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霍小玉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异同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读后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读后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读后感篇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三言二拍中最有名的一篇,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
它写的是一个悲剧,但这个悲剧又有其他悲剧所没有的特别之处,那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故事的开头是非常普通的,富家公子李甲在京读书,遇见了名妓杜十娘,从此日夜厮混,花掉了大把大把的银两。
李娃传,霍小玉传,我们熟知的古代爱情小说基本都是这样的开头。
但在杜十娘与李甲相处的过程中,她为李甲的付出,是其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没有的。
杜十娘是名妓,所以钱财尚且不论,单单她在离开时对鸨母所说的话,就足够震撼人心的了。
她说“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银去,儿即刻自尽。
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及也。
”在斯时斯地光景下,她敢这样说,肯定是真的敢在鸨母不答应的情况下去自尽的。
为了离开,敢赌上自己的性命,足见她对李甲的深爱了。
正是这样的付出,这样的爱,把结局的悲剧反衬得更加壮烈。
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是凑够三百金,逃离了鸨母的魔爪,故事到这里也过半了。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是一个完美的happy ending。
可风云突变,孙富垂涎杜十娘的美色,摇唇鼓舌,一席话说得李甲就决定把杜十娘给卖了。
其实想想看,孙富说的那些问题可能也不是问题。
为什么非得明媒正娶,往父母的枪口上撞,就为了要那一个名分?像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那样,那不也是挺好,在异乡过日子,谁知道你们是明媒正娶的还是怎么回事呢。
可李甲为了区区千金,就甘愿把为他付出了那么多的杜十娘给卖了,送她走的那天甚至还有一点高兴的样子。
其实故事进行到这里就已经是很大的一个悲剧了,杜十娘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就这样被李甲物化了,变成一件可以拿来卖的商品了。
更何况她为李甲付出了那么多,李甲却仅仅为了拿一点钱来讨父母开心,说不要她就不要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杜十娘帮助他度过了困难,却要在平静的.日子里被他抛弃了,这已经是悲剧了。
像霍小玉传、莺莺传,就是以这样一个被抛弃的悲剧作结的,但本篇显然与它们不一样。
分析比较《李娃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题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分析比较《李娃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题作者:陈燕丽学号: 2007021229学院:人文学院年级:2007级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王外生职称:讲师完成时间: 2011年4月曲靖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曲靖师范学院本论文(设计)经答辩小组全体成员审查,确认符合曲靖师范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要求。
答辩小组签名答辩日期: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任何贡献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
论文(设计)使用授权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曲靖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学位)论文(设计)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及送交论文(设计)复印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分析比较《李娃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题摘要爱情婚姻是长写不衰的传统题材。
唐传奇《李娃传》与明代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广为传诵的名篇。
两篇作品的题材内容很相近,同是写一个贵族公子跟一个妓女的恋爱故事,但二者表现的主题不尽相同,文学评论家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题基本持一种观点:表现了抨击封建门阀制度和控诉封建等级观念的主题。
关于《李娃传》的主题则有多种说法:有认为是爱情主题;有认为是反封建门阀制度和等级观念;有认为是表现了人性主题等等。
