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
小学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小学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小学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环节,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吸收知识、积累词汇、提高语感,写作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激发创造力。
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将阅读中的知识进行有效转化,提升写作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学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一、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阅读水平的文本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进行选择,不能过于复杂,导致学生阅读障碍。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小说或者诗歌等文学作品,以及一些有趣的科普读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注重阅读理解和语感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对语言、句式、修辞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人物形象、情节起伏等,从而深度理解文本。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
三、进行阅读与写作的互动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比如让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进行“仿写”,也就是使用所学文本的语言、句式、表达方式,写出类似的内容。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组织阅读交流分享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心得等。
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五、开展主题阅读与写作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主题阅读与写作活动,比如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家庭、友情、成长等,然后找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比如写日记、写小故事等。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特定主题的理解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效结合的路径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效结合的路径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效结合的路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阅读和写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而作文教学则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为了有效结合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可以通过以下路径进行:1. 主题整合:将阅读教学的主题与作文教学的主题进行整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写作的素材与启发。
如果阅读的主题是动物,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读的文章写一篇关于动物的观察日记或动物的描写作文。
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又训练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2. 阅读启发: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特意选取一些适合写作的材料,通过阅读启发学生的写作想法。
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旅行的文章,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旅行经历写一篇游记或旅行攻略。
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
3. 写作指导: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如果学生在描写人物方面存在困难,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好的人物描写的范文,并分析范文中的描写技巧和方法。
通过阅读教学给予学生对写作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表达能力。
4. 阅读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所读的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让学生针对所读的一篇文章写一篇评论性文章,对文章中的内容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5. 反馈修正: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教学给予学生的写作反馈和修正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让学生在完成作文后相互交流,互相阅读作文,并给予写作建议和修改意见。
通过阅读教学中的写作反馈和修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提升写作技巧和水平。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阅读结合策略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阅读结合策略一、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和阅读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写作是小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而阅读则是他们获取信息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将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阅读结合,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1.模仿写作模仿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的句子、段落和篇章结构,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优秀的范文,并讲解其中的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模仿这些技巧进行写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积累素材阅读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例如让学生摘抄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或者让他们写一些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观察文章的细节和情节发展,他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例如让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描述进行绘画或想象故事的后续发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实施策略1.组织阅读活动为了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阅读结合起来,教师需要组织一些阅读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俱乐部、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科普读物,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小学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小学阅读和写作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能力,在学习上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阅读,孩子们能够扩展知识面,开拓思维,培养语感;而写作则是孩子们将所学知识和思维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注重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培养阅读兴趣,为写作打下基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才能在写作时融入更多的元素和技巧。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1. 创设阅读环境在教室或图书馆中建立一个温馨的阅读角落,放置丰富多样的书籍,包括故事书、科普书、名著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书籍,激发阅读欲望。
2. 多样化阅读材料提供不同题材和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阅读,提高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3. 及时反馈和表扬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表扬。
可以在学生读完一本书后,让他们进行简单的读后感或书评,并与其他同学分享,激发对阅读的积极参与。
二、多角度阅读,培养多元思维阅读和写作都需要思维的参与,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
1. 提问引导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去解读和理解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这个问题对我有什么启示等,激发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2. 角色扮演帮助学生进入故事情节,扮演其中的角色,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冲突。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更深入地思考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3. 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观点。
