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佛教建筑
中国古建筑古建筑十大

中国古建筑古建筑十大中国古建筑凝聚了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
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人们对过往时代和文明的见证。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古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建筑,让我们一同领略古代中国建筑的壮丽与优雅。
1.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故宫位于北京,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其规模宏大,建筑精巧,内外装饰瑰丽,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学者。
2.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
颐和园集传统园林和建筑艺术于一体,风景秀丽,建筑精巧,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园内的长廊、精致的花园和湖泊,展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和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3. 阿房宫:阿房宫位于陕西西安,是秦始皇时期的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大型宫殿遗址之一。
虽然现在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但其规模和建筑风格仍然能够给人们带来震撼。
阿房宫的遗址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和秦朝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 泰山:作为五岳之一,泰山位于中国山东,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以险峻的山势和壮丽的景色而著称。
在泰山的山顶上,依然保存着古代的祭拜建筑和文化遗迹,如泰安岱庙和碧霞祠。
登上泰山,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宗教和建筑的美丽融合。
5. 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是南方著名的名山之一。
雁荡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古建筑而闻名。
山上有建于唐代的寺庙和道观,如佛教胜地龙门、道教名山南屏。
这些建筑不仅保存完好,而且与山水景色相得益彰,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6.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
乐山大佛的造型庄重,气势恢宏,被誉为东方巨佛。
它的建造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也体现了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7. 彩虹桥:位于云南省,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之一。
彩虹桥横跨在小江之上,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彩色画作而著称。
桥面上的图案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中国第一古刹——千年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千年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
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
汉明帝听罢大喜,永平十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
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洛阳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僧院”便泛称为“寺”,洛阳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洛阳白马寺目前占地约3.4万平方米,有大小建筑百余间。
寺院坐北朝南,为中轴对称格局,布局规整,主次分明。
藏经阁洛阳白马寺法宝阁与藏经阁分别位于清凉台的东、西两侧,建于1995年,二阁大小形制一样,重檐歇山式。
其中,藏经阁内正中供奉有泰国赠送给白马寺的《中华古佛》。
藏经阁还收藏有《龙藏》、《中华大藏经》、《日本大正藏》、《西藏大藏经》、《敦煌大藏经》等十余种藏经,是白马寺僧人阅藏修学的地方;法宝阁内供奉着1993年印度总理拉奥访华时赠送的一尊铜佛像,并收藏有数十种“法宝”。
印度佛殿苑印度佛殿规划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450平方米。
主要建筑包括大佛殿、回廊、牌楼等,布局规整,别具匠心。
顶部安装有玻璃天窗,阳光从天窗投射下去,照射在佛像周围。
大佛殿上下两层塔身及殿门前牌坊上雕刻有佛本行故事与佛本生故事。
大佛殿底部设计有水系,俯瞰大佛殿及水系,犹如盛开的莲花。
印度佛殿苑方正严谨,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覆钵式穹窿顶,佛殿下水流往来,喷涌不断,清澈圣洁;佛殿外回廊环绕,静谧整齐。
北京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演变探究——以北京戒台寺为例

北京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演变探究——以北京戒台寺为例葛岭;谢桂林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24()1
【摘要】北京戒台寺是国内著名的寺院,根据史料分析,戒台寺在辽代时期仅仅布置经幢、明王殿(影堂殿)、戒台殿、大悲殿等建筑;明代设置戒台寺南部轴线建筑——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伽蓝殿、祖师堂、大雄宝殿、千佛阁、真武殿、禅悦堂、宗师府、浴堂等建筑;清代在其原址上增建观音殿、九仙殿和皇家宫院——牡丹院、罗汉堂等建筑,形成了现今戒台寺的建筑布局。
文章通过对寺院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寺内石碑进行考证,展现了戒台寺的历史,分析戒台寺的建筑布局和建筑型制。
【总页数】3页(P208-210)
【作者】葛岭;谢桂林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江西省分宜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规划布局及建筑空间设计研究r——以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为例
2.面向建筑设计专业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探究——以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心理学课程实践为例
