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工艺通用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配胶作业指导书

配胶作业指导书

配胶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配胶作业是一项常见的生产工艺,用于将不同的胶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作成胶水或胶粘剂。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配胶作业指导书,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安全地进行配胶作业,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配胶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b. 准备所需的胶料和配胶容器。

c. 确保操作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配胶操作:a. 将所需的胶料按照配比准确称量,并放入配胶容器中。

b. 使用搅拌工具将胶料充分搅拌,确保胶料均匀混合。

c.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胶料的粘度或颜色,添加相应的添加剂或颜料。

d. 在配胶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胶料的质量稳定。

3. 清洁和维护:a. 配胶作业结束后,清洁配胶容器和搅拌工具,确保下次使用时不会受到污染。

b. 定期检查和维护配胶设备,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等。

2. 配胶作业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胶料溅到皮肤或眼睛,如有不慎溅到,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 配胶作业时,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影响胶料的质量。

4. 在配胶作业过程中,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

5. 配胶容器和搅拌工具应定期清洁,避免胶料污染。

6. 配胶作业结束后,及时关闭配胶设备,避免意外发生。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胶料配比不准确:应仔细按照配比要求进行称量,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2. 胶料搅拌不均匀:应使用适当的搅拌工具,并保持充分的搅拌时间。

3. 胶料粘度过高或过低: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添加剂或调整搅拌时间来调整胶料的粘度。

4. 胶料颜色不符合要求:可以添加适量的颜料来调整胶料的颜色。

五、总结配胶作业是一项关键的生产工艺,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本文提供的配胶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安全地进行配胶作业,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稳定。

同时,我们也强调了配胶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胶装作业指导书

胶装作业指导书

胶装作业指导书标题:胶装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胶装作业是印刷品后道工序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整体效果。

本文将从胶装作业的准备工作、胶装机操作、胶装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胶装后的处理等五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胶装作业准备工作1.1 确认印刷品规格和要求:在进行胶装作业之前,首先要确认印刷品的规格和要求,包括尺寸、印刷颜色、折页方式等。

1.2 准备胶装材料:准备好所需的胶装材料,包括胶水、胶装纸、压纸板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1.3 调整胶装机:根据印刷品的规格和要求,调整胶装机的参数,包括速度、压力等,确保胶装作业顺利进行。

二、胶装机操作2.1 胶装机的启动:按照操作规程启动胶装机,注意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运转,确保安全。

2.2 胶装机的调整:根据印刷品的规格和要求,调整胶装机的压力、温度等参数,保证胶水均匀涂布。

2.3 胶装机的操作:操作胶装机进行胶装作业,注意控制速度和压力,确保印刷品胶装质量。

三、胶装质量控制3.1 检查胶装效果:在胶装过程中,及时检查印刷品的胶装效果,确保胶水均匀涂布,无气泡、起皱等现象。

3.2 检查胶装强度:胶装完成后,检查印刷品的胶装强度,确保胶合牢固,不易脱落。

3.3 质量验收:对胶装完成的印刷品进行质量验收,确保符合客户要求和标准。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胶水涂布不均匀:调整胶装机参数,确保胶水均匀涂布。

4.2 胶装强度不足:增加胶水涂布量,提高胶装机的压力。

4.3 气泡、起皱现象:调整胶装机的速度和压力,确保印刷品平整。

五、胶装后的处理5.1 整理印刷品:胶装完成后,及时整理印刷品,确保整洁无损。

5.2 包装包装: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包装包装,确保印刷品的安全运输。

5.3 质量跟踪:对胶装完成的印刷品进行质量跟踪,及时处理客户反馈的问题。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胶装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提高胶装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粘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粘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粘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1. 介绍
本指导书旨在指导工人正确进行粘接工艺作业,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请务必阅读并遵守本指导书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胶水选择
2.1 根据需要粘接的材料类型,选择适宜的胶水种类。