通过听取其他同学的不同看法,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同时也能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三、写作反馈,提高表达能力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阅读的积累,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和思维水平,而写作则是对阅读的一个延伸和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的有效措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的有效措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写作又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写作融入阅读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措施。
下面给出几个有效的措施,供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参考。
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地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可以设置一些写作任务,如写读后感、写读书笔记、编写小品文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地组织自己的思路,如何选取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把写作作为阅读的延伸。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在阅读一篇故事后,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续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来延展故事情节。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会学生写读书报告。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写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是学生对所读书籍的总结和评价,通过写读书报告,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书中的内容,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写读书报告也是学生扩展阅读的机会,通过读书报告,学生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正在读的书籍,从而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
注重写作的反馈和指导。
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意见。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批改作文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将写作融入阅读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措施。
通过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将写作作为阅读的延伸、教会学生写读书报告以及注重写作的反馈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写作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一种做法。
如何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阅读、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是项细致、复杂而艰巨的学习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但是也有规律可循一、培养阅读能力,是项细致、复杂而艰巨的学习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但是也有规律可循二、就是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讲讲《如何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如何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从阅读中学习、积累写作知识,在写作中实践所学知识,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1、作文与课内、课外阅读联结为发挥阅读的作用,首先有必要对语文课中的阅读教材进行统计和整合(1)先写后读就是读课文和阅读题时,让孩子先看题目,以题目作为切入点,设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然后让自己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构思,想想如果是你来写这篇作文,你该怎么写。
一般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想象,说说出大概比如:上周上课,我们学到《另一扇窗》老师问孩子们:这里“另一扇窗”,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你还会写什么马上就有孩子回答:“另一扇窗”就是有这一扇窗,还有一扇窗那在这两扇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孩子们马上说出各种答案了经常这样训练,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就有不愁没东西可写了。
不过还有强调真实的,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其实作文最大的难点不是技巧而是素材的问题一个孩子没素材就无法动笔,一个有素材就能动笔写了,在指导怎么写就有办法了有次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可孩子说,我不写妈妈,我没什么事情写。
妈妈整天为了孩子,倾注了所有的爱,可孩子竟然没一件事情可写所以,作文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素材的问题就是写妈妈也写得很真实,这才是写的我。
这个家长是妈妈(2)先读后写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要进行分析鉴赏,领会作者对生活观察的感悟能力及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敏锐的思维、精美的语言等,然后吸取并运用其中方式去指导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写作。
比如:还是《另一扇窗》王老师(1050754352) 15:34:14王老师(1050754352) 15:34:38王老师(1050754352) 15:34:49了解文章的构思、敏锐的思维、精美的语言等后,马上引导孩子总结,根据上面的理解,看看出题人会出什么阅读题呢先读读阅读题目,一边梳理一边引导孩子们回答王老师(1050754352) 15:42:47既然是写什么,肯定要写与窗子有关的王老师(1050754352) 15:44:05那就是“在教室里,小男孩在不同的窗子边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象?”6-天河小峰妈(1461693014) 15:44:20选素材和用上好词好句是很重要的王老师(1050754352) 15:44:32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象,自然心情是不一样的王老师(1050754352) 15:44:49心情是不一样就是有变化了王老师(1050754352) 15:45:04这些都是围绕内容出题的王老师(1050754352) 15:45:37孩子的心情不一样,就要有人来引导王老师(1050754352) 15:45:59这个指引人就是老师王老师(1050754352) 15:46:15那老师是怎么引导的呢王老师(1050754352) 15:46:40就回答了“二、怎样写”王老师(1050754352) 15:47:09“孩子,你开错窗户了。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是指将阅读和写作作为一个整体
来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强调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和写作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激发写作的想法和灵感,而写
作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2. 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将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例如引导学
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素材记录和情感表达,通过写作将自己的思想
和感受进行表达。
3.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阅读技巧,指导学生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
理解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如如何构思、用词、排
版等。
4.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小说、
诗歌、散文等,通过对不同文学类型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
作能力。
5.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学创作活动,通过写作来锻炼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作品评选和展示来激发
学生的创作热情。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教学融合起来,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
作习惯,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写作导航xie zuo dao hang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下面,笔者就举例谈谈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一、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让他们从中积累写作经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继承祖国优良的革命传统,让他们富有家国情怀,关注现实生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议论文,让他们学习说理的技巧;引导他们阅读记叙文,让他们学习写人记事的方法;引导他们阅读散文,让他们学习抒情言志的技巧……教给他们锤炼语言的方法,让他们可以熟练、灵活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清代学者崔述创作的散文《冉氏烹狗记》。
