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玉传
浅析《霍小玉传》的悲剧意蕴

浅析《霍小玉传》的悲剧意蕴《霍小玉传》讲述的是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悲剧。
新中进士的名门公子李益,在京候职期间,觅得才貌双全的霍小玉。
两人相爱相欢两载,益离京任职,分离前立下誓不相舍的誓言。
可是回到家中却从母命与高门卢氏女定下婚约,违了小玉之约,益自觉羞愧,避而不见小玉。
小玉忧思成疾,在一位豪士的帮助下,终与李益见上一面,痛斥李益一番后,气结而亡。
死后作祟李益妻妾,益三取不谐。
“艺术上的悲剧是现实生活中悲剧的反映和典型化”,①透过作品的悲剧意蕴我们能够看到它所折射出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悲剧。
小玉为爱情为梦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是无可非议的悲剧人物。
而李益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实现自己的诺言,葬送了别人的美好爱情,也葬送了自己的幸福婚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个悲剧人物。
体味其中的悲剧意蕴,有着深广的社会意义。
一、霍小玉之悲霍小玉从一上场开始,就在一步步演绎着她的悲剧人生,向读者昭示着冷酷的社会现实。
从小玉的出身与遭遇来看,小玉本是霍王小女,“王甚爱之”可父王刚一断气,就被兄弟扫地出门,只因她“出自贱庶”。
可见人情之冷漠。
母女无以生存,小玉竟沦落为了娼妓。
出身高门显贵,命运亦不过如此,贫民之孤儿寡母的命运就更难以想象了。
足见世态之炎凉!沦为娼妓,已为小玉的人生打上了悲剧的烙印,及至爱上“门族清华”的李益,这一悲剧的烙印就更加深重了。
且看作品是如何将悲剧步步向前推进的:“资质浓艳”,“事事过人”的小玉对爱情充满了希望,一心想寻求一位“格调相称”的“好儿郎”,而“少有才思”的才子李益正欲“思得佳偶,博求名妓”,在媒婆鲍十一娘的穿针引线下,二人一拍即合。
郎才女貌,二美相聚,这本是令人欣喜的事。
可就在这“极欢之际”,小玉却“不觉悲至”,道出了她内心的隐忧:“妾本倡家,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
”“良宵一刻值千金”,中宵之夜,小玉的内心却是如此的悲凉,头脑确是如此的清醒,哪里像是一个十六岁的风尘女子!“生闻之,不胜感叹”,读者听之,又何尝不悲不叹!悲剧继续向前推进着:李益的登科授职,使得两年的幸福生活很快终结。
霍小玉传(原文)

《霍小玉传》(唐·蒋防)唐代传奇小说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第。
其明年,拔萃,俟试於天官。
夏六月,至长安,舍於新昌里。
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先达丈人,翕然推伏。
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
长安有媒鲍十一娘者,故薛驸马家青衣也;折券从良,十馀年矣。
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
常受生诚托厚赂,意颇德之。
经数月,李方闲居舍之南亭。
申未间,忽闻扣门甚急,云是鲍十一娘至。
摄衣从之,迎问曰:「鲍卿今日何故忽然而来?」鲍笑曰:「苏姑子作好梦未?」有一仙人,谪在下界,不邀财货,但慕风流。
如此色目,共十郎相当矣。
」生闻之惊跃,神飞体轻,引鲍手且拜且谢曰:「一生作奴,死亦不惮。
」因问其名居。
鲍具说曰:「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
母曰净持。
即王之宠婢也。
王之初薨,诸弟兄以其出自贱庶,不甚收录。
因分与资财,遣居於外,易姓为郑氏,人亦不知其王女。
