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板上的新发现_ppt课件
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教案)-人美版

一、教学内容
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教案)-人美版
1.章节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课。
a.了解箱板画的制作过程及其特点;
b.掌握箱板画的设计方法,运用创意构思和绘画技巧;
c.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2.教学内容:
-举例:介绍箱板画在各种场合的运用,如包装箱、广告牌等,强调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b.掌握箱板画的制作方法:教授箱板画的制作步骤,包括设计、刻画、上色等环节,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箱板画作品。
-举例:详细讲解箱板画的制作流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如何进行设计构图、如何运用色彩等。
c.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箱板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箱板画的基本概念。箱板画是一种利用箱板为载体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形式。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宣传产品等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箱板画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箱板画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美化生活、传达信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箱板画的制作方法和创意设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பைடு நூலகம்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1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六年级上册《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运用创作材料纸箱板。
通过本课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做一个勇于实践又富于想象的和创造力的人。
废品再利用,做环保小卫士。
本课需要比较多的动手操作与分析比较。
创作过程中,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离不开废旧材料再利用。
学生通过讲解能小组合作制作完成。
但依学生的特点,制作出来的作品有难易之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利用瓦楞纸进行有趣味的艺术创作。
2、能力目标:利用瓦楞纸镂空雕刻、绘画、涂色等技法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在美术创作上敢于大胆创新实践的精神以及做事细致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瓦楞纸雕刻的技法和运用色彩涂色等方法。
2、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课前准备:纸箱板、刻刀、剪刀、水彩、一瓶水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箱板上的新发现》教案新部编本 文档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箱板上的新发现》教案第五师83团一中李俊鹭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确立阶段目标,确立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内容以训练学生利用纸箱板进行造型表现为目的,启发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可利用的制作材料,巧妙的运用纸箱板中间瓦楞纸上的多层纸板和条纹的特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镂刻、撕剪、画做等方法,制作出漂亮的独幅版画。
学习变废为宝的方法,提高利用综合材料的能力。
并为启发学生做一个敢于实践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学情分析艺术的创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课旨在使学生更多的了解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虽然纸箱板对于学生是很熟悉的物品,但是在以往的生活中往往被忽视。
本课的教学正是以纸箱板为出发点,学会简单的表现方法,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本节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习利用瓦楞纸进行有趣味的艺术创作。
2、能力目标:利用瓦楞纸镂空雕刻,拼贴绘画等技法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在美术创作相互交流合作,敢于大胆创新实践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体验巧妙利用废旧物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彩色卡纸拼贴等方法。
教学难点: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四、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作品欣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
小学美术人美六年级上册箱板上的新发现箱板上的新发现

箱板上的新发现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瓦楞纸的特点,利用镂刻、撕剪、拼贴、绘画等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巧妙运用瓦楞纸的特点,锻炼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废弃纸箱板进行设计制作,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魅力,激发大胆实践和创新精神。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审美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对美有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
对线条、色彩等元素的运用非常熟悉,而且对新鲜的创作方式充满好奇,《箱板上的新发现》这一课的设计有利于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美术技能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创造,生活处处是材料,生活处处存在美!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瓦楞纸的特点,掌握镂刻、瓦楞纸与彩色卡纸拼贴等技法。
教学难点:对纹理变化、层次感与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4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呀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神奇的魔术,化腐朽为神奇,用身边废旧的材料(废旧的纸箱)做出奇妙的作品。
大家想不想学呢?(出示课件图片)这个是什么材料做的呢?看这位同学回答得这么快,她可真聪明呀!那我们的平时取快递或者电器废纸箱也能做出漂亮的作品吗?2.出示课题——箱板上的新发现老师就是想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这课《箱板上的新发现》,让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大家肯定有非常奇妙的点子!有位艺术家说过:只要对材料足够熟悉,就能发生奇妙的事儿!可我对这箱板纸一点也不熟悉呀,有哪位同学比较熟悉这种材料的,来告诉我们!如果没有,那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研究研究,看看谁最先有新发现!我们一起来研究下纸板,看哪个小组最先有新发现。
(出示课件)摸一摸——质感粗糙撕一撕——质地结实看一看——颜色自然数一数——结构多层我们已经足够了解材料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它来做漂亮的作品啦?还不行呀,老师可不孙悟空,说一声:“变!”就变出一幅漂亮的画了,我们还需要一些工具材料呀,我们有哪些工具材料呀:美工刀,剪刀,彩纸,胶水,颜料,还有一样工具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就是双手!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想一想,这每一种工具材料和箱板纸结合会发生什么奇妙的效果呢?刀子和箱板纸——可以刻出美丽的图案。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7《箱板上的新发现》教学课件(共14张PPT)

