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重要概念汇总分享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超重要85个生物核心概念总结!

高中生物:超重要85个生物核心概念总结!

高中生物:超重要85个生物核心概念总结!1.诱变育种的意义: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a-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核酸的主要功能: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变异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使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15.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差。

16.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7.呼吸作用的意义是:(1)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8.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对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意义。

19.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由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仅少数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细胞的分子与结构基础1. 细胞的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

- 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有特定功能。

3.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由氨基酸组成,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包括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二、生物的新陈代谢1. 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 糖类代谢: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 脂类代谢:涉及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

- 蛋白质代谢:包括氨基酸的合成、分解和转化。

2.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能量获取的主要途径。

3. 光合作用: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2.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3. 基因突变与修复:突变是遗传多样性的来源,细胞具有修复机制以维持基因稳定性。

4.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5. 基因工程: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

6. 进化论:物种的起源与演化,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四、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1.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到成体的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和组织形成。

2. 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3. 动物的繁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4. 人类生殖与发育: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胚胎发育过程。

五、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 人口与环境: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是指在高中生物课程中重点学习的、考试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

下面将从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胞结构、遗传与进化、植物生理与生态、动物生理与生态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命的定义:生命即具有生长、发育、代谢、反应、适应和繁殖能力的一类特殊物质系统。

2. 细胞学说: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关系进行分类,从大到小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

二、细胞结构1. 细胞膜:细胞的外围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调节物质进出细胞。

2. 细胞壁:植物细胞外部的一层坚硬结构,提供保护和支持作用。

3. 细胞质:细胞的主要内部结构,包括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4. 线粒体:细胞内能量的中心,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

5. 叶绿体: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含有叶绿素。

6. 核与染色体:细胞的遗传中心,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三、遗传与进化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遗传物质,由核苷酸组成,控制生物的遗传信息。

2.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介于DNA与蛋白质之间,参与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3.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基因重组规律等。

4. 进化论:生物种类的起源和发展是通过进化而来,自然选择是驱动进化的主要力量。

四、植物生理与生态1.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和氧气。

2. 呼吸作用:植物和动物进行的氧气和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合成的过程。

3.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等,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4. 植物生态: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生态位等重要概念。

五、动物生理与生态1.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神经系统通过传递神经冲动来控制动物的各种生理反应。

2.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

高考生物重点概念

高考生物重点概念

高考生物重点概念生物是高考科目中的重要一部分,相对而言,生物的知识点比较多且广泛。

在备考高考生物时,了解和掌握一些重点概念将对解题和整体的考试表现有着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生物的重点概念。

1. 细胞学说细胞学说是生物学的基础。

它指出所有生命现象都是由细胞组成和发生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推动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遗传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生物物种的性状通过遗传物质(基因)在不同代之间传递和保持的现象。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孟德尔遗传规律,即隐性和显性基因的分离和组合。

遗传的研究不仅对于认识生物的本质和种群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启示。

3. 进化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的时间和环境变化中发生的遗传变异和适应过程。

进化的基本概念是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揭示生物进化原理的重要理论之一。

了解生物进化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的起源和演变,还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生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能量的来源,也是维持生物圈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

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对于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

5.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对生物基因的修饰和改变来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新生物,或者通过对基因的克隆和转移来改良生物。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解决农业、药物研发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对于做题和拓宽知识面都很有帮助。

6.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环境组成的生态单位。

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个体以及它们的非生物环境因子。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物在环境中的角色和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物高考最重要知识点归纳

生物高考最重要知识点归纳

生物高考最重要知识点归纳生物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下是对生物高考中最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的归纳总结: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物学至关重要。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在物质交换、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都是高考的重点。

遗传与进化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核心内容。

基因的概念、DNA的结构和功能、遗传规律、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都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

同时,生物进化的证据、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和自然选择等理论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物种的分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群落的演替等,都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内容。

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解答相关问题非常有帮助。

生物技术与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高考中的重要内容。

人体生理学人体生理学包括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了解这些系统如何协同工作,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解答高考中的生理学问题至关重要。

生物实验技能生物学实验是验证理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掌握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细胞观察、DNA提取等,对于高考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题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伦理与社会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伦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了解生物伦理的基本原则,如尊重生命、公正、自主等,以及它们在生物技术应用中的体现,对于解答高考中的相关题目非常有帮助。

结束语综上所述,生物学高考的知识点广泛而深入,涵盖了从细胞到生态系统、从遗传到进化、从生理学到生物技术等多个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更能为未来的生物学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生物必考重要知识点100条汇总

高考生物必考重要知识点100条汇总

高考生物必考重要知识点100条汇总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15.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高考生物常考概念

高考生物常考概念

高考生物常考概念
1. 细胞: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自我复制、自组织和自我调节等生命活动功能。

2. 遗传:生物体内遗传物质(DNA)的遗传信息在一代代生殖中传递并表现出来的现象。

3. 生态系统: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态共同体,由生物群落和生物间相互作用构成。

4. 物种:具有相同形态、生殖习性和遗传特征的个体群体,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5.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中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6. 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水的过程。

7. 免疫系统:保护机体免遭疾病和感染的机体防御系统。

8. 遗传工程:利用生物科技和遗传学知识改变生物基因组的过程,以达到人类社会的需要。

9. 进化论:生物种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的学说,最初由达尔文提出。

10.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形态、基因、生态等多方面的多样性,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必考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必考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必考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4. 细胞质内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承担不同的生物功能。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传递遗传信息。

