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

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
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

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03〕65号发布,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使国务院办公厅和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电子公文传输工作规范化,确保电子公文传输的安全有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电子公文是指通过国务院办公厅统一配置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处理后形成的具有规范格式的公文的电子数据。

第三条电子公文传输指电子公文的生成、发送、接收过程。

第四条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负责对电子公文传输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各地区、各部门办公厅(室)主管本单位的电子公文传输工作。

第五条电子公文与相同内容的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法定效力。

电子公文的处理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电子公文的传输

第六条电子公文的传输应当在“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平台上进行。各地区、各部门办公厅(室)按照系统命名规范,建立各自的公文发送、接收专门用户,并向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备案。

第七条传输电子公文应当使用国务院办公厅统一提供的以下设备和软件:

(一)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包括:密码设备,公文发送、接收管理系统软件);

(二)彩色激光打印机。

第八条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所用密钥、IC卡等密码设备应当按照中办机要局的要求管理:

(一)电子公文传输系统配用的“公章密钥库盘”、“系统管理卡”、“公章卡”、“用户卡”,是系统重要的保密部件,必须指定专人管理,正确使用,确保安全。

(二)国务院办公厅使用中办机要局制发的“公章密钥库盘”,各地区、各部门使用中办机要局制发的“系统管理卡”。

(三)各地区、各部门使用的“公章卡”和“用户卡”,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制发。

(四)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密码的安装及密钥的定期更换:省(区、市)人民政府与省(区、市)委机要局联系办理;国务院部门与中办机要局技术服务中心联系办理。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办公厅(室)应将密钥更换情况报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备案。

第九条拟传输的公文由发送单位负责传输工作的部门通过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生成电子公文,经部门负责人核批后,通过“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发送至接收单位。

第十条电子公文发送后,发送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对所发公文的接收情况进行查询;对接收单位退回的电子公文应及时签收,发现问题应及时与接收单位联系解决。

第十一条接收电子公文的单位应当对公文的发送单位、公文的完整性和体例格式等审核无误后方可接收,对紧急公文应及时签收办理。对不能正常接收的电子公文,接收单位应及时与发送单位联系解决。

第三章电子印章的制发与管理

第十二条各地区、各部门的电子印章由国务院办公厅统一制作、颁发,不得擅自制作使用。对电子印章的管理等同于实物印章。

第十三条各地区、各部门办公厅(室)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使用电子印章。

第十四条电子印章由指定人员在专用计算机上使用。

第四章安全保密

第十五条绝密级公文不得以电子公文的形式传输。

第十六条电子公文传输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操作程序或提供电子印章软盘等相关设备和软件。

第十七条用于电子公文传输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和维护,严禁与国际互联网联接。

第五章其他

第十八条电子公文应当存放于指定的服务器,指定专人严格管理,未经文件运转部门负责人同意,不得修改、删除和打印。

第十九条电子公文的归档按照国家档案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各部门的电子简报传输工作参照此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各地区、各部门在本地区或本系统内开展电子公文传输工作应当参照此办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证电子公文及电子印章的完整性、安全性及严肃性;

(二)所使用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须经国家安全保密主管部门认可;

(三)所使用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必须与国办配发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经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厂区移动设备和车辆安全管理及消防实施办法

编号:SY-AQ-07154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厂区移动设备和车辆安全管理 及消防实施办法 Measures for safety management and fire control of mobile equipment and vehicles in plant area

厂区移动设备和车辆安全管理及消 防实施办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库管兼保卫在厂部负责人的领导下及安全员的指导下负责厂区内车辆的安全管理及消防工作实施。 (2)库管兼保卫按照《第八类工区内发生的车辆事故应急预案》处理有关车辆的紧急事项。 (3)进场车辆管理: ①进入厂区的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线路行驶和停放,安全员和库管兼保卫拥有交通管制权限。 ②石料运输车辆做好防尘工作。 ③重油和沥青运输车辆在装卸中严格注意防火,雷雨天气注意防雷击,在装卸过程中准备灭火器材(灭火器、泡沫灭火剂装置等)预防火灾的发生。