本论文将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一种全新的观点,即《李娃传》表现的是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完全相反的主题:为封建门阀制度和等级观念树碑立传。
关键词:杜十娘;李娃传;主题;门阀制度;等级观念Compared with the Biography of the LiWa Du Shiniang Anger Themeof BoxAbstract:love marriage is the traditional subjects that people write a long time. The biography's LiWa role.certainly fitted with the Ming dynasty narrative box "Du Shiniang sink renowned read today. Two works very close, the subject matter content with is to write a noble with a prostitute's son, but love story between is endless and same, the theme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terary critics Du Shiniang angery to sink box theme of basic hold a point of view: performance MenFa system and feudal slammed the theme of charges feudal ideas. LiWa preaching about the theme of different days: there is a considered love theme; Have considered MenFa system and the feudal hierarchical view; Have considered showed humanity theme, etc. This paper will be obtained by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a kind of brand-new view, namely "LiWa biography is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Du Shiniang angery to sink box have the opposite theme: for MenFa system and feudal monuments dedicated hierarchy.Keywords: Du Shiniang ;MenFa system ;LiWa;preach theme hierarchy目录引言......................................................................1 文献综述..................................................................1 研究方法..................................................................2 讨论与分析................................................................2 一、主题比较...............................................................3 (一)《李娃传》所表现的主题................................................3 (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所表现的主题..................................... 4 二、主题揭示方式比较 (5)(一)李娃与杜十娘的形象比较..............................................5 (二)荥阳郑生与李甲的形象比较............................................8 (三)荥阳公与李布正的形象比较...........................................10 三、主题的社会意义及价值比较..............................................12 结论.....................................................................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引言唐代有和律诗并推为“一代之奇”的唐人传奇小说,它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成就迥高与前人,沾溉乎后世。
浅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爱情观的差异

浅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爱情观的差异作者:黄明珠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9年第02期自古以来,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
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结局的幸福或不幸,都会引起我们读者的喟叹。
我们在高中阶段读到了含蓄甜美的爱情(如《诗经》中《静女》),愚昧无知的爱情(如《阿Q正传》),压抑虚无的爱情(如《封锁》)等等。
当我们看到冯梦龙笔下的风尘女子的爱情时,总免不了用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其文学作品透露出的爱情观念的变化。