资质¤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
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某具说十郎。
他亦知有李十郎名字,非常欢惬。
住在胜业坊古寺曲,甫上车门宅是也。
以与他作期约。
明日午时,但至曲头觅桂子,即得矣。
」鲍既去,生便备行计。
遂令家僮秋鸿,於纵兄京兆参军尚公处假青骊驹,黄金勒。
其夕,生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
迟明,巾帻,引镜自照,惟惧不谐也。
徘徊之间,至於亭午。
遂命驾疾驱,直抵胜业。
至约之所,果见青衣立候,迎问曰:「莫是李十郎否?」即下马,令牵入屋底,急急所门。
见鲍果从内出来,遥笑曰:「何等儿郎,造次入此:」生调诮未毕,引入中门。
庭间有四樱桃树;西北悬一鹦鹉笼,见生入来,即语曰:「有人入来,急下帘者!」生本性雅淡,心犹疑惧,忽见鸟语,愕然不敢进。
逡巡,鲍引净持下阶相迎,延入对坐。
年可四十馀,绰约多姿,谈笑甚媚。
因谓生曰:「素闻十郎才调风流,今又见仪容雅秀,名下固无虚士。
霍小玉

《霍小玉传》霍小玉霍小玉霍小玉是一位有着闭月羞花之容貌的女子,文中这样写到:“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转盼精彩射人。
”她温柔、善良、痴情、单纯、敢爱敢恨、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一直希望能寻觅到一个品格情调都能相称的好郎君。
她在遇见士子李益后,就深深地爱上了他,生死相随,至死不渝。
一开始她也知道俩人的社会地位悬殊,由此对于爱情的要求也很渺小,只希望能和李郎相守8年的时光,而后由他另选门户相当的妙龄女子,自己则剪发披缁,遁入空门。
然而这么一个可怜的要求却未能如愿,赴官上任后的李郎背弃了小玉。
她变卖首饰,遍托亲友到处寻找李郎,在最终得知心上人移情别恋后,她丝毫不哀求,而是把对李郎深深的爱恋化为强烈的憎恨,在临死前她痛斥李郎的负心并立下了复仇的遗愿……她为了争取属于自己真正的爱情而下了很大的赌注,希望与李郎共度8年的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可惜最终她输得好惨,陪进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其实她一开始就知道在当时的社会,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深深禁锢着要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青年男女的思想,然而对爱情的忠贞执著让她无怨无悔地等待,期盼着李郎能信守诺言,遵守约定。
由此可见导致霍小玉悲剧的导火线,一方面是由于李郎的负心,再者她所从事的妓女职业也注定了她此生的悲惨命运。
霍小玉是一位自卑、有自知之明、认分的社会下层艺妓,同时又是一位对爱情充满渴求、执着、极端的女子,具有强烈的反抗报复意识。
,霍小玉是已故霍王之女,因是庶出,被遣出家门,生得姿颜秀丽,才艺双绝,因爱才,愿委身于在当时颇有才气的李十郎李益。
但从她夜会李益的大胆行为、自说“妾本娼家”看,她应该是一位假托名门的艺妓。
霍小玉本来是想嫁一个才子良人,但在李益委婉迂回后便不再提,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妾本娼家,自知非匹”,不敢强求于李益,只在欢爱之后流泪自怜,极度缺乏安全感,在李益写下承诺书后才安心。
两年后,李益将就职离去时,她说“君之此去,必就佳姻”,从这个“必”字就可以看出她并不相信李益对她的爱情,或者说她清醒地知道她的爱情之于李益永远比不上李益的前途。
《霍小玉传》原文翻译及阅读

《霍小玉传》原文翻译及阅读
《霍小玉传》,唐代传奇小说,略晚于《李娃传》、《莺莺传》,代表唐传奇发展的又一高峰。
小说叙述的是陇西书生李益和长安名妓霍小玉凄楚动人的爱情悲剧。
此书约作于元和四年(809)前后,作者蒋防,字子徵,义兴(今*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
