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出发进行高中化学教学

从兴趣出发进行高中化学教学
从兴趣出发进行高中化学教学

从兴趣出发进行高中化学教学

一、化学教学要与实际联系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化学,如果能够把化学知识同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利用它去了解、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会使学生为自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高兴,尤其在周围的人不懂得这些时,更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无形中对化学产生兴趣。课堂教学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强化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目前,我们能够从书本上更快、更多地学习到前人总结的经验,但是书本上的知识理论性强,与实际应用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果一味地注重传授知识而缺乏引导学生到实践应用,那么最终势必出现高分低能的结果。因此平时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方位的认知刺激和启发,并在信息技术营造的情景中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为特征。教师只能针对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来讲课,这样势必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有了网络资源,从教学资源网中可以下载一些教学课件,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再进行修改。让学生先预习书本知识,再到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学课件内容,然后教师再对照课文的重点、难点加以讲解。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化学实验探究学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和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找到独特、创新思路的可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教给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再也不仅是圆满地教授规定内容,而应是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

2、科学实验探究- -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手段策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特点:探究性强,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如探究性实验“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学生通过猜想- -实验- -结论能得出“影响物质溶解快慢因素有: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并调查、辩论,“当地水资源的利用与污染状况”“塑料的好坏”。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内容,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信息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在化学实验活动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对于实验,特别是一些过于复杂的实验,往往存在多个实验观察的要素,实验过程中必须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首先,第一阶段(实验前)- -观察要素为:①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的顏色、状态、气味等);②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通电等);③反应装置(用什么作反应器具、装置有何特点等);④操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如何等);⑤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

等)。其次,第二阶段(实验中)- -观察要素: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

最后,第三阶段(实验后)- -观察要素:①是否有新物质生成?②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③仪器拆分顺序;④仪器整理等。

(2)化学实验活动课要注意紧扣教材,使活动课联系教材内容、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①让学生亲手操作、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安装、使用。②结合课堂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实验室做过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为什么不用浓盐酸?为什么不用硫酸?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课亲手实验,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 黄继波.高中化学教学之兴趣教学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24):182.

[2] 陈会红.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学周刊,2015(11):94.

[3] 赖添林.高中化学中用不同课型进行兴趣化教学的探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1(1):38.

[4] 张晓松,金花,徐雅琴.从兴趣出发,提高基础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02):88-89+106.

浅谈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王继明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6期 摘要: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在有效时间内产生最大效益是高中化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本文就“高中化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实施有效教学是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保证教学任务、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花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利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传统教学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加上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如: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鲜明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倡导自由追问的教学环境,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探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实际的实验现象与预测的实验现象或理论知识并不相符的情况,这往往能激发学生很强烈的求知欲。随之学生会积极思考、不断提问,加以教师的引导,积极讨论,然后总结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进行Fe2+检验的教学时,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取少量FeSO4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观察无现象,再加入氯水,出现血红色。那么,教师引导学生先自己动手做实验,于是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得到预想的现象,可是有几组同学的溶液并没有变红,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就请这几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演示,再请其他学生观察问题在哪?大家很踊跃,有的说是:滴加顺序错了,有的说是:滴加的量不对。滴加顺序问题好解决,可滴加的量如何控制呢?让学生们继续做实验并做出总结出:氯气先氧化Fe3+后再氧化SCN-,在滴加的时候不能过量的结论。

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实验的运用

趣味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现象鲜明、操作简单的特点。研究实践表明,将趣味实验运用到高中化学课堂上,可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而持久地聚拢到课堂上,可推动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助于教学实效的明显优化。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趣味实验,是教师应该深入探究的关键问题。 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是高中化学新课教学的首个环节,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关键环节。如果教师通过化学趣味实验为学生营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就可让学生融入课堂,主动获取知识,这将有助于教学实效的增强。

