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毛油与精炼油的区别

合集下载

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

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

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食用油是指用于烹调食品的植物油,其种类繁多,从原料、加工工艺和质量等方面可以进行分类。

食用油的分类标准一般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来确定,不同地区的分类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面是一种以常见的分类标准为基础的食用油等级分类。

一、根据原料1. 植物油:包括菜籽油、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

植物油主要以油料作物的种子为原料,通过压榨或提取的方式获取。

2. 动物油:包括动物脂肪和骨油。

动物油主要以动物的脂肪和骨髓为原料,经过熔炼、脱臭等处理得到。

二、根据加工工艺1. 冷压榨油:冷压榨油是指在低温下对油料进行榨取,不经过高温加热处理。

这种加工方式能够保留油料的营养成分和天然风味。

2. 精炼油:精炼油是指通过去杂质、去色、脱臭等工艺对原油进行处理得到纯净的食用油。

这种加工方式能够去除油中的杂质、色素和异味,延长油的保存期限并提高稳定性。

三、根据质量等级1. 一级食用油:一级食用油是指质量最好的食用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风味特点。

这类食用油的原料选用优质植物油,并经过精细加工处理。

2. 二级食用油:二级食用油质量次于一级食用油,但也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风味特点。

这类食用油的原料一般为一级食用油的副产品,经过适当处理得到。

3. 三级食用油:三级食用油是指质量较差的食用油,一般用于非直接食用或加工制品中。

这类食用油的原料通常为低质或劣质植物油,经过简单处理得到。

四、根据酸价1. 一级酸价油:酸价指的是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酸价低表示油质优良。

一级酸价油是指酸价低于2的食用油,具有极高的质量和风味特点。

2. 二级酸价油:二级酸价油是指酸价在2-10之间的食用油,质量次于一级酸价油。

3. 三级酸价油:三级酸价油是指酸价大于10的食用油,质量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油的质量和等级并非只有这几种分类标准,不同地区和国家还可能存在其他的分类标准和等级体系。

同时,食用油的质量和等级也可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情况而有所不同。

棉籽油精炼工艺

棉籽油精炼工艺

棉籽毛油精炼、除毒工艺毛油,指的是经过直接压榨获得而没有经过提纯的油脂。

棉籽毛油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含有棉酚(含量约l%)、胶质、色素和蜡质等有害物质,呈棕红色或深褐色,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无精不育及妇女不孕。

棉籽油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

新疆地区年产各类油料300多万吨,而棉籽的产量占了3/4左右,达到200~250万吨。

棉油中还含有20%~30%的同酸甘油三酸酯,故它的脂肪酸凝固点较高,在低温下贮存时,同酸甘油三酸酯会从油中析出。

毛油主要是通过碱炼提纯。

另外,如果碱炼工段不能将棉酚脱除干净,那么未完全脱除的棉酚在脱色和脱臭过程中升温时会变性从而使色泽固定,造成不可脱除的颜色。

,碱炼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中和、油脂皂化、磷脂、皂化、不完全中和等反应出现。

一、间歇式碱炼工艺,指加碱中和、油皂分离、碱炼后水洗、油水分离和干燥是分批间歇进行的工艺。

该工艺比较适合于小规模及油脂、品种更换频繁的工厂。

流程如下:过滤毛油预热水化加碱沉淀水洗脱水过滤精炼油皂角加电解质静置沉淀回收油皂角(中药)二、连续式碱炼工艺,加碱中和、油皂分离、碱炼后油的洗涤、油水分离和干燥、全部过程都是连续进行的。

流程如下图:三、毛油碱炼新思想:原理,RHCOOH+NaOH RHCOONa+H2O RHCOOH+Na2CO3 RHCOONa+NaHCO32RHCOOH+Na2CO3 2RHCOONa+CO2+H2O即利用粗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烧碱或者纯碱来发生中和反应, 最终形成皂类而从油脂中被分离出来。

对粗油的水化操作可以比照其它粗油品的水化操作来进行。

水化后的粗棉油泵人碱炼锅中, 测定酸价后确定加碱量以及超碱量和碱液浓度。

根据经验, 粗油酸价在10以内时, 碱液浓度为14~16Be,, 超碱量为5%左右。

计量过的碱液要均匀地喷洒在油面上, 总反应过程为30~60分钟, 搅拌快速时为60转每分钟, 慢速时为20转每分钟, 反应结束时的油终温为60度左右。

茶油的四个等级

茶油的四个等级

茶油的四个等级山茶油果实里可以获取各种等级的山茶油。

1、毛茶油(又称“土茶油”)毛茶油,又叫土茶油,是指在茶油产地用传统土办法榨取的只经过简单过滤处理的茶籽油,这种油的特点是:具有独特的茶籽油清香—“青”味。

但因其中含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杂质易变质等原因,故毛茶油(土茶油)不宜直接食用,食用时一定要选购精制茶油。

