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特点稿子一:嗨,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国古典园林的那些事儿。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啊,那可是经历了好几个有意思的阶段。

先秦时期呢,这算是园林的萌芽阶段。

那时候的园林主要是给帝王们打猎游玩用的,面积超大,没啥太多讲究,就是一片大的自然区域。

到了秦汉时期,园林开始变得有模有样啦。

皇帝们修建了好多华丽的宫苑,像秦始皇的阿房宫,那叫一个壮观!这个阶段的园林,建筑多,装饰豪华,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文人雅士们开始参与进来。

园林变得更有诗意和文化内涵,追求自然之美,不再只是华丽的堆砌。

隋唐时期,那可是园林的繁荣期。

不仅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私家园林也发展起来啦。

园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景观,山山水水,美不胜收。

宋元时期,园林更注重意境的营造。

小小的一块地方,能通过巧妙的布局,让人感受到无尽的韵味。

明清时期,那是古典园林的鼎盛阶段。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像颐和园、拙政园这些,简直就是园林艺术的杰作!它们的布局精巧,细节处处透着精致,每一处都让人陶醉。

朋友,你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是不是特别有趣呀?稿子二:嘿,小伙伴!咱们来扯扯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呗。

你知道吗?很早很早以前,在商周时期,就有园林的影子啦。

不过那时候很简单,就是围起来一块地,养养动物,种种树啥的。

后来到了秦汉,不得了,皇帝们可威风啦,建的园林那叫一个大,亭台楼阁多得数不过来,走在里面感觉自己像神仙。

再往后,魏晋南北朝,人们的想法变了,不再只追求大而豪华,开始欣赏自然的美,园林里也多了些山水的味道。

到了隋唐,哇塞,那简直是园林的狂欢!皇家园林那叫一个气派,私家园林也不甘示弱,各有各的美。

宋元的时候,人们更厉害了,在小小的园林里做出大大的文章,讲究意境,让人一进去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到明清,这可是巅峰时刻!园林的设计精妙绝伦,每一块石头,每一株花草,都好像有故事。

什么借景、对景,各种手法用得那叫一个绝!啊,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就像一部精彩的大片,每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一、引言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其风格变迁及成因,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独特艺术形式。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1.萌芽期:商周至汉代商周至汉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萌芽期。

这一时期的园林主要以皇家园林为主,如汉代的上林苑、建章宫等。

这些园林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显示了统治者的威严与尊贵。

2.发展期:魏晋至唐代魏晋至唐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期。

随着士人阶层的兴起,私家园林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园林以山水为骨架,建筑为点缀,体现了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如王羲之的兰亭、谢安的东山等。

3.成熟期:宋代至清代宋代至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

这一时期的园林在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宋代的艮岳、清代的颐和园、圆明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1.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它以自然山水为骨架,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改造和点缀,使自然美与人工美相互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2.诗情画意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诗情画意的表达。

它通过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创造出富有诗意的景观。

同时,园中的景题、景联、景诗等也丰富了园林的文化内涵,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以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诗情画意的表达等风格特点,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和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

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特点分析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起源于古代中国,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

每个时期的古典园林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

1.唐代古典园林唐代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园林特点是注重宏伟壮丽的气势和艺术的精致性。

唐代古典园林以皇家和贵族园林为主,多建于皇家城市和贵族府邸中。

这些园林大多呈现对称式布局,以中轴线为主,布局合理,宽敞通透。

园林中的建筑多为宫殿、馆舍等,经常采用法式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庄重大气,装饰非常精美。

同时,园林中的景观多为山水结合的自然景观,以山水和湖泊为主,形成了宽广壮丽的景观。

2.宋代古典园林宋代是古典园林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的古典园林特点是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意境的结合。

宋代的古典园林多建于官府、寺庙、私人宅院等场所,园林布局注重规划,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同时,园林中建筑的风格多较为简约,注重建筑的比例和造型,更注重园林中的植物与景观的搭配,形成了一种富有诗意和意境的景观效果。

