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护理新进展 (1)

合集下载

2024年最新的压疮诊疗护理规范

2024年最新的压疮诊疗护理规范

一、护理管理
1.建立压疮诊疗管理机制:建立压疮诊疗管理机制,每天及时完成陪伴老人活动、科学饮食和晚上进行休息的规定,合理安排起居、活动、休息,每日活动及时完成,尽量避免长时间卧床;
2.定期检测:定期检测、评估压疮情况,确定并完善护理计划,如发现压疮发展趋势,及时作出调整;
3.护理措施: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压疮类型及发展趋势,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预防: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防止压疮的发生和发展,如利用高强度细胞层次的抗滑毯材料,监护人员完成陪伴老人活动,定期轮换体位,定期检查压疮病变,分层护理等;
(2)治疗:采用压疮护理方案,选择合理的治疮措施,如鼻胃管营养、促进外伤愈合的药物应用、护理措施、除菌及营养补充等,来有效控制压疮症状;
(3)痊愈:根据病情发展和并发症,采用多种护理措施,促使压疮痊愈,如清洁清洁、抗菌护理、营养支持等;
4.诊断和治疗:及时确诊压疮病变,根据病史及现有体征,给予及时的治疗,针对肢体、改善血液循环等。

2024压疮护理新进展

2024压疮护理新进展

分类标准
根据压疮的严重程度和临床 表现,可分为淤血红润期、 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和 坏死溃疡期。
流行病学现状分析
发病率
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长期卧床 、坐轮椅或术后制动的患者。
死亡率
压疮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据相关文献报 道,压疮患者的死亡率较高。
影响因素
压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压力、剪切力、 摩擦力、潮湿、营养不良、感觉障碍等。
提供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关心、鼓励和支持,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实施心理干预措施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评估心理干预效果
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情 况,及时调整心理干预方案。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教育
向家属普及压疮护理知 识,提高其参与护理的
能力。
家属支持
个体化治疗
01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营养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
多学科协作
02
组建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和执行治
疗计划。
预防措施
03
在治疗过程中,重视预防措施的采取,如定期翻身、保持皮肤
清洁等。
案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效果对比
1 2
案例一
患者A,采用局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治疗,压 疮愈合时间较短,但出现轻度药物不良反应。
重要性
预防压疮的发生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 义。同时,压疮的预防也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医疗护理 工作的专业性和人文关怀。
PART 02
压疮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
风险评估工具介绍及应用
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
包括Braden Scale、Norton Scale、Waterlow Scale等,这 些工具通过评估患者的感知能力、潮湿程度、活动能力、移 动能力、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因素来预测压疮风险 。

压疮

压疮

六、压疮的预防
2、做好压疮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为病人做细致的心理护理, 为病人做细致的心理护理,同时给病人及家 属讲解如何减少压力、剪切力,如何评估发生 属讲解如何减少压力、剪切力, 压疮的各种危险因素等, 压疮的各种危险因素等,这对预防或减少压疮 的发生很关键。 的发生很关键。教育病人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变 行为,普及压疮预防知识, 行为,普及压疮预防知识,有计划地做好随访 工作,可以减少压疮的复发。 工作,可以减少压疮的复发。
四、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一、局部性因素 垂直性压力 摩擦力 剪切力 潮湿
垂直性压力
毛细血管的内 压32mmHg是压 疮形成的极限。
摩擦力
临床上床面皱褶不平,存有渣屑或搬动时 临床上床面皱褶不平, 拉病人, 拖、拽、扯、拉病人,均可产生较大摩擦 力
剪切力
剪切力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动而 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动所引起的, 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动所引起的,是由于 摩擦力与压力相加而成, 摩擦力与压力相加而成,与体位有密切关 系。这是我们在压疮护理工作中常常忽视 的一个重要因素。 的一个重要因素。
Norton Scale 评分表
总分=20分,14分以下为中度危险,12分 总分=20分 14分以下为中度危险,12分 =20 分以下为中度危险 以下为高度危险。 以下为高度危险。
六、压疮的预防
加强营养, 1、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良好的膳食是改善病人营养、 良好的膳食是改善病人营养、促进全面 愈合的重要条件,包括胃肠功能调理, 愈合的重要条件,包括胃肠功能调理,给 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 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 锌的饮食。 锌的饮食。
年龄
老年人的血管硬化、营养不良、皮肤改变、 老年人的血管硬化、营养不良、皮肤改变、 肌肉萎缩和反应迟钝对压疮的形成和预后 产生直接影响。Barbenal等人发现71%的 等人发现71% 产生直接影响。Barbenal等人发现71%的 压疮发生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 70岁以上的老年人 压疮发生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压疮患者 的平均年龄为76.4 76.4岁 的平均年龄为76.4岁。

