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筑成的滇缅路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课件 新人教版

课堂
小结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准备
正面战场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日本侵略者
无条件投降
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70多年前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这就是血肉长城
你能忘记吗??????
现实思考
当你了解了这段历史,你认为我们应如 何处理中日关系?
• 国内: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抗日军民开始 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抗日胜利原因
• 战争具有正义性; •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
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 族抗战; •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
美
国
在
日
本
广
广岛
岛
、
长
崎
投
长崎
掷
原
子
弹
一 九 四 五
年 八 月 八 日 , 苏 军 出 兵 东 北
战争前沿
一、正面战场
(一)平型关大捷
1.时间 :
1937年9月
2.作战部队: 八路军一一五师
3.战术 : 伏击战
4.意义 :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
捷,鼓舞了全国抗战
士气.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 八路军一一五 师在平型关东 侧伏击,歼灭 日军一千多人, 缴获大批军用 物资,史称 “平型关大 捷”。这是抗 战以来第一次 大捷。
(1)八路军和新四军开 辟敌后战场
(2)日本“囚笼”政策 , 反复“扫荡”和实行三 光政策。
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
唯谁 我敢 彭横 大刀 将立 - 军马 毛 !,
泽 东
百团大战
目的: 为粉粹敌“囚笼政策”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部队: 彭德怀指挥一百多个团
【初中历史】血肉筑长城PPT课件8

“屈原”“苏武” “蒋干” “毛遂” “共工”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
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我来说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 争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设计意图
活跃课堂,训练口才,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大会为争 取抗日战 争的胜利 和实现中 国的光明 前途准备 了条件。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 《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 说:“我出个谜语给大 家猜。谜面是‘抗日胜 利的原因’,谜底是 ‘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
深入思考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课 前 准 备导 入 Biblioteka 课 新 课 教 学 课 堂 小 结
学生预习课本,
准备资料。将学生
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报名扮演角色,准
教学特色
深入思考
备道具.
课堂反馈练习
导入新课
(1)这是哪 一历史事件的场 景? (2)面对野蛮的 侵略和杀戮,中国人 民惟有一条路可走, 是什么路?
课堂小结
民族危亡
血肉筑成坚固的长城
(全民族抗日)
抗战胜利
(1945.8.15)
平型关大捷 中共七大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课堂反馈练习
必答题
抢答题
1 3 5
2 4 6
1 3
2 4
必 答 题
1、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八一三战役 2、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是( B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卢沟桥抗战 )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课件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第二节把滇缅公路与长城相类比有什么作 用?
• 概要说明了滇缅路的巨大 的工程量; 全凭人力修筑; 工 期短、完成迅速。
• 使读者对滇缅路及其修筑情况有了一个总的基本的认识。
• 三、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来营造气氛和现场感。比如第二部 分,劳工工棚的简陋、恶劣、艰苦的特点。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这篇通讯被人评价为最能体现萧乾“新闻 敏感” 的作品,请简要分析哪些方面体现 了他的敏感?
