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精品5篇)

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精品5篇)阅读完《管理思想史》后,我对管理学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以工业革命为起点,讲述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直至现代的管理理论与实践。
作者从多个角度对管理思想进行了剖析,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和理解管理的本质和价值。
管理思想的演变与管理实践的进步息息相关。
从早期的泰罗制到现代的精益生产,从韦伯的组织理论到社会生态视角下的组织设计,管理思想的发展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我深深地被这些思想家的智慧所震撼,也更加明白了他们在管理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几个重要的管理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首先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它强调了科学、理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后来的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韦伯的“官僚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使组织结构清晰、职责明确。
最后是社会生态视角下的组织设计,它强调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使我们对组织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清晰地梳理了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深入剖析了重要管理思想的内涵和影响。
然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某些历史事件的描述可能不够详细,使得读者难以全面了解其背景和影响。
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本关于管理思想史的重要参考书。
总的来说,《管理思想史》是一本很好的读物,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管理思想史的机会,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视角。
我强烈推荐给对管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篇2在阅读《管理思想史》之后,我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梳理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现代的复杂管理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管理思想发展的全景图。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管理思想的演变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变革紧密相连。
例如,工业革命的到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使得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
同样,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管理理论的演变,如流程再造理论、敏捷管理、大数据管理等。
《管理思想史》课件

系统理论的出现使得管理 者能够将组织看作一个整 体,关注内部各个部分之 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现代管理理论
当代管理思想的鲜明 特点
当代管理思想注重创新、协作 和灵活性,适应了快速变化的 商业环境和新兴技术的发展。
敏捷管理和创业管理 的兴起
敏捷管理和创业管理等新兴理 念在当今管理实践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推动了企业的创新 和发展。
自我管理理论提倡个体对自身管 理的掌控和主动性,对个人和组 织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量化管理和系统理论时期
1 数量分析方法及其应 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3 明确系统理论的概念
用
和广泛应用
和发展历程
数量分析方法如统计学和 运筹学等对管理决策提供 了科学依据,帮助管理者 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得 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收集、 分析和利用大量的信息, 提高决策效率。
3
管理科学的其他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除了泰勒,还有许多其他管理学者对科学管理理论进行了不同的发展和完善。
人文关怀时期
埃尔顿马约和赫兹伯格的 贡献
埃尔顿马约和赫兹伯格等学者关 注人的因素,强调关怀员工的人 文管理理念,对管理学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人类行为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自我管理理论
人类行为学派研究员工的行为和 动机,推动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 想的兴起。
新媒体时代的管理挑 战
新媒体时代的出现给管理者带 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更加灵活 和创新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需求。
结语
通过对管理思想史的总结与回顾,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启示和经验,为现代管 理实践提供指导,预测未来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现代管理学的起源
现代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组织与管理的需求 不断增长。
管理思想史知识点

管理思想史知识点管理思想史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了管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管理思想史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展开讨论,探究其内涵和应用。
1. 泰勒主义泰勒主义是管理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也是现代工业化的象征。
泰勒主义始于美国工业革命时期,是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
泰勒通过对一家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研究,并制定出一套科学化的工业生产方法。
他认为,通过规范化的生产工序,可以减少浪费和失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泰勒主义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并创造了一种新的管理体系,即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指通过对生产、工序、工具、设备等方面的科学化管理,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这种管理方式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
2. 韦伯理论韦伯理论是管理思想史上的另一重要里程碑,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
韦伯通过研究现代企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哲学,即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是指一种以规章制度、分工明确、职权分明为基础的管理方式。
它强调组织结构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以及对人员聘用和任用的专业化。
这种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稳定性和规范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3. 霍桑实验霍桑实验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它是由爱尔顿·梅奥提出的。
