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路感染的药物选择-2019-8-1
尿路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尿路感染—诊断
四、并发症: 1、肾乳头坏死:寒战、高热、剧烈腰痛、腹痛、血尿:IVP:肾乳头区特征性“
环形征” 2、败血症 3、急性肾衰竭 4、肾周围脓肿:单侧腰痛剧烈 ,健侧弯腰疼痛加重(牵拉患侧)
检查:彩超、X线腹平片、CT检查可有助发现—切开引流
尿路感染—诊断
特殊表现的尿感—无症状菌尿:真性菌尿+无尿感症状 各种病情中的过渡状态 也可为持续存在状态
尿路感染—治疗
2、肾盂肾炎 (1)、病情较轻:门诊口服药物:10-14天 :喹诺酮、半合成青霉素、头孢类
治愈率90% 。停药后重复尿培养:仍+,敏感抗生素继续4~6周治疗 (2)、严重感染:住院治疗、静脉给药:疗程2周 注意并发症: 3、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同急性肾盂肾炎 平时注意预防、去除易感因素
尿路感染—治疗
4、再发尿路感染: (1)重新感染:第一次感染彻底治愈,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菌尿,与上次
菌株不同。治疗:同前
半年内重新感染>2次:可采用长疗程低剂量抑菌治疗:2-3种抗生素、低 剂
量、每日1次,每7-10天更换,维持半年
(2)复发:症状消失、尿菌转阴后在6周内再次出现菌尿,与上次为同一菌株 治疗:如为肾盂肾炎特别是复杂性肾盂肾炎,给予强力杀菌抗生素,不少 于6周疗程 反复复发:长疗程低剂量抑菌治疗
2、尿B2微球蛋白、NAG酶升高
3、尿渗透压下降
肾小管功能
4、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管型,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尿路感染—诊断
二、急慢性鉴别: 急性肾盂肾炎 与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诊断 关键点:1、病史: 反复发作
2、*肾脏形态学改变:外缘:彩超或CT示肾外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等或 内缘:IVP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
社区老年人尿路感染抗菌药物选择与药敏情况分析

LU 1 ,HU ANGXio—we,WA ig Y niC mmu i at evc etri a g uDi r t h n h i 0 0 3,C ia a i NG Yn . aj o nt Hel S rieC ne Y n p s i ,S a g a 0 9 y h n tc 2 hn
・
2 3・ 95
・
用 药 指 导 ・
社 区老 年人 尿 路 感 染 抗 菌 药 物 选 择 与药 敏 情 况分 析
刘 宇 ,黄 晓玮 ,王 缨
【 摘要 】 目的 探讨社 区老年人尿路 感染经验性抗茵 药物选择与 药敏试验 的符合率 ,以指导 , 用药。方法 临床
回顾性分析我 院 2 1 0 1年 l 2月 7 一1 4例老年人尿路感染患者 中段 尿标本 培养 阳性结 果,观 察抗 茵药物 的选择与 药敏 结 果的符合情况 。结果 抗茵药物使用与药物敏感结果相符合 的有 2 5例 ( 3. %) 占 3 8 ,不符合 的有 4 9例 ( 6 . % ) 占 62 。
rsl ,ad4 ( 6 2 ) w sn t A ogte2 os tn css 0 gteetad5 dd nt i ne etert o eut n 9 6 . % s a o . m n 5cniet ae,2 o f c n i o,wt a f cv ae f h s f h f i
d gsn ivt. u r e s ii Reut T eew r 5cs s( 3 8 )w oeu eo nia tr l r g si c od n ewi rgsnivt t y sl s h r ee2 ae 3 . % h s s f t cei u s a cr a c t d e st i a b ad wa n h u i y
尿路感染用药方案

尿路感染用药方案1. 背景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简称UTI)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根据病情的不同,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尿路感染的常见药物治疗方案。
2. 常见药物2.1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尿路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
根据药物作用机制的不同,常用的抗菌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氨苄西林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适用于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
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DNA酶的活性来阻断细菌DNA合成,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适用于复杂尿路感染的治疗。
•磺胺类抗生素: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等。
磺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对二氢叶酸的合成而起到抗菌作用,适用于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的尿路感染。
2.2 辅助药物除了抗菌药物,尿路感染的治疗中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辅助药物,以加强治疗效果:•解热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解热退烧药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降低体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尿碱化药物:如柠檬酸钠。
尿碱化药物通过提高尿液的pH值,降低尿液的酸性,从而减少细菌在尿路中的生存能力。
•保护性制备剂:如洛美沙星胶囊、奥利司他胶囊等。
保护性制备剂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治疗期间的不适感。
