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墙功

合集下载

蹲墙功—搜狗百科

蹲墙功—搜狗百科

蹲墙功—搜狗百科组场蹲墙–事半功倍的练法首先应明了蹲墙的主要功用是:松腰、松胯、垂尾闾,调整气机使之平衡,练周身的整体性。

组场时先要调整身形:脚尖抵墙,全身放松,肌肉和肌健松弛不绷劲,重点体会脊柱和腰部的放松;用百会把身体领起来,似乎整个人晃晃悠悠吊在半空中,腿和脚好像感觉不到身体的重量。

然后意想身体周围及体内都是蓝蓝的虚空,体内外是一个整体。

调整身形要和调神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精神处于集中、安详、端庄、稳重的状态。

调神时意念一定要放到天地之间。

要进入悠悠自在、恍恍惚惚的意境,这样身体容易放松、内外气能很好地融通。

蹲墙之前认真组场,这样练起来就比较轻松,不累,很容易进入气功态。

正确的身形引导气机正常运行蹲墙头要正,要有百会悬领的意念,下颏回收。

两耳根、大椎也要有向上领的意念;这样做既可减轻腿部的力量,又可避免鼻子与墙的摩擦。

尾闾要下垂,像有个东西坠着。

上起,意念多在上面,但还要照顾到尾闾,稍加前扣的意念,同时还要提会阴,这样命门就自然地向后放松了;下落,意念多放在尾间,要注意由尾闾拉着整个脊柱下蹲,不要用腰压下去,腰部尽量向后放松。

但头部、耳根、大推还要有上领的意念。

这样上拉下坠,姿势就基本正确了,不会有身体向左或向右偏的错误动作了。

开始练蹲墙,感觉气在背部升不上去,有疼胀感。

只要把下颏收住了,注意下颏回收,经过几天的练习,气就通了过去,不适感就会消失。

蹲墙初期,有的人未注意大椎上拔,气没能很好地上升滋养大脑,故神较疲乏,上课爱打瞌睡。

后期,调整了姿势与意念,头部气明显充足,上课就不会打瞌睡了。

蹲墙,切忌只求数量忽视质量,下蹲时如果尾闾扣得不够,重心掌握不稳,至使脊柱左右摆动,时间长了会造成体内气机不平衡。

此外,两腿必须均匀用力,这样才能使体内气机平衡。

要使两腿均匀用力,首先两脚内侧并拢所成的直线必须与墙垂直;然后,在蹲墙过程中,注意用百会领着,始终保持身体的中正,既不往左偏,也不往右偏。

如果感觉到身体偏向某一边了,可以用领百会来调整。

蹲墙功能减肥吗

蹲墙功能减肥吗

蹲墙功能减肥吗蹲墙,是一种常见的健身运动,通过蹲下和站起的动作,可以有效锻炼下半身肌肉,提高身体的代谢率,达到减肥塑形的效果。

那么,蹲墙功能真的可以帮助减肥吗?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蹲墙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燃烧体内脂肪,消耗热量。

当我们蹲下时,大腿肌肉需要发力支撑身体重量,这样就能够刺激大腿部位的肌肉,加速脂肪的燃烧。

而站起的动作则可以锻炼臀部和小腿肌肉,使身体更加紧实。

因此,长期坚持蹲墙运动,可以帮助减少下半身的赘肉,达到减肥的效果。

其次,蹲墙还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

通过蹲墙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加速脂肪的分解和燃烧。

而且,蹲墙还可以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减少脂肪在腰部和腹部的堆积,有助于塑造纤细的腰线和平坦的腹部。

另外,蹲墙还可以改善身体的姿势和体态。

现代人由于长时间久坐,往往导致腰背部肌肉松弛,姿势不端正。

而蹲墙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腰背部肌肉,增强脊柱的支撑力,改善驼背和圆肩等不良姿势,使身体更加挺拔,线条更加优美。

总的来说,蹲墙功能对于减肥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但是,减肥不是单一依靠一种运动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结合合理的饮食和其他运动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

此外,对于蹲墙运动来说,动作的正确性和频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动作不正确或者频率过大,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如果想要通过蹲墙来减肥,建议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合理安排训练计划,结合全面的健身方式,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

综上所述,蹲墙功能在减肥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蹲墙运动可以燃烧脂肪,增强代谢能力,改善体态,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减肥方式,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共同实现减肥目标。