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2010年01月22日作者:杨旭作者单位:10009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压疮防治护理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

它是由于机体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1]。

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病痛,也因延长住院日而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荷兰,大于1%的卫生保健经费用于压疮的防治或支付因压疮所致的住院费用[2];美国的压疮治疗费用每年达10 亿美元[3]。

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病人,若有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1]。

近几年,不少学者对压疮的产生机制、诱因、预防、治疗及护理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为使护理同行进一步了解各种防治压疮的方法,合理选用敷料,提高压疮治愈率,本文对压疮防治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压疮的发生机制及诱因1.1 压疮发生的机制受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致使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弹性降低或消失、褪色,形成水疱或表皮脱落[4],甚至皮肤组织破溃、糜烂。

1.2 压疮发生的诱因受压、营养不良、潮湿、摩擦是压疮好发的主要因素。

Gossens指出,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对压疮的易感性[5]。

长时间受压可以使局部皮肤血流停止,淋巴滞流、蓄积,厌氧代谢废物积聚,造成皮肤、肌肉组织坏死。

当病人的血红蛋白低于120 g/L 时,也是形成压疮的一个原因。

而由于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导致皮肤浸渍、松软,再加上细菌及毒素的繁殖与增加,更易使皮肤感染形成压疮。

2 压疮的评估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 要求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

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

根据Pangs等[6]在香港以亚洲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8 分是最佳界值,其中18分~15 分提示轻度危险,14分~13 分为中度危险,12分~10 分为高度危险,9 分以下为极度危险[7]。

压疮的护理及新进展

压疮的护理及新进展

一、压疮(Pressure Sore)
2007NPUAP新定义:指皮肤或皮下组 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 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 限性损伤。
压力的强弱
×
时间

压疮的产生
二、压疮的流行病学概况
压疮的发生率及治疗费用:普遍较高
压疮的年龄分布: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
高于年轻患者
压疮发生地点分布:院外>综合性医院 压疮部位分布:骶尾部最高发
Braden 评估表
评估 内容
评估积分标准 1分 2分
部分受限 经常潮湿 轮椅 非常受限
3分
轻度受限 偶尔潮湿 偶尔步行 轻微受限
4分
无损害 罕见潮湿 经常步行
得 分
感知能力 完全受限 潮湿程度 持续潮湿 活动能力 卧床 移动能力 完全受限
不受限
丰富
营养状况 非常差
摩擦力和 存在问题 剪切力
可能不足
压疮的护理及新进展
学习内容
1.了解压疮的现状及国内、外对压疮的认识 2.掌握压疮的定义 3.了解压疮的流行病学及病理生理 4.掌握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5.掌握压疮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6.了解压疮护理新进展
审视压疮的现状 审视压疮的现状
• • • • 压疮问题广泛发生在各级医疗系统中 • 压疮问题广泛发生在各级医疗系统中 医院发生率为2.5%—8.8%,甚至高达11.6% • 医院发生率为2.5%—8.8%,甚至高达11.6% 住院老年人发生率为10%—25% • 住院老年人发生率为10%—25% 脊髓损伤的病人的发生率在25%—85%,且 • 脊髓损伤的病人的发生率在 25% — 85% ,且 8%与死亡有关 8%与死亡有关 • 手术患者发生率为4.7%—66% • 手术患者发生率为4.7%—66% • 美国压疮的发生率为9.2% • 美国压疮的发生率为9.2%

