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嘧啶药物的多晶型及性质研究
药物晶型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药物晶型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张文君,李东辉,吕春艳,陈泳霖,李想(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摘要:药物晶型决定药物的安全性、临床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已经成为国内外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药物晶型研究过程中,采用高效的晶型制备方法以获得理想的药物晶型,是药物研发的重要内容;采取适宜的晶型检测方法对晶型药物进行准确的检测评价,对于保证药物制剂质量至关重要;药物的多晶型在限制了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的同时,也使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具有选择性。
本文针对药物多晶型的制备方法、评价方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药物晶型的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物多晶型;制备;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375(2021)04-0266-006doi:10.13506/ki.jpr.2021.04.014Application progress of drug crystal forms in drug researchZH4NG肛e^/un Donghui Chunyan,CHEN Yonglin,Z/Xiang(School of Pharmacy,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150076,China)Abstract:Drug crystal determines the safety,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drugs,which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field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In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drug crystal form,the use of efficient crystal form preparation Methods to obtain the ideal drug crystal for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ake appropriate crystal form detection method to accurately detect and evaluate crystal form drug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drug preparation.Although the polymorphism of the drug restrict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rug,it also mak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rug more selective.In this paper,the preparation methods,evaluation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rug polymorphic forms were reviewed,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rug polymorphic forms.Key words:Polymorphic drugs;Preparation;Detection method;Clinical application多晶型的概念最早由McCrone在1965年提出[1]。
尤启东《药物化学》讲义

尤启东药物化学讲义第一节药物的名称药物可分为非专有名和商标名两大类;学术性期刊上都用非专有名;但医生处方往往用商标名为多..非专有名源自化学名1非专有名Nonproprietary name或称通用名称Genetic name..195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国际非专有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简称INN的命名原则:1 发音拼法清晰明了;名词不宜太长2 同属一类药理作用的相似药物;适当表明其关系3 应避免可能给患者有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的暗示举例如下2-Chloro-10-3-dimethylaminopropyl phenothiazine取部分字母成为Chlorpromazine氯丙嗪;治疗精神病1-Hydrrazinophthalazine 取部分字母成为Hydralazine肼屈嗪过去译为肼苯哒嗪;降低血压3;4-dihydroxyphenylalanine取名Dopa 多巴;治疗震颤麻痹症5-4-Chloropheyl-6-ethyl-2;4-pyrimidinediamine称Pyrimethamine乙胺嘧啶;治疗疟疾药理作用相似药物Cimetidine 西咪替丁Ranitidine 雷尼替丁Famotidine 法莫替丁局部麻醉药Cocaine 可卡因Procaine 普鲁卡因Lidocaine 利多卡因头孢类抗生素Cefaclor 头孢龙罗Cefradine 头孢柱定Ceftizoxime 头孢唑肟商标名称各公司注册商标的名称;不能冒用非专有名称译名商标名称Pyrimethamine 乙胺嘧啶DaraprimChlorpromazine 氯丙嗪ProzilChloramphenicol 氯霉素ChlormycetinHydralazine 肼屈嗪ApresolineMethadone 美沙酮Dolophine中文译名要求贯彻药政条理;名称要简洁.明确.科学.不准用代号;可以音译;也可意译;也可音意合译..若外文名称音节较少;结构较复杂;尽量音译..Cortisone 可的松Lidocaine 利多卡因Morphine 吗啡Dexamethasone 地塞米松Dopa 多巴若外文名称显示化学基团;对照译简短;化学名称意译Proglumide 丙谷胺Pyrimethamine 乙胺嘧啶若外文名称音译较简明;用音译Spironolactone 螺内酯利尿Anethol trithone 菌三流利胆Guanethidine 胍乙啶降压外文名称显示部分结构;用意音结合Dopamine 多巴胺Phenytoin 苯妥因治癫痫Chlorpromazine 氯丙嗪相似药理作用的药物;其译名也应表示关系例如青霉素类字尾都用西林carfecillin 卡非西林hetacillin 海地西林mezlocillin 美洛西林译名应避免暗示治疗用途;例如消炎镇痛药acetaminophen 扑热息痛 应称醋氨酚benoxylate 扑热痛 N CH 2CH 2NH CNH 2N NH ONaO Ph PhNH O H CO CH 3benzydamine 炎痛静 应称苄达明indomethasine 消炎痛 应称吲哚美辛β受体阻滞剂原译名propranolol 心得安alprenolol 心得舒practolol 心得宁oxprenolol 心得平pindolol 心得静近年国外发展的系列药物增多;很难一一意译;药典委员会主张译音propranolol 普萘洛尔alprenolol 阿普洛尔practolol 普托洛尔pindolol 吲哚洛尔oxprenolol 氧烯洛尔acebutolol 醋丁洛尔atenolol 阿替洛尔metoprolol 美托洛尔nadolol 纳多洛尔 COO OCOCH 3NHCOCH 3N N CH 2Ph O CH 2(CH 2)2NC H 3H 3Ctimolol噻吗洛尔原来已有意译的药名也统一为系列名称ampicillin原译氨苄青霉素;现译氨苄西林oxacillin原译苯唑青霉素;现译苯唑西林cimetidine原译甲氰咪胍;现译西咪替丁第二节酶反应与酶抑制剂2.1 酶反应酶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象细菌这样简单的生物;细胞内大约有3000种酶;分别催化3000种不同化学变化..