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

关于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
关于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

关于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目前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两难问题是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个人因素如不想从底做起,技术不够精通,也还包括外界因素如就业岗位少,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更少,相关的政策也还不足。对于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1:农民工学历低,技能低,没有一技之长,2:就业机会少,加上大学生与农民同台竞争、抢占农民工就业岗位,这使得农民工的就业机会更加少了3: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甚少,很多方面都没有保障。为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的两难问题,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教育方面改革,要注重技术与学识并重,注重实践引导。政府方面要做好相关的保护政策。对于农民工,要做好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技能,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政策,社会保障方面要做好。

关键词:就业、创业、专业、技能、论知识是大学生,论身份是农民工、素质、政策、社会保障、学历、岗位、信息沟通、毕业生人数多、政府、实际出发、职业培训,……

前言:我所做的调查是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情况。采用的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法及文献法。做这个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反映现代社会的两难问题,让大家更加关注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使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决。2003年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在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340万人到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增加,对社会的影响的很大,社会上的无一技之长的靠劳力的弱势群体-农民工自然免不了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的将是两方面的就业难。根据调查,目前至少有30%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我所了解,还有一些毕业生呆在家里两年多了,始终没有找到工作,因为他不想从底做起,在他看来受过教育的不该从事这些工作,因而处于待业的状态。还有部分是由于竞争太激烈而找不到工作。如今很多大学论知识是大学生,论身份是农民工。农民工就业方面,很多进城务工的都因为岗位少,技能低,加之大学毕业生的同台竞争而处于劣势地位找不到工作,大多找到工作的农民工都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体力消耗大而所获工资低。调研的20个农民工中仅有12人找到相对固定的工作,很多农民工谈到自己的生活时,都为工资低,付不起城市高额的生活费而心酸落泪,在他们的身上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比如最重要的就业问题,很多人因为自己子女高额的学费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城市就业,然而却因为就不了业而背负更大的压力。

大学生的就业现况

就我调查的20个大学生之中有7个还处于待业的状态。七个之中有两个是毕业三年仍未找到工作。问其原因,他们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加上专业不对口。其中有8个虽然已经找到工作,不过所做的工作与农民工没什么区别,更有甚者,薪酬还不如农民工,部分。其余的找到的是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如计算机专业,

大学生为何“就业难”?

以前大家都说上大学好找工作,原因在于很少人上大学,同时国家还可以为大学生分配工作,可是近几年国家的政策改变了,不再分配工作了。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如下1: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03.6万,大学生依然是“天之骄子”,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而到了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总数增加了80%,达187.7万,此时大学生就业不如原先想象的那样容易。2005年和2006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分别增长到306.8万与377.5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和3.6倍。而2009年,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平民化”是必须的,是大势所趋,只有高等教育“平民化”,才能迅速提高我国劳动力的素质,改变我国资源禀赋的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平民化”程度还不够,还应继续加大。但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高等教育“平民化”进程中,劳动力素质提高了,但我国的产业结构却没有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而调整,因而就出现了中端劳动力过剩、低端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劳动力市场对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并没有随着供给的增加而增加。这就造成了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2: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选择与市场需求脱钩,有些学生盲目追求高学历,而不注意未来的就业去向,这就导致市场需求不足的专业和教育层次招生过多,市场需求大的专业和教育层次招生过少,结果就是大学生过多,而受过良好培训的技术工人供给严重不足。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是供给基本上由国家决定,而需求则由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决定。国家和学校的招生计划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专业构成,学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多是基于前一两年的“热点”,对“热门”专业一拥而上,这样就造成了四年之后这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几年前的“法学热”为例,几乎每个学校都建立了法学专业,而对高素质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虽在增加,但增加幅度完全不能与毕业生的增加量成正比,法学毕业生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就业难现象尤为突出,大量毕5业生的就业渠道与本专业无关。另一方面,关于“本科生”与“专科生”的偏见让教育层次的偏误性渐行渐远,劳动力市场对本科生及专科生的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农民工就业状况:

近年来,迫于生活方面的压力,单纯靠农业劳动已无法让生活得到满足。为此,很多农民工选择进城务工。可是城市的生活对于农民来说并非那么好适应。找工作对农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据调查,就20个人之中仅仅就12个人找到工作。其中大部分都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只有5个人选择花大笔钱去培训,考取驾照。由于近来我们那引进了出租行业,而目前他们又处于待业状态,他们就打算去贷款租车,可是农民贷款并非易事,就算贷到了,租到车了,也不是一切OK了。有一个农民工谈到自己的生活了,眼角都湿了。他是选择贷款租车做生意的。可是最近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他的车与摩托车碰到了,本来那责任是对半分的,可是开摩托车的那一方有一亲戚是交警,硬是不肯付那么多责任,硬要他多付款,交警一直刁难他,将他的车扣了,不肯归还,那可怎么办呀?没有工作一天就没有资金啊,还要交付每天的停车费,出租费,利息费,生活费……身为农民又没人能帮忙,生活的压力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了。是啊,农民工的就业难问题也是社会一大问题啊。

为何农民工就业难?