古代的爱情观念的变化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部作品延伸到阅读作者的不同的作品来进行探究。
本文通过“读——感——联——悟”的阅读体验模式,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进行比较阅读,挖掘古代爱情观念因人物性格、对象、时代及作者自身观念等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一、读后初解在粤教版高中小说选读课本里,古代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篇幅比较长,教师一般先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理顺文章内容。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整篇已包含了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学生也能较为准确地描述里面的文章内容,即讲述了“教坊名姬”杜十娘与“纨绔子弟”李甲的爱情悲剧。
杜十娘错信李甲編织的爱情,设计跳出火坑从良。
可不曾想到的是,她在与李甲回家途中,又因李甲权衡个人利害权益将她卖给孙富,又进入另一个火坑。
杜十娘最后选择抱着百宝箱投身于滚滚江水之中,通过这种无奈的抗争方式来控诉身处的这个社会。
对于初步阅读故事性强的古代小说,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这就做到了阅读的第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更好地开展下面的体验阅读。
二、感后归纳通过前面的阅读,我们对课文内容及相关人物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认识。
学生亦可大胆地去评价文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学生可先感悟出杜十娘是个聪明美丽、有胆有识的一个风尘女子,只是她与其他风尘女子不同之处在于她有强烈的从良意愿,并努力去实现。
杜十娘与霍小玉之对比分析

杜十娘与霍小玉之对比分析詹雅丽【摘要】霍小玉与杜十娘都是才貌双全,追求幸福而不得的悲剧人物,然而,从霍小玉到杜十娘,这并不是同一类型人物的反复重复,而是妓女形象在人物层次上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尽管霍小玉与杜十娘都为了爱情反抗至死,但两者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杜十娘的反抗比之霍小玉要更加强烈、富于艺术性.这主要来自于她们性格上的差异.【期刊名称】《新作文:教研》【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1页(P82-82)【作者】詹雅丽【作者单位】[1]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3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2.4霍小玉与杜十娘都是才貌双全,追求幸福而不得的悲剧人物,然而,从霍小玉到杜十娘,这并不是同一类型人物的反复重复,而是妓女形象在人物层次上的不断丰富与发展。
尽管霍小玉与杜十娘都为了爱情反抗至死,但两者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
杜十娘的反抗比之霍小玉要更加强烈、富于艺术性。
这主要来自于她们性格上的差异。
霍小玉早年是“霍王小女”,“王甚爱之”。
因此,即便是沦为娼妓,霍小玉的性格中还是保留了王府小姐的浪漫天真,所以,她在看见李益的诗句时,会因为他的才华而钟情,在李益登科出仕之后,会希望能够和李益再结八年之欢,而后舍弃人事。
霍小玉是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李益,追求的是男女之间的情谊和谐,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身所在。
也正因为她的浪漫与天真,她对李益付出了一片痴情,才在最后明知自己已被抛弃,依旧不肯放下这段情谊。
这样的女子多情缱绻而又注定是悲惨的。
霍小玉与李益初次欢爱之后,她便“忽流涕”,感叹自己乃娼家之女,以色事人,不能持久。
直等到李益立下誓约,方才收泪。
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霍小玉天真浪漫,但她也敏感多愁,深知自己与李益之间的鸿沟。
所以,霍小玉的反抗总是带着几分女性自怜自卑的色彩。
她在李益登科出仕时讲的一番话:“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待君壮实之秋,犹有八岁。
一生欢爱,原毕此期,然后另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
2017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340;考试:形考手段为纸质(比例30%),终考手段纸质(比例70%)。
一、选择1.唐代传奇《莺莺传》的作者是(B)。
A.陈鸿B.元稹C.白行简D.白居易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文言小说的是(C)。
A.干宝《搜神记》B.袁枚《子不语》C.冯梦龙《古今小说》D.裴铡《传奇》3.下列作品在题材类型上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D)。
A.《封神演义》B.《杨家府演义》C.《三侠五义》D.《新列国志》4.十三妹是小说(B)的主要人物。
A.《三遂平妖传》B.《儿女英雄传》C.《好逑传》D.《醒世姻缘传》5.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D)的作品。
