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_以波特_钻石模型_为视角

合集下载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美丽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在过去几年中,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分析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前景。

一、青海省旅游资源青海省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是一个完美的旅游目的地。

其中,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景点是很多人到青海省旅游的主要原因。

同时,青海省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如藏传佛教文化、唐卡绘画、青海绸、藏毯等。

二、青海省旅游市场现状青海省旅游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据青海省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3534.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97.6亿元,同比增长14.4%。

其中,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著名景点的游客数量和收入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三、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前景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

以下是其中的三个原因:1.国家政策的推动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兴起,青海省将继续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例如,“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2.广阔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旅游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青海省的独特文化和自然景观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因此青海省的旅游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3.产业升级和附加值提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青海省的旅游产业结构也将逐渐升级。

未来,青海省将在旅游产品设计、营销方式、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升级和改进,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加游客回访率。

四、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策略1.深入挖掘和开发青海省的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加强旅游市场的营销宣传,提高青海省的知名度,拓展旅游市场和客源。

3.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更完整、舒适的旅游服务体验。

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选择研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生态旅游成为了当下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中国生态旅游的重要发展地区之一。

为了更好地发展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的方法,尝试提出针对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SWOT分析1、优势(Strengths)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天然湖泊、高原草甸、珍稀动植物等,是天然生态资源的宝库。

青海省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厚,能够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民俗文化体验。

为了发展生态旅游,青海省政府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并且投入重大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得青海省拥有了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

2、劣势(Weaknesses)青海省位于偏远地区,对外交通不便。

青海省的旅游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低,外国游客的接待能力有限。

目前,青海省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够,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广。

3、机会(Opportunities)随着低碳出行和环保旅游理念的普及,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市场的热点。

青海省天然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

政府对生态旅游业的支持程度也在逐渐加大,为青海省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威胁(Threats)由于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青海省面临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资源过度开发的威胁。

生态环境脆弱以及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也给青海省的生态旅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战略选择1、基于SWOT分析,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战略选择:(1)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青海省的生态环境资源非常宝贵,生态保护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

政府需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对生态环境进行严格管理,禁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只有保护好了自然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游客,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2)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青海省需要加大力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基于“钻石模型”对青海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基于“钻石模型”对青海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业 的战略与竞争的时空背景、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四大因素的互动与有机结合 、合适的机遇以及政府作用的
发挥 。
二、青海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 ,决定青海省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 四个决定因素和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1 、生产要素。旅游要素需辨别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专门要素和一般要素 。初级旅游要素一般是先 天形成的,来源广泛 。高级旅游要素的形成是经过长期人力 、物力的投资 、发展而积累起来的,高级要素


产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的 “ 钻石模 型’ ’
在图 1 钻石模型 中, 方形框 内 4 个因素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 椭圆框内 2个因素对产业竞争 力产生重要影响,属于变量;由 4个决定 因素组成 4个实顶点 ,由 2 个变量构成 2 个虚顶点 ,它们之间 互相联系,相互作用 ,构成系统 。
维普资讯
第 2卷 6 20 年第 3 07 期
总第 1 3 5 期 20 年 6 07 月出版

登 ( 月刊) 双
V l G n r1 o 13 o2 6 e ea. . 5 N
N . .0 7 Jn .0 7 o 3 2 0 ue 2 0
国内企业放眼全球市场 ,并增强了它们的竞争力,使其在全球竞争中成功。 钻石模型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机遇和政府。 机遇在这里是外在 因素 ,它存在于企业 的影响力之外,
绝非企业的影响力所能左右。政府在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中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是通过政府行为影响四个因素
来实现的。
波特的 “ 钻石模型”表明,一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产业 的培育与形成 ,需要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
所 占比重( )



4 5 6 7 源自8 9 1 0

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_以波特_钻石模型_为视角

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_以波特_钻石模型_为视角

的藏族文化消解了它的吸引力;谈到“在那遥远的 近于挑剔的、成熟的旅游消费群将有助于炼就青
地方”,人们想起的是内蒙古的大草原。因此,竞争力 海旅游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在客户需求
形象不突出,对外宣传工作就做不好,对游客的吸引 的压力下不断成长,最终能面向全国、面向世界,
力就不强,就会制约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
念不新,与周边省区(特别是西藏)相比旅游商品 市场,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
经 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很多旅游商品存在着边 海湾地区的城市群落和近邻的四川、陕西、甘肃、

缘化的处境,因为生产工艺的落后,所以使很多旅 宁夏等省(区)的重要城市为一级目标市场,兰州、 游商品显得制作粗糙、包装简陋、不精致、不美观。 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南京等城市是重要的客源
第 20 卷 第 4 期 2009 年 10 月
VOL.20 NO.4
Oct.2009
民 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 —以波特“钻石模型”为视角


