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解析“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

合集下载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从秦亮甫等多位名医。上海市食疗协会理事。上海作 家协会医卫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治疗心血管病、慢 性气管炎、慢性胃炎、痤疮和更年期综合征等疑难杂 病。治病同时除了给病员开口服、外洗处方外,还传 授生活中自我保健的食疗等方法。
专家门诊:每周一全天,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内 科(芷江中路274号)。
编辑:黄灵 yeshzhwu@
谓之“起居有常”。“常”,即“常度”。生活 对年轻一代的生活习惯而言,贪睡熬夜、缺 经,使人难以入睡。睡前宜温水洗脚与足底
作息应有一定的规律,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 乏运动、终日与电脑、电视为伴是通病。
按摩。历代养生家均把睡前热水洗脚作为
康。昼夜节律对人体有重要影响,中医学的
古代养生家有云:“养生之诀当以睡眠 养生却病、延年益寿的一项措施。热水洗脚
早 在《黄 帝 内 经》就 有“胃 不 和 则 卧 不安”之说,民间也有“晚饭少一口,活到
这里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与我们的生 于晨,早晨阳气生发趋于体表,最宜做些活 九十九”之谚语。睡前不宜大量饮茶,因睡
活息息相关的起居养生。
动形体、调养精神的运动。“流水不腐,户 前饮水过多会使膀胱充盈,排尿频繁,特别
起居养生是指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做 枢不蠹”,道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夜 是老年人,肾气宜虚,固摄功能减退,过多
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动静相宜等一系列 宜早睡,力避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饮水势必增加夜尿而影响休息。且睡前饮
养生措施。起居养生的原则,《黄帝内经》 如此才能精力充沛,心神安康。而今尤其是 茶过多,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
气在里,胃中烦热,但四肢末端寒冷,人们常 常在冬季喜欢吃一些膏粱厚脂的补品来御 寒,但容易导致气血壅滞。所以就用清热去 痰、消食通气的萝卜来应对,以免积热产生。 冬令服中药膏方以前认为不能吃萝卜,其实 不必忌萝卜。如果脾胃功能欠佳而见食欲不 振、腹胀的人,还需吃些萝卜来通气消食。■

养生保健的第一要务是良好睡眠

养生保健的第一要务是良好睡眠

养生保健的第一要务是良好睡眠
*导读:中国人崇尚养生,但是很多崇尚养生的人却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习惯,睡眠是养生的最佳时机,如果连睡眠都不能良好保持……
中国人崇尚养生,但是很多崇尚养生的人却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习惯,睡眠是养生的最佳时机,如果连睡眠都不能良好保持就不能谈良好养生。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
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
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悬壶梦》简介

《悬壶梦》简介

《悬壶梦》简介一图书信息书名:悬壶梦作者:紫竹公出版社: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8-02ISBN:750710436开本: 1/32定价:23.80二内容简介《悬壶梦》一书所展示的是从民国初至70年代末,药都祁州一代老中医一生坎坷经历的历史长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个多世纪冀中平原的风云变幻和风土人情,着重讴歌了以“殚精竭虑悬壶济世,一视同仁救死扶伤”为天职的传统医德,视行医如生命、虽饱受磨难却矢志不改的高尚情怀。

该书不仅题材、内容独特,而且在写作手法上也进行了大胆地尝试。

一、情节围绕医疗主线展开:日常的行医实践与社会风云变幻相交织,勾勒出一曲曲充满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的动人情节;展示了人们在名利、权势、情义、家业、亲朋、是非、善恶、生老病死和吉凶祸福面前,所自然流露出来的不同心态和举动,着重揭示了人心、人性的复杂、多变和难测;二、画面广阔且浓淡不一:既有因性盲而酿成的笑话,也有为病魔侵袭而导致的急症;或为“外淫”所伤,或为“情欲”所扰;或因饮酒过量而假死,或为良心发现而疯癫;或因纵欲而导致沉疴,或为偷情而染上性病;……主人公行医不分“敌我”、贫贱和亲疏,看病不记公愤、私怨和时间、地点;为救他人小孩致使爱子耽误治疗而夭折,忍着再次丧子之悲痛而冒着滔天洪水之险去抢救病人;因灾后义诊而陷入经济困境并遭讥讽,为抗日多次冒险“偷药”而险遭暗害;连续吓跑两个老婆无人敢嫁的“大撅头”不花分文便得到名妓“一沾醉”;师妹的纯真情义,冒犯家规赠送祖传汤头歌和惨遭不测,老师傅的谆谆教诫和处变不惊,背叛祖训将“孙氏祖传秘方”外传;大师兄的嫉妒、贪婪、残忍和疯颠;庄稼汉和风尘女的英烈悲壮,抗日骨干大黑、小白和身份不明的村干部乔七等的升降沉浮;不顾个人安危而救护日本小孩,为创建公社药厂而呕心沥血;披着红色外衣的荡妇处心积虏的勾引和反爱为仇,领导的急功近利和翻云覆雨;精神疗法的妙用,遭受饥饿威胁的社员祈盼“治饥药”的呐喊和呻吟;“三指定吉凶”的“小儿王”之轻生,为贫病困扰而念念不忘天职的胸怀;“铁队长”和李副厂长的高风亮节以及广大群众的质朴诚实和见义勇为都跃然于笔端;三、主线明晰且注重人生哲理的揭示:《悬壶梦》对人生坎坷经历之偶然性与必然性,社会大背景与个人禀赋和气质上的原因,都顺理成章地糅合在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之中予以辩正地剖析、揭示。

