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夏商周艺术

合集下载

总结中国史前到五代美术的发展脉络。

总结中国史前到五代美术的发展脉络。

总结中国史前到五代美术的发展脉络。

一、史前时代(1)特点:用稚拙的线条和简单的色彩组合成图案,自然、质朴、粗狂,又不失浪漫。

(2)成因: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多是劳动场景的描述。

(3)代表:彩陶画《鹳鱼石斧图》,彩陶舞蹈纹盆。

二、夏商周(1)特点:以线条勾画物象,构图简洁有序,造型准确,以人物肖像画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2)成因:神权政治在生活中的写照。

(3)代表: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三、秦汉:线条造型技法趋于成熟。

(1)特点: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绘画流行浪漫与幻想主题。

(2)成因:儒学神学化和神仙巫鬼盛行。

(3)代表: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马王堆汉墓帛画。

四、魏晋南北朝: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

(1)特点:中国绘画艺术脱离了质朴简略阶段,进入精妙发展时期;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绘画理论出现,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画人物要注意人物的精神气质等绘画理论);以人物肖像画为主要创作主题。

(2)成因: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发展,人们重新反省儒学,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碰壁,又不愿同流合污,社会上逐渐形成了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由于他们文化修养较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3)代表: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五、隋唐:中国绘画的高峰。

(1)特点:重情趣求意境,追求“画中有诗”;带有外来文化的风格;画家辈出,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各有千秋,人物画占主导地位;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2)原因: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对外开放,唐诗兴盛,继承前代基础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3)代表: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更是盛极一时。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父亲》作者简介:罗中立,1948 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 下学画, 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 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 1981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 1983年赴欧洲考察学习,1998年开 始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偌大的中国,一张饱含隐喻的农民
肖像曾经在广大民众中产生强烈的轰 动:在当代美术史上,除了文革时期 有几件表现领袖丰功伟绩的作品外, 直至今日尚未再有任何绘画作品能比 《父亲》赢得更多的受众和共鸣:就 这点而言,人们对作者罗中立及《父 亲》这件作品的厚爱是不言而喻的。
张大千早年即画荷花,画法多以明 代画家徐渭画法为多,中年时是半工半 写者多,到了晚年最擅长的泼彩半抽象 手法来画荷花。
张大千 《泼彩荷花》
李可染的山水艺术:
1、意境美 2、结构美 3、笔墨美 4、意念和逆光美 5、墨韵美
李可染 《清漓图》








吴冠中 (1919— )
吴冠中终生探索中西艺术结合之路, 兼作油画与水墨画,走出了一条油画中国 化,中国画现代化的新路,并被国内外誉 为是中国绘画走向现代的杰出代表。 吴冠中是中国文化部为健在的艺术家首 次举行大型个人作品展的画家;1992年, 他首次打破英国大英博物馆只展古文物的 惯例,成为第一位在大英博物馆举行个人 作品展的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被誉为 “艺术诺贝尔奖”中国第一人。
三、
被称为“新中国美术史册第一篇章”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布面油画, 230×400.5厘米,)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博大的中国气派,创造了中国人民大众喜闻乐 见的油画新风貌,堪称“当代美术史具有代表性的杰作”。
齐白石(1863— 1957)湖南湘潭人。 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 家和书法篆刻家。曾 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 授、北京画院名誉院 长、中国美术家协会 主席等职。曾被授予 “中国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荣获世界和 平理事会1955年 度国际和平金奖、1 963年诞辰100 周年之际被公推为 “世界文化名人”

论夏商周青铜器的艺术设计成就

论夏商周青铜器的艺术设计成就

论夏商周青铜器的艺术设计成就夏商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在艺术设计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以下是对夏商周青铜器艺术设计成就的简要论说:1.造型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造型和功能上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例如,青铜鼎是祭祀天地祖先的礼器,它的造型庄重稳定,寓意着统治者的权威和稳定性。

青铜器在造型上不仅美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宗教信仰。

2.独特的装饰风格: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装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图案以兽面纹、龙纹、凤鸟纹等动物纹样为主,这些纹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动物的崇拜和敬畏。

