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文件系统对比

linux_操作系统优化方案

按照传统,Linux不同的发行版本和不同的内核对各项参数及设置均做了改动,从而使得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下边将分四部分介绍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和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系统下,如何用以下几种技巧进行性能的优化: 1、Disabling daemons (关闭daemons) 2、Shutting down the GUI (关闭GUI) 3、C hanging kernel parameters (改变内核参数) 4、Kernel parameters (内核参数) 5、Tuning the processor subsystem(处理器子系统调优) 6、Tuning the memory subsystem (内存子系统调优) 7、Tuning the file system(文件系统子系统调优) 8、Tuning the network subsystem(网络子系统调优) 1 关闭daemons 有些运行在服务器中的daemons (后台服务),并不是完全必要的。关闭这些daemons可释放更多的内存、减少启动时间并减少C PU处理的进程数。减少daemons数量的同时也增强了服务器的安全性。缺省情况下,多数服务器都可以安全地停掉几个daemons。 Table 10-1列出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下的可调整进程. Table 10-2列出了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下的可调整进程

注意:关闭xfs daemon将导致不能启动X,因此只有在不需要启动GUI图形的时候才可以关闭xfs daemon。使用startx 命令前,开启xfs daemon,恢复正常启动X。 可以根据需要停止某个进程,如要停止sendmail 进程,输入如下命令: Red Hat: /sbin/service sendmail stop SUSE LINUX: /etc/init.d/sendmail stop 也可以配置在下次启动的时候不自动启动某个进程,还是send mail: Red Hat: /sbin/chkconfig sendmail off SUSE LINUX: /sbin/chkconfig -s sendmail off 除此之外,LINUX还提供了图形方式下的进程管理功能。对于Red Hat,启动GUI,使用如下命令:/usr/bin/redhat-config-serv ices 或者鼠标点击M ain M enu -> System Settings -> Serv er Settings -> Serv ices.

Linux文件系统分析

Linux文件系统分析 一、什么是文件系统 . 文件系统是包括在一个磁盘(包括光盘、软盘、闪盘及其它存储设备)或分区的目录结构;一个可应用的磁盘设备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文件系统;如果您想进入一个文件系统,首先您要做的是挂载(mount)文件系统;为了挂载(mount)文件系统,您必须指定一个挂载点;一旦文件系统被挂载。文件系统是在一个磁盘(包括光盘、软盘、闪盘及其它存储设备)或分区组织文件的方法,如NTFS或FAT;文件系统涉及两个非常独特的事情,目录树或在磁盘或分区上文件的排列;文件系统是基于操作系统的,建立在磁盘媒质上的可见体系结构,例如这种结构对于一个Unix用户来说可以用ls 或其它工具可以看到;文件系统是基于被划分的存储设备上的逻辑上单位上的一种定义文件的命名、存储、组织及取出的方法;在计算机业,一个文件系统是有组织存储文件或数据的方法,目的是易于查询和存取。文件系统是基于一个存储设备,比如硬盘或光盘,并且包含文件文件物理位置的维护;也可以说文件系统也是虚拟数据或网络数据存储的方法。 二、常见的文件系统 Linux系统核心支持十多种文件系统类型:jfs、 ReiserFS、ext、ext2、ext3、iso9660、xfs、 minx、msdos、umsdos、Vfat、NTFS、Hpfs、Nfs、smb、sysv、proc等。这里我们对最常用的几个文件系统的发展情况和优缺点作详细介绍:ext、ext2、ext3、jsf、、xfs、ReiserFS。一、 ext ext是第一个专门为Linux的文件系统类型,叫做扩展文件系统。它在1992年4月完成的。它为Linux的发展取得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性能和兼容性上存在许多缺陷。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二、 ext2 ext2是为解决ext文件系统的缺陷而设计的可扩展的高性能的文件系统。又被称为二级扩展文件系统。它是在1993年发布的,设计者是Rey Card。ext2是Linux文件系统类型中使用最多的格式。并且在速度和CPU利用率上较突出,是 GNU/Linux 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其特点为存取文件的性能极好,对于中小型的文件更显示出优势,这主要得利于其簇快取层的优良设计。Ext2 可以支持256字节的长文件名,其单一文件大小与文件系统本身的容量上限与文件系统本身的簇大小有关,在一般常见的Intel x86兼容处理器的系统中,簇最大为 4KB, 则单一文件大小上限为 2048GB, 而文件系统的容量上限为 6384GB。尽管Linux可以支持种类繁多的文件系统,但是2000年以前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都用ext2作为默认的文件系统。 ext2的缺点:ext2的设计者主要考虑的是文件系统性能方面的问题。ext2在写入文件内容的同时并没有同时写入文件的meta-data (和文件有关的信息,例如:权限、所有者以及创建和访问时间)。换句话说,Linux先写入文件的内容,然后等到有空的时候才写入文件的meta- data。这样若出现写入文件内容之后但在写入文件的meta-data之前系统突然断电,就可能造成在文件系统就会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在一个有大量文件操作的系统中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另外但由于目前核心 2.4 所能使用的单一分割区最大只有 2048GB,尽管文件系统的容量上限为 6384G但是实际上能使用的文件系统容量最多也只有 2048GB。三、 ext3 ext3是由开放资源社区开发的日志文件系统,主要开发人员是Stephen tweedie。ext3被设计成是ext2的升级版本,尽可能地方便用户从ext2fs向ext3fs迁移。ext3在ext2的基础上加入了记录元数据的日志功能,努力保持向前和向后的兼容性。这个文件系统被称为ext2

