫,既符合要求,又使之牢固。4注意工艺美:面的处理,有适当的比例和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落。在造型的结束处房和转折部位,加以不同的变化,产生丰富的造型形象。
13、饕餮纹又称兽面纹,它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
14、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15、青铜器在西周时代开始出现长篇铭文
16、汉代砖瓦最有特色的是:画像石、画像砖
17、我国已知的最早漆器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木胎漆碗和漆筒,有6、7千年历史。
11、景泰蓝的制作工艺:1、制胎。用红铜板制作各种器形。2、掐丝。是把铜丝压成扁丝,根据装饰花纹,用白芨制成浆糊,将铜丝粘在铜胎上。3、烧焊。在胎上喷水润湿,普遍撒一层焊药,进行烧焊,使铜丝铜胎牢结。焊结后入稀硫酸液中浸泡,洗净胎上杂质。4、点蓝。根据装饰花纹的色彩要求,用小铁铲或玻璃管将各色秞料填在花纹轮廓里,先点地,后点化。最后一次点蓝完后加上亮白。5、烧蓝。点完蓝后进行烧制,点一次烧一次,精品约点蓝和烧蓝反复三次以上。6、磨光用粗沙石,细沙石、黄石及木炭等逐次打磨,使蓝料和铜丝平整。7、镀金。为了增加光泽避免生锈,最后加以镀金。
3、 大禹治水玉山:是清朝乾隆时期巨型玉雕,用巨大玉石,运输三年,共花费十三年时间制作完成。费用昂贵,雕琢精美,器型巨大,气魄宏伟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中国工艺美术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 --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14宋代五大名窑是 (____) 、(____) 、 (____) 、 (____) 、 (____)。

参考答案:汝窑※官窑※哥窑※筠窑※定窑2、西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有 (____) 、(____) 、 (____) 等。

参考答案:饕餮纹※几何纹※云雷纹3、康熙时彩瓷最重要的品种是(____) ,雍正时彩瓷最有成就的品种是 (____)。

参考答案:五彩※粉彩4、推动棉纺业发展的元代女工艺家是 (____) 。

参考答案:黄道婆5、仰韶文化中以 (____) 、 (____) 为主要代表。

参考答案:人面鱼纹彩陶盆※鹳鸟鱼石斧6、 15宋代民间瓷窑有 (____) 、 (____) 、 (____) 、(____)。

参考答案:磁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7、唐三彩主要采用 (____) 三种色釉 ,此外也有涂 (____)釉的。

参考答案:黄、白、绿※黑色8、四神纹是指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参考答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9、元代的丝织品中织金最为著名,称为 (____) 。

参考答案:纳石失10、汉代铜灯的形式可分为 (____) 、 (____) 、 (____) 、 (____)。

参考答案:豆行灯※雁足灯※人形灯※兽首灯二、判断题1、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参考答案:正确2、“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参考答案:正确3、汉代青铜器常常素面无纹。

参考答案:错误4、剔犀是雕漆的一种。

参考答案:正确5、豆是青铜器特有的器形。

参考答案:错误三、单项选择题1、磁州窑的鼎盛期在( )。

A. 唐宋B. 宋辽C. 宋金D. 元明参考答案: B2、古代的透光镜主要制作于( )西汉。

A. 战国B. 西汉C. 秦D. 魏晋参考答案: B3、唐三彩是 ( ) 器。

A. 彩绘瓷B. 彩绘陶C. 铅釉瓷D. 铅釉陶参考答案: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1、半坡型彩陶的,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一般多装饰的肩部或内壁。

2、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的艺术风格可以用与来形容。

3、史前陶器工艺在上万年的发展历程中,相继形成了、红陶、、黑陶、、六大系统。

4、商代青铜器都饰以神怪狰狞的纹为主,后来又创造了兽面纹,牛面纹与纹,可以窥见奴隶制“礼制”渐衰的趋势。

5、明代的锦缎按其制作方法和艺术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6、汉代漆器的分工很细,在漆胎上涂漆的称为;在漆器上彩绘的称为;在漆器的口缘上铜扣的称为;做漆器的最后修饰工序的称为。