在生命活动中;有时在瞬间要消耗巨大能量..动物在原野奔腾追逐;禽鸟在高空展翅翱翔;伴随着肌肉迅速收缩;需要代谢反应迅速进行;将储存的能量高速释放;酶在这里起提高反应速率的催化作用..如果没有酶的帮助;我们一次进餐得化上50年的时间才能消化完毕;而在酶的帮助下;要不了几个小时;肚子又饿了..糖或脂肪氧化会产生能量;把糖或脂肪放在空气里燃烧;氧化作用很快完成;热量一下释放出来..这样的反应如果在体内进行;放热产生高温;会损伤机体..因此;在生命活动中;氧化作用必须缓慢进行;以便最有效地利用能量;同时热量必须温和地放出;以便长期保持一定的体温..所以代谢分解必须和燃烧有所不同;代谢分解每步反应由不同的酶催化..我们摄取食物后消化;由一系列酶催化分解;酶由体内各个部分分泌..唾液和胰腺分泌淀粉酶;化解淀粉;胃分泌蛋白酶;肠分泌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水解蛋白质..肠还释放脂酶;水解脂肪;于是食物从大分子分级分解成小分子..当食物变成单糖;氨基酸;脂酸后;便在肠壁吸收;渗入到血流;运输到各种组织..当食物代谢分解释放的能量有盈余时;酶的催化作用又促使产生一些化学物质;把能量暂时储存起来;而当需用时;又可迅速释出..例如三磷酸腺苷ATP即为能量储存物质;分子内有3个磷酸基;在分解而裂去一个磷酸基时;可释出33千焦能量;变为二磷酸腺苷ADP..同样;二磷酸腺苷再水解;脱去一个磷酸基;变成单磷酸腺苷;又可释出33千焦能量;但单磷酸腺苷再水解脱去最后一个磷酸基时;只释出12.5千焦能量..2.2 青霉素许多药物的作用机理;在于抑制酶的催化作用;从而干扰生命活动..这种药物的结构;可能与酶反应的底物的结构相似..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抑制细菌作用;是由于干扰细菌合成细胞壁..细菌依赖着细胞壁保护其细胞;细胞壁由一些多糖链和多肽链交织而成..在交织构成过程中;一条包括由D-丙氨酰-D-丙氨酸二肽的链加到一条有几个甘氨酸组成的肽链上;这加成反应由转肽酶与羧肽酶所催化..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构象和D-丙氨酰-D-丙氨酸的构象十分相象;因之青霉素正好适应D-丙氨酰-D-丙氨酸在酶上的作用部位..而药物与酶分子作用部位的结合;意味着占有这部位而排斥了丙氨酸二肽的结合;这样就干扰了肽链的交织;从而阻止了细胞壁的构成;于是危及细菌的生长..这作用称为代谢拮抗Biological antagonism;丙氨酸肽链是代谢物;青霉素是拮抗物..拮抗物Antaganist 与代谢物Metabilite 间存在一定构象关系..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半合成类似物中;也存在类似构效关系;只有构象与前述青霉素或D-丙氨酰-D-丙氨酸相似的;才有抑菌作用..青霉素类药物D--丙氨酰丙氨酸头孢菌素类化合物环内第三位存有双键;该双键如迁移至第二位;便失去抑菌活性;因为双键位置的变异;也同时意味着构象的差别..在头孢菌素类化合物中;羧基占有环上的假平伏键..在这构象中;酰氨基的氧原子与羧基的碳原子相距较近..在没有抗菌活性的△2-头孢菌素类化合物中;羧基处于环上的假直立键..在这构象中;酰胺基的氧原子与羧基的碳原子相距较远..前者构象与丙氨酸二肽相近;因此也可在酶上同一受体部位作用;后者的构象就有偏离;就不适应多肽的作用所在;因此不能与酶很稳固结合而产生抑菌作用..头孢菌素类 △2-头孢菌素类有抗菌活性 无抗菌活性2.3 抗艾滋病毒药物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病毒是RNA 病毒;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通过将有关核苷酸制成磷酸酯而成为长链..因为所用原料包括脱氧胸腺嘧啶核苷;将其3位OH 基改为叠氮基成为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 与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结构相近;都能与逆转录酶结合;但叠氮基不能磷酸化;不能形成DNA 长链..艾滋病患者服用齐多夫定后体重增加;免疫功能改善;免疫T 细胞增加;高剂量组患者体内找不到病毒..齐多夫定虽不能根治艾滋病;但可降低该病死亡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作及严重性..脱氧胸腺嘧啶核苷 齐多夫定一些类似的药物也可抑制艾滋病毒繁殖;如Didanosine;DDI 可延缓艾滋病毒进程;延长患者寿命;ZalcitabineddC 与齐多夫定合用;可见体内免疫T 细胞增多;dioxolane-T 以O 代替CH 成非糖结构;代谢降解减慢;对艾滋病毒明显抑制;还有stavudine D4T S NR'NHO COOH RCO S N R'NH O COOHRCO O OOHN NH CH 3O CH 2O H O N N H CH 3O NN 3CH 2O Hdidanosine zalcitabine ddI ddCstavudine dioxolane-TdtT艾滋病毒RNA 的外衣是蛋白质..病毒蛋白由大分子的前体蛋白水解而成;水解的断裂点是苯丙氨酸与脯氨酸间的肽键和酪氨酸与脯氨酸间的酰胺键..模仿蛋白质的片断结构;带有苯丙氨酰脯氨酸的结构改造的化合物成为 indinavir;nelfinavir;ritonavir;raquinavir 是艾滋病毒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应用后迅速降低病毒浓度..2.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肾脏分泌有一种酶称肾素Rennin;又称肾高血压蛋白酶;产生后分泌至血循环中;使血浆中一种球蛋白分解;产生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这种蛋白称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来自肝脏..裂去羧端的肽段后;生成10个氨基酸组成的血管紧张素Ⅰ;后者又经在肺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的催化作用;再裂CH 2CH NH 2CO N CH 2O H CH NH 2CO N HOOC O N NNH 2OHOH 2C N NHN N O HOCH 2OO N ONHC H 3O HOH 2C O O NO NH C H 3O HOH 2C去羧端的两个氨基酸;成为八肽的血管紧张素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合成一个系统;对维持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醛固酮调节电解质的平衡与血压的上下;由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分泌..血管紧张素Ⅱ又通过收缩小动脉以升高血压;从而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当体内钠离子浓度下降时;肾素与血管紧张素水平就升高;当钠离子过量时其水平又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保证体内一定的钠离子浓度..如果体内调节失灵;产生过量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时;又可导致高血压..