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视网膜母细胞瘤演示课件

全身并发症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 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预防感染
加强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 避免发生感染。
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饮食,增强患者免疫力。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心理 疏导和支持。
并发症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处理方法
MRI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MRI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
MRI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眼部肿瘤的信号特点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视网膜母细胞瘤在MRI上通常 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肿块,增强扫描后可见明显强化。
MRI检查的优势
MRI检查具有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特点,可以准确地评估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犯范围和程度,为手 术和放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免疫治疗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应用前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来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杀灭肿瘤 细胞。
肿瘤疫苗
针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肿瘤疫苗也在研发中,通过刺激患者自身 的免疫系统来预防和治疗肿瘤。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将经过改造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回输给患者,以达到治 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目的。
复发监测及早期干预策略
要点一
复发监测
通过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征 象。
要点二
早期干预策略
一旦发现复发或转移,应立即就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同时,加强心理支持和营养支持,帮助患者度过治疗难关 。
06
视网膜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与未来方向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视网膜母细胞瘤护理业务学习PPT

为什么进行护理?
促进康复
系统的护理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早期介入和持续关注对护理不仅关注患者,也要重视家庭成员的支持和 教育。
家庭的参与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治疗和康复 过程。
谢谢观看
视网膜母细胞瘤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2. 谁需要进行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为什么进行护理?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定义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眼部癌症,通 常在婴儿和幼儿中发生。
这种疾病起源于视网膜的细胞,可能影响视力并 造成眼球突出。
对疾病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支持患者及其情 感需求。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诊断后
一旦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护理工作应立即展 开。
早期护理可帮助缓解患者症状并提高治疗效果。
何时进行护理?
治疗期间
在化疗、放疗等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同样不可 忽视。
需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 案。
何时进行护理?
康复阶段
患者在康复期需持续进行心理和身体上的支持。
定期随访和评估可以帮助监测恢复情况及早发现 复发。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基本护理
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和疼痛 管理等。
定期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确保医疗团队及 时响应。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通过倾听和陪伴,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 及家庭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病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具体原因尚未完全了解,但遗 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其发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视网膜母细胞瘤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为什么进行护理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定义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眼部肿瘤,通 常在幼儿期被诊断。
该病主要影响眼睛的视网膜,是最常见的眼部恶 性肿瘤。
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何时进行护理
治疗期间
在化疗、放疗及手术后的恢复阶段,提供持续的 护理。
注意观察副作用及并发症,及时处理。
何时进行护理
随访阶段
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以检测复发风险。
长期观察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身体护理
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提供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
情绪管理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如何进行护理
教育与指导
对患者家庭进行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 。
增强家庭的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 水平。
为什么进行护理
为什么进行护理
改善预后
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护理者需要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谁需要护理 护理人员
包括护士、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等多专业团队 。
团队合作能够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谁需要护理 家庭支持
患者家庭成员需要参与护理过程,提供情感 支持。
家庭环境的稳定性对于患者康复非常重要。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诊断后
在确诊后,应立即制定护理计划。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什么进行护理Fra bibliotek支持家庭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为什么进行护理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定义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眼部肿瘤,通 常在幼儿期被诊断。
该病主要影响眼睛的视网膜,是最常见的眼部恶 性肿瘤。