2.2 确保所选胶水的粘接性能满足项目要求。

3. 表面处理
3.1 检查被粘接材料表面的干净程度和平整度。

3.2 如有必要,使用洁净布清洁材料表面。

3.3 对于粗糙表面,应进行打磨处理以增强胶水的附着力。

4. 胶水涂布
4.1 使用指定的涂布工具,将胶水均匀涂布在其中一块被粘接材料的表面。

4.2 遵循胶水制造厂商的涂布指导和建议。

5. 粘接
5.1 快速而准确地将两个被粘接材料紧密贴合。

5.2 应用适当的压力,确保胶水完全接触并排除空气。

5.3 严禁移动或干扰粘接材料直至胶水完全固化。

6. 固化
6.1 根据所选胶水的指示,等待固化时间。

6.2 在固化过程中,保持环境干燥,并避免外界干扰和污染。

7. 检验
7.1 在固化完成后,检查粘接部位的质量和牢固度。

7.2 如有必要,进行必要的修复和调整。

8. 安全事项
8.1 确保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8.2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胶水接触皮肤和眼睛。

8.3 不要直接吸入胶水的气味,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

请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粘接工艺作业,如有任何疑问或问题,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主管。

祝工作顺利!
注:本文档供参考使用,不得复制或传播。

粘接作业指导书

粘接作业指导书
4.晾置:涂胶后必须使溶剂挥发干净,切勿立即粘合,以免胶层发粘或产生气泡,导致粘接质量下降。晾置时间一般为5—15分钟/25℃。待胶层呈干膜状(用手指触及不粘指)时,应立即对准粘合;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胶层失去粘性,影响粘接强度。
5.粘合按压:万能胶粘力大,一次性对准位置粘合,不可来回移动。粘合后,采取按压或滚压方式赶走空气,密实胶层,提高粘接质量充分浸润粘接表面,使胶粘剂与母材表面达到最大接触。
3.粘胶场地通风良好,无扬尘、勿接近明火或高温。
4.母材表面平面度应在技术要求以内。
5.未用完胶应时,应将桶盖密封。
6.气温较低时,出现凝胶现象,影响使用;可放置在30℃—50℃的环境中,20分钟即可恢复原状,性能不变,可继续使用
7.保质期月。




1.使用前需充分摇晃桶体或搅拌胶体,使胶体混合均匀。
2.母材待粘接面处理:具体包括除油、去锈、除水分、打磨,保持表面清洁、干燥;打磨一般用0#或1#砂纸轻轻打磨粘接面。
3涂胶:用齿形刮板均匀地薄涂待粘接面,确保适宜胶层厚度,并且胶层均匀、无气泡、无缺胶;一般物料涂一遍胶即可,需涂胶2—3遍时,并且一定要在上一遍胶的溶剂完全挥发后,才能进行下遍涂胶。为了防止胶层残留空气,涂刷时应朝同一个方向移动。一般胶层越薄,缺陷越少,收缩越小,粘接强度越高,胶层宜薄勿厚,胶层过厚,将产生干不透、粘不牢及起泡等缺陷。在保证不缺胶的前提下,胶层尽量薄些为好。胶层厚度一般应控制在0.15—0.25mm为宜。
粘接作业指导书
粘接剂
名称
汉高百得万能胶(强力型)
型号
汉高百得Pattex
规格
桶装15L
母材
名称
1、铝板+橡胶地板革、静音毡2、木板+橡胶地板革、静音毡

精品贴胶片作业指导书

精品贴胶片作业指导书

精品贴胶片作业指导书一、前言在许多生产和制造领域,贴胶片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工序。

胶片的贴合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外观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贴胶片作业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_____(具体产品名称)的胶片贴合操作。

三、所需工具和材料1、胶片: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规格和材质的胶片。

2、清洁剂:用于清洁贴合表面,去除油污、灰尘等杂质。

3、刮刀或滚轮:用于将胶片平整地贴合在表面上,并排除气泡。

4、剪刀或刀具:用于裁剪胶片至合适的尺寸。

5、防护手套:保护操作人员的手部安全。

四、作业环境要求1、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灰尘和杂物的干扰。

2、温度应在_____至_____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_____%至_____%。

3、充足的照明条件,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贴合部位。

五、贴胶片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胶片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如有损坏或变形的胶片应及时更换。

2、对待贴合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使用清洁剂擦拭干净,确保表面无油污、灰尘、指纹等杂质。

3、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形状,使用剪刀或刀具将胶片裁剪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预留一定的余量。