比如,在学习“铁盐与亚铁盐”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就可用“茶水变色”的趣味实验导入新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准备一杯刚冲好的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茶水的颜色(青白色),然后将茶水倒入一个烧杯中,青白色茶水颜色变身为浅棕色,接着再把茶水倒入另一烧杯中,茶水又重新变成青白色。完成实验后,学生都瞪大眼睛十分惊讶,他们迫切想知道“茶水变色”的真正原因。此时,教师可再次演示“茶水变色”实验,并解释实验原理:硫酸亚铁在空气中极易发生氧化反应变成硫酸铁,当茶水倒入涂抹有少量绿矾晶体的烧杯中,茶水中的鞣酸就会和三价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圣鞣酸铁(黑色),可加深茶水的颜色。当将颜色变深的茶水倒进涂抹有草酸晶体的烧杯中,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草酸就会重新将鞣酸铁内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并同时使得茶水的黑色褪去,这与生活中用草酸清洗衣服上溅上的墨汁是一个道理。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在教师用化学趣味实验营造的积极教学情境中,学生探究化学新知识的兴趣十分高涨,他们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实验原理,掌握化学现象的本质。 二、扩大视野,增强能力 化学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几乎等同于整个生活。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更多的趣味化学实验,使得学生在兴致勃勃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扩大视野,并推动自身应用化学知识能力的增强。 比如,在学习与“胶体”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在课下自主设计趣味化学实验“自治豆腐”,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化学实验的机会。具体来讲,教师可指导学生将黄豆充分浸泡24 h,然后用小型粉碎机加水200 mL后做粉粹处理,接着用双层纱布把粉碎后的豆渣水过滤为豆渣与浓豆浆。

高中化学趣味小实验

“可燃冰”的制备 原理 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例混合,醋酸钙却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的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时,饱和溶液的水溶于酒精内,致使醋酸钙溶解速度降低,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形成半固态的凝胶状,酒精充填在胶状内,点燃胶状时,酒精便燃烧起来。 C2H5OH + 3O2 === 2CO2 + 3H2O 制作方法 (1) 量取酒精20ml,倒到小烧杯中 (2) 量取6ml饱和醋酸钙 (3) 把饱和醋酸钙慢慢加入20ml的酒精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变成胶状 (4) 把胶状的“可燃冰”转移到蒸发皿中,点燃 变色溶液 【分子式】CoCl2·6H2O 氯化钴 六水物:红色至深红色单斜结晶;微有潮解性,无水物:浅蓝色粉末。 极易溶于水及乙醇,溶于丙酮、乙醚与甘油。水溶液为桃红色,乙醇溶液为蓝色。