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何时进行护理
治疗期间
在化疗、放疗及手术后的恢复阶段,提供持续的 护理。
注意观察副作用及并发症,及时处理。
何时进行护理
随访阶段
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以检测复发风险。
长期观察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身体护理
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提供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
情绪管理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如何进行护理
教育与指导
对患者家庭进行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 。
增强家庭的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 水平。
为什么进行护理
为什么进行护理
改善预后
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护理者需要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谁需要护理 护理人员
包括护士、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等多专业团队 。
团队合作能够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谁需要护理 家庭支持
患者家庭成员需要参与护理过程,提供情感 支持。
家庭环境的稳定性对于患者康复非常重要。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诊断后
在确诊后,应立即制定护理计划。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什么进行护理Fra bibliotek支持家庭
视网膜母细胞瘤课件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
概况
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属视网膜神经源性的恶 性肿瘤,高度恶性。 患者婴幼儿占绝对多数,90%在3岁前发病. 单眼者较多,双眼者约占1/4。 80年代中期已将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定位于 13q14,并成功地从分子水平分离和克隆到Rb基因并对Rb 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结构和生物学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现Rb基因的缺失或失活是肿瘤发生的关键,进而提出了 肿瘤抑制基因的概念。 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 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 关键。
Coats病
后极部及黄斑区有大量斑点状黄白色渗出
Coats病 黄斑区星芒状渗出,视盘外围渗出呈不完整环状
治疗
1、手术治疗 (1)眼球摘除术:单眼发病,如肿瘤仍在眼内,应尽早将 眼球摘除。 (2)眶内容剜出术:如肿瘤已穿破眼球向眶内蔓延,未发 现有全身转移者可行眶内容剜出术。 2、放射治疗 RB对放疗敏感。用于早期体积较小的肿瘤、双眼患者的 非手术眼,以及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鉴别诊断]
1、转移性眼内炎:既往有高热病史,眼前节及玻璃体内常 有炎症后遗改变,眼压低,眼球有萎缩。B超扫描,眼内 无实质性肿块。 2、Coats病:多见于5岁以上男孩,多单眼发病,病程进展 缓慢,眼底除广泛的黄白色渗出外,可见胆固醇结晶及小 血管呈瘤样扩张。 3、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见于早产儿有吸氧史,眼底见纤 维血管组织由视网膜颞侧周边部伸向视乳头及晶状体后方, 眼球小,前房浅。为双眼受累,瞳孔区发白。 4、残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见于足月婴儿,单眼发病,散 瞳后可见睫状突变长,晶状体后极部混浊,晶状体后方有 白色不透明的原始玻璃体残留组织走向视乳头。
(retinoblastoma. RB)
概况
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属视网膜神经源性的恶 性肿瘤,高度恶性。 患者婴幼儿占绝对多数,90%在3岁前发病. 单眼者较多,双眼者约占1/4。 80年代中期已将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定位于 13q14,并成功地从分子水平分离和克隆到Rb基因并对Rb 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结构和生物学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现Rb基因的缺失或失活是肿瘤发生的关键,进而提出了 肿瘤抑制基因的概念。 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 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 关键。
Coats病
后极部及黄斑区有大量斑点状黄白色渗出
Coats病 黄斑区星芒状渗出,视盘外围渗出呈不完整环状
治疗
1、手术治疗 (1)眼球摘除术:单眼发病,如肿瘤仍在眼内,应尽早将 眼球摘除。 (2)眶内容剜出术:如肿瘤已穿破眼球向眶内蔓延,未发 现有全身转移者可行眶内容剜出术。 2、放射治疗 RB对放疗敏感。用于早期体积较小的肿瘤、双眼患者的 非手术眼,以及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鉴别诊断]
1、转移性眼内炎:既往有高热病史,眼前节及玻璃体内常 有炎症后遗改变,眼压低,眼球有萎缩。B超扫描,眼内 无实质性肿块。 2、Coats病:多见于5岁以上男孩,多单眼发病,病程进展 缓慢,眼底除广泛的黄白色渗出外,可见胆固醇结晶及小 血管呈瘤样扩张。 3、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见于早产儿有吸氧史,眼底见纤 维血管组织由视网膜颞侧周边部伸向视乳头及晶状体后方, 眼球小,前房浅。为双眼受累,瞳孔区发白。 4、残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见于足月婴儿,单眼发病,散 瞳后可见睫状突变长,晶状体后极部混浊,晶状体后方有 白色不透明的原始玻璃体残留组织走向视乳头。
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的护理PPT

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为什么护理重要?
什么是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
什么是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 定义
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源于视网膜的恶性肿 瘤,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缓解他们的焦虑。
可以通过游戏和谈话来减轻心理压力。
如何进行护理? 教育家长
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进行护理和观察。
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资源。
为什么护理重要?
为什么护理重要? 促进康复
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减少并发症 。
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为什么护理重要?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护理帮助患者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
关注患者的整体福祉。
为什么护理重要? 增强家庭信心
通过提供专业的护理,增强家庭对治疗的信心。
家庭的信心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
谢谢观看
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并发症。
何时进行护理?
治疗期间
在进行放疗或化疗时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
注意监测副作用,如恶心、疲劳等。
何时进行护理?
出院后
出院后的随访护理同样重要,定期复查以监测病 情。
家长需了解复查的重要性。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基本护理
保持患者的舒适,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注意保持房间的安静和温度适宜。
包括术后恢复、放疗或化疗的患者。
谁需要上给予支 持。
家庭的支持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谁需要护理? 护理团队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为什么护理重要?