肾素NH2-天冬-精-缬-酪-异亮-组-脯-苯丙-组-亮―|―缬-异亮-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酶NH2-天冬-精-缬-酪-异亮-组-脯-苯丙-|-组-亮―COOH血管紧张素ⅠNH2-天冬-精-缬-酪-异亮-组-脯-苯丙-COOH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是强效的升高血压物..血管紧张素Ⅰ本身没有升高血压作用..如果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从而限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自应有降低血压作用..1965年;Ferrira 等发现拉丁美洲所产毒蛇毒汁中提取的物质可阻止狗产生实验性肾型高血压;其有效成分是一组由9-1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物质;对血压的效应正是由于抑制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这组多肽相互间有着结构上的相似性;其中替普罗肽teprotide;SQ20881的氨基酸顺序为:NH2-焦谷-色-脯-精-脯-谷胺-异亮―脯-脯-COOH它对好几种动物模型都有降压作用..当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结构尚未阐明;但知其为一种羧肽酶;与胰羧肽酶相似;1973HOOC CH2CHCH2C6H5COOH年早就发现D -苄基丁二酸是羧肽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是二肽羧肽酶;其催化作用水解裂去2个氨基酸..酶上的阳离子部位与酶中心的锌离子间距离比羧肽酶A 的相应距离多一个氨基酸残基..鉴于脯氨酸对替普罗肽所起的作用;便合成了2-D -甲基丁二酰脯氨酸SQ13;297与2-D -甲基戊二酰脯氨酸;实验结果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远比D -苄基丁二酸强..在其分子中;羧基是与酶系统的锌离子作用的基团;将其换为氨基、酰氨基、胍基等;作用并不增强;但如换为巯基;可生成难以解离的硫醇锌盐;与酶的结合更为牢固;抑制作用更强;称卡托普利Captopril;SQ14;225;又称巯甲丙脯酸..SQ 13;297卡托普利分子中的巯基;易与体内一些蛋白作用;从而产生皮疹等副作用..因而在卡托普利的基础上又开发了伊那普利enalapril;赖诺普利lisinopril 等新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作为心血管系统药物..2.5酶蛋白的结构与作用酶是生命作用的重要催化剂;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有的酶还要其它物质配合才能发挥其功能;如有的酶须有金属离子;有的酶须有辅酶..辅酶只是松弛地结合在酶上;但有的辅酶必须破坏化学键才能除去;称为补基Prothetic group..酶有活性中心..在带有金属离子的酶内;金属离子往往处在活性中心;例如单胺氧化酶有铜离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有锌离子..底物与活性中心的结合;便是经酶的催化而进行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的生化反应..抑制剂也能与活性中心结合;但不能进行类似的生化反应;却因占有了活性中心;从而阻断了酶的催化功能..组成酶蛋白的各种氨基酸带有不同官能团;成为蛋白螺旋的各种侧链;其中赖氨酸;精氨S H CH 2CH CO N COOH CH 3卡托普利HOOC CH 2CH CO NCOOH CH 3酸、组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天冬氨酸等带有极性基团;因而有亲水性..有些是碱性基团;电离可生成阳离子-N +H 3;有些是酸性基团;电离可生成阴离子COO -;有些氨基酸带有甲基;异丙基等烃基;是亲脂而疏水的基团..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等带有苯基或杂环芳香体系;这些都是Л电子体系的平面结构..酶的活性中心;可能正是氨基酸所带的官能团..这些基团与药物分子的相应基团由于相互作用而结合;乃产生药理效应..2.6酶催化反应的化学过程酶催化的代谢反应的特色为迅速完成;催化反应的过程主要是质子或电子的转移..在反应中止时;酶又恢复了原来的化学结构;以下两个实例说明酶反应的原理..核糖核酸的功能为将核糖核酸的磷酸酯键水解;反应历程与用稀的氢氧化钠水解核糖核酸相似..酶催化反应与Na OH 液不同之处在于酶的活性中心的质子接受体A 与质子给予体HB 的两个部位同时配合作用..经第一步反应后A 转变为HA;乃改以质子给予体形式作用;HB 成为B;乃以质子接受体形式作用;再进行第二步反应..这时A;B 又恢复原形;又可循环往复反应不止..正因为A;B 同时配合;催化的效率远胜于Na OH 单靠OH;因而可以快速进行.. 在核糖核酸酶的第12位组氨酸有碱性咪唑基;119位组氨酸有酸性咪唑基碱性咪唑 酸性咪唑 O OH BaseHOP2O H O OC H 2O OH BaseHOOO O Base H O CH 2P O H O O OH Base HO CH 2O H O 第一步OH 第二步O OH O P CH 2OH O H O O OH -:-第41位的赖氨酸的铵离子也可能参与催化反应第二个例子是磺胺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催化;转化反应为氨基乙酰化催化酶的第58位是组氨酸;102位为天冬氨酸;195为丝氨酸;这三个氨基酸的咪唑基、羧基、羟基分别参与反应..通过电子转移;先将醋酸的乙酰基暂先转移到丝氨酸的羟基;然后磺胺结合到咪唑基;再与乙酰基作用;这时酶上的基团又恢复原状..药酶上的羧基;羟基;咪唑基;可说是酶的活性中心..对所催化的反应来说;酶蛋白的氨基酸所带官能团;分别起着不同作用:如第一例的A与B;或第二例的羧基;羟基;咪唑基;实际参与了催化反应;可说是酶的活性中心..2另有一些基团;本身虽未参与反应;却将底物如前例的核糖核酸或磺胺结合在活性部位附近;以利反应3还有一些基团并不与底物结合;但相互作用保持了酶蛋白的构象;使活性构象有一定空间排列;对酶的作用也是必要的..4酶蛋白的另一些基团可能不起重要作用..2.7 药物与酶的结合力药物如抑制酶的作用;必须能与酶牢固地结合.结合通过两者的一些原子或基团产生结合力.1共价键多数药物与酶以及下节所说的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当细胞外液的药物浓度降低CH3NCH2CH2ClCH2CH2ClCH3NCH2CH2CH2CH2Cl+CH3N2CH2ClCH2CH2R SO2NH2NH2NH2SO2NHCOCH3+H2OCH3COOH时;结合所成的复合物又复解离.仅少数药物如烷化剂、酰化剂等;可与受体产生共价键结合;例如甲氮芥Mechlorethamine 可与活性氢如SH;NH 进行烷化反应..青霉素可将细菌细胞壁上的组分酰化;一些砷化合物或汞化合物可与蛋白上的巯基生成硫醇盐..2离子键 药物分子内的羧基或磺酰基在生理酸碱度中可电离为阴离子;与酶分子的阳离子产生静电结合..药物分子的脂肪胺可与蛋白质的羧基或核酸的磷酸基作用;因此大量的天然药物如生物碱与合成药物是胺化合物..3氢键 药物与酶分子中所带的羰基;酯基;酰胺基;醚基;酯基;羟基等可形成氢键;成氢键后体系的能量降低..不过;这些基团在体液中与水分子也可形成氢键;药物与酶结合时;也同时解离与水分子的氢键;就部分抵销了与酶生成氢键所降低的能量..4范德华引力 范德华引力是较弱的力;但若干基团间产生的引力加在一起;也可积小成大..此外;药物的非极性部分与酶的非极性部分靠近时;将其水分子挤出;也可降低体系的能量;使复合物更趋稳定;这种作用称疏水性结合..5电荷转移 共轭体系的电子易于流动;当药物与受体上的苯基、杂环基、羰基等共轭基团并行时;电子产生流动;生成电荷转移复合物..一些药物与酶的作用方式;举例如下:二氢叶酸还原酶催化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四氢叶酸为生成嘌呤及嘧啶的重要物质..甲氨蝶呤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从而干扰核酸的生成;于是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样还抑制白血病癌细胞..