3. 用药方案根据尿路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测试结果,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用药方案示例:3.1 上尿路感染对于上尿路感染的治疗,首选的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
给予以下治疗方案:•头孢菌素:成人口服剂量为每天1.5g,分2次服用,疗程为7-10天。
•辅助药物:解热退烧药可根据体温情况给予,尿碱化药物可根据尿液pH值跟踪调整。
3.2 下尿路感染对于下尿路感染的治疗,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给予以下治疗方案:•氧氟沙星:成人口服剂量为每天400mg,分2次服用,疗程为3-5天。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201 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总论一、基本定义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1 .尿路感染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细菌尿和脓尿。
2.细菌尿正常尿液是无菌的,如尿中有细菌出现,称为细菌尿。
细菌尿可以是有症状的,也可以是无症状的。
细菌尿定义本身包括了污染,临床根据标本采集方式不同而应用不同的有意义的细菌尿计数来表示尿路感染。
3.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WBCs),通常表示感染和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
二、分类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依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孤立或散发感染( isolated or sporadiec infection) 和反复发作性感染(recurrent infeetion),反复发作性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reinfection) 和细菌持续存在(bacterial persistence),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relapse)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单纯性尿路感染(单纯下尿路感染和单纯上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尿脓毒血症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不在本指南中)三、尿路感染的诊断 1 .症状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 90%。
2.体检急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耻骨上区压痛,但缺乏特异性。
发热、心动过速、肋脊角压痛对肾盂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
3.实验室检查 (1 )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物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和尿沉渣检查。
应用最普遍的是尿液的干化学分析仪检查和尿沉渣人工镜检。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设计》: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实用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201 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总论一、基本定义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1 .尿路感染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细菌尿和脓尿。
2.细菌尿正常尿液是无菌的,如尿中有细菌出现,称为细菌尿。
细菌尿可以是有症状的,也可以是无症状的。
细菌尿定义本身包括了污染,临床根据标本采集方式不同而应用不同的有意义的细菌尿计数来表示尿路感染。
3.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WBCs),通常表示感染和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
二、分类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依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孤立或散发感染( isolated or sporadiec infection) 和反复发作性感染(recurrent infeetion),反复发作性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reinfection) 和细菌持续存在(bacterial persistence),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relapse)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文案-单纯性尿路感染(单纯下尿路感染和单纯上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尿脓毒血症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不在本指南中)三、尿路感染的诊断 1 .症状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 90%。
2.体检急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耻骨上区压痛,但缺乏特异性。
发热、心动过速、肋脊角压痛对肾盂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
3.实验室检查 (1 )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物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和尿沉渣检查。
应用最普遍的是尿液的干化学分析仪检查和尿沉渣人工镜检。