2004年5月1日起,国家卫生防疫及质检部门明文规定未经精炼的各种食用油禁止上市销售。

2、二级精炼茶油二级精炼茶油是指毛油经过过滤去杂,水化脱胶处理,去掉了油脂中的机械杂质、磷脂、蛋白质以及其它水溶性杂质;用现代浸出技术制取的毛油,还必须经过脱酸处理,去掉油脂中的部份游离脂肪酸,按照国家有关的质量标准,二级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应该在2%以下,色泽也要比土茶油浅一些,但茶籽油仍保留浓厚的茶籽油风味,由于烟点比较低,烹调时仍然有较大的烟雾,不过比土茶油要少。

3、一级精制茶油精制茶油是毛油经过现代独特生产工艺脱杂、脱胶、脱酸、脱色、脱水、脱臭处理生产出来的档次较高的油脂。

这种油脂的特点是色泽比较浅,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比较低,按照国家的质量标准,游离脂肪酸的含理不得超过0.5%。

由于精炼过程中的脱臭工序采用了高温高真空条件处理,使得茶籽油的气味损失较大,故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精制茶油除在炒菜时闻到茶油的清香外,平常几乎闻不到茶油天然的气味。

4、医药注射级茶油由山茶果子压榨而得,按照医药生产工艺标准、经过物理提纯得到最纯净(无色、无味、无烟、接近零点的酸价零点过氧化值)的油品。

专供医药注射用。

非专业的普通消费者面对“压榨”和“浸出”等油脂专业工艺名称一头雾水,这些专业名词到底意味着什么, 更有一些山茶油生产厂家在宣传产品的时候,有意误导消费者,给消费者留下:1、压榨法生产的茶油的纯度比浸出法生产的茶油高。

2、压榨法生产的茶油没有化学反应,是纯粹的物理精炼,没有有害、有毒物质;浸出法生产的茶油经过化学反应,有有害、有毒物质。

什么是精炼油?

什么是精炼油?

什么是精炼油?
在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植物油都经过了油的精炼过程。

所谓的精炼过程就是在高温高压下对经过压榨法或者浸出法得到的毛油进行脱胶、脱脂、脱色、脱臭、脱水、脱杂、脱酸的精炼处理的过程。

经过精炼处理过的植物油,虽然发烟点提高了,并且油脂得到了净化,但是油脂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维生素A、 D、E等大部分都会消失殆尽,市场所销售的一级大豆或者是一级花生烹调油、人造奶油等都是经过精炼的植物油。

油脂精炼后,虽然不易腐败,但只能供应能量,没有其他营养价值。

人类对这种油的摄入量的增加,也造成了心血管疾病及与肥胖有关的疾病增加。

未经精炼的植物油中所含的维生素E可以防止胡萝卜素、肾上腺素、性激素及维生素A、D、K的氧化破坏。

但是维生素E极易被氧化,在精炼油中随着油脂精炼的过程维生素E已荡然无存,所以最好选用新鲜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如初榨的橄榄油是极少没有被精炼过的植物油。

橄榄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椰子油和棕榈油含饱和脂肪酸较高,应尽量少用。

此外,使用食用油时要注意有效期,不要吃过期的酸败油和有哈喇味的油。

不仅如此,发酸的火腿、香肠、熏肉、奶油中都含有油脂过氧化物,同样也要弃之勿食。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油脂基础知识一、油品知识1. 油脂基础知识1.1毛油的定义:用压榨、浸出等方法制取得到的,未经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称为毛油。

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甘油三酸脂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1.2毛油所含杂质:毛油通过化学、物理精炼后,使其中的杂质降低到一定的标准之下,获得合格的油脂产品。

毛油所含主要杂质如下:①.悬浮杂质:如泥沙、饼渣等固体杂质②.胶溶性杂质:主要为磷脂③.油溶性杂质:主要为游离脂肪酸(FFA)、色素等④.水分1.3毛油进行精炼的原因:①.悬浮杂质、胶溶性杂质和水分的存在,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油脂水解酸败。

②.磷脂的存在将使油脂外观混浊、暗淡。

在炒菜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③.油脂中所含FFA过高,会使油脂异味浓,风味差,有些FFA会在炒菜时发烟。

④.不良色素使油脂颜色加深,甚至发黑。

所以为了得到消费者所接受产品,必须对毛油精炼。

1.4我国植物油的排序和介绍我国目前的植物油按理化指标的不同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原色拉油),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四级油实际上就是经初加工的毛油。