同时,青铜器的装饰也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社会文化。

3.精湛的铸造工艺: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工艺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例如,曾侯乙尊盘是失蜡法铸造而成,其造型精美、纹饰细腻,展现了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此外,青铜器的铸造还采用了分铸、焊接、镶嵌等多种工艺,使青铜器的制作更加精细和精美。

4.体现社会等级和礼仪规范: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社会等级和礼仪规范的体现。

不同等级的人物使用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也因此而有所不同。

同时,青铜器的使用也严格遵循着礼仪规范,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严格。

5.代表了当时的最高艺术水平: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代表了当时的最高艺术水平。

这些青铜器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工艺的重视。

同时,青铜器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

总之,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艺术设计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们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同时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父亲》作者简介:罗中立,1948 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 下学画, 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 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 1981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 1983年赴欧洲考察学习,1998年开 始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偌大的中国,一张饱含隐喻的农民 肖像曾经在广大民众中产生强烈的轰 动:在当代美术史上,除了文革时期 有几件表现领袖丰功伟绩的作品外, 直至今日尚未再有任何绘画作品能比 《父亲》赢得更多的受众和共鸣:就 这点而言,人们对作者罗中立及《父 亲》这件作品的厚爱是不言而喻的。
潇潇暮雨 傅抱石
傅抱石《丽人行》
此幅创作于1944的《丽人行》,是傅抱石人物画中少有的宏幅长卷 之一,亦是其代表力作。其题材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诗《丽人行》。
罗中立《父亲》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幅油画作品 《父亲》。这张作品想必同学们在 中学时也见到过,那么请你谈谈你 的感受吧。说不定很多同学谈到的 准是这位农民父亲让人感动的脸。 罗中立这幅《父亲》的原型是一位 守粪农民。巨大的画幅和超级写实 手法描绘的“父亲”脸上的皱纹当 时震撼了全国人民。的确,多少人 在这幅画前端详着这位农民父亲时 思绪万千、热泪滚滚,产生出深深 的遗憾、惭愧与负疚之感。该作品 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纪念 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 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 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在我国美 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六、五代两宋时期美术

步辇图(部分) 阎立本
八、明清时期美术

唐代国势强盛,给绘画发展造成十分有利的条件。 风格技巧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步辇图(部分) 阎立本
1、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下面是著名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

夏商周的工艺美术

夏商周的工艺美术

夏商周的工艺美术引言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三个朝代,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向更高级阶段的过渡。

在这个过程中,工艺美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夏商周的工艺美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为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艺术遗产。

本文将回顾夏商周三个时期的工艺美术特点,揭示其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夏朝的工艺美术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文明社会的阶段。

夏朝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在青铜器和玉器方面。

青铜器是夏朝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

夏代青铜器主要包括鼎、簋、觯等。

这些器物大多呈现出简洁、大气的外观,雕刻纹饰精致而富有装饰性。

夏朝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特别是其铸造技术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青铜器的雕刻和纹饰,我们可以了解夏朝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对研究夏朝的政治、经济发展有重要价值。

另外,夏朝的玉器也是其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夏代玉器以玉龙、玉琮、玉鸟等形制为主,造型优美,图案精细。

夏朝的玉器不仅在于其艺术表现形式,更多的是凸显出夏代人对玉的崇拜和神秘的意识形态。

夏朝人认为玉具有神奇的力量,所以玉器在夏代的礼仪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商朝的工艺美术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农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商朝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在青铜器和陶器方面。

商代青铜器在夏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呈现出更加精致的工艺和丰富多样的纹饰。

商代的青铜器主要有鼎、簋、觯和爵等,这些器物具有高度的装饰性和实用性。

商代的青铜器制作技术日臻完善,雕刻纹饰更加精细,象征着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除了青铜器,商代的陶器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商代的陶器以黑陶为代表,黑陶器物的制作工艺非常高超,表面经过精心抛光,呈现出黑亮而富有光泽的质感。

此外,商代的陶器也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出现了著名的彩陶和刻纹陶等,丰富了商代的工艺美术。