1:劳动者素质偏低: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较低,部分劳动者年龄偏大,又缺少技术,在劳动市场缺乏竞争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2:外出就业盲目性:民工就业渠道少、信息收集难,与用工单位就业信息不对称增强农民工流动盲目性。农民外出多靠“血缘、人缘和地缘”关系,此种情况导致农民外出的随意性、自发性较大。与他人或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沟通较少,导致农民工之间相互帮助的可能性较小,导致政府管理措施的出台、帮扶措施的执行有较大的困难,对口帮扶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出的农民工换单位的较多,进一步增加了外出民工的就业难度。

3:3 社会保障的滞后性: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大约五成的农民工得不到工伤补偿或加班补贴,近四成农民工没有和单位签订任何劳工合同。留守儿童的教育抚养和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农民工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并未得到保证,虽然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用工交纳养老、工伤保险等做出了一些规定,这些社会保障的不完善性导致农民工参保积极性较低,甚至有退保的现象。加上我国法律起步较晚,行政职能部门监查不能面面俱到,农民工的权益还不能得到充分保护。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必须要从政策上鼓励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产业结构必须迅速调整,从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中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摆脱中端劳动力过剩、低端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利用我国教育的成果——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劳动力,而不是仍然依靠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创造企业的利润。从而有可能摆脱资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困局。因此部分产业应该尽快重组升级,提高效率,更好的运用人力资本的积累所带来的收益,减小资源配置上的无效率,为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新的力量。国家以及个人家庭耗费大量资源培养的大学生不能从事最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

2: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面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招生计划的专业设置上应该降低一些市场需求量较小或是市场已经明显饱和的专业的招生量,做到结构平衡。对于“热门专业”的招生增量要理性控制,不能一哄而上,这样不仅在数量上造成了这些专业人才的供给超额,在质量上也不能保证其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应用性强,有着稳定市场需求的专业,应该保持原有或有步骤地扩大招生计划。在招生计划的层次上,我国现有的制度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面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应该扩大培养技术工人的专科院校和职业技校的招生量,削减本科层次的招生量或控制其增长幅度。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的调整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农民工就业难该如何解决?

1 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做好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其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

2:鼓励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就是要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由于创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引导农民工群体自主创业是一条安排就业的有效途径,以创业带动就业。事实上,一部分农民工经过外出已有一定的知识和资金积累,有了较强的创业意识,故政府对农民工群体创业在

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各地可以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把鼓励农民工创业作为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提供小额贷款等融资支持,在创业审批上给予简化和帮助,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

3:各方提高信息沟通,努力提高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工就业。一方面在劳务输出重点地区建立起有效的监测制度,掌握本地区农民工的数量、就业意愿等信息;另一方面用工单位可以与劳务输出地区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联网等各种渠道发布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盲目流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4 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为其提供人文关怀。目前我们有《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但实行起来却不尽如人意,特别在农民工这一庞大的务工群体中,更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

结尾:尽管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但是也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如何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生和具有“一技之长”的技工,是亟待推进的工作。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农民工掌握技能都是必须的。是的,我承认目前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都很难,我们不能无视它,也不能畏惧它。我们所要做的是集合众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相信只要大学生转变观念,多加学习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只要农民工加强职业训练,以创业带动就业,只要我们的社会保障做得好,政策落实得好,只要各方各界能同心协力,那么那些“两难问题”就不再是难题,因为难题会随着大家的共同合作而迎刃而解的。

参考文献:中国人民日报

中国教育创新期刊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考——李林太、高金登

凤凰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71192720.html,

调查者:

时间: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益突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能对人力资源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通过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政府、教育机构及社会各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提供有效参考。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不断呈下降趋势,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目标,跟风现象严重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尽管大学生非常重视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续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2、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比较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且,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