7、元代陶瓷最有成就的就是和的烧制。

8、清代瓷业兴盛、清康熙晚期始创的粉彩,又称,是以“ ”为基础的低温烧成的“ ”新品种。

9、清代刺绣绣尤盛,以五大名绣最为著名,它们是、苏绣、京绣、蜀绣。

各创特色,闻名中外。

10、在明清两代的金属工艺品种中,尤以明代的宣德炉,和明清时期的景泰蓝最为出名。

11、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出了创造了美的科学创见。

12、汉代画像砖有和两种。

13、商代青铜器中,是用来盛装食物的,类似现在的碗。

14、《考工记》记载了周代手工业的分工情况,“攻皮之工”(皮革工艺)中作甲裳的指的是、作兵器套的指的是、治熟皮的指的是。

15、汉代漆器的分工很细,在漆胎上涂漆的称为;在漆器上彩绘的称为;做漆器的最后修饰工序的称为。

16、唐瓷器创新硕果累累,尤以、、、等各色釉瓷最为驰名。

17、元代的毛织极为发达,这是适应蒙古民族游牧生活的一种生活用品,它主要有 和两大类。

18、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概括:、、、。

19清代的陶瓷品种丰富多彩,康熙的五彩,雍正的粉彩,乾隆的珐琅彩,其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0、明代的锦缎按其制作方法和艺术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二、名词解释1、彩瓷2、唐三彩3、明式家具4、青花1、宣德炉3、景泰蓝4、金缕玉衣三、选择题1、原始社会时期,▁▁彩陶的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为典型。

A、半坡型B、庙底沟型C、马家窑型D、马厂型2、商代酒器中,器型细长、底宽、腰细,成喇叭花状造型的称作▁▁。

A、爵B、斝C、觯D、觚3、《考工记》记载了周代手工业的分工情况,“攻皮之工”(皮革工艺)中作甲裳的指的是▁▁。

A、函人B、鲍人C、 玉人D、榔人4、原始社会▁▁彩陶具有秀丽、精巧的艺术风格。

A、庙底沟型B、马家窑型C、半山型D、马厂型5、瓷塑珍品《宋瓷孩儿枕》,是为▁▁传世精品中的绝世孤品。

A、定窑B、汝窑C、哥窑D、钧窑6、唐锦纹饰中数量最多,而且最具有时代特色的花纹是▁▁。

A、几何纹B、对称纹C、团窠纹D、联珠纹7、影青器是▁▁代景德镇窑富有特色和具有突出成就的品种。

A、商B、唐C、宋D、清8、元代陶瓷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花纹题材是▁▁,它具有清高、坚贞不屈的含义。

A、松竹梅B、荷花C、山石D、海涛9、▁▁是汉代铜鼓最富特色的一种装饰,均作立体浮雕状。

A、太阳纹B、蛙纹C、鹭鸟纹D、竞渡纹10、汉代铜镜的发展中,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是▁▁。

