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实验一
环境心理学-环境偏爱

环境 五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心理
NO.1 “环境”为何能引起人们的喜爱?(“环境刺激”的特性)
环境心理学
环境偏爱与唤醒理论
环境 本节课要寻求的答案
心理
作为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者,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经常会追问: 怎样的环境是这里的人们所需要,所喜爱的环境?
这节课,我们将从环境心理学的唤醒理论中寻求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
环境 关于唤醒理论相关概念
心理
唤醒:在刺激作用下,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使脑活动增 加。 表现为生理上自主活动的提高和行为上的情绪变化。
环境 五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心理
同一个复杂或神秘的环境,白天可能令人愉快,晚上令人会多一些 不安。
环境 五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心理
NO.5 哪些要素决定了环境受到人们喜爱的程度 ?(四个环境维度)
雷切尔.卡普兰和斯蒂芬.卡普兰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回答。
他们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用于预测对不同环境偏爱的四个度:
唤 醒
不定性
环境 五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心理
NO.4 “不定性”怎样影响情感评价? ( 不定性与情感评价的关系) 根据柏莱恩的观点,具有中等强度不定性的环境是维持兴趣,
诱发探索动机的最佳环境,是人们所偏爱的环境。
兴趣 情 感 评 价
偏爱
复杂性(不定性之一)
随着不定性增加,唤醒水平继续提高, 探索的兴趣不再增加,对场所的偏爱则降低。
环境 五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环境心理学教案(一)

环境心理学教案(一)环境心理学教案一、引言•介绍环境心理学的定义和背景•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影响二、学习目标1.理解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掌握环境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分析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三、环境心理学概述1.环境心理学定义–环境心理学研究环境与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关注环境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2.研究方法–观察法:通过观察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和反应,探究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实验法:通过实验控制环境因素,研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测量法:利用问卷、量表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程度四、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1.自然环境–自然风景的美感对心理的积极影响–自然环境对放松、恢复注意力等方面的重要性2.建筑环境–建筑设计、布局对人们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建筑环境对创造力和工作效率的影响3.社会环境–社交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社区环境对社会互动和个体幸福感的影响五、环境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环境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合理规划公共空间以促进社交和交流2.教育环境–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和积极性–调整教室布局和装饰,提供舒适的学习氛围3.工作环境–优化工作环境设计,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创建有利于创新和合作的工作空间六、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分析现有校园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提高学生学习氛围和幸福感2.案例二:某公司办公室设计–分析现有办公环境对员工的影响–设计改进方案,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七、课堂讨论与总结•学生与老师进行环境心理学相关问题的讨论•总结环境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可应用性八、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环境(如家庭、学校、公园等),分析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九、扩展阅读推荐•环境心理学经典著作:《环境心理学导论》•最新研究成果:《环境心理学研究进展》•实践应用案例集:《环境心理学实践指南》十、教学评估•学生对环境心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学生对环境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学生对环境心理学案例分析的能力评估终结语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理解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掌握环境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对环境与心理关系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环境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夜间环境对人街区感的影响一:实验背景:白昼与黑夜是世界的两极,黑夜所营造的光环境和人们的心理状态都有所不同。
而我们在进行建筑及街道设计时,往往将二者一概而论,更多考虑人们白天的行为及心理。
夜晚环境所造成的不同体验往往被忽视。
建筑设计者不但要考虑白天街区环境的设计,还要考虑街道夜间空间环境的塑造,及对人们行为活动的组织,这样才能使设计更加完整,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二:实验目的对比白天与黑夜不同环境对人的街区体验、使用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
分析对比影响因素。
三:实验地点哈尔滨中央大街四:实验对象中央大街上的行人(本市居民与外地游客)四:实验步骤1.组员白天到达中央大街,对几个街道主要节点进行观察记录,(选取防洪纪念塔广场,教育书店,马迭尔宾馆,露西亚西餐厅,中央商城)2.发放调查问卷3.晚上对上述几个节点进行再次观察记录。
4.对白天与夜晚不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总结。
五:对比因素1.白天不同节点人群密集度,活跃度,及主要进行的活动。
2.夜晚相同节点人们的活动状况。
3.问卷调查中不同时间段活跃人群自然情况的对比分析。
4.问卷调查中人们对不同时间段街道的心理体验。
五:调查问卷尊敬的各位女士!先生:您好!我们正在进行关于夜间环境对人街区感的影响的调查,请您协助我们填写这张调查表,谢谢合作!1.您的年龄:A30岁以下B3于60丫岁C60岁以上2.您的性别:A男B!女3.您的职业:A职员B农民C学生D公务员E教师或医生F离退休人员G军人H管理人员4.您在中央大街游憩的时间一般在:A早晨B上午或下午C晚上D都有可能5.您认为夜间游憩活动的时间多少恰当:A30分钟以内B30分钟一1小时Cl一2小时DZ小时以上6.您对这里游憩设施整体的感受:A满意B不满意7.您夜间在这里主要的活动是:A体育健身B休息(坐)C散步D表演E赏景F会友G棋牌活动H划船工社团活动J带孩子游玩8.在夜间游憩中,您对道路设施是否满意:A很满意B较满意C不满意9.在夜间游憩中,您对休息座椅是否满意: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10.在夜间游憩中,您对健身设施是否满意: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n.在夜间游憩中,您对照明设施是否满意: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12.在夜间游憩中,您对卫生设施是否满意: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13.在夜间游憩中,您对信息设施是否满意: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14.在夜间游憩中,您对安全设施是否满意: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巧.您认为应如何改善人们夜间游憩活动环境:A更多的座椅B更安全的踏步C增加公厕数目D营建露天剧场E更清晰的信息指示F增加游乐健身设施G增加照明设施H增加主题景点工购食物与水方便J其它16.您认为还要营建哪些类型夜间游憩活动空间-:A体育活动空阿B亲密交往空间C散步空间D表演空何E观看(观赏)空间F坐息空间G文化教育空间17.对于游间游憩设施空间,你认为这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问卷结束,感谢您对本调查的支持"。
环境心理学作业-10页精选文档