古人睡觉的六大养生口诀

古人睡觉的六大养生口诀

古代文化中,养生一直是人们非常重视的方面,包括对睡眠的养生。

以下是一些古人睡觉的六大养生口诀:
1. 早睡早起:古人强调早睡早起,认为这有助于调整人体的生物钟,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早睡能够使人更早进入深度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能量的恢复。

2. 卧室通风:古人注重睡眠环境的清新通风。

一个干净、通风良好的卧室有助于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利于新鲜空气的流通,减少湿度。

3. 保持心情舒畅:古人认为入睡前保持心情舒畅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在入睡前过于紧张、焦虑,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4. 避免熬夜:熬夜被认为是对身体的一种伤害,古人主张避免熬夜,因为夜晚是身体修复的重要时段,熬夜容易干扰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运作。

5. 清淡晚餐:古人认为晚餐应该以清淡为主,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系统,引起不适和睡眠质量下降。

6. 慎饮慎食:古人主张在睡前慎饮慎食,避免过量的水分和食物,以减少夜间频繁起夜的情况。

这些古人的睡眠养生口诀,尽管没有科学证据支持,但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合理的生活作息和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现代人在追求养生的同时,也可以参考这些传统智慧,适度结合科学知识,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睡眠决定寿命 4大穴助你今夜有眠

睡眠决定寿命 4大穴助你今夜有眠

睡眠决定寿命4大穴助你今夜有眠夜深人静,此时的你是否独对天花板,思绪万千,而无法入睡?夜夜不得眠,对于正常人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要知道,长时间的失眠不仅会给心理来点负担,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睡眠是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但是对经常失眠的人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能够美美的睡上一觉,那简直就是人生一大快事。

中医认为,睡眠为心神所主,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结果。

称失眠为“不寐”,“目不眠”,“不得卧”。

大医学家张景岳说:“盖寐本乎明,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心藏神,心神安定,就能正常睡眠;心神不安,失眠在所难免。

失眠病在心,却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

“宁舍一顿饭,不舍子时眠”。

子时(23点-1点)是入睡的最佳时间,一旦错过,就很难入睡。

子时是胆经当班的时候,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辰,阳气开始生发,故有“子时一阳生”的说法,《黄帝内经》曰:“凡十一脏皆取于胆。

”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子时前入睡,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阳气升不起来,第二天昏昏欲睡。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好的睡眠呢?今天就教大家几种穴位按摩的方式,可能会帮助到你的睡眠哦!一、三阴交穴位置:小腿内侧,内踝尖上四横指处即为三阴交穴按摩手法:用两手拇指分别按揉两侧三阴交穴,各3分钟。

功效: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二、天柱穴位置:天柱穴在脑后发根部按摩手法:用两个大拇指缓慢地揉该处功效:可减轻头痛等症状,同时让你的心情平静下来,有助于入睡。

三、印堂穴位置:位于两眉正中按摩手法:用拇指推按印堂穴2~3分钟功效:有安神定惊、缓解头痛、改善失眠等功效四、鸠尾穴位置:鸠尾穴在胸骨的下部按摩手法:用两个大拇指平均按压此穴功效:能够消失焦躁不安,带来心态安宁的好睡眠。

失眠虽然不会直接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但是久而久之对身心的影响是你无法预估的。

名老中医谈养生——养生32字诀中医养生绝活——让你的五脏听音乐(之五)

名老中医谈养生——养生32字诀中医养生绝活——让你的五脏听音乐(之五)

名老中医谈养生——养生32字诀/中医养生绝活——让你的五脏听音乐(之五)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1年第11期名老中医谈养生——养生32字诀文/李俊德李寿山,男,汉族,生于1922年。