(4)出场车辆管理: ①车辆按照规划好的路线离厂,厂区内严禁高速超车。 ②过磅后的沥青砼运输车按照顺序稳妥地离厂,防止车辆倾覆和交通事故。 ③在进出厂车辆繁忙时须由安全员或库管兼保卫指挥交通,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5)停放车辆管理: ①原则上不允许外来车辆停留厂区。 ②在指定的位置停放车辆,不得在油料存储区和石料堆栈设置停车场。 ③将停放车辆置于厂区的监控系统之下。 (6)移动设备及车辆的消防管理: ①移动设备包括装载机、料斗、集料带、出料口等。 ②车辆包括进场卸货车辆、沥青砼出场车辆、各类工程车、生活用车、来访车辆等。 ③所有移动设备和车辆必须配备便携式灭火器,进入厂区的移

公文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出处: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日期: 保存本文 2006-8-18 1、系统简介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是无纸化办公的核心,它包括公文传输、发文审批、收文传阅办理、公文档案库等重要模块。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的规范化设计,对政府、机关、部队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电子办公、电子政务、电子业务等将起关键作用。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的标准化程度、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系统结构搭建的严谨度、功能的清晰与合理性、模块间的科学关联,以及系统在运行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流畅性、负载能力、易操作和易维护等,是衡量系统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实践证明,智元公文审批系统能有效解决电子办公中的核心问题,成为构架可扩展式电子办公体系的强大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网络办公平台。 2 主要功能 2.1 发文管理 发文管理可实现以下功能:发文拟稿、核稿、领导审批、承办等;可做公文状态查询、收回、签收、修改、提交、会签、传阅、归档、删除等操作。转发公文,实时追踪,监督发文处理流程,并可及时追回公文。系统中流程允许用户自定义,使系统可以适应各种公文流程需求。系统支持全文批注和批注痕迹保留,方便发文稿件修改。 发文管理包括对下列环节的自动化处理: 发文拟稿:填写发文拟稿纸和发文正文以及相关的信息,发送给相关领导审核。 发文审核:审核者收到文件,需要时可对正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系统可保留所有的修改痕迹;签署审核意见,根据文件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由谁签批,并发送给相关的责任人。 会签:所有收到签批请求的领导或各部门办公主管对文件进行批示,需要时可对正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系统可上载修改后的文件;完成后送办公室编号。 清稿:起草人清除领导对正文的修改痕迹,接收领导新增和删除的内容,对正文进行重新排版整理。 发文编号:会签完成后的文件,由办公室根据编号规则生成文号。 套打盖章:对已经清稿的文件进行套红头、盖电子公章。 发文归档:将办理后的文件进行归档处理,发文自动进入档案管理系统,可在公文归档库中分类查阅等处理。 发文打印:在公文流转的任意环节,均可将登记的发文封面和正文进行打印输出。 应用图例

公文管理办法

公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作需要,提升公司公文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水平,依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及《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文是公司各级党的组织机构、单位(部门)、工会组织等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公司重大决策部署,公布规章制度,指导、布臵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公文工作是指公文拟制、传递、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公文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分)部、各单位及所属各级单位(含全资、控股、代管单位)的公文工作。 第六条本办法所指“公文”含电子公文。 - 1 -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公司办公室是公司公文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公文统一管理,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单位和公司公文工作要求; (二)负责对公司总(分)部、各单位的公文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三)负责统筹推进公司公文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 (四)负责公司公文制发和传输信息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的业务及运行管理工作; (五)直接负责公司总部各类公司发文的核稿及各类公司收文的处理工作。 第八条公司总部各部门、各分部,各单位及所属各级单位的办公室(综合管理部门)是本部门(单位)公文工作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落实上级单位和本部门(单位)领导公文工作要求,完成各项交办的公文处理工作; (二)对本单位本部各部门和所属各单位公文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三)直接负责本部门、单位发文的核稿及收文处理工作。- 2 -

文件传输协议的(C语言)实现

课程设计:FTP的设计与实现 一、目的 Internet提供了很多类型的网络服务,这些服务实际上都是应用层的服务。FTP服务是基于TCP协议的网络服务。 文件传送是各种计算机网络都实现的基本功能,文件传送协议是一种最基本的应用层协议。通过完成一个文件传送协议FTP的实现,学会利用已有网络环境设计并实现简单应用层协议,掌握TCP/IP网络应用程序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巧。 二、内容和要求 每两人一组,分别实现FTP协议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程序。 客户端程序具有文件列表、下载文件、上传文件等常用功能。服务器程序支持改变工作目录、文件列表、下载文件等常用的服务。 因为FTP协议比较复杂,为了简单起见,客户端只实现FTP客户端协议的一个子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功能: ●连接到指定的FTP服务器; ●断开和主机的连接; ●进入子目录; ●退出子目录; ●列出服务器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从服务器下载指定的文件到本地(可以同时指定多个文件连续下载) ●从本地上传指定的文件到服务器 实现以上几个功能时会涉及到下面的几个FTP命令: ●USER username ●PASS password ●CWD directory-name ●PORT host-port ●TYPE A or I ●RETR filename