CoCl 2·6H 2O CoCl 2·2H 2O CoCl 2·H 2O CoCl 2 52O 90O 120O (粉红色) (紫红色) (蓝紫色) (蓝色) 【溶解情况】 六水:易溶于水,也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 无水物:溶于乙醇、丙酮、硝基苯。 【用途】 在工业上:主要用途是制取氧化钴和金属钴作合金材料的电子材料,少量用于制气压计、比重计、隐显墨水等。氯化钴试纸在干燥时是蓝色,潮湿时转变为粉红色。硅胶中加一定量的氯化钴,可指示硅胶的吸湿程度,常用于干燥存储器中。用于电镀、油漆催干剂、氨气吸收等。在医药上: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 【制备或来源】 由碳酸钴或氧化钴与盐酸作用而制得。 【其他】 六水物在空气中易潮解,热至120~140℃则失去结晶水而成无水物。 【特殊的颜色】 CoCl 2 呈蓝色, CoCl 2·H 2O 呈蓝紫色, CoCl 2·2H 2O 呈紫红色, CoCl 2·6H 2O 呈粉红色,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作变色水泥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问题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问题 发表时间:2013-05-14T14:02:43.263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4月供稿作者:宋娜[导读]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仅依靠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有时是不够的。河北武邑中学(053400)宋娜 在日常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一类情形:一方面教师为了能把一个复杂的、陌生的概念讲得浅显易懂而绞尽脑汁,另一方面学生依旧是一听就懂、一用就错。其实这是由于学生常常不明白概念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也很难把握概念的真实意义,尤其在一些理论性较强、较为抽像的概念的学习中,如化学平衡、等效平衡、胶体等。并且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注意这方面的教学,他们简单地把中学化学的学习转化为“学概念、用概念”。他们认为中学化学的学习关键在于学生会不会解题,会不会用他们传授的“经验”进行解题。学生也很少考虑这些问题,他们常觉得化学书本很容易学。书本上的概念很少,内容也不多,要识记的概念很少,要识记的笔记却有很多。对于解题,只有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是所谓的理解概念,即从概念的定义语言中讲清概念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凭教学经验告知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应注意的事项,最后举例、讲解相关习题。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概念的语言信息进行讲解,是从语言的角度构建概念的意义,概念的构建过程实质是语言学习,而非真正的概念意义的构建。 1 教师需要了解化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的理论依据 根据同化理论的教学原则,概念的形成主要依据同化机制,根据同化的两个前提(新学习的概念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具备同化新概念的适当前位概念)组织教学。如果我们把化学概念看成一个图式的话,构成化学概念的几个部分便是这一图式的变量或通道。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对化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概括而达到对化学现象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首先是建立在以往经验的旧概念和新知识联系的基础上,然后通过新知识与原有化学概念的相互作用,构建新的化学概念。这一过程正是图式理论所描述的原有的图式可通过“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图式的过程。如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就已经学习过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但那紧紧只是从物质得氧或失氧的角度学习,进入高中以后学生仍然需要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在初中化学原有图式的基础上从“物质得氧或失氧元素化合价的升高或降低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角度来进一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2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概念教学的直观性 化学基本概念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心理障碍。概念教学时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鲜明的感性材料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利用典型实验引入化学概念,如学习“化学平衡”和“等效平衡”概念时,老师可选择比较具有典型性的事例,然后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学生分析“化学平衡”和“等效平衡”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概念。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印象,也使学生清楚掌握每个概念的关键之处。此外,对一些难以用具体实物或实验来表达的概念,可借助于模型、挂图、投影、幻灯等教具使学生获得形象的感性认识;或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运用形象生动、比喻贴切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3 化学概念教学应该考虑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因素 对高中学生而言,从注意特征来说,有意注意已经成为主要记忆方式,但又很不稳定,极易受到学科局限、学习环境、个人好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转移。脆弱的心理因素,又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将在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周围的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胶体、原子轨道、杂化等概念。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个人认识,核心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通过实验或“不一致事件”等多种途径来引发学生的已有认识,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概念。创设情景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或学生对其具有一些模糊认识,这样的问题才更能引起学生的个人认识。问题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也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简短的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或者由所谓的“常识”问题提出,如萃取、反应热、沉淀溶解平衡等,甚至在课题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仅依靠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有时是不够的。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在分析感性材料时,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将感知到的现象与物质的组成、结构、运动和变化等联系起来,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换句话说,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包括实验直观、语言直观和多媒体课件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注意运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同时要指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图式来学习新概念;注意概念教学的层次性,不断深化和发展概念。 最后,依据现代教学理论,笔者提出如下教学策略:①灵活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使学生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材料知识;②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中;③前后衔接,温故知新,实现概念同化;④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和发展原有概念,建立对新概念的认识;⑤突出强化对概念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加深记忆;⑥横向联系,纵向梳理,建立概念知识网络;⑦优化学习策略,提高认知水平和解题能力。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它能深刻地反映化学教学过程的最本质特征,因此,加强化学概念的教学,能使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不致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能使他们更完全、更深刻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概念教学的重要作用,使知识和技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使学生牢固地、准确地掌握化学概念,综合地运用化学概念,进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3篇)