园林中常见的景观有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的小径、依山傍水的亭台等,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

3.明代古典园林明代是古典园林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期,明代的古典园林特点是注重景观的意境和艺术的独特表现。

明代的古典园林多建于官府、皇家园林和文人雅士的宅院中,注重园林的造型和布局。

明代的古典园林注重对称和大小的搭配,其中有著名的三山五园,以及苏州园林等。

明代的园林中常出现亭台楼阁、假山、花坛等景观,还有各种精致的院落和走廊,给人一种富有艺术感的氛围。

4.清代古典园林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古典园林的发展逐渐趋于萎缩。

清代的古典园林特点是注重对自然的模拟和表现力。

清代的古典园林多建于皇家和贵族之间,其中有著名的颐和园和圆明园等。

清代的古典园林注重对园林景观的模拟,建筑和景观呈现出一种天然、自然的效果。

园林中常见的建筑有亭台楼阁、廊桥、走廊等,景观有湖泊、山石、亭院等。

中国园林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园林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2、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 界。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所创造出来的意境,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 的最本质特征。
园林意境:通过构思创作,表现出园林景观上的形象化、典型化 的自然环境与它显露出来的思想意蕴。它不象花草树木一样实在,而 是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能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联翩。
中国园林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 一、中国古典园林简史 •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夏、殷、周 秦、汉
园林的生成期
魏晋南北朝
园林的转折期
隋、唐
园林的全盛期
两宋
园林的成熟初期
元明清
园林的成熟后期
1、园林的生成期主要内容介绍(殷周秦汉)
• 1)比较稚嫩的初级阶段,至今1200多年。 • 2)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重在秦汉时期(如上林苑) • 3)形成了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囿、台 • 4)形成了三个重要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
中国园林建筑类型丰富,有殿、堂、厅、馆、轩、榭、亭、台、 楼、阁、廊、桥等,以及他们的各种组合形式,不论其性质与功能 如何,都能与山水、树木有机结合,协调一致,互相映衬、互相渗 透、互为借取。有的建筑能成为园林景观的主体,成为构图中心, 有的建筑对自然风景其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景式方向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 • ——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2、园林转折期主要内容介绍(魏晋南北朝)
• 1、长期动乱,是思想、文化、艺术上有重大 变化的时代。
• 2、山水画、山水诗应运而生,再现自然美的 山水园发展起来。
• 3、出现了公共旅游的城郊风景点。(兰亭) • 4、代表作:铜雀园、芳林苑、华林园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引言古代中国以其独特的园林文化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皇家园林,后逐渐发展演化为民间园林艺术。

这些园林以其精妙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一、历史发展1. 皇家园林时代古代中国皇宫园林开端于周朝,后来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而不断发展。

皇家园林通常由宫殿、花园、建筑物、水景和山景等组成,以表达统治者的权威和富丽堂皇的壮丽气派。

代表作有北京的颐和园、扬州的瘦西湖、苏州的拙政园等。

2. 文人园林时代文人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演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这种园林多由士人、文人或贵族建造,注重以意境和文化内涵来营造园林氛围。

代表作有苏州的留园、拙政园,以及扬州的个园、耦园等。

3. 民间园林时代民间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艺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阶段。

这些园林多由民间富商或地方政府所建,注重与自然融为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代表作有苏州的狮子林、缘园,以及扬州的何园、五台山等。

二、艺术特点1. 融合自然与人文中国古典园林以融合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点。

通过布局合理的水景、山石、植被、建筑等要素,使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与人文艺术相互辉映。

园林中常见的元素有池塘、假山、廊桥、亭台、楼阁等。

2. 追求意境与情感表达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表达。

园林的设计常以传统诗词、画作和文学典故为灵感来源,通过景观、布局和装饰等手法来表达园主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在园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