●STOR filename ●LIST directory 用户界面应该能够为程序输入下面的信息: ●服务器主机名 ●用户名、口令 ●数据的传送类型 ●要进入的服务器目录 ●要下载的远程文件名 ●要上载的本地文件名和远程文件名 同时,界面也为用户输出以下的信息: ●FTP服务器上的文件和目录列表 ●从服务器返回的应答 使用Socket进行Client/Server程序设计的一般连接过程是这样的:Server端Listen(监听)某个端口是否有连接请求,Client端向Server端发出Connect(连接)请求,Server端向Client端发回Accept(接受)消息。一个连接就建立起来了。Server端和Client端都可以通过Send,Write等方法与对方通信。 对于一个功能齐全的Socket,都要包含以下基本结构,其工作过程包含以下四个基本的步骤: (1)创建Socket; (2)打开连接到Socket的输入/出流; (3)按照一定的协议对Socket进行读/写操作; (4)关闭Socket. 第三步是程序员用来调用Socket和实现程序功能的关键步骤,其他三步在各种程序中基本相同。 /****************client.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define DEFAULT_PORT 2302 #define DEFAULT_BUFFER 2048 #define DEFAULT_MESSAGE "This is a test of the emergency \ broadcasting system" char szServerip[128], // Server to connect to szMessage[1024]; // Message to send to sever int iPort = DEFAULT_PORT; // Port on server to connect to //DWORD dwCount = DEFAULT_COUNT; // Number of times to send message BOOL bSendOnly = FALSE; // Send data only; don't receive int dirfun();

浙江大学电子公文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行政电子公文管理暂行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确保我校电子公文管理规范、科学和安全有效,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办发〔2000〕23号)、《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国办函[2003]65号)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档案局第6号令)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电子公文,是指通过学校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处理的具有规范格式的公文电子数据,包括收文、发文、校内报告等。涉密及不宜公开的电子公文不适用此规定。 第三条电子公文管理的内容包括电子公文的生成、传输、办理和归档等。 第四条电子公文的种类、格式及行文规则与纸质公文相同,经批准通过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发送的电子公文,同正式印发的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章传输系统的结构与建设 第五条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由公文处理系统和公文交换系统组成。 第六条公文处理系统分校、院两级建设,各学院、各部门、各单位(以下统称“各单位”)应建立内部公文处理系统。 第七条公文交换系统进行校级、院级公文处理系统以及各单位内部公文处理系统间的公文交换。 第八条校长办公室是学校行政电子公文的主管部门,负责电子公文的管理工作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的整体规划、建设完善、技术保障,并对各单位公文处理系统的建设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第九条各单位应指定专人管理与维护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及其相应设备,负责电子公文的管理工作。各单位对公文处理系统的建设须遵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如:统一身份、数字签名、公文交换等规范,并统一通过公文交换系统与校级公文处理系统以及其他单位公文处理系统进行公文交换。 第三章各类用户及职责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编号:SY-AQ-0071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mobile devices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总则 (一)为了加强我司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我司移动设备办公安全,结合我司笔记本电脑使用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凡配备或使用公用笔记本电脑及移动存储设备的人员,务必遵守此管理办法。 二、移动设备安全使用规定 (一)移动设备范畴:笔记本、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 (二)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开机密码,公用笔记本开机密码统一设置为123借用人不得随意修改。 (三)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硬盘加密,防止丢失带来损失,目前只支持WIN7旗舰版,总部公用笔记本电脑硬盘密码统一设置为1232014。 (四)公用笔记本电脑资料请不要放在桌面及C盘,可放置D、E