霍桑实验是一个关于工作效率和个人行为的实验,旨在探索工作环境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员工在一个具有良好工作环境的公司里工作效率更高,并且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这一发现在管理学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视为管理学中人性化管理方面的开端。
4. 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派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派,它是由马斯洛、麦格雷戈等学者提出的。
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者应该重视员工的心理和情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管理思想史:从管理演化到现代管理管理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它主要指人类在组织和协调的过程中,将各种资源整合,满足需要,实现目标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管理理念也随之发展演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管理思想史,探讨管理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从管理演化到现代管理。
一、管理的起源管理起源于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组织形式的时候。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还未有组织形式,大家都是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的生计方式,各自为政。
公元前3000年前后,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定居的生活,家庭作为最小的组织单位得到了发展,大家在建立家庭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些管理知识和经验。
公元前2000年左右,随着工厂经济制度和商业经济制度的出现,管理理念开始有了显著的提升。
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也开始慢慢形成。
二、管理思想的演变1、管理的起始阶段在管理的起始阶段,管理主要是行政管理、战争经济和宗教等领域。
国家的存亡是当时管理的最大课题,因此,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安全。
战争经济的实行,国家在资源、财政、人力等方面开始对企业进行规划管理,这些都是管理理论的初步形成。
2、管理的经验阶段在经验阶段,管理主要是以经验数据、个人经验为基础,管理方法也多是靠自己摸索、寻找有效方法。
例如,杜威在19世纪早期,他提出教育学中的经验主义的观点,摒弃了学习传统知识的方法,提出了注意的重要性。
同时,也建立了关于学习的经验性观点和领导方法。
3、管理的科学阶段管理的科学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初开始出现。
福特和泰罗展现了他们的技术管理之道,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生产管理,提高效率。
泰罗一般持续时间比福特更久远,但福特的方法远比泰罗更有效和影响深远。
此外,制造商如保罗·乔尔格通过流程管理方法的实践提高了生产效率,人力资源中的霍罗维茨建立了有关人力管理的理论模型,这些都是科学管理的代表。
4、事业家阶段事业家阶段是指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经验和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们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管理水平,逐渐从实践的角度和经验中总结出一部分管理原则。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简介管理思想是指人们对组织管理和经营活动的思考、理论和观点的总称。
自古以来,管理思想就存在于人们的实践和探索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
本文将回顾管理思想的历史,并探讨其中的经典思想和重要发展。
古代管理思想古代的管理思想以军事和政治管理为主要内容。
例如,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孙子的《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许多管理和指挥军队的重要原则,如勇猛精锐、军民合一等。
同时,古代的政治治理也具有一定的管理思想,例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注重君臣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管理思路。
工业革命以前的管理思想到了工业革命前的时代,管理思想逐渐从军事和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和组织管理领域。
亚当·斯密是一位重要的经济学家,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概念,这些思想为后来的管理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19世纪,管理思想开始逐渐系统化。
弗雷德里克·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原则,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来改善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
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他的生产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现代制造业管理的典范。
管理学的兴起20世纪初,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兴起。
哈佛商学院的埃尔顿·梅约提出了行政管理理论,他主张管理者应该注重组织的人力资源,强调组织的人文关怀。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对管理思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出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些思想对工人运动和组织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管理理论和思想。
例如,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德鲁克的管理学说、奥迪斯基的管理过程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仅丰富了管理学的内容,也为实践中的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现代管理思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管理思想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管理思想史

返回
绪论 五、学习管理思想史的基本要求
1.在探索共性规律的同时推进管理创新。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实践永 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2.从国情出发学习和理解管理思想史。 3.积极挖掘和发展管理管理思想 二、关于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三、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史著作
美国:雷恩的《管理 思想的演变》 赵志军《管理思想史》
绪论 三、管理思想史的学科特点
1.管理思想史是一门边缘学科 2.管理思想史在研究方法上具有突出的史学 特点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 实际
返回
绪论 四、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
1. 学习管理思想史对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意 义 2. 学习管理思想史是我们吸收国外管理科学成 果的有效途径 3.学习管理思想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全面素质
2.古埃及人的管理思想: 古代埃及的地理范围和今日的埃及相当