三、主要表现方式1. 三维空间表现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空间的布局和组合,以及水、山、建筑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一种立体感和空间层次感。

这种三维空间表现给予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了园林与人的互动性。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

我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我国古典园林是我国独特的园林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展现了我国人对自然的审美追求和心灵境界。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和主要表现方式。

一、我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1. 古典园林的起源古代我国的园林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那时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园林建筑。

但真正意义上的古典园林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代开始兴起的。

2. 园林的兴盛发展隋唐时期,园林艺术进入了繁荣期,大量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相继出现。

唐代的华清池、梨园和九成宫等园林成为了当时的风景名胜。

宋代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园林,如颐和园、拙政园等。

3. 园林的传统继承明清时期,园林的建造更加追求自然美,充分展现了“山水园林”和“洞天福地”的意境,形成了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传统风格。

二、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1. 自然与人文的统一我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调,借助园林建筑的手法,将自然与人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我国人对自然和人文的和谐追求。

2. 蕴涵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国古典园林常常根据历史典故、文学作品或宗教故事来布置园林,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使园林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蕴。

3. 意境超脱、造型独特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假山、湖泊、建筑等手法,创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整体造型美轮美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我国古典园林的主要表现方式1. 园林布局的设计我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常常遵循“迂回曲折”的原则,打造出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景致。

2. 园林建筑的艺术表现园林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韵味,如假山、亭台、廊桥等。

3. 园林景观的人文意境我国古典园林常常以山水假象为主要景观,同时通过植物、水景、装饰等手法,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展现我国古典园林独特的人文气息。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宋代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宋代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及园林特点?一、生成期——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概述: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商、周、秦、汉。

商、周为奴隶制国家,奴隶主贵族通过分封采邑制度获得其世袭不变的统治地位。

贵族的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也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秦、汉,政体演变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

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形成,相应地,皇家的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浑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

特点:1. 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2. 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 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的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性。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概述:小农经济受到豪族庄园经济的冲击,北方落后的少数民族南下入侵,帝国处于分裂状态。

而在意识形态方面则突破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呈现为诸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

豪门士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民间的私家园林异军突起。

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使得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起来。

形成造园活动从生成期到全盛期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特点:1. 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直接影响下,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

2. 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者仅保留其象征性的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惟一的功能。

3. 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地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4. 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城,一开始便向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中国园林有着三千年的历史,从殷商时代开始。

各个时代的有各自的特色。

一、商周的“囿”——园林的雏形[萌芽期]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

“囿”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

“囿”是园林的雏形,除部分人工建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景色。

二、秦汉时的宫苑和私家园林[形成期]秦汉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了大量建筑与山水相结合的布局,我国园林的这一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

历史上有名的宫苑有:“上林苑”、“阿房宫”、“长乐宫”、“未央宫”等。

这一时期,寺院园林也极兴盛。

三、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成熟期]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全盛时期,宫苑园林在这时有很大的发展。

由于南北方的园林得到交流,北方的宫苑也向南方的自然山水园演变,成为山水建筑宫苑。

这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宫苑。

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很流行,这必然影响到园林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

由于建园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以自然风景加以规划布置的自然风景园和城市建造的城市园林。

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很流行,这必然影响到园林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

由于建园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以自然风景加以规划布置的自然风景园和城市建造的城市园林。

唐宋写意山水园开创了我国园林的一代新风,它效法自然、高于自然、寓意于景、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为明清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所继承发展,成为我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唐代的私家园林也很兴盛。

