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新)

合集下载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导论一、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类型:1、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

3、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本文由吉福整理)二、传播学研究范围和对象范围:包括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范围十分广泛。

对象:层次:1、自我传播:即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第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自我传播的传播者与接受者是合为一体的,它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

2、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则包含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3、群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4、组织传播:是一种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组织的权威越高,传播的信息越被人信赖,反之,传播的信息越可信,组织的权威越高。

有三种传播渠道,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传播。

5、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对广泛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与人际传播的区别: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

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受众是匿名的、大量的、各相干的。

是信息的意向流动,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有限的。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

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是由组织或职业传播者发由的,而不是个人发布。

三、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关系:1、广义的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的说传播学即是大众传播学。

2、从理论体系说,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

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2、形容方法不同。

3、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而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传播的全过程。

人民大2024全球传播导论教学课件-第四章 全球新闻传播

人民大2024全球传播导论教学课件-第四章  全球新闻传播
1
第一节 全球新闻传播的媒体形态
❖ 互联网时代,全球新闻传播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新闻传播 不再由国际传媒机构垄断,个体也广泛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 过程,其参与方式亦多元多途,包括独立发布数据和信息、 提供原始新闻素材、协助媒体记者工作等。
❖ 一、自媒体 ❖ 互联网给予每个个体参与新闻传播的机会,网民/用户成为互
4
❖ 机器生产内容(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MGC),是基 于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行车记录仪等智能采集设备,结合 新闻发生的多维数据,自动检测新闻事件、自动生成数据的新闻 生产方式。 ❖ 多频道网络(multi channel network,MCN),来源于国外 互联网视频领域,由优兔开发。
18
❖ (三)国内视频的发展 ❖ 技术变革是媒介变革的先决条件。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 术,5G网络的传输速度是4G网络的100倍,大幅提升的带宽 、网速激发社会表达与信息传播的潜能,也将颠覆现阶段的 新闻生产分发方式。2016年被国人称为短视频元年,但短视 频真正崛起是在2017年,短视频快速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亿 级流量可以轻松达到,这就是短视频行业形成的表征。短视 频对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形态、媒介生态和传媒业态发挥着结 构性的作用。
6
❖ 三、非媒体机构 ❖ 非媒体机构是全球传播时代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主体,与其深度参
与全球治理直接相关。 ❖ 非媒体机构包括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互联网公司以及其他非营
利性组织等。 ❖ 非媒体机构在新闻采制方面上,更加灵活、机动、及时和快捷,有
时一个“背包记者”就可以完成机构媒体需要一个驻外团队才能完 成的任务,有时运用数据技术或模型分析,就能从海量信息中找到 具有独特价值的信息或线索。全球传播时代,机构媒体海外站点及 其工作人员不断减少,非媒体机构进入国际新闻领域,给全球性新 闻生产与传播带来了新鲜血液。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引言外国新闻传播史是研究外国新闻媒体的发展和演变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新闻媒体的起源、发展及影响因素,还探究了外国新闻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角色和作用。

本文将以Markdown 文本格式为基础,介绍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导论部分。

第一章: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1.1 新闻传播的定义新闻传播是指将信息、观点和想法从一个源头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新闻传播通常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述相传。

随着文字的出现,新闻传播开始通过文字记录和传播。

不同农耕文明的出现促进了文字的运用,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工具。

1.2 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最早的文明时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外国新闻媒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

例如,中国的新闻传媒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竹简,而埃及的新闻传媒起源于古埃及的纸浆制造。

这些新闻传媒的出现标志着外国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章:外国新闻传播的发展与演变2.1 手工印刷时代在手工印刷时代,新闻传播的主要工具是印刷机。

这一时期,新闻传媒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早期的报纸、杂志和书籍成为了最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2.2 工业印刷时代工业印刷时代是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刷技术得到了革新,新闻传播的速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在这个时期,新闻报纸和杂志开始普及,成为了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2.3 电报和电话时代电报和电话的发明与应用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电报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到世界各地。

电话的发明则允许人们进行实时的远程交流,成为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工具。

2.4 电视和互联网时代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视作为一种视觉媒体,使新闻传递更加直观、生动,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

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概述

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概述

16
这三个功能主要是从政治学角度着眼的;
1959年,查尔斯·赖特又从社会学的角度, 为其补充了"娱乐"功能。由此,形成了传 播学中经典的大众传播四功能说。
2021/7/28
17
传播过程的“5W”模式:
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 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2021/7/28
2
第二章 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
❖ 一、传播学起源于美国的原因 ❖ 1、政治上,美国的政治活动特点和大选,使
其政治家重视利用媒体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 美国的驴象之争.doc
2021/7/28
3
美国的驴象之争
2021/7/28
4
一、传播学起源于美国的原因
❖ 2、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进行了宣传战的 专门研究。
2021/7/28
24
❖ 2、 K·卢因(1890-1949)(又译为勒温)。美
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在主要研究领域是群体 传播的渠道,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把关人” 概念,卢因本人对传播系统中的“把关”问题进行 过理论化尝试,后来他的学生将“把关”理论广泛 应用于新闻的筛选加工过程研究。 ❖ 卢因.doc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2021/7/28
18
这一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 容: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众分析”——"效果分 析”
这五种分析涵盖了传播研究的主要领域
2021/7/28
19
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8)是一位 著名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 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 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L5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下)in教育技术导论黄荣怀