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氨基酸顺序已经测定;酶与甲氨蝶呤间结合也经用X 射线衍射阐明..药物的杂环与酶的第6和第7位的两个丙氨酸所成肽链平行;产生电子转移;药物与第2位氨基与酶上113位苏氨酸的羟基产生D+A D ++A D +A氢键;第4位氨基与酶上第5位异亮氨酸生成氢键..环上第1位氮原子与酶的27位天冬氨酸羧基相近;可能生成离子键..药物分子侧链氮原子的取代甲基与酶上28位和50位的亮氨酸以及54位和94位异亮氨酸的烃基产生范德华引力..药物分子第1位羧基与酶上57位精氨酸胍基产生离子键;3位羧基与酶上32位赖氨酸和52位精氨酸的碱基相近;也可生成离子键..若干磺胺药物是碳酸酐酶抑制剂;因而有利尿作用;并可治疗脑积水与青光眼;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 是强大的碳酸酐酶抑制剂;该酶催化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X 射线衍射指出;该酶以锌离子为中心;与酶的肽链上93;95;117位的三个组氨酸的咪唑基上的氮生成配位键;锌离子的第4个配位键可以结合一个水分子;该水分子的氢原子又可与酶上197位的丝氨酸的羟基以氢键结合..当甲酰唑胺与酶作用时;磺酰胺上的氮便占有锌离子的第4个配位价;氮上的氢又可与丝氨酸的羟基生成氢键;这样就挤去了水分子;从而抑制了水与CO 2的作用..此外;磺酰胺的硫上氧原子又与邻近的198位丝氨酸的羟基形成氢键;乙酰基上羰基也与酶上91位谷氨酰胺产生氢键;甲基又与酶上129位苯丙氨酸的苯基以范德华力相吸引..硫氧杂环是平面基团;正插在酶上亲水部位与疏水部位之间..第三节 受 体3.1受体的含义许多药物在体内先与某种生物大分子称为受体receptor 结合;然后产生某种生物作用.. 受体的概念在百余年前就已开端;1878年Langley 研究阿托品与匹罗卡品对猫的唾液腺可产生相互拮抗作用;提出细胞内有某种物质;可与阿托品;匹罗卡品都形成化合物..到1908年;Ehrlich 将细胞内与药物形成化合物的物质称为接受物质Receptive substance;能接受药物的刺激;并传递刺激.经过百年来不断进展;目前认为受体是生物体的细胞膜上或细胞以内的一种大分子结构..信息分子如内源的激素或传导神经的递质;在极低浓度就能和有HCO 3+ H+-CO 2+H 2O关受体大分子相互作用;生成可逆性复合物;并进一步启动功能性变化;如开启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或激活特殊的酶;从而导致生理变化..药物也作用于同一受体..有些受体已经从细胞分出;大多是蛋白质或糖蛋白..有些分出的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已经测定..配体ligand 是能与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信息分子和药物能与受体结合的;都是配体..配体通过受体上的结合部位binding site 直接结合..受体有着特定的含义;是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大分子..可是;从寻找药物的角度;酶、离子通道、抗原、核酸、多糖、脂质等也与药物结合;产生生物作用;因而也可看作广义的受体样物质..3.2激动作用与拮抗作用药物S 产生作用;首先与受体R 结合而成复合物SR;然后生成反应产物;或产生生物效应都以P 代表〕式中K 为各该反应的速率;K 1/K 2的数值越大;则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越牢;称为亲和力affinity; 即为复合物解离常数的倒数..K 3数值愈大;即愈易生成产物或效应..每单位复合物产生的效应称为内在活力Intrinsic activity..1〕药物如对受体的亲和力很强;内在活力也较大;意为能激活整个受体分子使其产生生物效应;称激动作用;这药物称激动剂agonist.2 如对受体亲和力很强;但内在活力为零;于是占去了受体;阻断了信息分子的作用;不使其产生生物效应;称拮抗作用;这药物称拮抗剂antagonist;或称阻断剂blocker.3〕如对受体亲和力很强;内在活力不是零;但也数值不大;一方面产生程度上不强的效应;S+R PK K 123一方面又阻断了信息分子的生物效应;表现为部分激动效应;这药物称部分激动剂partial agonist.3.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递质生物的许多活动通过神经或激素传递信息..腺体细胞将激素分泌后投入循环血流;顺流可遍及全身;效应细胞却依赖其特异的受体;选取有关激素;结合而产生生理效应..神经纤维传递电的信息..神经或激素传递信息的机能一旦受到障碍;机体的一些活动就会失常;从而表现为各种病态..人体或动物受到光、声气味等外界刺激时;先由身体外围的眼、耳、鼻等感受器等发生兴奋;兴奋传布到神经末梢便转化为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递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进行分析与综合;把神经冲动传递到传出神经;再到达肌肉;腺体等效应器;发生机体对刺激的各种反应;例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体内感受器感受内部刺激;如胃空时感觉饿;膀胱积尿时感觉胀..传入神经起始于感受器;传出神经中止于肌肉或腺体..肌肉按其构造与特性;可分为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横纹肌是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又称为骨骼肌;往往一端附着在某一骨;另一端附着在另一骨;收缩时拉动骨骼;引起躯干四肢的移动;平滑肌是脏腑器官如胃肠、子宫、血管等肌肉层;收缩时使器官运动..心肌是构成心脏的肌肉;收缩时心脏变小变硬;把血液射出..腺体分泌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例如唾液腺及胃液腺分别分泌唾液和胃液以助食物消化..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称为周围神经;以有别于中枢神经..凡与横纹肌及皮肤等发生关系的神经;称肌体神经系统;与内脏器官发生关系的;称脏腑神经系统..脏腑神经的传出部分又分为交感与副交感两种体系;这两种神经系统的机能互相对立却互相配合;共同支配着脏腑器官的活动;例如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加强;促进血管收缩因而升高血压;扩张支气管;使呼吸便利;抑制胃肠道运动;副交感神经系统却使心跳减慢;使血管舒张;因而降低血压;促进支气管收缩;增进胃肠道运动;增加胃液、胰液及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足以增强或减弱其所支配脏腑器官的反应;因而也调节并平衡了机体的活动..当人体受到饥饿、寒冷、缺氧等刺激时;交感神经兴奋;于是心跳变快、支气管扩张、呼吸加速、血管收缩、血糖增高、胃肠运动减低;借以应付外来的刺激;当人体恢复平静时;副交感神经系统转趋兴奋;胃肠运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以便加强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心跳及血流转缓;支气管收缩;减低了全身的能量的消耗;于是身体的能量获有赢余;足供储藏..当大脑兴奋或肌肉运动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大脑进入抑制;或肌肉运动减少时;副交感神经系统便超过交感神经的运动..远在1921年;Loewi 将离体蛙心充满了生理食盐液;并以电流刺激迷走神经即第十对脑神经;属副交感神经系统〕;心脏的跳动便受到抑制而停止..当生理食盐水移到另外一个跳动的蛙心内;那蛙心虽未受到电刺激;一经遇到移入的盐液;也停止了跳动..这现象说明当迷走神经受到电流刺激时;分泌出一种物质;能抑制心脏的跳动..其后其他学者证明任何一种副交感神经分泌的物质也能对别的副交感神经所支配的器官产生反应..既是说;副交感神经所支配的器官虽然很多;产生的反应也各有不同;但神经分泌的却是同一物质;后经证明为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CH 3COOCH 2CH 2N +CH 33OH -同样;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兴奋时分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or noradrenaline.这样;乙酰胆碱及去甲肾上腺素分别是两类不同神经系统的神经冲动传递媒介;称为神经递质Transmitter.近年将释放乙酰胆碱作神经递质的神经称胆碱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称肾上腺素神经..中枢神经也有肾上腺素神经与胆碱神经;并还有一些其他神经纤维..3.4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化学 OH H HH NH 2OH OH。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新型的ANO2通道开放剂