LINUX性能调优方法总结

LINUX性能调优方法总结 大多数 Linux 发布版都定义了适当的缓冲区和其他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参数。可以修改这些参数来分配更多的内存,从而改进网络 性能。设置内核参数的方法是通过 proc 接口,也就是通过读写 /proc 中的值。幸运的是,sysctl 可以读取 /etc/sysctl.conf 中的值并根据需要填充 /proc,这样就能够更轻松地管理这些参数。清单 2 展示在互联网服务器上应用于 Internet 服务器的一些比较激进的网络设置。 # Use TCP syncookies when needed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 Enable TCP window scaling net.ipv4.tcp_window_scaling: = 1 # Increase TCP max buffer size net.core.rmem_max = 16777216 net.core.wmem_max = 16777216 # Increase Linux autotuning TCP buffer limits net.ipv4.tcp_rmem = 4096 87380 16777216 net.ipv4.tcp_wmem = 4096 65536 16777216 # Increase number of ports available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将这些设置添加到 /etc/sysctl.conf 的现有内容中。第一个设置启用TCP SYN cookie。当从客户机发来新的 TCP 连接时,数据包设置了 SYN 位,服务 器就为这个半开的连接创建一个条目,并用一个 SYN-ACK 数据包进行响应。在正常操作中,远程客户机用一个 ACK 数据包进行响应,这会使半开的连接 转换为全开的。有一种称为 SYN 泛滥(SYN flood)的网络攻击,它使 ACK 数据包无法返回,导致服务器用光内存空间,无法处理到来的连接。SYN cookie 特性可以识别出这种情况,并使用一种优雅的方法保留队列中的空间(细节参见参考资料一节)。大多数系统都默认启用这个特性,但是确保配 置这个特性更可靠。 启用 TCP 窗口伸缩使客户机能够以更高的速度下载数据。TCP 允许在未从远程端收到确认的情况下发送多个数据包,默认设置是最多 64 KB,在与延迟比 较大的远程客户机进行通信时这个设置可能不够。窗口伸缩会在头中启用更多的位,从而增加窗口大小。 后面四个配置项增加 TCP 发送和接收缓冲区。这使应用程序可以更快地丢掉它的数据,从而为另一个请求服务。还可以强化远程客户机在服务器繁忙时发

(完整版)linux文件系统管理-权限管理实验4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Linux系统应用与开发教程实验名称linux文件系统管理-权限管理(高级设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文件系统权限的设置 2、掌握linux用户帐号与组管理 3、掌握linux 文件共享的设置方法 4、掌握linux 文件共享的权限设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使用root帐号通过系统提供的6个虚拟控制台登陆到linux,或在x-windows开启一个终端。 2、完成以下的实验内容 (1)、假设你是系统管理员:现要在公司linux服务器系统中新增一些用户与一个用户组。 ?使用groupadd account 添加一个名为account的组 ?使用useradd -G account acc-user1,(该命令将添加一个用户名为acc-user1的用户, 同时会建立一个与用户名同名的私有组(该私有组为用户的默认组,这个组中只有一个用户名),并把该用户将加入account的标准组,同时,按同样的方法建立acc-user2、acc-user3、acc-user4。 ?建立用户后,请使用x-window中的用户与组管理工具查看用户与组建立情况,检查用户与组的归属情况。 (2)、开启多个控制台,分别使用acc-user1、acc-user2、acc-user3登陆系统(可以在控制台分别登陆,也可以在X-windows中多开几个终端程序,默认使用root登陆,然后使用su命令通过切换用户的方式登陆,其语法为“su - user-name”,提示可以在登陆成功后运行命令“id”查看当前登陆的用户属于哪些组,当前的默认组是什么?) (3)、为account组建立一个公共共享目录/home/account-share,满足以下的权限设定要求,以及设置何种的umask: ?该目录的拥有者为acc-user1,所属组为account。 ?在该目录下建立一个/home/account-share/full-share的子目录,修改该目录的权限,使得account组的成员均能在对该目录有完全控制权限,account组外的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即account组的成员都可以在该目录下建立文件,同时在该子目录full-share下建立的文件,只有文件建立者有权限删除,并且每个用户在该子目录full-share下建立的文件也能自动与该account组成员可读共享。 ?在/home/account-share/为每个用户建立一个与用户名同名的子目录(如/home/account-share/acc-user1为用户acc-user1的目录,其拥有者为acc-user1,所在的组为account),配置该子目录的拥有者有完全控制权限,而同组用户只能读取,同时在用户在该目录下建立的文件,可供同组用户读。 (4)、考虑完成以上的共享目录权限设置,应注意哪些设置。包括目录的权限,目录的拥有者,目录所在的组,具体文件的权限,umask设置等。 (5)、实验报告应体现出使用不同身份的用户对所配置目录的访问测试过程。 三、实验环境 安装有vmware或visual pc软件的window主机,系统中有提供turbolinux或redhat的硬盘