A.马致远B.康进之C.尚忠贤D.纪君祥6.下列作品中属于杂剧的是(D)。
A.方培成《雷峰塔》B.李玉《-捧雪》C.高明《琵琶记》D.郑光祖《倩女离魂》7.下列作品中出自《聊斋志异》是(B)。
A.《柳毅传》B.《席方平》C.《金玉奴棒打薄情郎》D.《碾玉观音》8.赵盼儿是元代杂剧(C)中的人物。
A.《望江亭》B.《拜月亭》C.《救风尘》D.《潇湘雨》9.《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D)的作品。
A.李宝嘉B.李海观C.李百川D.李汝珍10.讽刺统治者昏庸贪暴的小说《促织》出自古代小说集(D)。
A.《西京杂记》B.《阅微草堂笔记》C.《初刻拍案惊奇》D.《聊斋志异》二、填空11.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刘义庆召集门客编纂的《____》。
世说新语12.唐代作家____的传奇《霍小玉传》描写了妓女霍小玉和才子李益的爱情悲剧,被誉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
蒋防13.清代吴趼人的小说《____》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反映了日益殖民化的中国的溃烂不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4.《风筝误》是清代著名戏曲家____的代表作,作品综合运用各种巧合误会手法,体现了作者的喜剧美学追求。
李渔15.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著名唱段《夜奔》出自明代传奇《____》,作品写林冲与高俅的忠奸斗争,以及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浅析《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刘瑞书

收稿日期:2001-12-04作者简介:刘瑞书(1965—),女,河北省平山县人。
1997年毕业于河北师大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现任石家庄职工大学讲师。
第25卷 第2期2002年4月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V ol 125 N o 12Apr.2002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浅析《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刘瑞书(石家庄市职工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31)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情节,阐明了小说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情节安排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特点。
关键词:杜十娘;李甲;百宝箱;情节;有张有弛中图分类号:I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68752(2002)20220197203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朝小说家冯梦龙编撰的以男女恋爱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中最成功的一篇。
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写的是明代名妓杜十娘立志从良,却被她所钟爱的情人李甲出卖,心灰意冷,愤然投江自尽的故事。
但是,作者冯梦龙巧于布局谋篇,把情节安排得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小说的主人公杜十娘是一个美丽多情,聪明刚强的女子,生活中的不幸遭遇使她沦落风尘,成为强颜卖笑的妓女。
小说的开头描写了杜十娘的相貌:“生得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
”如此惊人的美貌,令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
因而杜十娘身价百倍,成了鸨母手中的摇钱树,但是,锦衣玉食的假象,灯红酒绿的生活也不能使聪明刚强的杜十娘自甘堕落。
她心中铭记自己这种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地位,鸨母的贪财无义,也使杜十娘饱尝了风月场中的虚伪冷酷,她热烈地向往着真挚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久有从良之志,并积极为日后从良准备资本。
然而,杜十娘所处的生活圈子非常狭小,与她交往的无非是挥金如土的浪子,附庸风雅的富商,装腔作势的官吏,他们都把杜十娘当作寻欢作乐的工具。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整理后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故事中不属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是( 干将莫邪)。
2. 蔡伯晴是戏曲名作(《琵琶记》)中的主要人物。
3. 李千金是元代杂剧( 《墙头马上》)的女主人公。
4. 小说《儒林外史》借着( .严贡生)这个形象表达了对披着科举功名外衣的乡绅的讽刺。
5. «狂鼓史渔阳三弄》是明代戏曲作家( 徐渭)的代表作。
6.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关汉卿的是( 《看钱奴》)。
