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杰出科技人物PPT
合集下载
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PPT参考

张衡:古代天文学与地震学的杰出代表
总结词
祖冲之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代表,他在圆周率、线性方程组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的圆周率计算成果,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详细描述
祖冲之在圆周率计算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他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推导,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准确数值的成果,这一成果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他还提出了“祖冲之原理”,对于圆周长和直径的比例计算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祖冲之还在线性方程组领域有所建树,他研究了“鸡兔同笼”等问题,提出了解题思路和方法,对于当时的数学教育和应用实践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详细描述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工程学的奠基人,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京张铁路等重要铁路工程,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结词
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设计建造了多条重要铁路工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京张铁路。该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的铁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詹天佑在设计中注重实地考察和研究,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京张铁路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铁路工程之一。他的贡献不仅限于铁路工程领域,还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李时珍:古代医药学的杰出代表
徐光启:近代科学启蒙者的代表人物
徐光启是我国近代科学启蒙者的代表人物,他不仅在数学、天文、历法等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积极引进西方科学知识,推动了中国科学的现代化。
总结词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研究了二次方程、勾股定理等数学问题,并撰写了《几何原本》等重要著作。同时,他还对天文、历法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此外,他还积极引进西方科学知识,与西方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为中国科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02
两弹一星 功勋人物

两弹一星
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
分享人: 雅修一班
1. 两弹一星 是什么
两弹一星
2. 历史背景 3. 发展历程 4. 功勋人物 5. 精神与成就 6. 我的感想
两弹 一星
“两弹”指原子弹和导弹, “一星”指人造卫星。
近几年,“两弹一星”又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 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当时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 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 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 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辉煌成就。
1963年秋,照片上的4位中国人是我国派 往国际焊接学会的第一个观察员小组的成 员,组长姚桐斌(照片左起第2位)
姚桐斌很有远见地提出了材料先行的思路,为将来新 型号火箭做准备。 从1960年至1965年,703所前前后后开展了500多个 研究课题,80%都应用在了如今的火箭发射、卫星上 天的事业上。几乎每一个课题,都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正是因为姚桐斌等老一代航空人奠定的坚实基础,才 有嫦娥、神州飞船上天!才使得今天的中国航空航天 事业,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走过了近60年征 程。“两弹一星”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 傲,是共和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丰碑。 两弹一星”事业不仅推动中国的发展,也创造出了“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具体指的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
分享人: 雅修一班
1. 两弹一星 是什么
两弹一星
2. 历史背景 3. 发展历程 4. 功勋人物 5. 精神与成就 6. 我的感想
两弹 一星
“两弹”指原子弹和导弹, “一星”指人造卫星。
近几年,“两弹一星”又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 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当时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 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 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 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辉煌成就。
1963年秋,照片上的4位中国人是我国派 往国际焊接学会的第一个观察员小组的成 员,组长姚桐斌(照片左起第2位)
姚桐斌很有远见地提出了材料先行的思路,为将来新 型号火箭做准备。 从1960年至1965年,703所前前后后开展了500多个 研究课题,80%都应用在了如今的火箭发射、卫星上 天的事业上。几乎每一个课题,都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正是因为姚桐斌等老一代航空人奠定的坚实基础,才 有嫦娥、神州飞船上天!才使得今天的中国航空航天 事业,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走过了近60年征 程。“两弹一星”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 傲,是共和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丰碑。 两弹一星”事业不仅推动中国的发展,也创造出了“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具体指的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中国近代史人物专题ppt课件

科学家 文学艺术家
人物
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佟麟阁、赵登 禹、杨靖宇、徐骧、张学良、杨虎城、彭
德怀、李宗仁、黄继光、邱少云 张之洞、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张謇
魏源、严复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邓小平、周恩来
王进喜、焦裕录、雷锋
邓稼先、袁隆平、詹天佑、侯德榜
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 冼星海、聂耳
邓世昌
杨靖宇
佟麟阁
赵登禹
1、这四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2、这四位人物有什么共性?
(C)
A 抗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B 解放战争中涌现的杰出人物
C 反抗日本侵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D 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民族英雄
徐骧
Hale Waihona Puke 张学良 杨虎城 彭德怀李宗仁
林则徐
左宗棠
黄继光
邱少云
近代科技文化人物
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从科学家身上又学到了什么?
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
类别 人物
成就
科技 詹天佑
京张铁路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
文学 鲁迅
《狂人日记》
郭沫若 赵树理
《屈原》 《李有才板话》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美术
《愚公移山》
音乐 徐悲鸿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中国近现代人物归纳
类别
民族英雄
近代化探索人物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无产阶级革命家 社会主义建设的楷模
感悟历史
(1)我们从民族英勇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热爱祖国,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懂得了“落后 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人物
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佟麟阁、赵登 禹、杨靖宇、徐骧、张学良、杨虎城、彭
德怀、李宗仁、黄继光、邱少云 张之洞、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张謇
魏源、严复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邓小平、周恩来
王进喜、焦裕录、雷锋
邓稼先、袁隆平、詹天佑、侯德榜
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 冼星海、聂耳
邓世昌
杨靖宇
佟麟阁
赵登禹
1、这四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2、这四位人物有什么共性?
(C)
A 抗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B 解放战争中涌现的杰出人物
C 反抗日本侵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D 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民族英雄
徐骧
Hale Waihona Puke 张学良 杨虎城 彭德怀李宗仁
林则徐
左宗棠
黄继光
邱少云
近代科技文化人物
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从科学家身上又学到了什么?
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
类别 人物
成就
科技 詹天佑
京张铁路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
文学 鲁迅
《狂人日记》
郭沫若 赵树理
《屈原》 《李有才板话》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美术
《愚公移山》
音乐 徐悲鸿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中国近现代人物归纳
类别
民族英雄
近代化探索人物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无产阶级革命家 社会主义建设的楷模
感悟历史
(1)我们从民族英勇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热爱祖国,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懂得了“落后 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钱学森ppt(优秀课件)