六、贴胶片的操作步骤1、将裁剪好的胶片轻轻地放置在待贴合的表面上,注意对齐位置。

2、从胶片的一端开始,使用刮刀或滚轮逐渐将胶片向另一端贴合,同时施加适当的压力,以排除气泡和确保胶片与表面紧密贴合。

3、在贴合过程中,如发现气泡,可使用刮刀将气泡刮向边缘,然后排出。

4、对于拐角和边缘部位,应特别注意贴合的平整度和紧密度,可以使用刀具适当修剪胶片,以保证贴合效果。

5、贴合完成后,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胶片表面,去除残留的污渍和指纹。

七、质量检查1、检查胶片是否平整、无气泡、无褶皱。

2、检查胶片的贴合位置是否准确,有无偏移或歪斜。

3、检查胶片与表面的贴合强度,用手轻轻拉扯胶片,观察是否容易脱落。

八、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避免手部受伤和胶片受到污染。

资料:胶粘接作业指导书-OK

资料:胶粘接作业指导书-OK

宁波雷顿科技有限公司胶粘接作业指导书( LT.WI/RD.ZJ.01 )编制/日期:审批/日期:胶粘接作业指导书本胶粘接作业指导书,是粘接工序的规范要求,必须认真执行。

一、ABS胶粘接1 粘接前准备1.1 ABS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失效);1.2 熟悉产品图纸,了解产品的粘接要求;1.3 零件的表面应清洁,无严重污垢等杂物。

2 粘接操作2.1从ABS型胶的包装管内挤出适量的粘接剂,直接置于被粘接的工件上(如蜂鸣片);2.2 被粘接的工件应按以下方式之一处理:A、如果被粘接件为紧配合,可不采用任何压紧张措施;B、如果被粘接件不是紧配合,存在松散的可能,必须采取坚固措施(如用夹子夹紧等),且坚固时间不低于30分钟。

2.3被粘接件如为紧配合,则可随即转入下道工序,但是不能在粘接部位施力;被粘接件如不是紧配合,则必须静置20分钟以上,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加工。

2.5 粘接件在涂粘接剂以前,其表面应无严重的污垢。

2.6 所有粘接工作,包括调配粘接剂,必须由经培训合格,且有上岗资格的人员操作。

3粘接工艺控制3.1 ABS胶的用量必需适量(目测),由有上岗资格的操作者自行控制;3.2粘接后的工件,如果有松散的可能,必须采取坚固措施,且必须静置20分钟以上,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加工。

3.3所有粘接过程,均由操作者自行监控,无需任何记录。

4 粘接的质量要求4.1粘接件位置正确、牢固、不扭曲;4.2粘接件表面无任何污迹。

5粘接质量的检验及处理方法5.1外观检查用肉眼检查粘接件外部,无任何污迹。

5.2强度(牢固度)检验用手握住件粘接件一端,尽力拉;不脱落,不松动。

5.3 允许对粘接不牢固的产品再行粘接。

6操作者资格上岗操作者,必须经培训合格,且实际操作验收合格。

1 粘接前准备1.1 502胶水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失效);1.2 熟悉产品图纸,了解产品的粘接要求;1.3 零件的表面应清洁、干燥;无严重污垢等杂物。

2 粘接操作2.1 将被粘接物按要求配合放置;2.2 在粘接面施以适量的502胶水,迅速与粘接面压贴在一起;瞬间内完成粘接。

木工组装胶合拼粘工序作业指导书

木工组装胶合拼粘工序作业指导书

木工组装胶合工序作业指导书1、目的:确保各生产要素制造产品部件质量达标的有效性,对工序生产过程管理实行可控性指导。

2、工序:木工组装胶合3、适用设备:手工卡具、壁纸刀、电熨斗、橡胶锤、手动立铣、打磨机、角膜砂轮、截锯、立铣机、立式砂光机等4、产前准备4.1 不适用本工序设备使用的工具、刀具、材料不得继续使用并退回其出处。

4.2班前机器设备的润滑保养和设备空载运行安全检查。

4.3产品部件加工规格尺寸、形状、材质、数量必须与产品工艺流程单、图纸、生产(作业)计划等书面技术文件相符合。

4.4现场产品部件方材、板材检验合格后在产品工艺流程单交接验收签字。

5. 生产过程控制5.1产品部件加工过程执行本岗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5.2产品部件加工过程执行产品工(序)艺质量控制计划。