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11:31:5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34.1086.R.20240410.1820.028◇神经精神药理学◇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新型的ANO2通道开放剂郑晓恬1,白立川2,王惠杰3,吴 琼1(中国医科大学1.盛京医院,辽宁沈阳 110000;2.药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3.中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收稿日期:2023-11-25,修回日期:2023-12-3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0028215);辽宁省自然基金指导计划项目(No20180551125)作者简介:郑晓恬(1985-),女,硕士生,研究方向: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脑胶质瘤发病机制,E mail:zhengxiaotian120@163.com;吴 琼(1983-),女,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麻介导炎症反应的机制,E mail:wuqiong83@163.comdoi:10.12360/CPB2023110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4)04-0695-06中国图书分类号:R155;R348 1;R348 4;R916 4;R99摘要:目的 筛选ANO2的特异性配体药物,为医药行业开发靶向ANO2新药提供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方法 构建ANO2过表达的HEK293细胞株,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技术筛选ANO2的特异性配体。
结果 在胞内外钳制电压100mV及含1μmol·L-1钙离子电极内液的记录条件下,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phthalate,DIBP)给药前ANO2介导的氯电流密度为(14 67±2 87)pA/pF,给药后ANO2介导的氯电流电导为(28 75±4 05)pA/p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钙荧光成像实验结果表明DIBP无调节胞内游离钙信号的作用;在0μmol·L-1钙离子条件下,DIBP对静息状态的ANO2通道不具有直接的激活作用。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173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题173药剂学部分一、A型题1. 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A.亚稳定型晶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晶型,制剂中应避免使用B.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C.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入的能降低Zeta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D.乳剂破裂后,加以振摇,能重新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E.混悬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答案:C混悬液、乳剂的稳定性;晶型与稳定性的关系。
2. 下列关于靶向制剂的概念正确的描述是A.靶向制剂又叫自然靶向制剂B.靶向制剂是指进入体内的载药微粒被巨噬细胞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至肝、脾等器官的剂型C.靶向制剂是将微粒表面修饰后作为“导弹”性载体,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并浓集于预期的靶向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D.靶向制剂是通过载体使药物浓聚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E.靶向制剂是利用某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的制剂答案:D靶向给药系统亦称靶向制剂,是指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制剂。
3. 下列关于混悬剂的错误表述为。
A.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分散法和凝聚法B.ξ电位在20~25mV时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D.絮凝剂离子的化合价与浓度对混悬剂的絮凝无影响E.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ξ电位适当降低,有利稳定答案:D[解答] 混悬剂4. 关于热原叙述错误的是A.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B.热原致热活性中心是脂多糖C.一般滤器能截留热原D.热原不能在灭菌过程中完全破坏E.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主要是依据热原的不挥发性答案:C热原的组成及性质。
5. 以下对片剂的质量检查叙述错误的是。
A.口服片剂,不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B.凡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C.凡检查均匀度的片剂,不进行片重差错检查D.糖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重差异E.在酸性环境不稳定的药物可包肠溶衣答案:A片剂的质量要求6. 凡士林基质中加入羊毛脂是为了A.增加药物的溶解度B.增加基质的吸水性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E.防腐与抑菌答案:B7. 微晶纤维素为常用片剂辅料,其缩写和用途为A.CMC黏和剂B.CMS崩解剂C.CAP肠溶包衣材料D.MCC干燥黏合剂E.MC填充剂答案:D8. 注射剂的容器处理方法是A.检查→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B.检查→圆口→切割→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C.检查→安瓿的洗涤→切割→圆口→干燥或灭菌D.切割→圆口→检查→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E.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检查→干燥或灭菌答案:A注射剂的容器处理方法是:检查→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干燥和灭菌。