L5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下)in教育技术导论黄荣怀
教学过程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原则
教师与学生 课程设置与教材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环境
教学评价与管理
„„
教学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它有哪些基本功能?有哪些基本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教学规律、目的处理教学活 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 主体地位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某些规律?
4. 不同的侧重点
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着重于教育信息传播的基础理
论研究,偏重于对教育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运用信 息传播理论探讨、研究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则转向于教育传播中的应用理
论和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强调实用的教学技术,强 调目标,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设计、 实施与评价,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人”以及“人” 以外的一切资源的综合利用。
教材
学生
教师
教材
教师
学生
新媒体
教材
教师
学生
新媒体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 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 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 机); 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 和难点的直观教具,传统CAI就是起这种作用;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 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

气味 发光 超声波 动作 声音
灰雁的不同动作信号
克里特岛居民使用的45个图形符号(约公元3500年)
云南丽江纳西族象形文字
丽江古城的“德克士炸鸡”招牌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导论一人类传播发展简史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传播的历程分为五个阶段:非语言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

(一)、非语言传播时代:用非语言符号进行较为复杂的传播。

交流特点:信息简短和单一,且缓慢进行。

(二)、口语传播时代语言大约产生于9万年前到4万年前之间。

(1)语言拓展了人类信息传播的内容(2)语言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成为人类重要的思想工具。

(3)在长度、复杂性、准确性和精细程度方面,语言可以记忆、传递、接收和理解的信息。

(三)、文字书写时代1、文字大约开始于5000年前,文字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2、文字起源于图画,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

例如: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我国商代的甲骨文3、造纸术的发明及手抄传播(四)印刷时代1、我国在公元450年最早发明了印刷术。

唐朝刻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书籍。

2、印刷术的发展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机,促进了书籍的廉价化。

3、印刷机的出现为近代报刊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4 、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纸”(以《纽约太阳报》《先驱报》为代表)的出现,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开始。

(五)、电子媒介时代: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电信技术等等的发展1、电影1895年12月28日,被定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被誉为“电影之父”。

2、广播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开始播音,标志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

3、电视1936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台开播,标志着电视媒介的诞生。

4、互联网网络传播是指以一系列高新传播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于1969年在美国问世。

5、从互联网到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特点,而以个人化、目标性、双向互动、全球性传播的独特优势,对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构成了巨大冲击。

第一章 传播学导论

第一章 传播学导论

第一章传播学导论第一节关于传播一. 人类传播活动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二. 传播的含义(一)传播与communication(二)传播的定义1.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作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施拉姆)。

片面性:不一定分享如德国人和中国人时间手表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活动。

3.影响说(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片面性:不一定是通过语言来传播。

4.符号说(信息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片面性:片面强调传播者附国内学者对于传播的定义: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1“信息的交流和分享”○2郭庆观(p5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特点(p5)○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反例:点头yes摇头no,印度是点头no摇头yes○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补信息○○1是指传播的内容,信息所涵盖的传播内容主要有社会性,娱乐性,情报性或教育性的内容○2信息论的创始人(香)申农:信息就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3教材定义:信息可以看作是物理载体与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第二节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一.传播学的缘起1.四位奠基人米德 Goerge Herbert Need库利 Charles Horton Cooly杜威 John Dewey帕克 Robert Eara Park○1杜威:关注“大众”社会的现象,希望媒介能“重组大众社会中的群体”。

○2库利(口吃):为揭示媒介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文化,进行第一次尝试。

○3帕克:最早将报业当成社会与文化机构来研究《移民报刊及其控制》○4米德:(对于当代传播学的意义):开创符号互动论,将传播置于社会学解释的中心○另李普曼Lippman Walter2.“拟态环境”(P127):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一、传播现象由来已久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包括传播行为、传播活动在内的传播现象,早就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1)原始社会,传递信息的必要性:(2)语言产生前后,传播行为是通过声音、结绳、烟火、图画等方式进行的。