这种油(甚至包括三级油)由于没有经过深加工,故许多有害的物质未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在160℃~170℃就开始冒烟,既污染环境,又有害健康。

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自行制定的一种“过渡性”品种,应当说是中国独有的。

它的一些指标比国际上通行的一级油(原色拉油)略低一些,比如颜色略深,烟点略低等。

或者仅在欠发达地区作为一种过渡品种而存在。

无论是颜色、发烟点,还是对人体健康来讲,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1.5 油脂的三大反应和精炼植物油的储存方法水解反应:油脂+ 水游离脂肪酸(即FFA)皂化反应:油脂+ 碱皂脚氧化反应:油脂+ 氧过氧化物根据以上三大反应,如果植物油贮藏不当,也可能导致油脂变质,以至影响健康,所以了解一些植物油的贮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油脂储存有四要点:一密封、二避光、三低温、四忌水。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解读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解读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油脂基础知识一、油品知识1. 油脂基础知识1.1毛油的定义:用压榨、浸出等方法制取得到的,未经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称为毛油。

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甘油三酸脂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1.2毛油所含杂质:毛油通过化学、物理精炼后,使其中的杂质降低到一定的标准之下,获得合格的油脂产品。

毛油所含主要杂质如下:①.悬浮杂质:如泥沙、饼渣等固体杂质②.胶溶性杂质:主要为磷脂③.油溶性杂质:主要为游离脂肪酸(FFA)、色素等④.水分1.3毛油进行精炼的原因:①.悬浮杂质、胶溶性杂质和水分的存在,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油脂水解酸败。

②.磷脂的存在将使油脂外观混浊、暗淡。

在炒菜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③.油脂中所含FFA过高,会使油脂异味浓,风味差,有些FFA会在炒菜时发烟。

④.不良色素使油脂颜色加深,甚至发黑。

所以为了得到消费者所接受产品,必须对毛油精炼。

1.4我国植物油的排序和介绍我国目前的植物油按理化指标的不同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原色拉油),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四级油实际上就是经初加工的毛油。

这种油(甚至包括三级油)由于没有经过深加工,故许多有害的物质未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在160℃~170℃就开始冒烟,既污染环境,又有害健康。

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自行制定的一种“过渡性”品种,应当说是中国独有的。

它的一些指标比国际上通行的一级油(原色拉油)略低一些,比如颜色略深,烟点略低等。

或者仅在欠发达地区作为一种过渡品种而存在。

无论是颜色、发烟点,还是对人体健康来讲,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1.5 油脂的三大反应和精炼植物油的储存方法水解反应:油脂+ 水游离脂肪酸(即FFA)皂化反应:油脂+ 碱皂脚氧化反应:油脂+ 氧过氧化物根据以上三大反应,如果植物油贮藏不当,也可能导致油脂变质,以至影响健康,所以了解一些植物油的贮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油脂储存有四要点:一密封、二避光、三低温、四忌水。

油脂精炼的目的与方法

油脂精炼的目的与方法

油脂精炼的目的与方法评论:0 条查看:521 次jasonbioenergy发表于2011-01-03 12:01毛油一般指从浸出或压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业用)的某些杂质的油脂。

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除中性油外,毛油中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其种类、性质、状态,大致可分为机械杂质、脂溶性杂质和水溶性杂质等三大类。

1.油脂精炼的目的和方法(1)油脂精炼的目的油脂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

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除去,而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

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有害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炼的目的。

(2)油脂精炼的方法根据操作特点和所选用的原料,油脂精炼的方法可大致分为机械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三种。

上述精炼方法往往不能截然分开。

有时采用一种方法,同时会产生另一种精炼作用。

例如碱炼(中和游离脂肪酸)是典型的化学法,然而,中和反应生产的皂脚能吸附部分色素、粘液和蛋白质等,并一起从油中分离出来。

由此可见,碱炼时伴有物理化学过程。

油脂精炼是比较复杂而具有灵活性的工作,必须根据油脂精炼的目的,兼顾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精炼方法。

2.机械方法(1)沉淀①沉淀原理沉淀是利用油和杂质的不同比重,借助重力的作用,达到自然分离二者的一种方法。

②沉淀设备沉淀设备有油池、油槽、油罐、油箱和油桶等容器。

③沉淀方法沉淀时,将毛油置于沉淀设备内,一般在20~30℃温度下静止,使之自然沉淀。

由于很多杂质的颗粒较小,与油的比重差别不大。

因此,杂质的自然沉淀速度很慢。

另外,因油脂的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提高油的温度,可加快某些杂质的沉淀速度。

毛油与精炼油的区别

毛油与精炼油的区别

毛油与精炼油的区别榨油机在初步压榨油料作物后,所生产的油并且没经过过滤精炼等工序称之为毛油,当毛油经过过滤精炼后产生的油称之为精炼油,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双象榨油机就此做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