希望大家在进行蹲墙运动时,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健康减肥,塑造完美体态。

蹲墙功精解

蹲墙功精解

蹲墙功精解蹲墙功精解近一段时间,蹲墙功以其法简效宏再次成为许多武术爱好者首选的武功修炼及养生方式。

但是敝人发现不少练此功的朋友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修习之后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与进展;二是修习的前几天感觉还不错,但到了一定程度就难有什么进展;三是有些病症并未改善,甚至加重了。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没有明确功法练习的要领换言之,就是没有掌握心法;二是不明功法怎样逐步递进,怎样进入更深的层次;三是功法的选择不对路。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需要对面壁功的功法、心法(要领)、功理、功用做一全面了解。

所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只有对功法做到真正了解,练习起来才能真正得心应手,受益匪浅。

一、蹲墙功功法:找一面光滑笔直的墙壁,面壁而立,两脚尖与鼻尖均接触墙壁,缓缓吸气的同时,下蹲,鼻尖、脚尖与膝盖同时接触墙壁,不得离开,蹲到底为止缓缓吐气的同时,百会上领,缓缓站起,脚尖、鼻尖与膝盖均接触墙壁,不得离开(上述过程,身体与头部都要保持正直,绝不能左偏右歪),站直,稍事休息,然后继续重复以上过程。

刚吃完饭最好不要练蹲墙功,练功后一小时内禁止洗冷水澡,出汗后尽量避风。

二、蹲墙功心法(要领):下蹲时候的心法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是我的身体在下蹲,而是我的骨盆在将整个脊柱节节下拉,要悉心体会骨盆下降过程中将脊柱缓慢拉长的感觉。

上起时候的心法,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是我的双腿在用力支撑身体上起,而是由我的百会穴上领,把整个脊柱由上到下,由颈椎到胸椎到腰椎至骨盆,最后到两条腿缓慢地向上拽起来,要悉心体会脊柱缓慢回缩的过程。

以上两点就是蹲墙功的心法(要领),明白了以上心法,武友也就可以明白有的老师教功法时要求下蹲时意守丹田(其实就是骨盆),上起的时候意守百会的个中深意了。

大家也可以知道所谓的心法(要领),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要在下蹲时用骨盆将脊柱缓慢拉长,而在上起时以百会引领脊柱缓慢回缩,蹲墙功所练习的正是脊柱的一伸一缩,一张一弛。

蹲墙功口诀

蹲墙功口诀

蹲墙功口诀
一二三四五,
蹲墙不怕苦;
头顶想蓝天,
下蹲气入骨。

面壁蹲墙功法妙,
能松四肢能松腰;
首先组场开关窍,
两眉外展面带笑。

上提顶、尾不翘,
命门后突裆要吊;
预备活动先做好,
事半功倍方有靠。

开始练功把腰松,
意注脊柱上下通;
六种韧带神光照,
八个窍点意念中。

整个脊柱象气道,
通天彻地至虚空;
向下蹲,尾闾抻,
百会上提莫放松。

往上引,百会领,
尾闾下坐根要生;
上弹下落要收气,
命门始终往后弓。

天天引,勤作功,
神轻气整乐融融。

练完功,要收场,
收收气,养一养;
两脚轻轻离开墙,俯身躬腰松一松。

转腰涮胯晃一晃,抖翎心宁四末齐,混元灵通长大功。

增元气的蹲墙功法

增元气的蹲墙功法

增元气的蹲墙功法太极养生功法博采众长,其中的蹲墙功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

练了受益匪浅。

有肾虚的毛病,腰酸腿软、夜尿多。

可练蹲墙功,刚开始时,只能半蹲,到半年能勉强完全蹲下去。

这样坚持到一年的时候,就会感觉身体状况好多了,腰不酸了,腿不软了。

以前一到换季,伤风、感冒跟着来,现在很少感冒。

蹲墙功还治慢性鼻炎,以前鼻子不通气,就连睡觉都得张着嘴出气,非常苦恼,练习蹲墙功以后,慢性鼻炎也不治而愈了。

蹲墙功的功法原理是通过身体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抻拉、压缩,可锻炼到平时活动较少的部位。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此功法通过锻炼腰部,可增强肾的气化功能,使人元气充足。

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肾气不固,命门火衰,男性就会出现遗精、早泄、阳痿、小便频数等病症。

蹲墙功是全身运动。

能调理全身气机,对养生益寿有神奇的效果。

面壁而立,两脚并拢,重心落在前脚掌上。

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周身中正,脚尖顶着墙根,会阴上提,两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松,安静片刻,让精神平和;然后腰向后放松,身体缓缓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要和缓地下蹲;同时,保持意守丹田,肩部放松前扣(向墙的方向扣),命门后突。