什么是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
什么是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 定义
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源于视网膜的恶性肿 瘤,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缓解他们的焦虑。
可以通过游戏和谈话来减轻心理压力。
如何进行护理? 教育家长
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进行护理和观察。
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资源。
为什么护理重要?
为什么护理重要? 促进康复
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减少并发症 。
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为什么护理重要?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护理帮助患者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
关注患者的整体福祉。
为什么护理重要? 增强家庭信心
通过提供专业的护理,增强家庭对治疗的信心。
家庭的信心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
谢谢观看
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并发症。
何时进行护理?
治疗期间
在进行放疗或化疗时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
注意监测副作用,如恶心、疲劳等。
何时进行护理?
出院后
出院后的随访护理同样重要,定期复查以监测病 情。
家长需了解复查的重要性。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基本护理
保持患者的舒适,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注意保持房间的安静和温度适宜。
包括术后恢复、放疗或化疗的患者。
谁需要上给予支 持。
家庭的支持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谁需要护理? 护理团队
《视网膜母细胞瘤》课件

病因和发病机制
视网膜母细胞瘤主要由一个遗传因素引起形成肿瘤。此外,一些环境和 生活习惯的因素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症状可能很隐匿,如眼白发白等。随着病情进展,孩 子可能会出现斜视、白瞳症状,甚至眼球突出。诊断方法包括眼底检查、视 网膜成像、遗传检测等。
病症预防和注意事项
预防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最佳方法是定期的眼部检查和及早的诊断。家长还应该注意孩子的眼部健康,避 免暴露在有害环境中,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论和展望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儿童眼部肿瘤,但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 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探索更有效 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以减少这种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治疗方法和预后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主要依赖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肿瘤扩散情况。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手术和 放疗等。预后因人而异,但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
病例分享
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勇敢的小患者的故事。这个孩子成功战胜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并在治疗后恢复了正 常生活。她的经历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为每个患者带来希望和治愈。
《视网膜母细胞瘤》PPT 课件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最常见的眼部肿瘤。本课件将详细介绍这种疾病 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同 时还会分享一个真实病例,讲解病症预防和注意事项,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 展望。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眼部恶性肿瘤,起源于视网膜中的未成熟细胞。它可能一侧或双侧发 病,并可出现多样化的症状,如斜视、眼球突出等。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预防PPT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2. 谁应关注视网膜母细胞瘤? 3. 何时进行筛查? 4. 如何预防视网膜母细胞瘤?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定义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眼睛内的 恶性肿瘤,通常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最为常见。
总结与展望
呼吁
呼吁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对视网膜母 细胞瘤的认识和关注。
通过教育和宣,帮助更多儿童获得及时的诊断 和治疗。
谢谢观看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谁应关注视网膜母细胞瘤?
谁应关注视网膜母细胞瘤? 高风险人群
家族中有视网膜母细胞瘤病史的儿童应特别关注 ,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遗传咨询可以帮助评估风险并制定监测计划。
谁应关注视网膜母细胞瘤? 普通儿童
所有儿童都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 任何异常情况。
这种疾病起源于视网膜的未成熟细胞,可能导致 视力丧失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病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遗传因 素被认为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约有40%的病例与遗传突变有关,尤其是RB1基因 的突变。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出现白色瞳孔反射、眼球突出 、眼睛红肿及视力模糊。
何时进行筛查? 早期识别
及早识别症状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因此家长需 保持警惕。
任何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
何时进行筛查?
专业检查
如有需要,眼科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更详细的检 查,如超声波或眼底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楚地了解眼睛内部的 状况。
如何预防视网膜母细胞瘤?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2. 谁应关注视网膜母细胞瘤? 3. 何时进行筛查? 4. 如何预防视网膜母细胞瘤?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定义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眼睛内的 恶性肿瘤,通常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最为常见。
总结与展望
呼吁
呼吁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对视网膜母 细胞瘤的认识和关注。
通过教育和宣,帮助更多儿童获得及时的诊断 和治疗。
谢谢观看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谁应关注视网膜母细胞瘤?