3.中国古典建筑院落布局设计的启示——以北京四合院
为例4.佛教寺院住持与信徒互动模式及其对佛教团体规模的影响——以北京东部YS寺为例5.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均衡性探究——以北京市城六区医疗设施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建筑之最

中国古建筑之最最宏伟的人造建筑——万里长城;最辉煌壮丽的皇家宫殿建筑——北京故宫;最空灵超凡的建筑——北京天坛建筑群;最气势宏伟的皇家园林建筑——北京颐和园;规模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最集中的皇家宗教建筑群——承德外八庙;现存最古老的中国佛塔——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建筑——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现存最早的八角形砖塔——河南登封县净藏禅师塔;现存最高的砖构佛塔——河北定州开元寺料敌塔;现存最古老的琉璃塔——河南开封佑国寺铁塔;现存高大精美的琉璃塔——山西洪赵县广胜寺飞虹塔;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现存最雄大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山豆村佛光寺东大殿;现存最古老的木构楼阁建筑——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现存最大的辽、宋时代木构建筑——山西大同上华严寺九间大殿;现存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故宫太和殿;最古老的石构拱券桥——河北赵县赵州桥;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儒教祭祀建筑——曲阜孔庙,等等。
中建史的若干个最……1、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落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2、白灰抹面最早是出现在仰韶中期,而普遍采用则是在龙山时期。
在龙山文化的遗址中,还发现了土坯砖。
3、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的白灰墙上刻画的图案,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
4、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是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的牛河梁女神庙。
5、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6、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7、在商朝,我国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
8、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都城——亳宫城中宫殿中的主殿长90m,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9、河南安阳小屯村遗址——殷墟,是最重要的晚商遗址。
其建筑方正整齐,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大佛寺的景点介绍

大佛寺是一座位于中国的著名佛教寺庙,以下是对该寺庙的景点介绍:
1. 大佛殿:大佛寺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寺庙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大佛殿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佛像,它被认为是佛教信仰中的重要象征。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欣赏佛像的壮丽和庄严。
2. 观音阁:观音阁是大佛寺中的一座独立建筑,供奉着观音菩萨。
这座建筑通常具有精美的雕刻和绘画,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游客可以在这里静心祈福,欣赏艺术作品。
3. 禅修院:大佛寺还设有禅修院,提供给修行者和游客进行冥想和禅修的场所。
在这里,您可以体验到宁静和平和的氛围,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寻找内心的宁静。
4. 园林景观:大佛寺周围通常有美丽的园林景观,包括花草树木、池塘和小桥流水。
在这里漫步,您可以欣赏到自然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5. 寺庙文化活动:大佛寺还定期举办各种佛教文化活动,如法会、佛诞节庆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进人们对佛教文化的了解,还为游客提供了参与其中的机会。
请注意,以上介绍是基于虚构的大佛寺,实际存在的寺庙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您想了解具体的大佛寺,请告诉我所在的城市或地区,我将尽力为您提供准确的信息。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
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
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
厅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
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
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
堂堂: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
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
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
楼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
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
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阁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
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
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
榭榭:多借周围景色构成,一般都是在水边筑平台,平台周围有矮栏杆,屋顶通常用卷棚歇山式,檐角低平,显得十分简洁大方。
榭的功用以观赏为主,又可作休息的场所。
舫舫:园林建筑中舫的概念,是从画舫那里来的。
舫不能移,只供人游赏、饮宴及观景、点景。
舫与船的构造相似,分头、中、尾三部分。
船头有眺台,作赏景之用;中间是下沉式,两侧有长窗,供休息和宴客之用;尾部有楼梯,分作两层,下实上虚。
廊廊:是一种“虚”的建筑形式,由两排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其作用是把园内各单体建筑连在一起。
廊一边通透,利用列柱、横楣构成一个取景框架,形成一个过渡的空间,造型别致曲折、高低错落。
