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1)

合集下载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1)知识点总结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1)知识点总结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课时知识点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树状算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 教学重点/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并对两种不同解题方法的进行对比。

理解“有些用三步计算来解决得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的深刻含义。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 新课引入1. 师:今年的寒假你是怎么度过的呢?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2. 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的寒假生活。

在寒假中,闵行的北海道滑雪场开设了学生免费专场,为期两天。

上海的许多小学生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滑雪活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天的情况吧!二. 探究过程:(一)探究一:与问题对应的数量关系1. 出示第10页的例1,旨在审清题意。

滑雪场第一天接待学生650位,第二天接待学生875位。

如果每25位学生需要一名保洁员,滑雪场第二天要比第一天多派几名保洁员?1)师:通过读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信息既指条件,也指问题。

此处加以重申)2)问:你们对其中哪个信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或要作补充说明?如果学生对以上这个问题难以解答。

可换个角度提问:对“如果每25位学生需要一名保洁员”这个句子,你们是怎样的理解的?①这句话说明了学生人数和保洁员人数之间的关系;②第一天与第二天派出的保洁员的标准是一样的。

2. 独立探究,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

1)师: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问题,我们可以怎样寻找解题突破口,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来解答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尝试解答。

2)汇报交流。

①讨论小组内部交流,共享思考过程。

四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2讲-解决问题 沪教版 (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2讲-解决问题 沪教版 (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答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2讲-解决问题沪教版 (含答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辅导科目:授课日期时间主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1.结合树状算图运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运用“综合——分析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15分钟)案例:先划出各题不同的地方,再解答。

(1)小巧借来一本科幻小说,共108页,计划9天看完,实际6天就看完了,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几页? (2)小巧借来一本科幻小说,共108页,计划9天看完,实际提前3天看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几页? (3)小巧借来一本科幻小说,计划每天看12页,9天看完,实际6天就看完了,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几页?(4)小巧借来一本科幻小说,共108页,计划9天看完,实际每天看18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几页?参考答案:(1)6页(2)6页 (3)6页 (4)6页(此环节设计时间在40—50分钟)例题1:小巧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借期为一个星期,她算了一下,每天看30页,正好能如期归还。

如果她要提前1天归还,每天要看多少页?参考答案:30×7÷(7-1)=35(页) 试一试:小胖5分钟共写毛笔字80个,小丁丁每写一个毛笔字要用3秒,谁写字的速度快一些?参考答案:5分钟=300秒100>80 小丁丁速度快些例题2:小王、小李、小张和小周6天一共做了624个同样的零件,平均每人每天做了多少个零件?试一试:一本书共有280页,小丽5天看了140页。

照这样计算,小丽看完这本书需要多少天?例题3:花店里有百合花124枝,郁金香的枝数是百合花的3倍,玫瑰花的枝数比郁金香和百合花的总数还多76枝。

花店里有玫瑰花多少枝?试一试:三、四、五年级同学其植树108裸.三年级比四年级少植18棵,五年级比三年级多植30棵,三个年级同学各植树多少棵?教学说明:根据题意,把条件和问题反映在如图中.借助图形进行分析假设四、五年级植树棵数与三年级植树棵数同样多,根据条件找出总棵数的变化,先求出三年级植树的棵数,从而求出四、五年级各植树的棵数解:三年级植树棵数为 [108-(18+30)]÷3=20(棵);四年级植树棵数为 20+18=38(棵).五年级植树棵数为 20+30=50(棵).例题4:小亚和小巧各拿出积攒的零花钱的三分之一去买学习用品,小亚用去30元,小巧用去20元,她俩谁的零花钱多?试一试:一堆煤,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它的,还剩下这堆煤的几分之几?此环节设计时间在30分钟左右(20分钟练习+10分钟互动讲解)。

解决问题(1)-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1)-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1)-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理解和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2.能够运用加法、减法和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复习加法和减法运算;2.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3.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2.课件展示法;3.情境教学法。

四、课前准备1.教师:认真备课,编写好教案和课件,并准备好相关物品;2.学生:复习加法和减法运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用课件展示几个实际问题,如“一些苹果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4个,一共分了多少个苹果?”或者“小明去超市买了5个草莓,每个草莓2元,小明要付多少钱?”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就是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老师可以上台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为三步:审题、分析、解答。

其中,审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分析要找到解决方法,解答要通过计算得出答案。

3.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1.辅助教学:老师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解释乘法。