Linux 0.1.1文件系统的源码阅读

Linux 0.11文件系统的源码阅读总结 1.minix文件系统 对于linux 0.11内核的文件系统的开发,Linus主要参考了Andrew S.Tanenbaum 所写的《MINIX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使用的是其中的1.0版本的MINIX文件系统。而高速缓冲区的工作原理参见M.J.Bach的《UNIX操作系统设计》第三章内容。 通过对源代码的分析,我们可以将minix文件系统分为四个部分,如下如1-1。 ●高速缓冲区的管理程序。主要实现了对硬盘等块设备进行数据高速存取的函数。 ●文件系统的底层通用函数。包括文件索引节点的管理、磁盘数据块的分配和释放 以及文件名与i节点的转换算法。 ●有关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的函数。包括字符设备、块设备、管道、常规 文件的读写操作,由read_write.c函数进行总调度。 ●涉及到文件的系统调用接口的实现,这里主要涉及文件的打开、关闭、创建以及 文件目录等系统调用,分布在namei和inode等文件中。 图1-1 文件系统四部分之间关系图

1.1超级块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MINIX文件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六部分。对于一个360K软盘,其各部分的分布如下图1-2所示: 图 1-2 建有MINIX文件系统的一个360K软盘中文件系统各部分的布局示意图 注释1:硬盘的一个扇区是512B,而文件系统的数据块正好是两个扇区。 注释2:引导块是计算机自动加电启动时可由ROM BIOS自动读入得执行代码和数据。 注释3:逻辑块一般是数据块的2幂次方倍数。MINIX文件系统的逻辑块和数据块同等大小 对于硬盘块设备,通常会划分几个分区,每个分区所存放的不同的文件系统。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是主引导扇区,其中存放着硬盘引导程序和分区表信息。分区表中得信息指明了硬盘上每个分区的类型、在硬盘中其实位置参数和结束位置参数以及占用的扇区总数。其结构如下图1-3所示。 图1-3 硬盘设备上的分区和文件系统 对于可以建立不同的多个文件系统的硬盘设备来说,minix文件系统引入超级块进行管理硬盘的文件系统结构信息。其结构如下图1-4所示。其中,s_ninodes表示设备上得i节点总数,s_nzones表示设备上的逻辑块为单位的总逻辑块数。s_imap_blocks 和s_zmap_blocks分别表示i节点位图和逻辑块位图所占用的磁盘块数。 s_firstdatazone表示设备上数据区开始处占用的第一个逻辑块块号。s_log_zone_size 是使用2为底的对数表示的每个逻辑块包含的磁盘块数。对于MINIX1.0文件系统该值为0,因此其逻辑块的大小就等于磁盘块大小。s_magic是文件系统魔幻数,用以指明文件系统的类型。对于MINIX1.0文件系统,它的魔幻数是0x137f。

(整理)linux系统监控性能评估.