浅谈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

浅谈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并特别强调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而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则首次提出了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即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 实现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之一。在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呈现出农民工“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两难”并存的格局。所以,应统筹考虑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问题,鼓励大学生进工厂、下车间,不仅能有效缓解每年出现的“招工难”问题,还能大大减轻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同时还有利于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步伐,可谓是“一箭三雕”的好办法。 一、农民工“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存 自2004年起,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出现了“用工荒”现象。此后,“用工荒” 现象逐渐蔓延,如今连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比如根据广东省人保厅估计,2011年春节前后广东“缺工”总量在100万左右,相当于用工量的3%至4%。而在中西部地区的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河北、安徽、河南等地,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现象。 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农民工“招工难”具有典型的季节性,一般都是在每年的春节前后出现。这跟我国产业工人的流动性较大有关。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队伍的“主力军”。但是,受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的农民工并没有在务工城市“落地生根”。 由于就业不稳定,他们的职业流动性也很高。我们测算的结果表明,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要远远大于城镇居民,其职业转换率大约为城镇居民的5.7倍。其中男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是最高的,平均每个农民工的年流动次数达到1.07次,即平均每年都要转换一次工作。 从行业类型来看,目前各地出现的“用工荒”主要出现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行业中。而且大多数用人单位不仅缺技术工人,普通工人也陷入“招工难” 的境地。 “招工难”现象的出现有很多原因,比如由于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减少了农民工走向城镇的“推力”,而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劳动权益保障的缺失又加大了促使农民工回乡的“拉力”。此外,产业结构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另一方面,与农民工“招工难”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日益突出。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总量在660万以上,预计“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将达近700 万人。而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近些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基本上维持在70%左右的水平,也就是说,大约有30%约200余万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就面临着失业。 事实上,目前我国大学生失业率比农民工还要高,这已成为就业领域的一道“奇观”。我们根据2005年人口抽样资料计算了青年失业率。2005年,全国16-24岁青年劳动力失业率为7.0%,其中城市青年失业率为10.6%,农村青年为4.2%,前者是后者的两倍以上。即使是在城镇失业人群内部,大学生的就业优势似乎也不显著。比如在2008年全部城镇失业

论大学生与农民工调查报告正式版_1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论大学生与农民工调查报 告正式版

论大学生与农民工调查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大学生与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两个十分庞大,又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国两个最基本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却是社会各个群体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视的。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却是令人吃惊、忧虑的。 农民工现状 农民工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生人群”,是当代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直接

产物。他们一方面是农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则为工,入则为农,生活于城市之中、落户于乡村之内,尔来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农民一旦成为“职业农民工”,就相当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离乡之前他们变卖了农具、车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没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农村也很难再找到致富生财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稳定工作的人也很难被他们贡献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纳,一座座在他们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楼从来不是他们的荣身之地,一所所宽敞舒适的学校永远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却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

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2010大学生就业形势2010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以来,就业难的咨询题每一年都会被舆论捡起,成为人们众说纷纭的焦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别同,2009年学子们在为工作奔波忙碌时,对前景大概比以往更加迷茫。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众生相,无奈之余,只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高学历,却敲别开企业的大门本科生遍地基本上,硕士生也没那么希奇,博士都扩招了,所谓的高学历还能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吗?别看学历看能力,学历只只是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很久往常人们如此说。时过境迁,曾经被人们看好的高学历在今天大概如何也敲别开企业的大门。 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就学历来说,研究生在求职中处于上别去、下别来的尴尬位置。同样在51job论坛上,一位hr如此说:我们公司惟独研发部门才招研究生,其他的岗位还真是没有那个必要;假如要读研究生,那就读到博士,如此出来才会有‘销路’。挑选考研,学子们本想以此为就业拓宽道路,期待获得能够给自己增重的学历砝码。但是,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再次面临就业的时候,却发觉学历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已大大缩水。 2009年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聘请一名高学历的洗碗工,其条件之高被友怒称这是对国家学历的轻视!尽管在舆论的压力之下,聘请方修改了苛刻的聘请条件,丰富了工作内容,可被伤自尊的友依然穷追别舍。相比之下,有些友则显得淡定自如,51job论坛友时刻换空间回帖说:听到如此的消息,15年前愤慨,10年前麻木,5年前呵呵一笑!另有友则在高唱你损害了我,我一笑而过,你要求贪欲我只能懦弱。这一事件,别仅直射学子就业难,并且也使学历贬值的咨询题凸现出来!学历贬值,大学确实无用? 当所有看似残酷的事实集中呈现我们眼前时,人们很容易草率的得出结论,读完大学,有了学历还是很难寻到工作。学历贬值、大学无用论便在学子们的脑海中应运而生。前别久,熊猫烧香的作者李俊提早出狱,国内一些知名it公司得知消息后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函。李俊因毒得名,熊猫烧香虽别是为名而作,却让大众看清这位连高中都没有考上的水泥工艺技校生在络安全领域的天赋。早年李俊曾在北京、广州等地闯荡过,无一例外地被数家络安全公司因学历低而拒之门外。在51job论坛上的一项调查显示,43%的人曾遭遇过学历卑视,位居各种常见就业卑视的前列。高学历敲别开企业的大门,除了埋怨社会的别公,企业的苛刻,大学生能否从自身的角度来思考敲门方式存在的咨询题呢?在采访德勤华东区校园聘请经理胡艳红时,她一再强调:德勤特别看重应聘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许多大学生以学别到东西为由挥霍四年的青春时光,或者为拿一纸文凭而晃晃度日,面对hr的火眼晶晶,如此的学生定会原形毕露!高学历敲别开企业的大门的原因之一,别是学历贬值,而是学历的含金量落低!学生在校不行好学习专业知识,实习时别积存为人处事能力,再高的学历关于企业来说不过一张象征意义的白纸而已。2、就业难,纷纷回炉短训 2009年9月末媒体报道哈尔滨大学生‘回炉’短训就业受宠,新年伊始,广东曝出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企业争抢技校毕业生,造成人才提早‘脱销’等类似的新闻。即学即用的技校培训pk华而别实的大学教育,学子们心寒之余,别得别识时务者为俊杰,纷纷加入回炉培训的行列。曾经有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是一种人才和教育资源的白费,但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咨询题的凸显,大学毕业生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回技校充电的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同意和认同,回炉大学生也从当初的个别现象进展到今天成为一具群体。技校生受宠,大学生回炉,曾经的天之骄子,现在却需要技校的镀金才干真正发射光芒。上海社科院青青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解释这一反常现象时说:技校、职校别可能替代大学教育,当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觅就业出路时,拷咨询的别是教育体制,更深层次折射出的是当前经济结构的咨询题。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别完善导