系大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名誉教授。

李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好学,秉承家训,随父从医,尽得其传。

弱冠学成,遂悬壶于大连。

至今临证50年。

擅用经方治疗热病、危症,尤长于治疗脾胃心肾疾患与妇科疾病,对瘀血证治颇有研究。

平时勤于札录,学术著作甚丰。

他没有特殊的养生方法,但有着朴素的生活习惯。

他把这种习惯概括为32个字,即自寻乐趣、不生闲气、食勿偏嗜、少酒禁烟、作息有序、顺应自然、动静结合、寿尽天年。

正是这种生活习惯,使他至今精力充沛,仍在为培养中医接班人尽心尽力。

一、自寻乐趣,不生闲气我的性格比较稳沉、寡言,爱看书学习,下象棋虽然获过奖,但从不因输赢而生气。

遇到不顺心的事,常到外边走走,慢慢消解。

在“文革”期间,受到一些委屈、折磨,后来下放到农村山区,与赤脚医生和农民在一起。

为农民看病,为赤脚医生讲授经验,有时参加田间劳动,上山采药,生活得也很舒畅。

二、食勿偏嗜,少酒禁烟我对饮食无偏嗜,从不择食,也不过量。

喜吃粗粮、杂粮,如玉米粥、豆腐、花生仁,百吃不厌。

晚饭喜吃大蒜,以助食欲。

偶尔饮少量黄酒、加饭酒、啤酒,但从不吸烟。

三、作息有序,顺应自然我每天的作息安排是有规律的。

一般在晚上l0点前上床休息,上床后先搓脚心100-200次,然后卧床,看些当日报纸大栏目而入睡。

早上4点左右起床,坐起后摩腰眼l00-200次,然后搓手抚面,干梳头,鸣天鼓,接着穿衣下床,漱洗完毕,写点笔录,或看书写稿,约6点左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同时练健身功30分钟。

午饭后稍事休息,练内养功,似睡非睡30分钟。

晚饭后不用脑,户外散步,然后看电视,听广播。

我很少有失眠,偶尔不能入睡,即刻坐起摩脚心、摩肾俞、抚面、干梳头即可入睡。

四、动静结合,寿尽天年1973年,我从农村回城后,仍然担任大连中医院院长与大连市中医研究所所长工作,办公时间自然增多了,但是我的生活习惯仍如平常,从未间断过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

睡觉姿势 最好的养生方法竟然是睡觉

睡觉姿势 最好的养生方法竟然是睡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睡觉姿势最好的养生方法竟然是睡觉
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好的睡眠可以使我们一天都精神十足,如果睡眠不足我们的一天都是非常不舒服的,好的睡觉的习惯可
在我们的生活中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好的睡眠可以使我们一天都精神十足,如果睡眠不足我们的一天都是非常不舒服的,好的睡觉的习惯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健康。

下面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只是吧!
能眠者可长寿
现在的夜生活是非常丰富的,许多的年轻人都很喜欢熬夜,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身体就会不舒服,感觉浑身无力,小编也是非常有同感的。

我国医学历来重视睡眠养生,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

清朝李渔《笠翁文集》中有云:“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

睡能还精、养气、健脾益胃、壮骨强筋。


美国有两位学者,对7000人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研究,认为有7种原因可影响人的寿命,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睡眠。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我们的身体在白天消耗的能量都会得到很好的补充。

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这对养生至关重要。

子时入睡最养阴
建议在每晚亥时(9点~11点)休息,子时(11点~1点)入睡。

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

而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
生活常识分享。

略论“先卧心,后卧眼”的睡眠养生法

略论“先卧心,后卧眼”的睡眠养生法

略论“先卧心,后卧眼”的睡眠养生法睡眠养生是指通过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来保养性命、调养精神,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

清代《笠翁文集》云:“養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

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体现着睡眠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睡眠对于人体大有裨益,世界卫生组织将“善于休息,睡眠良好”作为身体健康的标志。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道林养性》提出“凡眠,先卧心,后卧眼”,认为睡眠应先使心神宁静,摒除杂念、放松精神,方能闭目安睡。

孙氏对睡眠养生理论多有阐发:“不宿酒,独自宿,软枕头,暖盖足,能息心,自瞑目”,提倡睡前可小酌微醉但不宜宿醉,独宿以趋避纷繁干扰,使用柔软枕头舒适,覆寝盖被保持肢体温暖。

通过人体内部和外界环境的调整,为“卧心”创造基本条件,有助于平和安宁地入睡。

后世学者继承孙氏的睡眠养生理论,并有所发挥,南宋理学家蔡季通《睡诀铭》提出:“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