比如,将5个苹果分给2个人,则可以先画出5个苹果,然后分成2份。

画完后,就可以用乘法计算了,即5*2=10个苹果。

2.独立练习:老师可以发放练习册或者作业纸,让学生自主完成。

4. 诊断评价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让学生上台做题演示,并及时评价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教学总结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先以实际问题为起点,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最后,要通过综合评价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专项积累练习

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专项积累练习

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专项积累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果园里有樱桃树a棵,桃树的棵数比樱桃树的3倍少25棵。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桃树的棵数。

(2)当a=120时,桃树有多少棵?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都是整数,周长是20厘米,其中一条边长6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长边最大是多少厘米?3. 师徒二人一起加工零件,师傅每天加工250个,徒弟每天加工150个,那么一个月(实际工作天数为22天)他们能加工零件多少个?(用两种方法计算)4. 自开展“倡导低碳生活”活动以来,某公司平均每月节约用电50.5千瓦时,如果按每千瓦时的电费是1.6元计算,该公司全年可以节约电费多少元?5. 甲乙两地相距1020千米,一列火车从甲地出发,以每小时103千米的速度开往乙地,行了4小时后离乙地多远?6. 一个手工作坊3天加工180件手工品,照这样计算,388件手工品要加工几天才能完成?7. 黄老师要为学校买55个篮球和35个足球,其中篮球每个是132元,足球每个是98元。

黄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8.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8千米/小时,12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4倍,用同样的时间可行驶多少千米?9. 贵阳到长沙的铁路全长962千米,一列火车19:00从贵阳出发,次日早上8:00到达,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0. 明明一家利用双休日骑车去郊游。

去时的速度是12千米/时,用了2小时到达目的地。

回来时逆风,比去时每小时慢4千米,返回时用了几小时?11. 在一次国庆庆典上,阅兵方队正步通过天安门前时,每人走了128步,每步长75厘米。

每人走的正步一共是多少米?12. 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行200米,乙每分钟行160米,两人在距中点80米处相遇。

A、B两地相距多少米?13. 张彬在做计算题(1800-M)÷25+192时,没有注意题里的括号,先用M除以25,再算减法和加法,得到结果是1968.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多少?14. 甲乙两地相距910千米。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练习题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5.1问题解决一、单选题1.一个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就比原数少2.844,这个数原来是()A. 0.316B. 3.16C. 31.6D. 3162.小红有30支铅笔,小兰有45支铅笔,小兰给小红()支后,小红的支数是小兰的2倍.A. 10B. 15C. 203.有大、中、小三筐梨,中筐的梨是小筐的2倍,而比大筐少装8千克,大筐装的是小筐的4倍,中筐装梨()千克?A. 6B. 8C. 124.盒子里有80枚白子和50枚黑子,每次取走3枚白子,同时放入3枚黑子,像这样取放( )次后,白子和黑子的枚数正好相等。

A. 4B. 5C. 6D. 105.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是十位数字的3倍,这个两位数是()A. 32B. 34C. 36D. 38二、判断题6.甲乙两数的和是75,甲数的4倍与乙数的6倍的和是380,那么乙数是40.(判断对错)7.判断对错.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一个底角的3倍,那么顶角是108°三、填空题8.某工厂有职工420人,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6倍,工厂有男职工________人?9.甲数扩大10倍等于乙数,甲、乙的和是22,则甲数是________ .10.学校饲养组养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白兔比黑兔多16只.白兔有________只,黑兔有________只.11.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如果甲数增加20,则甲数是乙的4倍.原来甲数是________ .12.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颐和园的陆地和水面面积大约各有________公顷?(按陆地面积、水面面积的顺序填写)13.算式中7= 中,如果比多30,那么=________ =________四、计算题14.用一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想一想: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五、解答题15.饲养场一共养了550只山羊和绵羊,其中山羊的只数是绵羊的4倍,饲养场养山羊和绵羊各多少只?六、应用题16.舞蹈队共有60名学生,其中女生的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

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知识点巩固练习

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知识点巩固练习

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商店一共运进728个玩具熊,已经卖出514个。

(1)已经卖出的玩具熊单价是16元,共收入多少钱?(2)若剩下的玩具熊按单价13元卖出,还能收入多少钱?2. 杨叔叔开车从甲地去乙地,上午8时出发,平均每时行60千米,中午12时到达乙地。

