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体验性与外语教学

语言的体验性与外语教学
语言的体验性与外语教学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比较下面一组句子,你认为那组句子更好,请谈谈理由? ①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②我国的石拱桥到处都有。 分析:“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这种表达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本质的要符合客观事实,说明文以科学、严谨、准确为根本的语言要求,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下面三组句子,你认为那组句子更好,请谈谈理由? ①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②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早。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这种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讨论后明确: 第一组:一座50多米长的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的写作态度。 第二组:“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三组:“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小结: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更好地

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数字运用:①使用准确数字;②没办 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 字; 2、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 推测的语言来表达。例如:大约、几 乎、可能、大概、差不多、应该等。 3、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 意思趋于准确。例如:表时间限定: 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在 当时、最早等。表程度限定:最、比 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 更加等。表围限定:绝大部分、极少、大多、一律、很少等。 4、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 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容的重点。 概括规律: 1、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把话说得恰如其分是准确性的一种表现,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由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活动也日趋频繁,增强文化理解、克服文化冲突、增强文化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据我国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突破了20万。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以便尽快的实现与中国人的交际进而实现与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实现交流、沟通、合作、共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即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仍然常常在交际中遇到难题,有时候甚至搞出很多笑话和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究其根源,是因为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其实,对于学习汉语的外留学生来讲,学习汉语不光是只要明白发音,认识汉字,语法等。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于中国的历史,价值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适当的了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学习好汉语并应用于交际。因此,必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才可以是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显然是有差异的,即文化差异的存在。于是,我们应当首先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意义何在。“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古往

今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文化进行定义和阐述,反映了文化涵盖内容的广泛和深入,以及人类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给文化这样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层面对文化进行定义,而不少学者认为,文化除了精神文化、方式文化外,还包括物质文化。文化的冰山比喻有助于对文化的全面理解。文化是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的,显性部分即冰山浮出水面的可视部分,是外在直观的事物,隐性部分即冰山水下的不可视部分,例如社会规范、价值观、信念等。本人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特定群体所表现的具有显隐双重性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显性文化反映和体现了隐性文化,隐性文化驱动和支配着显性文化,两者相互联系和影响,构成有机的统一体。 所谓文化差异,简要地说,即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别。文化差异是复杂多样的,我认为应当从文化显隐性的特点出发,将文化差异分为显性差异与隐性差异。显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物质成果表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语言的不同亦属于显性差异。语言不可视、不可触,却可以听到,它是一个客观存在。隐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行为方式、创造的精神成果表现出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文化差异的问题,而文化差异的更深层次会导致文化冲突。

非语言交际开题报告英文版

论文题目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院系名称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学号 201010301022 7 班级1002 下达 日期 专业方向英语学生季雪芬导师李程 起止 日期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内容: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只是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递各种信息。本文主要讨论了非语言交际的界定、非语言交际的分类、非语言交际的特点与作用等方面的问题,揭示了跨文化交际的某些方面的现象。要求: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严谨、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主要参考文献[1]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 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 Samovar Let al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Wadsworth, 1981 [6] Fas t Julius Body Language [M]. New York: POCKET BOOKS, 1971 [7]Hall Edward T The Silent Language [M]. New York: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1959 [8] Leroi-Gourhan Andre. Gesture and Speech [M] London: MIT Press, 1993, 257-325 论文进度安排序号工作任务起止日期序号工作任务起止日期 1 选题2013.10.21---11.8 5 完成论文初稿2014.3.23---4.15 2 搜集论文资料2013.11.11---11.29 6 论文修改2014.4.20---4.23 3 撰写提纲2014.2.25---2.28 7 论文定稿2014.4.25---5.3 4 撰写开题报告2014.3.1---3.1 5 8 论文答辩2014.5.5---5.20 任务接受人(签字) 年月日任务下达人(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注:所有相关表格内的填写内容中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英文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1.25。

