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一节概况

合集下载

高中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总结(全)

高中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总结(全)

高中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总结(全)高中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总结(全)Pre-chapter:世界地理概况NO.1全球海陆分布大势1.全球的陆地数据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40000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东西半球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为界。

3.大陆与岛屿的概念:面积较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4.大洲的概念:大洲是指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

5.广大的大片水域称作洋,洋的边缘叫海。

6.四大洋——太平洋(最大)、大西洋(S型)、印度洋(M型)、北冰洋NO.2全球陆地地形1.全球陆地起伏悬殊(最高最低点相对高度达9200M以上)2.全球陆地地形错综复杂,以平原、高原和山地所占面积最大3.两大高山带环太平洋高山带科迪勒拉山系亚欧大陆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特拉斯山脉4.全球高原分类地壳稳定的以古陆块为基底的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海拔较高,起伏较大,位于年轻山脉之间青藏高原冰雪高原大陆南极洲5.全球平原分类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侵蚀平原(由于冰川的东欧平原进退侵蚀形成)总结本章之最——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②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③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南极大陆④最大的岛:格陵兰岛。

⑤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3m)⑥陆地最低点:死海的湖面(-400m)⑦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澳大利亚)。

⑧世界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⑨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⑩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⑪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NO.3世界的气候1.全球无论是一月还是七月,气温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3.气候学上以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作为寒带和温带的界线,最冷月平均气温16℃等温线作为温带和热带的界线。

4.等温线的分布规律①南北半球1月份等温线大陆向南弯曲,在海洋上向北弯曲②南北半球7月份等温线大陆向北弯曲,在海洋上向南弯曲——以上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所导致的③若在海洋上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则说明此处有暖流经过;反之,则说明有寒流经过。

世界地理分区 亚洲

世界地理分区  亚洲

(二)地形概况
1、总特征:
(1)地形复杂 多样、起伏 大
(2)地势中高 周低
(3)中部高原、 山地为主, 平原多分布 大陆边缘区
2、主要地形区:
地形起伏大。——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号称“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死 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陆地最低点
东流入太平洋: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 南流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尔温江 西部内流河:塔里木河、伊犁河、阿姆河、锡尔河、约旦河
一、亚洲自然地理环境 (一)位置
1、半球位置
经纬度位置:亚洲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多 80°N
30°E
180°
10°S
2、经纬度位置(绝对位置)
纬度范围:100S——800N 经度范围:300E——1700W 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海陆位置
5 北冰洋
欧洲 1 亚 洲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太平洋
非洲
7
印度洋 3 大洋洲
青藏高原对来自印度 洋的水汽有何作用? 能否从降水角度,具 体说明该地形对亚洲 气候的影响?
探 究: 亚 洲 河 流 的 分 布 有 何 特 点?
(四)河流水文特征
(1)特征:
①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 ②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③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河流:
主要河流:
北流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世界主要国家的经纬度定位
140ºE 40ºN
日本
40ºE 50ºN
俄罗斯
80ºE 20ºN
30ºE 30ºN
10ºE 50ºN

