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假言命题的推理方法及技巧

合集下载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考察考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常见的经典题型和有效的解题思路,对于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一、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表达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不是勤奋的”。

解题思路:1、对当关系:要清楚“所有是”与“有的非”、“所有非”与“有的是”之间的矛盾关系;“所有是”与“所有非”的反对关系;“有的是”与“有的非”的下反对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可以快速判断真假。

2、换位推理:比如“有的 A 是B”可以换位为“有的 B 是A”,但“所有 A 是B”换位后只能是“有的 B 是A”。

例题:已知“所有的玫瑰花都是带刺的”,以下哪项必然为假?A 有的玫瑰花不带刺B 有的带刺的是玫瑰花C 所有不带刺的都不是玫瑰花D 有的带刺的不是玫瑰花解析:因为已知“所有的玫瑰花都是带刺的”,所以其矛盾命题“有的玫瑰花不带刺”必然为假,答案选 A。

二、联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表示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

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解题思路:1、全真则真:只有当联言支全部为真时,整个联言命题才为真。

2、一假则假:只要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

例题:如果说“小李会英语并且会法语”这个命题为假,那么以下各项中为真的是:A 小李会英语但不会法语B 小李不会英语也不会法语C 小李要么不会英语,要么不会法语D 小李不会英语或者不会法语解析:因为“小李会英语并且会法语”为假,根据联言命题一假则假的原则,可知小李不会英语或者不会法语,答案选 D。

三、选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比如“小明或者喜欢数学,或者喜欢语文”。

解题思路: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不相容选言命题,比如“要么今天下雨,要么今天晴天”。

解题思路: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整个命题为真。

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

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

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欢迎阅读。

方法一:矛盾法。

矛盾关系是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的考点,这需要大家能够了解每种命题的矛盾关系及矛盾定义。

知识点:所有非与有些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

例题:某公司发生一起贪污案,在对所有可能涉案人员进行排查后,四位审计人员各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人都没有贪污。

乙:张经理没有贪污。

丙: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

丁:有的人没有贪污。

如果四位审计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断定属实,那么下列哪项是真的?A.甲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B.丙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C.丙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D.丁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答案】C。

解析:甲的话“所有人都没有贪污”和丙的话“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即“有些人贪污了”之间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

所以,真话必在甲和丙之间,则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假话。

由乙的话假,可知张经理贪污了;由丁的话假,可知所有人都贪污了。

所以,丙的话一定真,而甲的话一定假。

故答案选C。

方法二:反对法。

反对关系是直言命题的考点。

知识点:所有是和所有非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

例题: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上述断定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A.有些职员是中国国籍B.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C.有些职员不是英国国籍D.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答案】D。

解析:(1)和(2)是上反对关系,不能同真,至少有一假。

已知结论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3)一定为真,进而可以推知(2)为假,(1)为真。

由此可推知D项为真。

方法三:代入排除法在解决真假话问题时,如果题干中没有矛盾关系及反对关系,但是题干限定了真话或者假话的个数;同时选项对应信息全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把选项带入题干的形式进行解题。

例题:宋江、林冲和武松各自买了一辆汽车,分别是宝马、奥迪和陆虎。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

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假⾔命题1.如果那么(前推后):肯前肯后,否后否前2.只有才(后推前):肯前肯后,否后否前⼆、联⾔命题1. A且B为真,则AB均为真2. A且B为假,则AB⾄少⼀个为假三、选⾔命题1. A或B为真,则AB⾄少⼀个为真2. A或B为假,则AB均为假3.不相容选⾔命题:要么A真B假,要么A假B真四、三个定理1.逆否定理:A推B è -B 推 –A2.摩根定理:1) - (A或B) = -A 且 -B2) - (A且B) = -A 或 –B3.鲁滨逊定理: - (A 推 B) = A 且 -B五、集合推理1.四个基本1)所有A都是B 》A推B2)所有A都不是B 》A推-B3)有的A是B 》有的A推B4)有的A不是B 》有的A推-B2.三个换位1)所有A都是B 》有的B是A2)所有A都不是B 》所有B都不是A3)有的A是B 》有的B是A4)有的A不是B 》不能换位3.两个推出1)所有A都是B 》某个A是B 》有的A是B2)所有A都不是B 》某个A不是B 》有的A不是B4.⼀个递推1) A 推 B ,所有B 推 C 》A推C六、模态命题1.并⾮可能 = 必然不2.并⾮所有 = 有的不3.移动否定词,所有变有的,有的变所有,可能变必然,必然变可能七、真假推理1.⽭盾关系1)某个是和某个不是2)所有的A都是B和有的A不是B3)所有的A都不是B和有的A是B4) A推B和A且-B5) A且B和-A或-B6) A或B和-A且-B2.反对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和所有的A都是B2)有的A是B和有的A不是B3.包容关系所有都是(不是)》某个是(不是)》有些是(不是)A且B 》 A(B)》 A或B⼋、四个原则1.话题⼀致原则2.整体优先原则3.可能优先原则4.敏感词汇原则九、七种逻辑关系1.对应关系2.条件关系3.属性关系4.全同关系5.并列关系6.包容关系7.交叉关系更多精彩,关注秋风!。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一、常见关联词及关键词的推理形式假言命题常常涉及一些关联词或者关键词,当出现了这些关联词或关键词的时候,我们要去找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样才能写出一个正确的推理形式来。