建筑行为心理学调查报告——太原龙潭公园调查报告指导老师:石谦飞学生:李芳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号:s2*******建筑行为心理学调查报告——太原龙潭公园调查报告一调研内容1.调查对象:太原市龙潭公园2.调查方法:现场记录3.调查内容:游人在公园特定环境下的行为4.调查目的:人们喜欢怎样的公园环境,进而从人们的喜好,提出改进公园的设计和设施5.调查时间:2009.8.20和2009.8.22二公园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1、公园地理位置及简介龙潭公园地处太原市城坊街28号,位于新建路与旱西关交叉口处,属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是集园林自然风光,市民休闲旅游,社会公共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整个公园包括黑龙潭南北湖及周边地区,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520米,占地约40公顷, 18.74公顷的宽阔水面,更是增添了这一园林的灵秀之气。
龙潭公园的前身是太原动物园,现在的龙潭公园是2019年初动物园搬迁到东山卧虎山公园,在其旧址上新建的。
为免费开放的开放式文化生态公园。
2、公园的基本设施作为龙潭公园最主要景观的龙潭广场,中心放置着为纪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而铸造的标志性建筑春秋大鼎。
这尊大鼎,体现的不仅在三晋的包含的“一言九鼎”,诚信经营的特有气质,更是为这一大型园林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春秋大鼎是以1988年出土于太原市南郊金胜村的春秋时期第一大鼎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铜镬鼎为原形,按比例扩为鼎口直径6.25米,高5.497米,重20.03吨的大鼎。
其在形象及体量上充分反映着龙城太原2500年的历史文化及地位,表达了太原在新世纪开拓发展的精神。
配合春秋大鼎而建的龙潭广场占地8000余平方米,由中心鼎台、南北漫步道等组成。
鼎台总高2.5米,象征太原古城2500年的历史,采用外方内圆设计,取天圆地方之意,其中内圆由年轮记事的方式构成,24条轮辐镶嵌24块铜板,分别记载着晋阳城自公元前497年建城以来发生的24个重大历史事件,也象征着一年有24个节气。
环境心理学考试重点