英语测试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英语测试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英语教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将英语教学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英语教学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后,英语教学更是蓬勃地发展起来。英语学习成了热潮,各种英语课程如雨后春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校内的校外的各级各类学生不下千百万,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怎样,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都需要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语言测试也随之产生。可以说有教学就有测试。本文拟就英语测试问题阐述个人的一些观点。 英语测试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英语测试离不开英语教学,英语测试伴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而出现。可以说英语测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英语教学。在英语课程设计当中,测试的设计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测试是检验课程计划、目标、教学内容、方法、质量的步骤与手段,是教学评估的手段之一,也是课程大纲实施的一部分”(夏纪梅,2003)。目的不同,测试的方法也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测试:如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学业成就测试(achievement test)、诊断性测试(diagnostic test)和编班测试(placement test)等。水平测试是为了测试人们的语言能力而设计的,设计者不管被试者学了多长时间,也不考虑他们所学的课程的内容或目标,是测试被试者是否达到了某种语言水平。成就测试与所学的课程直接相关,目的是看学习者是否取得了进步,以及取得了多大的进步。诊断性测试是为了证实被试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以便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编班测试,顾名思义,是为了把学生按不同的水平分为不同的班级。除了上述分类,考试还可以依不同的标准做不同的分类。另外,托福考试、雅思考试、我国的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大学英语A、B级考试以及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等都属于英语语言测试范畴。 在这些测试中,绝大多数测试都是针对在校学习的学生,它们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反拨作用(backwash)(Arthur Hughes 2000)。实际上,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学的这种反拨作用早已受到人们的注意。Arthur Hughes认为这种反拨作用即可以是有道理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果学生以为考试是重要的,那么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为考试做准备的活动就会处于支配地位。如果考试的内容与测试的技巧与原来的教学内容不相关或相关很少,就会产生负面的反拨作用。这一点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和测试十分重要。正如前面所提到的,

领导科学与艺术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4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领导科学与艺术》试卷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闭卷考试 2.试卷满分100分 姓名:专业:得分: 1、 选择题(3*8,共计24分) 1、下列不属于执行力障碍的是? A领导不力 B管理不当 C文化和谐 D团队障碍 2、下列不人力资本的特点的是? A高附加值性 B边际收益递减 C能动性 D不可替代性 3、下列不属于用人误区表现的是? A任人唯贤 B任人唯亲 C任人唯派 D任人唯全 4、提出激励过程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的是? A 洛克 B 亚当斯 C斯金纳 D赫西 5、提出激励过程中的公平理论的是。 A弗卢姆 B亚当斯 C麦克里兰 D赫西 6、下列不属于授权的基本原则的是。 A权、责、利相互独立原则 B授权有度原则 C注重成效原则 D及时授权原则 7、下列不属于决策力特点的是? A 固定性 B 果断性 C风险性 D广泛性 8、下列不属于执行力特点的是? A态度上果断 B时间上快捷 C方向上虚无 D效益上优先 2、 名词解释(4*56,共计24分) 1、成见效应 2、月光效应

3、情绪管理能力 4、沟通 3、 简答题(5*8,共计40分) 1、领导者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2、试分析自我管理的基本内容? 3、人际关系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和具有的特点有哪些? 4、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说服和谈判的技巧有哪些? 4、 论述题(12分) 请结合事例分析领导者人文素养应该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一、 1-5 CBAAB 6-8AAC 二、名词解释 1、成见效应,指在以往的直觉印象和认识定势的基础上,领导者很难改变对某人的固定看法。 2、月亮本身不会发光,但却可以借助于太阳而发出皎洁迷人的光辉,产生众首仰望的效应。 3、情绪管理能力是指一种识别、理解、管理情绪的能力,属于非认知的技能、潜能和素质范畴,她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面对环境的要求和压力。 4、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发送者通过一定渠道,以语言、文字、符号等表现形式为载体,与接受者进行信息、知识与情报等交流、传递或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一)、出示预习作业,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比较下面一组句子,你认为那组句子更好,请谈谈理由?①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②我国的石拱桥到处都有。“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学生谈出意见后老师总结: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本质的要求是符合客观事实,说明文以科学、严谨、准确为根本的语言要求,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语言准确……符合客观事实)(二)、初步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朗读并比较下面三组句子,你认为那组句子更好,请谈谈理由?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试着总结其中的规律。5分钟后,比比谁能说得好。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②卢

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讨论后明确:“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小结: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

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三)、学以致用,学会分析简单准确的说明语言。.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粗的词能否去掉?)“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2、①(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②(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是世界最长的石桥。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章节答案1~8