注意后背脊柱要逐节放松往下蹲,像猫儿一样,弓着后背下蹲,膝盖尽量不要超出脚尖。

保持全身放松,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椎部,彻底蹲下后尾椎部可用力前突一下,然后再缓缓上起;上起时,注意要用头顶的百会穴上领全身。

意想百会处好像有一根绳子,向上轻轻拉拽着身体,使脊柱逐节升起、抻动、拉直,如此为蹲墙一次。

根据各人的身体状况,一般刚开始可连续蹲3~5次,以后慢慢增。

加。

练功时只要使精神专注于形体动作之中,使之合度即可。

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砖石、木板等物,这样可降低蹲墙的难度。

蹲墙功的经典解释

蹲墙功的经典解释

怎样蹲好墙本人从自己蹲墙20年的体会谈几点心得。

蹲墙简单的说:最是下来上去。

具体要练好需要注意几点。

一.松。

练功的根本是松静,如果练习蹲墙时每次都如做体操动作,始终都不放松,那已经偏离了练功的根本。

姿势只是初练时的动作要求,标准动作是在练功中随着放松逐渐达到的。

这也是那个老师哥哥说,认真练习却累了的根本。

一天两天累可以理解。

天天累是不对的。

1989年开始蹲墙,我从每天300个练习,每周增加50个。

开始每天汗流浃背,半年后怎么做都不出汗了,而且神清气爽了。

1992年师资班为了标准,一个小时100个,结果累半死了。

那时正好老师的讲到松静,我突然明白自己错了。

以后最没有在感觉蹲墙累了。

所以松是蹲墙练习阶段的根本。

二.多。

初初蹲墙很少人可以脚尖碰到墙,我开始时离开墙约10cm,那时我才18岁呀。

可是通过每天600个大约1小时的练习,一年后我可以脚尖碰到墙了。

数量多了,有时我感觉蹲墙时整个人如同一个气球在上下移动。

脊柱里有气在流动的舒服感。

1998年为了校庆献礼,连续12小时蹲了6000余次,没吃,没喝,没有移动。

那是我感觉最美的一次。

整个人好似在整个过程中松了,通了,身体透了。

那感觉真好!三.松紧并用。

蹲墙随着自己的进步要离开墙越来越近。

每次“组完场”后,开始离开墙远点,松了近点,再松了更近点。

这样随着身体的放松,就越来越近,而且始终保持自然松静。

我感觉这样挺好。

四.持之以恒-----坚持。

蹲墙的效果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如果你希望一天出成果是很难的,也许会好个病,但全面的效果需要自己长期坚持。

我开始蹲墙,感觉关节很紧,蹲完人很累。

感觉这样太累了。

经常面对自己的计划在摇头。

为了能坚持最好做个记录,每天有记录,周里小计,每月大计。

而经常对比,为自己的成功或是退步自我反省。

这种模式为我一个人开始几年的蹲墙起到了督促作用。

五.循序渐进。

蹲墙毕竟是个累活,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个计划。

庞老师说了:达到自己的极限后,在努力一点点就叫刻苦。

养生绝招:蹲墙功

养生绝招:蹲墙功

养生绝招:蹲墙功蹲墙功以其法简效宏再次成为许多武术爱好者首选的武功修炼及养生方式。

但是敝人发现不少练此功的朋友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修习之后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与进展;二是修习的前几天感觉还不错,但到了一定程度就难有什么进展;三是有些病症并未改善,甚至加重了。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没有明确功法练习的要领。

换言之,就是没有掌握心法。

二是不明功法怎样逐步递进,怎样进入更深的层次。

三是功法的选择不对路。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需要对面壁功的功法、心法(要领)、功理、功用做一全面了解。

所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只有对功法做到真正了解,练习起来才能真正得心应手,受益匪浅。

一、蹲墙功功法:找一面光滑笔直的墙壁,面壁而立,两脚尖与鼻尖均接触墙壁。

缓缓吸气的同时,下蹲,鼻尖、脚尖与膝盖同时接触墙壁,不得离开,蹲到底为止。

缓缓吐气的同时,百会上领,缓缓站起,脚尖、鼻尖与膝盖均接触墙壁,不得离开(上述过程,身体与头部都要保持正直,绝不能左偏右歪)。

站直,稍事休息,然后继续重复以上过程。

刚吃完饭最好不要练蹲墙功,练功后一小时内禁止洗冷水澡,出汗后尽量避风。

二、蹲墙功心法(要领):下蹲时候的心法,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是我的身体在下蹲,而是我的骨盆在将整个脊柱节节下拉,要悉心体会骨盆下降过程中将脊柱缓慢拉长的感觉。