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文档1: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1. 苏州拙政园苏州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
该园始建于明代,曾多次修缮和扩建。
拙政园以其精巧的布局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园内有假山、池塘、亭台、廊宇等,每一处都展示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
2. 北京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
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壮丽的景观而闻名。
园内有山水、宫殿、寺庙等,构成了一幅宏伟而和谐的画面。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设计的杰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3. 杭州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最著名的湖泊之一。
它以其美丽的景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而闻名。
西湖周围有山峦、湖泊、岛屿和古建筑等,构成了一幅美丽而令人心醉的画卷。
4. 苏州留园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园内有曲水流觞、亭台楼阁、花坛和假山等,每一处都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湛技艺和雅致氛围。
5. 北京天坛天坛位于北京市,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的场所之一。
该建筑群以其宏伟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细节而闻名于世。
天坛包括圜丘、祈年殿、皇穹宇等建筑物,每一处都彰显着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
6. 苏州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这座园林以其独特的奇山怪石和精巧的水系而著名。
园内有石径、水泉、假山和廊亭等,构成了一个精心布置的景观。
7. 杭州灵隐寺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
寺内有古建筑、佛塔和群山等景观,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
灵隐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建筑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
8. 北京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典范之一。
它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而闻名。
故宫包括乾清宫、中和殿、宜和宫等建筑物,每一处都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高度发展和不朽魅力。
9. 苏州虎丘虎丘是苏州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虎丘以其陡峭的山峦和古老的建筑而著名。
佛光寺大殿_中国古典建筑分析

大殿出檐深远,屋面坡度较平缓,举高 约1/4.77。殿顶用板瓦铺设,脊瓦条垒 砌,正脊两端,饰以琉璃鸱吻。二吻虽 为元代补配,但高大雄健,仍沿用唐代形 制。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 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 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 雄健有力的感觉。 大殿构架由屋深柱网、铺作层和屋顶梁 架三部分叠加而成,七铺作斗拱纵横恣 肆,威压四方,是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斗 拱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一个实例,也是我国集唐代建筑、彩塑、壁画、 题记、经幢于一殿的孤例。 佛光寺大殿在脊檩下仅用叉手,是现存古建筑 使用这种做法的孤例。同时佛光寺大殿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 筑暨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它虽然比南禅寺 大殿晚七十五年,但规模远胜于彼,且在后世修葺中改动极少,所以国内一 般都将东大殿作为仿唐建筑的范例。也被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 国宝”。
3反映当时的佛教发展趋势
佛光寺唐塑的形象塑造,也与当时的佛教思想发展变化有密切关系。禅宗是唐代 快速兴起的佛教宗派,此宗大胆摆脱经典教条和仪式束缚,甚至主张不读经、不 礼佛、不坐禅,采用“直指人心”的通俗说教方式,倡导“即心即佛”、“见性 成佛”、“顿悟成佛”等思想理论,对唐及唐以后的佛教乃至社会思想文化产生 了深远影响。禅宗将佛教世俗化的思想,带动了当时佛教艺术向世俗化转变,唐 道宣所谓“唐以佛像笔工皆端庄柔弱,似妓女儿,而宫娃乃以菩萨自夸也” 这 些佛塑像之上庄严与与弱、性与世俗、柔崇高与平凡、端重人性的微妙结合和和 谐统一难,在现存中国古代佛教彩塑中很见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第二讲:古寺晚钟
一、佛塔的起源与演变
• 佛塔又名浮屠,来自于梵文“窣堵波(Stupa)”,原意 为“方坟”、“圆冢”,到隋唐时,创造出了“塔”字,
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佛塔是珍藏佛祖舍利和供奉圣
物、佛经之用的,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具有圣墓性质。
印度桑奇大塔
仰光大金塔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 但随着佛教的不断传播,佛塔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不断的开始朝仿木建筑的方向发展。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2)佛塔外部装饰模仿木构
第二讲:古寺晚钟
• 唐代建造的一些佛塔中可以看到,部分地仿照木建筑的柱、 枋、斗栱、檐部、门窗等。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2)佛塔外部装饰模仿木构
第二讲:古寺晚钟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浙江杭州六合榙
• 或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或下游,
第二讲:古寺晚钟
10/18/2017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北京北海白塔
• 或城市景观重要的节点之处,
第二讲:古寺晚钟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第二讲:古寺晚钟
云南大理三塔