知识点(包括提出者)1、环境心理学概念、任务和理论起源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人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两大任务: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去研究环境和心理的关系。
理论起源:早期格式塔知觉理论、勒温的场理论、生态心理学(巴克和赖特) 2、环境的概念和类别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
分类:人类环境:1、自然环境(生物系统、非生物系统);2、社会环境(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3、环境心理学的生态理论观点个体的行为和环境是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行为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背景,也就是说存在一个整合了的行为情境。
派克提出人类生态学4、霍尔(Hall)的人际距离划分1)亲密距离(0—45厘米),只出现在特殊关系的人之间;2)个人距离(45—120厘米),是与朋友交谈或日常同事间接触的空间距离。
3)社交距离(近距离社交距离是1.20—2。
10米,多出现在非正式的个人交往中,如谈判和商业接待中;远距离社交距离为1。
20-3。
60米,一般正式的公务性接触中)4)公众距离(3.60—7。
60米),人际接触中的正式距离,处于该距离的人,可以容易地采取躲避或防卫行为,多出现在陌生人之间,或正规场合。
5、压力评估的种类1)伤害或损失的评估:将焦点放于已经造成的伤害2)威胁性评估:焦点放于未来会产生的伤害3)挑战评估:焦点放在有可能即将产生的压力源6、大楼疾病和大楼综合症大楼疾病是可诊断的,由大楼内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的;大楼综合症:只是感到不适,却没有什么真正的疾病,症状的某些特征显示它有心理起源。
(通风系统引起的、过于舒适引起的)7、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唤醒和操作任务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而简单任务,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操作的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8、私密性概念、形式、功能私密性是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人或群体接近自己是个人或群体对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和何种程度与他人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
环境心理学--高校学生宿舍环境心理研究 ppt课件

2.调研结果分析
3.3调查问卷数据整理
PPT课件
19
2.调研结果分析
3.3调查问卷数据整理
PPT课件
20
3.问题分析
3.4得出结论 影响宿舍私密性的原因: 1.宿舍学生集聚程度高 2.宿舍走道过于狭窄 3.宿舍的公共设施太少且分布过于集中 4.空间布局本身存在欠缺
PPT课件
21
5.改良及建议
图2.3宿舍内部私密空间分析
PPT课件 17
3.问题分析
保障个人空间私密性:
私密性是学生生活需 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寝室生活的集体性,让学 生在个人私密性方面无法 得到充分保障。通过调查 研究结果,我们决定给寝 室双层床设置床帘,营造 个人空间,解决寝室学习, 生活私密性的问题。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
调查研究工作:
1现场踏勘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 使用者性别 使用者年龄 6栋 女 应届毕 业生 12栋 男 应届毕业 生 25栋 女 非毕业生 10栋 男 非毕业生 研究生宿舍 男女混合 研究生
1.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观察,相关性实验。
PPT课件
2
调查研究工作:
2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PPT课件
23
5.改良及建议
5.3宿舍内部空间设计探讨 高校宿舍模式: 1)具有地方特色 2)优化合理利用面积 3)配备方便齐全的基础设施 设置一些小型书报亭、电视室、文娱室等内容茼单、面 积小的 用房,提供一些筒单的服务. 可以在床上按上床帘,在门上按上门帘。
PPT课件
24
thanks
PPT课件 25
PPT课件
14
3.问题分析
3.3宿舍内部空间 3.3.1使用私密性。盥洗池,卫生间
心理学实验100个经典