总控服务器性能: 一、Cpu性能评估 Vmstat命令的参数解释: 对上面每项的输出解释如下: procs r列表示运行和等待cpu时间片的进程数,这个值如果长期大于系统CPU的个数,说明CPU 不足,需要增加CPU。? b列表示在等待资源的进程数,比如正在等待I/O、或者内存交换等。 Memory swpd列表示切换到内存交换区的内存数量(以k为单位)。如果swpd的值不为0,或者比较大,只要si、so的值长期为0,这种情况下一般不用担心,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free列表示当前空闲的物理内存数量(以k为单位)? buff列表示buffers cache的内存数量,一般对块设备的读写才需要缓冲。 cache列表示page cached的内存数量,一般作为文件系统cached,频繁访问的文件都会被cached,如果cache值较大,说明cached的文件数较多,如果此时IO中bi比较小,说明文件系统效率比较好。 swap si列表示由磁盘调入内存,也就是内存进入内存交换区的数量。 so列表示由内存调入磁盘,也就是内存交换区进入内存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si、so的值都为0,如果si、so的值长期不为0,则表示系统内存不足。需要增加系统内存。? IO项显示磁盘读写状况? Bi列表示从块设备读入数据的总量(即读磁盘)(每秒kb)。 Bo列表示写入到块设备的数据总量(即写磁盘)(每秒kb) 这里我们设置的bi+bo参考值为1000,如果超过1000,而且wa值较大,则表示系统磁盘IO有问题,应该考虑提高磁盘的读写性能。 system 显示采集间隔内发生的中断数 in列表示在某一时间间隔中观测到的每秒设备中断数。 cs列表示每秒产生的上下文切换次数。 上面这2个值越大,会看到由内核消耗的CPU时间会越多。 CPU项显示了CPU的使用状态,此列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us列显示了用户进程消耗的CPU 时间百分比。us的值比较高时,说明用户进程消耗的cpu 时间多,但是如果长期大于50%,就需要考虑优化程序或算法。 sy列显示了内核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Sy的值较高时,说明内核消耗的CPU资源很多。 根据经验,us+sy的参考值为80%,如果us+sy大于 80%说明可能存在CPU资源不足。 id 列显示了CPU处在空闲状态的时间百分比。 wa列显示了IO等待所占用的CPU时间百分比。 wa值越高,说明IO等待越严重,根据经验,wa的参考值为20%,如果wa超过20%,说明IO等待严重,引起IO等待的原因可能是磁盘大量随机读写造成的,也可能是磁盘或者磁盘控制器的带宽瓶颈造成的(主要是块操作)。综上所述,在对CPU的评估中,需要重点注意

linux总结

1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支撑软件 2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界面,它是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的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 3 Linux系统吧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丰富的功能,包括:控制硬件、管理资源、提供用户接口,处理输入/输出、监视系统、通信。 4 Linux的优点:1与UNIX系统兼容 2自由软件和源码公开 3 性能高和安全性强 4 便于制定和再开发 5 互操作性高 5 Linux 有俩种版本:核心(Kernel)版本和发行(Distribution)版本 6 Linux核心版本根据约定,若版本号为奇数,则表示该版本加入新内容,但不一定稳定,为测试版本。若版本号为偶数,则表示这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稳定版本 7 安装红旗Linux需要俩个必备的分区,即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 8 Linux操作系统支持以下文件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设备文件和符号链接文件。 9 设备文件除了在文件I节点中存放属性信息外,他们不包含任何属性信息外,它不包含任何数据,系统利用它们来标记各个设备驱动器 10 符号链接文件时一种特殊文件,提供对其他文件的参照 11 cp命令将源文件或目录复制到目标文件或目录中 12 rm命令删除文件或目录 13 mv命令对文件或目录重新命令,或者将文件从一个目录移到另一个目录中。 14 wc命令统计指定文件的字节数、字数、行数,并将统计结果显示出来 15 绝对路径名和相对路径名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当为命令指定文件路径名是,要指定俩种路径中一种 区别:绝对路径名总是以斜线字符(/)开头 相对路径不能以斜线字符开头 16 硬链接:建立硬链接时,在别的目录或本目录中增加目标文件的一个目录项,这样的一个文件就登记在多个目录中 17 符号链接(软链接)是将一个路径名链接到一个文件,这些文件是一种特别类型的文件 18 软硬链接的区别:1软链接建立了一个新文件而硬链接没有建立新文件 2 软链接没有硬链接的限制,可以对目录文件建立软链接,也可以在不同文件系统之间建立软链接 19 chgrp命令改变文件或目录所属的用户组 20 chown命令改变某个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和所属的组 21 ps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运行的进程信息 22 kill命令用来终止一个进程的运行 23 vi编辑器三中工作方式:命令方式、插入方式、ex转义方式 24 退出vi的命令 :wq :ZZ :x :q! 四种 25 执行shell脚本的方式: 1 输入定向到shell脚本 2 以脚本名作为bash 参数 3 将shell脚本的权限设置为可执行 26 名称补全的方法是输入目录或文件名的开头部分,然后按Tab键 27 通配符用于模式匹配(四种 * ? [字符组] !) 27 由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除($ ‘ \)均作为普通字符对待

linux系统性能优化及瓶颈分析

linux系统性能优化及瓶颈分析 一,用vmstat分析系统I/O情况 [root@localhost ~]# vmstat -n 3 (每个3秒刷新一次) procs-----------memory--------------------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1 0 144 186164 105252 2386848 0 0 18 166 83 2 48 21 31 0 2 0 144 189620 105252 2386848 0 0 0 177 1039 1210 34 10 56 0 0 0 144 214324 105252 2386848 0 0 0 10 1071 670 32 5 63 0 0 0 144 202212 105252 2386848 0 0 0 189 1035 558 20 3 77 0 2 0 144 158772 105252 2386848 0 0 0 203 1065 2832 70 14 15 0 IO -bi:从块设备读入的数据总量(读磁盘)(KB/S) -bo:写入到块设备的数据总量(写磁盘)(KB/S) 随机磁盘读写的时候,这2个值越大(如超出1M),能看到CPU在IO等待的值也会越大 二,用iostat分析I/O子系统情况 如果你的系统没有iostat,sar,mpstat等命令,安装sysstat- 7.0.2-1.el5.i386.rpm包,iostat工具将对系统的磁盘操作活动进行监视。它的特点是汇报磁盘活动统计情况,同时也会汇报出CPU 使用情况。同vmstat