结论: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由来已的。

烽火戏诸侯。

(3)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美国)开始科学分析传播现象,探索传播理论。

40年代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4)1946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5)1947年,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第二年主编了第一本大众传播学论文集,出版了第一本传播学教材,至此传播学也就应运而生。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二、什么是传播(一)传播1)来源: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源自拉丁语communis 基本意思: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2)概念复杂性:1976年,美国学者丹斯和拉森列举的定义达126种(二)传播定义的四种类型:香农“信息”概念的引入1)传播是信息的共享:(美)施拉姆2)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美)心理学家霍夫兰3)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传播学者贝雷尔森4)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中)郭庆光教授(三)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受者、受众)4)传受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和系统:(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物质决定精神交往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活动是个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它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一、认识传播(传播的定义) •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命(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次传播革命:语言的使用——口语传播时代
• 动作: 如:灰雁的不同动作信号 。
• 声音: 如成语“鸟语花香”;《诗经•小雅•鹿鸣》:“呦呦(yōu) 鹿鸣,食野之苹”(鹿见到艾蒿,相呼而食)
广语 播言 0 00 23 57 ::

• 人类的最后3分钟?
• 已经经历什么? • 正在发生什么? • 还将产生什么?
F ·威廉斯《传播革命》。传播史表盘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一、认识传播(传播的定义) •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命(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次传播革命:语言的使用——口语传播时代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先来理解动物界的传播现象 动物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 气味。一般草食和肉食动物都普遍具有这种能力。 发光。如萤火虫发光是雌雄求偶的重要信号,对萤火虫繁衍后 代有着重要意义。 • 超声波。蝙蝠能够在漆黑的岩洞里快速飞行而不至于撞上岩壁、 在黑暗的夜空中准确地捕捉昆虫,靠的是它们能够发出一种振 动频率极高的超声波,通过声波的反馈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 • • • •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 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一、认识传播(传播的定义) •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命(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次传播革命:语言的产生——口语传播时代 • ②语言的特性 •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通过劳动不仅改造了自 然界,也创造了人本身,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传播,使它 具备了其他动物传播所不具备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一、认识传播(传播的定义) •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命(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人类传播活动是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媒介是传播活动赖以进行的方式方法或工具手段,任 何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同样任何媒介也都服务于传播。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 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和革命史。) 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和应 用——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一、认识传播(传播的定义) •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命(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 • • 第一次传播革命:语言的使用——口语传播时代 ①语言的产生 怎样产生:
•恩格斯: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恩格斯认为,劳 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的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 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而在这个过 程中,脑髓和感觉器官也不断的趋于发达,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 越来越清楚地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挥,又反作用于 劳动和语言,为两者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一、认识传播(传播的定义) •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命(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次传播革命:语言的使用——口语传播时代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一、认识传播(传播的定义) •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命(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次传播革命:语言的使用——口语传播时代 • ①语言的产生 • 时间:大约10万年前,人类可能产生了原始的语言。语言起源 于何时,尚无明确答案。 • 怎样产生: 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关于语言诞生过 程的几种猜测: • “汪汪”理论 。 认为语言是通过模仿自然声音而形成的。 • “感叹”理论。由偶然的表达感情或感情而产生。 • “唱歌”理论。由传播感情和欢庆事件的原始歌声中产生。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一、认识传播(传播定义) • 1、中文释义
• • • • • • • • • 世间的一种普遍现象。 物理世界的传播现象: 生命世界的传播现象: 传播学研究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 古代汉语中“传”与“播”是单音词。 传:表达、流露、传 授。 播:播种、撒种、散开。 传播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史·突厥传》 “传播中外,咸使知闻。”(方汉奇)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一、认识传播(传播的定义) •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命(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次传播革命:语言的使用——口语传播时代
• 动物传播的局限 • 1、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 • 2、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过程,而不伴随 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一、认识传播(传播的定义) • 3、传播与信息
• • • • • • • • • •
传播的核心概念是信息。不存在没有信息的传播,也不存在脱离传播的 信息。 传播与信息的整体性考察。 理解信息----信息(information)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①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发展。 客观世界构成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 物质----物质的生命力----物质的生命现象(特征) ②信息是物理载体与语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信息的精神性。意义或意思。 ③关于信息本质的两种解释 从人类的需求出发:所谓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香农) 从物质的变化解释:信息是事物以及事物间的差异与变化(熵定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一、认识传播(传播的定义) •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命(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次传播革命:语言的产生——口语传播时代 • ②语言的特性 • 第一、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 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 能够表述遥远的空间发生的事情。 • 第二: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 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的限制。 • 第三: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原因和辅音, 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以万以上的语音单词。这说明,人 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新词、新概念、新的 表达方式,并且能够把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者其他的符号系统来 加以记录和保存,还能创造出来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手语、计 算机语言为代表的人工语言。
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
• • • •
一、认识传播(传播的定义) 2、英文释义 Communication 通讯、会话、交往、交通、交流。
传达 传播 Communication ○ ○ 传染 ○ ○ 交通 × ○ 交流 × ○
• Communication词义:双向性,行为主体双方平等关系 • “传播”词义:主被动关系 • 作为学术词汇的“传播”有“交流、沟通、传通”的意 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