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首要问题就是就业。本人目前尚未毕业,感到主要的问题是现在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很多,实践能力差;大学生自尊心很重,可能比较不能受气;大学生普遍较迷惘,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或是明确的目标。 第二是大学生的婚恋观,心理不够成熟。拿的是父母的钱,缺去谈恋爱,挥霍,堕落,可是谈来谈去,搞不定其实只不过就是因为寂寞在一起了。有些大学生同居,开房,租房,这些事情,好像只要肯去尝试就是很开放的人了,是一种潇洒。但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婚恋经验,缺乏责任感,只能是年轻时的一场悲剧。 目前主要就这两点。针对第一点,一,可以暂时迷茫,暂时想不出方向不要紧,那就努力学好本专业,多看书,充实自己,而不是因为无聊而寂寞,因寂寞而堕落。但仍旧要努力地,一步步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的理想。理想如果确立,就要实践,这点特别重要。给自己安排一个整体计划,分配到各个不同阶段,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针对第二点,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隔壁班就有一对同居的,另外一些同学,谈恋爱的,开房的,不计其数。至于他们相信的爱情,只有当事人清楚。这种事,最主要是看自己的,只要自己想清楚了,认真考虑过了,无悔了,就行了。 望对你有所启发。 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有~ 1、要正确认识自己.要知道自己是在1个特殊的环境培育出来的.甚至是在1个不完善的社会和不完善的教育制度下培育出来的并不完善的1代.从而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尽快走向成熟和尽量的完善; 2、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缺乏失败的考验; 3、缺乏对民族、社会、历史和劳动人民真实了解.缺乏对底层民众的深厚感情; 4、缺乏透析书本知识和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 5、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6、缺乏我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 7、缺乏踏实苦干奉献的精神; 8、过于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和赚钱发财享受的欲望等等 专家分析认为,大学生创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知识限制。创业计划大赛中,评委发现许多创业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等,这些无一不反映出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缺乏;2、缺乏经验。大学生有理想与抱负,但“眼高手低”,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3、心态问题。学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还要有责任感,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务实精神也必不可少,必须踏实做事;4、创新能力薄弱。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5、资金问题。表现在急于得到资金,给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另外对风险投资不负责任地使用,