Linux 性能调优的几种方法

Linux 性能调优的几种方法 按照传统,Linux不同的发行版本和不同的内核对各项参数及设置均做了改动,从而使得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下边将分四部分介绍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和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系统下,如何用以下几种技巧进行性能的优化: 1、Disabling daemons (关闭daemons) 2、Shutting down the GUI (关闭GUI) 3、Changing kernel parameters (改变内核参数) 4、Kernel parameters (内核参数) 5、Tuning the processor subsystem(处理器子系统调优) 6、Tuning the memory subsystem (内存子系统调优) 7、Tuning the file system(文件系统子系统调优) 8、Tuning the network subsystem(网络子系统调优) 1 关闭daemons 有些运行在服务器中的daemons (后台服务),并不是完全必要的。关闭这些daemons可释放更多的内存、减少启动时间并减少CPU处理的进程数。减少daemons数量的同时也增强了服务器的安全性。缺省情况下,多数服务器都可以安全地停掉几个daemons。 Table 10-1列出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下的可调整进程. Table 10-2列出了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下的可调整进程

注意:关闭xfs daemon将导致不能启动X,因此只有在不需要启动GUI图形的时候才可以关闭xfs daemon。使用startx命令前,开启xfs daemon,恢复正常启动X。

Linux文件系统目录结构的详细解说 1

linux一些重要子目录的解说收藏 /etc/init.d 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系统或服务器以System V模式启动的脚本,这在以System V 模式启动或初始化的系统中常见。比如Fedora/RedHat; /etc/xinit.d 如果服务器是通过xinetd模式运行的,它的脚本要放在这个目录下。有些系统没有这个目录,比如Slackware,有些老的版本也没有。在Rehat/Fedora中比较新的版本中存在。 /etc/rc.d 这是Slackware发行版有的一个目录,是BSD方式启动脚本的存放地;比如定义网卡,服务器开启脚本等。 /etc/X11 这是X-Windows相关的配置文件存放地。 /usr/bin 这个目录是可执行程序的目录,普通用户就有权限执行;当我们从系统自带的软件包安装一个程序时,他的可执行文件大多会放在这个目录。比如安装gaim软件包时。相似的目录是/usr/local/bin;有时/usr/bin中的文件是/usr/local/bin的链接文件; /usr/sbin 这个目录也是可执行程序的目录,但大多存放涉及系统管理的命令。只有root权限才能执行;相似目录是/sbin 或/usr/local/sbin或/usr/X11R6/sbin等; /usr/local 这个目录一般是用来存放用户自编译安装软件的存放目录;一般是通过源码包安装的软件,如果没有特别指定安装目录的话,一般是安装在这个目录中。这个目录下面有子目录。自己看看吧。 /usr/share 系统共用的东西存放地,比如/usr/share/fonts 是字体目录,/usr/share/doc和/usr/share/man帮助文件。 /usr/src 是内核源码存放的目录,比如下面有内核源码目录,比如linux 、linux-2.xxx.xx 目录等。有的系统也会把源码软件包安装在这里。比如Fedora/Redhat,当我们安装file.src.rpm 的时候,这些软件包会安装在/usr/src/redhat相应的目录中。 /var/adm 比如软件包安装信息、日志、管理信息等,在Slackware操作系统中是有这个目录的。在Fedora中好象没有;自己看看吧。 /var/log 系统日志存放,分析日志要看这个目录的东西; /var/spool 打印机、邮件、代理服务器等假脱机目录; 5、附录:目录结构的简明查阅手册

02.linux文件系统

常见的目录: / Linux系统根目录 /bin 系统启动时候需要的二进制文件(二进制) /dev 设备文件目录 /etc 操作系统的配置文件 /home 用户信息存放的目录 /usr 程序和数据存放的目录 /var 包含在正常操作中被改变的目录:假脱机文件,记录文件 加锁文件 目录文件操作命令 pwd:查看当前所在目录 cd:打开目录 ls -a:查看目录文件 ll:以列的方式显示目录下的文件列表 mkdir:创建文件目录 rm -rf :删除文件或者目录 rm -ri: 删除文件前询问用户 cp :复制文件命令 mv: 移动文件或者修改用户名 eg: mv usr/local/test1 usr/local/test2 rm -rf usr/local/test1 usr/local/test2/test1