区域地理第1章第1课世界地理概况

区域地理第1章第1课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分区及特点
01
02
03
东亚
季风气候显著,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东南亚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 气候,海上交通便利,旅 游资源丰富。
南亚
热带季风气候,人口众多, 农业发展潜力大。
世界地理分区及特点
中亚
北非
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广人稀,矿产资 源丰富。
热带沙漠气候,石油资源丰富,旅游 资源丰富。
西亚
03
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内 流流域面积广大。
04
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从 热带雨林到寒带苔原都 有分布。
非洲自然地理特征
01
02
03
04
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 原大陆”。
气候类型以热带气候为主,赤 道横贯中部,气候类型南北对
称。
水系发育受地形和气候影响, 河流多注入印度洋和大西洋。
植被类型以热带稀树草原和热 带雨林为主。
热带沙漠气候,石油资源丰富,水资 源匮乏。
世界地理分区及特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 气候,人口增长快,经济 发展水平低。
欧洲西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 气候,经济发达,人口稠 密。
欧洲东部和北亚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 针叶林气候,森林资源丰 富,人口稀少。
世界地理分区及特点
01
02
北美洲和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山地、中部平 原、东部高原和山地。
水系发育良好,河流众多且流程长。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 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广泛。
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从热带雨林到寒 带苔原都有分布。
欧洲和大洋洲自然地理特征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平均海拔最低。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概况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方法指导
练出高分
3)亚马孙平原为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原因:1、赤道 穿过亚马孙平原,且平原面积广阔2、位于赤道低压控 制,终年高温多雨3、南北两面有低缓的高原,来自大 西洋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都可以进入,受到西部山地的 抬升,降水充沛 (4)巴西东南沿海为热带雨林,原因是位于东南信风 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为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在马达加斯加的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也出现。 (5)西岸热带沙漠直达赤道分布的原因:秘鲁寒流的 影响 (6)巴塔哥尼亚形成温带荒漠景观:安第斯山阻挡太 平洋的水汽进入内陆,为背风坡,降水少
区域定位的方法
七大洲的地形与气候特征
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方法指导
练出高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1.七大洲面积
由大到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南美洲 欧洲 亚洲 北美洲
南极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2)北美气候受地形影响大的表现(牢记):
西部山区的影响: A.西部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 B.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 C.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 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狭长分布于沿海地区。 D.西部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 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东部高原山地的影响:东部高原山地低缓,对大西洋的暖湿 气流阻挡小,所以北美洲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降水从沿 海向内陆减少。 中部平原对气候的影响: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南北开敞,致 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温带大陆性气候强。使北美洲在冬季 受寒潮的影响非常大。

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的认识1. 学习地球的形状、结构以及地球的运动。

2.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掌握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地图的基本知识1. 学习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坐标系等基本要素。

2. 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作图能力。

第二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1. 学习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了解世界地理的研究内容。

2. 掌握世界地理的基本分区,了解各大洲的特点。

第二节:亚洲1. 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

2. 了解亚洲的主要国家、地理特征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第三章:中国地理第一节: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范围1. 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理解其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 掌握中国的四至点,了解其地理范围。

第二节:中国的自然地理1. 学习中国的地形、气候、水系等特点。

2. 理解中国自然地理的多样性,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人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 学习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掌握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学习环境保护的意义,了解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2.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其在我国的实践。

第五章:区域地理第一节: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1. 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理解区域的特征。

2. 掌握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第二节:案例分析1. 以我国某一地区为例,分析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气候与天气第一节:气候概述1. 学习气候的概念,理解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 掌握气候的构成要素,了解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第二节:我国的气候类型1. 学习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理解其分布特点。

2. 分析我国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七章: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学习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其分类和特点。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概况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概况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概况是研究全球不同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重要学科。

本文将概述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探讨全球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世界人口地理,以及探讨世界各地的经济地理情况。

一、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世界地理研究的是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群落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不仅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全球自然地理特征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划分为五大基本类型:海洋、大陆、高山、平原和沙漠。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地理特征,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

大陆是地球表面的主要陆地区域,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高山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等,它们是由地质运动形成的巨大山脉。

平原是地球表面较为平坦的地区,如北美洲的平原。

沙漠则是降水较少的地区,如撒哈拉沙漠。

三、世界人口地理人口地理是研究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的地理学分支。

世界人口地理的主要特点包括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城市化明显、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等。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分布和迁移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成本高昂和社会福利不足,老年人迁移到较便宜的地方居住的情况比较普遍。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四、世界各地的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地理学分支。

世界各地的经济地理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国家,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是主导产业,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制造业和农业是主导产业。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国家依赖于自然资源出口,如中东国家和俄罗斯;而一些国家则依赖于旅游业收入,如希腊和意大利。