约公元前2686年—前2181年埃及全国统 一 法老是最高统治者,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 胡福所建的金字塔,是规模最大的一座。 塔身高达146.5米,塔底每边长230米,占 地约5.26万平方米,全塔用巨石230万块, 每块平均重约2.5吨,用了10万人,花了 20年的时间 。法老政权制定了土地制度、 税收制度、档案制度 。普查。
4.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 公元前2000年从幼发拉底河流域游牧到今巴勒 斯坦地区 希伯来—犹太人贡献给世界一部“圣经”—— 《旧约全书》, 希伯来人很善于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 摩西是希伯来的伟人之一。建议摩西采用授权 原则和例外原则,挑选一些能干的人在各地进 行管理,建议:一是制订法令,昭告民众;二 是从百姓中挑选出能干的人,分别担任千夫长、 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委任管理;三是 实行分级管理,一般事务由下属各级处理,只 有最重要的政务才呈报摩西处理。 这里已体现了管理宽度、组织层次与管理例外 原则等思想。
管理思想史名词解释

管理思想史名词解释1非正式组织?答:是为了维护成员的共同利益,自发形成的核心人物和行为规范的相对稳定的群体。
2跳板原则?答:是在需要沟通的两个同级部门之间建立横向沟通渠道,以使组织中不同等级中的相同层次的人员能在有关上级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联系,以提高沟通效率。
3行为科学(广义)?答:是把行为科学视为包括研究人的各种行为的一个学科群,他不单是一门学科,而是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
4行为科学(狭义)?答:是把行为科学视为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不是一个学科群。
5甘特图?答:是运用生产表达生产日期和产量关系的图示来控制生产计划的执行,这种图示也叫生产计划进度图或线条图。
6保健因素?答:就是那些会造成职工不满意的因素,如果改进它们能够消除职工的不满意,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励职工士气,只能保持职工现有的士气,维持现有的工作状态,因此,保健因素也称为维持因素。
7激励因素?答:就是那些能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如果改进它们能使职工感到更满意,并激励职工士气,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如果没有改进也不会产生不满意。
8 (1.1型领导)?答:贫乏型领导,领导者对员工和工作都漠不关心,放任自流。
9 (1.9型领导)?答:俱乐部型领导,领导者对员工关怀备至,不关心工作,认为只要职工精神愉快,生产成果自然好。
10 (9.1型领导)?答:任务型领导,只注重工作的完成,不关心员工的需要,把员工看成机器。
11(5.5型领导)?答:中庸型领导,对员工的关心与对生产的关心基本保持平衡,他们喜欢民主作风,但又不鼓励创新,希望保持现状,只能维持一般的工作效率。
12(9.9型领导)?答:团队领导,他们对员工的关心和对工作的关心都达到了最高点,把个人的需要与组织的目标有效地结合,使员工了解组织目标,关心工作成果,形成团结高效的工作团队,是一种最理想的领导方式。
《管理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理论概述
系统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由相互依存、相 互作用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
它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重视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 协调作用。
主要观点
1. 整体性 2. 开放性 3. 动态平衡 4. 反馈机制
质量管理理论
1 1. 质量控制
2 2. 全面质量管理
强调在生产过程中控制质量,
分析当代管理趋势,展望未来管理思想的 发展方向。
课程目标
1 1. 了解管理思想史
深入了解管理思想的演变历程,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管理思 想的理论基础、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2 2. 提升管理思维
培养批判性思维,并运用历史视角分析现代管理问题,为 未来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和启发。
3 3. 掌握管理方法
学习并掌握不同管理思想的实践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应 对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
战略制定
企业战略制定需要明确企业愿景、使命和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路 径和行动方案,以及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调整等问题。
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是将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行动的过程。需要组织和管理资源,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 现。
战略评估
战略评估是评价战略执行效果的过程,通过对战略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战略。
中世纪的管理实践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和教会活动中。农业生 产以自给自足为主,手工业生产以作坊为主,教会活动以宗教传播和慈善事 业为主。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机械化生产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 效率,同时也催生了新的管理需求。
劳动分工
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理论,强调专业化 和协作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思想史中的管理大师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
管理过程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现代质量管理之父———戴明
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切斯特巴纳德
质量管理之父———约瑟夫·朱兰
中国质量管理之父———刘源张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一、简介
泰罗全名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是世界管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思想,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之中。
泰罗的科管理思想主要强调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实现资源的最优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效率。
他的管理思想不仅哦世界各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经验,促进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社会乃至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他的一些管理思想也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借鉴之处。
泰罗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泰勒出身于美国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但是在其职业生涯的早期,从1875年至1901年,泰勒主要从事实际的操作和管理工作,泰勒做过学徒工、当过工人、车间管理员、工长和总工程师等,正是在这个时期奠定了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基础,并且使得他的思想有了可以实践的场所。
1895年,泰勒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计件工资制》。
这一时期,泰勒可以说是一个效率中心主义者。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美国经济发展快速,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企业中又存在着管理落后、生产混乱、劳资双方管理紧张等问题.