从乙地返回到甲地,杨叔叔只用了3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比去时的速度快多少?3.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68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需行驶1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 一艘宇宙飞船5秒航行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航行192千米需要几秒?5. 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三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6. 甲箱有280个梨,乙箱有40个梨,每次从甲箱中取出8个梨,放人乙箱,取出多少次后两箱梨个数相等?7. 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5小时,它的速度时60千米/时。

沿着原路返回时只用了4小时,返回时的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8. 商场运进720个玩具赛车。

原价22元/个,现价15元/个。

(1)已经按原价卖出432个,已经收入多少元?(2)剩下的按现价售出,这批玩具赛车一共能收入多少元?9. 这是“天天鲜”水果店某一天销售水果情况记录表。

请你帮忙核对一下钱数算的对不对,如果不对,请帮忙改正。

10.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120千米.开出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245千米.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11. 1000张纸摞起来厚9.2厘米,10张这样的纸厚多少毫米?12.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36页,2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45页,需几天看完呢?13. 下面表格是部分商品的价格。

(1)李老师买了一台冰箱和两台空调,他总共花了多少元?(2)刘娟想买1台冰箱,1台空调和一台彩电,她带了10000元,她带的钱够用吗?(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题:;解答:14. 用2800元去买6台同样的黑白电视机,如果每台单价430元,根据问题回答(1)买6台黑白电视机要多少元?(2)还可找回多少元?15. 一列火车上午6小时行了366千米,下午4小时行了276千米。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问题解决1(含答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问题解决1(含答案)

数学测试卷 小学基础知识达标重点难点过关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4问题解决(1)一、单选题1.在学校团体操表演中,男生有440人,女生360人,每行站20人,男生比女生多站了多少行?正确列式是()A. 360÷20-440÷20B. 20×(440-360)C. (440-360)÷202.9×2+9=()A. 27B. 36C. 54D. 303.□-7×4=8,□里应填( )。

A. 9B. 20C. 364.“欢迎”超市有鸡蛋24箱,比鸭蛋少6箱,鸭蛋比鸡蛋重30千克.如果每箱鸡蛋和鸭蛋重量相等,超市里的鸡蛋共重多少千克?列式是()A. 30÷(24+6)B. 30÷6×24C. 24÷(30÷6)5.60÷4+31×19=()A. 589B. 106C. 604D. 156. 23乘103与87的差,积是()A. 2282B. 378C. 32D. 368二、判断题7.36-9÷3=27÷3=98.在计算125×[126-(78+22)]时,最后计算乘法。

( )9.算式100÷(1+9)×10与算式100×10÷(1+9)的结果相同。

( )10.12-6×2=(12-6)×2=6×211.25+25×3>100-25×2三、填空题12.在计算没有括号的两步式题时,有乘除也有加减,要先算________,后算________.13.计算.567-(237+192)=________ 874-(475+187)=________14.先算一算,再比一比.5+4×5=________(6+3)×5=________15.填上“>”、“<”或“=”.150×4________150×4-150126÷3-26________126÷3+2616.直接写得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 解决问题(1) 沪教版 (2)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 解决问题(1)  沪教版 (2)

教学内容: P11解决问题(1)——求一倍数应用题教学目标:1、在倍数问题中,能正确的理清数量关系,找准一倍数和多倍数。

2、能借助线段图来分析与倍数有关的应用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善于用逆推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线段图来分析与倍数有关的复合应用题。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讨论,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谁能根据线段图,编倍数应用题,面粉12袋,大米是面粉袋数的4倍,大米有几袋?算式怎么列? 12×4=48(袋)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小结:已知一倍数,求几倍数用乘法计算。

故事书有350本,故事书是小人书本数的5倍,小人书有几本?算式怎么列?350÷5=70(本)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小结:已知几倍数求一倍数,用除法计算。

苹果有20只,桔子比苹果只数的3倍多8只,桔子有几只?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生:因为一倍数已知,所以求几倍多几用一倍数乘以倍数,再加上多出来的只数。

小结:一倍数已知,求几倍多几用正推的方法做,几倍乘以几,多几就加几。

(板书)已知一倍数求几倍多几正推(打印)一倍数×几倍+几手写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几倍多几和一倍数之间的关系揭示课题:板书:几倍多几一倍数(打印)二.探究新知:1、科技书有370本,科技书比小人书本数的5倍多20本,小人书有几本?1)读题,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题目告诉我们科技书的本数,科技书和小人书本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这2个条件哪一句是关键句?用直线划出来,并且圈出一倍数。