上起时候的心法,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是我的双腿在用力支撑身体上起,而是由我的百会穴上领,把整个脊柱由上到下,由颈椎到胸椎到腰椎至骨盆,最后到两条腿缓慢地向上拽起来,要悉心体会脊柱缓慢回缩的过程。

以上两点就是蹲墙功的心法(要领)。

明白了以上心法,武友也就可以明白有的老师教功法时要求下蹲时意守丹田(其实就是骨盆),上起的时候意守百会的个中深意了。

大家也可以知道所谓的心法(要领),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要在下蹲时用骨盆将脊柱缓慢拉长,而在上起时以百会引领脊柱缓慢回缩,蹲墙功所练习的正是脊柱的一伸一缩,一张一弛。

蹲墙功的好处有哪些

蹲墙功的好处有哪些

蹲墙功的好处有哪些想要让身体健康一定要注意自己多身体进行调理,通过运动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是运动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蹲墙功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在运动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但是一定要长期的坚持才能让身体得到很好的改善,下面一起了解下蹲墙功的好处有哪些。

蹲墙功的好处有哪些一.通透身体,增强体力。

提高身体的通透度蹲墙应该是最快的,蹲它几个月走路,爬楼梯,爬山,别人不说你都会觉得轻松,身体轻盈了。

我2003年峨眉山50公里爬上,爬下。

轻轻松松。

是什么给个我神力-------蹲墙。

二.瘦身减肥。

俺从小肥嘟嘟,那个年代生活不好,别人快饿死了,我却像个熊猫。

深受爷爷奶奶的宠爱,但上学后惨了,跑步,跳远个个不行。

上中学不用说了。

肥就算了,屁股很大如同女人,常被人笑。

腿很粗。

这些问题,几年蹲墙后一切变了,我的身材从臃肿变成了匀称。

这给了年轻的我无限的动力。

从喝水都变肥,到吃什么化什么,体型多年不变。

谢谢你蹲墙功,谢谢老师的教导。

身体还是匀称点好呀!三.年轻。

蹲墙给了我很多,也给我带来了烦恼。

容易被女孩追,还好没有在中心犯错误(哈哈哈)。

29岁坐车被人家问你二十了吗?教功被人家说:这个十几岁的老师有气吗?试后说:原来是朝天椒,功力够大。

所以那时我蹲墙时想老点吧,练习捧功,形神庄也想老点吧。

现在真的看起来老了。

以后不想了,嘻嘻。

我在培训部呆了6年,观察成千上万的功友,刻苦练习什么的都有,唯有蹲墙看起来,最年轻,身体最柔软。

如果想年轻,真的要年轻,蹲吧!快点蹲吧!四.提高记忆。

蹲墙运动脊柱,脊神经,脑脊液,这样对开发脑很快的。

一个张家口的阿姨,开学时数饭票都错,通过蹲墙一个月后,一天把五元桩口令词背完了。

她高兴的说:神呀!神呀!没想到60岁了还可以开智!本人2003年用了100天背了托福的近万个单词。

也为蹲墙提高记忆提供了证据。

五.松动脊柱。

蹲墙运动脊柱,脊神经,所以坐办公室的,上学的这些颈椎,胸椎易疲劳生病的人群,是最好的方法上面就是对蹲墙功的好处有哪些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蹲墙功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很好的改善,能起到很好的减肥和体噶记忆力的作用,但是一定要坚持进行锻炼才能让效果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能调理周身气机,所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练此功,还能尽快排除各种练功反应、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譬如,改变自己意识里的好多不良东西。一个人意识乱了之后,外面的东西很容易影响自己,本来很简单的东西现在也变的很难了,不是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了,自己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所以非要通过这种艰苦的锻炼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此时“灵劲”上身,周身通灵圆活,感应异于常人数倍,在毫无防范之下亦能承受常人之击打,不伤分毫。
养气法
养气法是结丹之法。体态:站、坐、卧均可。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意念注意下丹田(女同志在月经期意守中丹田),似守非守。两手叠放于下丹田部位、掌心轻贴腹部,男者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者相反。长期习练,真气便在下丹田处凝集,形成一“气团”,即所谓“丹”。也可以全身放松,哪儿都不守,在这种全身放松的状态中有些病可以自然好转。亦可以意守病灶处。
养气法习练一段时间后,可出现体感功能。
三、蹲墙功动作要领
面壁而立,两脚并拢,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周身中正,脚尖顶着墙根,会阴上提,两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松,安静片刻,让思绪平和。
