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大写的人
最新孟国泰精彩言论选:关于真正的教育 ——“做一个大写的人”

孟国泰精彩言论选:关于真正的教育——“做一个大写的人”真正的教育是尊重、引导、疏导、解放、点燃、唤醒、松绑、发现、赏识、转化,而不是置换、灌输、填鸭、奴役、掐断、埋没、束缚、羁绊、谴责、异化。
人,生来就是一个矛盾体,有真善美的一面,就有假丑恶的一面。
教育的真正功能就是要尽量抑制“人”的假丑恶,张扬“人”的真善美,让“人”成为真正的“人”!实施婚配教育,从18岁抓起!科学、艺术的婚配,是诞生优秀宝宝的根基。
一个优秀的民族,首先是“生”出来的,然后才是“教”出来的。
婚配失败,害苦三代;婚配成功,其乐融融。
关于个性教育:我们呼吁: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把“独一无二的人”培养成“相同的人”,是对“人和教育”的双重犯罪!真正的教育,要注重“不同的人”,要把“不同的人”培养成“不同的人”!绝不能用“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评价”把“不同的人”培养成“相同的人”!个性是金,只要不被埋没,便能闪闪发光;个性是木,只要让其生长,便能拔地参天;个性是水,只要让其流淌,便能通达四海;个性是火,只要让其燃烧,便能熊熊燎原;个性是土,只要不被荒废,便能造福人间。
人没有个性,便失去了创新;人没有创新,便失去了灵魂;人没有灵魂,便失去了人格;人没有人格,便失去了一切。
个性就是生产力。
谁扼杀个性,谁就是扼杀生产力;谁呵护个性,谁就是呵护生产力。
谁束缚个性,谁就是束缚生产力;谁解放个性,谁就是解放生产力。
个性是最伟大的创新;创新是最伟大的个性。
只要给个性一片天空,他就能创造一轮太阳。
没有个性的强大,便没有共性的强大。
没有独特而伟大的个性,便没有独特而伟大的民族。
没有个性的立足之地,便没有伟大民族的立足之地。
真正的强大是个性与个性的相加;真正的和谐是个性与个性的对话。
鲜活个性的张扬,是一个伟大民族兴旺发达的缩影。
人一旦离开了个性教育,受教育越多,迎合就越多!人一旦离开了创新教育,受教育越多,守旧就越多!人一旦离开了人格教育,受教育越多,奴性就越多!人一旦离开了道德教育,受教育越多,堕落就越多!关于新课堂:新课堂是生态课堂。
五个“第一” 培养真正“大写的人”

五个“第一” 培养真正“大写的人”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宗旨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外,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品质。
这不仅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而要培养出真正“大写的人”,需要在教育中注重五个“第一”。
第一,品德第一。
品德是人的根本,好的品德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
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
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善、勇敢等品质,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才。
品德高尚的人才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第二,思维第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是现代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断追求进步。
一个拥有开放、创新思维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能力第一。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只有通过实际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第四,责任第一。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一环。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仅能够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更能够对自己的事业负责,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文化第一。
培养学生健康的文化气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化气质是指一种融会贯通的教养和修养,是一种高度的人文精神。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成为具有高雅情操的人才。
五个“第一”是培养真正“大写的人”的关键,学校教育应该以这五个“第一”为指导原则,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1897】。
做一个大写的人心得体会

做一个大写的人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我已经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这些经历也让我有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成长。
下面是我对于做一个大写的人的心得体会:首先,做一个大写的人意味着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是只有那些敢于为之奋斗、不畏艰难困苦的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我要时刻保持对自己人生的追求和热爱,努力奋斗,不断超越自我。
其次,做一个大写的人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只有那些能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人才能够成功。
做一个大写的人意味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永不放弃。
第三,做一个大写的人需要具备自律的能力。
自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将自己的行为纳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下,才能够取得长远的成效。
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自律能力,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计划行动。
第四,做一个大写的人需要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
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让我们勇敢面对困难,坦然面对挫折,并且从中吸取教训。
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我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应对,有智慧去解决问题,相信明天会更好。
第五,做一个大写的人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和他人携手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我要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并且善于团结和协作。
在团队中,我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与他人沟通,共同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
总结起来,做一个大写的人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自律的能力,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经验和体会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前行的动力和支撑。
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坚持去做一个大写的人,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自己的人生。
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国旗下的演讲稿

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国旗下的演讲稿老师们、同学们:三年前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由此拉开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序幕。
今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经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部、教育部随之等机构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增强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决定从今年开始,每年9月为“弘扬和培育民族体育精神教育月”。
最近,拟定教育部又对已经实施多年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并于9月1日开始实行。
这些重要举措顺应时代其要求,令人振奋鼓舞,对形成全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自然法则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社会热情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正在形成之际,今天,我们到来了全国第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是每一个公民理应承担承担部分的责任和责任;刻苦钻研具有信念坚定、理想远大、品德高尚、行为规范,成绩优秀的合格人才是学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遵守社会公德,争做小学生文明学生是每个有志青年应有的人格品格。
修订实施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我们学校、班级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具体体现了对我们青年怎样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寄托着学校和全体倾注教职工对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希望和关爱。
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必要的条件,是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一脉相承的。
所以,遵守校纪校规,关注和规范自己的当权者是中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守则的准则。
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学生都要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播者,良好德圣茹的倡导者,社会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培养良好品行,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期。
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会本分己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幼儿教育内容。
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因,首先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美德,那种蕴涵其中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追求、务实求真的理性态度、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宽容仁厚、诚实笃信、刚正不阿的美德嘉行,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的内在力量。
五个“第一” 培养真正“大写的人”