周朝的工艺美术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进一步向封建制度发展。

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简史













三、秦汉时期美术 绘画在秦汉时期已从先秦的装饰功能中摆脱出来,
发展成为美术中的主要门类。
武氏祠画像石 荆轲刺秦王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观念在沿袭前代强调社会功
用的基础上,开始注重艺术的内在因素。
女史箴图(部分) 顾恺之
五、隋唐时期美术 唐代国势强盛,给绘画发展造成十分有利的条件。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一)
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美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魅力; 从这一特征出发,美的形象总是耐看的,总是令人过目不 忘的,总是令人心花怒放的。美是和谐的,美从对立的统一中求得 和谐。因此,我们在观赏美术作品时,应该尽情地去享受它为我们 创造的优美情趣和意境。
黄铁山水彩画
六、五代两宋时期美术
步辇图(部分) 阎立本
八、明清时期美术 唐代国势强盛,给绘画发展造成十分有利的条件。
风格技巧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步辇图(部分) 阎立本
1、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下面是著名中国画《江山此多娇》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
这样巨大幅面的山水画高5米半、宽9米,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在一幅画面上同时表 现出我国幅员辽阔、气势雄伟的壮丽山河,也是前人从未尝试过的。我们看到画面上一 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普照着大地;山峦起伏,连绵不绝,浩浩瀚瀚,郁郁苍苍。其下飘 然的烟云,回绕着整个大地。古老的长城,奔腾的黄河,婉蜒的长江,世界屋脊的珠穆 朗玛峰,都形象地跃然于画上。近景是一片青绿的丛山,其间点画了华茂的树木。在画 中似乎描绘了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但仔细看,又不完全象五岳,这是作者 巧妙的立意,请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回味吧。总之,这幅画充分展现了祖国江山的雄壮、 辽阔,富有时代新意,观之令人心旷神怡。《江山如此多娇》气魄之大,意境之新,布 局之美,真是令人称绝。两位画家将中国传统山水画避世的清高转变为紧密结合现实的 歌咏,成为中国山水画改造的典范。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帛画、漆画、玉器等十七幅经典器物赏析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帛画、漆画、玉器等十七幅经典器物赏析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帛画、漆画、玉器等十七幅经典器物赏析夏商西周、春秋时代的绘画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绘画应用的范围主要是壁画、章服以及青铜器、玉器、牙骨雕刻、漆木器等的纹饰。

早期基本上是装饰性图案,到西周以后,开始有以表现人物活动为主的纪事性绘画作品,其实物遗存,最早的见于春秋晚期的青铜器刻纹与镶嵌图像纹饰。

绘画的作者是百工。

一、夏商周春秋战国时代壁画,壁画创作尤盛。

广西宁明县明江边《花山岩画祭神舞蹈图》赏析花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明江边。

临江一面,崖壁如削,在数千平方米的范围内,绘满大大小小的人形,间以巨兽、铜鼓、铜锣、藤牌等图像。

崖壁朱绘,纵40米,横221.5米。

战国至东汉。

所绘人形达一千三百余个,其中大者3米,小的仅仅30厘米,密密麻麻,重重叠叠,如此繁复壮观的岩画画面,不但国内仅有,世界亦属罕见。

关于崖画的内容,众说纷纭,或谓凯旋归来的庆典,或谓狩猎后的歌舞,或称出征前的誓师。

近年来较多学者认为,应该是骆越先民祭奠神灵的巫术舞蹈。

画中人物皆裸体,其姿态可归纳为正面和侧面两种,个个曲肘举手,曲膝跺步,是一种严格规范化的舞蹈节律。

有位居中心的正面舞者,身躯高大,腰佩环首刀,头插羽饰或戴兽形帽,手执铜铃或握小人,显得神气非凡。

其下多画有类如犬形的巨兽图像。

显然,这些人有其特殊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正面舞者显得庄重统一侧面舞者往往形貌衣饰稍加变化,由于重心不稳而更形热烈活跃。

庞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或动或静,或聚或散,或隐或现,全都统一在威严庄重、热烈奔放的舞蹈节奏之中,构成一种如醉如狂如汤如沸而又神秘怪异的意境。