化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第一章至第六章以及实验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作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 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 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 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 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 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 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 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 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 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裴泓莉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又是学生知识增长与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应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根本目标。笔者拟就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所教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个体性认识。教师的教学理念反映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上,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决定性作用,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转换课堂角色。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新课标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转变角色。要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尊重学生个性。《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而,高中化学教学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更具弹性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 更新知识储备。新课标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化学科学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要有复合型的知识素养,也就是说,教师除了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①化学与STS相关的知识。当代化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其核心是全面反映科学技术的本质及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学好化学这门自然科学课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除了在课堂上化学知识的传授外,在化学教学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注意和参考。比方说怎样才能将化学实验做好,实验在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并且怎样通过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将自己的所学发挥到社会中去。将化学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这也是我们将要思考的问 题。下面我就来谈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 题。 一、论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防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少学生会出现的实验心理障碍,诸如:不重视化学实验的心理;抗拒性逆反心理;不注意观察实验的心理;盲动随意的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化学实验的正常进行,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必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禁锢学生潜力的发挥,阻碍着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获得真知。 例如:轻视化学实验的心理 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或看演示实验时,会问教师:“实验操作考不考”、“实验考不考”,学生中也时有冒出“考试只要求笔答,又不考操作”等言语。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可做可不做,到考试时背背记记就会考得出的。在他们看来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讲实验,背实验。 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健康的大脑机能基础上,学生通过积极的心理活动接受教育的影响,而轻视化学实验的问题是违背了学生科学认识的原则,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已经为人材培养带来不良影响,也造成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削弱。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开设课外实验,例如:无土栽培花草用的植物营养液的配制,测定大气中固态沉降物含量,快速测定血液中CO含量等的实验,让学生多做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可给他们带来学习化学的情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让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变化协同发展,促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实验的意识,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优势,只有在用化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做好实验,使化学知识经验不断地内化,才能使学生健康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学习起到良好的心理作用,再则,要淡化对分数的追求,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拉回到素质教育的轨 道上来。 抗拒性逆反心理 有的学生在做固态物溶于水的搅拌操作时,会故意用玻棒把烧坏敲得叮当响;有的在用固态物制气体实验中,故意将已冷凝在试管口的水滴回流到灼热的试管底部,至使试管破裂;有的故意用鼻直接嗅闻气体,也有的不愿做规定实验,却要做其他实验等等.这是学生在化学 实验中表现出的抗拒性逆反心理, 抗拒性逆反心理的产生是由于情感、思维、意志等心理因素与其从事的活动产生困扰时,心理倾向活动会产生反向作用,导致行为向着事物要求的反面行事.中学生这种逆反心理倾向尤为突出.化学实验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倾向活动往往会造成实验失败、仪器破损,或者实 验环境受到影响.因而在化学实验教学 中要求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讲清理由,使他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同时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和变化,灵活地运用逆反心理的潜在心理术,使学生的逆反心理来一个180’大转弯.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经常用直接嗅闻试剂气味的力?法区别试剂,还理由实足地说,体检时就是直接嗅闻气味.在一次课外实验中,我们将这些学生带到通风橱边,让他们用嗅闻气味的方法做区别物质的实验,井告诉他们使用通风橱的方法.结果这些学生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二化学两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本学年度这一年就要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选修5及必修1一轮复习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

浅谈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运用策略

浅谈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运用策略 作者:黄学敏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40期 摘; 要: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和依据。如何更好地讲授化学概念呢?很多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看似陌生,实则似曾相识。在讲授新概念时,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新知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既给教师指明的方向,又要求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将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到不同的化学概念教学中,从而为高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一、基于同化理论的概念教学策略 所谓同化就是让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同化理论不仅是一种学习理论,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理论。它能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供有效途径。同化的过程,学生既巩固了原有概念,也对新概念有了全面的认识,丰富了概念的意义。 案例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之处:第一,因为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没有明显可以建立的联系,导致概念难被学生接受;第二,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只认得得失氧为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深刻理解反应的特征以及本质。所以要想让学生全面了解氧化还原反应,那还得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说起。“氧化”起初只是认为跟氧气的反应,氧气也是人们认识最早和研究得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在英文“氧化”一词中就有生锈的意思,后来逐步扩大到对硫、氯等的研究,发现很多物质跟硫、氯反应也有相似的现象(硫化、氯化)。这也就说明了氧化反应并不局限于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只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现仍以氧化—还原来代表有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一类的反应。化学概念是发展的,学生的已有概念对新内容的融入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概念的演化,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概念教学策略