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

言简意赅地总结了睡眠应当注重姿势、环境、时间和方法4个要素。

睡时应侧卧屈曲身体,醒后应平躺舒展,保持心境纯粹无杂念,早晚规律作息。

宋代周密在《齐东野语·睡》中也引述了孙思邈“先卧心,后卧眼”的说法,赞其有古今未发之妙。

1 “先卧心,后卧眼”的中医认识人之寤寐更替取决于神之所驻,神栖于目谓之寤,神栖于心始为寐,只有心神相会,才能安稳入睡。

睡眠是人体阴阳盛衰变化的结果,《灵枢·口问》阐发了睡眠机制,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而寐,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

《类证治裁·不寐论治》曰:“阳气自动而至静,则寐;阳气自静而至动,则寤”。

阳气的动静变化决定着寤寐交叠更替,阳入于阴、神归于心是睡眠的根本前提。

人有神魂魄意志,神与睡眠关系最为密切,寐由神所主,神安则能寐。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心藏神,是生命的根本,主宰着神的变动,心安则神定,心乱则神无所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养生家李渔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

”他说出了深奥的养生道理。

因为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

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为生命积蓄能量。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们就明确提出来了。

如《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能”者,能量也。

人之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通过肝的作用不断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常言道“吃得好不如睡得好”。

睡能养血,睡能益气,睡能健脾强胃,睡能强筋壮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7倍。

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

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人在夜晚熟睡时,分泌的生长激素是白天的5-7倍,对儿童和青少年可促进生长发育,对中老年人可激活体内各种活性酶加速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人在熟睡的状态下,脉搏减慢,收缩压降低,呼吸变深,基础代谢率下降,脑血流量减少,有助于大脑能量的积蓄。

体内也会发生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如协调大脑皮质的功能,有利于增强记忆力,使人思维敏捷,反应灵活,这便是美美地睡个好觉后,感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道理。

夜间1-3时,是皮肤代谢的高峰期,这
时源源不断的血液供给皮肤以之充分的营养,吐故纳新,使皮肤保持健康和弹性,经常睡眠好的人会容光焕发,面色红润,这就是其中的奥妙。

更为神奇的是,睡眠可防癌。

澳大利亚的专家通过研究发现,正常细胞在裂变过程中之所以变为癌细胞,大多是在夜晚中进行的。

而高质量的睡眠,可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睡眠的好处如此之多,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意科学睡眠。

睡眠姿势的选择
睡眠的姿势,因人习惯有多种多样,但基本姿势有三种,即仰卧、俯卧和侧卧。

一般认为,仰卧有利于血液循环,但应注意不要将手放在胸部,以免有压抑感,易引起噩梦。

侧卧可使全身肌肉松弛,有利于肠胃的蠕动,侧卧时腿要自然弯曲,枕头不宜过低。

许多人提倡睡时要“卧如弓”,以右侧卧位为佳,头足的朝向,以东西向为宜,避免头北脚南。

睡眠的环境要求宁静清爽,光线幽暗柔和,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床铺平坦,硬度适中。

枕头的高度,一般以相当于自己的一拳半为宜。

这样就有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总之,睡眠姿势的选择,应有利于迅速入睡,以睡得舒适为宜。

合理的睡眠时间
睡眠的时间有很大个体差异。

一般来讲,青少年每天需睡8-9个小时;中年人要睡8个小时;老年人睡7个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看睡眠质量好与不好,除时间长短因素外,关键在于睡眠程度的深浅以及醒后的感觉。

睡眠程度深也就是睡得实,醒
后疲乏消失,全身舒适轻松,头脑清晰,精神焕发,说明睡眠质量好。

如果睡眠程度很浅,特别是夹杂一些噩梦,睡眠中途被惊醒,那么即使睡眠时间很长,也得不到很好地休息,起床后仍感到头昏脑涨、疲乏无力,说明没有休息好。

平时重视午睡
午睡是古人睡眠养生法之一。

中医学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极衰,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

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中医专家认为,老年人睡好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

午睡是中国人的习惯,然而近来西方科学家发现,西欧和北美人冠心病发病率高,似乎与不睡午觉和紧张的生活节奏有关。

对此,他们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试验,结果证明如果能保证午睡,西方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可降低三分之一左右。

午睡醒后,可先睁眼静卧一会,使大脑完全清醒,然后起床,用温热水洗洗脸,喝点茶水,再开始活动。

这样,就能使人体从睡眠状态转入清醒状态的过程比较平和舒缓地进行,感到精神倍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