等盘,公用笔记本重启后将进行还原,桌面资料及安装软件将进行清除,以保证电脑为最新状态。如果有特殊原因需要长期使用,可向系统管理员申请取消还原功能,使用完成后自行卸载安装软件并删除文件。 (五)笔记本电脑上网用户必须安装杀毒软件并且注意更新病毒,定期清查计算机病毒,防止笔记本电脑中的病毒到处传播。 (六)凡是存放有我司资料的移动存储设备均需要进行加密,防止丢失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 三、移动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笔记本需注意使用环境,特别要注意远离饮料和食品。 (二)在开关机时不要急于移动笔记本,应注意防震,否则硬盘容易损坏。 (三)笔记本电脑,不要放在软垫上使用(如毛巾、布料、棉被等),否则易堵塞散热口,散热不好,造成机器故障。 (四)光驱容易损坏,请注意保养,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不宜使用质量差的光盘和软盘。

公文传输系统

公文传输系统 一、概述 长期以来,传送红头文件一直是我国党政各级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实现上情下达的唯一正式渠道,各类公文的发送基本上采用了传统的邮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慢,一般城市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而偏远城市则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邮寄方式还存在环节多,保密性差,容易丢失等问题。 公文传输系统正是在这个的要求下开发研制出来的,它独立于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单独使用,同时又可以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更强有力的安全性保证,其强大的接口能力能够为不同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之间传递公文提供保障。 二、特点或达到的效果 本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是新一代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的典范,它采用了目前流行的B/S结构,集灵活性、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于一身,让客户轻松实现公文网络化安全传输,在鼠标点击中就可以将公文传递至远方,一天乃至十天才能完成的工作一秒钟之内就可以搞定。其具体特点如下: B/S结构,使用维护简单:公文传输系统的用户一般都会分布很远,如果采用传统的C/S结构,客户端如果出现问题(比如:机器重新安装、客户端软件重装),系统管理员就要到现场去维护,这样不仅管理员工作复杂度高,而且维护起来也不及时,甚至会延误工作。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采用B/S客户端,用户通过IE浏览器就可以进入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进行公文的发送和接受,不需要安装客户端,系统维护工作在服务器端就可以轻松完成,可以实现客户端零维护。 灵活性强:系统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OA系统做无缝链接,同时公章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定制。 安全性强:满足国密办的安全性要求,采用国产加密算法和硬件加密卡满足商密级要求,客户端采用硬件设备USB KEY存储证书和私钥,确保证书和私钥的安全。 经济、实用:公文进入系统后无需重新排版,操作更方便,系统不用采用多块硬件加密卡,CA中心可采用微软的证书颁发机构,并对其进行优化,减少客户资金投入。 三、方案图解 电子公文安全交换过程图解

电子政务内网管理规定(试行)

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电子政务内网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县市委、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副局以上单位: 《湘西自治州电子政务内网管理规定(试行)》已经州委、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办公室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5月11日 湘西自治州电子政务内网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全州电子政务内网管理,确保电子政务内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省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意见》(湘办发〔2006〕23号),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电子政务内网(以下简称内网),是与国际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的政务内网平台,主要满足各级党政机关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提供公文传输、协同办公、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业务应用服务,是政务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州所有接入内网的单位及计算机终端。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州委办公室负责电子政务内网横向传输网的协调与沟通;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电子政务内网纵向骨干传输网的协调与沟通。各单位对本单位内网管理人员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操作人员进行调整,应及时报经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批准同意。 第五条州电信分公司负责电子政务内网的日常运行维护,负责及时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畅通;提供网络安全服务,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等。 第六条内网管理人员和电子公文传输操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及时发现和清除计算机中存在的病毒和木马程序,独立完成操作系统备份和公文传输软件的安装。 第七条各单位系统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的内网网络和终端设备维护,负责分配和管理本单位内部用户权限和各项业务应用系统的实施及维护。 第三章网络平台管理 第八条内网的平台管理由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共同负责,其主要工作内容是:

文件传输协议(FTP)

