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的总结三篇

【导语】民族精神是⼀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所孕育⽽成的精神样态。
它是种族、⾎统、⽣活习俗、历史⽂化、哲学思想等等所熏陶、融汇⽽成的⽂化慧命,也可说是⼀个民族的内在⼼态。
以下是整理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的总结三篇,欢迎阅读!【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的总结 我校围绕“爱我中华,兴我国防”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进⾏爱国爱家的教育,弘扬民族⽂化,培育民族精神,收到可喜效果。
先将我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学校依照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制定“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计划。
2、布置各班级根据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多途径、多⽅法地对全体少先队员进⾏爱国主义教育。
学⽣以假⽇⼩队的形式开展参观罗盛教纪念馆、洋溪“万⼈堆“等教育基地,搜集查找交流有关抗⽇战争的相关知识资料的活动,阅读或收看有关的书籍和电视节⽬,了解抗⽇战争的历史,并写下读后感或观后感。
3、组织各年级学⽣参加“传承郑和精神”的征⽂活动。
学⽣通过上、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法,了解郑和航海的经历,感悟郑和精神。
4、开学后,组织低年级各班开展“抗⽇故事会”班会活动,以说故事的⽅式交流英雄们的事迹。
组织⾼年级各班利⽤周五的班会时间交流读后感,评选出优秀作品,上交⼤队部。
5、以⼴播站为途径,向全校学⽣介绍英雄少年的故事,宣传他们的英勇事迹,给学⽣树⽴学习的榜样。
6、通过学校的宣传橱窗,展览假期学⽣搜集的有关抗⽇战争的⽂字、图⽚资料,对学⽣进⾏勿忘国耻、建设国防的教育。
7、利⽤国防教育⽇和“国旗下讲话”的时间,对学⽣进⾏国防教育。
教育学⽣从⼩⽴志建国防、从⼩热爱和平。
8、我校召开了“爱我祖国、爱我家乡”主题会,各班按照要求,以合唱、舞蹈、朗诵、武术、⼩品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在筹备、排练节⽬的过程中,全校师⽣全⼒以赴、全情投⼊,节⽬质量较⾼,演出很成功。
本次活动还有许多⽋缺之处,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活动中做得更好。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一)民族精神的内涵应随时代发展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需要随时代而不断丰富、发展。
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
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铸就了民族精神宽广的兼容胸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吸纳了许多外来文明、外来民族的东西,它不但没有停滞和退后,反而进一步强大和壮实。
民族精神应该是个开放的体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同时又不保守,不拒绝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大厦。
否则,拘泥于传统,机械地保持其原始内容和表现形式,不仅不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实质上是抛弃民族精神、背离民族精神。
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新课题。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内涵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培育。
时代发展潮流是培养民族精神的坐标,也是拓展民族精神的动力。
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在这一主题下,要求我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更要培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求强求富的民族精神,以去除传统的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旧习,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加快国家的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进入21世纪,时代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扑面而来,大国之间的科技、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
这些时代发展的新特点,要求民族精神的内涵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包括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等民族精神,以使民族精神富有时代气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之魂。 ------民族精神的地位
2、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 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 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 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该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 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描绘了“九·一八”以后,中华儿女英勇 抗击日本侵略者,捍卫祖国大好河山的历 史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热爱的强烈的 爱国主义情感,也歌颂了为争取民族独立 不惜牺牲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发展 传承
4、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 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一、民族魂——踏寻先烈足迹
历史的车轮带我们滚滚驶入新世纪,我们依然难 以忘怀那些对中华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烈们。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 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提问: 1、你能踏寻先烈走过的足迹,说说那些对中华民 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烈和他们光辉的事迹吗? 2、鲁迅说“…,就是中国的脊梁”你如何理解这 句话?
匹夫有责”都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但“中国脊梁” 并非只有英雄人物,千千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 华儿女,都是民族的脊梁:当中华民族遭到侵略和欺凌 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 梁,如洪秀全、孙中山等等;为保卫祖国,无数远离自 己的父母而守卫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中国的脊 梁,;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 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中国的脊梁;坚守自己的岗位, 奋力并搏的工人,是中国的脊梁;千千万万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中国的脊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知识梳理 中考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3)新时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保持团结一致、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①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②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支柱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③先进文化的特点: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⑤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就教育。
4,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5.,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3)必须充分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4)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增添新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民族精神。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特此组织一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3. 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内容1. 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2. 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特点3. 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4. 传承民族精神,做合格公民5. 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讨论、互动等形式进行教学。
2. 结合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引发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 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传承民族精神,做合格公民”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4.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5.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意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将感悟写成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心得体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传承情况。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民族风情展示活动,让学生通过舞蹈、歌唱、朗诵等形式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2. 开展“民族精神故事会”,邀请学生讲述身边涌现出的具有民族精神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举办“传承民族文化,共筑民族梦想”主题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效果评估1. 通过学生的心得体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传承情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6篇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6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丰富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教育青少年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现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实施方案:二、活动领导小组:组长:__校长副组长:__(副校长)成员:__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团委三、活动时间:20__年9月__日-__日具体方案如下:四、活动内容1、20__年9月__日下午开学典礼上,首先请求新江校长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发表讲话,其次,校团委和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新昌人”的倡议,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
2、9月__日在班主任会议上进行再次动员,明确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以及要求。
3、9月__日,各班召开班会,制定本班本学期活动计划(各班主任负责,于周一上午上交团委)4、9月__日早晨举行升旗仪式,初__班的学生代表进行了《爱祖国,爱__》的国旗下讲话。
5、9月__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各班进行收集能体现爱国主义的名言比赛。