压疮护理新进展1 ppt课件

压疮护理新进展1 ppt课件

小结
压疮是全球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护理问题,在2009 年12 月广州召开 的第3特别策划•压疮管理进展、中国护理管理, 2010届亚太地区造口 治疗师大会(APETNA)中, 其中一个会议主题就是:“ 压疮,我们 已经做到位了吗?”来自亚太地区8 个国家的护理专家分别介绍了各 自国家压疮管理的发展现状,从中可以看出,压疮护理是护理人员共 同关注的问题,但各国的情况和管理方案各异,结果也各不相同。成 立于1987 年的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委员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独立学 术团体,由护理专家组成,致力于为广大护理人员、政府部门、研究 和教育机构提供关于压疮预防和管理的各种资讯,近年来逐渐成为具 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学术团体。而欧洲压疮顾问委员会也是国际上具 有相当学术影响力的压疮管理的专业学术团体。本次由这两大学术团 体联合发布的压疮护理指南,不仅对涉及压疮管理所有范畴的内容进 行了规范和指导,而且以证据为基础,统一了各种护理措施与方案, 具有高度的学术权威性。这一指南的出版,也为我国的临床护理人员 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有力指导,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借鉴与参考。
压疮分期的补充—不可分期
缺损涉及组织全层,但溃疡的实际深度完全被创面的 坏死组织(黄色、棕褐色、灰色、绿色或棕色)和/ 或焦 痂(棕褐色、棕色或黑色)所掩盖。无法确定其实际深度, 除非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 或焦痂以暴露出创面底部。这 种情况可能属于III 期或者IV 期。足跟部固定的焦痂 (干燥、附着紧密、完整且无红肿或波动性)相当于“机 体天然的(生物的)遮盖物”,不应该被清除。以往临床 中遇到此类型压疮,通常将创面进行清创后,再进行分期; 或者直接划定为III 期或IV 期。但此类压疮与III 期或 IV 期的压疮相比,有独特的创面特点,因此在护理措施 方面就与III期或IV 期的压疮有所不同。单独划分有利于 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

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

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

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压疮、评估、护理、管理、进展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于2016年4月更新了压疮的定义:压力性损伤(以下简称压疮)是指皮肤和(或)深部软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于骨隆突部位或与医疗器械接触部位,并伴随有疼痛感[1]。

压疮的护理与管理水平,是医院护理质量管控的重要一环。

压疮的发生会给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带来痛苦,影响生活信心,延长住院日,增加住院费用的和医疗资源的投入。

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归纳总结如下。

1.压疮评估运用压疮评估量表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筛选出压疮的高危患者,从而进行护理干预。

对患者情况进行准确、有效评估是压疮护理与管理的首要一步。

目前国内外对于压疮的评估方法较多, 如Braden量表、waterlow量表等有些临床专科科室也会根据本科室患者情况制作专用量表。

但很多量表因适用范围局限,或未经过信效度的检验,或缺乏大样本数据支持,仍有待科研的探与检验,故推荐如下量表。

1.1Braden评估量表由美国学者Bergestorm于1987年提出,该评估表主要适用于内外科、骨科以及老年长期卧床的住院患者[2],目前在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也常被研究者用作其他压疮量表信效度检验的对照评估量表,Braden评估量表在各个科室患者中的预测率、灵敏度、特异度表现较为均衡,因其适用性广,可用于不同科室之间的连续性评估,故最为推荐。

1.2Norton评分表于1964年由法国学者研制,后经过两次修订,该评分表评估的相关因素包括:体力状况、精神、活动、运动、大小便失禁5个评分项。

汪佳丽和白琴[3]将此量表应用于不同科室的择期手术患者中,实验表明ROC曲线下面积为0.717,相较于Braden量表其预测率、特异度都是最好的,因而推荐在手术室使用Norton评分表。

2.压疮的护理干预措施很多压疮的高危人群伴有高龄或其他系统的疾病,压疮的发生反过来又会加重患者病情,因而通过护理干预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存质量,对于已发生压疮的不同时期的患者,相应的给予科学学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