促进大学生、农民工就业

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等措施,引导企业尽量不裁员、少减员。要保持援企稳岗政策的连续性,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增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发挥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对稳定就业的导向作用,尽可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强化就业服务。组织实施“春风行动”等各种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加强用工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推进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城市和县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间的信息对接,及时为农民工提供有效岗位信息。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高就业服务水平。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时举办招聘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择业机会。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监测系统,完善统计和调查制度,提高对人力资源配置的预测和反应能力。 加强技能培训。要根据企业用工急需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信息,组织开展上门、对口培训和岗前培训,实现培训和上岗就业无缝对接。根据农民工意愿,分级分类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中短期实用技能培训、岗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创业就业能力。强化企业责任,用人单位要结合岗位需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农民工参加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 优化创业环境。要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创业门槛,给予农民工创业更大的支持。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开业指导、后续支持等创业服务。做好农民工创业的金融服务工作,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支持力度,提供符合农民工创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农民工创业属于政府贴息的项目要按照规定给予财政贴息,帮助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 加强权益保护。依法规范农民工的劳动关系,指导、帮助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及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开展工伤保险全覆盖行动,推进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落实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网友提问 网友:一方面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又要扩大就业,两者是否矛盾 答:两者并不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生产工艺落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一方面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另一方面也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要支持那些技术先进、附加值较高、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发展,这是扩大就业的需要,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知识点 “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 “五缓”是指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 “四减”是指阶段性降低除养老保险外的四项社会保险费费率; “三补”是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为困难企业稳定岗位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以及使用就业专项资金对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给予补贴; “两协商”是指困难企业不得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对确实无力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在企业与工会或职工双方依法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支持困难企业职工通过集体协商,采取缩短工时、调整工资等措施,共同应对困难,稳定劳动关系。 ●如何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位于四川德阳市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今年招聘了6名清华大学毕业生。该公司人力资源处负责人说:“我在企业负责招聘工作20多年了,今年第一次出现30多名清华大学毕业生到我们企业求职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出现积极变化,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如今,“基层”、“创业”、“西部”等逐渐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热词。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大学毕业生达到630余万人,是10年前的5倍多,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超过700万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党和政府在落实和完善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又及时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措施,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实施“岗位拓展计划”,拓宽大学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的主渠道;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实施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小额担保等一体化运作和服务;实施“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公共服务;举办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就业服务月专项活动……这些政策措施越来越细、越来越实、越来越成体系,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多种渠道和重要保障。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职业性别隔离、性别歧视等是其主要表现。结合阻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来看,从文化政策、公共政策、法律建设、教育改革和自身修养等方面,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矛盾,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构建和谐社会公共政策 近年来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本是社会建设的新力量,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极大压力。其中,女大学生更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这种女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由此带来的后果不仅是个人也是社会的发展障碍。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 女性可撑半边天,她的社会角色并不局限于妻子与母亲,女大学生接受了国家高等教育,分享了国家重要的办学资源,其中不乏精英,但女大学生却一再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处境,这于女性本身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会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和打击女性投入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女性的政治参与度和家庭婚姻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最终也会转为社会成本,阻碍社会发展。 和谐社会讲求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却一再反映了社会中性别歧视、权利保护不健全等问题,违背了男女平等和同民同工,同工同酬等制度,不利于社会文明建设,不利于和谐文化的构建。实现充分就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目标和任务之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 (一)就业率低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或科研机构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4 年的大学毕业生有280万,有80万人不能及时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大学生;2005 年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338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 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比较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追求大城市,不愿到乡镇;追求大专院校,不愿到中小学;追求大企业、大单位,不愿到小企业,小单位:追求到东部地区工作,不愿到西部和边疆工作。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

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2)有业不就,宁可当“漂”族 当社会各界为大学生就业着急上火时,“有业不就”的大学毕业生却日趋增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所以就业工作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几年来,我们对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改革,建立 了一整套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政策体系。因此,在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就业情况总体还是好的,但是挑战是非常严峻的。现在就业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总体来说,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有人说是因为大学生太多了,不是这样一个情况。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是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现在的就业主要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同时存在。 (3)跟风现象严重,缺乏自主择业目标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 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 尽管大学生们非常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面对现实,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续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增大 造成就业难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就业岗位增长缓慢。

大学生与民工就业遭遇

大学生与民工就业遭遇“冰火两重天” 本报记者汪瑞林通讯员黄伟周娅 CFP供图 引子义乌人才市场招工场景CFP供图 别样的“虎头”就业行情 就业乃民生之本,时刻牵动人心,就算过大年也不例外。 虎年伊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统计数据: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30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预计今年城镇就业供求缺口在1200万左右。人保部门特别提醒高校毕业生,虽然去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出现订单增加带动就业需求增加的情况,但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和结构性特点,新增就业还未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国企关闭破产、淘汰落后产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职工再就业问题仍十分突出,由此分流出来的人员对毕业生就业有较大冲击。这则消息让很多毕业生倒吸一口凉气。春节没过完,他们就开始往来奔波,参加各地的新春招聘会。 风云突变。从大年初四、初五开始,“珠三角缺工200万”、“深圳春节后缺工80万”、“广州春节后缺工20万”,诸如此类的消息开始充斥网络和报端,有关“民工荒” 的话题急速升温。在广州火车站,大量招工企业打着横幅等在火车站外,其中不乏格兰仕这样的知名企业;在义乌人才市场,一眼望去,招工的比求职的还多;一些企业老板向工人承诺:最低薪酬1800元,提供四人一间的住房和夫妻房,房间配备电视、洗衣机…… 一边是大学毕业生求职困难,一边是民工成了“香饽饽”;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在现实压力和舆论引导下一再降低期望值,一边是企业老板为民工加薪、提高福利待遇,部分企业民工的待遇超过了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起薪。面对这种现象,许多人不解:大学生与民工同为求职者,用