文件操作命令:[了解] head:从文件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head -n:显示文件开始的n行数据 tail:从文件结尾显示文件内容 tail -f:动态加载某个文件内容 tail -n:查看文件结尾n行内容 文件编辑命令: vim:一款功能强大的全屏幕文本编辑器 vi命令: 打开文件: vim【文件名】 进入编辑模式: i ,a 退出编辑模式:esc键 进入命令模式:“:” 保存并退出:wq或者x 退出不保存:q! 保存:w 练习: 1.需求说明 将myInfo.txt中的hadoop替换成mongoDB,并保存文件在myInfo.txt 第二后插入以下语句后保存文件 Linux is fun. 查看myinfo.txt的第二行信息 将myinfo.txt 重命名为wangmingInfo.txt 复制wangmingInfo.txt 到test/java/javaEE/student目录删除原来的temp目录 2.需求说明 在用户主目录下递归创建 test/java/javaEE/ 文件目录 进入test/java/javaEE/目录,并创建temp/文件目录

linux性能调优篇

TOP命令的掌握 top命令经常用来监控linux的系统状况,比如cpu、内存的使用,程序员基本都知道这个命令,但比较奇怪的是能用好它的人却很少,例如top监控视图中内存数值的含义就有不少的曲解。 Top衍生出iftop 和iotop Iftop可以用来监控网卡的实时流量(可以指定网段)、反向解析IP、显示端口信息等,详细的将会在后面的使用参数中说明。 Iotop命令是专门显示每个进程的IO的命令,界面风格类似top命令。这个命令只有在kernelv2.6.20及以后的版本中才有,而iostat是显示每个硬盘的总体IO 本文通过一个运行中的WEB服务器的top监控截图,讲述top视图中的各种数据的含义,还包括视图中各进程(任务)的字段的排序。 top进入视图 top视图01 【top视图01】是刚进入top的基本视图,我们来结合这个视图讲解各个数据的含义。 第一行: 10:01:23 —当前系统时间

126 days, 14:29 —系统已经运行了126天14小时29分钟(在这期间没有重启过) 2 users —当前有2个用户登录系统 load average: 1.15, 1.42, 1.44 — load average后面的三个数分别是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负载情况。 load average 见下文 第二行: Tasks —任务(进程),系统现在共有183个进程,其中处于运行中的有1个,182个在休眠(sleep),stoped 状态的有0个,zombie状态(僵尸)的有0个。 第三行:cpu状态 6.7% us —用户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 0.4% sy —内核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 0.0% ni —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的百分比 92.9% id —空闲CPU百分比 0.0% wa — IO等待占用CPU的百分比 0.0% hi —硬中断(Hardware IRQ)占用CPU的百分比 0.0% si —软中断(Software Interrupts)占用CPU的百分比 第四行:内存状态 8306544k total —物理内存总量(8GB) 7775876k used —使用中的内存总量(7.7GB) 530668k free —空闲内存总量(530M) 79236k buffers —缓存的内存量(79M) 第五行:swap交换分区 2031608k total —交换区总量(2GB) 2556k used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2.5M) 2029052k free —空闲交换区总量(2GB) 4231276k cached —缓冲的交换区总量(4GB) 这里要说明的是不能用windows的内存概念理解这些数据,如果按windows的方式此台服务器“危矣”:8G的内存总量只剩下530M的可用内存。Linux的内存管理有其特殊性,复杂点需要一本书来说明,这里只是简单说点和我们传统概念(windows)的不同。 第四行中使用中的内存总量(used)指的是现在系统内核控制的内存数,空闲内存总量(free)是内核还未纳入其管控范围的数量。纳入内核管理的内存不见得都在使用中,还包括过去使用过的现在可以被重复利用的内存,内核并不把这些可被重新使用的内存交还到free中去,因此在linux上free内存会越来越少,但不用为此担心。 如果出于习惯去计算可用内存数,这里有个近似的计算公式:第四行的free + 第四行的buffers + 第五行的cached,按这个公式此台服务器的可用内存:530668+79236+4231276 = 4.7GB。 对于内存监控,在top里我们要时刻监控第五行swap交换分区的used,如果这个数值在不断的变化,说明内核在不断进行内存和swap的数据交换,这是真正的内存不够用了。