心理学实验100个经典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其发展离不开众多经典实验的推动。
这些实验不仅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的认知、情感、动机和社会行为等方面,还为心理学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100 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米尔格伦实验(Milgram Experiment):这是一个关于服从权威的实验。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对另一个人实施电击,尽管他们知道电击可能会造成伤害,但在实验者的权威指示下,许多人仍然选择了服从。
这个实验揭示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对权威的盲目服从倾向。
罗森塔尔实验(Rosenthal Experiment):也被称为“教师期望效应”实验。
实验者告诉教师某些学生具有较高的天赋,而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挑选的。
结果发现,那些被教师认为有天赋的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这表明教师的期望能够对学生的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阿希从众实验(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要判断线段的长度。
当周围的人都给出错误的答案时,很多参与者会放弃自己的正确判断而选择从众。
它展示了群体压力对个体判断的强大影响力。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研究者将参与者随机分配为囚犯和狱警的角色,在模拟的监狱环境中观察他们的行为。
结果发现,环境和角色的设定使得参与者的行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本正常的人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了极端的行为。
延迟满足实验(Delay of Gratification Experiment):给儿童提供一个选择,是立即获得一个小奖励,还是等待一段时间后获得一个更大的奖励。
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儿童在未来的生活中往往表现出更好的自控力和成就。
三山实验(Three Mountains Experiment):让儿童从不同角度观察三座山的模型,然后让他们描述站在其他位置的人所看到的景象。
著名环境心理学实验

著名环境心理学实验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简要说明
1
立体沙丘模型观察实验
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立体沙丘模型,并让他们看四张从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照片,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
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特点。
通过此实验,研究者可以了解儿童如何根据自己的视角来理解和解释环境。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此实验揭示了环境刺激对动物学习行为的强化作用,是环境心理学中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重要实验。
5
顿悟学习实验(叠箱实验)
将黑猩猩放在铁槛内,旁边放置一短棍,槛外放一长棍和香蕉。黑猩猩开始时试图抓取香蕉失败,后经过观察,用短棍连结长棒取得了香蕉。
黑猩猩在观望时把握了两根棍棒与香蕉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顿悟解决了问题。
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经过多次尝试错误后,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猫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这称为试误学习。
该实验强调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尝试与错误过程,对理解环境心理学中的学习机制有重要意义。
4
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在箱内放一只动物,并设一杠杆或键,动物压杠杆或啄键时,会有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
2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
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无条件反射。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
铃声与食物的无条件刺激联结成为条件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心理学实验一
题目:大学生侵入他人的个人空间圈的性别差异研究
目的:
本实验通过现场观察法记录男、女大学生在创设的实验情境下侵入他人的个人空间圈的情况,探究大学生在侵入他人的个人空间圈时的性别差异,从而丰富和完善关于大学生个人空间圈的研究。
假设:
(1).实验情境与自然情境相比,对被试有显著影响(接水人数)。
(2).被试在侵入他人的个人空间圈时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接水的性别分布情况),其中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方法和实验过程:
阶段一:本实验设计了一个让被试侵入主试的个人空间圈的实验情境。
本
实验的地点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某楼的A层和B层的某室,要求这两层楼的布局一样。
在这项现场实验中,两名主试始终分别坐在该室楼道里的饮水装置附近假装读书,如果有人要喝水就必须要侵入主试的个人空间圈。
本实验是个4*2的实验研究。
自变量是主试和饮水装置之间的距离,这个自变量有四个水平:30厘米,60厘米,1.5米和4米,其中4米是控制组,因为这个距离已经远远超出了主试个人空间距离的界限。
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两名主试的助手分别在隐蔽的位置,记录在四种实验条件下去饮水机处接水的人数和性别分布情况。
因变量是路过的人,即被试,去饮水机处接水的数量和性别分布情况。
阶段二:指的是在自然情境下,记录这两层的学生去饮水装置接水的人数
和性别分布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阶段一和阶段二的实验,除了阶段一多了实验控制之外,其他各方面的因素都大致相同,包括观察时间、持续时间,各室人数等都大致相同。
然后对阶段一和阶段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和分析,得出本实验的结果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