(完整)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开发与思考 1 课程设计 1.1 课程目标 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已是毋庸多言,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事实更得到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广泛认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事实的使用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这些事实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口耳相传、文本阅读的阶段。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的选课对象是高一级新生。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应该是一门强调合作、参与和不断丰富经验的非学术性化学实验课程。笔者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化学趣味实验,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为此,笔者借用魔幻系列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名字,将课程名称更名为“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籍此吸引学生和表现该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1.2 课程内容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主要从以下3点考虑:(1)化学趣味实验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生感兴趣,实验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反应耗时短,实验现象明显,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2)化学趣味实验的主题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尽可能地采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力求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改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这一观点的认同。(3)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尽可能与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相适应,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笔者初步选择了12个化学趣味实验,以化学1模块的知识编排顺序作为这些实验的编排线索,并且根据化学1模块的教学进度,确定每节课的化学趣味实验主题。 2 课程实施 表1 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主要内容 3 课程评价 对校本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由于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发生的各种教学事件,他们的观点较客观和可信。为此,笔者编制了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采用5点计分法,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的满意程度,和对完成的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第二部分是2道陈述题,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和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总共有54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2份。调查问卷能够代表学生群体的整体态度。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期报告

附件 4: BXJKGH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学改革与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研究”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编号LN0138Z 所属学科化学 课题主持人王萍 所在单位本溪市第一中学 上报时间2013年7月 本溪市第一中学制 2013年 8月

一、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开题时间、主要参加者及分工落实情况、研究工作进度、调研 地点与时间等,不超过2000 字,可加页。 2013 年 7 月王萍参加课题开题仪式会议,领取开题协议书,参加仪式的有国家教 育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以及 参与各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张绍宾校长宣读了课题报告 , 就本课题及学校化学教学发展的 关系做了深刻的阐述 , 要求本校教研组要努力学习 , 加强科研 ,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2013 年 8 月 28 日召开化学组教师会议组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的课题组,会议地点一中主校五楼会议室。 2013 年 8 月 30 日填写开题协议书,并听取学院教研室专家张文敏教师的建议修改 完善。 2013 年 10 月 8 日下午市教研室鞠文革主任,张文敏老师荐临我组指导开题报告. 开题仪式上课题负责人王萍报告了课题立项过程及意义 . 鞠文革主任 , 张文敏老师就我校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 就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都作了具体而详尽的指导 . 学校信息中心对本次活动在设备、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课题研究主要进展 (一)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实施 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子课题研究小组。由国家教育 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推动课 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实验学校子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实施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 课题组采用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化学高效 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目 标、主要内容、遵循原则、主要方法、规章制度、操作方法、责任与义务等,加深对本 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同时,课题组组织学习《有效教学》,余文森主编的《有效教学 十讲》等理论专著。 为课题组成员征订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新课程》、《福建教 育》、等教育期刊,购买了《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等理论书