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新进展1 压疮的定义压疮( pressure ulcer )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2 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2.1 局部因素传统观念认为压疮发生的局部原因主要有患者长期卧床、经久不变换体位; 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刺激造成。

新的观念认为: 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2]。

2.2 全身因素引起压疮的全身因素包括昏迷、瘫痪、全身营养不良、年老、体弱、长期发热、恶病质、水肿等。

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不仅证实了上述全身因素在发生压疮中的作用, 而且总结一些的量化指标供临床参考。

3 压疮的防治及护理3.1.1 正确评估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 评分法,当患者积分w 14分时,提示易患压疮;Braden评分法,分值越少,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

经评估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可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

有关研究[5] 表明, 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 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皮肤的保护性反应, 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 会自动退色, 不会形成压疮;如持续发红, 则表明软组织损伤, 按摩必将加重损伤程度。

3.1.2 间歇性解除局部压迫, 是预防褥疮的首要措施。

30° 侧卧更换体位法可有效缓解骨突部位压力, 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3] 。

半卧位或坐位时间每次缩短至30min 内;皮肤因摩擦力造成的损伤可通过使用保护薄膜(透明敷料如3M Tegaderm)、保护敷料来减少。

3.1.3 做好皮肤护理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潮湿, 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清洁,干燥, 且厚薄适度, 对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者,应及时擦洗干净, 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使用时不可硬拉硬塞。

对干燥皮肤发生压疮要进行滋润,用赛肤润一天2 喷局部皮肤。

3.1.4 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对长期卧床、恶病质、病重者, 应注意加强营养, 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2014
美国补充的分期方法(NPUAP2007)
• 不可分期压疮:皮肤全层或组织全层缺损 ——深度未知
缺损涉及组织全层,但溃疡的实际深度完全被创 面的坏死组织(黄色、棕褐色、灰色、绿色或棕色) 和/或焦痂(棕褐色、棕色或黑色)所掩盖。无法确 定其实际深度,除非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或焦痂以 暴露出创面底部。这种情况可能属于III期或者IV期 如果踝部或足跟部的焦痂是稳定的(干燥、附着紧密、 完整且无红肿或波动性)相当于“机体天然的 (生物的)屏障”,不应该被清除。
褥疮的由来:

压疮的由来:


参考文献:[1]韩斌如
9/1/2014
王欣然
《压疮护理》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压疮(Pressure Sore)
定义:
是由于躯体突出部位组织受长期压迫导致局部
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坏死形成
的软组织溃疡。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在临床上常见
的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9/1/2014
压疮的分期—传统分期方法
• 溃疡期 III 浅度溃疡期:溃疡表浅,深 度不超过皮肤全层。 临床表现 为溃疡周缘不整齐,基底部苍 白(血液供应障碍),肉芽组 织生长不良。还可发现创面周 缘有厚而坚硬的瘢痕组织形成。 Ⅳ 深度溃疡期:浅度溃疡向深层 次发展,累及筋膜、肌肉甚或 骨骼。临床表现为创面呈现黑 色坏死状;如并发有细菌感染, 创面分泌物常有异味,呈脓性。
9/1/2014
伤口测量方法及描述
• 测量伤口的方法:
1.伤口长宽的测量:无论伤口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伤口的长度总是与身体的长轴 平行,宽度与长轴垂直。对于规则伤口,用直尺测量伤口的最大长径及宽径。 对于不规则伤口,应根据伤口特殊情况分别测得不同的长、宽径,或根据伤 口的特点测一条长径、几条宽径或者测一条宽径几条长径,分别记录。
9/1/2014
压疮护理新概念 • 1.伤口测量方法及描述
• 2.预防压疮误区 • 3.压疮护理新主张 • 4.新型辅料的应用
参考文献:[8]Daniel B Ashkan J.Pressure ulcers:Prevention,evaluation,and management[J].Am Fam Physician. [9]邱萍 压疮的伤口评估及局部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10]黄永霞 沙莎 刘薇群 湿性疗法在压疮护理研究中的新进展。万方医学网
压疮护理新进展
脊柱骨病科--王洁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压疮的历史沿革
压疮新定义 压疮的流行病学及现代新观点
压疮病因研究进展 压疮的临床新分期
压疮护理新理念
9/1/2014
压疮的历史沿革
席疮的由来:
在中医典籍,“席疮”是与"压疮“雷同的名词。最早记载有关压疮的医书 有:明代申斗恒的《外科启玄》——“席疮乃久病之人挨擦磨破而成”。 清代顾世澄《殇医大全》——“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上 而背脊,下而尾闾,当用马勃软衬,庶不致损而又损,昼夜呻吟也”。 现存古代中医文献中,最早较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书《侍疾语》—— “久病消瘦,皮肤或碎,须垫以草圈则痛处不着褥席” 。 1950年“褥疮”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为“躺下”。“褥疮”是一种形象 的命名,把压疮的发生与长期卧床紧密联系起来,是一种传统习惯的称法。 近年来,研究发现压疮不仅仅发生于卧位,只要在9.3KPa压力下,组织持 续受压在2h以上,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造成不可逆损伤。病理、生理学研 究进一步证实,其根本原因在于受压引起的病理学改变。因此“褥疮”一 词正逐渐被“压疮”或“压力性溃疡”所替代。 而“压疮”和“压力性溃疡”相比较,又以“压疮”更为恰当、准确,并 且压疮的命名更为简短,也避免了与其他部位的溃疡混淆。(例:人们习 惯将应激称为“压力”所以十二指肠溃疡有时也被称为应激性溃疡或压力 性溃疡)因此命名为“压疮”比“压力性溃疡”更为恰当。
参考文献:[2]张世民 压疮研究新进展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3]李旭 杨家林 国内外护理新进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4]李晓蓉 循证护理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9/1/2014
压疮流行病学概况
• (一)压疮的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美国每年有100万名患者发生压疮,治疗费用达85亿美金,治疗1例 压疮约发费500-50000美元;欧洲压疮顾问小组的权威数据提示高达18%的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在英国每年用 于治疗压疮的费用约为118亿-312亿英镑。
9/1/2014
压疮的分期——国际分期方法(NPUAP1988)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标准分期 Ⅰ期:皮肤完整,在受压发红区手指下压,皮肤颜色没有变白. Ⅱ期:损伤致表皮或真皮,成表浅性溃疡.(水泡,擦伤等) Ⅲ期:伤口侵入皮下组织,但尚未侵犯肌膜.(火山状伤口) Ⅳ期:伤口坏死至肌肉层,骨骼,肌腱等
局部组织→受压→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溃烂和坏死
9/1/2014
压疮产生方程式
x
压力的强弱 时间
=
压疮产生
9/1/2014
压疮的流行病学及现状
• 近年来,欧美国家已经开展大范围的 压疮流行病学调查及由其带来的社会 经济影响调查评估,开展循证护理学 研究寻求危险评估和行之有效的防治 方法,取得较大进展。我国也组织开 展了大量的研究防治工作。并达成共 识,引入各种国际通用评分表进行压 疮危险因素评估,各级医院定期开展 压疮预防与护理知识培训,持续改进 压疮管理。
•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在护理领域仍是难题,其发生率并没有随着医学的进步 而显著控制。在全球范围来看发病率与15年前相比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 国内外也将压疮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 的指标之一. (压疮—护理质量的指示剂?) • 国内以前的观点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提出压疮的标准为0,带
入院者不准扩大。国外护理的观点认为压疮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但并非全部, 有些患者禁止翻身,否则有生命危险.护理不当确实能 发生压疮,但不能把所有压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

(二)压疮的年龄分布:根据美国的相关资料统计,压疮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71%的压疮出现在70
岁以上的老人。40岁以上的患者较40岁以下的患者压疮患病率高出6-7倍。我国有文献报道,在被调查的发生 压疮的人群中,65岁以上老人占到50%,发生压疮的老人较无压疮的老人死亡率增加6倍。