毛油是指示未经过精炼的预榨或浸出动植物油脂(如农村的机榨、土榨油和熔炼、火炼猪油等)。

其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还含有非甘油物质,统称杂质,根据杂质在油脂中的分散状态,大体可归纳为四大类。

1、悬浮杂质:包括泥沙、料坯、粉及其它固体杂质。

这些杂质的存在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使油脂极易水解酸败,而不能食用;2、胶溶性杂质:包括磷脂、蛋白质、糖类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磷脂,这些杂质的存在不仅容易使油脂水解酸败,外观混浊暗淡,而且在烹饪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并生成黑色沉淀;严重影响炒菜、煎炸食品的颜色和风味,同时也失去了油脂本身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毒性;3、油溶性杂质:包括游离脂肪酸、色素、烃类蜡、醛、酮等,还有微量金属及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有机磷、汞、多环芳烃、黄曲霉素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对人体十分有害,部分杂质对人体还有致癌作用。

4、水份:毛油中水份含量较多,水份的存在极易使油脂水解酸败变质。

精炼油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将毛油中对食用、贮藏等有害无益的杂质去除而得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成品油。

毛油精炼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机械法:包括沉淀、过滤、离心分离,主要是用以分离悬浮在油脂中的机械杂质用部分胶溶性杂质;2、化学法:主要包括酸炼、碱炼,此外,还有脂化、氧化等,酸炼是用酸处理,主要除去色素、胶溶性杂质,碱炼是用碱处理,主要除去游离脂肪酸,氧化主要用于脱色。

3、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水化、脱色、水蒸汽蒸馏等,水化主要除去磷脂,脱色主要除去色素,水蒸汽蒸馏用于脱除臭味物质和游离脂肪酸。

毛油通过精炼,油品中水份、杂质、酸价、过氧化值都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且不易酸败变质,而有利贮藏,烹饪时不产生大量的油烟,保持了油脂风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油与精炼油的区别
榨油机在初步压榨油料作物后,所生产的油并且没经过过滤精炼等工序称之为毛油,当毛油经过过滤精炼后产生的油称之为精炼油,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双象榨油机就此做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

毛油是指示未经过精炼的预榨或浸出动植物油脂(如农村的机榨、土榨油和熔炼、火炼猪油等)。

其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还含有非甘油物质,统称杂质,根据杂质在油脂中的分散状态,大体可归纳为四大类。

1、悬浮杂质:包括泥沙、料坯、粉及其它固体杂质。

这些杂质的存在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使油脂极易水解酸败,而不能食用;
2、胶溶性杂质:包括磷脂、蛋白质、糖类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磷脂,这些杂质的存在不仅容易使油脂水解酸败,外观混浊暗淡,而且在烹饪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并生成黑色沉淀;严重影响炒菜、煎炸食品的颜色和风味,同时也失去了油脂本身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毒性;
3、油溶性杂质:包括游离脂肪酸、色素、烃类蜡、醛、酮等,还有微量金属及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有机磷、汞、多环芳烃、黄曲霉素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对人体十分有害,部分杂质对人体还有致癌作用。

4、水份:毛油中水份含量较多,水份的存在极易使油脂水解酸败变质。

精炼油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将毛油中对食用、贮藏等有害无益的杂质去除而得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成品油。

毛油精炼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机械法:包括沉淀、过滤、离心分离,主要是用以分离悬浮在油脂中的机械杂质用部分胶溶性杂质;
2、化学法:主要包括酸炼、碱炼,此外,还有脂化、氧化等,酸炼是用酸处理,主要除去色素、胶溶性杂质,碱炼是用碱处理,主要除去游离脂肪酸,氧化主要用于脱色。

3、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水化、脱色、水蒸汽蒸馏等,水化主要除去磷脂,脱色主要除去色素,水蒸汽蒸馏用于脱除臭味物质和游离脂肪酸。

毛油通过精炼,油品中水份、杂质、酸价、过氧化值都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且不易酸败变质,而有利贮藏,烹饪时不产生大量的油烟,保持了油脂风味。

山村油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山村”牌茶油为精制纯茶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需用质量更高的食用油进行烹饪菜肴,因而精炼山茶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全国2004年5月1日起对未经精炼的各种食用油卫生防疫及质检部门明文禁止上市销售,由此可见一斑,精炼山茶油色清味香,而贮藏,营养成分为食用油之最;在病理方面茶油对人体血脂无不良影响,在医药上除有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功效外,尚有消热化湿、杀虫解毒作用等等,堪称食用油
中的精品。

山村茶油以其质量、信誉,走进了广大的家庭及饮食行业,成为他们日益喜爱的高级食用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