谁应关注视网膜母细胞瘤? 高风险人群
家族中有视网膜母细胞瘤病史的儿童应特别关注 ,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遗传咨询可以帮助评估风险并制定监测计划。
谁应关注视网膜母细胞瘤? 普通儿童
所有儿童都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 任何异常情况。
这种疾病起源于视网膜的未成熟细胞,可能导致 视力丧失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病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遗传因 素被认为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约有40%的病例与遗传突变有关,尤其是RB1基因 的突变。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出现白色瞳孔反射、眼球突出 、眼睛红肿及视力模糊。
何时进行筛查? 早期识别
及早识别症状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因此家长需 保持警惕。
任何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
何时进行筛查?
专业检查
如有需要,眼科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更详细的检 查,如超声波或眼底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楚地了解眼睛内部的 状况。
如何预防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健康宣教PPT课件

视网膜母细胞瘤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2. 谁会得视网膜母细胞瘤? 3. 何时应就医? 4. 怎样进行治疗? 5. 如何预防视网膜母细胞瘤?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定义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来源于视网膜的恶性肿瘤 ,主要影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
早期发现和诊断谁会得视网膜母细胞瘤?
高风险人群
视网膜母细胞瘤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家族中有 此病史的儿童。
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孩子的 风险会增加。
谁会得视网膜母细胞瘤? 遗传因素
有些儿童由于遗传基因的缺陷,成为了视网膜母 细胞瘤的易感者。
RB1基因的突变与该疾病密切相关。
谢谢观看
家长应注意孩子的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
如何预防视网膜母细胞瘤? 遗传咨询
如果家族中有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建议进行遗 传咨询。
遗传咨询可以帮助家长了解风险和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视网膜母细胞瘤? 公共教育
增强公众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认识,提高早期发 现的意识。
通过社区活动、讲座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
定期评估可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何时应就医?
医生建议
如有任何疑虑,家长应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 评估。
专业医生可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怎样进行治疗?
怎样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 疗等,具体方案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治疗方案常常需要个性化调整以适应不同患者的 需求。
谁会得视网膜母细胞瘤? 年龄分布
该疾病通常在婴儿和幼儿时期被诊断,少见于青 少年及成人。
早期筛查和定期眼科检查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2. 谁会得视网膜母细胞瘤? 3. 何时应就医? 4. 怎样进行治疗? 5. 如何预防视网膜母细胞瘤?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定义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来源于视网膜的恶性肿瘤 ,主要影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
早期发现和诊断谁会得视网膜母细胞瘤?
高风险人群
视网膜母细胞瘤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家族中有 此病史的儿童。
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孩子的 风险会增加。
谁会得视网膜母细胞瘤? 遗传因素
有些儿童由于遗传基因的缺陷,成为了视网膜母 细胞瘤的易感者。
RB1基因的突变与该疾病密切相关。
谢谢观看
家长应注意孩子的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
如何预防视网膜母细胞瘤? 遗传咨询
如果家族中有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建议进行遗 传咨询。
遗传咨询可以帮助家长了解风险和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视网膜母细胞瘤? 公共教育
增强公众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认识,提高早期发 现的意识。
通过社区活动、讲座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
定期评估可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何时应就医?
医生建议
如有任何疑虑,家长应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 评估。
专业医生可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怎样进行治疗?