下蹲时吸气
腰向后放松,身体缓缓下蹲,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要放松地下蹲,腰后突下蹲。可守下丹田,肩部放松前扣(向墙的方向前扣);尾闾前扣,命门后突。
快蹲时,精神活动能自然地注入形体,使周身的气机成为一个整体。蹲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肚脐和命门的部位仿佛是个能够收缩的气团。下蹲时,它连着周身内外的气向里收缩,这时好像整个形体都不存在了;上起时,气团由里向外膨胀,整个身体轻飘飘、空荡荡的。这时,蹲墙的过程就是大开大合的过程。快速蹲墙不仅调整了整个身体的气机,使气血流畅;而且强身壮体效果特别明显。
在蹲墙之前,先做几个俯身拱腰,活动一下筋骨,蹲墙时腰就不会紧;收功时,再做几个俯身拱腰,一天都会觉得轻松灵活,精神舒畅。
蹲完墙以后,周身通畅,再做转腰涮胯时,觉得尾闾内有一根气棒,带动腰胯完成动作,意念一动,气与形体自功法来锻炼,根据其功夫层次由易到难,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现代医学证明:腰部不能放松,或者脊椎的错位或伤损,可引起众多疾病的发生。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其三,练动功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其四,脊椎的修正复位可减轻各种神经痛、心绞痛、头痛眩晕症等。
在刚开始练快蹲时,脊柱部位放松不下来,很紧张。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态,宜从两方面加强:1、加大强度,数量增到400~500个/小时,锻炼下肢的承受力;2、着重调整脊柱的放松,注意了百会上领、尾闾下垂,一起一蹲,调整脊柱的竖直,尽量改变用腰拱的毛病。约20天后,不适状态就会消失;上起时,百会能够主动上领。这之后,可以加快速度,加大难度,数量上升到700~800个/小时。练时,一开始快速,中间慢一些,调整一下,后面再快,这样一个小时坚持下来,全身湿透。开始时大腿、小腿酸疼发木,结束后两腿灌铅一样沉重。为了尽快过这一阶段,蹲墙收功后要加强养气。一般通过这一阶段的强化练习,会使人的身心素质提高许多,丹田内气明显增强,腰椎部位灵活、放松了,腰部时常是温热的,整天精力充沛。
3.提高阶段
按标准姿势轻松自如地完成整个动作后,就不应再盲目追求数量(即蹲墙的次数),而应加大难度,提高质量。加大难度的方法如下:
1脚蹲墙
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蹲墙的感觉大不一样。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
⑵撑臂蹲墙
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了码。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手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上起时,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时,二、四指合,大、小指合。注意不要使手碰墙壁。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
二、蹲墙功功用
本功的功法原理是通过放松腰部,修炼任督二脉,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
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
或者以30个为一组,每蹲完一组养10秒钟的气,然后继续蹲。随着身体素质和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蹲墙的速度由500个/小时到7O0个/小时,再升到950个/小时。
快速蹲墙能磨炼意志力。当连续快蹲400个左右时,就会感到两大腿根部又酸又胀,腰部有疼痛感,小腿发抖,有点站不稳的感觉。这时就不想再蹲了,但是要马上意识到,磨炼自己意志力的时候到了。于是,就把速度放慢一点,用增加养气的次数来咬牙坚持。酸痛的感觉是很难忍受的,当蹲到八九百个时感到体力不支,全身大汗淋漓,又不想蹲了,就采取“再蹲一个”的办法往下拼,坚持完一个,再坚持一个,就是不停下来。不停顿地蹲下去使整个身体都在跟着呼吸,内气也就随之充足起来了;继续蹲下去,感觉脊柱里的气也充斥起来了,全身非常地轻松、舒适,体会到了蹲墙的奥妙。蹲着蹲着,感到胸腔里的气打开了,腰腹部的气也打开了,两肋里的气在自然做开合,呼吸非常通畅,随着呼吸感到脚心、手心、百会也在呼吸。总之通过这种蹲法会让一个人意志力大大增强,并增强体质,感觉全身变得更加强健有力了,全身气机整合度提高了。每次蹲完后,会觉得全身通透,身体轻飘飘的,好像没有了,又好像是在水中游泳一样,特舒服。
⑶背手蹲墙
①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门。经过撑臂蹲墙,起落时身体平稳,不会后仰,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