(工作总结)高中化学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化学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化学老师工作总结 范文一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9)、(10)两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本学期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完成“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任务,而化学反应原理是一本比较抽象的模块,它是继必修课程《化学1》、《化学2》之后的选修课程,她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研究化学反应现象,探索化学反应规律。对于这个模块的教学,务必建立在学生有必须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方来展开教学的,这一个学期高二的教学中的确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和问题。,下方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做以下几点的总结: ●一、能认真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完成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在每一次上课前能 认真备好课,以及在课堂上能上好每一堂课。因为高二的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化学反应原理又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改变自我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到达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二、作为高二化学备课组长,本学期能与同伴展开群众备课,并构成统一的教案,这样能 从各方面提高我们实际教学的潜力,能按时出好每一份练习,对于每个专题学习完之后能及时进行专题的考试,及时检查自我在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善。 ●三、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是虽然是一个选修模块的教学,但是从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中,明 白这一部分在高考中属于必考的资料,而且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大,所以在高二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向高三年的老师借了相关的资料和考试大纲,再结合我们教学大纲,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能在原有教材的教学上补充了高考所要求的资料。 ●四、有时光我就去听同组老师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十分多的知识,及时纠正了 自我教学上的不足之处。作为一个老师经验和方法真的十分重要,在平时教学中要不断给自我充电,不断提高自我,不能有所怠慢,学生的问题不能忽视,他们的问题提出,不仅仅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另一个方面也是对我的提高。 ●五、在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比如面批,学生在对化学用语这一方面 经常出错,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下了比较大的工夫,在布置学生作业之前我总是先进行题目的筛选,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在本学期高二基础学段的教学中,我能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 起“桥梁”,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展开用心的讨论,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忙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12-05-29T16:27:35.28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中杰[导读] 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李中杰(邯郸县一中河北邯郸 056100)为了很好适应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目标,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取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为此,教师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建有效教学的框架;学生要发挥自身学习主体作 用,采取多种有效学习方式,在对教师有效教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学,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现就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作一简单探讨。 提高教师课前备课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前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改革备课形式,丰富备课内容,进行有效备课。其中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在确定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首先要备教材,即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了解教材的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其次要备学生,从学生角度来设计课程,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板书及教具的提前构思和准备,确定板书及教具的书写和使用,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课堂有效教学要注重多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课题导入要注重有效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学课题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较强的思维启发性作用。例如,高二化学课程中“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课题的导入,可从伏特发明电池的经过开始,从伏特用青蛙做实验,找到“动物肌肉里贮存着电”的秘密所在,再以伏特用两片不同的金属在自己的舌头上做实验、体味口中的滋味的事例为例证,以讲故事的方法引入课题,可以比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后面的演示实验格外有兴趣,同时也真正理解了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这样使教学充满趣味性,在生动的演示与讲解中进行教学,就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现代教育注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因此,课堂教学要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以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辅助教学,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以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原子弹爆炸的录相,然后引导学生:原子核能威力强大,要了解原子核能首先得知道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之后用多媒体模拟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再用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最后用动画方式模拟氢核聚变和重核裂变的过程。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有效性;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堂讲授的有效性主要依赖实验功能的发挥;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实验功能的有效发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盐的水解”时,首先安排学生做了在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盐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石蕊试液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颜色的变化。酸和碱能使指示剂变色,有些盐为何也能使指示剂变色?实验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继续探索新问题。 发挥学生“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当然不能一成不变。在对教师“教”的有效性认识和策略有所理解的同时,更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探索学生“学”的有效途径。 学生要学会在研究中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研究型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通过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新教材第一册、第二册附加了5-6个选做实验,这些实验的共同特点是实验用品都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比如天然水的净化、海带成分的检验、化学肥料的鉴别等。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入手,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提出问题,亲自设计实验过程,再通过自己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研究性学习,获得直接知识和情感经验。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态度,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生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实践性学习方式的探索;现行的高中化学新教材编排中增加了“家庭小实验”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小实验的设计非常简单,实验材料也非常简单,学生在家里就很容易找到原材料而设计好每个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既有趣味性,又有实践性。锻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求知欲很容易满足,这样更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去做更多的类似实验,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收稿日期:2012-03-02