怎样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 疗等,具体方案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治疗方案常常需要个性化调整以适应不同患者的 需求。
谁会得视网膜母细胞瘤? 年龄分布
该疾病通常在婴儿和幼儿时期被诊断,少见于青 少年及成人。
早期筛查和定期眼科检查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导管眼动脉灌注化疗术(TOAC)
28
局部治疗
RB的局部治疗包括激光光凝、TTT、冷冻治疗和巩膜
敷贴放射治疗,其中绝大部分适用于小肿瘤的治疗, 尤其是经过化学减容法治疗后体积缩小的瘤体
TTT是运用二极管红外激光系统加热肿瘤 TTT+化学治疗=化学温热治疗
TTT+放射治疗=热放射治疗
29
自杀基因治疗 基因替代疗法 瘤性单纯疱疹病毒(HSV)基因治疗 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30
31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RB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考虑肿瘤生长、转移,
挽救患儿生命,其次是保留眼球,然后再考虑保存有 用视力 。
19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综合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
尽量避免眼球摘除术,保存视力
20
国际视网膜母细胞瘤分级IIRC
分级 具体描述
A期 (风险很低) B期 (风险较低) C期 (风险中等) D期 (高风险) E期 (极高风险)
视网膜母细胞瘤
概况
好发于3岁以下儿童 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2
概况
新生儿的发病率为l/15000~1/20 000 我国每年新病例约有1000人,占全世界每年新病例的
20%。 10%有家族史,90%散发 双眼 1/ 3,单眼2/ 3 40%为遗传型,60%为非遗传型
3
二次突变学说
Knudson,于1971年提出“2次突变”论 人类的第一个肿瘤抑制基因Rb于l986年被成功克隆。
4
RB患者Rb基因突变谱数据库,已收集1000多个RB患
者
大约93%的遗传型和87%非遗传型RB患者发现有Rb
基因突变
5
RB的起源
2009年 Cobrinik实验室通过对40例不同临床期别的RB
远离重要组织结构的、局限于视网膜内散在的小肿瘤(直径≤3mm),距离黄 斑﹥3mm,距离视神经﹥1.5。无玻璃体或网膜下的种植。 在A期基础上,没有大小和位置的限制,没有玻璃体或视网膜下的种植,视 网膜下液局限于肿瘤基底部3 mm以内。 在B期的基础上,可以有局限的(≤3mm)细小的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种植,视 网膜下液局限于一个象限内。 弥散的玻璃体或视网膜下的种植,和/或巨大的、非散在的内生或者外生型的 肿瘤,可以有油脂状的玻璃体种植或无血管的团块;视网膜下种植可以是片 状;视网膜脱离可以超过一个象限。 眼球的解剖或者功能受到肿瘤的损害,具有以下症状之一的:新生血管性青 光眼;大量的球内出血;无菌性眶蜂窝织炎;肿瘤达到玻璃体前面;肿瘤触 及晶状体;弥漫浸润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痨;怀疑视神经受到侵犯。
21
治疗方法
眼球摘除 外部放射治疗 化疗减容 局部治疗 基因治疗,球内注射,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等。
22
眼球摘除
病情高度进展患眼已无希望恢复有用视力或者肿瘤可
能向视神经、脉络膜或眼眶浸润 继发性青光眼、锯齿缘肿瘤种植或肿瘤向前房浸润的 患眼也最好行眼球摘除。
23
外部放射治疗
9
10
11
2.青光眼期
眼压升高
眼痛、恶心、呕吐 “牛眼”
12
3.眼外期
13
4.全身转移期
转移途径:
(1)多数经视神经或眶裂进入颅内。 (2)经血行转移至骨及肝脏或全身其他器官。 (3)部分经淋巴管转移到附近淋巴结。
14
CT
15
16
超声
17
Retcom眼底照相
18
极为重要,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26
局部化疗的介入技术
2006年始,美国同行开始探索能否直接将微导管插入
眼动脉进行局部灌注化疗,这样可以使肿瘤局部达到 极高的化疗药量,而全身所接受的化疗药则极少。
经导管眼动脉灌注化疗术(TOAC)
27
2006年始,美国同行开始探索能否直接将微导管插入
眼动脉进行局部灌注化疗,这样可以使肿瘤局部达到 极高的化疗药量,而全身所接受的化疗药则极少。
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95%以上的RB细胞都 具有红绿视锥前体细胞的特征
6
RB的临床分期
1.眼内生长期 2.青光眼期 3.眼外期 4.全身转移期
7
1.眼内生长期:
患儿年龄小 黑蒙性猫眼 白瞳症 斜视
8
白瞳症: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Coats病 先天性白内障
RB通常对放射治疗很敏感 高度进展的肿瘤,特别是伴有广泛玻璃体种植的患者 复发 诱发第二恶性肿瘤 视网膜、视神经和晶状体的损伤,视力差