郭旭红

(河南商丘师范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 要: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发展机遇、政府行
创造和维护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旅游产业的
(二)需求条件分析
竞争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旅游重心正逐步向亚
(三)公司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分析
太地区转移,中国被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是“未来
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旅游公司和企业作为
最有发展前景的旅游目的地”。从全国范围来看, 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微观主体,它的活力在很

青海研学l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青海研学l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青海省研学旅游发展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截至目前,全省旅游A级景点多达106处,其中5A级3家;4A级19家,3A级65家,2A级19家。

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著名的景区有青海湖景区,金银滩景区、祁连风光旅游区、茶卡盐湖旅游区等,人文旅游资源有藏传佛教塔尔寺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原子城、湟源丹葛尔古城等,独特的地质条件与多样的民族风情为青海省开展研学旅游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2.地质旅游资源优势明显青海省地域辽阔,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在内外力地质共同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类型众多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资源,青海省凭借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现已获批多处地质资源集中分布区开发建设为国家地质公园,知名的有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形成了红色砂砾岩的丹霞地貌、冰蚀地貌景观、高原岩溶景观、古地震鼓包遗迹等地貌景观,除了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外,还具有开展研学旅游,建设研学旅游教育基地的广阔前景。

(二)劣势(weakness)1.景区间通达性差作为研学旅游目的地其集聚性较差,包尤其是潜在的旅游资源,重要景区间的连接道路、景区内的交通体系、景区的道路标示系统等有待进一步加强,与现代“快旅慢游”需求和“井喷式”增长严重不匹配,缺乏全面系统的交通网将研学旅游景区串联起来。

旅游各景区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远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旅游需求。

2.旅游季节差异性明显旅游季节性是旅游活动的固有特征,青海省旅游季节性明显,由于气候因素旅游旺季集中在夏季,导致旺季游客量多,而到了冬季,气候比较寒冷,草木凋零,研学旅游开展较为困难、使得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等资源和设施大量闲置、出租率下降、运营成本上升,旅游企业为争夺客源进而采取降价竞争,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三)机遇(opportunity)1.政策支持焕发旅游活力近年来,一系列决策为全省旅游业提档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

基于钻石模型的青海科技金融发展分析

基于钻石模型的青海科技金融发展分析

基于钻石模型的青海科技金融发展分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金融的重视和支持,青海省也在不断加强科技金融发展。

基于钻石模型,可以从市场、政府、产业和金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方面,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青海省正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领域的发展,这些领域都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同时,青海省还抓住了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积极拓展西部大开发的新市场空间。

这些都为青海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政府方面,青海省注重政策制定和配套服务,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政府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如加大对科技创新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此外,政府还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中心,提高科技水平。

产业方面,青海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基础和产业基础。

省内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科技金融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此外,青海省还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如松茸、盐湖、光伏等,这些特色产业也需要结合科技创新来提高产业附加值。

金融方面,青海省金融市场主要以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为主。

近年来,青海省逐步加强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建立了一批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这些机构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投资领域,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综上所述,青海省在市场、政府、产业和金融四个方面都有着良好的条件来促进科技金融发展。

下一步,青海省应注重产学研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高精尖领域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科技金融生态圈。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青海省地处中国西北边陲,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旅游资源之一。

在如今全球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青海省旅游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对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期对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宏观环境分析1. 国家政策环境近年来,国家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出了一系列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例如降低旅游企业的税收、加强旅游行业管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市场等等,这些都为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经济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也日益增长。

青海省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旅游收入也随之增长。

同时,青海省也积极拓展和引进其他行业,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和持久的支持。

3. 社会环境近年来,人们的旅游观念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已不再是普通人家无法负担的“奢侈品”,而是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同时,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保护和文化尊重的意识也日益增强,这为青海省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二、微观环境分析1. 供给方青海省旅游业供给方主要是旅游企业。

这些企业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市场营销手段,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和服务游客,提供旅游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2. 需求方青海省旅游业需求方则主要是游客。

游客对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历史、自然环境和服务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管理也日益关注。

3. 竞争力分析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青海省旅游行业的竞争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其他省份的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具有更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更高的服务质量,需要青海省旅游业者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品牌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区域。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青海省的旅游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对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发展情况自2000年以来,青海省旅游业快速发展。

在政府支持下,青海省旅游投资不断增加。

从2012年至2018年,青海省接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为16.16%,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8.09%。

其中,2018年全省共接待游客5095.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11.87亿元。