• 成为了异乡来城的旅人首先看到的标志性建筑。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第二讲:古寺晚钟
中
国
佛
塔
的
分
楼阁式塔
类
密檐塔
单层塔
喇嘛塔
金刚宝座塔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第二讲:古寺晚钟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 修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
的历史。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 嵩岳寺塔的总高度约30米, 全塔除塔刹和基石之外,均 以砖砌筑,第一层塔身以上, 叠涩出密檐十五层,每层塔 檐之间距离甚短。塔身平面 呈十二边形,是我国古塔的 孤例。
第二讲:古寺晚钟
• 宋元时期的佛塔已经开始更多的用砖石甚至琉璃来模仿木 制的构件。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3)佛塔与城市环境相融合
第二讲:古寺晚钟
• 中国佛教的早期,塔属于寺,寺随塔造。到后来,佛寺的 主要建筑从佛塔转变为佛殿,塔从寺院中心,搬到了寺院 的一角,或干脆不用建造佛塔,塔与寺的关系比较宽松了, 塔和寺不一定同时地出现。
《魏书》卷一百十四·释老志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第二讲:古寺晚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 后经隋、唐、五代和北宋几百年间的修凿。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现存洞窟尚有1300多处,大小造像10万余尊。
第二讲:古寺晚钟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 明清时期,佛塔的建造更为自由了,有时是塔随寺造,有 时则有塔无寺。塔的宗教性也淡化了,其景观意义则更为 加强,环境选址问题更加突出。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浙江杭州雷锋塔
第二讲:古寺晚钟
• 塔变成了城市形象的标志,多建造于高处或显要处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浙江杭州保椒塔
• 城中高地、城近郊视线可及的山上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第二讲:古寺晚钟
(1)佛塔形式不断的中国化
• 唐代,塔的平面与从初期圆形、十二边形,转变为四边形。
• 宋元以后,塔的轮廓也从初期的密檐上举而演变为与中国 楼阁式建筑更为相似的外檐下垂。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2)佛塔外部装饰模仿木构
第二讲:古寺晚钟
• 早期佛塔的建筑装饰上,还能看到很多印度佛教的特征,其 建筑艺术还保留着佛教本源的面貌。
苏州拙政园与报恩寺塔
第二讲:古寺晚钟
• 塔变成为了城市文化与环境景观的重要载体。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二、佛寺建筑
第二讲:古寺晚钟
• 初期佛寺布局与印度相仿,仍以塔为主要崇拜对象,置于 佛寺中央,而以佛殿为辅,置于塔后。
• 北魏洛阳有许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宅邸改建而成的,所 谓“舍宅为寺”,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于是佛 寺进一步中国化,不仅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架建筑使用于佛 寺,而且使原来的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
第二讲:古寺晚钟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第二讲:古寺晚钟
我国现存唯一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
• 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木塔总高度是67米。塔的 底层平面是八角形,直径30.27米,是古塔中直径最大的。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讲:古寺晚钟
佛宫寺释伽塔
• 塔身外观六檐五层,内部有四个夹层。塔的第一层南北两
建筑艺术
第二讲:古寺晚钟
——中国佛教建筑
主讲:王维天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河南洛阳白马寺
第二讲:古寺晚钟
• 白马寺是我国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建于东汉永平十 一年(公元68年)。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河南洛阳白马寺
第二讲:古寺晚钟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河南洛阳白马寺
第二讲:古寺晚钟
“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 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
第二讲:古寺晚钟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第二讲:古寺晚钟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第二讲:古寺晚钟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 在塔的立面上我们看到了壶门、狮子、火珠垂莲等典型的
西域建筑艺术的特征,这体现了早期佛教刚刚传入我国的
建筑面貌。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 塔刹由石雕刻而成,下部 由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 组成须弥座,其上承托梭 形七重相轮组成的刹身, 刹顶是一个巨型的宝珠。
侧开塔门。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佛宫寺释伽塔
第二讲:古寺晚钟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中国佛塔的主要特征
(1)佛塔形式不断的中国化
(2)佛塔外部装饰模仿木构
(3)佛塔与城市环境相融合
第二讲:古寺晚钟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1)佛塔形式不断的中国化
第二讲:古寺晚钟
• 早期的那种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格局,在寒冷的中国北 方,显然不适合佛教活动的开展,同时伴随着南北朝时期 佛教的兴盛,中国的佛寺已经从初期的以塔为中心,转变 为以佛殿为中心,从对佛塔的膜拜转变为对佛像的膜拜。
第二讲:古寺晚钟
• 虽然60%都是唐代的,但由于前后延续近500年,各个时代 的特点在这里都有所反映,就艺术造诣而言,也比早期的 更为成熟。
10/18/2017
艺术导论——建筑艺术
第二讲:古寺晚钟
• 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多种宗教,然而延续时间较长和传 播地域最广的,应属佛教。
• 它不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建筑和艺术遗产,并且对我 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