24
化疗
RB初始治疗的重要手段 卡铂、依托泊苷和长春新碱,6个周期的治疗可使肿
瘤体积明显缩小。
25
一旦肿瘤在化学治疗后开始缩小,及时联合局部治疗
28
局部治疗
RB的局部治疗包括激光光凝、TTT、冷冻治疗和巩膜
敷贴放射治疗,其中绝大部分适用于小肿瘤的治疗, 尤其是经过化学减容法治疗后体积缩小的瘤体
TTT是运用二极管红外激光系统加热肿瘤 TTT+化学治疗=化学温热治疗
TTT+放射治疗=热放射治疗
29
自杀基因治疗 基因替代疗法 瘤性单纯疱疹病毒(HSV)基因治疗 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30
31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RB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考虑肿瘤生长、转移,
挽救患儿生命,其次是保留眼球,然后再考虑保存有 用视力 。
19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综合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
尽量避免眼球摘除术,保存视力
20
国际视网膜母细胞瘤分级IIRC
分级 具体描述
A期 (风险很低) B期 (风险较低) C期 (风险中等) D期 (高风险) E期 (极高风险)
视网膜母细胞瘤
概况
好发于3岁以下儿童 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2
概况
新生儿的发病率为l/15000~1/20 000 我国每年新病例约有1000人,占全世界每年新病例的
20%。 10%有家族史,90%散发 双眼 1/ 3,单眼2/ 3 40%为遗传型,60%为非遗传型
3
二次突变学说
Knudson,于1971年提出“2次突变”论 人类的第一个肿瘤抑制基因Rb于l986年被成功克隆。
4
RB患者Rb基因突变谱数据库,已收集1000多个RB患
者
大约93%的遗传型和87%非遗传型RB患者发现有Rb
基因突变
5
RB的起源
2009年 Cobrinik实验室通过对40例不同临床期别的RB
远离重要组织结构的、局限于视网膜内散在的小肿瘤(直径≤3mm),距离黄 斑﹥3mm,距离视神经﹥1.5。无玻璃体或网膜下的种植。 在A期基础上,没有大小和位置的限制,没有玻璃体或视网膜下的种植,视 网膜下液局限于肿瘤基底部3 mm以内。 在B期的基础上,可以有局限的(≤3mm)细小的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种植,视 网膜下液局限于一个象限内。 弥散的玻璃体或视网膜下的种植,和/或巨大的、非散在的内生或者外生型的 肿瘤,可以有油脂状的玻璃体种植或无血管的团块;视网膜下种植可以是片 状;视网膜脱离可以超过一个象限。 眼球的解剖或者功能受到肿瘤的损害,具有以下症状之一的:新生血管性青 光眼;大量的球内出血;无菌性眶蜂窝织炎;肿瘤达到玻璃体前面;肿瘤触 及晶状体;弥漫浸润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痨;怀疑视神经受到侵犯。
21
治疗方法
眼球摘除 外部放射治疗 化疗减容 局部治疗 基因治疗,球内注射,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等。
22
眼球摘除
病情高度进展患眼已无希望恢复有用视力或者肿瘤可
能向视神经、脉络膜或眼眶浸润 继发性青光眼、锯齿缘肿瘤种植或肿瘤向前房浸润的 患眼也最好行眼球摘除。
23
外部放射治疗
9
10
11
2.青光眼期
眼压升高
眼痛、恶心、呕吐 “牛眼”
12
3.眼外期
13
4.全身转移期
转移途径:
(1)多数经视神经或眶裂进入颅内。 (2)经血行转移至骨及肝脏或全身其他器官。 (3)部分经淋巴管转移到附近淋巴结。
14
CT
15
16
超声
17
Retcom眼底照相
18
极为重要,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26
局部化疗的介入技术
2006年始,美国同行开始探索能否直接将微导管插入
眼动脉进行局部灌注化疗,这样可以使肿瘤局部达到 极高的化疗药量,而全身所接受的化疗药则极少。
经导管眼动脉灌注化疗术(TOAC)
27
2006年始,美国同行开始探索能否直接将微导管插入
眼动脉进行局部灌注化疗,这样可以使肿瘤局部达到 极高的化疗药量,而全身所接受的化疗药则极少。
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95%以上的RB细胞都 具有红绿视锥前体细胞的特征
6
RB的临床分期
1.眼内生长期 2.青光眼期 3.眼外期 4.全身转移期
7
1.眼内生长期:
患儿年龄小 黑蒙性猫眼 白瞳症 斜视
8
白瞳症: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Coats病 先天性白内障
RB通常对放射治疗很敏感 高度进展的肿瘤,特别是伴有广泛玻璃体种植的患者 复发 诱发第二恶性肿瘤 视网膜、视神经和晶状体的损伤,视力差
24
化疗
RB初始治疗的重要手段 卡铂、依托泊苷和长春新碱,6个周期的治疗可使肿
瘤体积明显缩小。
25
一旦肿瘤在化学治疗后开始缩小,及时联合局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