A、规矩镜B、星云镜C、日光镜D、草叶镜11、六朝青瓷最有价值的是▁▁。

A、莲花尊B、魂瓶C、瓷罐D、杯和盘12、影青器是▁▁代景德镇窑富有特色和具有突出成就的品种。

A、商B、唐C、宋D、清13、白釉釉下黑彩瓷器是宋代▁▁瓷的主要装饰方法。

A、汝窑B、官窑C、耀州窑D、磁州窑14、清代的雕漆以▁▁所产最有特色。

A、北京B、上海C、扬州D、福建15、山字纹是▁▁时期最有特色的一种铜镜花纹,它的数量最多,几乎达楚镜出土数的80%。

A、秦汉B、战国C、唐朝D、北宋16、唐锦纹饰中数量最多,而且最具有时代特色的花纹是▁▁。

A、几何纹B、对称纹C、团窠纹D、联珠纹17、清代以雕刻松鼠葡萄闻名的是产于浙江的▁▁。

A、寿山石雕B、青田石雕C、菊花石雕D、黄杨木雕18、在锦缎地上饰满各种不同色彩的花纹,是图案组织中较丰富的一种,这指的是蜀锦中的▁▁。

A、方方锦B、雨丝锦C、散花锦D、条花锦19、具有写实的作风,传统题材以狮虎等猛兽为最有特色。

这指的是清代刺绣中▁▁的艺术特点。

A、苏绣B、湘绣C、粤绣D、蜀绣20、用长篇诗文作为陶瓷的装饰纹样,是▁▁时期的特点,常见有《兰亭序》、《出师表》等,多装饰在笔筒上。

A、顺治B、雍正C、乾隆D、康熙4、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计18分。

1、从装饰纹样、图案组织、表现技法及艺术风格这几个方面说明商、西周和春秋战国这三个历史时期青铜工艺的区别。

2、简述汉代铜镜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种类。

3、简述清代刺绣中苏绣的主要特点。

4、简述汉代的装饰风格。

5、简述明式家具的主要特点。

6、简述战国时期铜镜的特点。

五、分析论述题(共计12分)1、唐代工艺美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大体是在初唐、盛唐时期,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工艺美术的生产,几乎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点。

请结合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特点来论述其原因。

2、论述景泰蓝工艺的制作过程及其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A)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6分)1、鱼形花纹、卷唇圜底盆2、繁缛、清新3、彩陶、灰陶、印纹硬陶、白陶4饕餮、夔5、妆花、本色花、织金银6、髹工、画工、上工、清工7、青花、釉里红8、软彩、康熙五彩釉上彩9、京、粤绣、湘绣10、宣德、景泰11、劳动 1 2、空心砖、实心砖 13、簋14、函人、鲍人、韦氏15、髹工、画工、清工 16、黄釉、黑釉、花釉、绞织釉17、毡、罽 1 8、简、厚、精、雅19、五彩、粉彩、珐琅彩20、妆花、本色花、织金银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计24分)1、是指在唐代创造和发展的一种彩釉瓷,彩瓷的制作,为以后的色釉和彩绘装饰开辟了新天地。

(2分)彩瓷又称“花瓷”,即在黑釉的基础上加入铜、锰、磷酸钙等物质,烧出像彩霞、浮云、树叶一类形状的彩斑,简朴自然,深为民间所喜爱。

(4分)2、唐三彩:唐三彩是非陶非瓷又兼有陶、瓷之长的奇特绚丽创新名产,(2分)始创于唐高宗时期,繁盛于唐玄宗时期,它不仅在我国陶瓷史中别开生面,而且在世界陶瓷宝库中也无与伦比。

(2分)“唐三彩”是用瓷士作胎,施以不透明的色釉(早期为“一彩”、“二彩”,继以“三彩”为主后期增多彩,统称“三彩”)实为纸温铅釉并综合陶瓷特性所创制的独一无二的特殊名品。

(2分)3、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明式家具讲究选料,多用紫檀、花梨、红木等,也采用楠木、樟木、胡桃木及其它硬杂木,又通称硬木家具。

(2分)明式家具的造型安定,简练质朴,讲究运线,线条雄劲而流利。

造型显得线型简练、挺拔和轻巧。

明代家具的最大特点,它擅长将选材、制作、使用和审美巧妙的结合起来。

椅子的靠背和扶手的曲度都基本适合于人体的曲线,触感良好。

(2分) 明代家具采用木构架的结构。

结构科学合理。

明代椅子由于造型所产生的比例尺度,以及素雅朴质的美,使家具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