【故事简介】
霍小玉系霍王府庶出,沦为艺妓,与名门出身的新进士李益相爱。
小玉担心自己身份低微,不能与李益长相厮守,李益以缣素书永不相负之盟约,“引谕山河,指诚日月”。
霍小玉遂和李益两年日夜相从,之后李益授郑县主簿,离别之时,小玉向李益请求八年相爱之期,李益再申皎日之誓,并答应八月来娶。
李益归家觐亲,其母已为他订下*族卢氏之女,李益惮与母亲严威,知必负小玉之盟,遂与小玉断绝书信及往来,并自秘行踪,断绝小玉想望。
小玉日夜悬想,多方赂遗亲知,打探李益消息,资财用尽,变卖妆奁。
“怀忧抱恨,终岁有余,羸弱空闺,遂成沉疾。
”终有一黄衫豪客携李益至小玉家,小玉历数自己的不幸和对方的负心,长恸数声而绝。
后李益因小玉冤魂作祟,三娶皆不谐,终生不得安宁。
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文章简析
• 小说共分六段:
• 第一段是媒婆介绍,道出小玉的身世、才貌和人品,造成读者强烈的 悬念;
• 第二段是见面和结合,于欢爱之中,显露出悲剧的先兆; • 第三段是离别之际,小玉提出自己的夙愿,突出小玉的善良,预示悲
剧即将到来; • 第四段写她从等待、寻访到绝望,以李益的冷酷,和小玉的痴情,形
饰的描写 • 五、严谨完整、波澜起伏的艺术结构
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 如写小玉和李益的诀别:“玉沉绵日久,转侧须人。忽闻生来,欻然自起, 更衣而出,恍若有神。遂与生相见,含怒凝视,不复有言,羸质娇姿,如不 胜致,时复掩袂,返顾李生。感物伤人,坐皆欷歔。”入席之后,“玉乃侧 身转面,斜视生良久,遂举杯酒”,怒斥李生。
文章小结
• 第一、进步深刻的主题,批判了礼教的爱情。 • 第二、暴露社会黑暗现象的作品 ,封建社会
都主张门当户对。 • 建议:结婚有风险,选夫需谨慎!!!
谢谢 观赏~
• 从艺术上来看,这些形象,都只是女主角的陪衬人物;他们的出现, 是为了突出小玉的善良多情,谴责李益的寡情负义。
采用烘托、对比手法
• 以小玉的纯情、痴情与李益的凉薄、忍苛形 成强烈的对比,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氛围;其 中霍小玉的痴情与李益的负心,其对比尤为 强烈,也烘托出李益负心郎的形象。这种对 比、烘托,对于塑造两个人物形象,起到了 很好的艺术效果。
擅长铺垫和陪衬
• 在《霍小玉传》中,女主角的出场,是颇具匠心的:先是鲍十一娘的 介绍,誉为谪在下界的“仙人”,称颂其“姿质浓艳,一生未见;高 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这样,不仅李益“唯惧 不谐”,连读者也急于一睹芳容。接着写李益求见:始则青衣候门, 继以鲍氏引入,鹦鹉报客,然后是霍母下阶相迎,最后才是小玉款款 而出。
霍小玉传的主要内容

霍小玉传一、引言霍小玉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她是贾宝玉的表妹,也是他的心上人。
霍小玉的形象在小说中被塑造得极其鲜活,她美丽聪慧、善解人意,同时也有着柔弱和脆弱的一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霍小玉传的主要内容。
二、背景故事霍小玉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大户人家,她父亲是清朝官员霍政权。
由于家庭背景和出身,霍小玉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
她聪明伶俐,天资聪颖,在文学、音乐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三、与贾宝玉相识在一个春天的午后,贾宝玉偶然遇见了霍小玉。
两人一见钟情,并且迅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们共同欣赏诗词、音乐,并且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和情感。