医药医学
9
钱学森 毕业照 (1934)
毕业于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系
医药医学
10
1938年,钱学森在美医国药医学从事空气动力学研1究1
• 1939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
航空、数医药学医学 博士学位
12
1945年,钱学森、冯卡门(右一)、普朗特
在德医国药医考学 察。
13
• 1949年,钱学森医在药医学加州理工学院授课14
医药医学
51
第三部分《开创我国的导弹卫星 事业》
记叙了钱学森回到祖国后受到党和政府 的重托,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开创了 我国导弹卫星事业的经过。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哪四层?
医药医学
52
第一层(1-2段):写钱学森回国后受到党和政
府的热情关怀和高度关注。
第二层(3-8段):叙写开创中国导弹卫星事业
的第一步:建立研究机构,培养导弹专业人才,
培养人才 研制成功近程导弹 中程导弹 两弹结合
医药医学
54
钱学森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导弹 之父,1962年,我国研制成功 第一枚导弹,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迅速提高。
医药医学
故事55
五、研习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不倦的追求》,略写 了钱学森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 初的科学研究成果及设想,表现 了他在科学的追求上永无止境的 精神。
1954年 《工程控制论》英文版出版,该书俄 文版、德文版、中文版分别于1956年、1957年、 1958年出版。198O年《工程控制论》(队修订 版)出版。
1955年 返回祖国。
医药医学
6
1957年 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1956年度)一等
2023人民版选修4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ppt

【答案】(1)没有失去光辉。因为:①牛顿力学体系一 直被称作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②爱因斯坦只是否定了牛 顿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的时空 论,同时也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 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而牛顿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 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牛顿提出的关于运动的三大定 律,仍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答案】(1)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发展带来了革命性 的变化;根据相对论得出的质量能量公式为原子弹的研制 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 发展,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他在宇宙学、统一 场论等领域的成果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任 3 点)
(2)爱因斯坦的观点:①原子能用于战争给人类的生存 造成威胁;②原子弹的威胁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更加注重 秩序,不轻易发动战争。 认识:①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② 大国间的核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 ③核能的放 射性污染可能严重破坏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造成重大危害。
(2)主要观点: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 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 产力。侧重点: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 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
钱学森PPT

进的的成思年在 的精宝就这之钱 道神贵,位际学 路光精细科,森 。芒神细学人先 照遗梳大们生 亮产理师缅诞 后,他的怀辰 人以留卓和 前他下越追 周
100
• 2009年10月的最后一天,98岁高龄的钱学森永远地离开了他挚爱一 生的祖国和人民。他的一生历经人生道路的抉择和个人荣辱得失的考 验,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他始终保持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人民 的无限热爱。 • 1934年,钱学森抱着“航空救国”的理想赴美深造,临行前,他向 同学袒露心声:“现在中国政局混乱,豺狼当道,我到美国去学技术 是暂时的,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效力。” • 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他始终心系祖国,密切关注国内局势变化, 随时准备返回报效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国的心情更加急迫。 1950年夏,他向加州理工学院提出回国探亲,但临行前被以莫须有 的罪名拘捕,遭受无理羁留达5年之久。他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终 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并立即投身到新中国 建设的热潮中。
• 1981年以后,钱学森建立了系统科学及其体系,并开创了复杂巨系统 科学与技术这一新的科学领域。晚年,他运用系统科学思想构建了新 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并在很多学科和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创见。 • 钱学森热心培养和提携后人,善于发现有造诣、有潜质的优秀人才, 既积极推荐、委以重任,又严格要求、悉心指导,以自己的模范行动 和严谨作风、学风,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堪当历史重任的一流科学家和 工程技术专家。 • 在实施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过程中,当时研制队伍中 最年轻的王永志针对某技术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他的潜质引起了钱 老关注,从此对他不断培养和鼓励,积极推荐他担任新型导弹的总设 计师,王永志后来成长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 “钱老的爱国情怀、科学态度、创新精神、诲人不倦和无私奉献的高 尚情操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王永志院士回忆说。 • 而在工作中,钱学森总是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为导弹卫星发射试验 基地选址,他多次深入戈壁荒漠、高原深山现场勘察。为组织首次 “两弹结合”试验,他冒着大风和严寒坚守阵地,在核弹头吊装对接 最危险的100多分钟里,一直站在导弹旁,给参试人员以极大信心和鼓 励。 • 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从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名望压人,他多次强 调:“没有什么权威,不能搞一言堂,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互相交流, 争吵一下也没有关系。”对他人请教的每个问题,他都认真作答,甚 至连一个错字都不放过。
中国近现代杰出科技人物