文件传输协议(FTP)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协议,它使得我们能够在网络上方便地传输文件。早期FTP并没有涉及安全问题,随着互连网应用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在介绍了FTP协议的基本特征后,从两个方面探讨了FTP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协议在安全功能方面扩展;协议自身的安全问题以及用户如何防范之。 1. 简介 1.1 FTP的一些特性 早期对FTP的定义指出,FTP是一个ARPA计算机网络上主机间文件传输的用户级协议。其主要功能是方便主机间的文件传输,并且允许在其他主机上进行方便的存储和文件处理。[BA72]而现在FTP的应用范围则是Internet。 根据FTP STD 9定义,FTP的目标包括:[PR85] 1) 促进文件(程序或数据)的共享 2) 支持间接或隐式地使用远程计算机 3) 帮助用户避开主机上不同的 4) 可靠并有效地传输数据 关于FTP的一些其他性质包括:FTP可以被用户在终端使用,但通常是给程序使用的。FTP中主要采用了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PJ81],和Telnet 协议[PJ83]。 1.2 重要历史事件[PR85] 1971年,第一个FTP的RFC(RFC 114)由A.K. Bhushan在1971年提出,同时由MIT 与 Harvard实验实现。 1972年,RFC 172 提供了主机间文件传输的一个用户级协议。 1973年2月,在长期讨论(RFC 265,RFC 294,RFC 354,RFC 385,RFC 430)后,出现了一个官方文档RFC 454。 1973年8月,出现了一个修订后的新官方文档 RFC 542。确立了FTP的功能、目标和基本模型。当时数据传输协议采用NCP。 1980年,由于底层协议从NCP改变为TCP,RFC 765 定义了采用TCP的FTP。 1985年,一个作用持续至今的官方文档RFC 959(STD 9)出台。

电子公文管理办法

电子公文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电子公文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根据项目部公文处理办法和项目部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要求,制定本办法,请遵照执行。 第二条电子公文是指各级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能被计算机处理、拷贝、存贮和现代数据通信技术传递的公务文书。电子公文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以电子函件附件和网页等形式发布。 第三条电子公文的种类与纸质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相同。电子公文的格式与纸质公文的格式除无印章外,亦应基本相同。下载公文时,字体大小、每页行数、每行字数按照公文的排版要求执行,公文要素不能缺项。电子公文印章以及加密技术的应用规范待技术完善后,另行制定。 第四条电子公文同纸质公文有同等效力,并予先行办理。各单位、各部门应积极推广电子公文,逐步减少纸质公文的数量。 第五条项目部局域网分行政文件和党委文件,办公室和党委工作部是正式电子公文的发布部门,机关各部室以项目部名义向基层单位发送正式电子公文时,必须到两办办理同纸质公文相同的登记取号手续。通过局域网或电子邮件发布的正式电子公文,一般不再使用纸质文件下发。 第六条项目部办公室和党委工作部分别办理互联网邮箱,收取外部来文。

第七条各单位办公室是电子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单位的电子公文处理工作,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电子公文的管理办法,指导、检查和督促下属单位电子公文处理工作。 第八条各单位、各部门应有专人掌握电子公文的收发、分办、传送、存贮、立卷、归档和删除等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做好电子公文的日常处理工作。机关其他工作人员亦应熟练掌握办公信息系统网络各项功能及文字编辑技能。 第九条电子公文办理分为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 1.收文办理。 ⑴各单位、各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每天至少上午上班后1小时和下午下班前1小时两次开机上网查阅电子公文。电子公文下载后,按收文时间将其保存至相应文件夹或软盘中以备存查。 ⑵各单位收到需要办理的电子公文后,由负责处理电子公文的专(兼)职人员下载并打印A4大小的纸质文件,填写收文日期、收文编号,尽快送领导阅批。如使用项目部局域网,亦可通过网络进行公文的流转。其他人员未经领导批准不得随意下载、复制电子公文。 ⑶各单位或部门应建立电子公文收文登记本,收到电子公文后及时进行登记。 ⑷项目部机关各部室所收的电子公文原则上不再打印纸质文件,各部门负责收发文件的人员应在本部门计算机上建立电子公文专用文件夹,对所收的电子公文进行保存,以备查阅。 ⑸其它收文办理程序同纸质公文。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制度(最新版) (一)总则 为规范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范围内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 (三)管理职责 生产运行部负责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定期检验,使用保管和维护管理的检查、监督。 (四)管理内容与要求 1.公司管理范围内使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

有: 1.1移动电气设备包括:电焊机、套丝机、切割机等。 1.2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冲击钻、角磨机、手持式切割机等。 2.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 2.1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购买,未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生产线提出申请,公司经理签署审批,交采办管理岗购买;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车间向生产运行部提出申请。 2.2生产运行部接到申请后应核实是否需要,报公司经理批准后交采办岗位购买。 2.3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要求,选择具有资质且信誉度高的企业产品。 2.4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随机携带相应的合格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有关技术和安全资料。 2.5采办、库房均对购买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建立登记台帐和技术档案。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白 皮 书 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五月