7. 清代小说《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
8. 小说《封神演义》在题材类型上属于(神魔小说)。
9. 梁辰鱼的名作《洗纱记》是第一部用(昆山腔)演唱的的传奇,此后这种声腔几乎统治了曲坛。
10. 十三妹是小说( 《儿女英雄传》)的主要人物。
一、选择题1.李千金是戏曲(《墙头马上》)中塑造的一个带有市民女性特征的女性形象。
2.小说《海上花列传》在题材类型上属于(世情小说)。
3.下列作品中出自《聊斋志异》的是(《促织》)。
4.唐代(蒋防 )的传奇《霍小玉传》中描写了名妓霍小玉和才子李益的爱情悲剧。
5.下列故事中不属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是(干将莫邪)。
6.戏曲史上第一部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烷纱记》),作品借范蠢、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演绎吴越两国的兴亡。
7.侯方域和李香君是著名戏曲(《桃花扇》)中的人物,作品借他们悲欢离合的爱情表现了南明王朝的兴亡。
8.杂剧作家(郑光祖)的作品《倩女离魂》借肉体和灵魂的分离表现了礼教束缚下的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9.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择偶标准的变化,如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萃瑶琴就爱上了忠诚善良的小贩秦重。
1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小说家(.吴跻人)创作的带有自传性的作品。
一、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讲述干将莫邪故事的“三王墓”出自小说集(《搜神记》)。
2.下列杂剧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望江亭》 )。
3.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是(B.白行简 )。
品读经典:《诗》《老》《庄》选粹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交通大学

品读经典:《诗》《老》《庄》选粹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关关雎鸠”中“雎鸠”读作()答案:jū jiū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逑”的含义为()答案:配偶3.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相关的典故有()答案:琴挑文君4.诗经学者们认为《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的是以下哪位帝王的爱情故事()答案:周文王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运用了以下哪种艺术手法()答案:兴第一章测试1.“关关雎鸠”中“雎鸠”读作答案:jūjiū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逑”的含义为答案:配偶3.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相关的典故有答案:琴挑文君4.诗经学者们认为《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的是以下哪位帝王的爱情故事答案:周文王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运用了以下哪种艺术手法答案:兴第二章测试1.“我马虺隤”中“虺隤”的含义为答案:病2.“维以不永怀”中“维”的含义为答案:语气词3.以下选项中含义不同的一项为答案:陟4.朱熹认为该诗的主题为答案:后妃思念文王5.全篇运用了()的手法描述了妇人和征人彼此在无尽的思念和痛苦中等待的情景。
答案:赋第三章测试1.“野有死麕”中“麕”的含义为()答案:獐子2.“白茅包之”中“白茅”常常被应用于祭祀中。
答案:对3.“白茅纯束”中“纯”读作()答案:tún4.“无感我帨兮”中“帨”的含义为()答案:古代妇人随身携带用来清洁的佩巾5.《毛诗序》认为此诗的主题为“恶无礼”,是正风化的一首诗。
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邶风》十九篇诗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国的情况。
答案:卫2.()认为《静女》为“淫奔期会之诗”。
答案:朱熹3.“搔首踟蹰”中“踟蹰”的含义为()答案:徘徊,来回走动4.根据“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可知,《静女》中女主人公的身份更可能是()答案:女史5.“自牧归荑”中“归”的含义为()答案:通“馈”,赠送第五章测试1.《毛诗序》认为《柏舟》的主题为()答案:仁人不遇2.“耿耿不寐”中“耿耿”的含义为()答案:不安,戒惧3.“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中“茹”的含义为()答案:度、估计、猜测4.“薄言往愬”句中有()个语助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霍小玉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异同韩佳庆17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国古代士人生活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文人狎妓,在唐朝时已经非常的普遍且逐渐形成一股社会风气。