5.3.组装胶合工艺规程5.3.1.白茬检验5.3.1.1.产品部件材质符合产品工艺流程单、图纸、部件明细单标准,榫(棒榫)眼结构配合达标,造型圆润对称,棱角平直,无缺材、崩茬、欠茬、结疤、斜纹等,不合格的退回上工序;5.3.1.2.查验柜类板(侧、中山,柜门、顶底、隔板等厚18mm)面、桌(厚9mm)面等贴面木皮(外加工),尤其查验(机加工)灰咖色柜类板选料、截锯,查验灰咖色包厢类胶合桌(厚9mm)面选料、截锯、胶合,同张板木皮纹理、颜色(红、白橡木皮分开)相近一致,无整板色差、缺材、叠缝、透胶等,不合格的退回上工序;5.3.2.木工贴木皮5.3.2.1.包厢、板面割角贴木皮:KYOTO京都切割、割角45°角线和水平线割角准确、平直;粘贴木皮水平线和45°割角线拼粘严密、平整,无缺材、叠缝;5.3.2.2.包厢桌面类端面(垂直面、圆弧面)封边贴木皮:TREE树丽刨花板框架、中密度板贴木皮包厢合成的端面表面粗糙,封边必须刮腻(参胶)子找平,刮腻子干燥后打磨、找平;封边的部件刷涂乳胶均匀、饱满到位,封边木皮单板贴正、反复熨烫、加热加压粘牢,棱角边缘贴实、粘严;封边与平面平、干燥后用扁铲铲掉多余的封边木皮单板,切勿损坏板面;木皮封边无缺材、鼓包,倒角R1无张嘴、露底、亏材等;5.3.1.3.木皮刨花板包厢ALMA阿尔玛四周底座端面贴木皮:端面刨花板铣削0.6mm贴木皮和包厢板面木皮平;5.3.1.4.粘贴0.6mm厚木皮涂饰白乳胶、两口胶,胶要抹匀、抹足,熨烫火力高档、熨烫力均匀、熨烫平面2遍以上、熨烫封边泥鳅背熨烫粘牢为准,木皮边缘接缝严密、平整,无缺材、叠缝、渗台、针孔、脱胶、鼓泡等缺陷。

胶粘工艺通用作业指导书

胶粘工艺通用作业指导书

胶粘工艺通用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公司的用胶工艺技术。

2范围:双组份硅胶、环氧树脂胶、灌封胶,904硅胶、905硅胶、933硅胶、708硅胶,502、401、万能胶等。

3工作程序:3.1识别胶的使用状态3.1.1需要配比后使用3.1.2直接使用3.2识别用胶的场合:3.2.1透明件与压铸件(通常指面盖、灯圈)胶粘3.2.2线路板元器件固定3.2.3铭牌固定3.2.4其他3.3确定用胶的种类:3.4用胶关键控制点:3.4.1透明件与压铸件(通常指面盖、灯圈)胶粘关键控制点:这类型结构均使用需配比的胶来灌封,主要用到10:1的双组份硅胶和2:1的环氧树脂胶。

此处的灌胶主要是使透明件与压铸件之间的间隙完全被胶填充,满足灯具的密封性能、防爆性能等,但胶不能受力,只能起到填充间隙满足密封的要求,透明的固定必须通过其他机械的方法来实现。

3.4.1.1 用作配胶的电子称必须进行定期校正,用前必须清零;3.4.1.2 胶配比必须按胶规定的配比比例进行,误差控制在±2%;3.4.1.3胶配比后必须使两种胶混合均匀,无颜色分层,混合时间要求3-5分钟;3.4.1.4透明件与压铸件两者配合灌胶前,使两者之间的各个方向的间隙均匀,确保胶的流动性能;3.4.1.5透明件与压铸件接触面之间为防止灌胶时漏胶,在压铸件件与透明件接触面的中心位置先涂905硅胶(用这层905硅胶填充透明件与压铸件接触后的间隙,解决灌胶时胶从透明件与压铸件的接触面漏出);3.4.1.6透明件与压铸件之间间隙灌胶时需把胶灌至基本与透明件表面相平;3.4.1.7 透明件与灯圈在灌胶后不能在最小固化时间段里移动;3.4.1.8达到最小固化时间后,胶基本干了(不会再流动,用手按也只会微量变形),此时移动或是进行装配不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3.4.2 线路板元器件关键控制点:线路板元器件加固主要使用904硅胶、933硅胶、708硅胶对板上的电感、电容、变压器等较大元器件(超过0.9g的元器件是必须进行加固的)进行打胶加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粘工艺通用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公司的用胶工艺技术。