目录 第 1 章方案简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建设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 2 章整体方案设计 . (5) 2.1设计思想 (5) 2.2引用规范 (5) 2.3技术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技术路线 (6) 2.4.1基于J2EE三层次技术路线 (6) 2.4.2XML技术 (6) 2.4.3DRM技术 (6) 2.4.4CEB格式 (7) 2.5系统构架 (8) 第 3 章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设计 (11) 3.1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总体框图 (8) 3.1.2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的业务流程 (9) 3.1.3应用流程详细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二维条码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引用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应用支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基于公文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集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电子公章系统设计 (78) 3.3.1电子公章系统功能设计 (78) 3.3.2电子公章制作与发放设计 (80) 3.3.3电子公章系统用户管理 (81) 3.4短信收发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工作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接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 4 章系统安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电子公章系统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电子公文版式文件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雨润建设集团新业务板块 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一、总则 为使雨润建设集团新业务板块(以下简称“本集团”)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本集团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公文质量,有效规避企业管理风险,特制订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子集团机关及下属各单位、项目部。本规定中所指公文指以子集团和子集团部门名义发文、来自子集团以外单位的公文(统称外来信函)。

三、主要工作流程 四、收文管理 1、外来文件 除标有收件人姓名的一般性业务函件、传真外,本集团及各部门收到的文件一律要交由办公室文秘/资料员进行收文登记,加盖收文

章。 2、收文分送 登记后的文件要经办公室负责人进行批阅并提出拟办意见后,办公室文秘或资料员根据拟办意见送相关领导批示,或直接分送相关部门签收阅办和执行以及签署事务办毕意见,原件存办公室。 3、电子文档 本集团收到的电子文档,等同于纸质文件,各部门须发至办公室专用邮箱,经主管领导批复后再行转发。办公室发至集团各部门和各下属单位的电子文档,由相关主管部门和各单位文秘或资料员进行转发。需要或是重要的电子文档应打印保存并送主管领导批示。控股集团及其本集团相关部门的电子文档,各部门应转发至办公室信箱,由办公室进行收文处理和信息综合。 4、文件传阅 4.1需传阅的文件(含部门会签文件)一律经各部门文秘或资料员之间进行传递,各部门文秘或资料员要做好相应的登记工作,以避免文件丢失。 4.2进入传阅程序的文件,在各部门停留时间原则上不应超过4小时; 4.3需办理和转发的文件,主办部门办文时间不应超过2个工作日。确需延长时间的,应留存复印件,原件交办公室存档。 4.4紧急或机密级以上文件的传阅,原则上要实行旁站式立即阅办、催办并反馈。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 为了加强我司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我司移动设备办公安全,结合我司笔记本电脑使用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 凡配备或使用公用笔记本电脑及移动存储设备的人员,务必遵守此管理办法。 二、移动设备安全使用规定 (一) 移动设备范畴:笔记本、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 (二) 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开机密码,公用笔记本开机密码统一设置为123借用人不得随意修改。 (三) 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硬盘加密,防止丢失带来损失,目前只支持WIN7旗舰版,总部公用笔记本电脑硬盘密码统一设置为1232014。 (四) 公用笔记本电脑资料请不要放在桌面及C盘,可放置D、E 等盘,公用笔记本重启后将进行还原,桌面资料及安装软件将进行清除,以保证电脑为最新状态。如果有特殊原因需要长期使用,可向系统管理员申请取消还原功能,使用完成后自行卸载安装软件并删除文件。 (五) 笔记本电脑上网用户必须安装杀毒软件并且注意更新病毒,定期清查计算机病毒,防止笔记本电脑中的病毒到处传播。 (六) 凡是存放有我司资料的移动存储设备均需要进行加密,防止