从旅游景点来看,青海省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五彩的滩等。

其中,青海湖和茶卡盐湖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区,每年的游客数量都非常庞大。

另外,还有一些具有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如隆务藏族风情园、杂多藏族小镇等。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的旅游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据数据显示,青海省2018年的旅游总收入达到511.87亿元,其中旅游餐饮收入57.44亿元,旅游住宿收入32.02亿元,旅游购物收入34.53亿元,旅游娱乐收入20.43亿元,旅游交通收入42.47亿元,旅游门票收入82.57亿元。

二、青海省旅游市场规模分析1、游客数量随着青海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数达到5095.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近10%。

其中,国内游客数量达到4841.15万人次,国际游客数量达到254.2万人次。

2、旅游收入青海省旅游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门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和交通等。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青海省的旅游总收入达到511.87亿元。

其中,旅游餐饮收入57.44亿元,旅游住宿收入32.02亿元,旅游购物收入34.53亿元,旅游娱乐收入20.43亿元,旅游交通收入42.47亿元,旅游门票收入82.57亿元。

3、旅游市场份额青海省旅游市场份额的大小直接反映了青海省旅游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于其笼罩在周边省区旅游形象的阴影之中。青 国家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钻石模型”中发现,基础
海旅游竞争力形象被提倡为“青藏高原之旅”,可 宽、成长速度快、需求挑剔的消费者往往能促成一
外界一提及此,马上认为是西藏之旅;谈到青海的 国产业的竞争力。青海旅游业发展迅速,面对不断
藏族文化,特别是藏传佛教文化,周边西藏、甘肃 扩大的青海省内、外市场需求,培养具有高品位、
为等六个方面,对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提升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钻石模型;旅游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09)04-0138-06
Economical Analysis on Competitive Power of Qinghai Tourism
客宰客等,严重扰乱了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在 南亚、东欧和中东地区可以被定为机会目标市场。
一定程度上损坏了青海旅游商品的竞争力形象。
“钻石模型”需求条件的改善会激励体系内各
(6)旅游竞争力形象不突出
要素之间的互动,带动、促进旅游经营企业的竞争
青海旅游竞争力形象不突出,最主要的原因 和创新,最终提高产业竞争力。波特在考察十几个
第 20 卷 第 4 期 2009 年 10 月
VOL.20 NO.4
Oct.2009
民 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 —以波特“钻石模型”为视角


郭旭红

(河南商丘师范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 要: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发展机遇、政府行
门规划之间缺乏沟通和衔接。涉及不同地区、不同
部门管辖的重点景区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不
够,缺乏一个整体保护、开发规划。
(4)旅游市场发育不充分,缺乏有竞争实力的
市场主体
一是旅游企业实力较弱,青海省最大的旅游
企业青海省旅游集团公司,下辖7个子公司,经营
一个景区,一个星级饭店,两个旅行社,一个旅游
汽车公司,一个旅游轮公司,总资产8408.02万元,
集团系统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0余万人次。而陕
西旅游集团现有20家全资子公司,一家控股公司,
一家参股公司,涉及景区(点),旅行社,饭店,旅游
汽车,餐饮娱乐,旅游纪念品等多种业务的经营与
开发,形成了融“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于一
体的旅游产业体系,总资产超过30亿元,集团系统
200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00余万人次。二是个别