四、与贾母相识贾母是贾宝玉的外祖母,也是霍小玉的姨妈。
霍小玉与贾母关系亲密,她被贾母视为亲生孙女一样看待。
贾母非常喜欢霍小玉,经常在府中举办宴会和聚会,邀请她参加。
五、与其他人物的关系1.贾宝玉:霍小玉与贾宝玉是青梅竹马,两人相互倾心,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成婚。
2.薛宝钗:薛宝钗是另一个重要女性角色,她与霍小玉形成鲜明的对比。
薛宝钗温柔善良、深得众人喜爱,而霍小玉则更加独立自主、不拘小节。
3.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位女主角,她与霍小玉有着复杂的关系。
两人既是好友又是情敌,在感情和家族地位上存在竞争。
六、命运转折点尽管霍小玉聪明美丽,但她的命运却并不如意。
由于家族纷争和政治斗争,霍小玉被迫离开贾府,与贾宝玉分离。
这一离别成为了她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她命运的开始。
七、后续发展离开贾府后,霍小玉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难。
她以坚强的意志和智慧克服了各种困难,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和声望。
她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影响力的女性。
八、结局尽管霍小玉在外面闯荡多年,但她始终无法忘记贾宝玉。
最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两人再次相遇,并决定共度余生。
他们用真爱战胜了一切困难和阻碍。
九、总结霍小玉传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而精彩的故事线。
通过讲述霍小玉与贾宝玉之间的感情纠葛、家族纷争以及个人命运转折等情节,展现了一个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挣扎和奋斗。
霍小玉传

霍小玉与李益这桩爱情悲剧,正是风尘女子的血泪控诉。李益的负心寡情薄义固然使人生厌,造成悲剧根源的封建门阀制度更是令人痛恨。 批判李益的负心,在于他前后不一的感情态度,在于他以逃避来回应小玉的痴心,这段爱情,李益原可以选择更委婉的方式结束,小玉并不是个被爱情冲昏头,看不清现实的女人,若非如此,她就不会向李益提出共度八年的愿望;说李益无情,因为他对小玉这样卑微的希冀并非没有能力实现,由他之后迎娶歌妓营十一娘便可知,没道理可以娶回营十一娘,却不能陪伴小玉八年! 这段爱情,还透露出一个可悲的人性弱点:得之容易,舍之不难!李益对小玉,在爱情的天枰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他对美色的贪欲,促使他在当下可以与小玉海誓山盟,勾勒一个地老天荒、至死不渝的爱情远景;然物过境迁,誓言恰如南柯一梦。或许不能否定李益在说出那些甜言蜜语的时候,仍是有着几分真诚,只是霍小玉于他、一个贱民妓女的爱情,实在太容易得到,欢场之爱逢迎作戏尚可,两人之间再如何难分难舍,摆上现实的秤量,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一个歌女,不值得拥有大好前程的自己驻足,即使小玉渴望的,仅是八年相伴。会对小玉采取那样伤人的逃避态度,也该是李益对这段爱情游戏,已然生厌,尝鲜过的美色,总是会腻,小玉于他,终是定位在玩物而已。再加上李益的个性,贪求色欲以外,软弱又无主见,一旦到了必须面对社会现实,自然屈服于门阀制度与社会眼光;且观李益被迫带到小玉面前,小玉的一番血泪泣诉,读者看来为其动容,心伤垂泪哀叹,可李益的反应犹是十分麻木不仁,在此写李益的冷酷无情又更推上一层。 唐代社会,多有假托高门出身,用以哄抬身价的妓女,霍小玉就是其一。