人单位缘何厚此薄彼?大学生真的竞争不过民工吗?大学毕业生与民工待遇差别到底有多大?如何走出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 并存的尴尬局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和通讯员历时近一月进行了采访调查。 民工“俏” 过大学生: 现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角逐 ●民企用人崇尚“拿来就用”,这对实践经验不足的毕业生很不利。 ●民工和大学生对工作期望值差异较大,聘用民工成本相对低廉。 ●新《劳动合同法》使部分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更为谨慎。 2月27日,南京虎年首场综合性人才招聘会在南京国际会展中心、江苏省人才市场和南京人才大厦同时举行,10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2万多个岗位,尽管这比去年新春首场综合招聘会多了近七成,还是难以满足4万进场求职者的需求。记者注意到,入场求职者不少,但用人单位仍抱怨“招人难”。从事中央空调安装维护的南京朗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介绍,节后订单快速增长,今年员工数量计划翻一番。“家居顾问、营销、会计等岗位都缺人,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个看似不高的门槛,一上午下来,只收到十来份简历,“看的多,真正坐下来谈的少,符合我们要求的就更少了。” 对此,南京市人才市场副主任张军分析,节后用人单位已不再将储备人才作为招聘重点,而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招到能立刻上岗的人。与以前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导不同,民营企业成为用人大户,以南京人才市场虎年首场招聘会为例,民企占到79%。同时,过去国有企事业单位“传帮带” 的老传统在多数民企行不通,“拿来就用” 成为主流,这对无经验或经验较少的高校毕业生很不利。宁波市云蛟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服装外贸的企业,公司总经理陈益军介绍,公司现有员工150人,民工超过60%,尽管用工数量不算多,但今年也缺工近40%。记者了解到,大学毕业生到该公司,主要从事外贸销售工作。尽管随着经济好转、订单增加,人手变紧了,但陈益军并不敢轻易招聘大学毕业生,“上手较慢,动手能力弱,两到三年才

论大学生与农民工调查报告

论大学生与农民工调查报告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大学生与农民工调查报告,希望能帮助到您! 大学生与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两个十分庞大,又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国两个最基本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却是社会各个群体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视的。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却是令人吃惊、忧虑的。 农民工现状 农民工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生人群,是当代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直接产物。他们一方面是农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则为工,入则为农,生活于城市之中、落户于乡村之内,尔来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农民一旦成为职业农民工,就相当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离乡之前他们变卖了农具、车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没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农村也很难再找到致富生财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稳定工作的人也很难被他们贡献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纳,一座座在他们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楼从来不是他们的荣身之地,一所所宽敞舒适的学校永远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却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却步的高额房价,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农民工们却只能成为祖国大地上永久的暂住居民。

与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相比,中国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镇化进程可圈可点,而从各国城市化质量来看,中国的城镇化则是个畸形儿,虽然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城市,却没有完备的功能来发挥其社会作用,容纳更多务工人员,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长至少还要持续进行四十年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标准,那么这四十年的城市建设靠谁呢?毫无疑问还是那些在农村失去土地或自愿放弃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已不再像他们的父辈第一代农民工,那么廉价那么软弱,也不再具有父辈们吃苦耐劳的美好的品质,取而代之的是对尊严与权益的强烈要求,他们渴望融入城市渴望过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异样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许简单的提高最低工资待遇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最低需求。 一旦这些基本诉求得不到满足,生存权利的不到保障,社会治安就会面临极大的挑战,新生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腾飞时期孕育出的新新人类,传统思想影响力的减弱,以及以快速发展的IT产业为温床带有特殊目的言论的影响,都将会使他们成为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火药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官逼民反这一封建王朝的历史特色也许就会在人类最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再次上演。处理好关系农民工的各项问题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点疏忽遗漏。 据专家介绍:每个国家城市化的推进或多或少都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然而像中国这样的情形却并不多见,向来以中国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来源:北方文学杂志时间:2011-03-07 13:18好评: 150次本刊: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陶蕊娜纪晓艳(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内容摘要:至1999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据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万,2002年145万,2006年更是达到了413万,到2010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00万人;10年间,就业人数增加了5倍之多,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女性人才的就业情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就业难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女生的数量逐年成倍增长,其增长率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从38.31%增加到43.95%,基本上已经撑起了“半边天”,但是就业率却远远低于男生。在中国目前就业形势总体严峻这样的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1