2. 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4. 进化论解释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物种的起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三、生物的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释放能量的过程,包括有氧和无氧呼吸。

4. 生物体内的酶是新陈代谢的催化剂,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四、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2.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3. 人体健康与营养、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4.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五、人体生理与健康1. 人体生理功能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系统的工作。

2.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重要防线。

3.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方面。

4.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度的运动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六、植物生长发育与繁殖1. 植物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2. 植物的光周期对开花有重要影响。

3. 植物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繁殖。

4.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等调节生长发育过程。

七、现代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基因进行改造的技术。

2. 克隆技术可以实现生物体细胞或个体的无性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重要概念汇总,基础知识大巩固1.多肽与肽链: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多个肽键(—CO—NH—)的化合物叫多肽,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2.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①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只在细胞工程中使用此概念。

②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用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中。

3.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①生物膜: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膜等,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

②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生物膜系统。

4.与染色体有关的一组概念①染色体和染色质: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并行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其大小、形态、结构及来源完全相同,DNA分子的结构相同,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也一样,其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切不能将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认为是同源染色体。

④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组数可以根据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基因型进行判断。

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反映了细胞增殖速度。

测定细胞周期的方法有很多,有同位素标记法、细胞计数法等。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图示如图所示:方法一:细胞周期:B→B;间期:B→A;分裂期:A→B。

方法二:细胞周期:a+b或c+d;间期:a或c;分裂期:b或d。

6.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同一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是相同的,细胞分化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7.癌细胞: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不能正常地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叫癌细胞。

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能够扩散和转移(因为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8.植物体细胞杂交:用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且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方法。

在此过程中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9.细胞株与细胞系①细胞株:原代培养的细胞中有极少数细胞能度过生长停滞及衰老死亡的危机而继续传下去,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能传代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是细胞株。

这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②细胞系: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并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10.酶: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

过酸、过碱、高温使酶分子结构不可逆破坏而失活,而低温抑制酶活性,可恢复。

11.自养型与异养型①自养型:直接从外界环境摄取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进行,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型。

此类型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②异养型:只能依靠摄取外界环境中的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型。

12.化能合成作用与硝化作用①化能合成作用: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出的能量,以环境中的CO2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如硝化细菌、铁硫细菌等。

②硝化作用: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亚硝酸或硝酸的过程。

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无线粒体但能够进行有氧呼吸。

13.渗透作用:水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典型的渗透作用装置需要两个条件:①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14.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概念及条件质壁分离: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而不是指细胞质)。

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①内因——活的、结构完整的以及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

②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液泡和原生质层恢复原状(质壁分离复原)。

15.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6.C3植物与C4植物①C3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最初光合产物是三碳化合物的植物,如水稻、小麦等。

淀粉的形成部位是叶肉细胞。

其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等有机物。

②C4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最初光合产物是四碳化合物的植物,如甘蔗、玉米、高粱等。

具有典型的“花环状”结构,淀粉的形成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

其C的转移途径是CO2→C4→C3→(CH2O)等有机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

17.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①光能利用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光合生产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该土地所接收的太阳能②光合作用效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光合生产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光合作用中作物吸收的光能18.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NH3的过程。

固氮微生物包括共生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和自生固氮微生物(如圆褐固氮菌)。

它们都是原核生物,固氮基因位于质粒DNA上。

19.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①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进行该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②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整个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20.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而不是胚胎、幼体或种子。

①胚胎发育:指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②胚后发育: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

21.四分体:减数分裂时,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且相互交换一部分染色体,这在遗传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22.复制、转录与翻译①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②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信使RNA的过程。

③翻译: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进行的,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3.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24.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一个独具遗传作用的功能单位(而不是DNA 分子上的任一片段)。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分外显子和内含子。

①内含子:真核生物编码区中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②外显子:真核生物编码区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25.遗传性状、遗传信息、密码子①遗传性状: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由遗传信息决定,体现者是蛋白质。

②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密码子: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密码子共有64个,而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个,有3个终止密码子不决定任何氨基酸。

26.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①基因诊断:用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的原理,鉴定被检测样本上的遗传信息,从而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DNA探针是带有荧光素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人工合成的单链DNA分子。

②基因治疗: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用于治疗疾病等。

基因治疗只能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而不能修复有缺陷的基因。

27.一组与性状有关的概念①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②显性性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③隐性性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④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

28.一组与基因有关的概念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②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③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④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控制着不同性状的基因。

29.纯合子与杂合子①纯合子: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没有性状分离,可稳定遗传。

②杂合子: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30.一组与交配类型有关的概念①杂交:基因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Aa×aa,Cc×CC。

常用来判断生物性状的显隐性。

②自交:植物的自花传粉和同株异花传粉;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

判断植物是否是显性纯合子的最简单的方法。

③正交与反交: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

若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常用来判断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

④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3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①基因突变: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③染色体变异:指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化,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等。

32.单倍体、二(多)倍体与单倍体基因组①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这种个体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②二(多)倍体: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③单倍体基因组:a。

无性别区分的生物: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

b。

有性别区分的生物:常染色体的一半+XY(ZW)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