2019年执业药师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章节练习

第14章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章节练习一、最佳选择题1、18岁以下儿童禁用的药品是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碳青霉烯类D、大环内酯类E、氟喹诺酮类2、膀胱炎约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致病菌多为A、奈瑟淋病双球菌B、大肠埃希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白色念珠菌E、幽门螺旋杆菌3、以下属于急性肾盂肾炎表现的是A、老年人表现不典型,可仅表现为纳差、淡漠、谵妄等B、约30%可出现血尿C、可出现排尿不适、下腹痛和排尿困难D、尿液常浑浊、有异味E、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4、下尿路感染的最突出表现是A、伴明显腰痛B、肾区叩击痛C、膀胱刺激征D、发热E、寒战5、患尿路感染,在无病原学结果前,一般首选A、针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B、针对革兰阳性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C、针对革兰阴性球菌有效的抗菌药物D、针对革兰阳性球菌有效的抗菌药物E、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症状,待结果明确后方可选择抗菌药物6、孕妇的急性膀胱炎治疗时间为A、3-7天B、5-10天C、8-10天D、10-15天E、7-15天7、下尿路感染的最突出表现为A、高热B、寒战C、腰痛D、肋脊点压痛E、膀胱刺激征8、急性肾盂肾炎的致病菌多为A、衣原体B、大肠杆菌C、变形杆菌D、白色念珠菌E、幽门螺旋杆菌9、妊娠期尿路感染不宜选用的是A、阿莫西林B、呋喃妥因C、头孢菌素D、氨苄西林E、左氧氟沙星10、慢性肾盂肾炎治疗的关键是A、积极寻找并去除易感因素B、选用敏感抗菌药物C、联合使用抗菌药物D、延长给药疗程E、避免复发11、抗尿路感染药物治疗原则叙述错误的是A、无病原学结果前,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B、治疗7天症状无改善,应按药敏结果调整用药C、选用肾毒性小、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D、抗菌药物在尿和肾内的浓度要高E、出现耐药菌株时应联合用药12、急性膀胱炎的短程疗法药物不包括A、喹诺酮类B、磺胺类C、半合成青霉素D、大环内酯类E、头孢菌素类13、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A、指留置导尿管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B、指留置导尿管12小时内发生的感染C、指留置导尿管24小时内发生的感染D、指留置导尿管36小时内发生的感染E、指留置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14、关于尿路感染的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为A、多饮水、勤排尿B、注意会阴部清洁C、尽量避免尿路器械的使用,必需应用时,严格无菌操作D、如必须留置导尿管,前3天给予抗菌药物可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E、膀胱-输尿管反流者,要“二次排尿”15、由服用利尿剂所引起的尿失禁属于A、真性尿失禁B、急性、可逆性/暂时性尿失禁C、压力性尿失禁D、急迫性尿失禁E、混合性尿失禁16、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首选药物是A、奥昔布宁B、伪麻黄碱C、米多君D、呋塞米E、度洛西汀17、可使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是A、拟胆碱药B、解热镇痛药C、拟肾上腺素药D、抗肾上腺素药E、抗胆碱药18、以下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描述错误的是A、又称前列腺肥大B、多发于青年男性C、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D、前列腺增生晚期尿频更加严重,排尿次数增多以夜间排尿明显E、公认为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是由于睾丸的存在19、某患者,男,78岁,既往有动脉粥样硬化史,因尿频,尿急就诊,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血压166/98mmHg,前列腺增生>60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S)正常,在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应联合选用A、非那雄胺B、丙酸睾酮C、泼尼松龙D、吲达帕胺E、格列美脲20、用于前列腺增生症的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A、奥昔布宁B、非那雄胺C、特拉唑嗪D、托特罗定E、米多君二、配伍选择题1、A.压力性尿失禁B.急迫性尿失禁C.充盈性尿失禁D.真性尿失禁E.急性、可逆性/暂时性尿失禁<1> 、老年女性,尤其是肥胖或经产妇常见的尿失禁类型是A B C D E<2> 、老年男性多见,常见原因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和尿道狭窄A B C D E<3> 、由一些可矫正的因素引起,通过治疗可使尿失禁情况改善A B C D E2、A.米多君B.非那雄胺C.托特罗定D.坦索罗辛E.非布索坦<1> 、属于5α还原酶抑制剂的是A B C D E<2> 、属于肾上腺素能α受体阻断剂的是A B C D E<3> 、属于M受体阻断剂的是A B C D E<4> 、属于选择性α1受体激动剂的是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某女性,32岁,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腰痛。
最新《老年人慎用药物指南》[2018年版]
![最新《老年人慎用药物指南》[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2740b1bceb19e8b9f6ba2c.png)
老年人慎用药物指南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化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老年人慎用药物指南》分为三部分,老年人忌用的不当药物,老年人应避免使用的不当药物和老年人慎用的不当药物,共计包括了 53 种(类)药物,主要根据治疗药物分类和器官系统进行分类。