(三)压疮发生地点分布:综合医院发生率为10%~18%,急救医院发生率为9.2%。一般医院的发生
9/1/2014
美国补充的分期方法(NPUAP2007)
•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深度未知 由于压力和/或剪切力造成皮下软组织受损,在完整但退色的皮肤上出现局部紫色 或黑紫色,或形成充血性水疱。与邻近组织相比,该区域的组织可先出现疼痛、硬 肿、糜烂、松软、较冷或较热。深部组织损伤在肤色深的个体比较难诊断。此期也 包括在黑色创面上形成的水疱,可能会发展为被一层薄的焦痂覆盖;即便接受最佳 治疗,也可能会快速发展成为深层组织的破溃。必须在完成清创以后才能准确的分 期。
根据临床表现,压疮可分为四期 : I 淤血红润期:身体局部长期受压 后,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受压部 位组织缺血、缺氧,小动脉反应 性扩张,使局部呈充血状,局部 皮肤表现为红斑以及轻度水肿。 如果受压情况继续存在,皮肤呈 现青紫色。
II 炎性浸润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加,局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 真皮及皮下组织也进一步肿胀, 皮肤发红,充血,组织硬结更加 明显。
极限,毛细血管呈闭塞状态,皮肤组织供血不足导致 坏死。预防压疮就是将毛细血管的内压保持在32mmHg 以下,经常切换身体受压的部位。
剪切力: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产生进行
性的相对移位所致,是摩擦力和压力相加而成。
摩擦力 潮湿
剪切力
剪切力 9/1/2014
垂直压力造成皮肤损害的特点
1. 与持续时间、压力强度有关
9/1/2014
压疮的病因研究进展
压疮的高危人群
疼痛:处于强迫体位,活动减少
石膏固定:翻身活动受限
大小便失禁:皮肤经常受到污物、潮湿的刺激 发热:排汗过多
使用镇静剂:自身活动减少
青年人神经病学患者(注:其中神经科慢性病 30~60% 昏迷、截瘫病人24%~48%)
参考文献: [5]陆薇 温嫔 谢晖 临床压疮护理预防及基础循证研究 国际护理学杂志 9/1/2014
内源性因素
感觉 营养 组织灌注状态 年龄 体重 体温 大小便失禁 精神心理因素
潮湿
9/1/2014
压疮---外源性因素
压力 剪切力 摩擦力 潮湿
(局部组织持续压力超过2小时将不可避免压疮)
潮湿
9/1/2014
压疮---外源性因素
目前公认的四种因素
压力:人的毛细血管的内压通常是32mmHg,突破了这个
率为2.5%~11.6%。患病未入院而在家中治疗发生率为50%.在美国23.7%到39.5%接受康复治疗的截瘫患者至 少有一个部位发生压疮.

(四)压疮部位分布:从压疮的发生部位来看,骶尾部仍是压疮的最高发生部位,分别在患病率调查中
占50%的比例,在发生率调查中占64.3%的比例。
9/1/2014
国内外对压疮的观点
3.组织灌注状态 4.年龄 5.体重 6.体温 7.精神心理因素
:神经压抑、情绪打击可引起淋巴管阻塞,导致无氧代谢产物聚集
而诱发组织损伤。 8.吸烟: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 相关。如果吸烟者停止吸烟,其压疮危险性就显著减低,且吸烟的不良作用可 部分地被逆转。
3.测量伤口的潜行、窦道和瘘管的方法:潜行是伤口边缘与伤口床之间的袋状空穴;窦 道是异常脓肿通道或脓肿腔导致的通道和盲端;瘘管是两个凹陷上皮组织之间的异常连 接或一个凹陷上皮组织和皮肤之间的异常连接。三者均为肉眼看不到的深部被破坏的组 织。潜行使用钟表式描述,伤口视为钟表,将伤口与患者的头相对应的点视为12点,相 反方向为6点,12点与6点相连接,此线的垂直平分线与钟表圆形外圈的交叉点为3点和9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