唐代的园林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

北宋园林多集中于东京汴梁和西安洛阳两地。

南宋政治中心南移,临安是南宋的都城,西湖及其周围兴建园林之多不可胜数,其中皇家苑囿不下十处,其余则分属寺庙园林和朝贵们的私园。

四、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明代宫苑园林建造不多,风格较自然朴素,继承了北宋山水宫苑的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 界。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所创造出来的意境,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 的最本质特征。
园林意境:通过构思创作,表现出园林景观上的形象化、典型化 的自然环境与它显露出来的思想意蕴。它不象花草树木一样实在,而 是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能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联翩。
景式方向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 • ——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2、园林转折期主要内容介绍(魏晋南北朝)
• 1、长期动乱,是思想、文化、艺术上有重大 变化的时代。
• 2、山水画、山水诗应运而生,再现自然美的 山水园发展起来。
• 3、出现了公共旅游的城郊风景点。(兰亭) • 4、代表作:铜雀园、芳林苑、华林园
中国园林建筑类型丰富,有殿、堂、厅、馆、轩、榭、亭、台、 楼、阁、廊、桥等,以及他们的各种组合形式,不论其性质与功能 如何,都能与山水、树木有机结合,协调一致,互相映衬、互相渗 透、互为借取。有的建筑能成为园林景观的主体,成为构图中心, 有的建筑对自然风景其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5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1、力求神似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植被作为装点的。而山水植被 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的的利用或模 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和 剪裁,从而出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虽为人做, 宛自天开”,达到“一峰山太华千岳,一勺水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
6
4、园林成熟前期的主要内容介绍(宋)
• 1、园林持续发展而臻于完全成熟的境地。 • 2、两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阶段。 • 3、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 • 4、文人园林兴盛。 • 5、叠石、置石显示高超技艺。 • 6、景题、匾联广泛运用。 • 7、写意山水园的塑造,得以完成。
7
5、园林成熟后期的主要内容介绍(明清)
• 1、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另一 方面暴露出某些颓废的倾向。
• 2、出现两个造园活动高潮: • 1)明中晚期南北两京和江南一带私园的繁荣; • 2)清代中叶清帝苑囿和扬州、江南各地私园的兴盛。 • 3、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又见浓郁。 • 4、公共园林较为普遍。 • 5、造就了一批从事造园活动的专家。
• 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古典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 造园活动得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造园艺术上,技巧更 为发达。
总结:
• 中国园林历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下的园林史 。它不同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欧洲园林那样,呈 现出各个时代迥然不同形式、风格的此起彼伏 、更嬗演变,各个地区迥然不同的形式、风格 的相互影响,复合变异。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进 程中的自我完善,因而表现出稳定的、缓慢的 、持续不断的历史演变风格。
谢谢大家观看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4
3、园林全盛期的主要内容介绍(隋唐)
• 1、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臻于全盛。 • 2、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完全成型,形成了大内御苑、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 3、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相互渗透,并促进私家园
林的发展。(园林开始具有诗画的情趣) • 4、寺观园林世俗化。 • 5、文人园林兴起。 • 6、园林中“置石”普遍。
• 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以帝王贵族狩猎为主,园林 表现为苑囿的形式。
• 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是山水园的奠基时期,出 现了以再现自然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奠定了以后中 国山水园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风格的基础。
• 园林全盛期——隋唐——园林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文人画 家描绘自然景物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倾向于追求朴素的 自然美,并发展到以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创作的阶段。
中国园林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 一、中国古典园林简史 •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夏、殷、周 秦、汉
园林的生成期
魏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北朝
园林的转折期
隋、唐
园林的全盛期
两宋
园林的成熟初期
元明清
园林的成熟后期
1、园林的生成期主要内容介绍(殷周秦汉)
• 1)比较稚嫩的初级阶段,至今1200多年。 • 2)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重在秦汉时期(如上林苑) • 3)形成了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囿、台 • 4)形成了三个重要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
中国园林又被称为“文人园”,通常是与一些诗文、书画、楹联 相结合,这些也增添了园林的诗情画意。
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将物质生活与人们对自然的精神审美需 要结合起来。在自然山水中,人们已经大规模的建造离宫别馆和亭 台楼阁了。经过千百年的积累,人工建筑景观将自然山水点染得更 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具有点上添花之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