她生得美丽脱俗、资质艳绝,且有通解诗书之才,因此小玉虽明知自己的地位低下,依旧爱慕才子;但这并不代表她遗忘了门阀制度这项现实,她一个卑下的歌女,是不可能与才子长相厮守,所以她才萌生那看似较有可能达到的想愿;不料事实的打击,真不是她能想像得到,李郎离去前的声声保证,怎一别就成水中泡沫? 思念煎熬着这样一个对爱情倔强、执着,拥有热情与勇气的女子,小玉的早逝是必然,亦是李益无心的催化。社会给小玉寄予无限的同情,斥责李益的负心,其中黄杉客豪士的出现,为本文增添一抹浪漫色彩;黄杉客可谓社会舆论的化身,人民的希望。 本文最大败笔在于小玉的死后复仇。小玉的复仇,就算成功惩罚了李益本人,却也苦了数名无辜的女子,到头来,小玉报复的究竟是妒痴成性的李益?还是同为女子的李益之妻?后者真是何其无辜又可怜啊!她这样的报复,最终伤害的是受夫权压迫的不同阶层出身的妇女,而非李益。 霍小玉形象刻画的相当成功,她对李益的表白,每回读每回为之心悸;李益最后落得一个妒痴之名,终不得安息,这一切后果可说是他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黄杉客这角色,现身的真是又巧又新奇,实在教人读之拍案叫好。 《霍小玉传》是文人妓女生活的一面镜子。唐代的礼教较宋元为轻,官员、书生狎妓为常事。唐时妓女众多,尤以艺妓最富特色,不能以淫秽相看。但当时门阀制度严格,艺妓毕竟是社会最下层的被污辱的妇女,在与书生交往中,纵有真情,也多为悲剧告终。霍小玉正是封建门阀制度的牺牲品。 霍小玉本是霍王小女,因庶出而流落教坊。她美丽、纯洁、机敏、聪慧,敢爱敢恨,极具见识,更有强烈的反抗性格。初见李益时,“低鬟微笑、细语、初不肯”,“言叙温和,辞气宛媚。解罗衣之际,态有余妍,低帏昵枕,极尽欢爱”,可见其温婉娴淑、娇美可人无与伦比。小玉在欢娱中仍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流涕视生曰‘极欢之际,不觉悲至’”,流露出她内心的凄苦。在李益辞别之时,小玉已有不祥的预感;李益一去无消息,她忧思成疾,委顿床枕;黄衫客愤而挟李益来,小玉“掷杯于地,长恸号数声而绝”。足见她用情之深、用情之专。小玉虽为厉鬼,却给李益以惩罚,更见她勇敢坚强、爱憎分明的一面。 李益出生高贵,富有才华,但庸俗自私,虚浮不实。他“自矜风流,思得佳偶,博求名妓”;遇说小玉,“闻之惊跃,神飞体轻”、“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初见小玉,只觉“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以为巫山、洛浦不过也”,闻小玉身世之悲愿“粉身碎骨,誓不相舍”;相别之时“且愧且感”;然而,在议娶卢氏时却“逡巡不敢辞让”,对小玉“欲断其望,遥托亲故,不遣漏言”。他感情碎弱,屈从母命,对封建制度不敢有半点反抗,采取拖延蒙混的态度,背盟负义,绝情寡义,辜负了小玉一片痴情。李益之薄行惹众人之怒,被豪士奴仆抱持而入,受小玉痛斥,遭小玉冤魂报复,皆是咎由自取。诚然,李益背信弃义有其社会原因,揭露封建门阀制度的腐朽和黑暗,正是《霍小玉传》得以千古流传的原因所在。 《霍小玉传》故事情节完整,描写细腻,多处采用烘托、对比、映衬的写法,尤其是心理刻画十分成功,有强烈的生动情趣。霍小玉、李益的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是艺妓和望族子弟的典型代表。就连鲍十一娘、黄衫客的侠义和媒婆形象也都十分逼真,寥寥数语,便跃然纸上,充分展现了唐传奇的艺术魅力。至于化鬼一说所反映的唯心思想,我们就不能苛刻古人了 霍小玉的死讯传出后,长安街头有人传出这样的诗句: 一代名花付落茵,痴心枉自恋诗人; 何如嫁与黄衫客,白马芳郊共踏春。
霍小玉传故事梗概

霍小玉传故事梗概
霍小玉,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她从小就聪明伶俐,喜欢读书,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然而,由于家境贫困,她没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能在家务农和照顾家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霍小玉渐渐长大,她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她渴望改变