第一部分主要根据治疗药物分类,显示了34 种忌用的可能不合适的药物和类别,以避免老年人使用。
第二部分主要根据器官系统进行分类,总括了老年人应避免使用的不当药物,以避免可能来自药物加重老年人某些疾病和证候的作用。
第三部分列出了老年人慎用的 14 种药物。
《老年人慎用药物指南》主要使用者是临床医生。
指南制定的意图是改善临床医生对老年患者处方药的选择,评估老年人群体内用药的模式,教育临床医生和老年患者使用适当的药物,并评估健康结果、保健质量、成本和利用率等。
老年人慎用药物指南的详细说明,见另文。
第一部分老年人忌用的药物1. 抗胆碱能类药物(不包括TCA)1. 1 第一代抗组胺药(单药或为复方药的组分):扑尔敏、苯海拉明(口服)、异丙嗪、卡比沙明、氯马斯汀、赛庚啶、右溴苯那敏、右氯苯那敏、多西拉敏、盐酸羟嗪、曲普利啶。
理由:高度抗胆碱能;随着年龄增长,清除率下降,用药时催眠,耐受性增强;有更大的意识模糊风险,有口干、便秘和其他抗胆碱能作用和毒性。
用药推荐:避免。
证据质量:高,来自羟嗪和异丙嗪。
推荐强度:强。
1. 2 溴苯那敏理由:在特殊情况下使用苯海拉明,如严重过敏反应、紧急治疗时可适当应用。
证据质量:中。
2. 抗帕金森病药物:苯海索、苯托品理由:不建议用于预防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仅在治疗帕金森病更有效时可用。
用药推荐:避免。
证据质量:中。
推荐强度:强。
3. 解痉药物:颠茄生物碱、东莨菪碱、克利(利眠宁)、双环维林、莨菪碱、普鲁本辛理由:高度抗胆碱能,但效果不确定。
用药推荐:避免。
除外短期姑息治疗以减少口腔分泌物。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

---------------------------------------------------------------最新资料推荐------------------------------------------------------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201 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特殊情况下泌尿系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抗菌药物治疗是尿路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推荐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应用包括妊娠期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在发生泌尿和男生殖系感染时的抗菌药物应用指导。
本期文献荟萃小编节选《201 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中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应用,以飧读者。
(一)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1 .各型妊娠期尿路感染的特点和药物治疗 (l)无症状菌尿:推荐在妊娠早期行尿培养检查,若结果阳性应及时治疗。
推荐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 5~7 天抗菌药物治疗,治疗后 1 -4 周应再行尿培养检查了解治疗效果。
(2) 急性膀胱炎:妊娠期有症状的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膀胱炎。
推荐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给予 7 天抗菌药物治疗,如果1/ 10来不及等待药敏试验结果可给予二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呋喃妥因或磷霉索治疗。
治疗 l 周后应再行尿培养检查了解治疗效果。
若反复发作急性膀胱炎推荐每日睡前口服头孢呋辛 1 25-250mg 或呋哺妥因 50mg 直至产褥期,以预防复发。
(3)急性肾盂肾炎:推荐首先根据尿培养或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菌药物静脉输液治疗,如果来不及等待药敏试验结果可选择二代头孢菌素、或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青霉索加 B 内酰胺酶抑制剂(BLI)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呋喃妥因和磷霉素氨丁三醇在尿液中具有很高的浓度,但其血药浓 度较低,故仅用于治疗下尿路感染,而不能用于治疗上尿路感染。
➢ 有STD危险因素者,病原体常为沙眼衣原体,宜选用多西环素 100mg bid×7日或阿奇霉素1.0g单剂口服。
➢ 轻中度感染可予以门诊口服氟喹诺酮类、2代或3a代头孢菌素类、磷 霉素氨丁三醇(3g,口服隔日1次),SMZco适用于敏感菌所致感 染,疗程10-14天,对不能矫正尿路异常及不宜手术的患者,感染 控制后可予以长期小剂量抗菌药物控制性治疗。
➢ CUTI病原菌耐药程度高,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 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确定抗菌药物品种 ➢ 在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前先行经验治疗。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 (上尿路还是下尿路 )、发病场所 (社区感染、
院内感染)、 既往用药史及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选择抗菌药 物,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 ➢ 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反应和患者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诊治疗措施
➢ 真菌主要为光滑念珠菌和白念,前者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严重,后者 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
➢ 感染控制后可予以长期小剂量抗菌药物控制性治疗,对尿路梗阻者及时解 除梗阻。
治疗耐药的G-杆菌的抗菌药物选用