第一章 1 【单选题】(10分)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提出的。 A. 张骞 B. 汉和帝 C. 汉武帝 D. 李希霍芬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2 【多选题】(10分)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除了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外,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由()组成。 A. 东洋航线 B. 西洋航线 C. 南洋航线 D. 北洋航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3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 A. 贸易作用 B. 军事作用 C. 外交作用 D. 文化交流作用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4 【单选题】(10分)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于()年粟特人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传入中国。 A. 贞观十四年 B. 康熙九年 C. 崇祯十六年 D. 元和七年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5 【单选题】(10分) 汉武帝时期,()为开拓“丝绸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A. 卫青 B. 霍去病 C. 张骞 D. 司马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6 【多选题】(10分) 鸠摩罗什把佛教从西方引入中国,将大量经书翻译成汉语,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与()和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A. 不空 B. 鉴真 C. 法显 D. 真谛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7 【单选题】(10分)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历时四年来到中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后由鲁斯蒂谦将其在中国见闻轶事整理并编著成游记,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西方校园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可以在许多语言交际方面起到特殊的辅助教学效果。本文初步总结了中西方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若干文化差异,以使学习者避免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顺利地完成交际,对英语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以适应当前英语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跨文化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中西方校园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一、引言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日显频繁,然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有许多是表现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但是在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英语课堂,大部分教师只注重语言交际,忽略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造成了课堂交际教学上的误解与尴尬。其实,非语言交际也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应当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舍此,英语教学就不是完全成功的教学。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简略地介绍了中西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探讨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期望对英语教学届师生有所帮助。 二、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的结合人类交际有两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 2.1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关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则比较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有可能进行反馈”(Burgoon and Sine,1978,见Malandro,1989:7)。 2.2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及其与语言交际的关系 萨莫瓦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当然,对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交际中的作用及其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看到,在交际中,脱离非语言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一种非语言行为只有与语言行为或其它非语言行为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因此脱离语言行为或其它的非语言行为,孤立地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凑效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决不可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只有把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中西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 校园非语言交际在中西方存在很大差异和文化冲突。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讨论两个问题:教师的仪态举止和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3.1教师的仪表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衣着和化妆、举止和姿态等。 3.1.1衣着和化妆 衣着和化妆要适合本人的身份、个人特点和所在场合,这是各种文化共有的特点。教师是教育青少年一代的人,在这方面要求更加严格。场合不同,每个人的衣着打扮也不同。教师在学校,特别是在课堂上要求更加严格。这也是各种文化所共有的。 在西方,库珀在《教师的言语交际行为》一书中讲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故事:美国一位中学八年级的学生说:“我们班曾经有一位女英语教师,她的仪表使我们完全无法学习下去。她长相标致、体态轻盈,还爱身着紧身衣裙。我们从学年一开始就陶醉于她那迷人的外表而难以学习进去。整整一年中,教室里总是乱糟糟的。我们班成了吵吵闹闹、纪律涣散的乱班,这位老师毫无办法驾驭课堂。现在回忆起来,我认为这位教师的学识水平并不低,当

《语言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学分: 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面向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代码: 先开课程:基础英语课程性质:必修课 执笔人:韩小敏审定人:于文杰、王竹青、王玉环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系为商务英语三年级学生第六学期所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系统地讲授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本课程根据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大纲要求,进行相关训练和模拟测试,全面检查学生是否达到四级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在教学中,通过讲解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相关题型以及各个题型的答题技巧,详细解析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全面提高学生运用各项英语基本技能的能力,如听写文章环节中,学生的理解和书写能力、拼写熟练程度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听力理解环节中,学生能听懂英文材料和英语新闻,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并根据所听材料进行揣测和分析的能力;完形填空环节中,学生理解短文的意思和结构,补全短文的能力;语法及词汇环节中,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把握能力;阅读理解环节中,学生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的能力;写作环节中,学生能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清楚表达思想,严密论证,基本不犯语言错误的能力等等。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各项单项技能以及应试能力和技巧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语言测试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因此教学材料以历年真题和相关模拟试题为主,教学方式为学生课下做练习、模拟测试,老师课堂上讲解应试技巧和模拟试题解析。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讲解深透,融会贯通,理论结合实践,对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要求有全面的领会和掌

浅谈语言测试的信度与效度

?2009年第1 期? 5 陈静 浅谈语言测试的信度与效度 收稿日期:2008-09-24作者简介:陈静(1981-),女,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科研处,讲师,长春130117 [摘 要]本文通过测试的信度与效度的对比分析,结合其发展过程分析了信度与效度的相互关系对语言测试及语 言教学的影响。正确、科学的现代语言测试的取向应该是效度重于信度。提高测试的效度可以提高语言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即促进语言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语言测试;信度;效度[中图分类号]H0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2009 01-0005-04 语言测试学, 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现已发展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作为对语言教学进行测量和评估的一个重要手段, 语言测试愈来愈受到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的重视。Bachman (2004:54 曾说:“在教育程序中, 语言测试的基本运用是给教学评估提供重要的信息。”通过测试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通过测试可以衡量教学任务和教