自己的命运,渴望走出这个小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现实却让她无法如愿。
一次偶然的机会,霍小玉遇到了一位来自城市的志愿者,她叫张婧。
张婧在山
村开展扶贫工作,看到了霍小玉的努力和聪明才智,决定帮助她实现梦想。
在张婧的帮助下,霍小玉顺利考入了城市的一所重点大学。
在大学里,她努力
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
她还加入了学生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筹款捐物。
毕业后,霍小玉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她在村
里开办了一家农业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带领村民们种植优质农产品,打开了致富的新渠道。
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为生计发愁,
孩子们也有了更好的教育条件。
霍小玉成为了村民们心目中的楷模,她的事迹被传颂开来,成为了当地的传奇。
霍小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农村女孩的成长与奋斗。
她用自己的努
力和智慧,改变了自己和家乡的命运,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榜样。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勇于追求,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4
2
二、唐传奇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 以寄笔端……”,“作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小说创作。 与六朝小说相比,唐传奇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①唐传奇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所丰富和扩大。
②小说结构上从六朝笔记小说“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有尾、 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较长故事。
• [41]数(shuo)巡:斟过几遍酒。
• [42]态有馀妍:犹如说长得够漂亮的。
• [43]巫山、洛浦:以古代两个恋爱神话,比喻男 女欢爱。巫山:宋玉《高唐赋》中叙楚怀王游高 唐曾在梦中与巫山女神欢会。洛浦:曹植《洛神 赋》中写在洛水边见到洛神的故事。
• [44]中宵:半夜。
2020/6/4
13
• [102]遣之:把她“休”掉,就是由男方主 动、片面地离婚。
• [103]蹔:同“暂”字。
• [104]浴斛:澡盆之类。
2020/6/4
22
• [105]周回封署:在周围贴上封条。
• [106]信州葛溪铁:信州,约辖今江西贵 溪以东,怀玉山以南地区,州治在今上 饶市。上饶葛溪铁精而工细,见《清异 录》。
2020/6/4
24
不幸的是,命运把她抛到了社会的底层。也可 以说她的沉沦是偶然所致,因为“出自贱庶”从封 建宗法制度来看,并不一定要沦落到社会下层。如 《红楼梦》中的探春,虽然庶出,依然不失为主子 的身份。小玉的不幸在于霍王死后,因为家庭内部 的原因,才“不甚收录”,“分与资财,遣居于 外”,沦入娼门,等待她的却是无法忍受的屈辱的 娼妓生活。个人命运的巨大落差,必然会在她的性 格深层形成某种巨大的张力。