6、9月__日-__日(周一-周五),全校各班出一期黑板报、设计一期广播节目,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7、9月__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全校各班进行奥运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启发学生学习和发扬奥运健儿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民族自豪感。
8、9月__日(周一)早晨,初__班学生代表进行《爱__,做一位文明学生》国旗下讲话。
9、9月__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全校各班分年段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会课活动比赛,通过歌曲传唱、故事演讲、小品表演、畅谈体会、诗歌朗诵、哑剧哑谜等形式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每一位学生心灵都受到一次有力的震撼。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和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
通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我们旨在提高人们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共同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繁荣的社会。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1. 举办民族文化展览组织全国各地的民族文化单位和个人参与到民族文化展览中,展示民族风情、传统工艺、特色饮食、民族音乐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通过展览,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魅力和特色,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同感。
2. 举办民族音乐舞蹈演出邀请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团体参与演出,展示不同民族的音乐和舞蹈艺术。
通过演出,向观众展示不同民族的艺术风采和精神内涵,提升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激发民族文化创作的热情。
3. 开展民族教育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对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宗教等进行讲座和培训,提高人们对各个民族的了解和认知。
同时,在学校和社区开展民族传统知识教育,让年轻一代了解和传承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4. 举办民族体育竞赛通过组织民族体育竞赛,加强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比如,举办民族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田径赛等项目,让各民族的运动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为全国民族团结健身事业作出贡献。
5. 进行民族文化展示走进基层,组织各民族的文艺团体到农村和偏远地区进行文化演出和展示。
通过这种形式,让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居民了解和接触到多样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和融合意识。
6. 开展民族艺术交流活动邀请各个民族的艺术家参加交流活动,共同创作民族艺术作品。
例如,举办联合创作展览、音乐会等,在艺术交流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7.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活动、“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特色、风貌和形象,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该活动方案的主要内容、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开展。
一、活动方案的主要内容1.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对人们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例如,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比赛、文化产业研讨会、民族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现场展示和比赛活动等等。
2. 民族历史的宣传普及:民族历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
有必要积极开展民族历史的宣传普及工作,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了解自己的民族精神。
3. 弘扬和培育优秀人才:民族精神的传承需要优秀人才,因此,要积极发掘和培养民族精神的优秀人才。
例如,开展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工程,在传承民族精神的过程中,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4. 民族文化活动推广:推广民族文化活动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可以开展包括展览、演出、博览会、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来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二、活动方案的重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弘扬民族精神是弘扬国情,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其次,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民族精神的传承面临着天然和文化上的危机。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传统的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民族意识。
同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可以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推广民族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激发民众的文化兴趣,也可以为固定文化产业的基础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潜在弥合经济鸿沟。
三、活动方案的开展方式1. 多方平台合力开展:实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合力,例如,民间团体、文化机构工作、高等院校等均可作为活动的合作方,共同推动活动的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课题: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材分析:
本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通过前面学习已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爱我中华,从何唤起学生这种爱国之情?本课从灿烂的中华文化入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能力目标: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美德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了解中华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难点:
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教学方法:
1 / 6
和谐教育、师生互动、多媒体演示学生分析:
通过初二的学习,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中华文化的特点缺乏了解。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活动一:
列举学生身边的一些中华文化的现象,直接导入课题:
灿烂的中华文化。
活动二:
观看 2008 年奥运宣传片。
提问:
片中;有哪些独特的中华文化。
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个感性认识,拉近学生与中华文化距离。
活动三:
学生从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方面列举例子。
从内容上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四:
让学生畅所欲言:
2008 奥运会会徽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形与意的统一,与西方写实很大不同)。
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五:
---------------------------------------------------------------最新资料推荐------------------------------------------------------ 观看 flash《汉字的演变》,探讨研究生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点及其原因。
让学生用形象、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掌握知识点。
活动六:
复习《乡愁》,利用乡愁这一诗歌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活动七:
学生完成 P66 练习。
知道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和今天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和谐社会相吻合。
活动八:
1、讲出 P66 三个历史故事反映的传统美德,结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2、完成 P67 练习。
3、列举感动中国的人物例子。
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感受传统美德。
活动九:
1、完成练习:
古今传统美德的对比。
2、阅读 P67南京路上好八连例子感受与时俱进的传统美德。
3 / 6
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知识点。
最后,归纳总结。
1、课题: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学目标:
懂得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了解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懂得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在不断得丰富和发展。
能力目标:
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培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愿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最新资料推荐------------------------------------------------------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
难点:
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活动一:
学生阅读 P68 鲁迅的一段话。
提问:
你认为鲁迅提到的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引出课题: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活动二: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提问:
你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包含哪些内容?在学生的发言中归纳总结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含义。
活动三:
学生齐声朗读 P68《我用残损的手掌》。
提问: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让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理解,特别是对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的理解。
(结合 P69 的相关联接)活动四:
5 / 6
学生阅读课本 P6869。
提问:
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或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 P68(一)、 P69(末)。
让学生清楚、准确掌握民族精神的作用。
活动五:
完成 P70 练习一,你能说说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除了长征精神之外,还有哪些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表现?其中哪些精神是新时代的表现?让学生对民族精神有感性的理解,更好的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
活动六:
学生完成 P71 练习一。
提问:
由这一事例,请你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继承民族精神?最后,归纳总结。
课后练习: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4、列举几例新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
5、我们应怎样传承民族精神?广州市天河区泰安中学初三备课组杜锡懿张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