学大纲的执行情况。不科学的测试不仅不能起指挥棒的作用, 有时反而会误导教学, 将学生和教师引向歧途。因此我们主张的是科学的, 符合教育原理的测试, 这样的测试会对教学产生积极 的反拨作用。一套设计比较科学的测试,一般认为应该有四点特征, 即效度, 信度, 实用性和良好的反拨作用。其中信度与效度是后两者的基础,是语言测试的永恒主题,信度与效度孰重孰轻, 也是现代语言测试学家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本篇论文通过测试信度与效度的研究,旨在帮助教师设计合理的测试,并在测试后对试题总结、归纳,以加大测试力度,提高测试效果。一、信度与效度的概念 语言测试的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 浅谈语言测试的信度与效度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6 即当被测试对象发生变化,用同样的“尺子”去重复测量时,总是获得类似的结果。影响信度的因素很多, 它们存在于语言测试的每个环节中,就试卷本身来说主要是样本的大小和区分度等。取样大, 样 本具有广泛性, 测试的信度就高, 反之信度就低。另外试题太难或太易, 考试分数集中于某一点或某一区域测试也失去信度。在测试的组织、实施这个环节中, 一方面考试的环境和条件要对考试有利。另一方面考试的环境和条件对所有的受试者是否一致也影响到考试的信度。在测试评分的环节上, 评分标准是否一致对信度影响很大,尤其是主观题的评分很难能达到很高的标准。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1.2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语言测试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测试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语言测试也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外语教学效果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阐述语言测试体系发展的四个阶段,指出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与外语教学有些密切的联系,并就语言测试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做了几点总结。 关键字:语言测试理论英语教学启示 Abstract: Test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es in language teaching. It is an essential way to measur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The author elaborates four development periods of testing theory and states th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testing theory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draws conclusion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language testing theory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 language testing theory English teaching implications 一、引言 语言测试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一套科学的测试工具,根据明确的评估目的和抽样的方式,设置有限的试题,让测试者完成设置的测试任务,从而考查测试者的语言能力,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对测试者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做出公正、准确和客观的评价。语言测试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学生通过测试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改进学习方法;教师通过测试可以掌握学生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法,因此,语言测试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英语教学,对于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语言测试的发展历程 语言测试伴随语言教学而出现,并随着语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即前科学语言测试时期、(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时期、(心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测试时期、交际语言测试阶段。 1.前科学时期 前科学时期指的是20实际40年代以前的语言测试时期,这个时期,语言教师对于什么是语言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科学的认识,只是把语言当作一门包括语法、词法、语音的知识体系去教。把语言看作一套知识,是这个时期外语教学和测试体系的语言观的内涵。过于强调语法规则、词汇的记忆、目标语文本的翻译等,不注意课文内容,课文常常被当成语法分析的材料来讲解,致使语言一直被当成知识来教,被当做知识来测试。这样,只把语言学习看做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学生得到的知识主要是教师传递的陈述性知识,而学生是被动的,并没有意识到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知识的接受不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或创造性等认知结构机能的变化,一味的要求学生背熟记牢教师所教授的知识。 2.(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时期