1.关联词(1)如果A,那么B;若A,则B;只要A,就B;要想A,就必须B(AB)(2)只有A,才B(BA)(3)除非A,否则B(非BA;非AB)2.关键词A是B的充分条件(AB)B的充分条件是A(AB)A是B的必要条件(BA)B的必要条件是A(BA)A是B的前提(重要条件、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缺一不可的)(BA)二、假言命题中涉及真假话问题当假言命题涉及真假话问题的时候,要去找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假言命题(AB)的矛盾命题写成(A且非B)。

矛盾是一真一假,根据矛盾的这个特性去解决真假话问题。

【例题】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C.矿工1的断定为真D.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将四人说的话,用简单的逻辑形式表示出来:值班主任:操作问题矿工1:违反安全规程且非操作问题矿工2:操作问题违反安全规程安全员:操作问题且非违反安全规程由此可知,矿工2和安全员所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

由于题干说“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因此值班主任和矿工1的话均为假话。

值班主任的话为假,可以推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矿工1的话为假,可以得出“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由于安全员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它要为真必须两个联言肢都为真,因此安全员的话为假。

那么矿工2的断定就为真。

行测假言命题的推理方法及技巧

行测假言命题的推理方法及技巧

首先教大家如何辨别一道题目是否在考察假言命题推理这个考点。

辨别一个句子是否是假言命题首要最简单的方法是是看一些句子是否有逻辑连接词:如果……那么……、只有……才……、……必须……、因为……所以……、除非……否则……,等关联词都是考试中常见的逻辑连接词。

但是有的题干中并找不到逻辑连接词,我们该怎么办?就一定不是假言命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在越来越多的题目都善于伪装自己,并不出现具体的连接词,但是其实是可以转化成假言命题进行解答的。

例如,A是B必不可少的条件/A是B不可或缺的条件/A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类的都可以转化成一个假言命题,只要分清出谁在前谁在后就可以。

初次之外一般是前推后。

例题,2012年国家的一道题目的题干就是“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

再解答题目的时候就首先可以转化成只有有大量资本支持,发展中国家才能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和只有有高储蓄率,才能获得大量资本”。

继续解题就可以了。

【推理规则】只要知道一道题目是考查复言命题推理的题目,那么解答它就显得很简单了。

对于假言命题考生只需要记住一个推理规则: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考生只需要记住一个规则即可。

在做题的时候尽可以将题干中的假言命题都转换成一种。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做题习惯,选择都转换成哪种命题。

一般地,均转化成前推后的形式比较符合大多数考生的思考习惯,因为前推后是正着进行推理。

例如,如果A,那么B,其逻辑关系即为A→B;而只有A,才B,其逻辑关系则为A ←B(即B→A)。

考生们在假言命题逻辑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别。

【例题】(2011年国家114)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试题分析】题干包含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行测答题技巧:假言命题的解题方法

行测答题技巧:假言命题的解题方法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行测答题技巧:假言命题的解题方法推荐阅读:行测答题技巧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2013事业单位招聘在大家遇到假言命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在匆忙之中选择了一个“差不多、靠谱”的选项,事实上,这种题目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它的做题思路较单一,掌握了其推理规则之后有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假言命题的解题方法。

一、形式是A→B,意思是有A必有B,但是没有A未必有B,其推理规则有下述几条:1. A→B,则非B能推出非A;(逆否命题)2. A→B,则A且非B不成立;(矛盾命题)3. A→B,则非A不一定推出B;4. A→B,则B不一定推出A。

二、当然,这里还要明确几点,什么是A,什么是B:前→后:如果……那么……只要……就……要想……必须……后→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下面中公教育王长旭老师,以例题在给大家做一说明: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例1.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D.如果涨幅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也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根据题干的条件可知其推理关系是: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涨幅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A项属于上面的第4条特征,不能说明经济是否稳定增长;B项属于第3条特征,不能说明对该国经济是否有负面影响;C项属于上文的第1条特征,属于逆否命题;D项属于上面的第2条特征,必然为假。

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做题时首先根据关联词辨认出来这属于假言命题的习题,再根据关联词找出正确的推出关系,再运用推理规则即可。

山东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假言命题的答题技巧

山东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假言命题的答题技巧

山东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假言命题的答题技巧一.含义1.假言命题:假设状态下,判断两支命题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2.条件关系:充分条件:有它就行,没它不一定不行必要条件:有它不一定行,没它一定不行【例子】“精通英语”与“认识26个字母”,精通英语发生,认识26个字母就一定发生,所以精通英语是认识26个字母的充分条件,认识26个字母不发生,精通英语就一定不发生,所以认识26个字母是精通英语的必要条件。