总之,世界地理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学科。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
第一讲 陆地和海洋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第一章 世界地理概述
非洲
北美洲
大 洋 洲
南美洲
太 平 洋
印度洋
北 冰 洋
南极洲
01
大 西 洋
02
欧洲
03
亚洲
04
大 西 洋
亚洲最大 大洋洲最小; 太平洋最大 北冰洋最小
STEP3
STEP2
STEP1
北半球
30º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亚—欧: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问题: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问题: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亚—非:
亚—北美洲:
问题: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问题: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欧—非:
问题: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欧—北美洲:
丹麦海峡
北美洲—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
问题: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南美洲——南极洲:
问题: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
课本22页,大洲分界
二、世界区域定位

30
40

30
50ºS
40ºS
30ºS

30ºN
40ºN
70ºW
180º

40ºS
90ºE
30ºS
50ºS
60ºE
40ºN
30ºN
南半球
非洲、 亚洲、 大洋州、 南美洲
读图:赤道穿过哪些大洲?
北半球陆地多于南半球;南极陆地为主,北极海洋为主
读图:陆地大多分布在哪半球?海洋呢? 南北极地区分别以陆地还是海洋为主?

世界地理概况及区域知识要点——世界概况

世界地理概况及区域知识要点——世界概况

世界地理概况及区域知识要点——世界概况世界地理概况及区域知识要点【考纲快讯】世界地理概况第⼀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知识梳理】⼀、⼤洲和⼤洋(⼀)七⼤洲1、概念:⼤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陆:亚欧(最⼤)、⾮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利亚六块⼤陆岛屿:⾯积较⼩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 2、位置、⾯积及分界线亚洲、欧洲、⾮洲、⼤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洲⾯积:亚洲4400 ⾮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洋洲900 亚、欧—乌拉尔⼭、乌拉尔河、⾥海、⾼加索⼭、⿊海、⼟⽿其海峡亚、⾮——苏伊⼠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四⼤洋太平洋:⾯积最⼤(将近⼀半)、⽔温最⾼、⽔体最深、岛屿最多。

⼤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积⼤北冰洋:最⼩、纬度最⾼、⽔温最低海:⼀般⾯积较⼩,靠近⼤陆由半岛和岛屿同⼤洋⼤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道⼆、七⼤洲地形特⾊三、海底地形⼤陆架:靠近⼤陆的浅海地区,⼤陆向海洋的⾃然延伸,深度⼀般不超过200m ⼤陆坡:⼤陆架外缘巨⼤的陡坡洋底地形:⼤陆坡外,有洋盆、海沟(消亡边界)和海岭(⽣长边界)等地形第⼆节世界的⽓候、河流、资源【知识梳理】四、各⼤洲的⽓候特点五、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六、世界的⾃然资源1、世界的⼈⼝(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A、增长过快——⽣态⽅⾯: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流失,⼟壤沙化——社会⽅⾯:粮⾷不⾜,医疗、卫⽣、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或负增长:劳⼒短缺、兵源不⾜、⽼龄化问题。