1、求职过程中的性别歧视 很多参加了求职的女大学生纷纷表示“求职过程中性别歧视太正常了,没有办法!”,相当一部分女生一方面对此愤愤不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近日,国内大学生就业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完成了一项针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专项调查,该调查显示,2010 届女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为21%,明显低于男大学生的29.5%。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岗位上明确表示“只招男生”或者是在最后录取的时候拒签女生。另外在全国妇联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中显示,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90%以上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56.7%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特别是理工科女大学生“经常”感受歧视的比例最高。另外在工资待遇方面,女大学生更是遭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周期、生育期、哺乳期等等会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同等条件下在薪酬方面也只有男生的80%——90%左右。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女大学生晋升的机会也比男生也要小。 2、就业渠道不完善 根据女大学生择业的行为模式和男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很少会选择直接去就业单位拜访,更多会选择家人、朋友介绍。在遭遇求职失败后,大部分的女大学生在短期内会表现出消极心态,同时女大学生求职失败的比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领域单一。 ?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虽报名门槛抬高、基层艰苦岗位增多,但仍吸引了全国141万名大学生报考,“国考”竞争比达64:1。都知道考“国考”就像买彩票一样,即便那么难,但是每年都有好多大学生挤这条“独木桥”。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求稳定的心理,他们往往对工作时间固定、双休日稳定、工作压力较少、工作环境舒适等一些岗位比较“上心”,所以找工作时挑肥拣瘦,更多的愿意去党政机关、大公司、科研单位、大型企业,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就业。 ?2、就业地区集中。 ?在我国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地经济发展迅速,这些城市企业多、机会多、薪酬高,文化氛围浓,成为大学生毕业首选的理想就业地。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到上海、北京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中小城市,扎堆“北上广”,加剧了这些发达城市的人才过剩和大学生就业难。 ?3、就业期望偏高。 ?有的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单位”,但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 一部分看重稳定职业和理想环境及较高报酬的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选择单位不切实际,放弃多次选择机会,一味等待观望,甚至不惜主动待业,就业愿望过于理想化,不愿去基层单位和第一线,对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苦脏累的工作,更是不屑一顾。 ?4、就业稳定性差。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平均5年至少更换一次工作。而在高学历人群,这种现象更为凸显。2014年6月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4%,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3%。中国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跳槽偏高不下,2010届为69%,2009届为71%,2008届为71%。

大学生与农民工的生存价值调研

关于“大学生与农民工的生存价值”的调研 【内容摘要】 为了全面了解在全球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的总体状况,准确掌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主要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并对就业形势具有一定的看法,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关键字】 大学生就业农民工生存教学体制 一.调研背景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伴随着“500月薪聘本科生”、“零工资就业”等“薪酬跳水”故事,大学毕业生“低工资时代”似乎已经悄然来临。“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 市场更需要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面临着形势严峻的“抢民工潮”,农民工工资正日趋的上涨。 大学生工资赚不过农民工。 二.调研对象 在校大学生(本科) 三.调研目的 1.调研当今在校大学生对日后就业情况的态度,从而了解当今大学生对日 后的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2.从当今农民工的工资日趋上涨的状况入手,将当今大学生的生存价值与 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作对比,从而引发对当今大学生的生存现状的思考。 3.从当今大学生职业难寻问题,浅析当今大学的教学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四.调研方法 1.问卷法:以电子问卷的形式通过网络转发给各位同学,本次调查问卷面向调研对象为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共发下35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问卷回收率

为94.29%。 本次问卷调查,共设8个问题,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看待,农民工对当今经济的帮助等。 2. 分析法:对调研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以得到结论。 3. 检索法: 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进行筛选与整合。 五. 调研分析 1.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见图1) 此次的调研对象为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学生,以最先了解对象的家庭背景为切入点,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综合的进行分析。 图1 2. 对农民工的关注问题(见图2、图3) 图2 图3 从表中可以看出,如今大学生对于农民工的关注程度非常低,仅占3%,而

大学生眼中的农民工形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眼中的农民工形象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那么大学生眼中的农民工形象调查报告怎么做?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大学生眼中的农民工形象调查报告,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上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也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话题,也多次被政府和一些机关单位提到工作日程上的话题。 由于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故关于农民工的一些话题仍需引起大家的关注。 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每天没有机会或心思涉及有关农民工的一些信息。 因此开展此次《大学生眼中的农民工形象》的问卷调查活动,一方面使当代大学生关注民生,另一方面了解如今大学生如何看待有关的农民工形象 为了了解现代大学生对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的认识欲对其所持的态度,并在此同时加深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关注,从而可希望通过此渠道,可使大学生乃至社会把更多的目光与关注投向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从而使其权益得到保障。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眼中的农民工形象》为调查题目,调查主要在大一新生中展开,调查人数为50 人,实际收问卷48 份,问卷调查真实有效。