吏部主持,所以下文说“俟试于天官”
(天官,吏部的别称,中央主管人事的官
2020/6/4
6
• [3] 门族清华:门第清显华贵。 • [4] 先达丈人:先达:有声望的显达的前
辈。丈人:老先生。
• [5] 翕然:一致地。 • [6] 自矜风调:自以为有风度、才情。 • [7] 驸马:官名,就是驸马都尉。皇帝的
宇,原为僧寺,后改尼寺,和胜业坊只隔 五六坊。
• [80]轻黄纻:淡黄色麻布。 • [81]胡雏:指卖身为奴的幼年胡人。 • [82]姻连外戚:和外地的人结为亲戚。
2020/6/4
19
• [83]觏( )止:遇见、相会。“止”,语助词。
• [84]清扬:本指人眉清目秀的样子,引伸作为对 人的敬词,犹言“尊容”。
• [19]霍王:名李元轨,唐高祖的儿子。武后垂拱
四年(688),因反武后被杀。此处是托,因为
距大历中有八、九十年了。
2020/6/4
9
• [20]不甚收录:不大理睬、不愿容纳。
• [21]胜业坊:长安里名,在兴庆宫西。曲: 唐时坊里的小街巷称“曲”。
• [22]甫上车门:刚进巷口第一个院门。
• [23]从兄:堂兄。
• [28]亭午:正午。 • [29]何等儿郎:犹如说什么样的人。 • [30]造次:随随便便、冒冒失失。 • [31]调诮:开玩笑,说俏皮话。 • [32]愕然:吃惊的样子。 • [33]绰约:姿态舒缓柔弱而优美的样子。
2020/6/4
11
• [34]名下固无虚士:指有学问的人,名副其 实,并不虚假。典出《陈书·姚察传》:姚 察聘周,刘臻问他关于《汉书》的疑问十 多条,他详为分析讲解,而且都有根据。 刘臻佩服地说:“名下固无虚士。”
③故事情节上,已从一般的风趣有致发展到叙述委婉曲折、 波澜埋伏的优美故事。这种写法,一直影响到后来《聊斋志异》 的创作。
④语言由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的优美文学语 言。
⑤表现手法由“记实”发展到“尽幻设语”,即有意识有目 的的进行虚构。
总之,我国小说发展至唐传奇,从内容题材、语言文字、情
节结构、创作方法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和进步,标志我国小说
霍小玉传
一、作者 二、唐传奇 三、课文详解 四、讨论
2020/6/4
1
一、作者
蒋防,生卒年不详,字征(一作子微),唐义兴(今 江苏宜兴)人。宪宗元和中(806—820)任右补阙,穆宗 长庆元年(821年)官翰林学士,三年加知制诰,四年贬汀 州刺吏。敬宗宝历初年(825年)改任连州刺史。文宗大和 二年(828年)改袁州刺史,大约卒于大和年内。著有《诗 集》一卷。传奇《霍小玉传》是他的成名之作,后收入宋人 李防所编《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七。另外,陈思《宝刻丛 编》卷十九载有蒋防之《连州放生池铭》一文,《全唐文》 卷七一九也有其《汨罗庙记》。
5
• [2] 拔萃:唐代科举及第,算有了“出
身”,取得做官的资格,但还要经过一定
的期限才可以选任为官,而且不一定都选
得上。如果想马上做官,可参加另一种考
试:试文三篇,叫做“宏词”;试判(撰
以判词,就是下文所指的“书判”)三条,
叫做“拔萃”。合格后就可以分发任用。
科举考试由礼部主持,这种任官考试却由
• [55]景慕:羡慕。
• [56]冢妇:正妻。
• [57]永委君心:永远放在你的心里。
• [58]壮室之秋:室:娶妻。三十岁时,古人
认为是娶妻的适当年龄,有“三十而娶”
的说法。 2020/6/4
15
• [59]剪发披缁:当尼姑的意思。缁:缁衣, 僧尼穿的黑色袈裟。
• [60]皎日之誓:皎日:白日。指着太阳发誓。 语出《诗经·王风·大车》:“谓予不信,有 皎日。”
盒子。
2•020[/69/49]发杀觜( ):是何等物待考,据《书影》2第1
• [100]驴驹媚:僧赞宁《物类相感志》: “凡驴驹初生,未堕地,口中有一物,如 肉,名媚。妇人带之能媚。”这是一种邪 说。