XIANG BAN SHANG DE XIN FA XIAN
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 里出售的“正式”材料 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 认识一个新朋友——纸 箱板。
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特殊之 处是什么?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 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
撕开表面的牛 皮纸,你会发 现里面藏着曲 折排列的瓦楞 纸
(3)在箱板上 刷色,使其成为 完整的作品。
作品欣赏
想不到吧,纸不止一层,两边还 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 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 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 的坚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 不相同。
制作方法
(1)在箱板上起 稿并简单雕刻主要 形象。
(2)根据需要 镂刻,使之出现 夹层和纹路,画 面表现出丰富的 肌理。
人美版《美术》6年级上册9课——箱板上的新发现

人美版《美术》6年级上册9课箱板上的新发现单位:管城回族区第一小学姓名:尚虎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适用于造型表现的艺术创作手法很多:从不同种类的材质上分,我们可以利用图画纸、彩色纸、素描纸、胶版纸;从不同种类的颜料上分,我们可以采用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油墨;从创作手法上分,我们可以运用绘画、剪贴、印刷等。
总之,艺术创作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你是一个细心观察、敢于大胆尝试创新的人,你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进行美术创作。
二、导入通过给学生介绍朋友的方式,引入今天课堂的主角—纸箱板。
引导大家想一想,这些平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起眼的纸箱纸盒,如果用在创意手工方面,可以干些什么呢。
告诉大家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三、教学过程1 通过课件展示纸箱大家庭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纸箱。
它们有大有小,各不相同。
你们是否都注意过它们呢,是否见过它们的内部结构呢。
通过图片展示,告诉大家什么是瓦楞纸,瓦楞纸有什么作用,它对于我们手工制作方面有什么用处。
2 展示一些纸箱创意作品让学生们说一说觉得这些作品怎么样。
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
通过观看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教师示范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制作一个利用箱板材料制作的创意相框。
在制作的时候,具体讲解所需要的材料,步骤等。
4提问巩固提问学生刚才老师的示范你们还记得么,都有哪些步骤。
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四、学生实践给学生布置作业,讲解作业要求后。
让学生动手实践。
并进行具体指导。
五、作品评价评价采用自评与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巩固知识,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学生评价完后。
教师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在讲台上进行讲解。
六、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收获到了什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乐趣。
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下也能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创意水平。
真正将艺术带进生活之中去。
第七课 箱板上的新发现(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废旧物品,发现其中蕴藏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观察身边的废旧物品,发现美的元素;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造型;欣赏与交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身边的废旧物品,发现美的元素,并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造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品中的美。
2. 如何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造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废旧物品(如纸箱、瓶子、塑料袋等)、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废旧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废旧物品有什么特点?你们觉得它们美吗?为什么?”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发现废旧物品中的美,并运用它们进行创意造型。
”2. 新课学习(1)观察与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废旧物品,发现美的元素。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并板书。
(2)创意与实践教师出示一些运用废旧物品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这些作品是如何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造型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并给予鼓励。
3.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总结并拓展:“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生活、关注环保,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多的美。
第七课 箱板上的新发现(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主要教学内容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箱子、木板等物品,发现其中的美,从而进行创意绘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点:1. 了解箱子和木板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绘画元素表现箱子和木板;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绘画元素,创作一幅以箱子和木板为主题的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箱子和木板的美;2. 如何运用绘画元素表现箱子和木板的特点;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教学视频等;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粉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和PPT,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箱子和木板,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实物,讨论箱子和木板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
3. 技法讲解:讲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绘画元素表现箱子和木板,并进行示范。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以箱子和木板为主题的画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创造和审美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课题: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2. 教学目标:掌握箱子和木板的特点,运用绘画元素进行创作,培养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箱子和木板,发现美,进行创意绘画。
4.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元素表现箱子和木板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