以趣味化学实验 创设高中化学趣味课堂

以趣味化学实验创设高中化学趣味课堂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教师需要高中化学过程当中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操作,多为学生提供实际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与高中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能够最大限度提升高中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标签:趣味化实验高中化学趣味课堂 受到传统高考观念的影响,某些教师通常都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化学实验,大多的实验都也是一些较为简单且没有探究性的化学实验,这不仅不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化学兴趣的重要作用,还会使学生对化学实验和化学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为此,化学教师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和整体化水平来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多在高中化学课程当中增加一些具有探究意义和可操作性的趣味实验。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到实际的高中化学趣味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同时也能使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和教育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一、通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趣味化实验情境构建趣味课堂 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部分的教师存在过度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现象,没有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标准来开展相关的化学实验,这将会严重地阻碍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化学是为了全面提升。在此情况下,想要使学生自主自觉的进行相关的化学知识学习,并且取得相对较好的化学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利用巧妙的方法和具有趣味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开展实际的化学教学。不仅要在课堂当中有效的导入趣味化学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实验的探究学习,再让学生详细地观察并记录具体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方法。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如在进行“铁盐和亚铁盐”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设备和仪器来进行茶水变色的实验。首先让学生泡好茶水,让学生观察茶汁的颜色。然后再进一步的在另一个烧杯当中倒入茶水,这时的茶水颜色变成深棕色,再将茶水倒入另一个烧杯当中,茶水又会有深色变为浅棕色。这时,学生对于“茶水为什么会变色”这个问题有十分浓烈的探索兴趣,整堂高中化学课的氛围十分活跃。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进一步的引入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关的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知识。然后,教师再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向学生介绍茶水之所以变色,是因为茶水变色的烧杯当中涂了少量的淡绿色绿矾晶体溶液,而茶水变成原来的浅色,是因为另一个烧杯当中放置草酸晶体的缘故。这样的趣味性实验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实现构建活跃而有趣的高中化学课堂的目的。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1-10-08T15:03:51.64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下供稿作者:樊淑芳[导读] 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比较起来,课程内容在深度、广度和难度方面增加了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樊淑芳 (山西省繁峙县砂河中学,山西繁峙 034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364-01摘要: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的突破,我们要遵循研究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促进学情、认真负责的上好课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轻松起来,达到理想的效果,不打折扣地落实教学任务。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经验;教学实践印证;研究大纲;了解学生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比较起来,课程内容在深度、广度和难度方面增加了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面对一些情况,如何教好这门课,让同学们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学好高中化学,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较为困难的事情。 我自任教以来经过多年的细心总结,摸索出一些教好高中化学的方法和经验,并通过教学实践的印证,取得了教好的效果。现将主要的经验和方法做一些粗浅的介绍: 一、仔细研究大纲,“吃透”教材 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针对课程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在大纲中明确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等内容。我在教学以前认真研究了教学大纲,对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就不会偏离大纲。其次应“吃透”教材,不论教材是什么层次、版本,它都是编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也不可避免带有个人色彩和知识的局限性,作为教师首先应对教材内容十分熟悉,了解编者意图,并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理清教材脉络,全面掌握教材体系,对教材内容理出一条主线,然后顺着主线展开、补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施教,教学成绩才能达到预想效果。 二、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备好每节课,讲好每堂课 上课前,教师除了要准备教材上的和本人储备的知识外,更多的是要准备课堂上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因此,在认真学习课本、吃透教材的同时,我还参考了大量的课外资料已扩展思路和知识面。遇到教材上模棱两可或者不太理解的内容时,我经常通过网络进行查找或者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努力在课前完全掌握要上课的内容。上课我一般提前10分针到教师,做好有关方面准备和板书设计,以使自己胸有成竹,从容上阵,头绪清晰。上课时,努力做到板书工整,用普通话授课,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讲授知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化学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思想上,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的旧模式,通过化学问题的提出,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了解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要联系实际,不仅要联系科学知识实际,而且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更重要的要调动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人翁态度。这首先要求老师吧学生置于主人的地位,尊重他们、依靠他们。有时候我会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教学有什么好的建议,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要调动和保持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光凭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某些组织措施是不够的。刚开始,同学们学习起来都兴致勃勃,但到学习元素化合物部分,有的就说,元素部分好懂不好记,上课明白课后糊涂,还有人反映进度太快、内容太多的问题。后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因为元素部分要求记忆的东西多,一时之间难以掌握,最后问题越积越多,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改进教法,加强趣味性和新旧内容的联系性,以旧引新、讲新复旧。讲新概念、新知识时,利用新旧对比法和前后联系法,寻求它们间的共性和内在联系,找出它们间的个性和区别,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旧知识的网络里,既便于掌握新知识有利于复习巩固旧知识。 (二)用综合对比法对知识进行总结,融会贯通、揭示规律。非金属的四大章学完后,我们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将前面各章的知识综合对比、前后联系、融会贯通、理清脉络、揭示规律。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记得牢,用的着。 (三)针对他们的畏难情绪,用亲身感受讲了坚持预习、及时复习,就可事半功倍,变恶性循环为良心循环的道理,现在大部分同学都会在课前抽出时间预习,课后及时进行复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只要研究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让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作者简介:樊淑芳,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砂河中学连续五年“先进工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