这是一篇文言文,作者谈的是“用兵”“用人”的大事,却从冉氏家的一条狗说起,以小见大,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作者从多个方面入手写这只狗的可恶、可鄙。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有三个转折:冉氏养了一条狗,可是它总是扑咬路人,惹了许多祸;虽然它常常咬伤人,但是主人没有抛弃它,每次都会出面赔偿;主人虽然烦透了这条狗,但还是不忍心杀掉它。
一波三折,给人留下了悬念。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证人的说法,从侧面表现了狗的凶猛;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则转述了冉氏的话,详细描摹了狗在面对盗贼时的怯懦。
这两个自然段又和后文中县胥、营卒“勇于残民,怯于御敌”的丑态相互映衬,表达了作者对这类人的厌恶之情。
在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点明了自己的写作意图,一个自然段写“冉氏”,另一个自然段写“烹狗”,首尾呼应,非常巧妙。
阅读了这篇文章,学生就能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掌握以小见大、对比、映衬等写作手法。
又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散文《灯笼红》、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从中积累写作经验,学会“写最平凡的小事,抒发最真实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
现在,一张小学高年级试卷的阅读分析分值占了40%——50%,一些家长觉得很困惑:为什么让孩子每天都做一篇阅读分析,怎么考出来的成绩还是不理想其实,阅读分析是有方法的,学会了方法,再进行操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孩子面对作文题是不是“无话可说”或者写出来的作文像“白开水”小学阶段主要写记叙文(写人、记事、写物、写景、看图、想象作文……),如果能在三——五年级学写作文的“黄金时间”打好基础,到了初中会倍感轻松(预备班、初一、初二仍以记叙文为主)。
学习写作技巧吧,学会了技巧,勤加积累,一定能成为“作文达人”。
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
wahaha0737 | 浏览 288 次 2013-11-27 15:29
2013-11-27 18:15 最佳答案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阅读,作文教学就是作文,好象阅读和作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结果导致学生阅读怕烦,作文怕难的尴尬处境。
而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观下,如何将阅读和写作较好的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同时让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写东西就靠平时积累,接触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语句也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读到一定程度时,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就可以作到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圆满,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当然,以读促写是需要时间的,因为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
但磨刀不误砍柴功,厚积而后薄发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特点。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
而我们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积累并使运用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地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让学生从有意识地到自如地驱遣积累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的积累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精神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只是,中学生毕竟学业繁重,阅读时间有限,而写作更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一种脑力活动,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和作文能力呢将平时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实行课文练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把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
这种融合在课文教学中的练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均等的训练机会,且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在教完新课或某一片段之后进行的练笔,本身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新鲜真实的反馈,因为这个过程排除了他人发言的干扰和辅助,完全是学生独立完成的。
就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而言,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强化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的练笔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这就促使学生主动深入地去钻研课文。
第二,有效解决了学生作文没有素材的老大难问题,在培养其敏感的作文意识的基础上,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作文的一大难点就在于无事可讲,无话可说,而这种小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为学生习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米”。
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基础上,保证了教学主题的统一性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理解运用可谓是相得益彰。
1.仿写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
我们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数是名篇佳作,教师要就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在课内给予点拔,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如在学完《我若为王》一文后,我就让学生仿写了《我若为师》《我若为仙》《我若为男》等各具特性的文章。
当然,“仿”不是目的,它就像书法中的临摹,只能得其形,不能得其神;所以,我们最终要让我们的学生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新”,“仿”中求“活”,以提高写作能力。
2.改写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如改变叙述顺序,改变人称等,如此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可谓一举两得。
一般适用于古诗教学——譬如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或现代诗,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翻译。
如我在教学《静女》一诗时,就让学生紧紧抓住男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不拘一格地将之改写成现代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简写要求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语言组织结构形式,概括提炼课文的内容,字数一般为原文的三分之一左右,以此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
这种练笔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为主,却不是段意的简单结合,不至于让学生失去对课文的品读趣味性。
4.补白抓住课文中那些概括抽象但与主题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对于那些比较简短的文章,可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对课文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写:或给句子加修饰成分,或给人物加外貌和心理活动描写,或扩充情节。
扩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5.化“我”入文。
学习文章,既要能出,即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之做理性的分析,如分段,段落大意的概括和主题思想的归纳等;更要能入,即以参与者的身份和文中的人物同欣喜,共悲伤,在感情上融入,用心灵去感受,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课文。
譬如,我在教《祝福》一文时,就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整合对他(她)的感受撰写成文,结果学生写出了以下如《我是“可恶”,“然而”……》《谁给我祝福》《我真傻,真的》《“我”是我》一类精彩的作文。
但课内能留给学生的时间毕竟有限,而“语文百分之七十的所得在课外”(叶圣陶语),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借助课文练笔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从而将之拓展成为“阅读练笔”,乃至“生活练笔”,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