中华全科医学2015,13(8):1216;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 留置导尿>5d,100%发生尿路感染,综合性医院尿道置管期间感染 率80%,占院内感染40%~50%,老年人易发生无症状菌尿或脓尿。
梗阻或结构因素
泌尿道结石 肿瘤 输尿管和泌尿道狭窄 膀胱憩室、前列腺肥大 肾囊肿、肾下垂、海绵肾
异物
留置导管 输尿管支架 肾盂造瘘
其它临床因素
免疫抑制剂 多种药物耐药的病原菌 感染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合并前列腺感染 老年人的尿路感染 糖尿病、妊娠 无分泌状态
多重耐药情况较普遍
超广谱 b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越发增多 ESBLs是由质粒介导 的对头孢菌素类及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 等耐药的一类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产 ESBLs 的 主要细菌,产 ESBLs菌株不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等 耐药,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也耐药。 一项研究显示大肠埃希菌6%对氨苄西林耐药、75%环丙沙星 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分别为 64% 和 71% ;头孢替坦和阿米卡星分别为 6.22%、14.83%。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多粘菌素对大肠埃 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依旧保持着高度敏感性
糖尿病或免疫抑制剂应用
雌激素缺乏:乳酸杆菌缺失,大 肠埃希菌寄殖增多
局部应用雌激素效果显著, UTI发生率自6次/年下降至 0.5次/年
液体摄入不足等因素
Clin Infect Dis 2000,30:152-6
老年尿路感染病原学分析
单纯性膀胱炎和单纯肾盂肾炎:近70%为G-杆菌(以大 肠杆菌为主,其它为肺炎克雷杆菌、变形杆菌等); 25%为G+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菌、肠球菌、金葡菌等); 5%为真菌。
复杂性尿感:多为较耐药的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假单 孢菌、沙雷菌、肠球菌、腐葡外的CoNS
院内尿感G-杆菌约占70%,主要为肠杆菌科和假单胞菌; G+球菌约占20%,主要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近年来真 菌尿感呈增多趋势
周巧玲,等.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1年 ,10(6):452;
老年人尿感的复杂因素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真菌
➢ 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尿路留置导管等,极易发生真菌感染,白色 念珠菌是最常见的院内真菌尿路感染病原体
➢ 无症状的真菌感染一般不必治疗 ➢ 需要治疗:近期接受泌尿道手术、尿培养阳性且尿液镜检发现真菌菌丝、
长期使用激素和(或 )免疫抑制剂的高危患者,以及有症状的念珠菌尿 ➢ 酌情应用从肾脏排泄的氟康唑,耐药的可给予伊曲康唑、氟胞嘧啶或卡泊
每10天1次。
蔓越莓、免疫增强剂、口服益生
疗程为3-6个月
菌、中草药可能有帮助。
老年男性反复尿路感染
常与前列腺肥大、尿路梗阻或膀胱排空能力减退有关,一般视 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其中慢性前列腺炎是老年男性尿路感染反 复发作的最常见原因,80%为大肠埃希菌,衣原体亦常见,亦 可为混合感染,抗菌药物选择必须渗透至前列腺、对病原体具 抗菌活性的药物选用药物: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 ×6~12周,部分病例需手术治疗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药物选择
王会玲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肾脏科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定义
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系病原微生物侵入尿路(膀胱、 尿道 、输尿管、肾脏)并异常繁殖,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在出现菌尿或脓尿的同时,伴随尿频尿急尿痛或发热腰痛等一 系列临床症状,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4.疗效不敏感,易出现并发症
抗生素普遍耐药,治疗效果往往较差, 治愈后也容易复发,易引起败血症, 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冯 利得,等.当代医学 2015,,21(17):55-57
老年人尿感的危险因素
高龄,认知功能减退 尿路梗阻,尿失禁 膀胱残尿量增多 留置导尿和侵入性操作
尿路黏膜抗菌防御机制 降低
复杂性尿路感染(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UTI)
➢ 特指反复发生、迁延难愈的尿路感染,常见于合并泌尿系统解剖结 构或功能异常/或系统性疾病等,治疗首先尽可能去除复杂因素。
➢ 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部分为肠球菌 和真菌。细菌多重耐药较严重,ESBLs检出率>50%。
➢ 引起反复尿路感染和肾结石,要注意积极治疗,清除病原菌
绝经后妇女尿路感染
易发生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6个月内发作≥ 2次,或 1年 内发作≥3 次);应区分患者是细菌持续存在还是再感染,前者大多见于复杂 性尿路感染,治疗参照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药物使用原则;后者急性 发作期可参考非复杂性膀胱炎的短程治疗原则,治疗后1~2周,尿 培养阴性后可以采用低剂量、长疗程抗菌药物治疗
2.致病菌较复杂,耐药菌较多
易受多种病原菌侵入感染,>60% 为G-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 伯 菌 、铜绿假单胞菌 ),两种以上 细菌混合感染多见。长期应用抗菌 药物易导致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
1. 3. 2. 4.