2范围:双组份硅胶、环氧树脂胶、灌封胶,904硅胶、905硅胶、933硅胶、708硅胶,502、401、万能胶等。

3工作程序:
3.1识别胶的使用状态
3.1.1需要配比后使用
3.1.2直接使用
3.2识别用胶的场合:
3.2.1透明件与压铸件(通常指面盖、灯圈)胶粘
3.2.2线路板元器件固定
3.2.3铭牌固定
3.2.4其他
3.3确定用胶的种类:
3.4用胶关键控制点:
3.4.1透明件与压铸件(通常指面盖、灯圈)胶粘关键控制点:这类型结构均使用需配比的胶来灌封,主要用到10:1的双组份硅胶和2:1的环氧树脂胶。

此处的灌胶主要是使透明件与压铸件之间的间隙完全被胶填充,满足灯具的密封性能、防爆性能等,但胶不能受力,只能起到填充间隙满足密封的要求,透明的固定必须通过其他机械的方法来实现。

3.4.1.1 用作配胶的电子称必须进行定期校正,用前必须清零;
3.4.1.2 胶配比必须按胶规定的配比比例进行,误差控制在±2%;
3.4.1.3胶配比后必须使两种胶混合均匀,无颜色分层,混合时
间要求3-5分钟;
3.4.1.4透明件与压铸件两者配合灌胶前,使两者之间的各个方
向的间隙均匀,确保胶的流动性能;
3.4.1.5透明件与压铸件接触面之间为防止灌胶时漏胶,在压铸
件件与透明件接触面的中心位置先涂905硅胶(用这层
905硅胶填充透明件与压铸件接触后的间隙,解决灌胶
时胶从透明件与压铸件的接触面漏出);
3.4.1.6透明件与压铸件之间间隙灌胶时需把胶灌至基本与透明
件表面相平;
3.4.1.7 透明件与灯圈在灌胶后不能在最小固化时间段里移动;
3.4.1.8达到最小固化时间后,胶基本干了(不会再流动,用手
按也只会微量变形),此时移动或是进行装配不会对其性
能产生影响。

3.4.2 线路板元器件关键控制点:
线路板元器件加固主要使用904硅胶、933硅胶、708硅胶对板上的电感、电容、变压器等较大元器件(超过0.9g的元器件是必须进行加固的)进行打胶加固。

当然采用了打胶以外的加固方法进行了加固的是可以不需要再打胶加固了。

3.4.2.1线路板加固使用的硅胶表面固化基本在5—30分,完全
固化需24小时以上;
3.4.2.2在元器件与PCB板间打胶后需放置至胶表面干,不会流
动再进行装配,需静置5分钟以上;
3.4.2.3打胶过程需佩戴防静电手腕,且只能拿取线路板的边缘,
打完胶的线路必须放置在无锡渣、导线芯等的干净泡沫
或纸皮上;
3.4.2.4打胶注意不能把PCB板上丝印的关键标识盖住,如:“+、
-、L、N、IN、OUT”等。

3.4.3铭牌固定关键控制点:
主要是指用万能胶把铭牌粘接到灯具的壳体上,在普通民用产品上应用最多。

3.4.3.1涂万能胶时需在铭牌背面及对应粘接的壳体位置均匀涂抹一层万能胶,铭牌背面边缘及角上均需要有胶,壳体上粘接铭牌位置同样在边缘及角上均有胶;
3.4.3.2胶不宜涂过厚(0.5mm内),特别不能成堆;
3.4.3.3胶干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内。

也就是铭牌与对应壳体在涂抹万能胶后,需等待15分钟干胶时间,胶成干膜状才能进行粘接,但等待的干胶时间也不能超过30分钟;
3.4.3.4粘接时需从一边粘接好再压向另一边,整个粘接上去后需用胶锤敲击压实。

3.4.4 其他关键控制点:
一些特殊要求的结构:如符合防爆要求的两个隔爆腔之间过线的接头封胶,航空插头的封胶等,主要使用固化时间比较短的1:1环氧树脂胶。

3.4.4.1各种用于隔爆腔之间的过导线接头,接头多长,封胶长
度就得有多长;
3.4.4.2航空插头等这类需要经常拆装的结构,封胶后必须保证
其的拆装性能。

3.5常用胶的保质期:
使用前注意检查各种胶的保存期限:
注意:胶尽量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