场,满足不了高消费游客群体的需要。

另外,缺少大型购物中心和高档影视、音乐
厅,满足不了游客的娱乐和购物需要。许多景区缺 究
少中、高档宾馆,游客无法留居;有些景区缺少公
厕和垃圾桶等必要的环卫设施,游客很不方便。公
共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多数景点普遍存在着“脏、
乱、差”的现象。这些都成为制约青海旅游业竞争
从行政区划上涉及两州、三县以及农牧厅管辖的
三角城种羊场,三江投资公司管辖的湖东种羊场;
从部门管理上有林业局对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管
理,建设厅对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造成实际
工作中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协调困难等问题,无
法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制约了旅游景区的统
一管理和整体开发、保护。三是规划滞后,地区、部
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以产业为基础,最初用 于国家竞争力的分析,后来扩展应用于地区竞争
收稿日期:2009-07-15 作者简介:郭旭红(1975- ),女,河南洛阳人,河南商丘师范学院经管系 讲师,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138
郭旭红: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以波特“钻石模型”为视角
力的分析解释和政策建议中。
的藏族文化消解了它的吸引力;谈到“在那遥远的 近于挑剔的、成熟的旅游消费群将有助于炼就青
地方”,人们想起的是内蒙古的大草原。因此,竞争力 海旅游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在客户需求
形象不突出,对外宣传工作就做不好,对游客的吸引 的压力下不断成长,最终能面向全国、面向世界,
力就不强,就会制约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
—— —Viewed from Michael Poter’s“Diamnod Model”
GUO Xu-hong
Abstract: By Michael Poter’s “Diamnod Model”, this thesis explains and analyses the currents situation of competitive power of Qinghai tourism from six main determinants which are factors of production, market demands, 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firm strategy, structure and rivalry, opportunity and government, and put forward counter -measures about raising competitive power of Qinghai tourism. Key words: Diamond Model; competitive power of tourism
青海是具有世界级高原特色的旅游资源大省 和富省,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向西部转移的一个重 要后备资源基地和新的增长极;但青海同时也是 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资源优势远 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后进状态。 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 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旅游 业要成为青海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就必须提高竞 争力。目前研究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科研成果很 少,仅有几篇“豆腐块”式的论文,系统性和理论性 都不够强。本文以波特“钻石模型”为工具,从六个 要素方面,对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现状作出了全 面剖析。
139
郭旭红: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以波特“钻石模型”为视角
民 分商品档次不高、品味不足等问题,但最关键的问 是以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会议为主,其中
题是品牌不多、精品太少。主要表现在:①旅游商 以纯旅游为目的观光和休闲度假游客占到总体的
族 品设计理念不新、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因为设计理 64.11%[6]。国内客源市场是青海省旅游的主要客源
旅游企业经营不规范,特别是星级饭店和旅行社
业,发展速度快,管理薄弱,服务质量不高。2006年
青 海 省 旅 游 质 量 监 督 管 理 所 共 受 理 投 诉 案 件 39
起,虽然投诉案件数量下降55.6%,但整体形势依
然严峻[3]。
(5) 旅游商品开发不能适应旅游业竞争力发
展需要
青海省旅游商品存在品种单一、缺少特色、部
二、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 六要素分析
(一)生产要素条件分析 生产要素条件主要是指资源、环境等,可从优 势与劣势两方面分析。 1. 优势分析 无论从总量、丰度,还是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 来看,青海旅游资源在世界上都具有明显的比较 优势,都堪称“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是旅游 者所憧憬的旅游胜地,如青海湖、塔尔寺、古丝绸 之路和唐蕃古道、坎布拉风景区、可可西里动物保 护区等景点,都可以作为中国旅游业不断升温的 “引爆旅游工程”。 (1)资源特色优势 当前,全球兴起回归自然的时尚。根据世界旅 游组织的最新研究和预测,生态旅游、海洋旅游、 文化旅游、探险旅游、沙漠旅游等产品将成为未来 国际旅游者的消费趋势和广泛追求的对象。现代 旅游,追求的是崇高与博大,神秘与精深,自然与 古朴。青海省的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资源大都保 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充满新奇 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恢弘博大、高旷险 雄、历史悠久、丰富深邃是其基本特色。青海省是 开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朝觐和 民俗采风的理想胜地,必将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旅 游者的青睐。青海自然旅游、人文旅游资源有着不 可替代的特殊功能,若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源的竞 争力,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旅游业大发展新亮点,成 为中国乃至全球旅游消费的热点地区,成为真正 的“世界旅游之巅”[2]。 (2)区位优势 青海地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四川、新疆、甘 肃、西藏四省区之间,容易形成西部顶级资源链的 贯通而联合开发,更是具有强大的市场资源竞争 力,是青海旅游业竞争力大发展的重要依托。 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我们认识到,青海独 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在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 还属于初级生产要素,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 要求必须对初级生产要素进行深度开发、包装、宣 传,向高级、专业型生产要素发展,稳定、坚实的竞 争力基础才能建立。 2. 劣势分析 (1)区位劣势 青海距离重要客源市场(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和境外地区)较遥远,根据距离衰退法则,地域的偏 远性增加了旅游者对该地区的感知距离,使游客 进入本地区途中无效时间,如交通路途、中转停留 等耗时增多,而旅游观光活动有效时间减少,从而 增加了游客的旅游成本,以至影响客源。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环境条件差
从全省范围来看,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 民
别是由于交通瓶颈制约,束缚了一些偏远景区、景
点及旅游企业的发展。青藏铁路虽已建成,但西宁 族
始发车次太少,“一票难求”、“一车难求”、“一铺难
求”,影响游客在西宁的中转和停留。玉树、果洛和 经
海西州的许多景点交通不便、路况差、服务机构 少,游客难以到达。全省只有西宁和格尔木两个机
创造和维护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旅游产业的
(二)需求条件分析
竞争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旅游重心正逐步向亚
(三)公司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分析
太地区转移,中国被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是“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