语言测试中结构效度的实现

【语言学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2年第1期第36卷(总第169期) №1,2012Vol.36General,№169 语言测试中结构效度的实现 马蓉 (辽宁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基础部,辽宁沈阳110180) [摘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语言测试是检验和评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结构效度是实现语言测试目的的基础,决定了测试的目的和收集证据检验测试的有效性。而针对不同的受试者测试会有所倾向,产生测试偏见,影响结构效度的实现。科学性的语言测试要求测试者在测试始终合理有效的规避测试偏见,实现结构效度,使语言测试更科学。 [关键词]语言测试;结构效度;测试偏见[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12)01-0117-02 [收稿日期]2011-11-10 [作者简介]马蓉(1977-),女,辽宁沈阳人,辽宁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讲师,教育学硕士。 语言测试是检验语言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既受测试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影响,也与受试者个人的特征密切相关。而效度即是考查测试者想要测量的内容,是实现测试的重要方面。在构建测试效度时应避免受试者个人特征对测试表现的影响,也就是避免测试偏见,才能测试出受试者语言能力的真实水平。 一、语言测试中的结构效度(一)结构效度的概念 Lyle F.Bachman 在他的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语言测试实践》)一书中指出:所谓结构效度,从属于对语言测试分数所作的解释的意义性和合理性,这就意味着对测试分数的解释就是对受试者语言能力的评估[1]。Bachman 认为通过结构效度,我们不仅可以评估想要测量的受试者的语言能力,还可以通过对测试分数的解释来判断测试所采用的目标语使用语域是否合理。结构效度的概念最早是由Cronbach 和M eehl 共同提出的,在Construct validity in psychological test 中,他们认为“结构 是人们假想的属性,可以在测试的行为中反映出来。 ”[2]这种结构是抽象的,反映了人类某些不能被直接测量的行为,如人的智力、态度和理解能力等。所以,通过结构这一概念的使用,语言测试者可以设计一个合理的测试来测量欲测的受试者的语言能力,并通过测试成绩加以证明,实现结构效度。简言之,结构效度就是对测试分数的解释,从而评估受试者的语言能力和测试任务的特点。 (二)结构效度的构建 由于欲测的能力不能被直接观察到,测试者必须通过可直接被观察到的表现作出推断;并且,预测的能力是理论上的定义,测试者需预先假设预测能力会影响受试者使用语言的能力和其在语言测试中的表现;所以在构建具有效度的结构时,测试者需要测试预先定义的测试分数和预测 能力的假定关系。 那么,构建一个语言测试的结构效度,根据Popham 的理论:首先要提出一个假说性结构,假设用其解释测试表现;然后从产生结构的理论中推导出关于测试表现的若干假设;最后用逻辑和经验的方法检验这些假设[3]。 (三)结构效度对于语言测试的重要性“结构效度是所有的各种效度之本,是结构效度决定 了整个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考试属于哪个体系。”[4] 结构效度决定了语言测试的方向和内容,关系到测试者对测试分数所作的解释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从而推断此次测试是否能够测量出受试者的真实语言能力,所以结构效度对于语言测试尤为重要。 二、影响结构效度的语言测试偏见(一)语言测试偏见的概念 语言测试偏见(test bias )是指在测试过程中,由于个性特征的不同和测试任务的特点而导致受试者在测试中的表现不同,这种不同可以影响测试者基于测试分数而 对受试者的实际语言能力作出的评估[5]。 对于语言测试的受试者,其真实的语言能力和个人因素共同作用而影响其在测试中的表现。受试者个人因素包括语言能力(语言知识、策略能力或元认知能力)、话题知识和情感图示。测 试偏见是形式多样的,如对测试分数的错误理解、 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对受试者水平的错误评估、测试内容对部分受试者具有倾向性、不恰当的选拔程序、不充分的标准评估和不适宜的测试气氛和环境。在实际的语言测试中,由于不能清楚地将文化和教育背景与我们欲测的语言能力区分开,导致测试偏见更为复杂。 ·117·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一)、出示预习作业,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 比较下面一组句子,你认为那组句子更好,请谈谈理由? ①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②我国的石拱桥到处都有。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学生谈出意见后老师总结: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本质的要求是符合客观事实,说明文以科学、严谨、准确为根本的语言要求,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语言准确……符合客观事实)(二)、初步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朗读并比较下面三组句子,你认为那组句子更好,请谈谈理由?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试着总结其中的规律。5分钟后,比比谁能说得好。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②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 讨论后明确: “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小结: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三)、学以致用,学会分析简单准确的说明语言。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尔雅答案100分

。。。。。。。。。。。。。。。。。。。。。。。。。。。。。。。。。。。。。。。。。。。。。。。。。。。。。。。。。。。。。。。。。。。。。。。。。。。。。。。。。。。。。。。。。。。。。。。。。。。。。。。。。。。。。。。。。。。。。。。。。。。。。。。。。。。。。。。。。。。。。。。。。。。。。。。。。。 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着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着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二语写作测试中的评分量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62892997.html, 二语写作测试中的评分量表研究 作者:罗娟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09期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二语写作测试中的评分量表研究较多,但结论各异。为了能够客观合理地给学生作文打分,还需要借助计算机和语料库的最新发展成果,在语言层面保证评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由多个评阅人对作文的篇章结构和内容综合打分。 [关键词]写作测试信度评分量表计算机语料库 英语写作评分中的信度及误差控制是研究较多又很棘手的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作文评分中有很大误差,因此控制评分误差以提高信度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 二、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写作测试评分中的中心因素是评分员和评分量表,在评分量表中,整体评分法 (holistic scoring) 与分项评分法 (analytic scoring) 是写作测试中最常用的两种评分法。整体评分法是按考官对考生的写作内容和流利性等方面的整体印象,总体给一个等级或分数,分项评分法则把考生的写作能力的各个构成因素分解开来,从不同的维度分别评分,然后根据每个方面的得分和权重算出写作总分。 这两种评分方法主要应用于口语与写作等主观性测试,国内外对于两种方法的评分信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但选用哪种评分法以达更高的评分信度,在语言测试界见解不一。诸多研究者认为分项法评分信度比整体评分法更高 (Hamp-Lyons, 1991; Weigle, 2002; 李筱菊,2001) 。但另一派研究者持相反观点,认为整体评分法的评分信度、评分人间一致性更高,适应在大规模测试的写作评分中采用(Cooper,1977; Huot,1990; McKendy,1992)。对此论断,其他研究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现将某些代表性研究概述如下。 在20世纪后期,限于理论与研究工具的发展,一些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来计算写作中两种评分方法的评分信度,这样只能检验写作评分中的随机误差,随着教育测量学的发展及新分析技术的应运而生,评分信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准确。