• 1.敏锐地认识到了滇缅路的修建的新闻价值,把一条路放到抗战 全局的高度去衡量,引导人们关注战略补给线的重要意义。(牺 牲有意义)
事业。 • 二、赵阿栓及其伙伴 • 意外牺牲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三组人物
• 三、金塘子那对夫妇:规定外的一个炮眼,一家三口丧命。 • 不计报酬,乐于奉献 • 任劳任怨,不畏艰难 • 无私忘我 ,赤诚爱国 • 朗读妻子死亡的描写,感受作者营造的悲壮气氛以及作者的无
缘比崇敬之情。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这篇通讯的三个部分各自的视角是什么? 这样的组织使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
• 第一部分罗汉们,以全景的角度介绍路的修筑情况,塑造了筑路 劳工的群体形象,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 第二部分桥的历史,选取典型工序最为艰难的桥梁的修筑,表现 滇缅路血肉长成的特点。
• 第三部分历史的原料,从人的视角,选取典型的劳工形象来突出 筑成的特点。
• 使文章结构形成了从面到点,从事到人,从概述到具体,从群体 到典型个体的特点。
• 2.能敏锐地关注到普通民众所做出的奉献,发掘出其中所体现的 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PPT课件

第19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学习目标:
1.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 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 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知道侯德榜、徐悲鸿、冼星海 等近代重要人物及其成就。认识并理 解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战
1937年“七七”事 变
前
分 析
华北
徐州 台儿庄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华东
一、血战台儿庄――正面战场的抗战
1、时间: 1938年春 2、统帅:李宗仁 3、战果: 消灭日军一万余人 4、意义:
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 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台儿庄大捷,汉口举行胜利大游行,游行队伍一望无边
敌 后 根 据 地 形 势 图
敌 后 根 据 地 形 势 图
二、百团大战――敌后战场的抗战
展,资助抗战
科学 家
侯德榜 发明侯__氏__制__碱_法,为抗战时期的民 族工业做出了贡献。
奔 马 图
愚公移山
侯德榜
侯德榜(1890-1974) 福建闽侯人。
“侯氏制碱法”,从此, 中国的制碱化学工业 跃居世界前列。
课内探究
1.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
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
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的人
民之前,使它像一头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
吓一大跳,这头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 毛泽东
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说只要中国的广大民众组织
起来,就一定能将日本侵略者这匹野牛“烧死”?你认为广
大民众在抗日战争中组织起来了吗?为什么?
2.有 人说,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等人在大后方不 能算作抗战,只有在前线冲锋杀敌的将士才能是真正的抗日。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教案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滇缅路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英勇斗争的认知。
3. 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滇缅路的背景及修建原因2. 滇缅路的艰苦修建过程3. 滇缅路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4. 滇缅路修建中的感人故事5. 滇缅路的历史意义及启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滇缅路的背景、修建过程、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滇缅路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修建过程中的感人故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滇缅路的背景、修建过程、历史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滇缅路修建中的感人故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滇缅路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图片、文字资料。
3. 视频资料:关于滇缅路的纪录片或片段。
4. 小组讨论材料: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滇缅路的地图和照片,引发学生对滇缅路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滇缅路的背景及修建原因:介绍滇缅路修建的历史背景,如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战略需要,以及滇缅路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3. 讲解滇缅路的艰苦修建过程:讲述滇缅路修建过程中的困难,如地形险峻、气候恶劣、资源匮乏等,以及我国军民的英勇斗争和付出。
4. 分析滇缅路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滇缅路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如运送战略物资、联系国际援助等。
5. 讲解滇缅路修建中的感人故事:分享滇缅路修建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如军民团结、英勇牺牲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6. 讨论滇缅路的历史意义及启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滇缅路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今的启示,如弘扬爱国主义、克服困难等。
7. 总结发言: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滇缅路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在讲解滇缅路的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历史】血肉筑长城PPT课件3

向血染的五星红旗致敬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教案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滇缅路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英勇斗争的敬仰之情。
3. 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滇缅路的背景介绍地理位置及战略意义抗日战争形势2. 滇缅路的修建过程艰苦的修路条件军民共同努力的场景3. 滇缅路的历史意义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对中印缅战场的战略影响4. 抗日战争中的滇缅路战役重要战役的介绍我国军民的英勇斗争5. 滇缅路的现实意义现今的发展状况对地区稳定与发展的贡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滇缅路的背景、修建过程、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2. 难点:滇缅路战役的激烈程度及其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滇缅路的相关知识,阐述其历史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滇缅路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滇缅路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相关内容。
2. 课件:制作滇缅路相关图片、地图、战役示意图等。
3. 视频资料:关于滇缅路战役的纪录片或片段。
4. 的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内容。
教案示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1. 导入:简要介绍滇缅路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滇缅路的修建过程,强调军民共同努力的精神。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滇缅路的历史意义,理解其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滇缅路的认识。
2. 讲解:介绍滇缅路战役,展示我国军民的英勇斗争。
3.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滇缅路的现实意义的看法,联系时事热点。
4. 总结:强调滇缅路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滇缅路战役的观后感。
2. 结合现实,探讨滇缅路对地区稳定与发展的贡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滇缅路的历史背景、修建过程、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有了深入了解。
【初中历史】血肉筑长城PPT课件1

——郭沫若 3、国共两党密切合作。
七 七 少 年 剧 团
我们是少年的演剧队员,我们要用戏剧从事宣传。 舞台是我们的堡垒,街头是我们的营盘。 台上台下打成一片,演员观众一致抗战。 打败日本强盗!收复大好河山!
