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大禹治水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英雄。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以及付出的努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大禹是怎样不辞辛劳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制服洪水的。
教学难点:通过文中的词句体会大禹不辞辛劳、大公无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1.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神话故事《大禹治水》。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大禹治理洪水的结果怎样吗?(板书:制服)2. 谁能用黑板上的词语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二. 创设情境,朗读入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1. 课件展示洪水,看到这场来势凶猛的洪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音乐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
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 引导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凶猛。
[师生的评价充满激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入境读书,体会老百姓的不幸生活。
]三. 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学习二——四自然段)1. 请学生默读课文二——四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
2. 了解禹是在什么情况下治水的?3. 了解禹是怎样治水的,体现禹的聪明才智。
(板书:开凿、挖通、垒起、引入)[引导学生比较大禹的治水方法和父亲的不同之处,体会禹的聪明才智。
]4.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故事的了解,体会禹的大公无私。
(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课文第三段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点。
我抓住这一“空白”补讲这个故事,使学生顺利地步入角色,走进文本,激发起表达的欲望,在交流中内化语言,发展思维,升华了对人物的崇敬之情,达到入境、动情、达理。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禹治水》(优秀9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禹治水》(优秀9篇)《大禹治水》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淳朴、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能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产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神话故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1、连环画图片、实物投影仪。
2、看过壁画故事《大禹治水》。
3、幼儿进行过“治理洪水”的调查收集工作。
4、活动区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图书及录像带等。
【活动过程】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①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②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①大禹是怎样治水的?②听了故事后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
通过调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大禹治水》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创造的情感,通过创造体验,让孩子们建立创造就在生活中的态度。
2、行为与习惯:通过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爱提问、善思考、勤动手、会创造的行为习惯。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注意环境保护和爱惜资源的行为习惯。
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3、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学会一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发明创造给人们带一来的。
方便,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尝试在生活中,从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中有创造1、看录象: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发明家小时候的故事。
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禹和鲧治水的方法以及结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难点:在朗读中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插图。
插图描绘的是什么场景?找出中的主人公——禹。
(板书课题)2.课题中的“水”指的是什么水?3.“洪水”,你了解吗?指导认识、书写“洪”:观察字形,组词,形声字。
4.“洪水”是怎样的呢?它的危害性有多大?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以课本上的插图导入,紧扣课文,还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同时,课件的播放,变抽象为形象、直观,让学生对“洪水”有初步的感知。
课题中的生词采用观察字形结构等方式及时指导认识和书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大禹是怎么治水的?治水的结果如何?2.出示生词,识记生字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仍然被消退继续认为教训恢复生产指名认读,相机正音,指导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被”:“披”、“坡”的偏旁换成“衤”就是“被”。
“灾”:家里失火了就是“灾”。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的知识,采用多种方法,如换偏旁、解释字义、看结构等集中识字。
2.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语句。
请生读(“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设计意图】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自读。
师范读时提出要求,让学生在听老师读的时候有事可做,边听边思考。
生自读课文,反复读,每一次读都有新的任务要完成。
3.“大禹治水”的办法叫什么?(“疏导”)猜一猜:“疏”是什么意思?再读一读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句子。
4.禹为什么能想到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追问:失败的是教训,成功的应该是什么呢?(经验)5.找一找文中鲧是什么治水的?(“筑坝挡水”)解释“筑坝”;请生猜一猜“挡”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随文识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大禹治水采用的科学方法,并能按顺序说清楚。
3.知道“三国家门而不入”的来历,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正确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第二段大禹治水的经过。
4、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具准备:1.课文录音。
2.第三自然段的填空,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三、品赏诵读,互动解疑(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看,想象洪水到来时的情景,你仿佛看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课文中是怎么描写洪水的(板书:滔滔、冲到、淹没)3、这么大的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无家可归)4、什么叫“无家可归”5、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日,年复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大禹挺身而出了,他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齐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哪几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写大禹做的2、大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先干了什么,后干什么(相机板书:走遍、察看、挖河、劈山、引水入海)3、大禹做的这些事能不能把顺序颠倒呢?4、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这里的“千”、“万”是不是真的指一个千,一个万?它们说明什么?5、想象一下:在那样的年代大禹是怎样挖河、怎样劈山的呢?6、文中的“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数字中的“九”?这又是为了说明了什么?7、经过千辛万苦后大禹终于引导洪水流入大海。
那你能看着板书,按顺序说说大禹是怎样治水的吗?(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3、请小朋友观察插图,并想想你从“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这些词感受到什么?4、是啊,大禹为了大家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案(精选3篇)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案(精选3篇)二年级《大禹治水》教案【篇1】【教学要求】1、德: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1)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3、指导朗读。
指名读。
学生练习。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
五、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细读课文。
1、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3)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4)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5)“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6)“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7)“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8)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9)知道朗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
(3)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4)知道朗读。
3、细读第4段。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4)齐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禹陵、禹庙】同学们,浙江绍兴有禹陵,还有禹庙,你们去过吗那是纪念谁的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大禹的古代英雄。
同学们,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他的父亲是鲧。
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他为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后人世世代代所传颂,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吧!【课件出示课题:15 大禹治水】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读了课题,想要了解些什么预设: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2、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结果怎样设计意图:整体教学可以使繁文简教,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始,引导学生质疑,抛出两个问题,使本课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同学们,请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的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段落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拼读拼读。
提示:“洪、伤、耕”是后鼻音;“难”是前鼻音;“蛇、兽、伤”是翘舌音;“灾”是平舌音;“难”在本课中读nàn。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拼读拼读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男女生PK拼读,看看哪组拼读等更精彩同学们,一起来拼读拼读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重点:1、德: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挂图3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1)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3、指导朗读。
指名读。
学生练习。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
五、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细读课文。
1、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3)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4)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5)“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6)“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7)“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8)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9)知道朗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
(3)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4)知道朗读。
3、细读第4段。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4)齐读课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第【1】篇〗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
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没有人能治得了,只有大禹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带领人们制服了洪水,人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归家园,安居乐业。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大禹治水》)(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hónɡ zāi nán dào rèn bèi yè chǎn洪灾难道认被业产a.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以及整体认读音节“业”。
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a.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b.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a.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b.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4)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禹治水教案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课文先讲述了大禹治水的原因,接着讲大禹怎样想出治水方法,并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制伏了洪水。
课文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大禹为百姓做事专心致志、不辞劳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文中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过程与方法:
1.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2. 以读代讲,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品析朗读理解词句,感情悟读体会人物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学习大禹为百姓做事一心一意、不怕辛苦的精
神。
重难点分析:
l 识字教学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这一课要求认读的生字比较多,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句品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