有的椅子座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正襟危坐”,以表示他们的威严分不开的。

(2分)4、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

(2分)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

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了青白瓷,瓷色白里泛青,装饰以青色花纹,显得十分协调、优美。

(3分)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1分)1、“宣德炉”:明朝工部招聘名师研究一批多种金属铸造合金铜器,多为“炉式”而称“宣德炉”。

(2分)宣德三年(1428年),工部组成专门机构由名匠吴邦佐、李澄德等60多人选用中外30来种珍贵原料,反复掺混配合多次冶炼,并仿照古铜器与瓷器及漆器等造型优点,终于创造出铜质细腻、色泽精美、造型新颖的特殊独创的铜器器皿,(3分)主要有“素炉”、“华炉”创制出造型上百种。

(1分)3、景泰蓝:据史所载,至少元代已有大食(今阿拉伯)及大秦(古罗马)经西域传入一些“大食窯”。

这是“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它又与“佛郎嵌”相似。

(1分)明代新兴的铜胎蓝底掐丝填彩色釉所烧成的这类特种工艺品,在明宣德年间已有相当成就。

当时称“珐蓝”或“珐琅”,因景泰年间的产品增多,蓝色最佳,便统称“景泰蓝”,是北京的著名特产。

(2分)清代“景泰蓝”生产规模更大,花色品种更多,制作技艺更精。

由于它技艺精湛、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性,(1分)对欧洲“巴洛克”装饰有很大影响。

1904年曾在美国获世界博览会金奖,至今仍在世界享有盛名。

(2分)4、金缕玉衣: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座墓出土2800多件珍稀文物中,最为珍稀贵重的是首创的震惊世人的《金镂玉衣》(2分)。

采用2000多片精致加工作出的玉石片,再按严密量体设计的规格,用1000多克极细的金丝串连成“衣”。

(3分)据计算一名玉工要费10年才能制成。

这是举世无双的特种工艺杰作。

后又在别处发现《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东汉规定按等级名位分别使用。

(1分)三、选择题:(每个选择2分,共计20分。

1、B2、D3、A4、C5、A6、D7、C8、A9、B 10、A11A 1 2、C 1 3、D 1 4、A 1 5、B 16、D 17、B1 8、C 19、B 20、D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1、商代青铜工艺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纹和回纹。

图案组织为单独纹样,表现技法是对称式,主纹和地纹多用直线,具有庄重、严谨的艺术风格。

(2分)西周青铜工艺的装饰纹样有窃曲纹、环带纹和重环纹。

图案组织为二方连续,表现技法是带状反复,直线与曲线并用成波浪形,具有韵律、秩序的艺术风格。

(2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的装饰纹样有蟠螭纹和写实图纹,图案组织为四方连续,表现技法是上下左右连展、模印、刻划及金银镶嵌,具有疏简与繁缛的艺术风格。

(2分)2、(1)汉代前期的铜镜用平雕手法,镜面较平,镜边简略,或用连弧纹作边饰。

其种类有螭形镜、草叶镜、星云镜、日光镜、昭明镜等。

(2分)(2)汉代中期的铜镜主要流行规矩镜。

在这类铜镜上,一般都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作装饰,所以也称之为规矩四神镜。

(2分)(3)汉代晚期的铜镜镜面微凸,便于照出人面的全部,更接近科学原理。

晚期还创造出浮雕式作法,纹饰较高。

主要品种有双夔纹镜、云雷纹镜、蝙蝠纹镜、画像镜、方铭镜、阶段式镜等。

(2分)3、苏绣的主要特点是针脚细密,色调典雅,图案多采用“留水路”的分布推晕的表现方法,有浓厚的装饰性。

(2分)苏绣工艺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经验积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平、齐、细、密、匀、顺、和、光8个字。

(2分)平指绣面平展,齐指轮廓齐整,细指针线细,密指针脚密,匀指疏密有致,顺指丝理顺畅,和指色调调和,光指光泽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