背景 时间 兵力 指挥员
粉碎敌人“囚笼”政策、三光政策 1940年8月——12月(3个半月) 八路军100多个团 彭德怀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大小战役1800次、毙伤日伪军4.5万人 、破坏敌人 交通线2000多千米、摧毁敌人近3000个据点。
主要目标
战果
规模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对日军发动的 最大规模的战役。
面对装备优良、补给充足的敌人,我军克 服了种种困难。有的部队在二十二个昼夜中, 很少吃到一顿饱饭,睡过一宿足觉,有时一天 只喝两次南瓜汤,在阵地上睡一觉。战士们轻 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有的一连负伤两次, 仍坚持战斗… …寿阳县景上村自卫队员王蝉余等三人在火线 上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一个牺牲了,第二个上去 又牺牲了,第三个再上去,终于把伤员抢救下来。 和顺县寺沟村刘蒋氏老大娘,从战场上一连背走了 七个伤员。和西县自卫大队长率领群众抢救伤员数 十人,并抬着伤员与敌人打游击 …
——李 达
《百团大战——中外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七 大 会 场
毛泽东在中共第七次大会上致开幕词 并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日本在台湾最后一位总督安藤 利吉在协议上签字,台湾回归中国.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 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的 反侵略斗争中所取得 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 地位和作用。
…现在我和你们坚守 这个阵地,决不后退, 我若先退,你们不论 是谁都可以枪毙我… 瓦罐不离井口破, 大将难免阵前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挖土铺石凭的还仅仅是傻力气,桥梁和崖石才是人类血肉的吞噬 者。
• 车轮下咯吱吱压着的有人骨啊!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修建胜备桥是通过哪些方面写工程的艰 难的?
• 1.通过修建过程来写 • 筑坝--淘水--筑围坝--下桥基 • 2.选取典型事件——遭遇洪水 • 不仅突出了工程的艰难,更写出了劳工付出的生命代价。 • 比如:可怕的魔手——壮烈惨绝的一晚——绝望的哭喊——34
阅读“历史的原料” 这一部分,思考问题
• 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哪些人物作为历史的原料?这些人 各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题?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三组人物形象
• 一、龙潞段上的老人 • 60高龄,全家三代参与; 自觉宣传抗战 • 临死时安详的笑容 • 这是一个非常有民族觉悟的老人,把所有的精力奉献给了抗战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萧乾的通讯“基本上是用文字从事的写 生”,作者是如何扣住血肉筑成这一特点 来描写的?
• 一、叙事方面:比如胜备桥的修建,形象地描写筑坝-淘水-筑 围坝-遇洪水等情节,强调了血肉筑成的特点。
• 二、写人方面;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如金塘子那对夫 妇不为名利,只为了对祖国的赤诚而献出生命。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第三节,作者写车行在路上的见闻和感受。
• 把筑路工比作罗汉,从不同的外貌、神情、年龄 、性别等方面描 写了筑路工人的群像。
• 特别强调了小罗汉们,把他们和同年龄的洋人娃娃对比,突出他 们劳作的情境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为什么选择桥梁的修筑来表现“血肉筑成” 的特点?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修建惠通桥是过哪些方面来写工程艰难 的?• 1.自然环境的恶劣 • 2.修筑的艰难 • 3.恶劣的生活条件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自然环境的恶劣:
• 水急滩险:怒江在踞势之险峻、脾气之古怪全国闻名 • 山势陡峻:害得汽车呜咽喘吁三小时的高黎贡山 • 气候异常:山上披雪,山下怒江温度热到118度
• 这是作者独特的个人感受,使评论带有鲜明、强烈的个性化特点。 • 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对劳动者的敬仰之情。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第二节把滇缅公路与长城相类比有什么作 用?