②两臂置于背后时,两小臂重叠,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这样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⑷拳抵鼻尖蹲墙
蹲墙时,可用一手握拳,横置于鼻前,用拳眼对准鼻尖。熟练后,可加至两拳相接,置鼻尖与墙壁之间,下蹲上起。此动作难度较大,但只要持之以恒,刻苦练习,久之自然合度。
1.初始阶段
本法虽然简单,但大多数人初练时蹲不下去,蹲下一两次,其吃力之感不亚如挑百斤重物行走数公里。此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纪大或行动不方便的同志,可以两脚尖离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抱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同志,则应尽量按标准的姿势蹲。刚开始时可能比较困难,没等蹲下去,就会往后倒,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精神高度集中专一,并加意念“一定成功”。每次下蹲36个为一组,每天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现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数百,甚至上千、上万个,收益颇大)。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锻炼,随着周身各部气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的腿功功力及腰背、丹田之力绝不同于没练之前,平时不论练习套路还是进行实战搏击体能即可明显提高,任一拳一脚常人绝难抵挡。此时就应转入第二阶段的练习。
一、蹲墙功简介
此功是北京气功大师庞明老师在1985年亲自传授的功法,在古代武术界曾是密传简便强身健体功法,多年锻炼,效果非常好,现在推荐给大家。
智能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有诸多练功诀窍。蹲墙功就是重要的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据闻,很多人练此功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因此,想通过气功健身或想长功夫的功友,对蹲墙功切莫等闲视之。
注意后背脊柱要一节节卷着逐节放松往下蹲,象猫儿一样,弓着后背下蹲,膝盖尽量不要超出脚尖等要求,同时注意全身放松,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闾部;彻底蹲下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后再缓缓上起。
上起时呼气
注意用百会上领,百会处好像有一根细线向上轻轻拽着脊柱逐节升起、抻动、拉直,如此为一次。
练功时只要使精神专一于形体动作,使之合度即可,无其他特殊意念活动。
初练时一分钟起落3次左右为宜,正常达标后一般一分钟上下一次。
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本厚书,这样可降低蹲墙的难度。可以每天把书撕掉几页,渐至撕完,蹲墙就慢慢合度了。此时双腿之力超出常人数倍,此时不论跑步、练套路、擂台搏击均感体力明显增强。练习日久,臀部可触及脚后跟,而且更不可思议者,在正常的下蹲时,臀部更可触及地面,此即王芗斋先生所谓的“脊椎拉长一尺的量”。而脊椎的拉长更是强劲发力的前提!
2.熟练阶段
此阶段在两脚并拢,脚尖抵墙能完成蹲墙动作的基础上,应注意“形松意充”,增加蹲墙的次数和时间,蹲墙速度慢下来,细心体察体内气机,特别是体会脊柱的逐节放松下落或伸直,继而体会全身那种周身融融的气机整合状态。这一阶力求做到把动作轻松自如地完成。
这一阶段,感觉体内外的混元气随着身体的上起下蹲而上升下降。这时如果感觉身体通透得不好,可用意念调上方虚空之气下降至脚,调下方虚空之气上升到头顶,前后左右的气横穿身体,使体之气与虚空之气相混化,形成一种恍恍惚惚的状态,使自己的精神逐步内收,这样就会觉得蹲墙是一种内在的享受。
勤修本功,自然达到气沉丹田之效,久练自然丹田充实气足,桩步沉稳灵活,更能在激烈的实战对抗中不惧暴力击打,气定神闲,发力迅猛持久。
本功对严重肥胖症、遗精、腰腿痛、胃肠病、各种内伤等也有显著效果。在练功过程中有哪一处平时无痛感的部位,练功一段时间后突然有痛感的即为病所,此时更应坚持练下去,不痛之后病即痊愈。本功对增高亦有显著作用。
⑸蹲墙耗功
当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定住姿势不动,当作站桩来练,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效果会更好。
平耗前,往往先匀速蹲上一百个把全身活动开了。然后再蹲成大、小腿成90度,一会儿就感到腿酸痛难忍,这时咬牙坚持,用意念体察酸痛的地方,酸痛感就会减轻,坚持的时间就会相应地延长。当实在坚持不住而蹲下去的一刹那,意念一下子随着进入酸痛部位,身体突然感到“呼”地动了一下,这时脑子里一点杂念都没有了。再蹲墙感到非常轻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