通俗易懂讲解Linux文件系统

Linux 文件系统基本概念 Linux 在最初的设i|?是MINIX1文件系统,它只支持14字节的文件名, 它的最大文件只支持到64MBo 在MINIX 1之后的文件系统是exl 文件系统。 ext 系统相较于MINIX 1来说,在支持字节大小和文件大小上均有很大提升, 但是ext 的速度仍没有MINIX 1快,于是,ext 2被开发出来,它能够支持长 文件名和大文件,而且具有比MINIX 1更好的性能。这使他成为Linux 的主 要文件系统。只不过Linux 会使用VFS 曾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在Linux 链接 时,用户可以动态的将不同的文件系统挂载倒VFS 上。 Linux 中的文件是一个任意长度的字节序列,Linux 中的文件可以包含任 意信息,比如ASCII 码、二进制文件和其他类型的文件是不加区分的。 为了方便起见,文件可以被组织在一个U 录中,U 录存储成文件的形式在 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文件处理。U 录可以有子U 录,这样形成有层次的文件系 统,Linux 系统下面的根U 录是/,它通常包含了多个子U 录。字符/还用于对 U 录名进行区分,例如/usr/cxuan 表示的就是根目录下面的usr tl 录,其中有 一个叫做cxuan 的子U 录。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Linux 系统根口录下面的U 录名 ? /bin,它是巫要的二进制应用程序,包含二进制文件,系统的所有用户使用的命 令都 在这里 ? /boot,启动包含引导加载程序的相关文件 ? /dev.包含设备文件,终端文件,USB 或者连接到系统的任何设备 ? /etc,配置文件,启动脚本等,包含所有程序所需要的配置文件,也包含了启动 /停 止单个应用程序的启动和关闭shell 脚本 ? /home,本地主要路径,所有用户用home U 录存储个人信息 ? /lib,系统库文件,包含支持位于/bin 和/sbin 下的二进制库文件 ? /lost+found,在根U 录下提供一个遗失+査找系统,必须在root 用户下才能査 看当 前U 录下的内容 ? /media,挂载可移动介质 ? /mnt,挂载文件系统 ? /opt,提供一个可选的应用程序安装U 录 ? /proc.特殊的动态U 录,用于维护系统信息和状态,包括当前运行中进程信息 root 用户的主要U 录文件夹 巫要的二进制系统文件 系统和用户创建的临时文件,系统重启时,这个U 录下的文件都会被删 /usr,包含绝大多数用户都能访问的应用程序和文件 /var,经常变化的文件,诸如日志文件或数据库等 在Linux 中,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绝对路径(absolute path),绝对路径告 诉你从根U 录下查找文件,绝对路径的缺点是太长而且不太方便。还有一种 是相对路径(relative path),相对路径所在的LI 录也叫做丄作tl 录(working directory)。 如果/usr/local/books 是工作U 录,那么shell 命令 cp books books-replica 就表示的是相对路径,而 cp /usr/Iocal/books/books /usr/local/books/books-replica /root ? /sbim /tmp,

linux 实验报告 文件系统与文件管理

学生课程实验报告书课程:《linux网络操作系统》 级系 专业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一、实验项目:用户与组群管理 二、实验日期: 三、实验原理: 1.熟悉Linux下常用的操作指令。 2.加深对文件,目录,文件系统等概念的理解。 3.掌握Linux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 4.掌握有关Linux文件系统操作的常用命令。 5.了解有关文件安全方面的知识。 四、实验仪器: PC机 Redhat网络操作系统 五、实验步骤(纸张不够写可另外加纸并应装订): 进入虚拟机,并在此平台上练习文件管理有关命令.一般在[root @ localhost xxxx]$ 提示符下键入有关命令。 1.浏览文件系统 〈1〉运行pwd命令,确定你当前的工作目录。 〈2〉利用以下命令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内容:(理解各字段彻底意义。) 〈3〉运行以下命令:(反馈信息中.代表本身目录,..代表其父目录;选项a可以显示隐藏文件;选项i 可以显示文件的I节点号) ls –ai 〈4〉使用mkdir命令建立一个子目录subdir,并用ls查看当前目录。 〈5〉使用带-d选项的ls命令,你只能看到有关子目录的信息(.表示本身目录)。

〈6〉使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改到根目录(/)上。 ①用相对路径将工作目录改到根目录。 ②用绝对路径将工作目录改到根目录。 〈7〉使用ls命令列出根目录的内容,再分别列出各子目录的内容,体会各目录作用及访问权限。 〈8〉使用ls-l命令列出/dev的内容。 Ls –l /dev 列出/dev目录的内容,文件太多显示多屏,各行第一个字符为b的表示块特别文件;各行第一个字符为c的表示字符特别文件。 〈9〉使用不带参数的命令cd,然后用pwd命令确定你当前的工作目录是什麽。 〈10〉使用命令cd ../..,你将工作目录移到什麽地方? 2.查看你的文件 〈1〉利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改到你的主目录上。 〈2〉将工作目录改到你的子目录subdir,然后运行命令: date > file1 将当前日期和时间存放到新建文件file1中。 Ls –l 反馈信息中有新文件 file1。请注意并记下文件长度为:

UnixLinux文件系统简介

Unix/Linux 文件系统简介 一、Unix 命令格式 1、Unix 命令提示符 在命令行操作环境下,Unix 系统会显示一提示符,提示用户可以在此提示符后输入一行命令。不同的Shell 有不同的缺省提示符,如 B Shell 、Bourne-again Shell 的缺省提 示符为"$" ,C Shell 的缺省提示符为"%" 。但当以root 用户登录时,系统提示符统一缺省为"#" 。 2、基本命令格式 Unix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Command [option(s)] [argument(s)] Unix 命令由一个命令(command )和零到多个参数构成。Unix 的命令区分大小写,且命令和参数之间、参数与参数之间都应用空格隔开。 二、Unix 文件系统 1、Unix 文件系统分类 Unix 操作系统可由多个可以动态安装及拆卸的文件系统组成。Unix 文件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根文件系统和附加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是Unix 系统至少应含有的一个文件系统,它包含了构成操作系统的有关程序和目录,由“/ ”符号来表示。附加文件系统是除根文件系 统以外的其它文件系统,它必须挂(mount )到根文件系统的某个目录下才能使用。本文中若无特别声明,则都是针对根文件系统来进行说明的。 2、Unix 文件类型 在Unix 中文件共分为四种: (1)普通文件(- ):又分为文本文件、二进制文件、数据文件; ( 2 )目录文件( d ); ( 3 )设备文件(l ); (4)链接文件(b/c ):又可分为块设备文件、字符设备文件。 普通文件中的文本文件主要包括ASCII 文本文件、英文文本文件和一些可执行的脚本文件等;二进制文件主要是32 位的可执行文件等;数据文件主要是系统中的应用程序运行时产生的文件。 目录文件是用来存放文件目录的。 设备文件代表着某种设备,一般放在/dev 目录下。它分为块设备文件和字符设备文件,块设备文件以区块为输入输出单元,如磁盘;字符设备文件是以字符作为输入输出单元,如串口。 链接文件类似于Windows 系统中的快捷方式,它指向链接文件所链接着的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与Windows 系统不同,Unix 系统中目录本身就是一个文件,另外文件类型与文件的后缀名无关。 不同类型的文件有着不同的文件类型标识(可使用“ls -l ”命令来进行查看),它们使用 下列符号来表示相应的文件类型: - 普通文件d 目录文件b 块设备文件c 字符设备文件 l 链接文件 3、Unix 目录结构 Unix 系统采用树型的目录结构来组织文件,每一个目录可能包含了文件和其他的目录。 该结构以根目录“/ 为”起点向下展开,每个目录可以有许多子目录,但每个目录都只能有一个父目录。 4、Unix 文件名称 Unix 文件名称的最大长度为256 字符,其对字母大小写敏感,比如file1 和File1 是表示两个不同的文件。要说明的是,如果用“.作”为文件名的第一个字母,则表示此文件为 隐含文件,如“ .cshrc ”文”件(对于此文件,后文将有介绍)。

《Linux操作系统性能监控工具和指标分析V1.0》

Linux操作系统性能监控工具和指标分析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 Linux性能分析的目的 (2) 1.2Linux性能指标分析的命令 (2) 第二章性能分析 (5) 2.1 CPU性能评估标准 (5) 2.2Memory性能评估标准 (5) 2.3磁盘性能评估标准 (7) 2.4Network性能评估标准 (8) 2.5 监控工具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绪论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这个系统是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 Linux之所以受到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喜爱,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它属于自由软件,用户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获得它和它的源代码,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必要的修改,无偿对它使用,无约束地继续传播。另一个原因是,它具有Unix的全部功能,任何使用Unix操作系统或想要学习Unix操作系统的人都可以从Linux中获益。 然而Linux下面的版本相当的多,Radhat、Ubuntu、CentOS、Debian、SUSE、Gentoo等都是Linux内核,我们下面主要针对Linux内核下,监控工具和命令的讲解(部份命令,需要下载不同的操作系统所对应的插件!!)。 1.1 Linux性能分析的目的 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源产品,也是一个开源软件的实践和应用平台,在这个平台下由无数的开源软件支撑,常见的有Apache、Tomcat、MySQL、PHP等。开源软件的最大理念是自由、开放,那么Linux 作为一个开源平台,最终要实现的是通过这些开源软件的支持,以最低廉的成本,达到应用性能的最优化。但是,系统的性能问题并非是孤立的,解决了一个性能瓶颈,可能会出现另一个性能瓶颈,所以说性能优化的最终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系统的各项资源使用趋于合理并保持一定的平衡,即系统运行良好的时候恰恰就是系统资源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的时候。而在操作系统中,任何一项资源的过度使用都会破坏这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系统响应缓慢或者负载过高。例如,CPU资源的过度使用会造成系统中出现大量的等待进程,导致应用程序响应缓慢,而进程的大量增加又会导致系统内存资源的增加,当物理内存耗尽时,系统就会使用虚拟内存,而虚拟内存的使用又会造成磁盘I/O的增加并加大CPU的开销。因此,系统性能的优化就是在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们本次所讲的Linux性能分析都是基于Linux的基本命令和使用一些免费工具来完成。 1.2 Linux性能指标分析的命令 性能调优的第一步是性能分析,下面从性能分析着手进行一些介绍,尤其对Linux性能分析工具基础命令的用法和实践进行详细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