往往沾染风尘的女子多顾盼妖娆且才情撩人,风流才子、达官贵人,无论得意失意都要同妓女们饮酒消遣,因而有关风尘女子的诗歌笔文便多了起来,出现了很多以描写妓女的生活与爱情的作品,《霍小玉传》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篇作品。
本文主要分析比较这两篇作品的异同。
一、故事体裁唐传奇是唐代短篇文言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但也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人物传记等,例如《南安太守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
《霍小玉传》是《李娃传》、《莺莺传》后唐传奇发展的又一高峰。
作者蒋防,出身于蒋氏望族,年少聪慧,青年便颇有才情,但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他善诗文,而传奇《霍小玉传》则尤为著名,明代文学家胡应麟称赞其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则出自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编纂的“三言”——《喻世明言》、《警示通言》、《醒世恒言》中的《警示通言》。
该篇据说是冯梦龙根据文人宋懋澄的《负情侬传》改编而成,属于“拟话本”小说,拟话本和话本都是白话小说,不同的是拟话本成为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
无论是文言短篇的唐传奇还是白话短篇的拟话本小说,《霍小玉传》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题材上都是在讲述才子与妓女的爱情悲剧,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二、故事情节《霍小玉传》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整体故事情节非常的相似,都是才子与妓女相爱,但才子软弱,畏惧家长的威严和门第的差距,因而负心欺骗和抛弃一片痴心的恋人。
不同的是,《霍小玉》的情节相对简单,但发展曲折,《杜十娘》则是情节复杂,且更为波澜起伏。
在《霍小玉传》中,男主李益与女主霍小玉在鲍十一娘的介绍下相识,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生自以为巫山、洛浦不过也”。
可是“中宵之夜”,小玉却泪流不止,诉其心事,身为妓女,她敏感的体会到“极欢之际,不觉悲至”,李益感叹之余立下盟誓,悲喜交加中,霍小玉似乎可以松一口气。
“如此二岁,日夜相从”,可是“其后年春”,李益登科,二人即将分别,霍小玉又“离思萦怀”,半是试探又半是妥协的与李益许八年之期,李益感动之余再次立誓。
这又是一次又悲又喜的情节。
而后,李益负心,断绝音讯,霍小玉忧思成疾,再无笑颜。
故事发展到这里引入了一位侠士“黄衫客”,辗转将李益送到小玉家,“一家惊喜”,小玉本卧病在床,闻生至,似乎又有了一股生气,而后便是悲凉的哭诉与死别。
情节上起起落落,情绪上悲悲喜喜,霍小玉的痴情与李益的绝情形成强烈的对比,结局则令人叹息。
相比之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情节更是几经波折,伏笔设置巧妙又自然。
名妓杜十娘与才子李甲相识,“情投意合”,且杜十娘早有从良之意,见李甲忠诚志诚,“甚有心向他”。
但李甲“惧怕老爷”,此为两人爱情的一次曲折,但两人依旧海誓山盟。
而李甲钱财挥空后,老鸨企图逼迫两人断绝往来,此为两人爱情的再次曲折,但十娘用计巧定赎身条件,这是一次转机。
可李甲却“分毫无获”,好在十娘想出办法,并在柳遇春的帮助下,终于凑齐银子,鸨儿却似有悔意,未免不让人捏一把汗,十娘半是说理半是威胁,终得脱身。
但两人的爱情波折频起,“行至瓜洲”,风雪阻拦,盐商孙富作梗挑拨,李甲背叛十娘,百宝箱的秘密最终得以呈现,而悲剧也无法避免。
两人的爱情从几番波折到最终无可挽回以及百宝箱悬念的最终解开,这样的情节可谓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三、人物形象及塑造手法霍小玉和杜十娘所处的时代相隔百余年,可是她们的生活遭遇却那么的相似,她们都是教坊名妓,都是绝代佳人,霍小玉“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杜十娘“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
她们虽为风尘女子,却勇于追求爱情与自由。
霍小玉仰慕李益的才华,献出一片真心;杜十娘异性环绕,唯独倾心“忠厚志诚”的李甲。
霍小玉爱慕李益不掺杂质,为爱情倾其所有,夜半的哭泣、离别前的八年之约都是因为这个可怜的女子为了爱情而作的一次次的试探与妥协;杜十娘待李甲“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李甲“囊箧渐渐空虚”受到鸨儿怠慢,十娘却“真情相好”,见李甲“手头愈短,心头愈热”。
她不强求李甲立即领她入门,十分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父子天性,岂能终绝?既然仓卒难犯,不若与郎君于苏、杭胜地,权作浮居”。
但两人的性格则是完全不同,霍小玉温柔如水,对爱情义无反顾;杜十娘同样真心爱着李甲,但不同于小玉,十娘有自己的打算和心计,她早有从良之意,因此积蓄金银于百宝箱中,她能与鸨儿周旋,最终脱身,用赎金试探李甲,也是为了确定所托是否是良人,她的独立意识已经远远超过霍小玉。
面对感情的破灭,恋人的负心,两个姑娘都表现出了对负心郎的控诉和对封建制度的反抗。
霍小玉句句哀婉,哀叹年华永逝,哀叹无法奉养母亲,哀叹再也无法弹曲唱歌,“李君李君,今当永决,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句句悲愤沉痛,令人痛惜。