• [101]捶楚:鞭打。捶,用杖打击。楚,一 种四五尺高的小树,古人用这种树木做为 责罚子弟的扑具,后来就把打人的棍子叫 做楚。这里作动词用。
• [72]延光公主:一作延先公主,就是郜国公 主,唐肃宗的女儿。
• [73]明经:唐长考选制度,曾分为秀才、明 经、进士等科。由于诗赋取中的为进士, 由于儒家经义取中的为明经。
• [74]薪刍:柴米之类。
• [75]疾候沉绵:病得很沉重。
2020/6/4
18
• [76]惭耻忍割:忍痛舍弃,感到羞惭。 • [77]竟无因由:竟然找不到一个机会。 • [78]委顿:精神萎靡,无力支持的样子。 • [79]崇敬寺:唐代长安中区靖安坊的一座庙
• [85]妖姬:美姬。
• [86]輓:同“挽”字。
• [87]僶( )勉:勉强。“僶”,同黾字。
• [88]欻( )然:忽然。
• [89]如不胜致:形容弱不禁风,怯生生的样子。 致,意态。
• [90]酬地:浇洒地上。
• [91]征痛黄泉:造成含恨而死的痛苦。
2020/6/4
20
• [92]为之缟素:为她服丧带孝。“缟素”,白衣 服,指丧服。
女婿照例授此官职,是一种虚衔。
• [8] 青衣:婢女。古时以青衣为“贱者” • 的服装,因而称婢女为“青衣”。
2020/6/4
7
• [9]折券从良:赎身获得自由,嫁人为妻,不再 做人家的奴隶了。“券”,指卖身契一类的文 件。“折券”,毁弃了卖身契。正式成家叫从 良。
• [10] 性便(pian)辟:口才流利,善于迎逢。
• [93]繐帷:停放棺材的灵帐。 • [94]衤盍裆:唐时妇女穿的一种外袍、长衣。 • [95]帔子:唐时妇女披于肩背的一种纱巾,长的
称“披帛”,短的称“帔子”。亦可视为今之斗 蓬。
• [96]御宿原:在长安城南,是古时埋葬死者的地 方。
• [97]无聊生:愁闷,毫无生趣的样子。 • [98]斑犀钿花合子:杂色犀牛角雕成的嵌金花的
2020/6/4
23
霍小玉形象分析
1.霍小玉是一个沉沦在社会底层的妓女,但她有 着特殊的生活经历。
这种经历,同她的性格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她 本是王府的千金小姐,只因“出自贱庶”,所以霍王死 后与母亲一同被赶出王府,沦入娼门。霍王在世之时, 她颇受宠爱,及笄之时,犹令玉工替她作钗,且酬玉工万 钱。离开王府时业已成人,她不但美丽绝伦,聪慧无比, 而且“音乐诗书,无不通解”,因而被“追风挟策,推为 渠帅”的媒婆鲍十一娘惊为“天人”。高贵的出身, 较好的文化教养,天赋的优越条件……可以说她具备 了一个少女所能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
• [45]女萝:就是松萝,一种丝状的植物,多攀附 在别的树上生长。封建时代,认为妇要倚靠男子 生活,因而就以女萝比喻女子的身分,是夫权意 识的反映。
• [46]秋扇见捐:捐:弃置。秋凉时,扇子就不用 了,因而以此喻妇女因年老色衰为男子所抛弃。 典出汉代班倢伃《怨歌行》。
• [47]褰( )幄:褰:揭起、拉起。幄:帐幕。
2020/6/4
4
课文详析
• 大历〔大历〕唐代宗李豫的年号(766—
779)。中,陇西李生名益,〔李生名益〕
李益(约749—约827),字君虞,陇西
姑臧(现在甘肃武威)人。曾中进士,
长于诗歌,与李贺齐名。他年轻时多猜
忌,对妻妾防范很严,当时传说他有
“妒病”。这篇小说据说是根据有关的
传闻写成的。
2020/6/4
• [35]拙教训:没有受到好的教育。 • [36]不意顾盼:没有想到承蒙看 • 得起、看中了。 • [37] 閤(ge)子:旁边的小门。
2020/6/4
12
• [38]“开帘”二名,见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 曙诗》。
• [39]低鬟:低头,形容少女羞涩的样子。“鬟”, 妇女的发髻。
• [40]见面不如闻名:下文“才子”指闻名,“貌” 指见面,此处似应作“闻名不如见面”。
• [68]寄附铺:也称“柜房”,唐时多设在西市, 是一种代人保管或出售珍贵物品的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