丢失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 三、移动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 笔记本需注意使用环境,特别要注意远离饮料和食品。 (二) 在开关机时不要急于移动笔记本,应注意防震,否则硬盘容易损坏。 (三) 笔记本电脑,不要放在软垫上使用(如毛巾、布料、棉被等),否则易堵塞散热口,散热不好,造成机器故障。 (四) 光驱容易损坏,请注意保养,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不宜使用质量差的光盘和软盘。 (五) 液晶板不宜用手触摸,不能与硬物接触。清洁时要特别注意用眼镜布轻轻擦拭。 (六) 插拔外接部件时,要特别小心,一旦插口出现问题,可能要换主板,损失较大。 (七) 笔记本电脑随机软件只有操作系统(WINDOWS),并安装常用办公软件,请不要随意安装其它软件。 (八) 笔记本电脑和附件重量轻、体积小,在出租车、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容易丢失和被盗。 (九) 移动硬盘及U盘应轻拿轻放,容易摔坏。 (十) 注意移动硬盘和U盘存放位置,请勿放置桌面及显眼的位置防止丢失。 (十一) 凡是人为造成笔记本及移动硬盘等设备损坏,将自行承担

方正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解决方案

公文传输一直是保证政务正常运转,信息互传的法定方式。传统的公文传输,以纸质文件的邮递来实现,传统的纸质文件传输时间长、成本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电子公文传输”以其传输速度快、易于存档、方便交流等技术特点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必然要求。 方正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用于 远程电子公文传输。整个系统采用B/S架构,支持灵活的"集中-分布式"配置模式。采用国家相关资质单位的加密设备,文档经过加密后交换,可与办公自动化(OA)系统、其他交换平台无缝连接,使数据流安全畅通。兼容多种公文格式,保证电子与纸质公文的一致性,打印份数可控。采用安全的电子公章管理技术,与传统公章使用流程保持一致。采用可视化盖章流程控制,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 系统主要功能图 本系统实现远程的公文传输,主要功能包括: 发文管理 是指发文单位将一份要发给其他单位的电子公文,进行签发、盖章等操作,最后将CEB公文发送出去。具体是: 1、登记公文:将OA系统审批通过的公文转换为CEB格式并上载到系统中。

2、公文盖章/协办盖章:通过公章服务器,对公文加盖电子公章;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时,系统提供协办盖章功能。 收文管理 是指接收到此公文的单位,对收文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1、来文提醒:当有未签收公文时,系统提供手机短信提醒功能。 2、公文打印:控制该单位是否有打印权限,并且只能按发文单位设定的打印份数打印公文。 系统管理 是指系统级的一系列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打印机管理、日志管理、公文统计、用章监控等。 1、打印机管理:系统可与指定打印机绑定,做到精细打印控制,实现对打印机的开、关、缺纸、缺墨、卡纸等状况的判断识别,有效避免在空白纸上打出红章。 2、日志管理:详细的操作日志,记录公文、公章的操作使用情况,为系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任何时候都可以对系统中发生的操纵进行回溯。 系统特点 1、基于CEB版式文件 公文信息的不可篡改性是许多安全措施的基本保证。方正CEB版式文件能有效防止黑客、内部人员对电子公文伪造、篡改、抵赖等问题,远程传输电子公文的传输前后不改变版式结构,有效地保障电子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安全性。 2、系统架构可扩展 方正电子公文系统具备良好扩展性,能够与外部系统进行集成,满足客户对电子公文的不同应用要求。与电子公文系统进行集成的外部系统,主要包括: 1) OA系统:实现应用整合。 2) 加密卡:提供高级别安全保障。 3) CA系统:提供高级别安全保障。

电子公文收发管理规定

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 电子公文收发管理规定 (试行) Q/LSGBG04-2006 一、总则 1、为使公司的电子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规定。 2、使用计算机存储并通过公司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递的公司文件(技术文件除外),统称为电子公文,这些文件包括内部上行、平行、下行的文件。 3、电子公文与书面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4、能够使用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递的公文,必须使用电子文件收发系统进行传递。因特殊情况不便于使用电子系统传递的,允许使用书面形式传递。 二、电子公文的传输 5、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输经过批准的公文。传输前需要签发的文件,起草、核稿、会签、签发等过程仍然按照《文件管理程序》执行。 6、电子公文签收后不能更改,因此发文部门传输公文时,必须核准无误方能传输。 7、部门主管可以为本部门人员建立账号并赋予相应权限,可以委托本部门有权限的人员传输文件。 8、部门传输文件后,部门主管必须对该文件负责。 9、发文部门要及时通过文件签收系统跟踪电子公文发放后的签收情况,适时提醒接收部门(或终端用户)签收。 10、发文部门在签收后发现文件错误的,必须及时通知办公室进行处理。 11、文件的传输提倡采用附件的形式传输。 三、电子公文的签收 12、各部门主管(或终端用户)应在每天上下午,上班后和下班前按规