3.复杂性尿感多见
反复发作的尿感和医源性尿感的发生 率较高,以留置导尿>60%、中风后遗 症和糖尿病>50%、尿路梗阻>25.0% 为主;多数合并 2 种及以上复杂病因
➢ β内酰胺类与酶抑制剂合剂适用于产酶菌所致的耐药菌株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
➢ 病原菌绝大多数为大肠埃希菌,轻、中度感染者(仅有低热、血WBC正常或轻度升高、无恶心呕吐, 且依从性良好),口服氟喹诺酮类、SMZco、头孢菌素、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疗程 10d~2w;
➢ 重度感染患者(高热、血WBC显著升高、呕吐、脱水、或有脓毒症)、或门诊治疗无效者,需要住院 静脉给药治疗。首先根据尿液涂片革兰染色结果予以经验治疗,可选用氟喹诺酮类、氨苄西林或氨苄西 林/舒巴坦±氨基糖苷类、广谱头孢菌素或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注射给药;
杨国仁,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42(12):1050;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4):241
复杂性尿路感染(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UTI)
➢ 当尿培养阴性或没有条件尿培养时,可经验性选择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b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 阿米卡星、呋喃妥因等。肠球菌感染率上升较快,为院内感染主要致病菌, 耐药情况严重,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分别为为100%、 86%);对其它抗生素敏感率<50%。氟喹诺酮类不宜作为经验用药首选。
要点:
充分考虑感染特点 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异常 肝肾等药物代谢器官功能 既往感染和药物使用情况 生活自理能力等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 病原菌绝大多数为大肠埃希菌,宜选用毒性低、口服方便、价格低 廉的药物,如SMZco、甲氧苄氨嘧啶TMP、阿莫西林、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口服1st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多西环素等
芬净,必要时考虑两性霉素B,单用或联合应用,疗程2周。 ➢ 多数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性低,推荐两性霉素B治疗,肾
功能不全患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抗真菌药物剂量。
产脲酶菌病原体导致的尿路感染
➢ 产脲酶细菌(变形杆属、普罗威登菌、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 腐葡菌、D组棒状杆菌及解脲脲原体等),可分解尿素生产氨,促使 磷酸铵镁晶体粘附到尿路上皮,导致形成鸟粪石结晶并沉淀,结石 生长迅速,可以长成较大的鹿角形结石。
长疗程药物选择
减少复发:
根据药敏选择口服药物:甲氧苄氨 OM-89(Uro.Vaxom@)疫苗
嘧啶400mg、SMZco1片、呋喃妥 因 50~100mg、诺氟沙星200mg、
(大肠埃希菌溶解物
)可明显减少
头孢氨苄250mg、头孢克洛
疾病反复发
250mg,或磷霉素氨丁三醇3g口服, 女性阴道局部应用雌激素软膏;
65~70岁女性 15~20% >80岁女性 20%~50% 60岁以上女性10%为无症状菌尿 ➢ 25%急性膀胱炎可发展为复杂性尿路感染 1/3 在3个月内复发或再感染 75%~80%在第1次感染2年内有复发 ➢ 男性泌尿系统感染有时与前列腺炎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