1.导弹之父---邓稼先
•
原子弹爆发
• 邓稼先(1924—1986),中国中科院院士, 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 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 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 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 元勋”(原子弹和氢弹)。
பைடு நூலகம்
7.高速铁路
•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 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 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 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 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速 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 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4.水稻之父---袁隆平
• 袁隆平(1930.9.7-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 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 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 其杂交水稻的研究极大增加了水稻的产量,为世 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现代印刷术之领军人物---王选
• 王选(1937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 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 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 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 “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6.神舟飞船
•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 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 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 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 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 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 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 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 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 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
•
原子弹爆发
• 邓稼先(1924—1986),中国中科院院士, 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 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 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 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 元勋”(原子弹和氢弹)。
பைடு நூலகம்
7.高速铁路
•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 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 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 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 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速 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 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4.水稻之父---袁隆平
• 袁隆平(1930.9.7-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 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 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 其杂交水稻的研究极大增加了水稻的产量,为世 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现代印刷术之领军人物---王选
• 王选(1937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 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 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 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 “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6.神舟飞船
•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 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 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 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 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 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 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 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 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 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
两弹元勋邓稼先ppt课件演示文稿

显示了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工作的 艰辛,增加了邓稼先精神的悲壮色彩。
邓稼先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由于他的作用,改变 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 勋”,可是课文中却说他长期以来鲜为人知,这样 写是否矛盾?
这看似矛盾的两种形容,恰到好处地表 现了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不计 个人名利得失,将一切献给科学、献给 祖国的做人原则和高尚品德,也愈见其 人格的伟大。
• “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 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 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的党员。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 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 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 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 •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 的理解。 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
奥本海默
为 人 纯 正 无 私 浩 然 中 国 男 儿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 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 子。”是指 : •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
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 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 产党的理想党 员”,是指:
殷切
鲜为人知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马革裹尸
你们认为应怀着怎样 语调和感情去朗读?
•赞美、自豪、深情
整体 感知:
速读课文,准确把握课 文基本信息 , 简 单叙 述 六个部分的内容
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提 示
从文中找出事例,说说从中可 以看出邓稼先怎样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
6
• 中国有多人组成的研究组在1965年9月17日 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 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 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 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 可喜的一大步。这项成果获1982年中国自 然科学一等奖。
11
6.具有完全自主 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 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 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 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 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 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 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 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 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
3
2.火箭之父---钱学森
4
• 钱学森(1911-2009),浙江省杭州人,享誉海 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 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 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 火箭之王”。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 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 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西安 交通大学图书馆均以钱学森同志名字命名。
14
7.高速铁路
15
16
•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 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 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 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 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 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 、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给人们的 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17
18
19
9
5.现代印刷术之领军人物---王选
10
• 王选(1937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 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 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 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 “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
1.导弹之父---邓稼先
• 原子弹爆发
2
• 邓稼先(1924—1986),中国中科院院士 ,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 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 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 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 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原子弹和氢弹)。
7
4.水稻之父---袁隆平
8
• 袁隆平(1930.9.7-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 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 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 其杂交水稻的研究极大增加了水稻的产量,为世 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
6
• 中国有多人组成的研究组在1965年9月17日 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 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 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 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 可喜的一大步。这项成果获1982年中国自 然科学一等奖。
11
6.具有完全自主 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 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 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 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 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 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 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 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 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
3
2.火箭之父---钱学森
4
• 钱学森(1911-2009),浙江省杭州人,享誉海 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 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 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 火箭之王”。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 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 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西安 交通大学图书馆均以钱学森同志名字命名。
14
7.高速铁路
15
16
•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 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 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 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 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 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 、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给人们的 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17
18
19
9
5.现代印刷术之领军人物---王选
10
• 王选(1937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 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 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 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 “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
1.导弹之父---邓稼先
• 原子弹爆发
2
• 邓稼先(1924—1986),中国中科院院士 ,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 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 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 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 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原子弹和氢弹)。
7
4.水稻之父---袁隆平
8
• 袁隆平(1930.9.7-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 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 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 其杂交水稻的研究极大增加了水稻的产量,为世 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