药物多晶型

第八节 药物多晶型与药品质量、药 效关系
一、药物多晶型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一)多晶型与熔点 • 晶型不同,晶格能不同,熔点不同。 (二)多晶型与药物溶解性 • 药物的多晶型对溶解度或溶出速度的影响 可直接影响到药物的吸收速度,使生物利 用度产生差异而影响疗效。 • 一般认为,熔点高的晶型,化学稳定性好, 但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却最低。
所有点阵点分布在一条直线上。 所有点阵点分布在一个平面上。 所有点阵点分布在三度空间。
二、晶体的点阵结构 (二)晶格与晶胞 • 原子在晶体中排列的几何空间格架,称为 晶格 --魔方 • 一个完全能够表达晶格结构的最小单元叫 作晶胞 -- 细胞 (晶胞参数表示: a,b,c 及 α,β,γ )
第二节 药物晶体的基本规律
(三)药物假多晶型与剂型的物理、化学稳 定性 • 多晶型现象影响物理稳定性:固液分散体 系溶剂中晶型转变;药物吸湿晶型转变
• 多晶型现象影响化学稳定性:温度、光照、 氧化等
(四)药物多晶型与粉末压片成型性能 • 晶体有七种晶系,其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 立方晶系药物可以直接压片,多数其他晶 系药物压片之前要预处理,或添加辅料以 改善其流动性和可压性。
第三节 晶体的7个晶系和14种空间点阵 形式
• 晶体分为 7个晶系,14种空间点阵型式。 • 晶系是分类晶体时使用的一个标准:立方、 六方、 四方、 三方、 正交、 单斜和三斜 。
第三节 晶体的7个晶系和14种空间点阵 形式
• 晶体分为 7个晶系,14种空间点阵型式。 • 空间点阵:用Pearso一、重结晶法 • 采用不同溶剂 • 采用不同比例混合溶剂 • 改变溶液浓度 • 改变结晶条件(蒸发溶剂、降温) • 改变结晶速度(降温速度,缓慢冷却、骤冷) • 加入不同添加物(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 酸碱中和(弱酸碱化合物)
药物鉴定

药物的鉴别试验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临床药物研究室
张宏文
1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内容 1. 取样
工 作 程 序
2. 鉴别
3. 检查
4. 含量测定
5. 检验报告
2
鉴 别
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 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 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 的真伪. 鉴别方法要求: 专属性强、 再现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 速
表示方法:摩尔吸收系数 百分吸收系数 用
% E1 1 cm
途: 检查纯度 测定制剂含量
14
一般鉴别试验
鉴 别 实 验 项 目
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 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 物的真伪
15
一般鉴别试验
无机药物: 根据阴、阳离子(钠盐、钙盐、 硫酸盐、氯化物)的特殊反应,并以药典附 录项下的一般鉴别试验为依据;
20
一般鉴别实验
2.有机酸盐
(1)水杨酸 1)鉴别方法一:取供试品的稀溶液,加三 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反应原理:本品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 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配位化合物,在中 性时呈红色,弱酸性时呈紫色。
21
二、一般鉴别试验
2.水杨酸盐鉴别方法二 ① FeCl3反应
COOH 6 OH + FeCl 3 COOO2 Fe Fe 3 + 12HCl
34
一般鉴别实验
(3)硝酸盐 鉴别一: 取供试品溶液,加等量硫酸,混合冷却沿 壁管加 FeSO4 试液 , 使成两液层,界面显 棕色
鉴别二: 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和铜丝,加热即 生成红棕色蒸汽。
35
(三)专属鉴别试验
鉴 别 实 验 项 目
药物分析模拟题(含答案)

药物分析模拟题(含答案)1、日本武田株式会社生产的乙酰螺旋霉素销售到中国,其质量控制应依据A、BPB、ChPC、辽宁省药品质量标准D、沈阳市药品质量标准E、JP答案:E2、斐林试液系指A、氨制硝酸银试液B、硫酸-己醇溶液C、碱性酒石酸铜试液D、硫酸铜吡啶试液E、二硝基苯甲酸试液答案:C3、不符合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构效关系的是A、氨基β位羟基的构型,一般R构型比S构型活性大B、氨基上取代烷基体积增大时,支气管扩张作用增强C、具有苯乙胺基本结构D、乙醇胺侧链上α位碳有甲基取代时,有利于支气管扩张作用E、苯环上1~2个羟基取代可增强作用答案:D4、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与碱性四氮唑盐试液反应,呈蓝色者,称蓝四氮唑(BT,四氮唑蓝);呈红色者称红四氮唑(RT,四氮唑红)。
这个反应是基于皮质激素的A、母核的降解性B、C3-酮基的缩合反应C、C17-α-醇酮基的还原性D、C17-α-旷醇酮基的氧化性E、C2-活泼次甲基的缩合反应答案:C5、差示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选用参比波长的依据为A、与测定波长处的吸收度相差大B、测定组分的λmaxC、干扰组分的λmaxD、干扰组分在参比波长与测定波长处E、与测定波长靠近答案:D6、含芳环药物的氧化代谢产物主要是以下哪一种A、酚类化合物B、醛类化合物C、环氧化合物D、羧酸类化合物E、二羟基化合物答案:A7、X射线粉末衍射法主要用于A、光学异构体药物的分析B、结晶药物的鉴别、晶型检查和含量测定C、结晶药物对光稳定性研究D、药物晶体结构的测定E、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答案:B8、下列哪种性质与布洛芬符合A、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易水解B、在空气中放置可被氧化,颜色逐渐变黄至深棕C、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中D、易溶于水,味微苦E、具有旋光性答案:C9、下述内容中与利福平不符的是A、加盐酸溶解后,遇亚硝酸钠试液,颜色由橙色变为暗红色B、为鲜红色或暗红色结晶粉末C、遇光易变质D、为半合成抗生素E、不良反应是对第八对脑神经有显著损害答案:E10、下列对脂水分配系数的叙述哪项是正确A、药物脂水分配系数越大,活性越高B、脂水分配系数对药效无影响C、药物脂水分配系数越小,活性越高D、脂水分配系数在一定范围内,药效最好E、以pKa表示答案:D11、环磷酰胺体外没有活性,在体内代谢活化。
化学治疗药第23456节

第五步:H+侧链酰胺水解
第六步:酰化反应
为什么Reissert反应用苯甲酰氯,而不用环己 烷甲酰氯,因是亲电反应,后者的亲电性差
疟疾的传播是由蚊子带着疟原虫传播开的
01
最早的抗疟药是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中提取
02
的奎宁,其产于美洲,其的发现开辟了抗疟
03
药的化学研究.