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标:途径:控制⼈⼝数量,实⾏有计划地⽣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北美
北美-南美 南美-南极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欧洲-北美
丹麦海峡
• 从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地跨两洲的国家:
俄罗斯、哈萨克、土耳其、埃及、美国、印尼、巴拿马
2、四大洋及其主要特征
北冰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大 西 洋
2、四大洋及其主要特征
海洋总面积:3.61亿km²
四大洋的界线
大洋洲塔斯马尼亚岛 1470E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斯里兰卡
苏门答腊岛 马达加斯加岛
火地岛
塔斯马尼亚岛
(3)区域轮廓定位
(4)地理景观定位
五大湖 富士山 斑马、长颈鹿 椰子、荔枝、天然橡胶 企鹅 金字塔 长城 埃菲尔铁塔
四、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
1.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岛屿
海岭 海沟
海盆
海底地形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海盆 海岭
南美洲南端合恩角 670 W
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 200E
2 四大洋
太平洋和 经过南美洲南端合 大西洋 恩角的西经67经线 印度洋和 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 斯角的东经20经线 大西洋 印度洋和 通过塔斯马尼亚 岛的147E经线 太平洋
大西洋和 丹麦海峡-冰岛-法 罗群岛-设得兰群岛 北冰洋
图 318
四大洋
地面起伏 较大
喜马拉亚山脉 东非大裂谷
岛弧 海岸山脉 马里亚那海沟
主要特征
面积最大,水量最多,水温最高,水体 最深,岛屿最多,渔业最发达 世界第二大洋,轮廓呈“S”型,航运发 达 世界第三大洋,北部为特有的季风洋流 (“冬逆夏顺”) 最小的大洋,地处北极圈内,有极昼、 极夜现象
3 空间定位
(1)经纬线定位
(2)相对定位
冰岛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巴尔干半岛 伊比里亚半岛 亚平宁半岛
麦哲伦海峡
德雷克海峡
三、七大洲、四大洋
1.七大洲
三、七大洲、四大洋
(1)七大洲轮廓形状
三、七大洲、四大洋
绘制轮廓图
三、七大洲、四大洋 2)半球分布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三、七大洲、四大洋 2)半球分布特点
1 七大洲 3)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 重要的洲界
4) 重要的洲界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第三部分 第一章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
一、 海陆分布
1、从面积看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一、 海陆分布
2、从半球看
陆地主要集中在
二、基本概念 陆地: 地球表面未被水体淹没的部分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半岛: 大陆伸向海洋的部分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大洲: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
四、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
2.陆地地形 (1)地形和地势
形和海底地形 (2)五种地形 基本地形类型及其特征
• 平原和高原
不同点 共同点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原 地表平坦,起伏较小 地面起伏较小 高原 海拔较高、边缘陡峻
和海底地形 (2)五种地形 本地形类型及其特征
• 山地和丘陵 不同点 山地 丘陵 海拔一般在 500米以上, 地表起伏大、山高谷深 海拔200~500米、起伏和缓 共同点
(2)内海——伸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的水 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渤海、波罗的海等
(3)陆间海——位于两个大陆之间. 如地中海
世界主要海峡及运河
英吉利海峡 土耳其海峡 巴拿马运河 大 北
基尔运河 冰

霍尔木兹海峡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西 曼德海峡 印 度 洋 洋 莫桑比克海峡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
苏伊士运河
面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平均温度最高:太平洋 岛屿最多:太平洋 水量最多:太平洋 渔业最发达:太平洋(西北渔场和东南渔场) 深度最大:太平洋
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盐度40‰ 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10‰
四大洋及其主要特征
大洋名称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二、基本概念 洋 一般指的是水深在3000米以上,大陆边缘以外的
深海区域它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

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海的面积比较小,一般靠 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大致隔开。 分为边缘海、海湾、陆间海和内海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基本概念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1)边缘海----濒临大陆,以半岛和岛屿 与大洋分开的海.如黄海、东海、南海等 海湾:
海底地形
大陆架
描述
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深度一般不超 过200m。蕴藏丰富石油,天然气, 生物资源 大陆架外缘向洋底过渡的陡坡,下限 不限,一般2000~3000m 是大洋的主体,包括海盆、海岭、海 沟、洋脊等。 锰结核矿(或者可以说:海盆蕴藏)
大陆坡 大洋底部
喜马拉亚山脉 东非大裂谷
岛弧 海岸山脉 马里亚那海沟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德雷克海峡
4)各大洲的分布及分界线
丹麦海峡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 欧洲 峡 亚洲 北美洲 白令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大洋洲 南美洲
直布罗陀海峡 非洲
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大洲分界
大洲 亚洲-欧洲 亚洲-非洲 欧洲-非洲 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