王寅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_七论语言的体验性_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

2006年11月第22卷 第6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Nov.,2006 Vol.22 No.6 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 ———七论语言的体验性: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 王 寅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 400031) 提 要:人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括多个步骤。本文尝试以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核心思想“现实—认知—语言”为基线,将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以及国外主要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贯通起来,

图1 从图1可见,体验哲学和C L认为人们的认知过程起始于互动性的感知体验(如感知环境、移动身体、发出动力、感受力量等),逐步形成了意象图式(I m age Sche ma),在此基础上结合隐喻模型、换喻模型、命题模型,建构出抽象的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简称C M),若干个相关C M整合起来进而形成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 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 C M),基于此自然就可形成一个范畴原型,进而可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同时形成意义。将范畴、概念和意义用语言形式固定下来就形成了词语和构造。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基本概念,又逐步将其组合和整合成复杂概念,进而逐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掌握的复杂概念结构。 2.感觉、知觉和表象 从体验到意象图式的过程可根据普通心理学讨论的感觉(Sensati on)、知觉(Percep ti on)和表象(I m2 age)来解释,这三个过程的递进关系就表示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初始阶段的一般规律。 2.1感觉 客观世界是我们感觉的源泉,其中的事物在当前情况下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它的个别属性就会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某种反映,这就是我们对该事物的初步“感觉”,它是认识的最简单形式,人们一开始就是依靠它来认识世界中的客观事物。 2.2知觉 “感”是初步的、简单的认识,而“知”则意味着较为全面的、复杂的认识,因此“知觉”是一种比“感觉”更为复杂的认识形式,是各种感觉的总和,指客观外物当前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各种属性在头脑中的综合反映。例如,我们起初可以感觉到梨子的颜色、形状、味道、硬度等等,我们在综合这些感觉的基础上就可构成对梨子这一整体的总体印象,也就是说,此时就可获得对梨子的“知觉”。 2.3表象 “感觉”和“知觉”都是以存在当前事物为前提的,即为一种“在线(On2line)”认知加工,而“表象”则指客观事物不在场时依旧能够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人们依旧能够通过想像“唤起”或“回忆”起该事物的表象,它是感觉和知觉的抽象性心智表征,当属一种“下线(Off2line)”认知加工。很多学者认为,其他动物可能不具备这一本领,那么,这就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所在:下线加工的灵活性①。 3.意象图式 “表象”和“意象”、“心象”常作为心理学术语,它们都指人类特有的、下线的心理表征。有学者认为它们基本相同,也有学者认为意象或心象比表象更为抽象和概括,其实对这三个术语没有必要再加严格区分。 图式(Sche me,Sche ma)是指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把有关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能够较为长期地储存于记忆之中,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古希腊哲学家、Kant(康德)、巴特莱特(Bartlett)、Piaget(皮亚杰)、菲尔墨(Fill2 more)等学者都对其作出了论述,当代C L接受并发展了图式理论。Lakoff&Johns 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将“意象”和“图式”这两个概念结合而成“意象图式”,并将其应用到隐喻分析之中。他们又分别于1987年基于体验哲学再次详细论述了“意象图式”,认为图式是我们日常的感知互动和运动程序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简单的、动态的样式,可为我们的经验提供连贯性和结构性。 正如术语本身所示,它既有“意象”的含义,又兼有“图式”的含义。作为“意象”,它是特定的、体验性 ①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性区分除了“下线加工的灵活性”之外还有:理性思维的程度性、认知方式的复杂性、交流渠道的多样性、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文化知识的百科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