科学管理首创于美国,其内容相当丰富,它是以工商业的生产管理和车间管理为起点,理论、原则和操作性技术方法相结合,兼具
思想性和实用性的一整套管理学说。
其主要内容涉及到生产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组织原理、管理哲学等五大方面。
正是从科学管理开始,管理学沿着伽利略、牛顿创立的实验科学道路,告别了单纯的经验总结和智慧技巧,由“治术”发展为一门科学,迄今仍不失其光彩。
许多论著谈及科学管理,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层面,实际上,科学管理所包含的思想层面内容,远比其技术手段重要得多。
只有完整地理解钢铁公司和新教伦理的有机组合,才能真正掌握泰罗制。
弗雷德里克·泰罗出生在美国费城,18岁进费城的一家工厂学习制作模具,4年之后到费城钢铁厂工作,由于他工作刻苦,表现突出,他从一个普通的车间杂工开始干起,先后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技师、工长、维修组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
1881年,泰罗25岁那年开始进行工人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1898-1901年受雇于宾夕法尼亚某钢铁厂进行咨询工作,主要完成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和铁铲实验,这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1901年他退休,开始从事无偿地咨询和演讲活动,宣传他的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是他的代表作,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泰罗年表
1856年,泰罗出生于美国费城杰曼顿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
在接受中学教育后,进入埃克塞特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专科学校学习。
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不久,因眼疾辍学。
1875年,进入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模具工和机工学徒。
1881年,泰罗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为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同年,在米德瓦尔开始进行著名的“金属切削试验”。
1883年,通过业余学习,获得新泽西州霍肯博的史蒂文斯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位。
1884年,担任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
同年结婚。
1890年,离开米德维尔,到费城一家造纸业投资公司任总经理。
1893年,辞去投资公司职务,独立从事工厂管理咨询工作。
1895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发表《计件工资制》。
1898年,与怀特(Munsell Wright)共同发明高速钢。
1901年,离开伯利恒钢铁公司,不再同任何工业公司来往,只从事不收取报酬的管理咨询、写作和演讲工作,推广科学管理。
1903年,正式出版《工场管理》。
同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年会上宣讲《商店管理》(Shop Management)。
1906年,正式出版《论金属切削技术》。
同年,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1909年,发表《制造业者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生》。
在伊利诺斯大学演讲《论成功之道》。
这年冬天,泰罗受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
究生院院长盖伊的邀请,到哈佛讲授科学管理,一直持续到他去世。
1910年,洲际贸易委员会举行东部铁路公司运费听证会,科学管理开始广为传播。
1911年,发表《效率的福音》,同年正式出版《科学管理原理》。
1912年,正式出版《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
1915年,因患肺炎在费城逝世,终年59岁。
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古典管理学家,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和《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的核心:就是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其部分主要内容为:
1、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劳动时间定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4、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5、管理和劳动分离。
三:学习《管理思想史》给我们的启示
(一)“道法自然”与把握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
1.把握当代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
2.根据环境的变化优化管理思想。
3.根据环境的变化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
(二)“以人为本”与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1.感化管理。
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感;
2.主人化管理。
主人化管理就是使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参与民主管理决策;
3.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理自己”;
4.贤人管理。
贤人管理就是要发现和重用大批有德有能力的人才,让他们在管理发挥突出作用;
5.文化管理。
它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
(三)“天道地德”与坚持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管子提出,天道产生权,权产生法,以法治国;地德产生义,义产生礼,以德治人。
在现代管理中,“德”与“法”同样是两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现代管理不仅需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和法规来实现有效的控制,而且还需要思想工作和人文关怀,做到“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
”“然后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
”(《权修》)即把“爱”、“利”、“礼”、“教”、“宪令”、“庆赏”、“刑罚”结合起来,关爱、教育在先,宪令约束、刑罚震慑并重,使人的行为纳入
正确的轨道,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四)“修其身”与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
中外管理思想家都十分强调和重视提高管理者的素养。
格札里在1100年指出领导者必须保有公正、智慧、耐心、谦虚四种品质。
提高管理者的素养到任何时候都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
今天,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最关键的就是用人导向问题,如果买官卖官、任人唯亲的问题存在的话,德才兼备者必然离我而去,奸佞庸才必然官居要职,国将不国,更谈不上管理。
可见,个人自律、政策引导、组织培养教育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的基本保证。
(五)“与时变”与推进管理创新
1.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重新确立管理原则。
2.借鉴先进的竞争战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3.着眼于飞速变化的环境建立新的管理规则。
4.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强化知识管理理念。
5.努力实施组织再造。
第一,建立学习型组织。
第二,增强管理组织的虚拟化。
6.善于运用网络化的管理手段和设施。
7.推进管理文化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