定主动打开公司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不少于四次,以便及时接收查看文件。 13、部门主管可以为本部门人员建立账号,并赋予相应权限,可以委托本部门有权限签收的人员签收。 14、各部门接收文件时,必须及时点击“签收”按钮,以便于发文部门了解签收情况。 15、各部门点击“签收”按钮签收文件后,视同该部门已经知道文件内容,部门主管应对该文件负责。 16、本部门(或终端用户)签收文件后,可将该文件复制到本部门(或终端用户)指定的计算机上存档。 17、接收部门应按文件的内容及应传达的范围在本部门传达文件精神。部门主管也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查阅账号,供本部门人员进入系统查阅本部门的公文。 18、签收后发现错误的,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发文部门和办公室。 四、电子公文的安全和保密 19、各部门(或终端用户)使用初始密码进入电子公文收发系统后,必须自行更改密码,并妥善保护好自己的密码,不得随意泄露。 20、公司电子公文,未经公司同意不得擅自外传或自行打印。如需要书面形式的公文,由发文部门统一打印。 21、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未经批准不得与其他网络相连接。 22、各部门必须遵守公司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Q/ZLGBG13-2001)的规定。 五、电子公文的归档、管理 23、电子公文传输完毕后,收、发文部门要及时整理、归档,并根据《文件管理程序》的要求销毁。 24、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电子公文,经鉴别并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可以删除销毁。

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规定

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规 定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工程名称 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 一、制定目的: 为规范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根据《深圳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工程内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施工现场作业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主要包括: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履带吊车、压路机、平地机、沥青摊铺机、旋挖机、内燃桩工机械等)、材料装卸机械等。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结合现场实际,成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均由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同志担任。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后,针对施工的特点,成立专职检查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机械管理检查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机械班长: 组员:

四、防治原则: 本工程区域内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治理和防控结合、分类管理、排污担责的原则。 五、准入制度: 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应符合成都市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在用重型柴油车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超标工程机械一律禁止禁入施工现场开展作业。 六、标志和登记管理制度: 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需向市环境主管部门登记报送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相关信息,必须取得市环境主管部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标志应粘贴于显着位置。 七、机械用油管理: 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油品参照成都市执行的机动车油品标准执行,不得低于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用油台账,提供进货凭证和用油台账到项目部留存备查。 八、施工单位职责: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1、盖章或浏览打印红头红章文件时,提示“没有找到相应的硬件” 解决:没有插入书生卡或书生卡驱动没有正确安装。 2、单击“盖章”时,提示“请插入公章盘” 解决:将公章U盘插入电脑。 3、浏览的是红头红章文件,但打印出来的是黑头黑章的 解决:打印红头红章文件,要单击已签收里的“激光打印”按钮。在浏览状态下打印的是黑头黑章文件。 4、单击“激光打印”后,打印机没有反应 解决:没有设置打印机设置。单击开始--程序—公文传输系统,进入主程序中,单击“设置--打印设置”,将激光打印机设置为windows打印机。或者也可以登录系统,单击“配置信息—本地配置—打印设置”,将激光打印机设置为windows打印机。 5、word中有时没有sep转换按钮和公章定位图片 解决:打开word 1)选择:帮助-关于Microsoft Office Word-禁用项目,将禁 用文件启用 2)选择:视图-工具栏-Sep Writer前打勾 6、word转换sep文件时死机或提示:找不到相应的打印驱动 解决:打印和传真机中的“sep writer”打印图标状态为脱机或被删除。重新安装sep writer。 7、在盖章时,弹出“jjjj”对话框 解决:IE未设置。 (1)右击IE浏览器,单击属性,弹出“Internet选项”窗口。单击“常规”选项卡,单击Internet临时文件中的“设置”,进入“设置”对话框,修改“检查所存网页的新版本”为“每次访问此页时检查”,单击“确定”。 (2)单击“安全”选项卡,选中“受信任的站点”,单击“站点”,弹出“可信站点”对话框。先把“对该区域中的所有站点要求服务器验证(https:)”前面的对勾去掉,添加上http://192.1.72.2后单击“添加”。设置完毕,点击“确定”,返回上一级对话框,在“自定义级别”,进入“安全设置”框,将其中ActiveX控件和插件下相应内容均修改为“启用”,单击“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