总结: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成对出现。

3.推出关系:在所有的情况下,如果命题A成立,命题B必然成立,那么命题A推出命题B。

表达式:AB二.三者之间的关系1.推出关系与条件关系:推出关系联结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题干中常见的语句:A是B的充分条件;A是B的必要条件;A是B 的前提/基础/根源。

2.假言命题与条件关系:假言命题是判断条件关系的命题假言命题的分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注:先表述哪个条件即为哪个条件的假言命题题干常见的语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要想......必须......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才......除非......否则不......3.假言命题与推出关系:假言命题描述推出关系小结:给出条件关系,能写出它的推出关系,能用假言命题进行表述;给出假言命题的表述,能判断出它的条件关系,写出推出关系;给出推出关系,能判断它的条件关系,能用假言命题进行表述。

三.能力训练根据下列命题的描述,写出推出关系。

1.只有感受过风雨,才有挑战下一次风雨的经验和信心。

推出关系为经验和信心感受过风雨。

中公解析:只有......才......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所以感受过风雨为必要条件,经验和信心为充分条件,写成推出关系应为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即经验和信心感受过风雨。

2.有信仰是心灵自由的基础。

推出关系为心灵自由有信仰解析:题干给出条件关系,可判断出有信仰为必要条件,心灵自由即为充分条件,写成推出关系应为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即心灵自由有信仰。

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到底如何推

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到底如何推

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到底如何推各位小伙伴,在行测考试中有一类让人头疼的题型,假言命题。

但这类题目只是看起来很难,实际上还是有巧解方法的。

那我们怎么才能准确的判断出哪项能由题干推出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呢?关键点在于要找到假言命题中的推出关系,而推出关系我们可以借助联结词来确定。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常见的联结词,假言命题的联结词总共分为两大类:1.前推后:如果……那么……,只要……就……,为了……一定……,凡是……都……,想要……必须…,就,则。

2.后推前:只有……才……,不……不……,除非……否则不……。

通过联结词我们可以快速判断题干的推出关系,接下来我们还需了解一下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

这两种情况分别指当肯定了题干推出关系的前件则可以肯定其后件,否定了题干推出关系的后件则可以否定其前件。

如果选项的推理形式符合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即可判定可由题干推出。

接下来我们用一道例题来切实感受一下。

例题只有找准工作的短板,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

下列哪项推不出来?A.如果找不准工作的短板,就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B.除非找准工作的短板,否则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C.只要找准了工作的短板,就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D.如果补齐了工作中的短板,就能找准工作中的短板【答案】C【解析】题干中联结词为:只有……才……,所以题干命题的推出关系为后推前:“补齐工作中的短板⇒找准工作的短板”。

A项为“不找准工作的短板⇒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满足否后推否前可以推出。

B、D 项均为“补齐工作中的短板⇒找准工作的短板”,满足肯前推肯后可以推出。

C项为“找准工作中的短板⇒补齐工作的短板”是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与推理规则不符。

故本题选C。

通过上述题目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努力固然重要,但是针对不同题目我们要选择更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遇到类似题目我们可以先利用联结词确定题干的推出关系,再结合推理规则准确判断。

希望大家了解技巧之后还是要多加练习,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教大家如何辨别一道题目是否在考察假言命题推理这个考点。

辨别一个句子是否是假言命题首要最简单的方法是是看一些句子是否有逻辑连接词:如果……那么……、只有……才……、……必须……、因为……所以……、除非……否则……,等关联词都是考试中常见的逻辑连接词。

但是有的题干中并找不到逻辑连接词,我们该怎么办?就一定不是假言命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在越来越多的题目都善于伪装自己,并不出现具体的连接词,但是其实是可以转化成假言命题进行解答的。

例如,A是B必不可少的条件/A是B不可或缺的条件/A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类的都可以转化成一个假言命题,只要分清出谁在前谁在后就可以。

初次之外一般是前推后。

例题,2012年国家的一道题目的题干就是“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

再解答题目的时候就首先可以转化成只有有大量资本支持,发展中国家才能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和只有有高储蓄率,才能获得大量资本”。

继续解题就可以了。

【推理规则】
只要知道一道题目是考查复言命题推理的题目,那么解答它就显得很简单了。

对于假言命题考生只需要记住一个推理规则: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考生只需要记住一个规则即可。

在做题的时候尽可以将题干中的假言命题都转换成一种。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做题习惯,选择都转换成哪种命题。

一般地,均转化成前推后的形式比较符合大多数考生的思考习惯,因为前推后是正着进行推理。

例如,如果A,那么B,其逻辑关系即为A→B;而只有A,才B,其逻辑关系则为A ←B(即B→A)。

考生们在假言命题逻辑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别。

【例题】(2011年国家114)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
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试题分析】题干包含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题干的逻辑关系为: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②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中公解析】A项根据条件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错误;B 项根据条件②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C项根据条件①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正确;D项根据条件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

因此,答案选C。

中公点评:假言命题推理类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可以说十分固定,也十分简单,最重要的就是考生们能够迅速的判断一道题目是否是考查这个知识点,以及准确的找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然后准确的运用推理规则即可快速得出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