04
三、抗疟药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化学治疗药分类
喹诺酮类抗菌药
抗结核病药
磺胺类抗菌药
抗真菌药物
抗病毒药
抗寄生虫病药物
第二节、抗结核药物 (Tuberculostatics)
1
第一部分
2
第二部分
代表药
抗生素类 合 成 类
一、抗结核药分类
Ribavirin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被磷酸化,
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
单磷酸脱氢酶、DNA多聚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
和m RNA 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
的减少,损害病毒RNA 和蛋白合成,使病毒复制与
传播受抑制。X-射线晶体衍射也表明,Ribavirin的
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01
结构特点: 含1或2个咪唑或三氮唑结构
02
唑环结构中的N与芳烃相连 芳烃上多连有1个或2个X原子
03
氮唑类抗真菌药
咪唑类药物
益康唑 econazole
酮康唑ketoconazole
咪康唑 miconazole
三氮唑类药物
伊曲康唑 itraconazol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自 18 世纪 20 年代磷酸钠多晶型现象被发现后, 药物多晶型这一研究得到了生化科学界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很多相干技术的进步和科学表征方法的提高,如 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 红外光谱法等表征方法,药物晶型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多晶型现象在有机药物中广泛存在。多晶 型在固体有机物质,尤其在具有多种官能团的有机物质中的常见现象[1] [2],如在多晶型药物巴比妥类中 (38 种),有 63%多晶型[3]。据统计,美国药典 38 版片剂药物中,约 40%的药品具有多晶型。药物多晶 型问题已成为药物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项目以及药剂品质控制中不可缺失的研究内容。 对于固体化学药物,由于其质点的排列形式及空间对称性的差异,同一种物质可以形成不同的外观 形态、晶体结构、药理性质多晶型药物。药物在重结晶因素的改变下。可以产生空间的差异,使药物质 点之间作用力或结合形式的差异,和一些化合物的化学键位置变换、部分空间构象改变等等,导致药物 晶体形成 2 种或 2 种以上的空间构象和晶胞数据[4]。药物的多晶型,有相同的分子式和分子量,但有不 同的空间结构[5]。随后多晶型的类别也逐渐被人们所区分,药物多晶型主要分为 6 种类型:构象型多晶 型、构型型多晶型、堆叠型多晶型、氧键型多晶型、假多晶型、药物成盐产生的多晶型。有的情况下, 同一药物的不同晶体中某一晶型甚至是有毒的[6] [7] [8] [9]。因此,药物的多晶型研究在生产制造时和贮 存过程中,研究药物的多晶型特征以及了解其理化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生物利用度是药物或代谢物被吸收的速度和分量,进而能让药物或代谢物通过血液到达作用部位。 固体药物由于空间结构的不同以及质点之间的作用力不同而导致晶型的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形态和颗 粒表面积,进而导致药物在体内时吸收的不同,继而使药物疗效存在差别[10] [11]。药物的多晶型可以分 为不稳定型和亚稳定型以及稳定型。从亚稳定型转化为稳定型一般是很缓慢的过程,所以亚稳定型也能 在一定环境下稳定的保存。亚稳定型位于两者之间。亚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会在一某些的环境下渐渐向稳 定型转化。药物的晶型在温度、湿度、放置时间等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为确保每批次药物的等效 性,从而研究不同晶型的稳定性,针对不同晶型制订相关保证制药和存储过程中的措施[12] [13] [14]。 药物多晶型表征,通过比较熔点、溶解度、外观等药理性质的差异,并且借助红外、X 衍射等谱图, 来判断区分是何种晶型,确定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以及疗效,从而影响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 等疗效的发挥[15]。 乙胺嘧啶(结构如图 1 所示)主要用于预防疟疾, 其机制是影响疟原虫的核酸合成, 阻碍疟原虫叶酸代
Keywords
Pyrimethaຫໍສະໝຸດ ine, Drug Polycrystalline, Quality, Dissolution
乙胺嘧啶药物的多晶型及性质研究
兰 晶,冯小珍*,韩国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收稿日期:2018年7月7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26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2日
Study on the Polymorph and Properties of Pyrimethamine
Jing Lan, Xiaozhen Feng*, Guocheng Han
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Received: Jul. 7 , 2018; accepted: Jul. 26 , 2018; published: Aug. 2 , 2018
兰晶 等
2015版乙胺嘧啶片中规定的主要项目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乙胺嘧啶药物存在ABC三种晶型。A晶型在 280℃时升华转化成B晶型, B晶型乙醇重结晶得到C晶型, 证实A和C为同一种晶型, B晶型为另一种晶型。 AB晶型的溶解性是有差异的,A晶型略有引湿性,B晶型有引湿性,所制备片剂的重量差异、含量、含 量均匀度、溶出度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乙胺嘧啶片标准规定的范围。乙胺嘧啶药物AB 两种晶型片剂的溶出曲线相似。
th th nd
Abstract