四、问卷样式:略 据问卷调查 22 项,每个调查项目所选选项占总体的百分比,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调查人群半数之上为农村的学生,其余为城镇学生,故对问卷的调查人群较具代表性和普遍性,调查有说服力。 根据调查,在校大学生由于身在学校与外界很少接触,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故对农民工的一些信息来源不是很多,但对农民工的问题还是很关注的。 调查涉及大学生对农民工工作范围,工作条件,工作报酬,工作原因及在城市工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项目做了简单的统计。 根据调查数据得知大学生对农民工的话题还是较为陌生,对其工作的岗位仅局限于在城市建设工地作为建筑工,餐饮行业。 但对其工作的稳定性可以得出一致意见,认为农民工作的职业不稳定,均为临时性质,从而导致一系列有关农民工的利益问题出现。 问卷的主题部分对如今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的原因,在城市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调查。 对于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的原因,大学生认为其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如今农村家庭因各方面经济压力所迫,简单的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调查问卷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调查问卷亲爱的女大学生: 您好!首先,请原谅打扰了您的学习和休息。我是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的学生,为了全面地了解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状况,明晰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探究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寻找女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女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提供更加切实的指导与帮助,我进行了这次“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协助。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要求进行,不用填写姓名,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分析。您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问题所给出的几个答案中选择合适的答案打钩。您的回答将代表众多和您一样的在校女大学生,并对寻求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提供帮助。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助! 祝您学习进步、身体健康、早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1 您的专业属于____ A、管理类 B、理工类 C、医学类 D社会学类 E心理学类 F文学类 G其他 2 您的家庭所在地____ A、大城市 B、小城市 C、城镇 D、乡村 3 您认为工作对于女生____ A、非常重要 B、比较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 E、很不重要 F、说不清楚 4 您目前的求职状况____ A、正在积极地找工作 B、已经找到工作但不满意 C、还没有开始找工作 D、根本不想找工作 E、其他(请注明:) 5 您的基本就业观是____(可多选) A、注重专业对口 B、发挥个人特长,符合本人兴趣 C、工资高 D、先就业再择业 E、先择业再就业 F、自主创业 G、完全自主选择 H、听从父母安排 I、其他(请注明:) 6 您认为女大学生在求职与择业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____(可多选) A、所在城市 B、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发展空间 C、专业对口 、企业规模与知名度F 、单位所有制性质E 、工作与兴趣相投D. G、工资与福利待遇 J、工作环境与稳定性 K、其它(请标明:) 7 您认为女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应在____ A、1000元以下 B、1000—1500元 C、1500—2000元 D、2000-3000元 E、3000-5000元 F、5000元以上 8 您认为女大学生寻找工作的主要渠道有____(可多选) A、参加招聘会或自己到人才市场应聘 B、在网上应聘 C、参加应聘考试(如公务员考试、企业用人考试等) D、由学校或老师推荐 E、依靠家庭背景 F、通过实习和社会实践获得工作 G、到用人单位自荐 H、利用新闻媒体上的招聘信息 I、自主创业 J、其他(请注明:) 9 您对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看法是____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中会面临的问题 对面临求职择业的毕业生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能及进得到更多的就业信息。从一窍不通意义上讲,谁能拥有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谁将赢得择业的主动权。尤其是在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体制处一转轨阶段,信息沟通渠道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业信息的搜集就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就业信息不仅仅是具体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需求信息固然是重要的就业信息,但是,诸如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法规,地方制定的有关就业政策,不同部门、不同待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势头,某一个用人单位的性质、人员结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工作环境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就业信息,忽视对这些信息的搜集,眼睛只盯着具体的需求信息,即使这些信息搜集得再多,也很难使你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就业信息搜集的渠道是很广泛的1、各高校的主管部门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定(或指导中心),他们提供的信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优势。这应该是同学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2、各级毕业就业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每年教育部都要制订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管部门也要相应地制订实施意见;国家教委各珞地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也要开展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这也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3、各级、各类“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这类活动有的是由一

个学校或多校联合举办的,有的是一省或几省联办的,也有的是地市县单独举办,组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直接见面,不仅可以直接获取许多时机还可以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比较简捷有效。 4、有关新闻媒介。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来刀引起了新闻界的普遍重视,有关就业政策、热门话题讲座招聘广告等也常有报道,还有教育部学生司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以及各地人才市场报等,这些都是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5、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取信息。本专业的教师比别人更清楚你适合到什么单位就业,而且往往在科研协作、兼职教学中与对口单位有着广泛的接触。校友大多在对口单位工作,对所在单位情况了如指掌。通过他们可以获得许多具体、准确的信息。家长和亲友对你的就业更为关心,他们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一些联系,也可以帮助提供就业信息。 6、利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业余兼职获取信息。同学们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加强了与有关单位的联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便于直接掌握就业信息,如果两厢情愿,那是再好不过的机遇。 7、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就业信息。开始可以是“普遍撒网”,向你认为适合的用人单位写自荐信,确定重要目标后,通过电话预约,然后亲自登门访,这种“毛遂自荐”的方式也不失为获取就业信息、获得就业成功的途径之一。 二、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经常发生和考虑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