• 概要说明了滇缅路的巨大 的工程量; 全凭人力修筑; 工 期短、完成迅速。
• 使读者对滇缅路及其修筑情况有了一个总的基本的认识。
百,腾越石工一半生还)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生活条件的艰苦:
• 路途遥远 • 山路艰难崎岖 • 住处低洼潮湿 • 工棚简陋 • 生活物质匮乏(乞讨谋生)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桥的历史总结
• 桥梁的修筑最为艰难,选取最为艰难的胜备桥和惠通桥 的修筑作为写作材料,表现滇缅路血肉筑成的特点。非 常具有震撼力。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修筑工程的艰难:
• 有哪些工种?重点写的是什么工种? • 铁工(印度人);木工(粤人); 石 工(云南人);负木料者。 • 1.寻觅运输木料艰难(半年/10个月),7.8天,几百人,近百
人…… • 2.炸崖修路艰难:120个昼夜,数万工人。美丽的死; 惨烈的死。 • 3.无形的死神威胁——瘴毒(贪婪的死神路工死于此的一县五六
• 第一部分罗汉们,以全景的角度介绍路的修筑情况,塑造了筑路 劳工的群体形象,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 第二部分桥的历史,选取典型工序最为艰难的桥梁的修筑,表现 滇缅路血肉长成的特点。
• 第三部分历史的原料,从人的视角,选取典型的劳工形象来突出 筑成的特点。
• 使文章结构形成了从面到点,从事到人,从概述到具体,从群体 到典型个体的特点。
个伙伴被卷走。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惠通桥
• 惠通桥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主要后方通道滇缅公路过怒江的唯 一桥梁,位于龙陵县境内。于1935年1月14日终于将土练桥改 建成纲缆吊桥,成为滇西第一惠座通桥钢缆吊桥,人车可通行。 1937年,抗战爆发,为支持全国抗战,国民政府抢修滇缅路, 为让桥与赶修中的滇缅路配套,又将桥改建成10级荷载公路 桥,1939年2月通车,惠通桥成为滇缅路上的咽喉桥梁。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罗汉堂是什么样的?会给人什么感觉?为 什么从罗汉堂写起?(用意)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一种莫名的沉甸压在呼吸器官上”
• 作者回忆幼时初次涉足罗汉堂的经验,以罗汉形象的庄严、肃穆、 诙谐带给自己的震撼,来类比筑路工人艰苦卓绝地从事一项伟大 工程带给自己的感动。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作者及写作背景
• 萧乾 北京人,记者、作家、翻译家
• 滇缅路:中国政府1938年开始修建滇缅公路。公路与缅甸 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港。滇缅公路 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 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 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 唯一的运输通道。
事业。 • 二、赵阿栓及其伙伴 • 意外牺牲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三组人物
• 三、金塘子那对夫妇:规定外的一个炮眼,一家三口丧命。 • 不计报酬,乐于奉献 • 任劳任怨,不畏艰难 • 无私忘我 ,赤诚爱国 • 朗读妻子死亡的描写,感受作者营造的悲壮气氛以及作者的无
缘比崇敬之情。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这篇通讯的三个部分各自的视角是什么? 这样的组织使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
• 三、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来营造气氛和现场感。比如第二部 分,劳工工棚的简陋、恶劣、艰苦的特点。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 1937年底滇缅公路开始修建。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 贯通缅甸原首都仰光港。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 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 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 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是一条不折不扣的 生命线。这条穿过了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 流,蜿蜒上千公里的运输干道,从开工到通车,相隔仅仅9个月, 举世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