五个“第一” 培养真正“大写的人”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成功的人,但是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写的人”呢?在当今社会中,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要有出色的学术成绩和职业成就,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人格魅力。
我们需要培养真正“大写的人”,让他们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需要从五个“第一”入手。
第一,首先是道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诚信和品德在一切的成败上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而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家长和老师应该首先教育孩子要守时守信,诚实守信,友善与人相处。
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走在健康、阳光的人生道路上。
第二,学习上的“第一”。
学习是孩子发展的基础,只有学习好了,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学习的“第一”并不是指一味的追求高分,而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培养了这些能力,孩子才能在需要的时候独立解决问题,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不断创新。
健康的“第一”。
健康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而且也是幸福的前提。
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孩子注重饮食卫生、均衡饮食和科学运动。
只有注重身体健康,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也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
第四,人格魅力上的“第一”。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代表了他与人相处的态度和情感。
而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的培养需要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开始。
家长们可以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入手,鼓励他们去交朋友、参与集体活动。
还要教育他们尊重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
只有培养了这些品质,孩子才会在和他人相处中更加从容自信。
第五,社会责任上的“第一”。
现代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要培养孩子们具备社会责任感。
家长和老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关爱弱势群体。
这样,孩子们就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尊重别人、爱护环境,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培养真正“大写的人”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使命担当

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使命担当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培养主体在高校,在于高校教师。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高校教师,我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四史”学习中汲取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人民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良知的代言人、社会道义的承担者和社会思想的风向标,保持高尚道德人格,自觉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一、正确定位师者角色早在1000多年前,韩愈先生就已为“师”这一崇高职业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传道、授业、解惑”正是为“师”的三重根本角色。
可以说,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韩愈先生的定义无疑是对教师职责和角色的最佳概括。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
高校教师要顺利实现自身理应担当的职责与使命,就必须完成一系列的角色转变,努力使自己成为言传身教的育人者、授人以识的传导者、纳人以虚的亲和者、率人以先的创新者、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文化自觉”的传播者,作社会良知的维护者,为“撬动整个社会向上向善”尽一份责任,出一份力量。
二、为青年学生成长点一盏明灯新时代高校教师担负着“育新人”的使命,即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代青年有朝气、有梦想,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但往往因为缺乏在艰苦环境中的锻炼,容易沉湎于“小我”感受、满足于当下快乐,甚至向往“佛系”生活。
因此,更需要擦亮人才培养的政治底色,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打底工程”。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牢固树立至诚报国的理想目标,在他们成长的心灵中埋下一粒种子,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明灯,引导他们脚踏实地、发愤图强,切实担负起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
五个“第一” 培养真正“大写的人”

五个“第一” 培养真正“大写的人”1. 引言1.1 培养真正“大写的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真正“大写的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一种个人素质的提升,更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动力。
一个真正“大写的人”不仅具备优秀的品德和学识,更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出色的能力和潜力。
他们能够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引领社会潮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培养真正“大写的人”是社会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只有通过教育系统的全面培养和引导,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
这些人才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培养真正“大写的人”也是个人的追求和目标。
一个自强不息,有追求,有理想的人,将会在社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培养真正“大写的人”既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只有不断地培养和涵养真正“大写的人”,才能让社会更加繁荣和进步。
1.2 五个“第一”在培养“大写的人”中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培养真正“大写的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这个过程中,五个“第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独立自信的人格,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术和职业成就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
这五个“第一”不仅仅是培养“大写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要素,更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共同发展的基石。
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培养“大写的人”的首要任务。
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他的行为和选择,从而影响到他的整个人生轨迹。
通过正确认识世界、人生和自己,一个人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大写的人”。
培养独立自信的人格是“大写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
自信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而独立则是在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质。
只有独立自信的人才能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坚定不移地前行。
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写的人”所应具备的重要素养。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复杂的问题,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进步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大写的人