杜十娘的结局则更为悲壮震撼,在得知了李甲竟然为了“区区千金”背叛她,要将她卖给盐商孙富,她并未哀求李甲回心转意,也没有用百宝箱的财物去另谋生活,更没有委身于孙富,还见着李甲“欣欣似有喜色”,她的内心一定充满了酸楚与绝望,她想要的不多,惟愿和李甲真诚相待,可是李甲和孙富的交易实实在在的侮辱了她,也打破了她对从良后的生活的向往,于是她当众打开百宝箱,将金银财物扔进江中,痛骂孙富从中作梗,毁人姻缘,控诉李甲“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十娘一片真心,后抱箱跳入江中,“葬于江鱼之腹!”杜十娘之遭遇,着实令人扼腕叹息,她的死控诉了封建制度,突出了她的不妥协与反抗精神。
而两篇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也有所不同。
《霍小玉》多用对比和烘托表现人物,比如初介绍霍小玉时是通过鲍十一娘的话,“有一仙人”,这就直接烘托出霍小玉貌美如花令人惊为天人;再比如李益初次拜访小玉家,“庭间有四樱桃树;西北悬以鹦鹉笼”,这样的环境描写,引人对霍小玉产生无尽遐想;而霍小玉露面时,“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琼林玉树,想必定是美的“恍如神妃仙子”了。
而自从李益音讯全无后,霍小玉费尽金银寻巫打听,甚至将父亲留给自己的玉钗拿去典当,引出遇老玉工及之后的一番话:“贵人男女,失机落节,一至于此!我残年向尽,见此盛衰,不胜伤感。
”更加突出小玉的可怜境遇。
文中对比的手法就更为明显了,霍小玉的痴情与李益的负心,小玉守着李益的誓言无尽等待并,李益却为娶卢氏奔走还对小玉避而不见,单方面断绝音讯;小玉忧思过度,重病卧床,李益却积极筹备自己的婚礼;遥寄两人最初在一起时,李益发誓“粉身碎骨,誓不相舍”,而负心后狠心决绝,用尽手段不与小玉相见;李益的做法令长安中稍有知者皆怒其薄情。
无论是老玉工、延光公主还是风流之士、豪侠们都为小玉的痴情而感动,只有李益负心懦弱到冷血无情的地步。
通过对比,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分明、突出。
也为悲剧的结局定下了直接的因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塑造人物上也有相似的手法,而且更加侧重细节描写,例如十娘得以赎身后,与院中姐妹一一道别,临别之际,姐妹们“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
“十娘也不开看”,这一描写其实是百宝箱正式露面,作者此番描写也是利用细节设置悬念,十娘不告诉李甲,一方面是为了能继续试探李甲,另一方面她也是高估了自己与李甲之间的信任。
而在后文,十娘几次开箱,李甲都未窥箱中虚实,更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百宝箱的秘密渐渐浮出水面的同时,悲剧性也就愈为加重。
代表了十娘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寄托的百宝箱和十娘一起沉入江中,这番细节描写把十娘的形象烘托的完整、生动,栩栩如生。
四、悲剧源头霍小玉的悲剧结局直接原因是由于李益的软弱性格。
起初,李益自诩风流,爱霍小玉的容貌,并对她两次许下誓言,姑且相信他是真心的,但是这份真心太脆弱,太轻易屈服于家长与门第之下,李益得知“太夫人以与商量表妹卢氏,言约已定”,便“逡巡不敢辞让”,而后“以辜负盟约”而“欲断期望,”就此与霍小玉断绝联系,一句交待也没有,突出这个人物的背信弃义,而后为了娶卢氏女,李益“请假入城就亲”,却始终不肯去看霍小玉,大抵心中愧疚,愧疚过了便变得狠心起来,得知霍小玉忧思成疾,“终不肯往”,怪不得“风流之士,共感玉之多情;豪侠之伦,皆怒生之薄行”。
倘若李益能不轻易许下虚无缥缈的诺言,倘若能面见小玉据实相告,也许霍小玉就不会在妙龄时便抑郁而终,李益之负心和绝情令人不齿。
而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说霍小玉的悲剧结局其实主要归咎于封建门阀制度、封建家长制。
旧时女性地位底下,一定程度上沦为附属品,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没有真正独立的人权,更何况社会底层的风尘女子。
而李益的软弱与负心也是封建旧制度造就的,这是时代造就的悲剧。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更深的体现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不止同《霍小玉传》一样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对女子的侮辱与残害,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杜十娘》还进一步指出了当时金钱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明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金钱的作用与罪恶便在这部作品当中有所体现。
例如李甲为赎十娘需奔走借钱,而当时的社会又是“说着钱,便无缘”,在金钱面前,人情关系变得淡薄与无力。
而后文李甲因为惧怕门第与家族,不顾自己与十娘的情谊,竟然为了一千金卖掉了自己与十娘的爱情,令十娘痴心错负,在金钱面前,爱情与诚信同样那么虚弱。
真是“万种恩情,化为流水”。
霍小玉的结局是女性反抗意识的觉醒,而杜十娘的结局则更为悲壮、更为震撼,十娘用生命控诉了封建旧制对女性的侮辱,女性在礼教压迫下对生活的绝望,表现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霍小玉传》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不愧是在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极为著名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