问题是什么?问题是求小人书的本数是求一倍数,板书:已知求手写这是一道已知几倍多几求一倍数的题目,让我们试一试2)在练习纸上列式计算,不写答句你是怎样列式的?同学汇报,老师写在黑板上3) 讲评,先看第一种算法,是否准确?说一说你的观点370÷5+20 (370-20)÷5=74+20 =350÷5=94 (本) =70(本)我是通过验算来判断的,我把算出来的小人书本数94本代入原来的题目当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树状算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并对两种不同解题方法的进行对比。

理解“有些用三步计算来解决得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的深刻含义。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1. 师:今年的寒假你是怎么度过的呢?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2. 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的寒假生活。

在寒假中,闵行的北海道滑雪场开设了学生免费专场,为期两天。

上海的许多小学生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滑雪活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天的情况吧!
二. 探究过程:
(一)探究一:与问题对应的数量关系
1. 出示第10页的例1,旨在审清题意。

滑雪场第一天接待学生650位,第二天接待学生875位。

如果每25位学生需要一名保洁员,滑雪场第二天要比第一天多派几名保洁员?
1)师:通过读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信息既指条件,也指问题。

此处加以重申)
2)问:你们对其中哪个信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或要作补充说明?
如果学生对以上这个问题难以解答。

可换个角度提问:对“如果每25位学生需要一名保洁员”这个句子,你们是怎样的理解的?
①这句话说明了学生人数和保洁员人数之间的关系;
②第一天与第二天派出的保洁员的标准是一样的。

2. 独立探究,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

1)师: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问题,我们可以怎样寻找解题突破口,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来解答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尝试解答。

2)汇报交流。

①讨论小组内部交流,共享思考过程。

②班级汇总:
〖方法一〗
从问题出发来解决:
综合算式:875÷25-650÷25
问:每一步计算结果分别表示什么?〖方法二〗
1)两种解题方法的对比,得出结论。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式得到第二天要比第一天多派出9名保洁员。

比较这两道算式,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哪些地方?
独立思考、汇报:
角度一: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
角度二:解决的方法不同
角度三:计算的步数不同
小结: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法。

因此有些用三步计算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时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跟进练习
学校购买同样价格的桌椅,第一次买了120套,第二次买了145套,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花了2625元,学校第一次买桌椅花了多少元?
师: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要求学校第一次买桌椅花了多少元,必须先求什么?
学校第一次买桌椅花的钱=第一次买桌椅的数量×桌椅的单价
师:如何求桌椅的单价?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花了2625元,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买了145-120=25(套)桌椅,2625元就是25套桌椅的价格。

2625÷(145-120)
=2625÷25
=105(元)
学校第一次买桌椅花的钱:120×105=12600(元)
答:学校第一次买桌椅花了12600元
二. 巩固练习
1、填空:
师傅和徒弟各加工24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40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30个零件,两人同时开始加工,师傅比徒弟提前几小时完成?
师傅比徒弟提前完成的天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求___________,算式___________=_____(小时)
再求___________,算式___________=_____(小时)
最后求师傅比徒弟提前完成的天数,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一连
水果店运进苹果和桔子各450千克,苹果每30千克装一箱,桔子每25千克装一箱,____________?
30+25
苹果和桔子共运进多少千克? 450×2
苹果和桔子共装多少箱? 450÷30-450÷25
苹果和桔子相差几箱? 450÷25-450÷30
450÷30+450÷25
3、应用
1、学校买来羽毛球和乒乓球各25盒。

每盒羽毛球40元,每盒乒乓球30元。

买来的羽毛球比乒乓球贵多少元?
1. 小巧和小亚每天坚持进行晨跑。

在环形跑道上,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相反方向跑步。

小巧每秒跑2米,小亚每秒跑3米,经过1分20秒两人相遇,学校跑到长多少米?(13页的第1题)
师:先说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解题。

课堂小结
五. 课堂总结
1. 会借助于树状算图来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实际问题。

2. 有些用三步计算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课后习题
六. 课后作业
1. 果园一天收获橘子240箱、苹果180箱,一辆卡车每次能运苹果或橘子60箱,这辆卡车要运多少次才能把这些水果全部运完?
果园一天收获橘子240箱、苹果180箱,一辆卡车每次能运苹果或橘子60箱,这辆卡车运橘子比苹果多运几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