In this paper, polymorph of pyrimethamine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subli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the drug to prepare form A, B and C three types of crystal, 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M, XRD and IR spectra. At the same time, the tablets of three crystals were prepared according to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version for testing, and focused on whether the tablets of the dissolution profile similarity. Form A converted to Form B after sublimation at 280˚C, Form B recrystallized in ethanol to give crystal Form C. The solubility results show that A crystalline has slightly hygroscopic; B polymorph has hygroscopic. The prepared tablets of Form A and Form B pyrimethamine about content, content uniformity, dissolution test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the scope of the 2015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standards. The dissolution curves of Form A and Form B pyrimethamine a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Figure 1. Structure of pyrimethamine 图 1. 乙胺嘧啶结构 DOI: 10.12677/aac.2018.83014 114 分析化学进展
兰晶 等
硬脂酸镁 1.8 g)制备片剂,分别制得 A、B 晶型乙胺嘧啶片各 2000 片。 5) 重量差异。分别称取 A 晶型制作的片剂和 B 晶型制作的片剂 20 片总重量为 MA = 1.5203 g,MB = 1.5698。并分别称取 A 晶型片剂和 B 晶型片剂的每片重量(mg),记录数据,计算片重差异。 2.2.2. 光学显微镜 将适量的 A 晶型、B1 晶型、B2 晶型放在 BH200 生物显微镜(上海长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下观察并 拍照。 2.2.3. 红外光谱分析 分别用溴化钾在红外灯下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细,压片,在岛津 FTIR-8400 红外分光光度计上绘制红 外光吸收图谱。 2.2.4. 扫描电镜 采用 JCM-600 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不同晶型的电子显微镜图。 2.2.5. X-射线衍射 将适量 A、 B 晶型乙胺嘧啶制样后, 置于 Rigaku D/Max-2550v/pc 粉末衍射仪(日本理学公司)上测定。 测试条件为:Cu 靶(λ = 1.54059 Å),扫描范围是 5.0˚~40.0˚ 2θ,步长 sampling:0.02˚,扫描速度 5˚/min, 电流 150 mA,电压 40 kV。
Advanc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进展, 2018, 8(3), 112-123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8 in Hans. /journal/aac https:///10.12677/aac.2018.83014
关键词
乙胺嘧啶,药物多晶型,片剂,溶出度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摘
要
采用升华法和重结晶法制备乙胺嘧啶药物的A、B、C三种晶型,通过扫描电镜,XRD和红外光谱对三种 多晶型进行表征,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分别制得A、B晶型乙胺嘧啶片剂,对制备的片剂按《中国药典》
*
通讯作者。
文章引用: 兰晶, 冯小珍, 韩国成. 乙胺嘧啶药物的多晶型及性质研究[J]. 分析化学进展, 2018, 8(3): 112-123. DOI: 10.12677/aac.2018.83014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乙胺嘧啶(原料药,常熟市联创化学有限公司),水为二次蒸馏水。
2.2. 实验仪器及过程
2.2.1. 药物晶体制备及性质测试 1) 乙胺嘧啶转晶试验。取乙胺嘧啶原料药适量,分别用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溶解,在 一定条件下重结晶得到乙胺嘧啶(分别自然放置重结晶和加速蒸发重结晶)。 经显微镜初步表征得出以上重 结晶均为同一种,并未发生晶型转变,即同为晶型 A。取乙胺嘧啶原料药(A 晶型)约 0.5 g,置于白色磁 蒸发皿中,放入电热套中使之平稳,上面盖一块无色透明表面皿,以便观察,加热直到药品开始熔化, 随后看见蒸发皿内药品熔融升华,直到药品刚好彻底熔融,并且沉积在蒸发皿的边沿,继续加热 4 min, 关掉电热套,冷却至室温,取下并小心刮至药品盒,得到针状结晶(B 晶型)。再取晶型 B 少许,再用乙 醇重结晶,得颗粒状晶体(C)。 2) 溶解性实验。分别称取 0.02 g 晶型 A、B 乙胺嘧啶样品置试管中,各 6 份,依次加入磷酸盐缓冲 液(pH 6.8)、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5)、 pH 1.2 盐酸溶液(0.1 mol/L)、 三氯甲烷、 乙醇、 丙酮 6 种介质, 记录 30 min 内观察溶解情况,直到彻底溶解,记录数据。 3) 引湿性测定。取烘干的具塞玻璃称量瓶,在试验前一天放置在装有硫酸铵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 置于 25℃ ± 1℃恒温培养箱中,放置 24 小时取出精密称定具塞玻璃称量瓶重量 m1 = 31.8123 g,m2 = 31.8123 g。取 A 晶型和 B 晶型乙胺嘧啶原料药,分别均匀铺在已恒重烘干的上述两个称量瓶中,平铺厚 度约为 1 mm,准确称量装有药物一起的具塞称量瓶 m3 = 32.0307 g,m4 = 31.8840 g。将称量瓶打开,和 瓶盖一起放到恒温干燥器中,在 25℃ ± 1℃环境下恒温恒湿放置 24 小时。取出,准确称量具塞玻璃称量 瓶和药品重量 m5 = 32.0339,m6 = 31.8857。计算 A 晶型增重百分率 = (m5 − m3)/(m3 − m1) × 100% = (32.0339 g − 32.0307 g)/(32.0307g − 31.8123 g) × 100% = 0.0032/0.2184 × 100% = 1.47%、 B 晶型增重百分率 = (m6 − m4)/(m4 − m2) × 100% = (31.0339 g − 31.8840 g)/(31.8840 g − 31.8123 g) × 100% = 2.37%。 4) 乙胺嘧啶晶型片剂的制备。分别取 A 晶型乙胺嘧啶和 B 晶型乙胺嘧啶约 35 g 用研钵研细,用显 微镜放大倍数 100 倍时观察粒径为 0.001 mm 时,停止研磨,干燥后装入药瓶中。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使 用处方(1000 片用量:乙胺嘧啶 6.25 g、干淀粉 15 g、聚维酮 3.95 g、微晶纤维素 42 g、羧甲淀粉钠 8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