殷墟小屯曾发现建筑壁画赏析1975年冬,殷墟小屯曾发现建筑壁画残块,以红、白两色在白灰墙表上绘出卷曲对称的图案,颇有装饰趣味。

西周曾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的庙堂壁画。

据专家对江苏丹徒出土《矢毁》铭文的考释,西周初年曾有《武王、成王伐商图及巡省东国图》的壁画创作。

另据《孔子家语·观周》记载,春秋末期的孔丘,曾到雒邑瞻仰西周建筑遗物上的壁画。

论夏商周青铜器的艺术成就

论夏商周青铜器的艺术成就

论夏商周青铜器的艺术成就哎,提起夏商周,那可是咱们中华文化的根啊,真是令人想入非非。

想象一下,当时的工匠们,手里握着工具,心中有个大大的梦想,造出那些精美绝伦的青铜器。

光是想想就让人激动,青铜器可不仅仅是个器具,简直就是艺术品,仿佛每一个细节都在讲故事,真是神奇得很。

夏商周的青铜器可谓是“玲珑剔透”。

它们不仅仅是用来盛食物的碗、盘,还是传递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想想看,那个时代的人们多么看重这些器具,贵族们在宴会上炫耀自己的青铜器,就像今天的潮人秀品牌包,谁能不羡慕呢?这些器具上雕刻的花纹,简直可以说是“工匠的灵魂”,每一刀每一划都透露着工匠对生活的热爱,简直让人心潮澎湃。

再说说它们的造型,那真是“别具一格”。

从鼎到尊,从盉到罍,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很多青铜器的设计灵感,甚至是从大自然中汲取的,鸟兽鱼虫的形态在青铜器上都能找到,仿佛这些器具也有了生命,跟着主人一起感受历史的风雨。

想象一下,古人围坐在炉边,喝着酒,吃着肉,手里捏着的就是这样的艺术品,简直是“人间美味”,再加上那气氛,哇,简直不能更幸福。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那可真是“巧夺天工”。

想当年,铸造这些器具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温度、合金比例、模具设计,全都是学问。

那些工匠就像现代的科学家,精心调配,反复试验,真是拼劲十足。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毁了整个作品。

可想而知,能成功铸造出这样精美的器具,他们的成就感得有多大呀,真是“心中有数”。

青铜器在历史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它们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具,更是宗教祭祀和政治象征。

祭祀的时候,用这些青铜器来敬天祭祖,那场面,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古人对于青铜器的崇敬,就像咱们现在对待传统文化一样,心中满是敬仰。

它们不仅连接着历史,更是文化的传承,代代相传,仿佛在告诉后人:“嘿,别忘了我们的根在哪!”在这背后,青铜器还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夏商周的更替,权力的交替,都在这些器物上留下了印记。

每一个器具都像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的种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狩猎岩画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大头”人面像岩画
贺兰山岩画
(二)原始陶器
1.时间:距今已有11700多年 的悠久历史。 2.地点:黄河流域,中上游 多彩陶和彩绘陶,下游较多 素陶。长江流 4.特点:原始社会的陶器造 型,是以适用为主要目的, 风格粗犷、简单而又稚朴 。
一、中国史前艺术
总体特点:这个时期的艺术创作往往与日常用品相结合,具 有手工艺品的鲜明特点。
(一)原始岩画
1.时间:距今1-4万年前。 2.地点:南北各地,南系岩画 大都以红色涂绘,北系画大都 是刻制的。 3.代表作品:内蒙古乌拉特中 旗狩猎岩画。 4.特点:些岩画以线条为构图, 稚拙粗犷、简洁、浑然而多变, 表现了人们祭祀以及生产生活 的场面。
人面鱼纹彩陶盆
酒具:船型彩陶壶
(三)原始雕刻
1.时间:大致可以追溯至公元前 四千年以上。 2.地点: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较多。 3.代表作品:裴李岗文化陶塑人 头、仰韶陶塑人像。 4.特点:一般施于陶、骨、角、 玉、木等质料制成的工具、器 皿或装饰品上。
(四)原始音乐
1.时间:约公元前6000年- 公元前1711年 2.地点:迄今发现的最早的 乐器是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 村新石器遗址 。 3.代表作品:陶埙 4.特点:简单而质朴,更多 的是具有实际象征意义的类 似于巫术的活动,表达上随 意而具有随机性,乐器大多 由泥土制成
陶埙
贾湖骨笛
骨哨
陶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