20 1 3 第 8 期 ( 总 第 8 0 期 J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 、 课堂教学改革的 启动 以及不 断深 入, 英语教师逐渐更新 了 教育理念 ,比以往更注重 以学生为主体 , 注重激发及 培养学生英语学 习的必趣 , 教 学疗法也越_ ] } ∈ 越强调运用语 习得理论 , 让学生在接 近真实 的环 境 q 1 学 习或 自然 “ 习得” 语言知识和技能 。因此 , 新的 内容 丰富 的课堂 组织模式纷 纷体现 } { J 新课改 的理念 , 以期有效提 高课堂教学效果 。 但是纵 观以学生 为中心及 随之而来 的多样活动的课堂教学 , 它似 乎并没有取 得很 好的效果 , 新模式 的变化遮蔽 了我们 的眼睛。 课堂中 , 学生主动参 j 活动 , 讨论 热烈 、 思 维活跃 , 教 师采用多种 现代媒体 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 组织 采用 了小组合作 学习、 讨 论等各种新 颖的教学模 式 , 大 家 为此感到惊奇 , 因为这 都足传统 课堂 中 从来不会出现的场景 , 从 来没 仃 使用 过 的 方式 因此大家 的公开 课盛 行精彩 的导 入, 如 能 够 充 分 吸 引 学 生 眼球 的 多媒 体 和 丰富有趣的活动安排。然而, 如果我们认 真观察课堂 教学 , 冷 静下来思考 : 我们 的 教学模式是否有效? 教学于段学 可否接 受? 是否 有可操作性学生在 占槲近 一半 的 教 学 时 间 里 从 自己 活 动 内 学 到 了什 么 ? 又培养 了什么能力 。 这 问题恐l } f 1 连上课 教 师 自己都 不 好 回粹 。 下面笔者结合 自身的实践经验和 … 听课记 录,优质课观摩及 j 问事们 的共同 讨论 , 就教学环 中的一- 些低效 、 甚至兀效 现象的成因及解决途径进行 ・ 蠖探讨。 导入 设计 内容 不 当。 浪 费 时 间 太 多 以至 不 能 完 成 课 堂 教 学 任 务 俗话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 一半” 。 因 此, 一堂课最初几分钟的导入如果能恰 如 其分 就能使学乍产 生浓厚 的兴趣和强 烈 的求知欲 。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 充分发 挥他们 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 优 化课堂教学 ,为整体教学打响第…枪 , 但 倘若设计 不当, 老师在 — 卜 新课 时就会遇到 些 尴尬的局 面。如 一位老师 扯 I 高一 ( 卜 1 )的 U n i t 3G o i n g p l a c e s时就遇到 l 『麻 烦 。老师本来的设想是 庆放似将至 , 同 学 们 肯定 想 去 付 么地方玩耍旅行 , 那 么 顺 理 成 章 地 就 和 卒 单元 的 W 险 旅 行 活题 相 结合 , 引出课 文。 这其实 是一 一 个很好 的导 入 构 想 。然 而 当他 抛 出 ” N a l i o n a l d a y i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大写的人
——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有人担心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轰轰烈烈的学习,平淡无味的实践。
如果我们对于新课程标准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学习上,如果我们老师自身尚缺乏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素质,那么,这种担心就绝不是多余的。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关键在教师,关键在教师是不是大写的人。
一、大写的人是人性化的人
相对于天真烂漫的孩子而言,教师身上或多或少的有着因袭的沉重:几千年封建文化糟粕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阴暗与肮脏使得有些教师或官本位、奴才味十足,或明哲保身、庸碌无为,或奴才成为主子后的变本加厉的专制……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他绝不轻视他人,也绝不轻视自己。
他尊重学生独立平等的愿望,但也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欣赏学生的奇思妙想,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予帮助与指导。
教师的人性化,主要应是以人为出发点,以培养人格健全、思想独立的人为指归。
平等、尊重、宽容、仁爱等不是也不应是外贴的标签,而是深入骨髓的思想、文化、精神。
只有当平等、尊重、宽容、仁爱等真正成了教师深入骨髓的思想、文化、精神,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人性化的课堂,我们的民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我们才能彻底告别演戏、作假、虚伪(我们太会演戏了,无论怎样严肃、崇高的事情,我们都可能“玩”一把),迈向自尊、自信、自强!
二、大写的人是学习型的人
新课程理念要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在传统社会中,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以便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将会重复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只是传前人之道,教固定知识,解相似之惑,也就有一本教材打天下之说。
而在信息社会中,对于人来说,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比掌握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因此,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成为学习型的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做学生的楷模。
朱熹有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我们教师都能拥有不断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博学多才的学者,具有广博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就能够不断吸收新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实现自身的不断超越。
三、大写的人是创造性的人
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是创新与开拓,学校教育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教会学生学会创造,培养内心觉悟和自主发展的人。
一个必要的前提是:教师是具有独特教育理解的人。
凡创造性教师一定具有个人化的教育哲学观。
这种个人化的教育哲学观是对教育、对教学、对课程、对知识、对师生关系、对教育理论等独特的个人化的理解,这种独特的、个体化的教育理解具有反思和批判特征,以弥漫式与渗透式的形式,以内源性与外发性相结合等方式投射到教师的整个教育活动中,成为创造性教师的思想支撑和动力来源。
僵化的、保守的、自负的、经验主义的教师是不能与创造性画等号的,也就难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能否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能否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能否鼓励学生大胆突破常规、定论,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标志。
不盲从,不虚妄,重视启发学生的内心觉悟,创生自主发展的生命,是我
们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的崇高使命。
有个古希腊学者说过:“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可以点燃的火把。
”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施过程中,让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大写的人,去点燃火把,照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